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实践报告【最新7篇】

发布时间:

近代史实践报告 篇一

《中国近代史》

实践报告

信管(1)班

小组成员

分工 : 照片拍摄 ++ 资料筛选 ++

报告正文 ++ 报告整理 ++

被敬畏浸染的下午

——走进梁启超故居

一个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牢固的治学根基,灵动的革命思想的人物故居,丝毫不会被烈日的炙热,人群的嘈杂,脚步的急促,环境的轻浮侵蚀,更不会被历史的车轮碾压,是的。

站在梁启超故居前,内心顿时涌上一种叫做敬畏的情感。院内正中是梁启超先生的铜像,虽然风雨已经使铜像的外层蒙上了绿色的铜锈,但是丝毫不能掩藏那睿智的双眸里涌现出的拯救国家的信念,那端坐的躯体更散射出近代中国救国者的雄威和不屈。铜像左后侧是浅色二层小洋楼,楼内正面有三个小拱厅,门前两侧是石台阶,这座带有浓浓的意式风格和沉厚的历史气息的建筑就是“饮冰室书斋”。书斋内,一楼正中为大厅,大厅周围5间房子,除1间为杂房外,其余为书房和图书室,轻轻地走进书房,唯恐打扰到这里的寂静,就是在这间书房里梁启超先生起草了著名的讨袁大计。来到立式书柜前,我们好似听见了梁公当年翻动书页的声音,这些现在看来已经泛黄的书籍里流动着的是一位近代中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学术大师的治学思想和救国思想。二楼靠西北角也是1间大厅,靠东南角有几间主要卧室和图书资料室。卧房内最显眼的就是那张全家福了,这是梁氏家族的缩影,也是梁先生的精神慰藉。家族纪念室和餐厅也在二楼,纪念室里挂着梁先生的画像,让人肃然起敬。

主楼在梁公铜像右后侧为砖木结构,水泥罩面,塑有花纹,石砌高台阶,双槽门窗,一、二层各有 9 间居室。一层有一间大厅,大厅右侧是梁先生子女们的介绍,其中最惹世人注目的无疑是其长子梁思成,未来的中国现代建筑学奠基人在此受到了最精心的教育和栽培,直到成年后才离开这座老宅远渡重洋。而其他子女也在梁启超深厚的“齐家”之道的熏陶下各自成长为出色的学者、专家。顿时感悟到,梁公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维新派代表人,也是一位成功的父亲,子女们的成就证明了这是一个彻底的文化名门世家。 一层其余几间房间和二层的房间现在是展厅,里面陈列着梁先生生平的经历及相关照片。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清光绪举人等。汉族,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近代中国的思想启蒙者,深度参与了中国从旧社会向现代社会变革的伟大社会活动家,民初清华大学国学院四大教授之

一、著名新闻报刊活动家。在散文、诗歌、小说、戏曲及翻译文学方面均有作品行世,尤以散文影响最大。梁启超的文章风格,世称“新文体”。这种带有“策士文学”风格的“新文体”,成为五四以前最受欢迎、模仿者最多的文体,而且至今仍然值得学习和研究。梁启超自幼在家中接受传统教育,1889年中举。1890年赴京会试,未中。回粤路经上海,看到介绍世界地理的《瀛环志略》和上海机器局所译西书,眼界大开。同年结识康有为,投其门下,1890年就读于万木草堂,接受康有为的思想学说并由此走上改革维新的道路,世人合称“康梁”。1895年春再次赴京会试,协助康有为,发动在京应试举人联名请愿的“公车上书”。维新运动期间,梁启超表现活跃,曾主北京《万国公报》(后改名《中外纪闻》)和上海《时务报》笔政,又赴澳门筹办《知新报》。他的许多政论在社会上有很大影响。1897年,任长沙时务学堂总教习,在湖南宣传变法思想。1898年,回京参加“百日维新”。7月,受光绪帝召见,奉命进呈所著《变法通议》,赏六品衔,负责办理京师大学堂译书局事务。同年9月,政变发生,梁启超逃亡日本,一度与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有过接触。在日期间,先后创办《清议报》和《新民丛报》,鼓吹改良,反对革命。同时也大量介绍西方社会政治学说,在当时的知识分子中影响很大。1901~1902年,先后撰写了《中国史叙论》和《新史学》,批判封建史学,发动“史学革命”。1905~1907年,改良派与革命派的论战达到高潮,梁启超作为改良派的主将,遭到革命派的反对。1906年,清政府宣布“预备仿行宪政”,梁启超立即表示支持。1907年10月,在东京建立“政闻社”,期望推动清政府实行君主立宪。由于清政府并不真心实行宪政,政闻社也因受到查禁而宣告解散。武昌起义爆发后,他一度宣扬“虚君共和”,企图使革命派与清政府妥协。民国初年又支持袁世凯,并承袁意,将民主党与共和党、统一党合并,改建进步党,与国民党争夺政治权力。1913年,进步党“人才内阁”成立,梁启超出任司法总长。袁世凯帝制自为的野心日益暴露,梁启超反对袁氏称帝,1915年8月,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一文进行猛烈抨击,旋与蔡锷策划武力反袁。1915年底,护国战争在云南爆发。1916年,梁启超赴两广地区,积极参加反袁斗争,为护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袁世凯死后,梁启超依附段祺瑞。他拉拢一些政客,组建宪政研究会,与支持黎元洪的宪政商榷会对抗。1917年7月,段祺瑞掌握北洋政府大权。梁启超拥段有功,出任财政总长兼盐务总署督办。9月,孙中山发动护法战争。11月,段内阁被迫下台,梁启超也随之辞职,从此退出政坛。1918年底,梁启超赴欧,亲身了解到西方社会的许多问题和弊端。回国之后,即宣扬西方文明已经破产,主张光大传统文化,用东方的“固有文明”来“拯救世界”。1920年梁启超回到中国后,以开始集中精力从事文化教育和学术研究活动,该年《清代学术概论》脱稿。1921年梁启超在天津南开大学主讲中国文化史,在京、津多所学校先后七次讲演。1922年梁启超赴各地讲学;10月起,在南京国立东南大学(1928年更名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南京大学)讲授《先秦政治思想史》一学期;同年《中国历史研究法》出版。1923年梁启超在清华学校(1928年更名清华大学)讲学。1924年《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出版。1925年应聘任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并担任京师图书馆馆长。1926年梁启超因病入院治疗,发现肾有问题。1929年1月19日梁启超病逝于北京协和医院,终年五十七岁。

每个展室里还保存着梁启超先生当年的一些手写书信,那些书信中除了有反袁,维新等的政治豪情,也有些给子女的柔情家书,字里行间流露出一位父亲对子女们的深沉的爱,浓浓的爱意里更深藏着对子女们学业的关心,也表现出了梁先生对教育、治学的重视。

走出梁启超故居,内心仍然被这里浓浓的历史气息浸染着,为了表达对伟人的敬仰,我们再一次伫立在铜像前,深深地鞠躬,接着默诵着“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也许风雨的侵蚀已经吞噬了故居当年的宏伟,但是它那不屈的灵魂却丝毫未被玷污过,因为几十载的历史积淀已经使它具有足够的力量屹立于时间的长河中。夜里,窗外一片寂静,回味着那历史的陈香,拿起颤抖的笔,轻轻地写下今天的感触。我们无需用世俗的“对”与“错”来断定梁先生当年的一些选择,也没有权利在这位伟人的身上束缚褒贬的枷锁 ,但是有一点却需要我们刻在心底—— 梁公的抉择大多是为了拯救近代中国。他的思想如风筝的线,有足够的力量将他的仰慕者牵引到他的方向;他的挣扎如锋利的剑,刺醒后人为民族存亡而奋斗。梁启超先生是救国者们的代表人物,也是中国近代革命者的缩影,他们用炙热的爱国心感化着每一位有良知的国民,用犀利的言辞表现对青年人的期望,我们铭记历史,铭记伟人,更要铭记自己的历史使命——建设强大辉煌的中国!

近代史作业实践报告论文 篇二

中国近代史纲要 实践考察报告

目:

走进大美临沂

------参观《华东革命烈士陵园》有感

走进大美临沂

------参观《华东革命烈士陵园》有感

一、 考察目的

通过对华东革命烈士陵园的参观,重温红色道路,探寻沂蒙精神,对沂蒙老区的革命精神有了更深、更透、更清晰的了解。亲身感受华东革命烈士陵园的庄严肃穆,心中充满莫名的感动和感慨,它就是一座无形的丰碑永远屹立的在人民的心中,是代表那个战火纷飞年代的鲜明标志,英雄长眠于此,而后人们在此寄托的不仅仅是哀思还汲取着不断前进奋发向上的力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烈士为了祖国奋不顾身,英勇抗敌,视死如归的精神和品质依然需要发扬光大,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 简介

华东革命烈士陵园位于临沂市城区金雀山脚下,沂河西岸。1949年4月,山东省人民政府为纪念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牺牲的华东地区革命烈士而建。是华东地区最大的革命烈士陵园。陵园南北长650米,东西宽300米,占地面积290亩。以45米高的五角灯塔式革命烈士纪念塔为中心,塔的东南方向有开国首席大将粟裕骨灰撒放处。当年,在沂蒙山区乃至华东解放区广泛流传这样一首歌谣,还把它作为对联到处张贴:“毛主席当家家家旺,粟司令打仗仗仗胜”。以及罗炳辉、国际共产主义战士汉斯·希伯和王麓水墓,此为东墓区;以革命烈士纪念塔为中轴线,与东墓区对称的西墓区有丁秋生骨灰撒放处和常恩多、刘炎和张元寿墓。塔后是宫殿式烈士纪念堂。堂内有表现烈士事迹的浮雕和镌刻着61,813位烈士英名的石碑。纪念堂前左右两侧分别是革命烈士事迹陈列馆和革命战史陈列馆。陵园内有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董必武、刘伯承、陈毅和罗荣恒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题词。

三、 主要旅游景点

首先,我们来到了烈士陵园的大门,陵园大门为坊式建筑,面前并立4根朱漆明柱,横枋彩绘,蓝色斗拱疏密其间,顶覆黄色玻璃瓦。大门上中红色横额题“华东革命烈士陵园”,系著名书法家舒同手书。大门两侧,红墙灰瓦,古朴典雅。门前左为广场,右为桐树林,中一弧形单孔石桥跨青龙河与陵园前街相通,建筑风格很独特,气氛很压抑,给我的感觉很严肃、庄重,使得我的心情很沉重。

紧接着,我们内心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进入了陵园中,一眼就看到高高耸起的革命烈士纪念塔,它位于陵园中心,为五角灯塔式建筑,基部塔台为五面体石质平台,周围绕以石槛,供参观者走动。基台上为亭式塔墩,周围环接铜质栏杆,5角各立有2条花岗石柱,石柱顶端镶有表现战争年代工、农、青、妇、兵战斗、生产、放哨等内容的浮雅,上面写着发生的战争和事迹。亭内的每一塔壁上部各有一幅大型浅浮雕,题材均为反映军民英勇战斗、取得胜利的事迹。浮雕下部亭壁上分别为中共中央华东局、华东军政委员会的题词,山东省政府建塔碑文,鲁中南区党委、行署、军区、军区司令部和政治部题写的碑文,及刘少奇、朱德、刘伯承、陈毅等老一辈革命家的题词。塔身正面,镶有毛泽东亲笔题写的“革命烈士纪 念塔”7个鎏金大字,字体刚劲有力,清晰可辨。塔的顶端嵌有一立体巨型景泰蓝五角红星。走近纪念塔,当我们看到那一幕幕雕刻在石碑上,栩栩如生的再现了当年战士们保家卫国,浴血奋战,奋不顾身的战争场面时,战士们冒着敌人的船坚利炮,冲锋陷阵与敌人拼斗,其中有几个场面令我们万分的震撼和愤慨。

然后,我们又来到了革命烈士纪念堂,位于烈士塔北侧,为传统宫殿式建筑。两层飞檐,斗拱交错,顶覆青色玻璃甬瓦。正面廊檐下悬一巨匾,上题“革命烈士纪念堂”。堂四周,环以回廊,正面并立14根明柱。堂内以钢筋水泥和栋梁,穹窿顶棚饰以彩塑。堂内迎门为一石碑,上镌周恩来题词“人民革命的烈士们永垂不朽”,碑面为任弼时题词“你们的功绩永垂不朽”。碑前两侧,陈例子着王麓水、赵铺、刘炎、张元寿4位烈士的半身石质浮雕像。堂内东西两面正中陈着着两块巨在的联碑,直通堂顶。碑上镌刻着很多烈士的英名,他们为了战争奉献了自己的生命,是我们值得学习的模范和榜样。

革命战史陈列馆值得我们去参观,位于纪念堂东侧,馆为“回”字型平房建筑,外边两侧有一个废旧的坦克和一架战斗机。我们在附近纷纷合影留念。进入馆内,里面大多为大量的文字、图片、图表、照片、雕塑和实物,反映党和人民在鲁中南地区的革命斗争史,再现了1932年“日照武装暴动”、1943年蒙阴“岱崮阻击战”、1947年蒙阴“孟良崮战役”等重大革命历史事件和光辉战例,还有一些战争遗留下来的武器,如子弹壳,小米加步枪和缴获的武器等。烈士事迹陈列馆位于纪念堂西侧,与战史陈列馆对称布列。建筑形制亦同。馆内通过大量文字、图片、文物等资料,系统介绍了罗炳辉、赵铺、陈若克及国际共产主义战士汉斯·希伯等32位烈士的生平事迹。旁边还有讲解人员为我们讲述战役的详细内容,让我们更进一步的接触历史的回顾。

最后,我们来到了陵园的东侧,这里有一个很大的水池,但是里面的水不是很干净,这边还建有罗炳辉、王麓水、汉斯·希伯、张元寿、刘炎、常恩多及陈明、辛锐夫妇8位革命烈士的7座风格别异的烈士墓,又立有罗炳辉遗像亭1座。许多人为他们进献花圈,我们也折了松枝以此表达我们的崇敬的心情。

四、感悟

参观烈士陵园给了我很大的震撼和感触,让我深深体会到了革命烈士坚强不屈的意志力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也深刻认识到了革命老一辈为我们留下的沂蒙精神。在抗日战争时期,临沂是山东军区指挥地,陈毅,粟裕将军在此地指挥了一场有一场激烈的战争!可以说沂蒙山区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沂蒙山区的人民为新中国的成立也做出了重大的牺牲。在沂蒙山区无数的革命先烈为了人民的利益投身战场,义无反顾地抛头颅,洒热血。

正如纪念碑上所刻:“不论革命高潮与低潮时期,在山东的革命战士配合全国的革命健儿,在毛主席、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艰苦奋斗,前仆后继。卒能以英雄的碧血,争取到今天人民大革命的全国胜利。此种伟大的高度的革命英雄主义,其丰功殊勋,铭印在我们千百万人民的脑海里,子孙万代,永世不忘。” 我们应该铭记历史,吸取前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知识和经验,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不断的学习、奋斗,树立无私奉献的精神和远大的理想,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做一个有文化、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的年轻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报告 篇三

合肥学院中国近现代史课

实 践 教 学 报 告

课程名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指导教师

詹玉华

系 别

经济系

班 级

12级金融2班 姓名(学号) 马季 1210032001 王玮 1210032002 吴杰1210032006 王智超 1210032007 王飞飞 1210032010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究竟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近些年来,有不少人认为“殖民化在世界范围内推动了现代化进程”;“鸦片战争一声炮响,给中国带来了近代文明”。在这些人心目中,资本-帝国主义殖民侵略不仅无罪,反而有功。然而,资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究竟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呢?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侵华战争,强行打开了中国的国门, 使封闭的中国逐步地对外开放,对中国的近现代文明有一定程度上的促进作用。但是,外国资本主义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利用战争,强占领土、迫签条约、开辟商埠、建立租界、控制关税、垄断航运以及进行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等多种方式,对中国从政治上加强控制,经济上大肆掠夺,文化上逐步渗透,军事上步步威逼,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给中国带来了极大地破坏。下面我就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浅谈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究竟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政治上:

为了统治中国,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在政治上采取的主要方式,是控制中国政府,操纵中国的内政、外交,把中国当权者变成自己的代理人和驯服工具。

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政治的控制是逐步实现的。

中国主权逐步遭到破坏,《天津条约》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他们是以战胜者的姿态进入北京的,他们不是普通的外交官,而是清政府的“太上皇”。

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还享有领事裁判权。1843年中英《五口通商章程》规定,在通商口岸中国人如与英侨“遇有交涉诉讼”,英国领事有“查察”,“听诉”之权,“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

把持中国海关,是外国侵略者控制中国政治的重要手段之一。近代中国海关的高级职员全部由外国人担任,海关总税务司俨然成了清朝中央政府的最高顾问,而各通商口岸的海关税务司则成了各地方政府的高级顾问。由于他们的任期长、熟悉中国情况,因而往往比外交官所起得作用还要大。

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资本-帝国主义列强还勾结清政府镇压中国人民的反侵略反封建斗争。为了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他们不但向清政府供应军火、船只,而且派外国军官组织并指挥“洋枪队”,甚至直接动用陆海军对太平军作战。

扶植、收买代理人——为了控制中国的统治,把中国变成自己的驯服工具,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特别注意在中国政府中扶植、收买自己的代理人。如在清末,帝国主义列强看中握有军权的袁世凯,支持他篡夺辛亥革命果实,建立北洋军阀政权。

经济上:

虽然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侵略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但不可否认的是,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具有阻碍作用,才是主要的。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入侵导致中国资金大量外流,加剧了财政危机;帝国主义国家贷款给中国军阀官僚,造成军阀混战,中国局势动荡不宁,使中国的经济建设缺乏和平安正常进行。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设立工厂,开采矿产,修筑铁路,更是剥夺中国关税自主权,与中华民族企业争夺市场,遏制民族企业。中国近代化趋势在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下发展艰难。

文化上:

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后,资本--帝国主义在对中国实行政治控制、经济掠夺的同时,还通过各种文化媒介的途径,如传教、办文化教育和慈善事业、出版报刊书籍等,对中国进行种种文化渗透,即文化侵略。这种文化渗透的真正目的就是宣扬殖民主义奴化思想,麻醉中国人民的精神,摧毁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西方教会及传教士在中国开办慈善事业和教育事业,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某些西方教会及传教士打着举办“慈善”事业的幌子,而实际上却做了很多对中国人民不慈善甚至是极残忍的事。在他们办的“医院”和“育婴堂”里,夺去了不少中国人的生命,这是无可辩解的事实!近代资本--帝国主义通过教会打着各种旗号“热心于中国的教育事业”,“积极”在中国办学,其真正目的,就是为了达到使中国人民永远沦为它们的精神俘虏,听任它们的剥削、宰割和奴役的政治目的,也就是用文化渗透来掩盖他们在政治上、经济上的侵略阴谋。同时,更是为了“培养”一支为其侵略政策效劳的奴才队伍,作为统治和奴役中国人民的工具。 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外国教会中的某些势力还利用宣传宗教和西学的名义,在中国办报纸、杂志,翻译、出版各种书刊。这些报纸是他们制造侵略舆论的主要阵地。此外,外国侵略者为了制造侵略有理的舆论,还大肆宣扬“种族优劣论”。他们攻击诬蔑中华民族是愚昧落后的“劣等民族”,应该接受“优等民族”白种人的开导和奴役。

总之,帝国主义在中国进行的种种文化渗透,而其真实意图则是为了对中国扩张在精神上的影响,从而获得对中国的“精神支配”。

军事上:

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凭借其先进的武器和军事技术,或者进行武力威胁,或者发动侵略战争,或者武装干涉中国的内政,甚至直接出兵镇压中国革命。一步步蚕食中国主权,使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侵华战争,在这期间,外国侵略者先后制造了旅顺大屠杀、江东六十四屯惨案等灭绝人性的暴行。

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在每次战争之后,都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攫取在中国的经济、政治特权,劫掠中国的财富,破坏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勒索赔款,抢掠财富——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发动战争,屠杀中国人民,却要中国人民加倍地承担其战争费用。它们向中国勒索巨额赔款,造成中国严重的财政危机,直接破坏和阻碍中国的经济发展。此外,列强在侵华战争中还公开抢劫中国的财富,肆意破坏中国的文物和古迹。

这些自称“西方文明传播者”的侵略者在中国的所作所为,充分地暴漏了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势力践踏文明的野蛮本性。

正如李鸿章所说,这是个千年未遇的历史时刻!面对着这样一段纷繁复杂的历史,我们并没有一直的沉沦下去,相反,我们一直在为建立一个独立伟大富强的民族而不懈的奋斗。

我认为,虽然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我们中华民族造成了不可磨灭的灾难,与其说是一种军事上,经济上的侵略,倒不如说是一种文化上的传播,而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对中国的影响,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两种文化的交流和冲撞。而在这一过程中,他们的侵略也使我们的人民和国家蒙上了一层极其耻辱的阴影,这种阴影让今天的我们在国际社会上遭受着许多不公的待遇。但这又何尝不是一种鞭策我们前进的动力,它促使我们要努力保证这样的惨剧不会再发生,形成了我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

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今天,历史已然无法改变,我们唯一能做的便是充分而客观的看待历史,以史为鉴,才能在挫折中不断完善自我!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中国近现代史实践报告 篇四

追寻“红色之源”

——参观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

在一个烟雨濛濛的秋日,我来到了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参观。南湖革命纪念馆座落于嘉兴南湖旁,与烟雨楼隔湖相望。唐代杜牧有诗云: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本来就怀着一种崇敬的心情来到纪念馆,再加上灰蒙蒙的天色和凉凉的雨丝,更给我的旅途笼罩上了一种肃穆的气氛。

1921年,由李达夫人王会悟牵头,中国共产党一大从上海搬移到江南小城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在那里,中国共产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党纲》、《关于当前实际工作的决议》,选举了党的领导机构,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由此,南湖成为了光荣的革命纪念地,载入了革命史册。

1959年10月1日,南湖革命纪念馆成立,以湖中烟雨楼作为馆址,按照当年中共“一大”代表乘坐的游船样式仿制的革命纪念船,陈列在烟雨楼下万福桥旁,从那以后,每年有数十万游客前来瞻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1991年七一前夕,由三百多万南湖儿女出资,一座新的以中国共产党党徽为造型的革命纪念馆在南湖东岸拔地而起。南湖革命纪念馆新馆占地面3800平方米,建筑面积1980平方米。

来到纪念馆大门前,就看到高高的台阶上矗立着镰刀斧头式样的牌坊,镰刀的两翼像像两只张开的手臂,迎接着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学习。虽然是雨天,牌坊上,一代伟人邓小平题写的“南湖革命纪念馆”几个金色的大字仍然熠熠生辉。正门的西侧有一个宣誓台,墙面上是一面巨大的党旗,威严肃穆,许多党员都曾在这里对着党旗庄严宣誓。沿着脚下的红地毯,我走进纪念馆,同时也走进了中国共产党光辉灿烂的历史。

进入纪念馆二楼大厅,大厅中间是一艘南湖红船模型,这是根据南湖红船按比例精心制作的,背面有“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史料陈列”18个金色的大字。整个大厅在鲜花簇拥下显得庄严稳重。 进入史料陈列大厅,昏黄的灯光下,我们仿佛又回到了那个久远的年代。整个陈列分为两个部分共五个单元,记述了中国共产党创立时艰辛又伟大的过程。

第一个展厅,其主题是“苦难的中国,不屈的中国”。

1840年,英帝国主义的大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人们从此置身于水深火热之中。英国用武力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从此,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上没有独立的主权,经济上沦为了资本主义世界的附庸。此后,其他列强相继入侵。尤其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掠走大量珍宝后焚烧圆明园,中华文明瑰丽的历史遗产、劳动人民的伟大结晶因此付诸一炬,令人扼腕。看到此处,我顿生愤怒之情。几个月前,我曾到过圆明园,那里荒草丛生,废墟满地。二百年前它还是豪华壮丽的皇家园林,如今却只剩下一道道裂痕还在讲述着它曾经遭遇的暴行。我还清楚得记得,圆明园中游客的神情是何等的严肃,他们眼神中满是对侵略者的责问和对历史的无奈。有的游客甚至深情地抚摸着脚下的石块,声声叹息。英法联军的罪恶行径伤害的不仅仅是中国人民,他们掳走焚毁了大量艺术珍品,在世界文化史上绝对是一个巨大的损失。这一单元的展览中还有日军在甲午战争中屠杀中国人民的场面,其残暴程度令人发指。我们的封建统治者,落后腐朽,甚至还无耻地提出“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方针。这样的封建制度还怎能对抗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中国人民又怎能允许国土的继续沦丧?!

接着,展览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告诉我们,农民运动、资产阶级改良和革命都挽救不了中国,中国农民和资产阶级无法担起反帝反封建的历史重任。

再走进去,我到了第二个展厅“中国共产党的酝酿和筹建”。

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外国商人相继在中国设置船坞,船厂,开办轻工业工厂,于是诞生了中国第一批无产阶级。19世纪60年代起,在洋务派举办的军工和民用企业里,又产生了一批产业工人。70年代后,中华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中国产业工人队伍逐渐壮大。同时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十月革命的胜利,给我们送来马列主义。1919年1月至6月,第一次世界大战27个战胜国在巴黎开会,悍然将战前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此消息传到国内,全国人民群情激奋,北京的学生首先站了出来。他们放下手中的书本,举着横幅,怀揣着一腔的爱国情,走上了北京的街头。“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的标语都在警醒着人们。运动逐渐扩展到上海和全国各大城市,工人阶级、商人和手工业者也开始罢工罢市。北洋政府最终抵挡不住全民的运动,罢免了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的职务,中国代表也没有在合约上签字。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中国工人阶级从此登上了政治舞台,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显示了中华民族的进一步觉醒。

工人阶级的壮大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此后,共产主义小组在全国发展起来。走入第三个展厅“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一进展厅,就看到墙上悬挂着当时参加中国一大的十三位代表的照片,下面配以文字详尽地介绍了他们的生平,其中不乏张国焘、陈公博这样后来的“叛党”人士。展览还告诉我们,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会议的第三天晚上,突然有一陌生男子闯进了会场,当询问他时,他答称走错了地方。幸好当时代表们警觉性高,反应敏捷,即时撤离会场,十几分钟后法国巡捕包围会场搜查,一无所获。当晚,代表们商量改换会议地点。在李达夫人王会悟的提议下,大家决定到嘉兴

南湖来召开剩下的会议。

最后一个展厅是“一大南湖会议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展出了一大纪念船的照片、一大南湖会议议程、中共一大南湖会议上选举产生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局名单、中国共产党党章等时务。在嘉兴南湖,中国共产党正式宣告成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伟人毛泽东的一番话,让我这个嘉兴人倍感荣耀。因为这样一个伟大的、能够拯救中国命运的党就诞生在我可爱的家乡。我为家乡感到自豪,也为中国感到庆幸。

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走出展厅,随后又来到了一楼的辅助陈列厅“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南湖的关怀”。展厅展出了四十多位副总理级以上的中央领导同志视察南湖的照片或为纪念馆题字手迹,其中包括胡锦涛、江泽民、杨尚昆、宋平、姚依林、彭真等。

走出展馆,我在参观留言簿上写下祝福:“祝愿祖国能在共产党的带领下越走越好。”

花了半天的时间参观革命纪念馆,体会了一把共产党人的辛酸史。在如此破败不堪的旧社会中,在如此千疮百孔的国家里,我们伟大的党能够在夹缝中存在本身就是一个奇迹。它拯救了人民与水火之中,带领着人们迈向新社会,给与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在这里,我不仅看到了中国近代以来的屈辱历史,看到了中国共产党的成长,还看到了一代共产党创始人不畏艰险、永不言弃的精神。这种精神不正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吗?少年强则中国强。前人为我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那么接下来党的建设、国家的强大就需要靠我们青年一代的不断奋斗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 篇五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实践教学作业

一、实践教学目的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使学生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规律性,更需要学生在学习各种救国救民的先驱人物、思想与实践路径过程中,联系自己的思想、学习、生活实际,努力去体验知与行合一的过程。因此,希望同学们充分利用北京市文化资源,探寻与我们近现代史教学相关联的“历史遗存”,了解近现代史中的重要人物、思想与事件,增强自己的历史情怀与人文关怀意识。

具体要求如下:

二、实践教学主题

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一个有历史情怀与人文关怀的大学生。

三、实践教学要求

(1)结合专业特点和个人感受,选择与近现代历史相关的人物故居、历史发生地、纪念馆等地点,进行参观。

(2)参观或寻访历史遗存之前,一定要阅读背景资料。

(3)实践教学作业形式为艺术作品,提交一组漫画、插画、国画、油画等。要求切合主题,自拟题目并附上能够表达创作意图的文字说明,作品背面务必注明个人信息(班级学号、姓名、手机)。

(4)以小组为单位提交作品,以2人为一组,共同署名。

(5)遵守相关规定,文明参观,结伴而行,注意安全。

四、考核

实践作业满分为30分,直接纳入期末总成绩。创作作品由校内艺术专业教师与任课教师共同评定成绩。

五、时间安排

即日至4月26日为创作作品时间。第9周(4月27日)以班级为单位,统一提交作品。

附:相关场馆推荐 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宋庆龄故居、恭王府、卢沟桥抗日纪念馆、圆明园、军事博物馆、国家博物馆、故宫、陶然亭公园慈悲庵、八大胡同、北京长辛店二七纪念馆、香山双清别墅、国子监街、烟袋斜街、航空博物馆、南锣鼓巷、僧格林沁王府、齐白石故居、鲁迅博物馆、郭沫若纪念馆、李大钊烈士陵园、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鲁迅故居、毛泽东故居、李大钊故居、孙中山先生逝世纪念地、朱彝尊故居(顺德会馆)、梅兰芳故居、程砚秋故居、老舍故居、茅盾故居、梁思成与林徽因故居、鹿钟麟故居、北京大学红楼、火烧赵家楼遗址、陈独秀旧居(《新青年》编辑部旧址)、“亢慕义斋”旧址、三一八惨案发生地、李大钊被捕处、王荷波等烈士牺牲地、中国铁路博物馆正阳门馆(前门东站)、军调部中共代表团驻地旧址、京报馆旧址、国立蒙藏学校旧址、国民会议促成大会全国代表大会会址、北师大旧址、高君宇石评梅墓、国立北平女子师范学院旧址(鲁迅中学)、刘公馆(纪晓岚故居)、长椿寺、中国大学旧址(郑王府)、辅仁大学旧址、北京国会议场旧址、马骏烈士墓、香山碧云寺孙中山纪念堂及衣冠冢、“一二•九”运动纪念亭、“保卫华北”石刻、佟麟阁墓园及纪念馆、埃德加•斯诺墓、清华大学朱自清雕像和纪念亭闻亭(为纪念闻一多先生)、清华园火车站、香山来青轩“四大书记”故居、清华英烈纪念碑、北京大学革命烈士纪念碑、刘和珍君雕塑、二七烈士墓、赵登禹将军墓、八宝山革命公墓(瞿秋白墓、王荷波墓、马云程墓、范鸿劼墓、闻一多墓)、北京植物园梁启超墓。在南城菜市口附近谭嗣同故居梁启超故居康有为故居、湖南会馆(毛主席等名人都在那里有过活动),在虎坊桥十字路口西北角,有个很旧的白色三层楼,过去是日伪日期的妓院。等等。

近代史个人实践报告 篇六

观一大会址有感

2011年11月27号,此次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选择了参观一大会址。因为我们认为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离不开当时共产党前辈的不懈奋斗,而决定共产党命运的一次重要的会议就是中共一大。

2011年11月27号我们从学校出发,这是我第一次去一大会址,路上不停在遐想会址的样子和它那古老的气息,只有到了这里我才真正体会到一大会址那古老而沉韵的气息,在会址中我们参观了当时革命老前辈的一些物品,看着那破旧的棉裤,心中对他们更加敬佩了,在那样的环境下,他们依然为了自己的理想奋斗,为了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而奋斗。回顾历史,我们才会深切地意识到,当时的十里洋场,不仅有靡靡的歌声,还有这些为理想中的新中国而聚在一起的热血男儿。

从50多名到8000多万,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从秘密组织到世界第一大政党——中国共产党90年创造了举世罕见的奇迹。九十年,虽然在历史长河中不过是一瞬间,但在社会变迁异常激烈的近现代中国,却是一段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的颠簸经历。是一部以烈火为墨,以枪杆为笔所书写的中共党史,这九十年来所记载的又何止是中共自身的故事,也是一部中国近现代史。

1956年,中共成立35周年之际,当年的“一大”代表董必武重访“一大”会址,泼墨挥毫写下八个大字——“作始也简,将毕也钜”(庄子)。意味着我们党的事业在初创期很简单,但使命崇高、道路曲折,要不断前进,前途必然是光明的。今天看来,这句话仍很贴切,创业难,守业难,将革命事业进行到底更难。如何在新形势下,保持党的先进性,团结带领新时代的人民大众,建设和谐社会,使中国和平崛起,将是我们党的重任。

有人说:拥有什么样的信仰,这是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方向的根本问题,并直接决定其在世界上的位置。当我真正了解了这段光荣的历史,我才深切地体会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我们回望过往的光荣,也是为了重温信仰的力量,只有坚定信仰的力量,才能争取更大的胜利,正因为这种信仰,才能让我们能够走过历史上一段段艰难时光,虽有曲折,终能迎来光辉的岁月。

近代史-郑州市博物馆实践报告 篇七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社会实践作业

报告名称:

年级专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评阅教师:

______ 提交时间: 2012—2013 学年 第 2学期

关于郑州博物馆爱国教育基地的考察报告 调查时间:4月21号

调查对象:河南xx大学、郑州博物馆 调查方法:问卷的发放填写以及访谈 调查人员:本组所有成员 调查分工:

问卷的制作:xxx 摄影:xxx 问卷的发放:xxxx 访谈记录:xxxxxx 材料分析:全体成员

前言

在学习《中国近代史》的过程中,学校为了让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革命历史,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充分理解近代以来党在不同时期探索、革命、建设的奋斗历程,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正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走访调查、人际交往、撰写报告等方面的能力,特开展了社会调查实践教学活动,我们小组由八位成员组成,于4月21日早上在学校随机的选择一些同学进行访谈,下午前往郑州市博物馆进行了实地的调研考察,参观之余并对来往逛馆的民众进行了问卷调查与问题访谈。在这些民众中大都有学生、就业青年、中老年游客。而我们所提出的问题大多都是关于爱国主义教育的,旨在了解现今人们对于爱国主义精神、先辈们革命事迹的熟悉情况以及对于今后如何更好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工作有哪些好的建议与措施,从而达到人人都能很好的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深知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性与意义。

博物馆历史

郑州博物馆成立于1957年7月1日,原名郑州市文物陈列室,它位于碧沙岗公园内的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北伐阵亡将士墓地烈土祠堂,为1928年8月冯玉祥所建,馆舍占地4330平方米,前后两进院,砖木仿古代建筑。

1965年更名为郑州市博物馆,郭沫若先生亲笔题写了馆名。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后,郑州市委,市政府在制定“九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规划中决定建设郑州市博物馆新馆,1997年12月18日奠基兴建。经过两年建设,1999年12月18日落成开放。新馆占地14.8亩,主展馆建筑面积8337平方米,总投资近

4000万元。主展馆以郑州出土的商代青铜方鼎为造型的原始基础,寓意鼎立中原、强本固基,整体建筑风格取鼎器粗犷与精美相统一的神韵,并赋予其鲜明的时代感。建筑上方的圆形碟状屋顶,出檐深远,隐喻着古代“天圆地方”的哲学观念。整座建筑造型沉稳、凝重,取鼎之意,而超越简单的形似,既令人感受到历史文化名城绵延悠久历史的博大精深,又具有时代建筑的独特形象和崭新魅力,成为郑州市的标志性建筑的重要成果。馆内陈列展览厅配备有现代化的电脑网络系统,触摸屏参与系统、数妈语音导览系统及多功能的文物演示报告厅。这使新馆具备有完善的陈列展览、收藏保管、科学研究,社会教育、文化休闲、外事接持、信息交流、标志性文化建筑等多种功能。最重要的一点是在历史的长河中郑州市博物馆为河南省爱国主义优秀教育基地,是展示郑州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重要窗口。

活动过程

我们利用周末的可以时间参观了郑州市博物馆,并对来往参观的民众进行了问卷调查,以及随机的访谈记录,同时做了爱国主义活动的宣传,呼吁人们应该牢记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同时也要珍惜今天我们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将爱国主义的教育思想传递下去,懂得居安思危,对于一切的反社会、反民众的行为应该给于批评与制止,革命的精神应该是连绵不断的,是需要我们去继承去发扬的。

问卷分析

在实践回来后我们对问卷进行了分析,从问卷中发现现在大部分的学生对于爱国主义的教育是很看重的,相对而言是比较了解的;而且学历越高的学生对于爱国主义和革命先烈事迹的了解越多,从中说明在大学阶段加重爱国主义活动以及课程是很有必要的;另外,一般的民众中对于这方面的事了解的不是太多,知道的事大部分都是听别人说的,或者是通过观看抗日电视剧、红色电影这样的途径得知的,相对来说是比较匮乏的,所以他们有的看法也会比较实际,温饱利益方面看得会比较重,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都一颗热情的爱国之心;针对这样的情况我认为政府应该加大对红色旅游景区的开放跟宣传,让更多的民众在物质生活提升的同时对于精神方面也能很好的提升,对于历史每一个人都能很了解达到作为一个中国人最基本的准则。

活动的意义

根据1994年发布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要求,将部分博物馆、纪念馆、烈士纪念建筑物、革命战争中重要战役、战斗纪念设施、文物保护单位、历史遗迹、风景胜地和展示我国两个文明建设成果的重大建设工程、城乡先进单位等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建设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全社会尤其是青少年进行包括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教育;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党的基本路线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成就的教育;中国国情教育;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教育;国

防教育和国家安全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教育在内的爱国主义教育。而这次的走访都能很好的达到了这些这些爱国主义教育的要求。虽然这是一次简单的社会实践活动,无需花费大量的时间与金钱,但是它的意义却是重大的,它让我知道作为一个当代大学生我们不仅要牢记革命先辈们的光辉历史、学习他们的刻苦奋斗精神、发扬中国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民族精神,同时也要将这些故事、这些精神传扬出去,让那些没上过学、平时不关注爱国主义教育的人们能够了解到革命的历史、爱国的重要性。

我们的做法

现在的社会是一个和平安定的社会,没有过多的战争和腥风血雨,人们过着安定、向荣的生活,但危机依然存在,大学是文明酿造的基地,也是精神文明继承的首要地位,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我们要以国家的幸福为幸福,以国家的财富为财富,爱我们的国家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深情,理应不知疲惫的投生于精神文明建设与继承中,我们可以在学校举办活动宣传爱国主义思想的重要性,也能够利用课余时间到例如博物馆、烈士墓陵园这样的地方为走访的民众做介绍让他们更好的了解爱国主义,加入到我们的阵营,做一个合格的爱国者,爱国不是说的,更多的是做出来的,所以在这次实践活动以后我们会更加积极的参加到这类实践活动中,为爱国主义的学习做一个好的表率。

以上内容就是差异网为您提供的7篇《中国近现代史实践报告》,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332 229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