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分析报告优秀4篇

发布时间:

尿液分析报告范文 篇一

【关键词】 戴西斯;R/S500;尿沉渣分析仪;镜检

作者单位:334200江西省德兴市中医院检验科

尿沉渣检查是诊断泌尿系统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对肾和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对病情严重程度、疗效观察和预后都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戴西斯(R/S500)尿沉渣分析仪已经在国内外广泛应用,大量文献[1]证实其定量分析的高度准确性和精密性,具有重复性好、准确性高、操作简便、使用安全、节省成本等特点。我院自2006年起使用戴西斯(R/S500)尿沉渣分析仪进行尿沉渣分析,并与镜检结果进行比较,现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00例患者均为本院2006年6月至2008年6月住院的患者,男163名,女137名。

1.2 仪器及方法

1.2.1 仪器美国戴西斯(R/S500)尿沉渣分析仪及配套的流动计数室装置,日本产奥林巴斯显微镜、离心机、尿沉渣离心管等。

1.2.2 方法 收集300名健康成人的中段晨尿,女性特别注意避免阴道分泌物污染,取10 ml新鲜混匀尿液标本于专用配套离心管中,以400G相对离心力(RCF)离心沉淀,弃去上清液9.8 ml,用吸水纸吸去离心管管口尿滴,留0.2 ml尿沉渣混匀后,用戴西斯(R/S500)尿沉渣分析仪计数细胞或管型数,再根据仪器计算机自动处理系统换算成每μl 混匀尿液的细胞或管型含量。按下列公式计算:红、白细胞个数(个/μl)=1个大方格内的细胞数目×4/50,(注:每个大方格体积是0.25 μl)。标本在2 h以内完成操作。以人工镜检作为标准,对两种分析仪器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全部计数工作由2位资深主管检验师进行,最后结果采用双盲法以平均值报告。使用SPSS 13.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1.3 判断标准 结果按说明书标示范围确定其阳性及阴性程度,R/S工作站法混匀尿红细胞男、女(0~1)个/μl为阴性,>2个/μl为阳性。混匀尿白细胞男≥2个/μl,女≥3个/μl为阳性。

2 结果

在300份住院患者标本中,戴西斯(R/S500)尿沉渣分析仪提示RBC异常者41份,WBC异常者46份。以显微镜检查为标准,尿沉渣分析仪检查的RBC假阳性为12份,假阴性3份;WBC假阳性11份,假阴性2份。见表1、表2。

表1

尿沉渣分析仪与镜检结果比较(份)

尿沉渣分析仪

显微镜

+-合计

+291241

-3256259

合计32268300

表2

尿沉渣分析仪与镜检结果比较(份)

尿沉渣分析仪

显微镜

+-合计

+341246

-2252254

合计36264300

3 讨论

尿沉渣检查有“体外肾活检”之称[2]。有些实验室仅依赖于干化学法而忽略了尿沉渣显微镜检查,造成比较高的漏诊率和误诊率。尿沉渣中有形成分检查经典的方法是在显微镜下进行人工判别,但操作要求高、费时、重复性差,且不能定量报告结果,不利于临床动态观察。

戴西斯(R/S500)尿沉渣分析仪其检测原理与人工显微镜检查原理基本相似,都是直观地观察有形成分的形态,操作规范,它由微电脑控制台、可加样器、流动计数室三部分组成,可自动将尿沉渣重悬浮并自试管中定量吸取注入流动计数室中,由于充液量是恒定的,计数视野是恒定的,计数结果以细胞数/μl 形式定量报告,细胞的悬浮与分布较为均匀、背景清晰,避免了手工操作带来的个体差异。还可把尿液干化学检查结果、镜检结果(包括数字和图象)贮存于计算机内,便于查询并打印出完整的尿液分析报告等特点,便于结果报告标准化,符合卫生部“ 尿液沉渣检查标准化的建议”的要求[3],较好地解决了尿沉渣测定中的主要问题。操作是在全封闭环境下进行,避免了尿液可能对操作人员和工作台的污染,且冲洗液及清洁剂是生理盐水和5%次氯酸钠溶液,节省了大量经济开支和仪器洗涤工作。但是对含结晶、粘液、白带污染的尿标本,导致图像模糊,难以准确辨认容易引起误判,因而可出现一定比例的假阳性。

综上所述,戴西斯(R/S500)尿沉渣分析仪具有准确定量、视野清晰、操作简单、速度快捷节省成本等优点,有助于尿液分析特别是尿沉渣检查的规范化,标准化,但显微镜检查在尿沉渣分析中仍必不可少,这样才能给临床提供可靠的依据。

参 考 文 献

[1] 郑小玲,许建邦,邓小燕,等。Diasys R /S 2003尿沉渣定量分析工作站流动计数室计数容积的临床实验研究。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3,26(6):361-364.

尿液分析报告范文 篇二

尿液一般检验主要包括传统的物理学(肉眼)检查、化学检查和显微镜检查。现代尿液一般检验以尿干化学试带和尿液化学分析仪方法替代传统的化学检查,具有快速正确的优点,但不能代替传统的尿沉渣显微镜检查。现代尿液检验方法,尚有放射免疫法、尿酶联免疫法、色谱法、分子生物学法、电镜法、流式细胞仪法等多种检验方法,可检测尿中各种蛋白、氨基酸、酶、激素、抗体、细胞因子等,对诊断疾病及估计治疗效果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现代检验已从传统的手工操做进入仪器分析的年代,检验效率和准确方面均有很大进步。由于尿液留样方便,因此,这种非损伤性的检验,对临床病人手都十分有利,在检验工作中占有很大比例。

由于尿标本的不稳定性,放置时间过长,细菌生长,蛋白分解,氨升高而致细胞、管型等有形成分破坏。故尿液标本的保存与否常会造成截然不同的结果。尿液标本和保存通常分为冷藏与添加防腐剂两类。①冷藏,尿液中化学成分在pH值6时冷藏最为妥当。②化学防腐,多采用尿液防腐片、甲醛、尿液酸化法、硼酸等方法。此外,尿中各种化学成分用肌肝这一较稳定的化学成分作为各成分的基础比值,以替代留取24小时尿的测定。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尿液化学分析实现了自动化,在尿液化学分析仪上运用多联尿干化学试带可同时检测尿液中10多种化学成分。干化学分析是利用液体标本直接加到干燥试剂上,以标本中水为溶剂引起特定化学反应的方法。可同时测定尿pH、尿蛋白质、葡萄糖、酮体、隐血、胆红素、尿胆原、亚硝酸盐、白细胞等。尿试条法有近半个世纪的历史,最初糖、蛋白、pH值等单一测试,逐步发展为现在的8项、9项、10项等多联试纸。且由目测标准色板的比色法,演变成现在的仪器干式化学比色法,既提高了效力又减少了人为误差。但根据现有水平,仍然是一种筛选检查。因此,应强调重视分析前、分析中及分析后的质量控制。当实验结果与临床不符时,因深入了解,动态观察,找寻原因,切不可根据一次测得的阳性或阴性结果就判定。尿液自动化学分析仪基本原理是反射光度法,即用尿干化学分析试带与尿中相应化学成分反应,当该产生颜色变化的试带,被波长不同的发光二极管照射后,产生反射光。反射光由光电管接受,光信号转化成为电讯号,电讯号传送至模拟数字转换器,转换成数值,经微处理控制器处理,自动显示结果。尿干化学分析仪参考范围:pH5~7;比重(SG)1.015~1.025;蛋白质(pro)阴性;葡萄糖(GLU)阴性;酮体(KET)阴性;胆红素(BIL)阴性;亚硝酸盐(NIT)阴性;白细胞(LEU)阴性;红细胞阴性;维生素C20~100mg/L。尿液自动化学分析仪操作简便、快速、准确、结果可靠,在许多国家已经把它作为常规方法在临床检验中广为应用。开机平衡后几分钟即可报告结果,故极适合用于急诊标本。另外,由于干化学分析除了仪器和干片外,无需贮备任何其他试剂和配制任何溶液,故对于相对独立的门诊部或诊所及病人的床头检查和家庭监护,这类仪器极为适用。但也有其缺点,如果使用不当或许多中间环节及影响因素都将直接影响自动化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不仅会引起实验结果的误差,甚至延误诊断,因此要求操作者对自动化仪器的原理、性能、注意事项及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知识有充分了解,正确使用自动化仪器。

尿沉渣检查是用显微镜对尿沉淀物进行检查,识别尿液中细胞、管型、结晶、细菌、寄生虫等各种病理成分;辅助对泌尿系统疾病作出诊断、定位、鉴别诊断及预后判断的重要常规试验项目。在一般性状检查或化学试验中不能发现的变化,常可通过沉渣检查来发现。尿沉渣检查可分为非染色尿沉渣镜检、染色尿沉渣镜检和尿沉渣定量检查。非染色尿沉渣镜检,应取混匀新鲜尿液,直接涂片或取10ml尿离心(水平式离心机,离心半径15cm,1500转/分,378G),离心5分钟后弃去上清液,留下0.2ml沉渣,轻摇离心管,使沉渣有形成分充分混匀,取尿沉渣20μl,滴入载玻片上,用18×18mm2的盖玻片覆盖。尿沉渣镜检观察,用10×10镜头,观察其中有形成分的全貌和管型。用10×40镜头观察鉴定细胞成分和计算数量,应观察10个视野所见最低和最高值,再计算出平均每一个视野的数值,记录结果。管型用高倍镜鉴定,但计数数量按低倍镜观察20个视野,算出平均一个视野平均值,记录结果。尿沉渣检查一般不用染色液,但如用适当染色液,使细胞、管型等可呈不同着色,便于识别,有助于判断。检查尿沉渣最好用新鲜的尿标本,及时检查,尿液必须充分混匀,对重症病人的尿检必须定期复查。

尿液分析报告范文 篇三

关键词:尿液分析仪;干化学试纸;潜血;红细胞镜检

【中图分类号】R44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6-0131-01

1 材料及方法

1.1 标本来源:475例均为我院门诊及病房每日送检的新鲜尿液标本,其中女263例,男212例,年龄3-81岁。

1.2 仪器、试剂: MISSION U 500全自动尿液分析仪及配套试带11项,OLYMPUS光学显微镜等。

1.3 原理:潜血反应是血红蛋白具有过氧化物酶样作用,催化过氧化氢,释放新生态氧,是邻甲苯胺变色

1.4 方法:取尿沉渣涂片镜检,红细胞取10个高倍镜视野的平均值,小于5的为正常。

2 结果

我们所观察的475例中,潜血反应(+)以上的132例,其中红细胞大于5个的103例,两者一致率(真阳性率)78%;除潜血反应(+ -)22例外,潜血(-)的321例,其中红细胞小于5的228例,两者一致率(真阴性率)71%;总一致率73%。

3 原因分析

3.1 试纸条失效;

3.2 尿液中含有大量维c,使结果造成假阴性;

3.3 仪器的试纸条判定错误;

3.4 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有限。

4 讨论

我室观察的结果,一致率为73%,低于文献报告。提示我们在操作过程中,出现差异的情况不少,要注意出现差异的因素,做好质控,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减少误差。尿液化学分析的过筛试验,不能代替“尿常规”,临床医生应注意将检验报告中尿潜血与尿沉渣镜检结果结合起来,综合临床症状来做出正确的诊断。

参考文献

[1] 韩俊兰。 尿液分析仪和镜检法对尿液中红细胞检测结果的比较。山西: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1年12(1)

尿液分析报告范文 篇四

1 对象与方法

1.1 检测对象 选择72例住院发热、呕吐,年龄6个月~3岁的小儿,干化学法第1次小便检测尿酮体阳性。

1.2 仪器 桂林医疗电子仪器厂制造的优利特-100A尿液分析仪。

1.3 材料 (1)干化学法:桂林医疗电子仪器厂生产的10A尿液分析试纸带。朗格法:亚硝基铁氰化钠,冰乙酸,氢氧化铵。

1.4 方法 第1次尿液检测尿酮体出现阳性的小儿,嘱第2天早上留取第1次小便和下午1次小便(下午留取的小便主要做不同时间的小便进行检测)。用干化学法、朗格法进行酮体比较试验,干化学试验严格按尿液分析仪操作说明书进行和仪器分析结果报告,朗格法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中的操作方法进行检测和结果判断。

2 结果

两种尿酮体检测方法结果 [1] ,见表1。

表1 两种尿酮体检测方法结果比较(略)

从两种不同检测方法看,结果基本一致,早上留取的第1次小便和下午留取的小便,男、女性别间的小便没有大的差别。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4篇《尿液分析报告》,能够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是差异网的价值所在。

332 234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