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总成拆装实验报告(通用3篇)

发布时间: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报告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报告包含标题、正文、结尾等。你还在对写报告感到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差异网为大伙儿带来的3篇《汽车发动机总成拆装实验报告》,希望能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汽车发动机总成拆装实验报告 篇一

一、实习目的与要求

实习目的:

1.巩固和加强汽车发动机构造和原理课程的理论知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

2.使学生掌握汽车发动机总成、各零部件及其相互间的连接关系、拆装方法和步骤及注意事项;

3.学习正确使用拆装设备、工具、量具的方法;

4.了解安全操作常识,熟悉零部件拆装后的正确放置、分类及清洗方法,培养良好的工作和生产习惯。

5.锻炼和培养动手能力。

实习要求:

1.学会汽车发动机常用拆装工具和仪器设备的正确使用

2.学会汽车发动机的总体拆装、调整和各系统主要零部件的正确拆装3.学会汽车发动机的主要零部件的检查测量4.掌握汽车发动机的基本构造与基本工作原理5.理解汽车发动机各组成系统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二、实习内容

人们总说,当你拥有一样东西的时候,你会不觉得的它的珍贵,也看不到它的价值所在,但是当你失去它的时候才恍然悔悟,此刻却以为时已晚,后悔莫及。我现在就有这么一种类似的感受。为期一周的汽车发动机拆装实习结束了,回忆这段时光,竟真的是恋恋不舍。确实如此,这次实习的机会对我来说真的是太珍贵了。

在这次实习中,我学习到的关于汽车发动机的知识,是在以往任何一节课上都不能所比拟的。而我也再一次深刻感受到了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必要性。

根据老师的安排,我们组分到的发动机是韩国现代发动机,在第一台发动机拆装完毕后我们各组还交换进行拆装,接触到了日本TOYOTA公司的汽油机和国产北京内燃机厂的内燃机等等。首先,对于汽车发动机理论知识的学习,我了解到:

在老师的安排下,我们六个人一组进行发动机的拆装,我们小组拆的是一个四缸直列水冷式发动机,先按要求拆下化油器,由于时间原因,对部分内部零件如化油器等等内部零件没有进行拆装。然后卸下分电器等外部零部件,拆下电动机和发电机等组件。然后拆下进,排气支管,卸下气缸罩,然后把两侧的汽油泵以及节温器,这样发动机外部组件基本拆卸完毕。然后按如下要求拆卸机体组件:

1)拆下气缸盖固定螺钉,注意螺钉应从两端向中间交叉旋松,并且分3次才卸下螺钉。

2)抬下气缸盖。

3)取下气缸垫,注意气缸垫的安装朝向。

4)旋松油底壳20的放油螺钉,放出油底壳内机油。

5)翻转发动机,拆卸油底壳固定螺钉(注意螺钉也应从两端向中间旋松)。拆下油底壳和油底壳密封垫。

6)旋松机油粗滤清器固定螺钉,拆卸机油滤清器、机油泵链轮和机油泵。

2、拆卸发动机活塞连杆组

1)转动曲轴,使发动机1、4缸活塞处于下止点。

2)分别拆卸1、4缸的连杆的紧固螺母,去下连杆轴承盖,注意连杆配对记号,并按顺序放好。

3)用橡胶锤或锤子木柄分别推出1、4缸的活塞连杆组件,用手在气缸出口接住并取出活塞连杆组件,注意活塞安装方向。

4)将连杆轴承盖,连杆螺栓,螺母按原位置装回,不同缸的连杆不能互相调换。

5)用样方法拆卸2、3缸的活塞连杆组。

3、拆卸发动机曲轴飞轮组

1)旋松飞轮紧固螺钉,拆卸飞轮,飞轮比较重,拆卸时注意安全。

2)拆卸曲轴前端和后端密封凸缘及油封。

3)按课本要求所示从两端到中间旋松曲轴主轴承盖紧固螺钉,并注意主轴承盖的装配记号与朝向,不同缸的主轴承盖及轴瓦不能互相调换。

4)抬下曲轴,再将主轴承盖及垫片按原位装回,并将固定螺钉拧入少许。注意曲轴推力轴承的定位及开口的安装方向。

4、发动机零部件清洗

1)清除发动机零部件的所有油泥和污垢,刮除气缸、气缸盖及活塞积炭。

2)在专用油池中清洗发动机零部件,尤其是活塞连杆组件和曲轴飞轮组件。

5、发动机总体安装

1)按照发动机拆卸的相反顺序安装所有零部件。

2)安装注意事项如下:

1.安装活塞连杆组件和曲轴飞轮组件时,应该特别注意互相配合运动表面的高度清洁,并于装配时在相互配合的运动表面上涂抹机油。

2.各配对的零部件不能相互调换,安装方向也应该正确。

3.各零部件应按规定力矩和方法拧紧,并且按两到三次拧紧。

4.活塞连杆组件装入气缸前,应使用专用工具将活塞环夹紧,再用锤子木柄将活塞组件推入气缸。

5.安装正时齿轮带时,应注意使曲轴正时齿形带轮位置与机体记号对齐并与凸轮轴正时齿形带轮的位置配合正确。

6、拆装完后将所有工具及地面清理一遍,整个拆装实习才基本结束。在所有组拆装完毕后,我们抽出了三天的时间对汽车底盘进行了学习和拆装实验。底盘作用是支承、安装汽车发动机及其各部件、总成,形成汽车的整体造型,并接受发动机的动力,使汽车产生运动,保证正常行驶。他为我们讲解了变速箱、差速器、离合器。变速箱由变速传动机构和变速操纵机构两部分组成。变速传动机构的主要作用是改变转矩和转速的数值和方向;操纵机构的主要作用是控制传动机构,实现变速器传动比的变换,即实现换档,以达到变速变矩。变速箱主要应用了齿轮传动的降速原理。简单的说,变速箱内有多组传动比不同的齿轮副,而汽车行驶时的换档行为,也就是通过操纵机构使变速箱内不同的齿轮副工作。差速器由行星齿轮、行星轮架、半轴齿轮等零件组成。它的作用就是在向两边半轴传递动力的同时,允许两边半轴以不同的转速旋转,满足两边车轮尽可能以纯滚动的形式作不等距行驶,减少轮胎与地面的摩擦。汽车在拐弯时车轮的轨线是圆弧,如果汽车向左转弯,圆弧的中心点在左侧,在相同的时间里,右侧轮子走的弧线比左侧轮子长,为了平衡这个差异,就要左边轮子慢一点,右边轮子快一点,用不同的转速来弥补距离的差异。离合器主要由飞轮、离合器盖和压盘;从动部分是从动盘;压紧机构是压紧弹簧;操纵机构有分离叉、分离轴承、离合器踏板和传动部件。离合器可以保证汽车平稳起步、实现平顺的换档、防止传动系过载。若不了解这些部件的结构和特点,拆卸时不按规定任意拆卸、敲打,均会造成零件的变形或损坏。因此,必须了解清楚其结构和工作原理。

三、实习心得体会

通过这次为期一周的拆装实习,使得我的理论知识得以升华。这使我大体认识到了发动机内部的总体布局和各零件的样子,它们的相对位置,以及它们之间的装配和运做情况。

通过这次为期一周的拆装实习,让我深刻的体会到做任何事情都必须认真对待,都必须付出汗水和努力。当然这次实习也达到了我预先的目的,让我对发动机及变速器等汽车大型组件有了一个很深的认识,以前只有在课本上的感观性的认识,这次则是实践中的深入性的认识。

通过这次实习使我们学到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多多少少的使我们加深了对课本知识的了解。这次拆装实习不仅把理论和实践紧密的结合起来,而且还加深了对汽车组成、结构、部件的工作原理的了解,也初步掌握了拆装的基本要求和一般的工艺线路,同时也加深了对工具的使用和了解。提高了我们的动手能力,而且也增进了我们团队中的合作意识,因为发动机不是一个人就能随便能够拆卸得下来的,这就需要我们的配合与相互间的学习。

本次实习我还有几点感想:

1.感想最深的就是安全生产。不论到什么地方,安全始终是第一位的。本次实习的发动机较重,在拆装过程中,难免有同学刮伤和擦伤,万幸的都是皮肉伤,没有太大的伤害。所以,在工作中,要切记安全第一。

2.感想之二就是设计的人性化问题,这涉及到很多方面。例如,螺钉的位置的设计是否便于拆卸。本次实习的发动机侧面和固定进排气管总成的螺钉就比较难以拆卸,需要改进,当然还有零件的互换性问题,要是大多数的螺钉都可以相互调换使用的话,那就不用劳神记哪个件的螺母是多大号,也不用频繁地更换扳手了。

3.工艺技术我们与发达国家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举一个很小的例子,在拆装韩国现代发动机的时候我发现,进口发动机不仅零件数量比国产的内燃机要多很多,零件之间的配合关系也非常准确,在拆轴承盖的时候,上下盖之间间隙非常小,几乎严丝合缝,这虽然增加了我们拆装时的难度,但是体现出了设计师与制造商一丝不苟的严谨精神。

4.设计理念问题。有些发动机原型机的功率75千瓦,后来将方形的进排气管改成椭圆形,这样就消除了涡流效应,功率上升到了85千瓦,小小的改动就能获得较大的收益。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见效快,成本低,收效好。我们设计新产品并不一定非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去研发那些同类的产品,不过在新技术的开发上就要另说了。

5.对工作要有科学严谨的态度。就本次实习来说,要按部就班地拆装顺序,拆有拆的顺序,装有装的顺序,拆装的方法也不同,都包含一定的科学道理。不遵循就不能完成任务。

通过拆装实习,能把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也加深了对内燃机的组成的了解。各部分的结构及所用的材料,工作原理,调试的原理和方法。也初步掌握了拆装的基本要求和一般的工艺路线。同时也加深了对专用工具和测量工具的使用。

最后,我要感谢两位指导老师刘老师和何老师的谆谆教导,在我们拆装实验的过程中出现了无数次的错误,遇到了各种各样书上没有介绍到的问题,如果没有老师们及时的指导,不仅仅会损坏价值昂贵的发动机教学模型,更会误导自己,形成错误的认识。

通过这次实习我们收获颇丰,不仅是知识方面,而且在我们未来的工作之路上,它让我们学会了如何正确面对未来工作中的困难与挫折,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经历。

汽车发动机总成拆装实验报告 篇二

经过三天的时间,金杯班普利斯通组完成了发动机的吊装。

首先在拔出汽车点火开关钥匙,拆卸蓄电池负极,副驾驶座椅及地板之后。我和组员一起放出水箱的水,由于我站在车头位置正对着水箱排水口,排出来的水喷在了我的身上,幸好是冷车、水箱内装的是水还不是冷却液,所以很幸运没受伤,算是有惊无险,但自己心里还是有些难受。

然后是放机油,在松卸排油孔螺丝时一定要小心,不要让排油孔螺丝掉入储液器里去了。由于前些天放假没预习发动机的拆装步骤,所以临阵磨枪看起了步骤一组员说:“要想拆下发动机就要先拆下水箱,这样才好拿。“好主意”我们决定拆水箱,于是就降下车。但是上车一看就傻眼了,水箱后面还有进气管、副水箱、旁通水管、接水箱的上下水管、水箱冷却风扇、风扇涡流罩、及三条皮带、七个皮带轮等等。

只有拆下这些才能取出水箱,可是在整个发动机拆装以上部件是最不容易弄的。螺丝不大,东西不多,但空间狭小,手不容易伸进去。用什么工具?趴在车内还是躺在车底?摆个怎样的姿势才不费力又安全舒适?我们前思后想,最后,花了一上午时间终于拆下了水箱。

到了下课时间老师感觉我们动作太慢,就将任务分配了一下:排气管与排气歧管连接固定螺丝可以拆卸;起动机及起动机电源线,离合器分泵可以拆卸;传动轴及变速器可以拆卸。接着老师又补充了一句:“我怎么没见到人工作呢?车上只需留下一人拆连接线束就ok了。”

噢,原来现在不是你我他一人完成所有任务的,工作的实效性源自与对机械结构的熟悉程度和战友的密切配合,团队的合作精神也很重要。

这样我们很快就吊出了发动机。在了解发动机时我们对曲轴正时、凸轮轴、保养机油泵、检查摇臂轴、水泵、节温器、节温器盖等,用时一天。在安装节温器盖时,一组员不小心将螺杆拧滑丝了。我们为了赶时间就简单的多涂了些密封胶并带紧。心想一小点缝不会漏水吧。事后真是后悔呀,另外曲轴位置传感器与曲轴正时皮带轮的间隙没调整好。

在安装发动机时,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先拧松了发动机支撑胶上的固定螺丝。用吊臂将发动机吊进去慢慢座下。但是发动机支撑座的螺孔对不上位,如果硬来的话会使螺丝滑牙,经过仔细检查,发现是支承座上铁片弓曲导致螺孔对不上,就将发动机支撑胶上的固定螺丝拧松了。又吊起来重新对正螺孔先拧上这边支撑胶的螺丝,再上紧另一边的螺丝。在放下发动机时还要注意一定要组员密切配合,不能将手伸入发动机的侧面和下边怕被发动机压住了。只能将手放在发动机的上边。发动机下降时不能压住任何东西。特别是看好冷气泵、液压方向助力泵以免被压坏。然后分工同时进行:排气管与排气歧管连接固定螺丝。安装变速器挡泥板、飞轮、离合器片压盘禁锢螺丝对正离合器片与飞轮中心孔用四挡输入轴插入在禁锢螺丝;如果没有就从压盘边的三个缝隙中,用手去感觉内端压盘与离合(www.chayi5.com)器片边缘的平整准备变速器,变速器吊胶固定螺丝。

接着一组四人对接变速器,穿上吊耳螺丝。在对接时变速器输出轴端口没有堵塞好导致变速器一倾斜齿轮油流了出来趟了一地。放下变速器先擦干净了再装上去。在拆卸时很平整没有出现这个情况,还有一组员用布片塞住了后孔。真不该出此状况,又分工。安装传动轴。离合器分泵、起动机及起动机电源线、变速器与发动机固定支架、挂挡机构、离合器分泵等等,这里又有一定时间浪费,问题出现在固定螺丝的长短,同一型号的螺丝可以随便拧,但是长短不一装上也没用,有长短之分就有其固定的位置,不能混装。在安装发动机时共出现两次这样的错误,浪费了不少时间。所有连接线束。然后在按拆装步骤的逆过程开始安装:水箱、接水箱上下水管、旁通水管、下涡流罩风扇、液压方向助力泵、液压方向助力泵皮带调校轮及驱动皮带、冷气泵、空调皮带调校轮及驱动皮带、发电机及水泵驱动皮带。调节皮带的松紧度。上涡流罩、副水箱、旁通管、进气管。

最后加水、加机油准备试车,但是发现节温器的一个螺丝孔漏水出来,噢,原来有一个螺丝没上紧有裂纹真的会漏水出来。这个问题很难办,第一不好拆卸,第二不好攻螺丝孔。但是我们还是拔出下水管,拆卸了节温器盖不注意,地上又是一滩水迹,从左前轮上摆臂的位置伸进去攻取螺纹,剪出垫片、在接口处涂抹密封胶。安装螺杆时,站在一旁的,老师看见了就接手把螺杆调了方向此螺杆特殊,两头螺纹长度不一,中间还有一段没有螺纹将长的螺纹一端拧进去,拧的时候在螺杆上带了两颗螺丝,这两颗螺丝紧在一起在螺杆上不能随意转动。老师并且告诉我们:只有这样才能上紧密封好。装好后再加入水检查密封好,果然不漏水。装成后开始全面检查验收。由于以下原因检查不充分,导致三个突出的问题。通知老师检查验收,黄老师用时不到十分钟就检查出三个问题。车上看一看、车底敲一敲找到问题了,真令我瞠目结舌,佩服。

被老师查出的问题:曲轴位置传感器与曲轮间隙过大最佳间隙是0.4~0.7mm;水箱风扇涡流罩没有安装好;挂挡机构螺丝没有固紧。在调节曲轴位置传感器与曲轮间隙时先拧松曲轴位置传感器轮间隙时,先拧松曲轴位置传感器与曲轴正时盖固定的两颗螺丝,再推动曲轴位置传感器往曲轮上靠。可是禁锢了螺丝间隙又会变化。怎么办?正在百思不得其解时,老师示范了一次给我看。只见老师将这两个禁锢螺丝轻轻带紧用0.5mm的塞尺插入间隙位,用一铁棒对准曲轴位置传感器支撑铁片拿铁锤轻轻一敲加力上紧螺丝,拔出塞尺。

我怎么没想到这个办法?不是我不明白老师这么做的物理原理,而是我没有细心曲轴位置传感器固定支架螺丝孔的大小、形状。吊出发动机好调整,但是在车上受到空间、位置的限制就不好调整了。

挂挡机构螺丝没有禁锢,是人为原因。第一在连接挂档机构当时就要上紧。第二在检查验收时就应该有顺序的检查,按照装配顺序去检查老师在检查冷却风扇时发现风扇涡流罩装好,有裂缝,就说了一句:“这台车着车后可能引起水温高。”汽车水温高有很多因素造成水箱散热不好、水泵工作不畅、节温器打不开、水管堵塞、风扇打滑、冷却液减少等等。风扇涡流罩是固定集中空气流向,如果风扇没安装好就影响了空气的定向流向,会直接导致水箱散热不好、结果是水温高。事后我们仍然没装好,老师的评语是检查很客观很责任很专业。

最后准备开始点火着车,给电瓶充电、加入定量汽油,在这里黄老师一边起动、一边检查了油路、电路和点火线圈。不一会儿打着车发动机待速很稳。

汽车发动机总成拆装实验报告8

汽车发动机构造拆装实验在期待了很长时间后,终于到来了,心情十分的激动,作为一名汽车服务的学生,我觉得发动机构造非常的重要,是以后学习工作的基础,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理论学习之后,进行发动机拆装的实验可以加强我们对发动机构造的更深一步的了解,让很多的疑问得到解决,以及书上的一些抽象的知识具体化,让我们更深入的学习了这些知识。当然,我想感谢指导我们这次拆装发动机的黄老师,是老师的细心而又认真的讲解和指导让我们更多的了解发动机各个机构系统的工作原理,在构造认识、拆装汽车发动机的这些天里总是能看到老师的身影在我们身边穿梭,能听到老师讲解的声音,黄老师,您辛苦了,谢谢您的教导!

当然这次实训也达到了我们预先的目的,我对发动机的两大机构和五大系统等组件有了一个很深的认识,以前在课本上或者参观或许只是感观性的认识,这次则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深入性认识。通过这次实训使我们学到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使我们加深了对课本知识的`了解。这次构造拆装实训不仅把理论和实践紧密的结合起来,而且还加深了对汽车组成、结构、部件的工作原理的了解,也初步掌握了拆装的基本要求和一般的工艺线路,同时也加深了对工具的使用和了解。提高了我们的动手能力,磨练了我们不怕苦不怕累精神,而且也增进了我们团队中的合作意识,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这也是这个道理,团队的智慧是无穷的,团队里的人们可以学习别人的长处,同时可以补补自己的短处,这样不仅可以使工作做的更好,而且也可以更加快的完成。发动机的装配工作不是一个人就能够做得来的事情,这需要我们的配合与相互之间的交流学习。通过与他人的合作,可以取长补短使自己学到更多的知识,并且使工作变得事半功倍,还有就是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我们的老师在看到我们有错误的时候都会指出来,而且会告诉给我们该如何去改正这个错误,以及正确的方法是什么,汽车容不得犯错误,有时候犯一点小错误就可能造成很严重的后果,所以一丝不苟的精神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这次《汽车发动机构造拆装》实训我收获颇丰,不仅是知识方面,而且在我未来工作的路上,它让我学会了如何正确面对未来工作中的事物,这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经历。同时也感谢学校给了我们这次学习的机会。

汽车发动机总成拆装实验报告 篇三

一、实习目的:

1、巩固和加强汽车发动机构造和原理课程的理论知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

2、使学生掌握汽车发动机总成、各零部件及其相互间的连接关系、拆装方法和步骤及注意事项;

3、学习正确使用拆装设备、工具、量具的方法;

4、了解安全操作常识,熟悉零部件拆装后的正确放置、分类及清洗方法,培养良好的工作和生产习惯。

5、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实习时间:

xxx

三、实习地点

xxx

四、实习内容

在实训之前,老师提前让我们了解拆装实习的性质、任务及要求,并掌握拆装设备和工具正确使用的方法,注意拆装实习的安全和文明操作,学习汽车基本构造及发动机基本构造与工作原理。

经过前面课堂理论知识的学习,我们认识到了汽车发动机是由曲柄连杆机构、配汽机构、供给系统、点火系统、冷却系统、润滑系统、起动系统等两大机构和五大系统组成。在当时的我们看来,这只是一个简单的机器。而对于这次实习,我们也是满怀憧憬。

20xx年5月4日,我们终于迎来了期待已久的汽车发动机拆装实训,在实训指导老师的安排下,我们以五个人一组进行发动机的拆装。首先我们观看老师拆发动机,在看了老师对发动机的拆卸后,我们小组开始了发动机的拆卸,我们小组拆的是一个较为完整的四缸直列水冷式发动机,我们按照老师的要求,拆下发电机、飞轮、风扇等组件。然后拆下进、排气管,,然后把汽油泵以及水泵拆下来,这样发动机外部组件基本拆卸完毕。然后按如下要求拆卸机体组件:

1、拆卸气缸盖、配气机构和油底壳

(1)拆下气缸盖固定螺钉,并注意螺钉应从两端向中间交叉旋松,并且分2到3次才能卸下螺钉。

(2)取下气缸垫,注意气缸垫的安装朝向。

(3)拆下配气机构,(注意螺钉也应从两端向中间旋松)

(4)旋松油底壳的放油螺钉。

(5)翻转发动机,拆卸油底壳固定螺钉(注意螺钉也应从两端向中间旋松)。拆下油底壳和油底壳密封垫。

(6)旋松机油粗滤清器固定螺钉,拆卸机油集滤器。

2、拆卸发动机活塞连杆组

(1)分别拆卸1、2、3、4缸的连杆的紧固螺母,下连杆轴承盖,注意连杆配对,并按1、2、3、4缸的顺序放好。

(2)用橡胶锤或锤子木柄分别推出1、2、3、4缸的活塞连杆组件,用手在气缸出口接住并取出活塞连杆组件,并按1、2、3、4缸的顺序放好,注意活塞安装方向。

3、发动机的总体安装

发动机总体的安装应按照发动机拆卸的相反顺序安装所有零部件。

(1)安装活塞时应注意活塞的正确顺序以及活塞箭头的方向,并且我们还要借助专用工具来保证气环和油环的安装。且应该特别注意互相配合运动表面的高度清洁,并于装配时在相互配合的运动表面上涂抹机油。

对于有要求的部件,我们还要用扭力扳手来加固。

(2)安装油底壳和配汽机构时我们应注意螺丝的正确安装方法,从中间向两边分别拧紧。

(3)在安装正时齿轮时我们应注意一缸应调至压缩上止点,配气机构应调好,使曲轴正时齿形带轮位置与机体记号对齐并与凸轮轴正时齿形带轮的位置配合正确。

4、曲轴径向与轴向间隙的测量

(1)在测量之前老师向我们介绍了专用工具塞尺和千分尺,以及轴瓦内径减去曲轴外径和介质测量等两种方法。为了数据的准确性以及测量的方便性,我们采用的是介质测量法。

(2)测量时应先拆下轴瓦,取2到3厘米保险丝放到曲轴上,再把轴瓦螺栓拧到固定值60N,转动曲轴一至两圈,取出保险丝,利用专用工具千分尺测量保险丝的厚度。其他几缸依照此法测量,下面是我们小组测得的数据:

曲轴主轴承间隙

1 2 3 4 5

0.069 0.048 0.079 0.066 0.055

曲轴连杆轴承间隙

1 2 3 4

0.070 0.073 0.069 0.079

5、气门间隙调节

(1)在调节之前,老师先向我们介绍了调节气门的专用工具和调节方法,通常我们采用两次调整法。两次调整法还有一个口诀:双排不进对应1、3、4、2缸,两次调整法就是把发动机上所有气门分两次调整完毕,此法操作简单,工作效率高。气缸数目再多也只需调整两次就可以全部调完。

(2)调整时,先松开锁紧螺母和调整螺钉,将与气门间隙规定值相同厚度的塞尺插入所调气门脚与摇臂之间的间隙中,通过旋转调整螺钉,并来回拉动塞尺,当感觉塞尺有轻微阻力时即可,拧紧锁紧螺母后还要复查,如有变化均需重新进行调整

(3)当第1缸位于压缩行程上止点时,则有:1缸“进、排均关”(压缩上止点)———3缸“排关,进开”(进气下止点)———4缸“进、排均开”(排气上止点)———2缸“排开,进关”(作功上止点)当第4缸位于压缩行程上止点时,可依此类推得出各缸的工作情况从而进行调整。

五、实习总结

本次实习使得我的理论知识得以升华。这使我大体认识到了发动机内部的总体布局和各零件的样子,它们的相对位置,以及它们之间的装配和运做情况。

发动机的外表装有发电机,它有齿轮与飞轮相啮合;起动机用于开启发动机的运转;分电器和高压线圈用于提高电压和分配各缸点火的先后顺序;火花塞用来提供点火的装置;有进气总管和进气支管有的把其铸成一体,有的则用铆钉铆在一起,在它们的上源有空气滤清器来过滤进入发动机的空气,在节气门的位置处还按有检测空气量的传感器;在进气总管和进气支管的对侧按有排气总管和排气支管,用来排出发动机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在现代的发动机中一般还在此装有三元催化转换器来检测废气中有害气体的含量,来反馈调节进气量和喷油量来保证排出的废气符合环境法规的要求;还应装有进油管和回油管;由于发动机喷入气缸的是可燃的混合气,因而空气和汽油要在进气管内混合好。

通过这次拆装实习,让我深刻的体会到做任何事情都必须认真对待,都必须付出汗水和努力。当然这次实习也达到了我预先的目的,让我对汽车发动机有了一个很深的认识,以前只有在课本上的感观性的认识,这次则是实践中的深入性的认识。通过这次实习使我们学到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多多少少的使我加深了对课本知识的了解。这次拆装实习不仅把理论和实践紧密的结合起来,而且还加深了对汽车发动机工作原理的了解,也初步掌握了拆装的基本要求和一般的工艺线路,同时也加深了对工具的使用和了解,提高了我们的动手能力,而且也增进了我们团队中的合作意识,因为发动机不是一个人就能随便能够拆装得下来的,这就需要我们的配合与相互间的学习,通过这次实习我们收获颇丰,不仅是知识方面,而且在我们未来的工作之路上,它让我们学会了如何正确面对未来工作中的困难与挫折,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经历。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3篇《汽车发动机总成拆装实验报告》,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332 61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