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行性分析报告案例【4篇】

发布时间:

可行性分析报告是从事一种经济活动(投资)之前,双方要从经济、技术、生产、供销直到社会各种环境、法律等各种因素进行具体调查、研究、分析,确定有利和不利的因素、项目是否可行,估计成功率大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果程度,为决策者和主管机关审批的上报文件。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下内容是差异网为您带来的4篇《可行性分析报告案例》,可以帮助到您,就是差异网小编最大的乐趣哦。

引言 篇一

紫外分析仪分为很多系列,有三用紫外分析仪、暗箱式紫外分析仪、可照相紫外分析仪等系列,不同的紫外分析仪有不同的用途。紫外分析仪采用不同波长引进电泳分析、检测,PCR产物检测,DNA指纹图谱分析,纸层分析或薄层分析等。

紫外分析仪是荧光技术的应用,荧光技术是什么呢?首先了解一下什么是荧光,荧光是指一种光致发光的冷发光现象。当某种常温物质经某种波长的入射光(通常是紫外线或X射线)照射,吸收光能后进入激发态,并且立即退激发并发出比入射光的的波长长的出射光(通常波长在可见光波段)。而且一旦停止入射光,发光现象也随之立即消失。具有这种性质的出射光就被称之为荧光。知道了什么是荧光,顾名思义就能想到什么是荧光技术。荧光技术是某些物质受一定波长的光激发后,在极短时间内(10-8秒)会发射出波长大于激发波长的光,这种光称为荧光。这一发光现象在各方面的应用及有关的方法称为荧光技术。

可行性分析报告 篇二

某专利技术可行性报告

20xx年6月,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新型专利,专利号00266948。X。该专利的基本思路是:用新材料(主要是塑料PVC或BOPP )新技术制造出供人居住的房间,取代传统的“蒙古包”。

为了制造和使用方便,将一个圆形的活动房平均分成为偶数的角块。(每一顶由八角、十角或更多角)。这样,只需用一套模具,就可以制出无数角块。即解决了模具大型化问题,也为使用、搬运、组装创造了方便条件。

一、市场前景;

由于本专利产品的易拆装和搬运方便的特点。以及防水、防腐、耐用、保温等优势,所以具有广阔的市场。可用于旅游、野外作业、防震救灾、小型室内运动场等项目使用。

1、 适用于旅游行业:我国具有众多旅游景点,有些著名旅游景点

不能建造大型宾馆和饭店。如果采用该产品,就可避免对环境的破坏。季节性强的景点,该产品就更能显示优点。因为旺季可以快速搭建圆形活动房。淡季可以拆装或者调运到其他地方使用。海滨、森林、名山、大川,专题公园、度假村等等都可采用本专利产品。

2、 适用于野外作业,尤其适于开发西部使用。我国正处在开发西

部的热潮之中。青藏铁路、西气东输等大型工程,解决工人住

宿是个大问题,如果采用本产品,可以见效快、造价低的改善工作人员的居住环境。青藏高原的永冻土层是建筑业的禁地!如果采用本产品,就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因为它重量轻、保温好、传热系数低。铁路、石油、水利、电力等野外作业行业都很适用本专利产品。当然,我国的游牧民族也非常需要本产品。解放军驻守边防线上,本产品也是很合适的。本产品还十分方便的安装太阳能采集板,因为它的顶部是圆锥面。

3、 防震救灾的使用:现在救灾采用的是帆布帐篷,它的缺点很多,

主要是渗水、易潮、不经风吹日晒,搭建时需要先搭钢架。而圆形活动房就方便多了。它本身的外壳就具有自身支撑力量。雨水不渗漏,风吹不晃动。每片角块的四周边上留有装配孔,只要将紧固螺丝穿过二个装配孔紧固好即可。如果遇上抢救水灾本产品可以组装成一艘小船,有救命之重大作用。圆形活动房在地面上使用时是将八个角块相连结后,固定在地面上。如果需要,可将八块角块先分为二个部分,每部分四个角块,再将原先与地面连结部分互相连结,就组成了一艘小船,该船中间宽,二头尖。小船的承重量大,塑料材料具有本身轻的优点。 世界上需要救灾的地方不少,本产品具有很大的国际市场。本专利希望得到帮助,申请国际专利,占领世界市场。

4、 适用小型体育活动场馆使用:有些体育活动,不宜在室外进行,

例如乒乓球、羽毛球、保龄球、健身房、游泳馆等。我国正处于全民健身和迎奥运的大好时光。可是我们的室内体育活动场

所太少了。我们可以将圆形活动房一分为二,以直径为宽度,长度可以按需要加长。以二个半圆形活动房为二个边端,将剖面延长即可。这样可以造出无数个小型室内运动场,它可以极大提高我国的体育运动水平。

本产品可以根据〈WWW.CHAYI5.COM〉需要制造成为透明体,当有阳光时,室内活动采光极好,可以以自然光进行体育活动,又可以节约大量能源。

有条件的地方,也可将本产品做为温室使用。它比塑料薄膜保温性好,面且不怕刮风。

5、 做度假村使用:以上几种使用方式,稍加组合,便可可组成度

假村。以直径四米为基本型,面积约十二平方米。适宜小家庭或每间三至四人居住。度假村的客房大部分可以采用此类型。大型的可做室内体育馆或商贸中心使用。通过以上说明,我们可以相信,本专利产品的性能良好,市场前景广阔,而且利润也是相当可观的。并具有进入国际市场的前景。

本产品的不足之处:

塑料产品虽然有很多优点,但是做房屋使用,也存在着不足。首先,它不耐高温,易变形。它适应温度范围在50°至负30°,这也是能满足人们居住和生活的温度。所以本产品能满足人们使用。在低温度使用时,人们需要取暖,一般采用炉子和烟囱。为了满足取暖需要我们采取了制造金属顶盖的方法。圆形活动房中心顶部留有直径0。4米的孔,即可通风使用也可通过烟囱。烟囱的热经过金属盖时被分散,不会将温度直接传递到塑料部分。

其次,塑料由于防水好,这是它的巨大优点。但是,用在住房时,它会表现的闷气,即透气性不好。为此,我们设计时,每个角块都可以设置门和窗户。一间房子,一个门即可,窗户可以根据需要,多用或少用。这样即解决了通风问题又便于更好观景,可多方位观察室外。如果躺在床上,夜晚可以看到天上的星星和月亮,那是多么美好意境,我们的圆形活动就可以做到。

二、生产方式:

1、小规模生产:以手工加工为主,投资人民币二十万元。制造二百套产品,每套成本一千元,如果销价每套二千元,则可获利一千元。主要投资用在采购原料和加工费用。

2、中型规模生产:投入人民币二百万元,购置简单设备和原料,制造简单模具。中速度生产,如果销量好,可以加班或增加设备生产。

3、大规模生产:需要人民币五百万元,采用进口设备和原料,高质量、高速度生产。

4、适用的行业:塑料加工业、塑钢门窗厂、建材行业、解放军装备部等有创新的单位。

三、合作方式

1、卖断专利:人民币二十万元。

2、合作入股:人民币三十万元。

3、争取支持:申请国际专利。

4、为大单位做专利发明工作:每年保证一至三项专利。要求年

薪十万元以上。现有专利二项,待审请三项。都极有推广价值。

可行性分析报告 篇三

一、酒店内刊研究

1、企业内刊发展背景

内刊是经济和媒体双重进步的产物。其产生与民营企业的关系紧密,最初的企业内刊只是单纯为了适应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其传播范围和对象仅仅局限于企业内部,主要负责企业内部经营记事以便于信息较为准确和迅速的从上向下传播。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经营理念的转化,需要向更为广阔的范围传播企业的各种信息。而传播工具的不断进步和信息传播渠道的多元化,企业内刊最初用来在企业内部迅速、及时传播信息的功能已经越来越被放小,企业文化建设、企业形象展示、与消费者沟通等功能逐步完善,作为一种引导舆论或传承企业文化的载体,企业开始赋予其更为深刻的内涵和广泛的外延,内刊的版面策划、选材、编辑、设计甚至印刷都被赋予更高更专业化的要求。

2、企业内刊发展趋势

●外向性

企业媒体的链接对象再也不只局限于企业内部,而需要面向更为开放的社会公众。作为一种引导舆论或传承企业文化的载体,内刊的取材或者它的功能需要进一步进行定位。传统的内刊模式也必然面临新的挑战。企业品牌推广、文化传播成为内刊所担负的新功能,甚至有些刊物已经部分担负起大众媒体的功能,成为产品宣传的另一重要载体。此时的内刊已经不再内向,开始向“外向型”转化。“外向型”是目前企业内刊最大最为瞩目的发展趋势,朝“外向型”迈进是企业自己建造给自己用来塑造良好品牌的经济实用媒体。更有超前的企业内部刊物已经跳出了较为保守的办刊思路,搭建起了行业内部信息交流与互动的平台,比如《万科周刊》已经找不出万科自身的影子,更多的时候它是以行业领跑者的姿态和眼光对整个行业的动态研究和剖析,《万科周刊》也因此受到了业内外人士的追捧。

●信息化

企业内刊的性质决定了内刊始终作为一个信息传播载体而存在,是为企业、员工、消费者构建的一个“三通”平台。从最初的企业内部事件报道到现在的文化传播、品牌展示都是以信息的传播为主体,传播有效及时的信息始终是内刊的主流,无论外向还是内向,还是内外结合的定位都需要以信息来充实。“锦江之星”可谓业内表率,大量的企业信息资讯都见于版面。

●专业性

企业内刊与专业媒体杂志的差距日益缩小,也正朝规范化、专业化看齐。内刊内容的编排上日益专业化,印刷的装帧愈发精美。从企业人写自己到企业人观察经济、观察社会、社会人写企业,力求观点独到、个性鲜明、视角清新、好看耐看。文章的形式也不一而足,从新闻、通讯到企业与文化并重的财经评论、案例分析、散文随笔、商界访谈等等。而不是企业内部鸡毛蒜皮的小事件报道评论。还是要提到《万科周刊》,在《万科周刊》从房价调控到户型流行,从王石到普通从业者都能听到他们的声音和观点,足够专业足够影响业界人士。

3、酒店业知名内刊调查

“锦江之星”是由锦江之星旅馆主办的企业内部刊物,其信息涵盖丰富,企业资讯、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旗下酒店展示等内容都无时不刻的传递着锦江之星的信息,更多的被打上了锦江之星的印记,识别与记忆符号深入,成为了品牌建设与传播的重要导体。除此之外“锦江之星”更多的面向顾客,特别值得借鉴的是其报纸上会出现旗下所有酒店的地址和电话名录以及针对顾客的满意度调查,与顾客互动性加强,整个外向型发展趋势。但是又紧扣企业内刊的主旨,借鉴性很强。

二、xx内刊“xx”方案(拟)

(1)“xx”主要阅读群

林隐作为独立经营运作的企业和面向顾客的服务者双重身份决定了“xx”的阅读面较广,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企业内部。“xx”的阅读群主要包括企业内部员工和消费者。

(2)“xx”内刊定位

“xx”定位与服务于集企业信息发布、文化建设、品牌传播、形象宣传为一体的“内外结合”刊物。这是由“xx”的主要阅读人群和集团自身的长远战略目标决定的,同时也符合现阶段“xx”品牌建设思路。

服务于企业信息发布、文化建设是企业创建内刊的最初目的,也是绝大数企业内刊必须坚守的原则。当一个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处于飞快的上升期或者已经意识到企业创建特有的品牌的巨大意义时,内刊就可以将其功能扩大化、延伸化,做好品牌传播、形象宣传开始成为内刊担负的主要任务甚至说是绝对化的至高使命,内刊被同样赋予了企业宣传推广媒介的使命,内刊已经不再“对内”而是“对外”或者“内外结合”。

我们将“xx”定位于内外结合,即承担内部信息至上而下和至下而上的传递、良好企业文化的建设的任务又完成了对外形象宣传和品牌建设的崇高使命。

(3)“xx”办刊目的

●构建强大的信息平台

构建一个连通集团、连通旗下酒店和餐饮、连通员工、连通顾客的信息交流传递平台,及时有效传递集团大的动向,各个项目的动态和其他利于企业发展的`信息。

●传播健康的企业文化

借助报纸的力量展示企业良好的文化现象,传播美好的文化理念,加强企业凝聚力。

●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

传播“xx“良好的品牌形象,打造自由的经济有效的品牌传播媒体。

(4)、“xx”版面构思(暂拟定四版)

1版:xx大道

主要内容:刊首语、集团大事件报道(会议、最新政策和举措、活动)以及相关专题配合报道、集团各个项目动态

一版作为报纸的首页,其独特的报纸版面位置和强烈的视觉效果决定了该版面必须承担起公司对内、对外信息的传递和展示的窗口功能,对内是一种前瞻或者总结,而对外则是一种企业蓬勃发展的写照,我们可以把一版理解为企业成长进步的最大的印迹。其内容必须真实、有效、健康、及时,切勿产生信息滞后和信息失真。

2版:xx美人

主要内容:员工活动、员工来稿、优秀员工访谈、经验介绍。

“xx”是为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展示企业员工尤其是一线员工风采、培养员工良好爱岗敬业意识的独立版面,该版面承担了传播企业健康文化、展示员工美好形象、加强企业凝聚力的中重要任务。

3版:旅行公馆

主要内容:顾客专访、xx特色展示、xx印象、旗下项目、餐饮地址和电话目录、促销活动、顾客满意度调查、酒店和餐饮特色展示。

3版,将其做成整个报纸最为外向型甚至完全外向型的板块,将其完全留给我们的上帝—————顾客,更加人性化、娱乐化、生活化,打造属于顾客自己的“内刊”。完全跳出内刊长久以来形成的思维局限,真正为顾客开辟一片特有的天地,改变原有内刊“强迫”顾客阅读的压抑感让其接受顾客的考验,相信所形成的独特感受力量无穷,也能够成功的塑造“xx”服务于顾客的良好品牌形象。

4版:四季七天

主要内容:围绕酒店和餐饮的新功能、新菜、新服务、新体验做报道服务技巧提升、知名公司及本公司的管理经营成功案例,管理者的想法、近期酒店餐饮广告、现阶段业界大事件报道。

4版是继首页大事件报道的延续,可以将触角变得敏感和深入,挖掘有益于企业形象传播的事件将其深入,成为对内流通信息对外的“软文”,两者集于一体做到服务于内扬名于外。

(5)、关于员工约稿

每月定期用oa向员工发出约稿通知,至少三次。制定稿费标准。

(6)、出刊时间

每月一号,拟订印刷X份。

实施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篇四

(1)前期准备阶段

收集有关信息,确定研究主题,制定课题计划,召开课题组会议,增强成员对课题研究意义的认识,进一步明确研究目标、课题任务及具体操作方法,明确各自的职责及相应的操作方法。

(2)研究阶段

第一阶段:拟在设计好研究大纲和研究计划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文献收集和调研。

文献收集和研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a)国内外构建职业能力标准的理论与方法体系;b)建立中职与高职能力标准体系的发展状况;c)中高职衔接能力标准等级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调研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a)走访职业教育发达地区,对优秀的职业办学机构进行实地考察,吸取他们的先进经验;b)走访相关企业或行业协会,了解企业对于职业能力标准的要求。

第二阶段:在研读资料和调研的基础上,与行业或相关企业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以此深化行业、企业在职业教育的参与度和融合度。

对职业能力层级和标准的构建、职业能力等级标准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开发及实施方面展开广泛的研究和讨论。

第三阶段:在论文整理归纳的基础上,结合调研材料,撰写研究报告。

(3)结题阶段

收集成果,撰写结题报告。

2)实施方法

(1)文献研究法

主要查阅、分析和研读:国内外关于终身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框架构建、职业能力标准开发的研究资料。

目的是找出适合我国高职院校中高职职业能力标准开发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

(2)调查研究法

这是本项目的主要研究方法。

对不同行业、企业及一些优秀的职业办学机构进行调研和抽样分析,与行业或相关企业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在共同构建职业能力层级和标准、职业能力等级标准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等方面展开广泛的研究和讨论。

(3)比较研究法

对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终身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框架构建及职业能力标准开发现状进行分析与比较,获得国外终身职业教育的职业能力标准开发的成功经验;借鉴国内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框架及职业能力标准开发经验,和我校已有获得的数控技术中高职衔接职业能力标准开发经验,为教育厅在我校试点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的五个工科专业提供现实案例。

3)具体实施计划

2012.09——2012.11 收集有关信息,进一步明确研究目标

2012.12——2013.02 理论文献阅读和研讨

2013.02——2013.08 对行业、企业和一些优秀的职业办学机构进行调研,整理、筛选调研的项目资料,撰写阶段性研究报告

2013.09——2013.12 对阶段性项目研究成果进行研究讨论,撰写成系列研究调查报告

2013.09——2013.07 与企业、行业合作,对职业能力层级和标准的构建、职业能力等级标准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开发及实施

2014.02——2014.08 整理、筛选调研的项目资料,撰写项目总结报告和研究报告

4)可行性分析

(1)国家高度重视高等职业教育和体现终身教育理念的中高职业教育的衔接

为了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质量,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

国家相继出台了《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人社部、财政部联合印发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实施方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2020年)》等文件,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的、教学质量、办学模式等多方面提出明确指示。

特别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2)我校已成为三二分段的试点单位

在中高职衔接方面,我校已经成为广东省高职院校对口中职学校自主招生三二分段试点院校。

这进一步促进了我校在与中等职业院校培养目标、人才定位和专业课程的衔接,更需要我们制定中高职衔接的职业能力等级标准,才能更好地构建横向衔接、纵向贯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高职教育协调发展的广东特色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人力资源强省提供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

(3)我校牵头已经成立的机电职教集团,为校企合作搭建了平台,为学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制定职业能力标准提供了可能

广东机电职业教育集团由国内外共55家企业和7个行业协会、13所职业院校作为第一批成员共同组建。

行业单位有省机械行业协会、省电子行业协会、广州市模具工业协会等,企业包括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广东粤松工程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白云电气集团等国内大型企业,而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则是牵头单位。

当前广东正处于产业链由低端向高端发展阶段,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新兴产业的培植发展阶段。

借助用机电职教集团这个平台,围绕技术革新和人才培养这两个主题,扎扎实实地开展全方位合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和现代企业发展提供强大支撑,也为学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制定职业能力标准提供了可能。

(4)高素质项目研究团队

项目组教师都有企业工作经验,近年来作为主持和核心成员先后承担国家、省部级课题20项,主持和参与企业项目20项,校级重点课题6项,校级一般课题6项;建设省级精品课程6门、校级精品课程8门;主编参编教材6部、专著1本。

项目研发团队成员在专业建设、课程开发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项目负责人:佘少华,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硕士,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广东省机械工业质量管理协会常务理事,广东省计算机学会高职高专分会常务理事。

主要课题有:06年《数字电子技术》获广东省精品课程,排名第二;07年《电器产品强制认证》获广东省精品课程,排名第一;广东科技厅项目《电动汽车用混合励磁磁通切换电机驱动系统关键技术及装置》2011年,200万经费,由广汽强华(梅州)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东莞石龙富华电子有限公司、广东工业大学、东南大学、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联合研究电动汽车电机及控制系统的关键技术,单位第一负责人;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弱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总成试验测试系统》2012年(编号:0636),15万经费,项目主持人,项目提出弱混合动力总成试验测试系统的研究开发方案,通过标准和自设定两种模式对弱混合动力系统关键部件的性能进行试验测试,由管理系统进行控制、数据记录和处理,输出试验测试结果 。

项目组核心成员:胡年,副教授,硕士,教务处处长,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汽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汽车行业协会专家,广州汽车维修协会专家,广东职业技能鉴定汽车维修专家。

主要课题有:2010年“基于校企合作平台的汽车专业高技能人才创新培养”项目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培育项目;2010年“基于工学结合的汽车专业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的创新培养”获第六届广东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指导201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广东选拔赛汽车技术—汽车维修与故障排除项目团体一等奖两个;指导201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汽车技术—汽车维修与故障排除项目团体三等奖;2011年6月广东省物流中心原点研究,省科技厅项目;2011年教研课题《职教集团下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被评选为校内重点项目课题。

翟小兵,高级工程师,博士后,教务处副处长,主管教学改革工作,中国建材机械标准化委员会委员、中国硅酸盐学会陶瓷分会工业陶瓷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在军工企业和民营企业工作8年,曾任安徽省新型环保建材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从事机械类产品的研发及技术管理工作。

先后作为主持人和核心成员完成国家和省部级项目5项,主持和参与大型企业项目12项,如: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广东数字化制造装备产业共性技术”,(项目编号:2008A090300006),项目总经费2000万元。

在国内外刊物或学术会议中发表论文30多篇,其中核心期刊及以上25篇,10篇次已被SCI、EI、ISTP等收录。

2011年作为专业负责人筹建了“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现代装备设计与制造方向),2012年该专业已获批并开始招生,在专业建设、课程开发方面有丰富经验。

漆军,副教授、高级工程师,硕士,机械工程学院院长,广东省评估专家,广东省数控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数控职业技能鉴定专家组成员,广州市模具协会副秘书长,在企业工作9年,在教学岗位工作9年。

近年来作为主持人和核心成员先后参与省部级课题5项,参与企业项目6项;作为主持人获得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建设项目一项;省级精品课程《数控铣综合实训》课程负责人;出版专著2篇。

主持了“(数控技术专业)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与教学标准的改革研究与实践”、“制造类专业群能力标准构建及课程标准制定”等项目,在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及能力标准的制定方面有丰富经验。

陈力捷,教授、技师,硕士,汽车学院院长,全国优秀教师,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第六批校级培养对象。

近三年发表论文16篇,其中EI检索3篇。

作为主要参与人参加“机械基础”省级精品课程的建设与申报,该课程被评为2004年省级精品课程;作为主要参与人参加“汽车构造”省级精品课程的建设与申报,该课程被评为2005年省级精品课程;主持“汽车维修技术”实训基地,被评为中央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作为主要参与人参加“校企零距离对接的汽车专业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项目,该项目为学院一等奖项目;主持“汽车装配技术”省级精品课程的建设与申报,被评为2008年省级精品课程;主持“机电一体化技术”实训基地的申报工作,被评为省级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作为主要参与人参加“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多媒体软件的制作,获得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一等奖;作为主要参与人参加“基于工学结合的汽车专业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的创新培养”,获得广东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主持中央财政支持的“汽车电子技术”特色专业建设。

在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及能力标准的制定方面有丰富经验。

赵小平,副教授,学士,评估与督导办主任,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广东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评估专家。

主持广东省教育厅重点科研项目“民办高校的教学管理研究与实践”,且成为全国高等教育教学“十五”规划重点研究课题“广东省民办高职教育发展模式的研究”课题组主要成员;2004年12月参加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课题研究《为就业服务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理论与实践》。

曾在普通本科院校当过教务处副处长、科研处处长,在高职院校当过教务处处长,现任评估与督导办主任,在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及能力标准的制定方面有丰富经验。

王巧巧,系统分析师、讲师,硕士,网络与信息技术中心主任。

曾在企业工作10年,从事电气维护工作,并负责企业网络维护和网站建设,负责用于电梯的同步电机控制系统的研发项目,和学生宿舍计算机网络系统招投标工作。

从事的教科研工作主要有“高性能信息物理系统的资源优化调度问题研究”(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职业技能大赛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改革中的作用研究”、“基于项目导向高职院校网络通讯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网络通讯基础》院级精品课程”、“网络安全实践课程教学改革实践”、“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能力培养”等院级课题,参与或主持企业项目3项,在专业建设、课程开发等方面有丰富经验。

(5)已开展大量富有成效的前期研究工作

课题组的主要成员大部分来自企业,多年来一直从事高职的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工作,主持和参与多项省级、校级教学改革项目,并取得较好的教改成果。

如前期我校承担的“(数控技术专业)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与教学标准的改革研究与实践”、“制造类专业群能力标准构建及课程标准制定”、“基于广东现代产业体系的高职专业结构及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优化”、“产业升级转型下广东高职专业结构及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优化”等研究项目,就为本课题“构建中高职衔接的职业能力标准的研究与实践-以工科类专业为依托”研究打下良好基础;这些项目的实施,在工科类能力标准、课程标准、实施与评价标准的制定及项目的开展、实施与评价奠定了殷实的基础。

关于前期研究工作的具体内容参见申报书第四部分研究基础。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4篇《可行性分析报告案例》,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

332 169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