退休工资如何计算(优秀4篇)

发布时间:

为切实保障退休(职)人员的基本生活,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现将有关规定通知如下:差异网为朋友们精心整理了4篇《退休工资如何计算》,如果能帮助到您,差异网将不胜荣幸。

退休当月工资如何计算 篇一

法律分析:退休工资=基础退休工资+个人账户退休工资。基础退休工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个人账户退休工资=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退休当月工资如何计算 篇二

社保缴费满15年就可以享受养老金待遇,其实是指社保中的养老保险最低缴费年限要求为15年,养老保险累计缴费年限满15年,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就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养老金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构成,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算公式都是全国统一的,具体如下:

1、基础养老金=(上年度当地社会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通过基础养老金计算公式可以看出,影响基础养老金的因素比较多,退休地区的社会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缴费年限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基础养老金。比如你所在的退休地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为5000元,而你的指数化月平均工资也是5000元,社保累计缴费年限为30年,那么退休时领取的基础养老金为(5000+5000)÷2×30×1%=1500元。

2、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个人账户的余额÷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其中60岁计发月数139,55岁退休计发月数为170,50岁退休计发月数195。

假设你60岁退休,退休时个人养老金账户的总额为10万元,那么可以领取的个人账户养老金为100000÷139≈719元。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影响退休人员养老金的因素比较多,退休人员所在地区的工资水平越高,那么养老金水平就越高,所以通常北上广这些一线城市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普遍比三四线城市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要高一些,另外与退休人员自身工资水平也有关系,现在上班族的社保缴费基数都是根据自身工资水平来确定的,自身工资越高,社保缴费基数就越高,所以养老金也就越高。

另外退休以后,国家每年还会对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进行统一调整,养老金调整一般是采用定额调整、挂钩调整、适当倾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整的,不同地区具体调整方案不同。

参加社保后,如果参保人不幸去世,那么个人账户余额是可以被继承的,并且继承人还可以领取丧葬费、抚恤金等待遇。这些退休待遇各省市并不相同,具体以当地政策为准。

退休当月工资如何计算 篇三

一、月工资的计算方法

当月应得工资=当月日工资×应发薪天数(含有薪假期)

1、当月日工资=合同约定的工资数额(包括各种补贴,但不含奖金、加班费)÷当月应出勤天数(含有薪假期)。

2、应发薪天数是指当月实际天数(如31日、30日等)扣除周休息日(如双休日)和缺勤日(请事假或者旷工)的天数。

3、有薪假期:包括法定休假日(国庆、元旦、春节、五一等全年共10天,以及婚假、丧假等有薪假期)。

另外,工资的计算也可以用扣除法来计算,其结果应该与上面的计算结果一样。

当月应得工资=合同约定月工资总数—缺勤日应扣发的工资数。

1、缺勤日应扣发的工资=当月日工资×(请事假天数+旷工天数)

2、当月日工资的计算方法同上。

二、工资主要包括哪些部分

工资支付主要包括:工资支付项目、工资支付水平、工资支付形式、工资支付对象、工资支付时间以及特殊情况下的工资支付等。

工资支付的项目,一般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但劳动者的以下劳动收入不属于工资范围:

(1)单位支付给劳动者个人的社会保险福利费用,如丧葬抚恤救济费、生活困难补助费、计划生育补贴等;

(2)劳动保护方面的费用,如用人单位支付给劳动者的工作服、解毒剂、清凉饮料费用等;

(3) 按规定未列入工资总额的各种劳动报酬及其它劳动收入,如根据国家规定发放的创造发明奖、国家星火奖、自然科学奖、科学技术进步奖、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奖、中华技能大奖等,以及稿费、讲课费、翻译费等。

工资支付的时间和要求:我国工资支付的法律规章明确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工资应当按月支付,是指按照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工资。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对于实行小时工资制和周工资制的人员,工资也可以按日或周发放。对完成一次性临时劳动或某项具体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按有关协议或合同规定在其完成劳动任务后即支付工资。

用人单位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但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代扣劳动者工资:

(1)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

(2)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应由劳动者个人负担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用;

(3)法院判决、裁定中要求代扣的抚养费、赡养费;

(4)法律、法规规定可以从劳动者工资中扣除的其他费用。

退休工资的计算方法 篇四

一、按月领取养老保险金有多少?

A.基础养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B.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

C.以上两项A+B之和为每月领取额。

退休金计算方法及公式:

(1)基础养老金:

(参保人员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即: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是指参保人员缴费年限内历年缴费工资指数的平均值,(即:参保人员本人当年月平均缴费工资与上年度当地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比值,小数点后保留四位,第五位4舍5入)。

注: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在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到,在缴费年限相同的情况下,基础养老金的高低取决于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就是自己实际的缴费基数与社会平均工资之比的历年平均值。低限为0.6,高限为3。

(2)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按照《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2005]38号)的规定执行,见《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表》(附件1)。

参保人员退休时,其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发月数应使用与本人被批准退休当月已满周岁退休年龄相对应的计发月数。

计发月数根据退休年龄和当时的人口平均寿命来确定。计发月数略等于(人口平均寿命-退休年龄) ×12。(目前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

(3)过渡性养老金:

退休时本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全部平均工资指数×本人97年以前缴费年限(工龄)×1%(当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以上的乘以1.2%);

(4)。过渡性补贴

过渡性补贴=[(95年后的实际缴费年限×过渡性补贴参数)/参加工作至退休时的全部年限×1%)]×(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全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5)调节金

调节金=1997年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10%

最新退休工资的基本计算方式:

男:(60退休)。工资=上缴总额/139 工资基数*工资平均浮动系数*上班年限%

女:(50退休)=上缴总额/195 工资基数*工资平均浮动系数*上班年限%

新农保(一律60岁)=(上缴总额 30*上缴年限)/139 基础养老金55元 折合起来,新农保才相当于城镇基本养老的月收入390左右的上缴养老标准。

二、按月领养老金须符合以下条件:

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缴纳的人员:

年龄:

男年满6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

特殊工种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

时间:

1997年12月31日以前参加工作,缴纳养老保险费年限和视同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

1998年1月1日以后参加工作,缴纳养老保险费年限累计满15年。

退休后按月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缴费年限累计不满上述规定年限的,退休后不享受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待遇。其个人账户储存额,一次性支付给本人,同时终止养老保险关系

养老金

三、基本养老金的计发办法:

1、1998年1月1日以后参加工作,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

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个人帐户养老金两部分组成 。

2、1997年12月31日以前参加工作,1998年1月1日后退休,且缴费和视同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被保险人,退休后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个人帐户养老金、综合性补贴、过渡性养老金四部分组成:

(1)基础养老金:退休上一年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20%;

(2)个人帐户养老金:本人帐户储存额的1/120;

(3)综合性补贴:125元;

(4)过渡性养老金:

a=职工退休时本市上年职工月平均工资

b=职工本人平均点工资

c=职工97年底前缴费年限

过渡性养老金=a×b×c×1%

职工本人平均点工资的计算方公式:

N=年职工本人月平均工资

M=年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

b=(92N/92M+93N/93M+94N/94M+……………+退休上一年N/退休上一年M)/企业和职工1992年至退休上一年按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年限。

四、养老保险金查询方式

一般来说,每个地方的社保卡余额都有以下几种方式来查询:

1、可以到当地的社保部门办公大厅窗口查询。办理社保的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单位都存有关于社保的相关资料,个人可以携带着自己的身份证、户口本等有效证件,到社保部门的相关窗口查询自己的社保余额;

2、电话查询。网上都会公布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查询热线电话,大家可以通过拨打电话来进行查询;

3、网上查询,网上查询是所有的查询方法中最为方便和快捷的社保余额查询方式了,只要找到社会保险服务网页(通常在搜索引擎里面搜寻都可以找得到)进入后输入个人账户和密码就可以查询到关于社会保险卡的个人信息了。

五、退休后基本养老金怎样计算

新的养老保险制度按照参保人员参加工作时间的不同,把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分作三个类型:

(1)1996年1月1日后参加工作的人员(称作“新人”),基本养老金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为职工退休时全省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0%;二是个人帐户养老金,月标准为退休时个人帐户全部储存额除以 120。

(2)1995年12月31日以前参加工作,之后退休的(称作“中人”),其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个人帐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和各种补贴调节金四部分组成。过渡性养老金计发办法为:以本人退休前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为基数,乘以过渡性养老金计发比例(1.4%),再乘以1995年底以前的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求得。

(3)1995年底以前退休的(称作“老人”),按原办法计发养老金不变。

六、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介绍

缴 费

工资收入的28%:其中20%为企业缴纳,个人按工资8%缴纳。缴费基数为上一年市职工平均工资的60%-100%,三级分级申报工资。、

个人:上年社平工资X(1-3)级X20%

个人帐户规定

个人缴费年限累计不满15年的,退休后不享受基础养老金待遇,其个人帐户储存额一次支付给本人。

个人帐户储存额只用于职工养老,不得提前支取。职工调动时,个人帐户全部随同转移。

职工或退休人员死亡,个人帐户中的个人缴费部分可以继承。

退休金 领取额 计算公式

1、 96年1月以后参加工作且缴费满15年的:

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帐户养老金+增发养老金

2、 95年12月以前参加工作且缴费满15年的:

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帐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调节金+增发养老金

过渡性养老金:(月平均工资+本人月平均缴费工资×比例)÷2×1995年12月31日以前未建立个人账户的累计缴费年限×1.3%。

过渡养老金:

(1776+1776×1)/2×(35年-13年)×1.3%=507.94元

增发养老金: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增发养老金合计比例×缴费年限。

增发养老金: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为1776元×独生子女增发养老金比例0.1%×本人全部缴费年限35年=62.16元/月

另:

1、如果参保人员缴费年限不是整年数,缴费年限等于整年数与剩余月数除以12的值相加。缴费年限小数点后保留两位,第三位4舍5入。

2、参保人员男不满60周岁、女干部不满55周岁、女工人不满50周岁提前退休的,每提前满1年减发过渡性补贴5%,但是因工伤和按照特殊工种规定提前退休的,不减发过渡性补贴。

3、退休时间越晚,养老金越多;缴费年限越长,养老金越多;个人账户储存额,缴费金额越多,养老金越多。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4篇《退休工资如何计算》,您可以复制其中的精彩段落、语句,也可以下载DOC格式的文档以便编辑使用。

344 73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