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行业分析报告(大全【最新9篇】

发布时间:

医药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持续发展源自药品的刚性消费,具有弱周期性的特征。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保障制度逐渐完善以及人口老龄化趋势,我国医药行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现在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大家对于这个行业是如何分析的吧!以下内容是差异网为您带来的9篇《医药行业分析报告(大全》,亲的肯定与分享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医药行业分析报告 篇一

上半年,A股市场医药板块延续了去年11月以来的趋势,收益率继续落后大盘。期间,申万生物医药指数下降了14.10%,而沪深300指数只下降了

2.69%。

年初以来,宏观经济形势不利于证券市场的表现。 CPI从年初的4.9%逐步攀升到6月的6.4%,通胀压力下,政府一直采取紧缩的经济政策,多次上调准备金率及加息,货币供应异常紧张。与此同时,经济增长出现了明显的放缓,工业增加值从年初的14.9%陡然下降到5月的13.3%。经济出现了类似滞胀的局面。上半年医药行业的利润增速也出现了较为明显的滑坡,1-5月医药工业利润总额增长率19.45%,远低于去年同期38.79%的水平。滑坡的原因一是去年的基数较高,二是成本、特别是中药材价格的大幅上升。

行业增速下滑,部分公司的财报业绩低于预期,年初过高的估值水平无法得到支撑,因此医药板块上半年的表现差强人意,特别是在1月、4月下旬、5月下旬和6月中旬出现了四次较大幅度的下跌。

上半年配置的重点方向是特色原料药、品牌OTC、低估值的处方药以及预期成长性较好的中小型企业。其中,特色原料药类企业,受益于产业转移和合同定制,业绩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股价表现较好。品牌OTC企业经营较为稳定,受成本压力影响较小,股价也相对平稳。但低估值的处方药企业增速较慢,部分中小企业业绩增长低于预期,它们的表现较差,需要总结和反思。

医药行业年度总结 篇二

这一年是有意义的、有价值的、有收获的,医药行业采购部工作总结及年度计划。在医药采购的工作上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在医药采购作风上廉洁奉公、务真求实。为了能够更好地指导自己今后的工作,是应该好好静下心来面对自己过去一年中的得失,展望一下未来。我将过去一年中在医药采购工作的心得体会作如下总结。

一、在过去的一年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全心全意,克尽职责完成本职岗位工作,并积极配合业务部工作需要开展工作,及时完成公司和部门领导布置的各项工作。终于不辱使命,顺利完成工作。

二、与各供应商及客户建立并保持良好关系,确保药品供应顺畅。面对今年来势汹汹的甲流的挑战(部份药品一周用量已经超过平时六周的用量),也没有出现大的断货现象,深表欣慰。

三、按照GSP质量标准,及时听取与反馈质管此部的意见,与各供应商沟通协调,尽最大努力保证药品质量。

四、贯彻领导的思想,做好市场部的招投标工作。

五、做好新品种的物价备案工作,及时做好调价工作。

六、做好销售内勤工作,为销售员做好后勤保障工作,解决销售员的后顾之忧。

不足:

一、对于流行性疾病预测力不足,导致对此次的甲流事件手忙脚乱一阵,销售工作计划《医药行业采购部工作总结及年度计划》。

二、因为消息上的不灵通,对于药品招标及后续工作跟进不够及时。

年度工作计划

采购部是公司业务的龙头老大,是关系到公司整个销售利益的最重要环节,所以我很感谢公司和领导对我一如既往的信任,将我调到如此重要的岗位上,我亦将不懈努力以不辜负领导的厚爱。怀着感恩的心,将明年的工作做了以下部署:

一、在以质量为前提的情况下,货比三家,直接降低药品价格。坚持“同等质量比价格,同等价格比质量,最大限度为公司节约成本”的工作原则。

二、对于非现款供货单位发货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充分利用供方信贷期。

三、发货方式尽量以送货上门为主,尽量减少物流费用。

四、降低现款供货,寻找新的供货来源。

五、稳定现有供应商,开发培养有潜力的供应商,为公司做大做强做好积极准备。

六、以遵循GSP为标准,力争更好的做好质管部和供应商之间的桥梁。

七、做好物价工作,多方采集消息,提高市场嗅觉能力。

八、贯彻公司宗旨,做好招投标工作,为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而积极努力。

九、对于周期性及流行性的疾病做好更加充份的准备。

十、继续做好销售内勤工作,仍然坚信一个出色的'内勤是十个乃至更多优秀销售员的坚强后盾。

新的一年意味着新的起点,新的机遇,新的挑战,未来从来都是因为它的不确定性而让我们充满激情。我似乎已经看到了我们部门变得强大的光茫,我将留取精华,摒弃糟粕,不纯为了完成任务而工作,要以创造更多利润来提升自身价值。我将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各项工作中去,与公司全体员工共同学习、共建和谐、共创辉煌!

医药行业论文开题报告 篇三

一、论文开题报告的意义

硕士论文开题报告是研究生在完成文献调研后写成的关于学位论文选题与如何实施的论述性报告,论文开题报告格式。论文开题报告既是文献调研的聚焦点,又是学位论文研究工作展开的散射点,对研究工作起到定位作用。

写论文开题报告的目的,是要请老师及专家们帮忙判断一下所研究的选题有没有价值,研究方法是否奏效,论证逻辑有没有明显缺陷。因此论文开题报告就要围绕研究 的主要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或阐述的主要观点),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为主要内容。但笔者在工作实践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往往在论文开题报告中花费大量笔 墨叙述别人的研究成果,谈到自己的研究方法时,往往寥寥数语一笔带过。这样,不便于评审老师指导

1.论文开题报告格式

一个清晰的选题,往往已经隐含着论文的基本结论。对现有文献的缺点的评论,也基本暗含着改进的方向。论文开题报告就是要把这些暗含的结论、论证结论的逻辑推理,清楚地展现出来。论文开题报告的写作步骤:课题选择—课题综述—论题选择—论文开题报告。论文开题报告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选题的意义;研究的主要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阐述的主要观点);研究(工作)步骤、方法及措施;毕业论文(设计)提纲;主要参考文献。为了写好论文开题报告,江苏工业学院研究生部专门出台了详细的规定,规定论文开题报告的一般内容包括:

(1)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来源、开题依据和背景情况,课题研究目的以及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秘书工作《论文开题报告格式》。

(2)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在阅读规定文献量(不少于50篇,其中外文文献占40%以上)的基础上,着重阐述该研究课题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同时介绍查阅文献的范围以及查阅方式、手段。

(3)论文开题报告——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学术构思、研究方法、关键技术、技术路线、实施方案、可行性分析、研究中可能遇到的难点、解决的方法和措施以及预期目标。

(4)论文开题报告——拟采用的实验手段,所需科研和实验条件,估计课题工作量和所需经费,研究工作进度计划。

(5)论文开题报告——主要参考文献,列出至少10篇所查阅参考的。文献。

2.论文开题报告的写作技巧

(1)提出问题注意“层次”

选题是撰写学术论文的 第一步,选题是否妥当,直接关系到论文的质量,甚至关系到论文的成功与否。不同于政策研究报告,学术文章聚焦理论层面、解决理论问题。有的学生的选题不具 有新颖性,内容没有创新,仅仅是对前人工作的总结,或是对前人工作的重复。在选题时要坚持先进性、科学性、实用性及可行性的原则。在提出问题时,要以“内 行”看得懂的术语和明确的逻辑来表述。选题来源包括:1、与自己实际工作或科研工作相关的、较为熟悉的问题;2、自己从事的专业某问题发展迅速,需要综合 评价;3、从掌握的大量文献中选择反映本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或新动向的题目。

所选题目不宜过大,越具体越容易收集资料,从某一个侧面入手,容易深入。

医药行业分析报告 篇四

行业数据:1-5月医药行业盈利能力逐月回升:根据统计局公布的医药行业数据,2012年1-5月,医药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6278 亿元,同比增长 20%;实现利润总额 608 亿元,同比增长 17%,较1-4月份16%的利润增速进一步提高。从上市公司的盈利情况来看,2011年是典型的前高后低,而2012年一季度医药上市公司净利润增速较去年四季度显著回升,预期下半年的利润增速恢复趋势会更为明显。

行业政策:中药产业规划出台,县级医院改革试点推进。6月份,国家出台《关于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意见》。提出破除“以药补医”机制,改革补偿机制和落实医院自主经营管理权,在全国选择约300个县市试点,力争2015年实现阶段性改革目标。同时,《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出炉,提出:1)加强中医院建设,到 2015 年力争所有地市建有地市级中医医院,70%的县中医院达到二甲中医院水平,95%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 90%乡镇卫生院设立中医科、中药房等;2)确定10余种现代重大疑难疾病进行中医药防治研究攻关;3)培养1.5万名中医临床骨干。对中药股构成利好。

行业表现:6 月份全球市场医药股大多战胜大盘,A 股医药股更是表现突出。6月全球主要市场指数涨跌互现,但医药股大多战胜指数,估值水平持续提升。沪深 300 指数 6 月下跌 6.5%,医药股因盈利增长的确定性得到市场青睐,6 月上涨 5.0%。经过短期的上涨后,A 股医药板块的估值有所抬高,但仍处于合理区间,医药股与扣除金融、石油石化后整体A股的PE之比在历史均值的略上方。

行业组合:经过6月的反弹,板块估值不再便宜。因此我认为现在的选股思路应当着重于选择中长期增长逻辑清晰、同时2012年中期业绩确定的个股,一线股医药股重点推荐:天士力(中期主业增长约35-40%,现有品种保持快速增长,明年集团化药资产有望注入,2015年后复方丹参滴丸有望打开国际市场)、恒瑞医药(中期增长约22%,明年开始重磅创新药陆续投放市场,明年最后一期股权激励解禁)、云南白药(中期增长约28%,医药主业稳定增长,日化领域不断复制牙膏的成功);二三线医药股重点推荐:双鹭药业(中期主业增长约40%,现有产品保持快速增长,挑战专利药品和新盈利模式保障未来成长)、昆明制药(中期增长约42%,血塞通冻干粉针快速增长,明年原材料价格下降将显著提升利润率;天眩清注射液和口服制剂深具潜力)。

行业观点:虽然短期内板块涨幅较高,但从中长期来看,老龄化、发病率提升和国家重民生的政策转型下推动的刚性需求是确定大趋势,跨行业来看,医药行业是长期增长最为明确的战略性投资行业之一。因此在目前时点,医药板块仍具有投资价值:1)短期政策面平稳回暖,预计十八大前没有重大政策出台;2)行业盈利能力逐渐回升;3)短期估值虽有上升,仍在合理区间内。

行业风险提示:医保控费政策对短期行业增速的影响;各地药品招标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中可能出现极端政策;同时可能出现药品安全性事件。

生物医药行业分析 篇五

2月23日,卫生部等5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根据《指导意见》,按照先行试点,逐步推开的原则,16个代表性城市将展开改革试点。

此次《指导意见》出台,标志着贯穿2009~2020年的新医改全面启动;我们认为公立医院改革对上有医药产业的短期影响较小,中长期则牵引和优化整个产业链竞争秩序。重申我们自2010年策略报告中提出的核心观点和投资逻辑,提示投资者坚定持有各细分领域龙头公司,分享医药行业的“蛋糕和机遇”。

政策看点:

落实中医药扶持政策 创新型现代中药企业受益:天力士、康源药业,神威药业 鼓励民营力量进入医疗市场 爱尔眼科、金陵药业、三精制药、马应龙、西南合成

医药行业人力资源分析报告 篇六

医药行业招聘外部环境分析

1、行业招聘趋势

从招聘数据上看,招聘需求的减少更多的是来自于跨国企业的需求减少。对于藏医药制药企业来说,除要面临医改严峻的大环境外,更要面对专利新药的匮乏和仿制药企业的挑战等重重困难。

2016年,医药企业间将不得不进行新一轮的并购重组,欧美国家的企业为节约成本,将会增加对中国、印度等亚洲国家的外包业务,并继续将投资重点进行转移,对中国医药人才的争夺战会更明显。 最后,2016年医药行业人才的需求增长还离不开强大的内需潜力。我国人口众多,医疗需求缺口巨大,在扩大内需政策的进一步刺激下,逐年提高的卫生总费用投入是必然是行业快速发展的原动力之一。

最后,2016年医药行业人才的需求增长还离不开强大的内需潜力。我国人口众多,医疗需求缺口巨大,在扩大内需政策的进一步刺激下,逐年提高的卫生总费用投入是必然是行业快速发展的原动力之一。

2、行业招聘主要职位

排名 职位类别 1 医药代表 2 美容·整形师 3 医生·医师 4 护士·护理人员 5 财会 6 药品注册 7 药库主任·药剂师 8 心理医生 9 疾病控制·公共卫生 10 医药检验

医药代表的招聘占到医药业总招聘量的30%,以绝对多数排在第一位,说明行业对这类人才的需求突出,需求量最大。其次是美容、整形师、医生/医师类、护理人员等。另外,一些比较新的职位(宠物护理,健身教练、心理医生等)虽然需求在不断增加。

3、行业人才申请热门职位分布 排职位类别 名

1 医药代表

2 护士·护理人员 3 行政人事 4 财会类 5 药品注册 6 医疗管理人员 7 市场公关类 8 医生·医师

9 药库主任·药剂师 10 健身教练

由上可见,该行业的招聘需求和求职意向有一定的错位,但是医药代表销售类的需求和供给还是一致的。医药代表的大量需求是该行业总体竞争加剧的表现,随着关税的降低、药品知识产权保护加强、药品批发、零售服务逐渐开放,除了各制药企业以外,各地的医院、药房、药检所等需要大批药品质量检验的岗位技术型人才和销售人才。

随着医药行业的日趋成熟,岗位对于从业者能力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也增加了人才的流动性。从部门来看,流动性排在首位的是销售部门,而人力资源、财务等职能型序列的离职率则相对较低。总体来看,医药业从业者稳定性较差,想跳槽的人数占到56.55%。在想跳槽的原因中,收入太低排在首位,占53.62%,超过半数,说明行业内人员对现有收入水平不是很满意。职位发展前景不明朗和工作压力大分别以43.45%、36.21%排在第

二、三位,侧面反应出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和工作压力仍然是影响从业者稳定性的重要原因。

5、从业人员薪酬现状

注:此工资包含个人基本工资、各项补贴收入、变动性收入(绩效奖金、业绩提成、年终奖、企业分红)各项相加再平均到每月的税前收入。 医药业从业人员的月工资主要集中于1000—3000元和3000—5000元两档,所占比例达到58%之多。10000元以上的比例只占8%,高端比例较小。整个行业月工资比例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正态分布状况。

医药行业分析介绍 篇七

随着“两票制”“一致性评价”“三医联动”等国家政策的不断推进,我国药品流通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药品零售市场呈现连锁化趋势,医药工业迎来产品和企业洗牌,医药电商迎政策利好将全面发展。

1、药品零售呈现连锁化趋势

1995年,海王星辰、中联大药房率先在深圳建立起现代化运营模式的连锁药店。时至年,我国药店连锁化已经历了24个年头。

底全国零售连锁企业数量为4981家,零售连锁企业门店20.4万家,单体药店数量为24.3万家,连锁率45.5%。相比于美国3大连锁药店巨头CVS、Walgreens、Rite占据75%的市场份额,我国零售药店连锁率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规模化的并购只是过程,整合优化才是扩张的关键。尤其是加盟店,此前一直不被看好。20各大连锁巨头为了扩张速度,也都开始“自营+加盟”并重发展。为避免关店,连锁加盟店从管理到运营,也都迫切需要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发展。

2、医药商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随着年“两票制”全面推行,药品流通行业集中度将明显加速。国药、华润、上药、九州通等医药商业龙头迎来利好,一些过票违规、品种较少、缺乏竞争力的中小医药商业,将被彻底淘汰。

我国医药产业集中度仍很低,除了国药、华润、上药3大医药龙头外,存在许多规模很小的商业代理公司,供货目录甚至只有10几个品种,这直接导致医药流通环节多、成本高,药品从生产商到最终的消费者,有 6—7个流通环节,无序竞争、过度竞争现象严重。

两票制”政策的深入执行,将进一步压缩药品流通环节,提升产业集中度,医药服务供应链集成管理模式将进一步优化。

3、一致性评价带来制药企业洗牌

药物一致性评价是新医改的核心政策之一,旨在提高药品质量、减少同质化竞争、淘汰僵尸文号、鼓励新药开发等。

目前我国已有的药品批准文号总数达18.9万,而一致性评价后这一数字会砍掉一大半,研发能力较弱的中小医药企业和研发机构将因此倒闭或被兼并。

尤其对以仿制药为主的中小制药企业来说,一致性评价带来BE开展难、BE风险高、品种选择难、投入高等诸多困难。按现在的情况,一致性评价BE费用,加上前期药学研究调查,一个项目可能需要投入500万以上,而且不能确保BE一次性合格。如果是抗肿瘤等特殊药品,投入可能会翻倍。

新版GMP淘汰了一大批企业,一致性评价将继续淘汰一批资金、研发和营销实力弱的医药企业。以往纯靠营销和渠道建设的医药企业,将会随着品种的优胜劣汰而渐渐落幕。

4、处方药外流释放千亿级市场

长期以来,公立医院在处方药市场牢牢占据主导地位,医院处方更是难以流出,处方药在药房销售中占比极低。但随着医药分家、降低药占比、流通两票制等医改政策落地,处方外流已是大势所趋,将释放千亿级的市场。近期国务院通过的《“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再次明确,要加快推动门诊患者凭处方到零售药店购药。

处方药从公立医院外流或将带来千亿级市场,无论是工业企业、商业企业还是零售药店都在蠢蠢欲动,紧盯这块市场。在处方药这块,目前的格局是医院占70%份额,社区占10%左右份额,零售占20%份额。按照国家目标,要把医院近1/3处方药外流到院外,相当于在原来7000亿基础上拿出亿进入零售市场,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机遇。

1)、处方药外流的3种主要模式

目前处方药外流主要是3种模式,第一种是DTP(Direct to Patient)模式,即制药企业将产品直接授权给药店做经销代理,患者在拿到医院处方后就可以在药房买药并获得专业用药指导;第二种是处方药生产企业自己建立零售团队,实现药品零售化销售;第三种就是患者拿着医院的处方自己到院外购药,这种类型目前占绝大部分,属于处方药的自然外流。

2)、处方药外流所面临的问题

第一,目前医院处方药外流数量有限,中药处方流出要比西药处方药多。

第二,药店处方药销售需要严格执行相关规定,比如按照GSP规定进行储存、陈列、管理,给消费者提供体验空间。

第三,药店需要增加高层次的药学服务人员,具备专业的处方用药指导技能。

除此之外,处方电子化、用药习惯等也会影响到药店销售。

3)、药店如何承接处方药外流

药店承接处方药应做好这几点:一是做好处方药品种规划,把现有的经营品种与医院医保报销目录的品种进行匹配,再同药企进行价格谈判;二是利用药店市场化的价格优势和服务优势吸引医院处方,培养忠实的消费者群体;三是提升专业化服务能力,提高诊断和用药水平,增强消费者购药体验。

医院处方外流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机遇,零售药店应提前布局,从根本上解决患者用药依从性的问题,不断提高用户粘度。

5、医药电商迎政策利好快速发展

现阶段国家政策层面,对医药电商已持全面支持的态度,准入制上已大大降低了药企开展电商业务的门槛。

2017年1月23日,国务院新规定要求取消互联网药品交易B证(药品生产企业、批发企业通过自身网站与本企业成员之外的其他企业进行的互联网药品交易)、C证(向个人消费者提供药品)审批,消息一出立刻引起业界关注。

此前医药企业获得《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的审批需要3-6个月时间,从提交资质材料到最后审核,部分企业可能需要花一年时间也无法获批。B证门槛取消后,医药工业和商业公司将更加积极地拓展电商业务。由于药企自建电商平台成本高、时间长,因此将会更加积极地通过入驻未名企鹅等第三方B2B电商平台经营业务,提升药品流通的营销效率和交易效率。

零售方面,连锁药店自建的网上药店将继续保持高速发展。不过由于药品的特殊性,仅是网上药店并不能完全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尤其是用药安全性等因素。因此药店还必须通过O2O延伸服务,引导消费者到门店,为其提供专业的药学服务。

基于用药安全性,医药电商领域关注的网售处方药、第三方药品零售试点仍难松绑。11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互联网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第一批,试行版)》。其中“药品生产、经营企业不得采用邮寄、互联网交易等方式直接向公众销售处方药”这项要求,基本上对网售处方药下达了限制令。而205月,3个第三方国A平台药品零售试点,95095医药平台(即天猫医药馆)、八百方、1号店也被叫停。

6、“三医联动”贯穿全产业链联动改革

三医联动即是医疗、医保、医药改革联动,贯穿全产业链,是未来的医改核心。

1)、“三医联动”之医疗篇

分级医疗构建家庭医生制度

分级医疗是医疗改革的重点之一,年8月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首次将“分级诊疗”定位为5项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之首。分级医疗的关键在于建立家庭医生制度。2017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30%以上,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60%以上。

在分级诊疗不断推进的过程中,互联网医疗平台也迎来了巨大的创新机遇。比如平安好医生、微医集团等。

2)、微医布局”互联网医院+药店”

微医(原挂号网)旨在打造”中国式ACO平台”,重点推进“互联网分级诊疗平台”、“区域手术中心”和“微医ACO(Accountable Care of Organization)”三大战略落地,构建“医、险、药”生态链闭环。

借助资本的力量,微医在过去一年时间已经覆盖了一万多家药店,日诊量超过2万。微医通过在药店布设远程诊疗相关设备,患者可以远程接入微医乌镇互联网医院,并能够拿到处方。如果远程诊疗不能处理,还可通过该平台预约其它医院。

除此之外,丁香园则采用自建门诊的重模式,将传统医疗的中间利润环节砍掉,降低患者医疗服务价格。

2、“三医联动”之医保篇

1)、“两保合一”整合推进

“两保合一”旨在推进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制度整合。绝大多数省市将出台整合方案并执行。安徽和江苏,则是“两保合一”整合最早的两个地区。

2)、医保目录优化调整

“两保合一”之后,医保目录将根据“就高不就低”的原则,增加原参保人员的用药范围、报销水平等,调整预计将新增300多种药物,进而带来市场扩容的机会。

3)、医保支付方式及标准改革

医保支付方式将开始向按病种付费转移,医保支付标准在完成一致性评价后,原则上将按通用名制定(一致性评价前按商品名制定)。药品实际市场交易价格会是医保支付标准的主要参考因素,全国最低价是主要的参考价格。

3、“三医联动”之医药篇

1)、药物一致性评价是医保支付标准实施基础

药物一致性评价是上述医保支付标准政策实施的基础,2017年国家不遗余力地推进这项政策。而且,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将淘汰一批研发技术落后的企业,实现制药行业“去产能”的任务。

2)、药价谈判制度覆盖更多区域

2016年5月20日,首批国家药品价格谈判结果出炉,3种谈判药品降价幅度最高达到了67%。文件要求各地及时做好谈判药品集中挂网和与相关医保政策的衔接。谈判结果公布后至今,已有26省份将谈判药品纳入各类医保合规费用范围。

未来药品采购形式更加丰富

未来药品采购将会越来越多的市级招标采购,采购组织联盟,同时在药品议价前引入专家团队进行品牌遴选。药品采购形式也各种各样,例如上海和深圳的GPO、3)、宁波模式、三明联盟等。

“三医联动”政策的不断推进,将改变目前医疗与医药市场的格局,行业的集中度将逐渐提高,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总体趋势是往微利方向进行,而互联网医疗和医药电商平台将借助模式创新蓬勃发展。

如何研究医药行业 ?

这个问题涉及的范围太大了,医药包括化学制药、中药、生物制药、医疗器械、医疗服务、医药流通,每个细分子领域又可以继续分成很多个子行业。讲下大概的思路,供参考。医药的研究可以从产业链的思维来分析,也就是说弄清楚一个药品怎么生产出来,又怎么到病人手中的。分为两段,化合物——药品:会涉及到临床前、临床、注册上市(每一个环节都可以深挖下去,比如说临床,需要经历1234期,有一系列的流程要走,耗资巨大),药品的上市——消费者手中(医药流通、招标采购政策等。政策也是研究医药行业一个非常重要的切入点,两票制、药占比、一致性评价、分级诊疗等等,把每一个政策作为一个专题去细看,分析对行业的影响情况)。

医药行业包括药也包括器械领域,两个领域有很大的不同,药品有的单品可以做到很大的规模,而器械的单品会有天花板,所以要分开来看。

重新来回答下这个问题,以后有新感悟,会继续过来更。

对于生物医药行业的投资一直在摸索,想理清楚背后的逻辑是什么,还没有想的很明白,尤其是估值部分。总想着看多一点,对这个行业理解的更透切一点再来分享,但那估计得很久之后了,还是先记录下自己目前所知,输入与输出同样重要。

想以出去旅行来类比医药行业的研究,比如老外来我们国家旅行,第一件事肯定是找一个地图来看,大概知道我们南北西东都有哪些地方。拿我之前领导的话来说,就是去到一片森林,先坐直升飞机上去看看,观察下地形,不要迷失在其中。医药行业细分子行业很多,有化药、生物药、有医疗器械、有医药商业等等。每个子行业又可以往下继续分,化药又可以分为化学原料药和化学制剂,原料可以分为大宗和特色,而制剂又可以分抗感染、抗肿瘤等。每个细分行业不需要理解的非常深,只需要大致在心里有个底,就像老外初步了解之后,可以选出几个地儿,比如北京、四川、重庆、湖南等,去这些好吃、好玩多的地方。

在看医药行业地图的时候,也需要从另一个角度进行切入。要去探究,一个药物,它是怎样研发出来的,药物发现——临床——最终上市,需要经历怎样的环节,众多公司在里面扮演了什么角色,是原料药生产商、CRO抑或CMO等,临床前、临床一期、二期、三期以及上市后的四期,各解决什么问题,都是如何设计的,想要解决什么问题,通过概率有多大,需要花费的时间等,政府药审机构扮演了什么角色,了解临床的申请流程。可以去看相关的书籍,药物发现,看临床实验设计,看政府相关制度文件,做到对这个链条心中有数。

研究医药行业离不开对政策的探究,药品集中采购、两票制、分级诊疗、二次议价、一致性评价、优先审批、孤儿药等等,名目繁多,需要一个个深八它的来龙去脉,影响力。可以从近年的开始,往前追溯,五年、十年。对政策的研究,可以结合美国市场、日本、以及印度市场的政策分析,看各个国家都有啥相同点与不同点,美国的生物医药行业非常发达,走在前列,有很多可以学习的地方。

再回到旅行部分,老外决定去北京溜达溜达,那么接下来就要把北京城逛个遍,来个深度游。类比到医药研究,我们通过初步的了解,觉得某个细分子行业很有前景,所以想进去看看。这里就需要用上行业分析的方法,波特五力、PEST模型都可以派上用场。由行业可以过渡到个股,个股的分析方法各大论坛都有,可以去雪球上溜达,看看别人都是怎么切入的,针对某家公司重点研究了啥,总结出自己的分析框架。对个股的研究还有一点比较重要,梳理下国内外那些巨无霸企业的路径,做一个商业案例集,总结下背后的规律,历史总是不断重演的,那些优秀前行者走过的路是可以借鉴的。

以上只是一个很简单的入门思路,希望可以对正在路上摸索的同行人一点点启发。还想记录下自己的一点小感悟,看过国内的医药公司,也看过国外的生物医药公司,国外的很多生物医药公司没有收入,仍然处于研发状态,但是分析这些公司方向很明确,重点看管线,有多少研发管线,针对什么适应症,跟同行相比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如果获批巅峰销售额是多少,目前公司账上有多少现金,一个季度消耗多少现金,什么时候资金耗完,需要增发,现金价多少。。。而且国外生物医药公司会有个催化剂的东西,发布临床数据,如果临床数据好,可能一下股价就坐火箭上去了,当然也有可能宝马变单车,脚踝斩。。。第一次接触美股生物医药股的时候一脸懵逼,进而兴奋异常,每天都在玩心跳,雪球与知识星球上面活跃了一批高素质的美股生物医药玩家,有兴趣的可以去围观。

总觉得医药研究这个领域让人望而却步,却没想到有兴趣的朋友这么多,也很开心能给你们些许帮助,其实也并非让大家上战场去做研发,掌握一定的方法做医药投资是完全没问题的,也给大家和我自己打打鸡血。最近在看国内的Bio-tech公司,因为想看看他们的管线,布局,了解下大方向,整体来看,他们的布局主要集中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领域,大分子生物药是主流。虽然相对于美国来说,我们这还是早期阶段,但是我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个领域会越来越多优秀的公司。国家以及各个地区对生物医药领域的创新都是大力欢迎的,后续势必会有很多未盈利公司上市,提前了解这些公司的情况,掌握创新药公司的分析方法就很有必要了。整理了一些做创新药的公司名单,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翻翻他们的网站:百济神州、再鼎医药、信达生物、君实生物、基石药业、复宏汉霖、和记黄埔、歌礼制药、诺诚健华、康方生物、璎黎药业、天境生物、亚盛药业、亚虹医药、微芯生物、海和生物、荣昌生物、信诺维、嘉和生物、百奥泰、开拓药业、和铂医药等。(建议重点看几个部分,管线、管理层经历,然后再去看相关的公司创始团队采访记录,定会有很多收获)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篇八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一、行业发展概况

医药对人类生活的巨大影响使得其行业的高增长和高收益特性非常突出。从全球范围来看,自1993-1997年,世界药品销售额自2336亿美元增长至2720亿美元,98年达3080美元,中国的制药工业起步于本世纪初,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使用传统工艺到大规模运用现代技术的发展历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药工业的发展驶入快车道,整个制药行业生产年均增长17.7%,高于同期全国工业年均增长速度4.4个百分点,同时也高于世界发达国家中主要制药国近30年来的平均发展速度年递增13.8%的`水平,成为当今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医药市场之一。据国家经贸委统计,1999年我国医药商品销售总额达1216亿元,1999年全国医药行业实现利润111亿元。其中,利润总额在亿元以上的有24家,名列医药企业前三名的是天津市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三九集团,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销售收入在10亿元以上的有22家,名列医药企业前三位的是上海医药总公司,三九集团,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统计表明,我国医药行业规模效益逐渐显现,潜力大,成长性好,处于稳定,建康,快速发展阶段。但是与先进国家相比,我们的差距非常明显,尤其是面临WTO的加入,国内市场的放开,前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到目前为止,我国已拥有6700多个制药企业,能生产原料药1400种,每年实际生产800-900种,生产制剂药4000多种、植物药8000多种。化学原料药产量1999年达到43万吨,其中二十四大类原料药26万吨,成为世界原料药第二大生产国。其中青霉素及β―内酰胺类药物和维生素等已成为最大生产国和出口国。除少数品种外,几乎世界上所有主要品种的药物我们都能生产,有的还远销国外创汇。

2000年中国最新医药行业进展:截止到2000年9月份,全国医药工业产值1703亿元,同比上升23%,增加值上升2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3%,医药商业领域共实现1126亿元,同比增长15。4%,完成利润4。18亿元,原料药同比增长9。2%,中药同比增长6%,工业利润达8亿元,同比增长37。6%,全国除安徽省外,其余省市医药利润均呈现增长势头;库存下降,应收帐款减少明显;药品销售区域差距加大,整个医药销售更倾向于发达的沿海地区,其中浙江,江苏,上海,广东,山东,北京六省市占全国医药市场的60%;预计全年将实现工业产值2300亿元,商业1500亿元,进出口63亿元(进口40亿元),全行业总体利润可达125-130亿元。与医药行业的高速成长相对应的是世界医药的未来发展新趋势:传统化学制药增长速度将逐步放慢,天然和生物药品将成为行业主要增长点,非处方药的增长速度不段加快,天然药品,生物药品和非处方药将三分天下,形成21世纪药业的三大新兴市场,这是未来医药行业最重要的特点。

(一)化学药物方面

二十世纪40年代,中国的化学合成药物〈原料药〉的生产一片空白,全部依赖进口,制剂加工厂也很少。建国以来,我们的制药工业得到迅速发展,以生产原料药为例,第一个五年计划末有200余种,到1978年达900种,总产量达4万多吨。发展到今天,我们已拥有2000多家化学制药企业,能生产抗生素、激素、维生素、解热镇痛药等24大类1350多种原料药,化学原料药总产量达30多万吨,仅次于美国,并且产品远销世界各地,成为国际上化学原料药的主要出口国之一。

西药行业概览:1996―1999(亿元)

项目\年份1996199719981999

全医药行业总产值(90年不变价)86497212161670

增长率19.8%25%37%

西药行业总产值5866458251090

西药企业总数1605154417841953

西药大型企业总数189213269283

50家领先西药企业产值228264320414

50家领先西药企业产值占行业总产值比例

39%40.7%39%39。8%

50家领先西药企业平均产值5.686.267.488。28

(二)中药〈天然药物〉方面

中药是我们祖国瑰宝,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在近代发展却很慢。新中国成立前夕,整个中药业十分困难。建国后,国家十分重视中药的发展,最近在全国范围开展了中药与天然药物资源大规模普查,发现可供药用的植物、动物、矿物药已达12807种,是世界上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许多重要药材如蛔蒿、水飞蓟、安息香,西洋参、白豆蔻、丁香、儿茶等引种成功。目前我国开展了濒临灭绝的药用动物代用品的研究,如人工麝香、人工牛黄

[1] [2] [3]

医药行业并购案例分析 篇九

案例一:誉衡药业收购上海华拓62%股权:以7亿元收购华拓62%股权(累计99%),华拓主营产品注射用磷酸肌酸钠是国内市场中的龙头产品,已达行业领先水平。上半年华拓营收2.1亿,净利润6700万。华拓原股东承诺14-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1、1.3、1.66亿。该项收购按14年净利润计算的PE约10倍。

案例二:誉衡药业8亿收购南京万川100%股权:万川净利润6700万,13年一季度净利润1950万,万川总资产1.7亿,净资产8600万。万川原股东承诺14年净利润不低于1.1亿。该项收购按14年净利润计算的PE约7倍。

案例三:誉衡药业收购奥诺(中国):以4.2亿收购奥诺(中国)100%股权。熬诺共有在研项目27个,涵盖心脑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领域。奥诺14年上半年营收5800万,净利润2570万。该项收购按14年业绩预测的PE约8倍。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9篇《医药行业分析报告(大全》,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332 23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