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书记调研报告(精选3篇)

发布时间:

在当下这个社会中,报告的使用成为日常生活的常态,报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点。优秀的报告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差异网的小编为您带来的3篇《第一书记调研报告》,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书记调研报告 篇一

我被选派到柏溪乡白塔村担任第一书记,至今已有一个月,在此期间,通过走访群众、实地考察等方式了解本村村情,对白塔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经过这次的调研,我发现了本村发展的一些问题,并通过分析、讨论,对自己今后的工作有了更加清晰的思路。现将调研报告整理如下:

一、白塔村基本情况

1、地理位置及农作物情况。白塔村地处县城东面,距城区15公里,村庄呈片状分布,全村辖 6个村民组(塔一、塔二、塔三、余村、郭村、陈德坑),150户,共555人。白塔村地处山区,全村土地总面积约平方公里;白塔村耕地面积约 亩,其中水田面积亩,旱地亩;茶叶面积800亩(其中祁红生态茶园420亩);林地面积约10660亩,有林地面积约 8025亩,林木蓄积量11680立方米,森林覆盖率75%。

3、从业人员分布情况。现全村共有555人,其中:男性260人,女性295人,劳动力人口数为290人,男劳动力148人,女劳动力142人。根据20xx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在全村290人劳动力人口中,从事第一产业的农业人口有265人,占劳动力总人口的 ;从事二、三产业的农业人口为25人,占劳动力总人口的,其中:4人从事交通运输业,3人从事批发与零售业,8人从事建筑手工业,10人从事其他行业。

4、私营企业情况。近年来,上级党委政府坚持以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着力调整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产业结构渐趋合理,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较快发展,农业效益显著提高,农民收入稳定增加。白塔村一直坚持“放开、扶持、搞活”的方针,大力开发民营经济,村里现有一家养猪场(年出栏500头以上),为本地村民自办的私营企业。

5、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水利设施建设方面:全村共有大小型塘坝8处,均是六七十年底修建,目前还在运用,主要起灌溉作用。

二、村两委班子和党组织建设

村两委成员现有6人,蒋纯镜书记、蒋鉴主任、詹荷花支委、黄冬眉妇女主任、蒋鑫旺委员和大学生村官方薇,在村书记蒋纯镜、主任蒋鉴的带领下,努力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不断加强和完善基层组织建设,成绩斐然。村两委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全面、深入、扎实、持久地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水平,加快基层组织建设步伐,扎实推进了村级组织办公活动场所建设,至今建立了党员活动室、农家书屋、广播室等保证了村民全身心的投入经济建设工作中。全村共有正式党员19人,预备党员1名,村支部多次荣获市县级“先进党支部”称号和乡“先进党支部”称号。

三、改革发展所带来的变化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白塔村两委以党的xx大精神为指导,努力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特别是新农村建设以来,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字方针,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农村发展,以村容村貌和路容路貌的集中整治为突破口,切实改善白塔村人民生产生活条件,带领广大群众发家致富,使白塔村人民生活水平朝着和谐、健康的方向发展。

1、公共基础设施逐步改善,生活环境不断优化。20xx年通过多方筹措、社会捐助和有关单位赞助的集资方式,耗资 12万余元新建一栋两层村委会办公楼,总面积约100平方米。另投资5万余元,修理改改造原小学校舍、农家书屋、村委会议室,解决了低年级学生上学和村民的阅读学习场所。全村广播电视通达率达100%,电话入户率达99%(含移动电话等),电瓶车、摩托车、汽车使用率80%。村里的饮用水工程建设于 20xx年底结束,村民全部喝到了经过消毒处理的纯净的山泉水。白塔村整体面貌和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变,逐步朝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稳步发展。

2、积极做好茶叶生产工作,努力实现茶叶富民目标。通过积极引导茶农转变经营理念,大力发展生态茶园,并组织农业技术服务人员,村两委干部定期走访茶企、茶农,探讨产业发展之路。在通过开展茶农茶叶种植、初制技术培训,有效提高了全村广大茶农经营茶园的管理水平,提高了茶叶的产量和产值,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

3、农村各项改革深入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多年以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农村各项改革深入推进,形成了新时期农业农村发展的政策体系。20xx年实施的税费改革,全面取消了农业税,减轻了农民负担;20xx年实行粮食直补、退耕还林、农机具补贴政策,增加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20xx年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行“两免一补”政策,让更多的孩子拥有接受教育的机会;20xx年取消工商“两费”,有助于农村集贸市场和个体户快速发展;积极推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

三、存在的突出问题

2、资金投入不足导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主要体现在下几方面:一是郭村、陈德坑和余村组的道路虽经修理拓宽, 至今仍未浇水泥硬化,村委会所在地三个组道路也未全面硬化,严重影响了村民的出行,从而影响了村民的生产、生活物资运输,增加了生产、生活的成本;二是水利设施落后,水库修建数量较少,不能满足村民的农业生产、灌溉用水;而且水沟,塘库淤泥堵塞现象严重。三是村容、村貌等基础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少数村组建设杂乱无章,比较凌乱,路面硬化、绿化、美化、净化设施建设不到位,环境卫生条件差。

3、农业投入科技含量不高,产品流通信息不畅。受市场信息、自身素质等因素影响,许多农民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难以适应,对种植、养殖产品的取舍只是盲从于市场眼前的利益。由于受到教育水平的影响,村民整体素质不高,对于产业一般都持观望态度,往往错失良机,有些产品出来了,由于信息不通畅或者是不善于捕捉信息的原因,错过出售的最好时机,导致产品利润降低,从而影响整体的收入。

4、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差,生产水平不高,劳动力素质低。全村耕地比较零星、分散,多数是坡地和山地,不利于机械化耕作,基本上还处于“牛耕人背”的手工状态,增加了劳动成本,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受到制约和影响,使农业增效、增收困难。据统计,全村初中以上学历只占 41%,有很大一部分文盲存在,素质低下是制约生产发展的决定因素。由于农民科技知识低下,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认识,从而阻碍了接受新事物、新理念、学习和使用科技的能力。

5、农村社会保障机制不完善。农民增收缺乏保障机制,农民所享受的社会保障远远低于城市居民。目前,村民致贫的因素仍然存在,而且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长期在外从业,市场经济的发展及他们价值观念的变化,致使村民生活、医疗、养老等问题受到影响,主要是缺乏相应的社会保障。

四、解决问题的规划和措施

1、加大新农村建设和各项涉农政策的宣传力度。宣传党在农村的各项路线、方针和政策,宣传涉及“三农”问题的法律法规,宣传党委、政府关于“三农”工作的有关决议、决定和重要举措,引导群众转变思想观念,增强发展意识、民主意识、法制意识。充分利用标语、黑板报、村组会议等进行多渠道宣传,在村内营造新农村建设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中央“20字方针”,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着力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民增收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要搞好规划,保护好耕地。应坚持“围绕增收调整结构”的思路,正确引导农民按照市场需求,对当地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进行扶持、培育,并发展好现有的优势产业,在做好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要注意确保粮食产量稳定、确保畜禽养殖安全。

3、加强教育,大力提升农民素质。农民创造财富的能力,最关键的内因是农民的自身素质,同样也离不开外因即良好环境的营造。一方面,要完善农村教育体系,继续落实好农村义务教育政策,培育新型农民,加速农村人力资本积累。另一方面,要加大对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增强农业知识的水平。再一方面,营造良好的农民创业环境,鼓励农民创业。

5、科学发展,建立完善的农村保障机制。一是推进民主法制进程,坚持和完善党务、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鼓励村民学法、懂法、用法,增强群众依法维护合法权益的能力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性,为新农村建设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二是健全农村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创造群众安居乐业、物质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人与人和谐相处的良好人文环境,为农民整体增收提供制度保障。同时,这也是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渠道。

这是我到村任职以来,通过与村干部的交流,对村民的走访,及自己日常工作时的所闻所见,所掌握的一些情况,完成的调研,为我以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也让我看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重而道远,“三农”问题仍然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尽快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具有特色的新农村就应该创新思路,理论联系实际,积极探索、大胆尝试,引进各种优秀人才资源,发挥本土资源优势,努力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而迈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立足全村经济发展的全局,进一步深入群众当中,从广大村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建设和谐、进步、发展的新白塔村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书记调研报告 篇二

xx村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分步实施的原则,以构建富裕和谐农村为目标,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根本,以加强村党组织领导班子为重点,以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创新经济发展模式为手段,全力促进全村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一)针对集体经济收入较低的问题,可采取“近”和“远”的两项措施。所谓“近”,就是一方面帮助村庄进一步挖潜现有资源进行增收,另一方面充分发挥“第一书记”优势争取企业等社会各界加大对村庄的帮扶力度。所谓“远”,就是与村庄共同谋划好未来发展规划,使村庄发展有强劲的发展后劲,实现可持续和跨越式发展。具体说就是充分发挥村庄自然地理优势,依托区位好、环境好、资源好、人缘好等优势做好村庄改造和第三产业这两篇大文章,为村庄巨大发展奠定基础、蓄足后劲。另外一定要紧紧抓住“明山岭”开发建设的契机,做好大文章。

(二)针对村庄基础设施建设较差的问题,可与村庄一起发挥最大能力争取各级和社会各界的帮助解决村庄实际问题。一是对村内道路进行整修建设;二是在村南建设一处村民休闲娱乐场所,包括安装健身器材、绿化场地、整修池塘、修建道路等。

(三)针对农民增收和生活问题,一是引导帮助村民发展附加值较高的种养殖业;二是积极联系推荐村民到效益较好企业务工;三是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使更多人员成为技术型人才;四是力所能及帮助困难家庭。

(四)针对受土地规划影响制约村庄发展空间的问题,要积极建言献策、积极争取能给村庄调整一些建设用地,给村庄以发展空间。这个问题牵扯国家政策,难度很大,所以要尽己所能努力争取。

第一书记调研报告 篇三

xxx镇xx村村情调研报告

选派单位: 职 村:

2016年4月

选派干部:

xxx镇xx村村情调研报告

根据xxxxx的统一部署和安排,我被选派到xxx镇xx村担任党支部第一书记。到村报到后,为了尽早掌握该村在组织建设、村集体收入、基础设施建设、农民思想状况和文化建设等各方面的具体情况,我迅速与村“两委”班子成员一起直接入户开展调研,实地考察、召开干部座谈会、民情恳谈会、民情分析会,从而进一步了解农村建设和农民增收等情况。

一、xx村基本情况

xxx镇xx村位于xxx镇xx部,下辖 个组,有村户 户,总人口 人,耕地总面积 亩,人均耕地面积 亩。精准扶贫户 户,人口 人。有1个党支部,名党员。村“两委”5人,均为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中共党员。

Xx村地理位置偏僻,交通条件差,农民经济收入主要依靠种植、养殖业和外出打工。小麦、玉米种植是村里的经济支柱产业,但由于自然条件制约,农业生产易涝易旱,达不到增产增收的保障,更不能将原材料深加工来增加农民收入。因此,村人均纯收入非常低。

Xx村基础设施建设也相当落后,主要是交通条件和村民文化活动场所建设滞后, 道路亟待拓宽和升级改造,村级活动场所需要加强完善。

二、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近年来,在县、镇两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有关部门的支持帮助下,xx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群众的生产、生活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已实现全村通电、通水、通电视,但仍然还有很出突出问题有待解决:

(一)经济发展缓慢,农民收入有待提高

1、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全村农业总体上还是粗放生产,基本上没有加工能力。农作物种植和畜产品养殖均处在低水平发展阶段,未形成规模效应和集约效应,农民收入低下。

2、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没有集体经济来源,村级财政情况十分窘迫,许多基础设施建设的开展和公用事业的进行都因为村集体无经济收入而搁浅。

3、经济产业结构发展不均衡。种植业为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方面,全村以小麦和玉米种植为主,养殖业也以小规模自然散养为主要模式,未能进行规模养殖。除此之外,村民的主要增收渠道是劳务输出,全村七成以上的劳动力几乎都在外打工,占全村人口总数的三分之一强。

(二)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村容村貌有待改善

1、村级道路建设落后。2015年以前村内没有硬化路,一到下雨天,泥泞不堪。直到去年,才通过村民集资的形式在村内主干道修建了水泥路,由于村财力限制,村内其他地方道路已经无力再修建,这已经成为了本村与外界沟通的障碍,是经济发展和 2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巨大瓶颈。

2、村级文化活动场所基础薄弱。目前xx村有村民文化活动的场所1个,分别位于小馆村和齐馆村,但受制于场地大小和财力的薄弱等因素,目前所开展的文化活动项目极其有限。

(三)村级班子建设滞后,基层组织建设有待加强

1、村级班子整体素质亟待增强。首先,表现在村两委班子成员的思想认识上,思想保守,观念陈旧,缺乏开拓精神。其次,对党员群众缺乏吸引力、感召力,对发展经济引导、服务不力,工作放不开手脚,迈不开步子,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再次,在抓党建、促增收上思路不清,方法不灵,措施不力,工作中表现出盲目性、应酬性、随意性,造成经济发展滞后。另外,部分村干部工作热情不高,一些村干部反映由于工作复杂、报酬低,工作难做,干部难当,工作积极性不高。

2、村级干部的工作能力亟待提高。村级干部习惯于当党委政府和上级政策的“传声筒”,工作缺乏创新。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差。主动谋划发展的意识不强。缺乏高瞻远瞩的气魄和胆识,工作中韧劲不足。对村里的致富能人联系不主动,对有条件可以上的项目不积极,对挖掘村的发展潜质不深入。

3、基层党员管理与教育工作亟待加强。少数基层党员组织观念淡薄,党员先进性作用发挥不好,存在管理难问题。一是流动党员管理难。有的常年在外经商或打工,无法参加党组织活动,流离于党组织的管理之外。二是老龄党员管理难。有的年事已高,3

出于身体原因,无法参与村级议事,加之受制于文化水平限制,不愿理事,不愿议事。三是活动开展难。由于个别党员参加积极性不高以及流动党员增多等原因,致使出现无党员或很少党员参与的尴尬境地。四是党员带动难。大部分年轻同志均外出打工,留守家里的人员多数为年老体弱的老人、妇女和儿童,导致一些青年参与村“两委”班子的工作缺乏热情。另外,一些党员长时间不学习,知识无更新,能力欠缺,素质不高,党性弱化。

(三)村级精神文化建设落后,村民素质有待提高

1、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突出表现在:农民思想还比较保守,传统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都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要求差距甚远。在思想素质方面,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缺乏干大事创大业的开拓进取精神;在文化素质方面,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由于农民科技知识低下,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认识,从而阻碍了接受新事物、学习使用新科技的能力。在技能素养方面,具有一技之长的人还比较少,导致种地只能粗放经营不能集约经营,打工则只能卖苦力打粗放工,严重地制约了农民的增收。

2、村民思想观念落后,精神生活单调乏味。村民文化娱乐设施缺乏,公共活动场所设施简陋。村里无法组织各种文体活动,村民文化娱乐生活几乎为零,村民聚在一起时均是靠喝酒、打牌、打麻将度闲暇时间。缺乏先进文化传播的氛围,消极落后思想观念得到滋生繁衍。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及打算

(一)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1、加强村组织建设。党支部坚持每月召开一次全体党员会议,重点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农村政策等内容,通过组织学习、交流谈心,提高支部成员素质;同时,搞好党员的管理和科技培训,针对全村党员年龄老化,做好发展党员和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后备干部工作,选出能帮农民脱贫致富的村委会班子,帮助群众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从而为全村的发展理清思路,凝聚合力,形成动力。

2、健全基层民主制度。完善村务公开,推进民主管理,实施党务、村务、财务、信息四公开。进一步完善村党支部工作制度和村委会工作制度,把村党支部工作和村务工作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广泛接受群众监督,积极化解村里干群之间、村民之间、村民家庭内部等矛盾,促进社会稳定。

(二)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注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强与周边兄弟村合作,积极争取上级财政、农业、土地、水利、交通等部门的支持,充分利用好专项扶贫发展资金,稳定村集体经济收入来源,找准路子,以项目带发展,努力促进农民增加收入。下一步我们我们将按照村级实际特点,对xx村的产业发展进行调研,寻找一项适合xx村发展的产业进行宣传推广,促使某项产品在xx村实现产业化,规模化,确实增加农民的家庭收入。

(三)加速基础设施建设

搞好村基础建设工作,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充分利用好上级支付的项目资金,提高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相关基础设施的维护工作,切实改善村容村貌解决农民出行难问题。

(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尽量多的组织村民活动,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供文化活动场所和体育健身场所,使村民远离不良风气,促进乡风文明。加强普法教育活动力度。鼓励村民学法、懂法、用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村居。联系县、镇文化宣传部门到xx村放映民生宣传片,举办文化下乡、文艺晚会等活动。积极建设村级公共宣传文化服务中心。

自到xx村任职以来,我通过与村干部的交流,对村民的走访,及自己的所闻所见和所掌握的一些情况,完成了此次调研。但是由于到村时间短,很多问题并没有了解的非常透彻具体,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立足xx村经济发展的全局,进一步深入群众当中,从广大村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深入贯彻上级扶贫开发工作政策,为建设和谐、进步、发展的新xx村作出自己的贡献。

2016年4月9日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3篇《第一书记调研报告》,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332 23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