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俊波的创新事迹【优秀7篇】

发布时间:

学习廖俊波精神,学习忠于职守、勤勉履职、敢于担当的职业精神。他作为一名领导,把“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始终作为自己工作使命与职责。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下面差异网为您精心整理了7篇《廖俊波的创新事迹》,希望能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廖俊波先进事迹报告会心得体会 篇一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

2017年3月18日,福建省南平市委常委、副市长、武夷新区党工委书记廖俊波同志在赶往武夷新区支持召开会议途中不幸发生车祸,因公殉职,年仅48岁。2017年3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通报表扬,中共中央追授廖俊波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光荣称号。

廖俊波在职期间深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入党25年来,他始终把“如何让老区人民脱贫增收”作为第一要务。他深入基层蹲点调研,切合实际分类推进,在3年多的时间内让政和县的贫困人口减少了3万多人,连续3年进入福建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廖俊波同志严守廉洁底线,为人光明磊落,不仅严于律己,更是时常叮嘱家属亲友多付出,多奉献,不搞特殊,其形象和口碑受到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广泛赞誉。

廖俊波同志的事迹不禁让我的脑海浮现出一串串中华优秀儿女和一批批优秀中共党员的名字—孔繁森、吴智勇、任长霞、王瑛…正是这些优秀中共党员的不懈奋斗和勤奋努力,才有了今天安定、向上、繁华的新中国,正是有着这些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的优秀共产党员,我们的社会、我们的祖国、我们的生活一步步从贫穷到温饱,由温饱到小康,现如今正在带领着全国人员向全面富裕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迈着坚实有力的步伐!

古有蜀汉诸葛孔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生奉献为社稷;今有优秀中共党人前仆后继,一心一意为人民。这是人民之福,亦是国家之福。“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垮;给人民做牛马的,人民拥有记住他!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活的人,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廖俊波同志虽然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是他的精神、他的品德、他的思想,将会是我们在前进进步道路上的一盏明灯,指引着我们前进的道路和方向。我们共产党人也会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努力建设富强、民主、繁荣的新中国而不断奋斗。

廖俊波的创新事迹介绍 篇二

最近,认真学习了廖俊波同志的先进事迹,使我深有感触。我们要学习他始终如一的坚守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要学习他一辈子淡泊名利、地位,一辈子公而忘私、廉洁奉公,学习他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

他把全部的心血和热情都用在了为人民群众办事实上,回家的时间极少,我们就是要像他那样,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不图名、不求利、不谋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一尘不染,坚持以德立身、以公处事、以廉树威,永葆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

他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甘为群众忘我奉献一生。他是群众心目中优秀共产党员的鲜活形象,他以感人的事迹,集中展示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品质,树立了党员干部的光辉形象和时代风貌,是共产党员和老干部的优秀代表,是“创先争优”的突出典型,是广大党员干部学习的楷模。学习廖俊波同志,就要学习他无私奉献、淡泊名利的高贵品质。

作为一名普通的干部职工,我们应该以廖俊波同志为榜样,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利益观,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作出新的更大贡献。首先要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平凡才能创造出不平凡的事迹,没有悠闲自在的舒适和安逸,只有默默无闻的奉献,认真负责,必须像廖俊波一样,在一行,爱一行,千万不能坐在这儿,这山望着那山高。其次要像廖俊波一样淡泊名利,志存高远展示着一个新时期党员崇高的价值取向。

廖俊波的创新事迹介绍 篇三

廖俊波同志是我们身边的时代楷模,是县委书记的优秀榜样,作为贫困县的县委书记,更加感到他可亲、可敬、可爱、可学。

要学习他“背石头上山”的拼搏精神,立下脱贫之志。廖俊波同志在担任政和县委书记期间,实现政和从全省倒数第一到全省十佳的飞跃。云霄同样是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在省委、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合力攻坚,建档立卡贫困数从2012年底的27182人减少到5063人,2016年挺进福建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在最后的攻坚战上,减贫难度更大,我们要发扬廖俊波同志的拼搏精神,不脱贫、不罢休。

要学习他“能到现场就不到会场”的实干作风。廖俊波同志始终奔忙在工作一线,短短4年累计减贫3万多人。云霄属于苏区贫困县,要扑下身子、沉入一线,找准项目发展产业斩穷根,拓宽渠道扩大就业解穷境,改造搬迁重建家业挪穷窝,增加投入扶持学业脱穷智,多措并举完善保业治穷病。

要学习他“像群众的亲人”的公仆情怀,心系贫困群众。把为民谋福祉当作“美妙的事情”,从解决好群众最需、最盼、最急的事情入手,扎实推进今年22个为民办实事项目,加大棚户区改造力度。

要学习他“一身正气”的政治品格,聚强脱贫精气神。廖俊波同志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带领全县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政和环境”。作为县委书记,要以廖俊波同志为榜样,抓好班子、带好队伍,凝聚起广大干部的精气神,打造一支能打硬仗、善打胜仗的扶贫战斗队。

廖俊波的创新事迹 篇四

廖俊波,福建省的一位优秀共产党员。他当事不推责、遇事不避难,抓工作“能在现场,就不在会场”,以“背石头上山”的劲头带领干部群众苦干实干。3月18日晚,廖俊波在赶往武夷新区主持召开会议途中不幸发生车祸,因公殉职,年仅48岁。

《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福建日报》等媒体在重要版面、重要时段全方位多角度集中报道廖俊波的先进事迹,让廖俊波走进了更多百姓心里。

追忆性格风骨,凸显家国情怀

关于廖俊波的报道,既见性格风骨,也见家国情怀,获得了不错的阅读量和点击量,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人民日报》在4月15日和4月16日的头版先后刊发两篇通讯《“樵夫”的魔力――追记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廖俊波》《爱人者,人恒爱之――廖俊波的大爱人生》,《“樵夫”的魔力》重点追忆廖俊波就像他的微信昵称“樵夫”一样苦干实干,该文在人民日报客户端转发后,在短短12个小时内点击量突破100万,目前浏览量已突破223万,扫描报纸上配发的二维码可以看到由《人民日报》制作的微视频《一生好官廖俊波》,点击量也已突破56万。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廖俊波:政声人去后 百姓记心头》和《廖俊波:真心实意为人民造福》详细报道了廖俊波先进事迹,让观众感受他的忠诚与担当。

6月6日,中共中央追授廖俊波“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更多详尽报道纷纷出炉。新华社的报道《“一切为了政和的光荣与梦想”――廖俊波的扶贫故事》《“跟老百姓坐在一条凳子上”――廖俊波的群众观》,《福建日报》的整版报道《以廖俊波为镜――探寻一名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的辩证观》等,从扶贫、群众观、辩证观等不同的角度,将廖俊波这个人物形象还原得生动感人、丰满立体。中央电视台的报道中,镜头扫过廖俊波曾经担任县委书记的政和县,可以看到人们在街头立起了一块石头,“爱在政和”,这是廖俊波曾经写在日历本上的4个字。短短4个字,都能看到廖俊波对自己为之奋斗的地方的情感。

讲好平常故事,

呈现“思想”“温度”

在关于廖俊波的大量报道中,记者运用一个个故事片断串联起主人公的轨迹――出钱为灾民代建房、推进产业化专业平台建设、积极招商引资、大力投入基础设施建设、收了政和街头一位卖小吃的老人的一篮“东平小”后回赠一双雨鞋……这些看似平常的故事,汇集成廖俊波的立体形象。

先进典型人物因为被采写多次,就更需要记者在大量素材中挖掘淘金。《光明日报》6月14日刊发的《铺路石》一文中,从廖俊波出差忙得脱不开身依然惦记着给妻子捡路边一块漂亮的石头这么一个微观镜头,把廖俊波在家里的“暖男”形象呈现出来。《经济日报》6月12日的报道《吴江平的改变》,则是从另一个侧面来描写廖俊波。吴江平是福建政和县石屯镇镇长,他在廖俊波的影响下,买了一套建造师二级(市政类)的书,花了半年时间,啃下3大本书。这些描写,让读者看到廖俊波对干部不仅在工作上提出严格要求,而且关心他们的学习。

除了利用不同的微观片段来立体呈现之外,各媒体还注重通过不同的媒介形式来展现廖俊波的先进事迹。东南网、新福建、海博TV等网端开设“好公仆廖俊波”等专题,开展在线访谈,创作VR、H5等一批融媒体产品来追忆廖俊波。反映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的微电影《樵夫廖俊波》在政和开拍,预计今年“七一”前完成制作。

“樵夫”魅力长存,

记者动情文章动人

关于廖俊波的报道在网上网下都获得了较大的反响,多篇长篇通讯在新媒体传播时,都有上千条的网友留言来追忆廖俊波。

河北省唐山市网友“玲人”在看了廖俊波的报道后说:“立身有责,勤勉为公!廖俊波实为年轻人所应追逐的精神偶像。”邵阳市网友“莫忘初心”说,自己本来是当作申论论据的参考才点开了廖俊波的报道,读完后自己却已眼含热泪,廖俊波的温暖逗趣、温情乐天也颠覆了其对“领导”老成持重、不苟言笑的既定印象。

廖俊波的报道不仅感动了大量的读者、观众,更感动着采写报道的记者们。6月9日,采写《“樵夫”的魔力》的记者姜洁在《人民日报》发表了《廖俊波为何令人念念不忘――再探“樵夫”魅力》一文,将她第一篇稿子因时间仓促篇幅有限而留下的遗憾给弥补了,并不断去探究“一个人,究竟有怎样的魅力,才会在他去世两个多月后,几乎所有受访者提起他仍旧忍不住流下热泪?”姜洁在回忆时写道:“只有在采访中让典型人物的事迹真正感动自己,写出来的文章才能感动读者。在和廖俊波的妹妹电话交谈一个多小时后,在火车上闭上眼睛脑海里闪回短短5天多时间内采访的内容时,我禁不住流泪了……”

新华社记者廖翊、姜潇和涂洪长在采访手记的最后也写着:“‘人生就像一列火车,往远方看,就能看到更大的风景。’廖俊波的话音犹在耳畔。让我们追寻他的脚步,向着远方。”

廖俊波的创新事迹 篇五

廖俊波,1968年7月生于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一个农村家庭,从南平师专物理系毕业后成为了一名中学教师。职教期间他教学方式灵活,课堂气氛活跃,与此同时他还主动担任学生生活管理方面的工作。虽然琐碎,他却乐此不疲。两年后的毕业考试他的班级成绩名列片区第一。

教学如此,从政后也是如此。经推荐,廖俊波被调入了镇政府。在他从政的20几年里,他所管辖过的每一个地区无一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担任拿口镇镇长期间他深层调整农产业结构,果断改革财税体制,打破先例建造乡镇工业园区,离任前将拿口镇建设成为经济强镇。在担任邵武市副市长期间,他使全市规模工业产值三年翻番。在出任荣华山产业组团管委会主任期间,凭借一个人、一部车和2000万元包干经费,硬生生的铲平了13个山头,签了51个项目。廖俊波常说,招商引资,要有跪地求婚的真诚和勇气。短短几年他把荒山变成了金山,岁月却把他从青年变成了中年。2017年3月的一个傍晚,廖俊波在出差途中遭遇车祸因公殉职,年仅49岁。

廖俊波的一生传奇又令人钦佩。作为一名党员干部,他用他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为人民服务,什么是动力,什么是目标。他在任的二十几年间始终坚定信念,不忘初心,对待每一个岗位都倾尽心力。

廖俊波的事迹,感动着我们每一个人,更鼓舞和启发了我们每一位公职人员,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同时我们也要知道廖俊波只是一个缩影,我们的党员干部中还有成千上万的廖俊波奋战在工作的第一线。正是因为他们的努力和付出,我们的生活才变得越来越美好,我们的国家才越来越强盛。为官要学廖俊波,真正的俯下身子,苦干实干,才能真正的让人民群众牢记于心。

廖俊波的创新事迹 篇六

3月18日19时30分许,福建南平市市委、常务副市长廖俊波在福建省南平市长深高速建瓯小桥服务区B区出口处遭遇车祸,经抢救无效死亡。事发时廖俊波正赶往武夷新区公务,因雨天路滑,小车在服务区出口处发生侧滑并撞到防护栏。目前,事故原因调查及善后等相关工作正在进行中。事发后,该市多位民众对南都记者表示,“得知新闻后感到惋惜,希望廖市长一路走好”。

“身上没有官员的傲慢”

事发时,廖俊波坐在牌照为“闽H00036”的小车上。在长深高速建瓯小桥服务区B区出口处,因雨天路滑小车撞到护栏,造成车上4名司乘人员1人重伤、两人轻伤。重伤者正是廖俊波,轻伤者为市政府办工作人员。廖俊波经省、市医疗专家抢救无效死亡,目前两位工作人员无生命危险。

廖俊波年仅49岁,是福建浦城人。现担任福建南平市委、常务副市长,兼任武夷新区党工委书记。2006年5月,廖俊波曾任南平市政府副秘书长。2011年6月他担任政和县委书记并曾荣获“全国优秀县委书记”,2015年11月其任南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2016年10月被选为南平市委。

在廖俊波担任政和县委书记期间,吴先生是县政府的一名辅警。至今,他还能回忆起当年见到廖俊波的情景。“他的身上没有官员的傲慢,很平易近人。”他向南都记者指出,“当时我在县政府门口负责安保,平常的科员走进大门上班时基本上不理会我们的。而他那次从北京回来,见到我们特警却面带着笑容,跟我们打招呼并说我们辛苦了。这虽然是件小事,但真的很温暖人心。”

廖俊波担任福建省南平市政和县县委书记期间,当地的脱贫工作取得显著成果。该县原本是福建省贫困县、革命老区,经济发展长期全省倒数第一。在他的带领下,该县财政总收入从2011年的1.6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4.9亿元。2012年,该县经济发展指数在全省提升35位,上升幅度全省最大。2013年政和县经济发展进入全省发展十佳。

工作狂、做事“什么都快”

据新华网报道,一年到头,廖俊波几乎天天工作到深夜,是大家眼里的“铁人”、“工作狂”。其当中学老师的妻子说:“如果我们两个人一直当老师,可能更自在。”但廖俊波觉得,他已经很快乐,他说:“能够当一个领头人,让23万政和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这是一件美妙的事情。”

在时任县长的黄爱华眼里,廖俊波颇有“大侠”风范,而且性子很“快”,信奉“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县里的工业园区从2012年7月破土动工,3个月完成征地3600亩,半年后首家企业投产,创造了在传统农业县建起省级工业园区的“政和速度”。

这和廖俊波对自己的看法是一致的。他曾笑谈自己“什么都快”:恋爱快、结婚快、生孩子快。生活如此,工作更是。自己冲在前面,还要拉上别人一起跑。

“我常说要 对表 ,不能我的表走到上午10点了你的表还停在上午8点。”廖俊波说,“为此我们每周一开碰头会,班子成员深入沟通,凝聚共识,行动起来就是全县的速度!”

在其任县委书记期间,县里的重大事情,廖俊波经常第一个赶到现场。在当地石屯镇石圳村“中国白茶小镇”,镇党委副书记李福兴几次“偶遇”廖俊波。“6月初的一个雨夜,我怕大水冲了路基就赶到石圳,一去发现廖书记已经走在前头。”

据澎湃新闻报道,在事故发生的几天前,廖俊波还在推进市重点工程项目的工作。3月16日上午,南平市建阳区举办重点项目“百日攻坚战”3月份项目集中开竣工活动,廖俊波出席并宣布项目开工。没想到,两天后廖俊波就在出差途中因公殉职。

廖俊波精神心得体会 廖俊波同志先进心得字 篇七

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把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儿子、49岁的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廖俊波,就这样无情地带走了。斯人已去,精神永存,期望广大党员干部,见贤思齐,学习廖俊波同志,争做人民好公仆。

争做“勤政为民”的好公仆。政和,原是福建为数不多的贫困县。2011年6月,廖俊波走立刻任县委书记,主动带头,扑下身去,为了工作,常常夜以继日;为了发展,常常废寝忘食;为了政和百姓,常与群众促膝长谈,共商发展大计……天道酬勤,不久,政和便“政通人和,百废俱兴”,2012年经济发展指数提升35位,2013年经济发展进入福建十佳。党员干部要向廖俊波学习,勤政为民,主动作为,勤于作为,做到为官有为,而且大有作为,造福一方百姓。

争做“勇于担当”的好公仆。政和地处山区,发展长期滞后。上任伊始,廖俊波敢于担当,肩负重任,砥砺前行,翻过一山又一山,快马加鞭未下鞍。集思广益,绘就发展蓝图;披挂上阵,大力提升传统产业,催生新兴产业,发展电商产业。大刀阔斧,率先推行项目并审联批制度,分类推进精准扶贫,开展小额扶贫贷款试点……短短4年,政和山乡巨变,人民安居乐业。党员干部要向廖俊波学习,勇于担当,真抓实干,敢于创新,深化改革,发展一方经济。

争做“清正廉明”的好公仆。“风清气正方能政通人和”,廖俊波始终廉洁自律、敬畏权力、忠诚事业,肝胆干事,干净做人,谨慎用权,经常教育干部,坚持以身作则,以实际行动感染大家。4年来,政和县既在经济发展上脱了贫,还在政治生态上“解了困”,该县无一例党员领导干部严重违法犯罪案件。党员干部要向廖俊波学习,做到清正廉明,崇尚官德、纯洁党性、恪守清廉,自觉抵挡诱惑、斩断贪欲、拒绝腐蚀,留下清白在人间,弘扬一方正气。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廖俊波虽死犹生。党员干部都要见贤思齐,学习其先进事迹,学习其崇高品质,争做人民好公仆,以“勤政为民”换取“政通人和”,以“勇于担当”换取“安居乐业”,以“清正廉明”换取“风清气正”,在有限的生命里,体现无限的人生价值,绽放无穷的人性光辉。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7篇《廖俊波的创新事迹》,能够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是差异网的价值所在。

332 240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