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优秀5篇】

发布时间:

每完成一项任务,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以取得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下面是差异网整理的5篇《调研报告》,希望能够对困扰您的问题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工作调研报告 篇一

扶贫开发工作是促进农业增产,加快农村改革,实现农民致富的有效途径,为进一步掌握扶贫开发工作进展情况,了解扶贫开发工作中的难点和问题,紧紧瞄准贫困人口,以“减少贫困、缩小差距、增加收入、构建和谐”为目标,以“整村推进、连片扶贫开发”为抓手,以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为中心,以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为重点,积极拓宽扶贫资金筹集渠道,不断加大扶贫开发工作力度和投入力度,创新扶贫开发机制,提高扶贫开发水平,增强贫困对象的自我发展能力,探索与xx县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扶贫工作新模式,扎实推进创新创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现就对全县扶贫开发进行的调研情况形成报告如下。

一、 基本情况。

1、xx县地处xx边界,下辖十个乡镇,总面积728 平方公里,境内以山地丘陵为主,约占总面积的80%,全县总人口52万,其中:农村人口46万多人,占总人口的88.5%,有19个贫困村,全县现有人均收入低于2763元贫困户12264人,通过调查分析,致贫的原因:

1、因家庭劳动力缺少致贫的3820人;

2、因遭受严重自然灾害致贫的1160人;

3、因孤寡残、五保需社会保障致贫4225人;

4、其他原因致贫3059人。

二、扶贫开发工作取得的成效。

(一)、以改善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稳步推进整村推进项目实施。

20xx年度上级扶持我县19个贫困村整村推进财政扶贫资金310万元,安排扶贫计划项目38个,通过项目的实施,新建水泥公路24条32公里;水利设施4条1350米;绿化、亮化工程1处;文化活动广场9处。近几年来,在上级扶贫部门的大力扶持下,通过乡、村广大党员和群众的努力,全县19个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明显改善,村容村貌整治力度得到了进一步完善,极大的方便了广大群众出行。随着周围环境的不断美化,人们的生活习惯也在悄悄改变。部分村子安上了路灯,铺上了水泥路,邻里之间和睦相处,休闲娱乐文明适度,社会环境稳定和谐的新景象,使广大干群对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充满了信心。

(二)、以促进生产发展,全力推进产业扶持。

今年是产业扶持第一年开始,上级下达产业扶持资金380万元,我县19个扶贫村以主导产业建设和贫困户增收帮扶工作作为重点,力求通过整村推进,使各村级主导产业有较大发展,大部分贫困户都能具备脱贫的能力。通过反复调查,深入研究,结合各村实际,帮助全县19个贫困村制定主导产业基地建设目标任务计划,使19个贫困村在整村推进中进一步突出重点、明确建设任务,同时,也解决了以往各重点村在整村推进中发展主导产业项目建设的难题。

(三)、以增加贫困农民收入为中心,提高贫困人口的综合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

为了做好“雨露计划”培训转移工作,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来抓,同时,我办领导班子深入基地调研检查指导培训工作,要求有关部门对培训输出学员家庭遇到的困难结对帮扶,为输出人员创造良好的外出的环境 。今年我县完成“雨露计划”培训共210人,下拨资金19.8万元,其中职业教育培训80人,拨付资金12万元,转移就业培训130人,拨付资金7.8万元,全部通过“一卡通”直接发放到贫困对象手中,转移就业率达100 %,有效的增强了贫困群众的就业能力,增加了收入,提高了贫困群众的生活水平。

(四)、以改善农民的居住环境为重点,确保移民搬迁的政策落实。

扶贫移民搬迁工作是一项民生工程,涉及面广,必须由政府主导,组织各方面力量参与实施。因此,县委县政府专题研究了扶贫移民搬迁工作,要求有关乡镇及部门要明确任务、加强领导、强化措施,找准工作着力点,同时要求县级相应资金配套到位,确保全县扶贫移民搬迁工作强力推进,并以县政府名义下发了扶贫移民搬迁工作方案,成立了以县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的领导组。

20xx年省下达我县扶贫移民搬迁任务598人,通过乡、村、组层层把关摸底,在充分尊重移民对象的意愿下,全部进行集中安置,移民集中安置点建设坚持“五统一分”。即: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基础设施建设、统一资金管理、统一竣工验收,确定在长平乡淡塘村“工业园安置点”,安置点主体工程已封顶,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全面起动,全县108户598人已签订协议搬迁入住。

三、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加强组织领导,营造全县上下齐抓共管的浓厚氛围。一是成立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加强对全县扶贫工作的组织领导。细化分解扶贫开发任务,将责任落实到乡镇和帮扶部门,确定党政一把手负责制,将扶贫工作纳入全县年度综合目标考评体系,加强检查,严格奖惩,确保完成各阶段扶贫工作目标任务。二是对照整村推进开发目标,通过重点突破,示范建设,圆满完成了 “整村推进”贫困村建设任务。三是切实加强贫困地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启动贫困村干部培训工程,不断增强贫困村班子的整体战斗力和扶贫开发能力。四是结合党的群众路线等活动,组织开展一系列访贫问苦活动,进一步增强全县各级各部门、机关干部关心扶贫、支持扶贫、参与扶贫的主动性,并且每年年终岁末,县委县政府领导开展了走访慰问活动,走访低保、五保户,优抚对象,受灾群众,帮助他们找资金,找政策,找出路,在全县范围内形成讲扶贫、议扶贫、干扶贫的良好氛围。

(二)坚持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大力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以贫困村村屯道路,人饮、通电、贫困户住房改造等工程建设为重点,帮助贫困群众解决“行路难、饮水难、用电难、生存难”等实际问题,为消除贫困地区自然条件障碍,奠定发展基础创造出良好条件。

(三)坚持以贫困村产业培育为支撑,着力解决贫困农民增收问题。因地制宜选准发展项目。将产业开发与贫困地区的自然资源优势紧密结合,选准果品、蔬菜等特色经济产业作为优势产业,实行片区开发,综合布局。

(四)坚持以提高贫困群众基本素质为根本,大力实施智力扶贫。一是积极开展扶贫方针政策宣传,引导贫困群众树立法纪意识、市场意识和自我发展脱贫的信心,主动参与、主动发展,依靠自身力量脱贫致富。二是实施科技扶贫工程,大力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普及农业科普知识,推广农业新成果、新方法,努力增强贫困群众就地创业、自主脱贫能力。三是实施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抓好贫困劳动力的转移技能培训,增强贫困群众的基本务工技能,拓展就业门路。

(五)落实项目资金监管措施,提高项目资金使用效益。严格执行项目资金管理责任制,使用报批制、公示公告制、专户核算制、县级报账制、监督审计制等“六项制度”。

四、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我县扶贫工作取得一定的成绩,但离摘掉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的帽子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在新形势下,扶贫开发面临以下问题和困难:

(一)扶贫形势依然严峻。通过扶贫整村推进后,我县贫困现象呈现出新的特征。一是剩余贫困人口大多居住分散,其居住条件很差,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极弱。二是这部分贫困群体大部分文化程度偏低,在国家实施低保政策后,尽管这部分人温饱已得到解决,但现金收入较少,生活质量不高。三是贫困群体弱势地位十分突出。由于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农民整体收入远远低于城镇,而贫困群体的收入更不能与城镇收入相比,在长期的贫困状态下,其思维方式更加保守,心理素质极其脆弱,容易满足现状,不思进取,“等、靠、要”思想严重。因此必须对这部分人实施全方位的扶持,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关心。四是贫困对象综合素质低,接受新思想,掌握新技术难度大,脱贫致富能力低。五是现阶段扶贫政策及力度在不断加大,而资金的投入严重不足。

(二)贫困人口致贫和返贫因素依然存在。由于农业生产的自然风险、市场风险始终存在,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够健全,群众因灾、因病等致贫、返贫现象时有发生,建立扶贫开发长效机制的任务十分紧迫。

(三)是财政扶贫资金投入严重不足。重点村所要解决的问题多,面很广,所需的财力很大。几乎所有的重点村修几条水泥街道,就需要好几十万元,财政扶贫资金本身都不够用,还要群众自筹几万元,才能完成项目建设任务,自筹资金占所有资金的比例一般在20%—50%之间,有的村因居住的很分散,由几个自然村组成,工程量很大,所需资金就加大很多,自筹资金量和财政资金量投入几乎是1比1,甚至更多,造成贫困村自筹资金的筹措难度很大,工作极其难做。加之扶贫开发主要任务是解决贫困村群众的行路难、吃水难等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困难,主要面向全村群众,对于绝对贫困户没有扶持资金。

五、对今后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面对困难和问题,今后要加快扶贫开发进程,我们必须理清思路,创新工作方法,完善工作管理机制,努力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对今后扶贫开发工作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一)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要抓住编制“十三五”规划的有利契机,以道路、供水、环境整治等为主要内容,按照长远规划,分步实施,适度超前的思路高起点做贫困村扶贫开发整体规划,统筹安排教育、卫生、文化等农村公共设施建设,这就需要各部门通力配合,利用本地优势资源,想尽千方百计向上争取资金,通过整合各部门资金来加大力度,重点解决好贫困村行路、饮水、卫生、移民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基础性建设,切实改善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二)进一步开发壮大特色产业。要充分利用本地优势,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寓生态建设于资源开发中,大力发展内容丰富的绿色产业。加大力度招商引资,积极树立“要我做为我要做,给物不如给项目”的理念,变救济式扶贫为开放式扶贫。以“筑巢引凤”的开放心态,把企业引进来,把扶贫户、扶贫资金与企业有机地结合起来,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激励措施,让企业得以突破发展,最终实现“特色产业做大、优势产业做强、贫困群众致富”的目标。

(三)积极创新扶贫开发机制。在具体工作中要创新并做到七个方面的结合:一是扶贫项目的确定要与贫困群众的利益相结合;二是选定贫困对象要与低保政策相结合;三是整村推进要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四是政府引导与群众积极参与相结合;五是项目整合与资金整合相结合;六是项目建设与职能部门和社会监督相结合。

调研报告 篇二

县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工作在县委、县政府及上级业务部门的直接领导和重视下,我县在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形势的发展要求,仍存在较多历史遗留问题,有待于逐步解决。现就我县近十年来在水保预防监督工作管理方面和存在问题及建议,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目前基本概况

县现有乡镇15个,179个村委会,总人口近30万,土地总面积2311.38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279.94万亩,耕地面积48.9768万亩;县内有大小河流547条,境内主河长113.35公里,流域面积为1667平方公里,县内水系流域面积占全县国土面积的85%,占东江流域面积的55.7%。

水土流失现状:据20xx年省水土流失现状遥感调查显示,县水土流失面积已猛增到366.52平方公里,比1998年遥感相比增加44.52平方公里,其中强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积达150.l3平方公里。上世纪八十年代前,该县最南端的电站平均每年出口流量是15.12亿立方米,九十年代以后每年平均流量减少了1.92亿立方米。由此可见,因生态环境破坏、水土流失严重造成了河床淤积,流量减少,水质变差。

二、县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工作成效与做法

(一)制定了相关政策和管理措施

1999年县作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县封山育林工作的决定》;20xx年作出了《关于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宣传保护开发头的决定》,同时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快以林业为主体的生态环境建设步伐的实施方案》;20xx年制定实施了《关于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实施方案》,20xx年又发出了《县关于加强土地及矿产资源开发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还刊发《走进》一书,同时投入l30多万元用于制作MTV光盘,并在香港等电视台播放、近年来通过加大对的广泛宣传,进一步提高了“”知名度。

(二)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了牺牡和代价

为有效地加快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县下决心纠正了过去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方式。一是加强了对耗材工业的治理。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工业污染源,把好企业准入关和生产许可关。通过严格整治,关停了木材加工厂和单板厂共87个,其中有严重污染的企业4家。如县中纤板厂是1996年由省经贸委、林业厅审批并报国家经贸委、国家林业部批准兴建,总投资3570.60万元,每年需耗原木2.4万立方米,项目投产每年可新增产值3150万元,利润1214万元。因该厂离河道较近,且整天烟雾弥漫,环境污染明显突出,20xx年作出了对该厂的关闭决定,使经济损失达4500万元。另外还关闭了桂竹帽和剑溪纸厂,固定资产损失计620万元。二是通过矿山整治规范了矿产品开采行为。20xx年以来,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开展了多次声势浩大的稀土整治活动,坚持走依法、规范、安全、高效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如稀土开采由原来多家、分散的老式堆池浸池矿点缩小为6个原地浸矿新工艺矿点。近十年来,先后取缔了水土流失、污染较大的各种矿点共128个,同时还全面整治了“五小”企业,其中关闭了长丰钢铁厂和日荣钢铁厂,关闭了桂竹帽铁矿厂和多金属矿等。近十年来,县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作出了重大牺牲,付出了一定的代价。

(三)水保预防监督管理不断得到提升

近十年间,加强了水保预防监督管理力度,特别是对稀土矿山、果业开发、水资源开发等大型生产建设项目,水保部门坚持了“水保先行”的审批制度。自水保法颁布以来,依法办理了各种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表)计697份。目前水土保持项目申报率达92%以上,水保方案实施率提高到86%,水保“三同时”制度得到了进一步落实,局部地区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自20xx年以来,我县根据国家水利部的统一部署,积极推进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能力建设的有关要求。一是加大了水保监督执法力度。对稀土矿山、采石场及果业开发等生产建设项目,采取了重点整治。在整治活动中依法查处违章生产的稀土矿点21个,制止违规开发果业的16起。通过整治,落实工程和植物治理措施,限期完成治理。二是注重抓好预防监督管理与生物治理相结合。自20xx年以来,我县把废弃矿区列入“一大四小”造林绿化建设工程,在文峰乡、双茶亭废弃矿区进行了试种桉树和混合草类。20xx年县委、县政府组织林业、矿管、环保、水保、公安等部门重拳出击,严厉打击和惩治各类非法开采稀土行为,限时实施“三填埋一复绿”,得到了矿区群众的大力支持,同时发动矿区群众参与治理矿区,目前取得了可喜的成效,有效控制了一方的水土流失。

三、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一)资源开发过度。据20xx年统计全县稀土矿点发展到207个,其中违法违规的矿点近50%,除批准生产的矿点建有较好的拦沙设施外,其他矿点均无过硬的水保设施,还有相当部分矿点根本无水保设施,·造成稀土尾沙大量流入江河和危害矿区附近农田,而在生态补偿方面差距甚远。

(二)果业开发过度。目前果业开发已近38万亩,由于前期缺乏相应的管理措施,普遍存在陡坡开垦,甚至山顶不留戴帽冠等违规现象,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人为造成新的水土流失较为突出。

(三)近几十年间的公路建设、招商项目、城乡建设、工业园区等大型生产建设项目缺少生态补偿。一是招商项目缺乏生态补偿。因开发单位多数属招商项目,在优惠政策的保护下,治理不力,水保“两费”缴交甚少,生态补偿不足,有些招商项目的水保规费分文未交。二是公路建设方面缺乏生态补偿。如在1993年的206国道扩建和近几年的乡村公路建设,因在公路建设方面不但没有得到生态补偿,且在工程治理方面也质量不高,甚至有的不搞水保防护,导致公路沿线造成人为新的`水土流失。

(四)治理经费严重不足。在20xx年以前,我县没有列入重点治理县,因85%的面积属珠江流域,赣江流域治理项目资金也就一直没有安排到范围,在治理水土流失问题上因资金紧缺,按水保规划不能预期实施,造成治理速度缓慢。

(五)乡镇基层缺乏水保监督管理。因县各乡镇未设水保机构,造成基层水保预防监督管理薄弱。

(六)水保人员编制和经费不足。目前县水保局共有干部职工27人,其中县财政全额拨款的仅有10人,差额拨款50%的有11人,不占编自收自支还有5人。由于人员编制和经费严重不足,远远不能满足水土保持监督执法需要。

四、下一步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的措施与建议

(一)完善制度、强化管理。一是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和落实职责分工。结合本县实际,建议进一步完善矿山开发、果山开发等相关的管理办法,同时对“水保委”成员单位要进一步明确职责和分工,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做到既分工又合作,有制度、有管理、有监督。二是强化监督管理。坚持经常开展联合执法,加强监督执法巡查力度,集中打击违法、违规开发行为。加强法律法规宣传,坚持在宣传中执法,在执法中宣传。稀土开采应全面推广原地浸矿生产技术,坚决杜绝堆池浸池的土法生产,对在生产中不按水保“三同时”制度落实的,要依法从严追究责任。

(二)加快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步伐。建议:一是由林业部门安排资金尽快完成公益林、水源涵养林建设;二是由水利部门投入资金,完善和建立多个大型蓄水工程;三是对已发生效益的电站,按库区的防治任务,按年度落实和抓好生态植被恢复和生态补偿;四是结合新农村建设、农业开发、扶贫项目等资金集中用于小流域综合治理等生态保护建设;五是鼓励林农、社会能人或以招商的办法进行承包治理矿区和“四荒”,兴办以经济果木林为主的经济实体,解决部分地区生态补偿不足的问题;六是建立资源开发水土保持抵押金的约束制度。通过抵押金来促使资源开发单位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好工程治理和生物恢复,加快实现生态治理和生态补偿,使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降到最低限度。

(三)建立和完善基层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机制。建议:一是恢复被取消的重点水土流失区乡镇的水土保持管理机构;二是根据上级要求尽快建立基层水土保持监测网站(点),每乡镇必须配齐1-2名的水保监督员,以确保乡村农业开发、果业开发等方面的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管理有效得到落实。

(四)县是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县财政困难,靠自身力量确实难于解决治理水土流失严重问题。目前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水土流失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建议:尽快建立和实施区长效生态补偿机制。

调研报告 篇三

一、前言

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学物理课程改革的情况,我们小组于20xx年5月6日至5月10日到XXXX中学进行调研。从听课入手,开展到小组评课,和教师面对面对话,掌握了第一手材料,对初中物理教学现状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二、研究方法: 观察法访谈调查法

我们知道,物理学是在培养学生认识客观世界运动规律的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想、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即培养科学素养方面具有强大功能。本次物理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是“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课程目标包括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课程改革的目的是使人适应社会,融入社会,进而推动社会的发展。所以无论是从课程自身的发展,还是从人才的培养出发,都要求课程“与时俱进”,要不断调整一成不变的学科本位观念。在新课程的改革下,还要充分发挥物理学的以实验为基础的特征,要挖掘物理学密切联系生活、生产、技术,联系其他自然学科的特征,充分发挥物理学全面体现“三维课程目标”的教育功能。于是我们在教材编写中,强调情境创设,重视实验探究,注重从整体上突出物理学的特征,体现物理学在物质、运动与相互作用、能量三个一级主题下的物理学三大功能,提出了能量为主线的教材体系,事实上是突出物理学的本质特征。

三、研究设计过程与结果显示及分析

同该校一些教师的对话中,了解到科技中学的物理教学现状:

(1)师资现状

1、教师数

该校现有物理专任教师7人,其中男教师6人,女教师1人。教师的数量基本满足教学需求,但青年教师居多,学科骨干很少,学科带头人少。

(2)教学现状

1、大部分教师能够适应新课程的教学要求

通过对话了解到,75%左右的教师适应新课程改革要求;50%左右的教师认为能较好把握、驾驭、使用新教材。说明该校大多数物理教师基本能胜任初中物理教学。

2、教学观念发生转变,课堂教学行为发生变化

平时听课结果显示广大教师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发生变化。该校100%的物理教师能运

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50%左右的物理教师非常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质疑、对话、交流、实验、探究的学习方式上运用得比较突出,教师活动更多是对学生进行有效组织和学习指导,能结合学科特点和中考要求驾驭教材,多数教师对教材有新的认识和理解,对提高学生的能力与考试成绩有了正确的认识;50%教师能够结合学生特点,实施有效的针对性的教学。教学形式多样化,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满堂灌的教学现象减少,探究性学习过程得以增强。

3、课堂形式的变化

平时听课时观察到学生课堂的座位发生了变化。新课程改革学生的座位以小组形式围成一圈,六个人一组,课堂上方便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究性学习得以体现。

(3)存在问题

1、教师队伍素质

从老师处得知,物理学科骨干教师缺乏,学科带头人少。物理专业教师占75%,专业理论整体水平偏低。从听课结果显示,该校物理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也相对较低,教学经验、教学方法,教改教研工作也相对欠缺。

2、实验教学薄弱

学校实验器材有限,但大多能满足实验教学需要。学校实验设备较好,但缺乏专人管理。实验教学不能及时进行。部分教师课堂演示实验草草结束,忽略实验研究的过程和方法,达不到实验的目的。

3、教育观念较为陈旧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教师的教育观念没有得到有效的转变,教学方式较为陈旧,教学方式较为单一、机械、被动。仍有部分教师上课出现一言堂的现象,重讲解、轻引导,教学过程中忽视了物理概念、公式的'形成过程,只注重公式的运用,没有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质疑、判断、比较、选择,以及相应的分析、综合概括等认识活动。

4、教学研究意识不高。

该校的物理教师没有开展有针对性的课题研究,没有积极主动探索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广大教师教研意识较弱,参加教研活动很少,没有养成课后反思和良好的教研习惯。

5、教学辅助资料不足。

物理学科是一门实验学科,概念抽象,而与新教材配套的教学辅导用书、挂图、音像、阅读材料相对贫乏。给教师备课讲课、练习设计、点拨辅导等带来很大困难,影响教师备课

水平和上课效果。

四、研究主题的展开与讨论

(1)、物理教学活动形式的多样化。

1、大力开展物理实践活动。将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尽可能让学生接触生活知识,接触社会,使学习到的物理理论知识应用到社会实际当中处 。

2、要求学生写课外物理知识兴趣调查报告,物理探究性学习笔记,心得体会。这样可以加强物理理论知识的理解,加深了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倡导学师的思维方式的交流,从而更好改变教学方法去引导学生知识的成长。

3、学生搞小制做,搞小发明,小创造,科技手抄报。这些培养学生的激情,兴趣,培养他们动手动脑学习物理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4、每周开展一次物理科普知识讲座,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物理科学,认识物理科学的奥秘,使他们树立了远大的理想,宏伟的目标,为物理事业作贡献,成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

5、对学生学习物理知识随时开放物理实验室。让学生自主动手做实验,自我设计实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及解决问题得能力,培养他们对物理探究问题的好奇心,进一步加强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变化。

1、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充分考虑到学生学习和掌握科学探究的物理方法,同时注意培养学生良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教学设计时刻体现物理探究性学习教学精神。

2、教师的教学方法注重新意,注重新旧知识章节的内容的联系和沟通;注重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平等参与的生动局面;注重学生和教师之间语言亲和感,使学生在学习上消除了以往的心理障碍。。教师经常性开展备课,讲课,评课,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借鉴他山之石,培养我校共同探究,团结协作的精神。

3、教师把先进的教学设备带入课堂,把一些抽象的物理知识,通过机械设备播放展示,让学生直接去感知,从而培养学生抽象思维。

(3)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生巨大的变化。

1、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比以往主动许多 ,由被动变成了主动,由不积极变成十分积极。

2、在物理课上的学习氛围,由死气沉沉变成了激情高涨,学习的效率有明显的提高,认为物理教学课是一种真正教学享受课。

3、学生的流失有了明显的减少,“差生”学习过去十分“讨厌”的物理有了较大兴趣,举动向教师问的问题越来越多了。

五、调研的结论

(1)学生学习物理的方法有了明显的变化,学习方法多样化逐步形成。

(2)大多数物理教师的行为正积极的朝课改要求方向转变。课堂教学开放性、师生关系民

主性、教学模式多样化、教学手段现代化等正成为教师的共识,但少数中老年教师存在消极抵触状态,教师培训形式单一等问题也同时存在。

(3)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有所提高,对物理的学习主动性也有所改进。

(4)建议:

1、要进一步研究物理探究性教学好的方法。建议教师从新课的课题引入做起,创设富有启发问题情景,鼓励学生积极去探究,注重学生的学习有成就感,有信心,在注重获知识的同时,获得知识的思维方法。

2、教研组的集体备课还要加强深度力度。集体备课,不能只是统一进度,统一选题,统一内容,应当在物理探究教法上进行研讨,同时注意对学生学法的指导。还要写教后感和教学反思,札记并教师之间互相交流,取百家之长。

3、注重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及时反馈,更多关注基础较差的学生,不仅要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要多给他们展示的机会,使他们树立信心。

4、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使青年教师把握物理探究教学知识体系,认真学习教材,尽快把握常规教学的要求,建议对青年教师的备课,有一定硬性要求比如说一定要对每节课写出教学反思,典型课写出细案,以克服课堂教学的随意性,盲目性。

5、加强培训,提高教师综合能力。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是教师业务能力的综合表现。目前,在我校物理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开展培训是加强教师队伍、是促进教师不断提高专业水平、教师教育教学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

从科技中学初中物理的教学现状来看,此次课程改革还是相对成功的。这场课程改革既是每一个教师面临的严峻挑战,也是遇到的一个历史性发展机遇,希望每个教师要积极地、主动地迎接这一挑战,抓住机遇,提高自己水平。困难是客观的、也是共同的,为了素质教育伟大目标的实现,时代要求我们团结一致,振奋精神去主动迎接这一场划时代的挑战。

六、参考资料

[1]廖伯琴,张大昌,物理课程标准解读

[2]李新乡,物理教学论

调研报告 篇四

统计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是国家科学决策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统计的信息、咨询和决策服务作用日益凸现,越来越引起各级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乡镇统计工作是统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综合统计的重要基础。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乡镇统计基础薄弱、统计队伍不稳、管理体制不顺等问题日趋凸现,影响了基层统计数据质量,严重阻碍了统计事业的健康发展。借助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之机,xx县统计局班子成员深入王子树乡进行专题调研,以此探求加强“双基”建设、提升源头数据质量的有效措施,为促进xx统计工作科学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乡镇统计工作现状

XX年,xx县统计局根据省、州、县人民政府的总体部署,完成了乡镇统计体制改革工作,全县9个乡镇统计站于XX年在各乡镇人民政府相继挂牌运行。9个乡镇统计站有编制19名,现实有统计人员11人,其中:新招录2人、调入1人、所属乡镇统计改革自然过渡8人。其中陇把镇统计站统计员用工方式为聘用。根据《统计法》规定,乡镇统计员主要负责农村基层统计工作,配合完成国家统计调查和地方统计调查任务。

二、乡镇统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乡镇统计是政府综合统计的重要基础,乡镇经济在全县总体经济中占有很大比重。积极推进乡镇统计基础建设,健全统计保障体系,对于提升统计数据质量,提高统计的科学性、准确性、权威性至关重要。但是,经过实施乡镇统计体制改革后形成的乡镇统计工作现状依然不容乐观。

(一)改革不彻底,改革目标不到位

纵观省、州、县出台的乡镇统计体制改革政策所明确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基本原则都很理想,但由于各地的条件以及对统计工作理解、重视、支持的程度不一样,因此乡镇统计体制改革的效果也不尽相同。就xx乡镇统计体制改革的情况来看,仅仅是人的理论归属问题和统计工作的安排上有了结果,改革政策上明确的其他改革目标尚未完全实现。

(二)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不匹配,统计人员不安心工作

统计工作无论是在统计干部的切身感受上还是在社会公众的理解认识上,都是一项非常清苦、枯燥的工作,特别是处于统计最基层的乡镇统计员,为完成繁重的统计调查任务,常年抛家离子奔走于乡村之间,却由于统计工作经费的严重不足,与其他行业岗位相比,乡镇统计员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导致乡镇统计人员身心疲惫,厌烦情绪趋重。因此,乡镇统计员不安心工作形成两种倾向:一是各使奇招要求调离统计岗位;二是在工作上忽悠,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难以保证统计报表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三)统计人员加强学习的自觉性不够,统计业务水平亟待提高

乡镇统计站人员基本是从原乡镇统计人员过渡而来,没有更多的机会参与统计专业知识的培训和学习,对统计专业知识和计算机技术的掌握基本上处于初始状态,因此不能满足现代统计工作的要求和需要。导致乡镇统计站统计员学习不够、业务素质不高的主要因素:一是乡镇统计员在乡镇统计体制改革进入统计站时缺乏竞争性,属自然过渡,少数既没有专业知识又没有工作责任心的同志也进入了统计岗位;二是虽然在乡镇统计改革的方案中明确了人、财、物归属于县统计局管理,但由于乡镇统计基础设施建设及工作经费奇缺,加之乡镇人民政府人少事多的矛盾日趋突出的实际,乡镇统计站统计员在时间上、精力上、工作任务上更多的服从于乡镇党委政府的统筹安排,在办公及生活条件上更多的依赖于乡镇党委政府的帮助。因此乡镇统计站及统计人员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其学习的自觉性在时间上没有得到保障,统计专业水平的提高也就无从谈起。

(四)统计经费严重不足,影响统计工作的正常开展

根据州、县出台的乡镇统计体制改革政策明确:“乡镇统计站的人员工资、办公等经费全部纳入县级财政预算,除正常的公务经费外,每个乡镇统计站每年的工作经费不低于2万元。XX年每个乡镇统计站的工作经费按1万元的标准由财政支付,从XX年开始按每个乡镇2万元的标准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安排。”但由于县财政困难,无法将政策规定的经费标准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并及时拨付。在经费难以保证的前提下,乡镇统计站的基础设施建设、日常办公条件、统计人员的培训、外出调查等因缺乏资金的支持而无法得以正常开展。

三、加强乡镇统计工作的建议

(一)继续完善乡镇统计体制改革

要以法律形式具体明确乡镇统计机构的合法地位,建立健全具有行政管理效能的乡镇统计机构,并将村级统计正式纳入统计法律体系的框架之内,进行全方位的统计管理体制改革。目前,从网上了解到,吉林、北京、新疆、辽宁等省、市正在进行统计改革试点,实行统计垂直管理。这是统计发展的一种趋势,对稳定统计队伍,强化统计管理,加快信息化建设,全面提升统计水平是十分有利的。

实行统计垂直管理,其有益之处非常明显,其关键之处是可以实现依法统计,从源头上保证数据质量。

(二)改善乡镇统计工作条件

一是将乡、村两级统计经费分别列入县级财政部门的常年预算,或直接列入中央、省级预算,然后逐级拨付;二是千方百计解决好统计人员的经济待遇问题,建议发放农村基层统计人员岗位津贴,以调动统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三是加大乡村两级统计员的培训力度,切实提高基层统计队伍的素质。考虑到基层的经济承受能力,任何统计培训都必须实行免费培训,以提高基层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及统计培训的实效性;四是改进统计工作手段,要努力实现乡镇统计计算机联网直报,促使乡镇统计信息化、网络化水平的全面提高。

(三)改革农村统计方法制度

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大胆破除那些陈旧落后的统计制度、统计方法和统计指标体系,建立既符合实际,又符合国际一般规则的统计方法制度。具体来说,就是在国家统计报表的基础上,尽量减少农村统计的全面调查,取而代之的是以方案简单、指标较少,符合国际规则,能及时满足各级政府需要的抽样调查、专项调查和一次性调查。这既可以减少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又有利于提高统计数据质量。

(四)强化统计法制工作机制。坚持依法治统,建立健全统计法制工作机制,全面推动统计工作的健康发展是十分必要的。一要加大统计法制宣传力度。增强社会公众和领导的统计法律意识,为统计执法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二要加大统计执法检查及惩处力度。通过开展经常性的统计执法检查,严肃查处统计违法行为,为统计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此调研报告由于调研时间仓促,存在问题及建议难免缺乏深刻认识和可操作之处,但我们真诚希望借助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之机,认真解读和破解乡镇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以期促进xx统计的科学发展和全县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调研报告 篇五

为加快我县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农产品区域合理布局,做大做强茶叶产业,促进产业升级和向更高标准发展,我办党支部对xx乡茶叶产业进行调研,获得了较为详实的第一手资料。

一、xx乡概况

九龙山北麓的壮乡—xx,是远近闻名的茶乡。地处县境北部,东、北与坝美镇相邻,南与莲城镇、者兔乡相接,西与者太乡毗邻。总面积397平方公里,最高海拔1915米、最大海拔698米、平均海拔1306米,年平均气温17。9℃,年平均降雨量为1250毫米。

全乡辖xx、普盆、普龙、叮当、者戛、石尧、同剪、坝庄8个村委会,124个村民小组,居住着汉、壮、苗、瑶、彝、回六种民族,共6715户31326人,其中农业人口30969人,少数民族人口28806人,占人口总数的92﹪。

XX年,全乡生产总值完成6862万元,其中工农业总产值完成5006万元,农民人均有粮313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1188元。财政收入30万元,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31。6万元。

“十五”以来,乡党委、政府按照县委县政府“十五”规划的经济发展格局,结合xx的乡情,加大对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力度,走发展特色经济的路子,努力把茶叶、八角、甘蔗三大产业建设为全乡的支柱产业。通过几年的努力,三个产业已形成规模,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增强了全乡的发展后劲。

二、xx乡茶叶发展的基本情况

(一)xx乡茶叶发展历史沿革

据“广南府志”记载:1825年。在xx村寨旁,距九龙山四十余公里,其地产茶叶味绝美,说明广南茶叶始于清朝后期。另据《广南县供销合作社志》记载:建国初期,xx茶种植面积为1696亩,年产量3万公斤,收入2。5万元。低纬度、高海拔、土壤肥、日照足、云雾多、湿度大、茶树萌芽早、采摘期长,这些优越的自然条件,培育了品质优良的xx茶,它以“味醇、味香、味甜、色美”而独具风格,品质以“造型精美、白毫显露、汤色碧绿如玉、清香飘逸、馥郁甘美、叶纯鲜爽”而独领风骚,使xx享有“茶叶之乡”的美称。xx乡历来高度重视茶叶产业的建设和发展,经过历届党委、政府的努力,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茶叶产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已培育成xx的支柱产业。

(二)xx茶叶产业发展的现状

1989年后,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xx乡广大人民群众“学科技、用科技”的热情高涨,提出“苦熬不如苦干”的口号,在全乡掀起了“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艰苦创业的高潮。xx人民因地制宜,结合土壤、气候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加大以茶叶为主的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坚持“自愿、自主”的原则大力发展茶叶,以村小组为单位,把全村的荒山、荒坡及部分坡耕地纳入统一规划建设,在全乡124个村小组实施高产茶叶台地建设。经过10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全乡现有茶叶面积5XX亩,其中规范化种植的有21000亩,有“xx白毫茶”、“云抗10号”、“云抗14号”、“胡云6号”、“福鼎大毫”、“福安大白茶”6个品种,年产干茶160万公斤,产值5000多万元。

xx从事茶叶加工、收购、销售一条龙的茶农,每年从社会上筹资近400万元,并从广西、广东、浙江、昆明等地引进外资近500万余元到我乡经营茶叶,给我乡的茶叶产业注入新的活力。现在全乡拥有茶叶初制加工厂260余个,覆盖全乡124个村小组,如今茶叶加工已全部实现机械化,茶叶质量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产品远销往全国10余个省市。

XX年开始建设叮当移民开发区时,为了实现移民进得来、留得住、有发展的目标,将茶叶作为主要产业来安排,乡党委、政府引进凯鑫公司参与开发,由公司全额投资建成1500亩高标准茶园,建成年加工干茶200吨的初制所。基地由136户移民分户管理,公司技术人员对整个生产过程作技术指导。现基地内茶园已投产,生产道路畅通。目前正在生产区内修建小水窖,生产条件逐步得到改善。XX年,基地内的移民人均茶叶收入达1300元,户收入高的近万元,低的也有3—4千元,移民区群众人心安定,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公司生产的“源升”牌系列产品销往昆明、上海等地,效益较好。公司除了加工基地的鲜茶外,还收购周边村寨的鲜叶进行加工,并在xx、普龙等地建了6个初加工厂。龙头企业的作用开始发挥,为xx茶叶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茶叶基地形成规模后,乡党委、政府又进一步考虑如何提高产品质量和搞好深加工的问题,通过前往石山农场和广西横县等地进行参观考察,借助外地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并结合xx乡的实际,现已形成了“农户+基地+支部+协会+工厂+固定客户”的良好生产发展模式,走上了以茶叶产业为主的“一村一品”的脱贫致富路子。相继成立了村党支部和茶叶产销协会,通过实施“云岭 m.shancaoxiang.com 先锋”工程及新农村建设,xx乡“农户+基地+支部+协会+工厂+固定客户”的生产发展模式显得更加合理和规范,并发挥其作用。

以xx茶叶商会会员为主的茶叶营销队伍,每年都有30多人长期活跃在广西横县、昆明、广东等茶叶市场,为xx茶找销路、找客户,为xx茶叶开辟了相对稳定的市场和销售渠道,同时反馈回来了大量的市场供求信息和对产品的技术要求信息,提高了农民经营决策和产品发展趋向的准确性,增强了市场的竞争力和应变能力,同时也为广大茶农解决了生产的后顾之忧。

三、xx乡茶业发展的具体做法

xx乡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践中,始终用科学技术提升传统农业,尊重农民的意愿和首创,在茶叶产业发展中,采取了以下做法:

(一)乡党委、政府十分重视茶叶产业的发展,将茶叶产业作为财源建设重点项目,列为支柱产业发展,集中资金、技术、人力进行茶叶建设。

(二)引导农民及茶商投资建办茶叶加工厂,解决茶农销售鲜叶困难问题,极大地调动了茶农种茶管茶的积极性。

(三)采取易地搬迁与产业开发相结合的办法,建立叮当茶叶示范基地1500母,利用示范样板带动周边村寨发展茶叶,扩大规模,形成上规模、高质量的茶叶生产基地。

(四)培植龙头企业,主要是以凯鑫公司的叮当移民开发区为主,实行“农户+基地+支部+协会+工厂+固定客户”模式,利用茶叶基地将贫困山村的贫困户搬迁到基地内,作为茶叶生产管理人员,既解决了部分贫困人员的就业、生产、生活问题,又壮大了企业的实力。

(五)茶农总结“以大养小”的方法,在茶园中套种八角。xx、普盆、叮当、石尧的茶农都采取在茶园中种植八角,这种方法能充分利用土地,对茶叶产量影响不大。

(六)乡党委、政府将茶叶重点布局在xx、叮当、同剪、石尧、者戛,引导农民利用自有的宜茶荒地开垦种茶,促进区域特色经济带的形成,达到农民增收,地方财政增长的目的。

(七)放开搞活个体私营企业,推广名优茶开发的科技成果,利用凯鑫公司、云南文山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有限公司九龙山茶厂的品牌,开发名优茶,拓宽茶叶销售市场,增加茶农的积极性。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xx茶叶从几年来的情况看,产量逐年提高,市场基本稳定,群众的经济收入逐年提高,有力地促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一)种植管理技术粗放,经济效益不高

xx乡的茶园有几万亩的规模,除30360亩较规范种植外,其余的茶园仍按传统方式栽种,管理粗放,产量不高,土地产出率低。一些群众为了增加经济收入,就通过扩大种植面积追求产量,毁林开荒,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容易造成水土流失。还有个别农户为了追求眼前利益,化肥、农药施用不符合要求,过量施放,影响了茶叶的质量,损害了xx茶的品牌形象。

(二)加工技术落后

260户茶叶初制加工厂,分布在全乡各村寨。除了凯鑫公司在叮当的初制所有规模,条件较好外,其余均是一些小作坊,加工环境差,卫生条件差,生产效益低,加工技术落后,加工技术标准不一,质量难以保证,对树立“xx茶”品牌造成了不良的影响。自己加工、自己销售,价格也很混乱。

(三)各项基础设施滞后

xx乡因为地理的、历史的原因,各项基础设施发展滞后。一是交通困难,县乡公路等级低,配套设施不完善,养护资金不到位,路况差,通行难。乡村公路更是睛通雨阻,全乡还有?个村小组未通公路。交通不便的问题,造成了加工用煤及茶叶拉运的困难。二是电力不足,通电率低。全乡还有一半以上的村小组未通电,10千伏高压输电线路从堂上、八达分两条拉进,供电距离长,满足不了群众的用电需求。特别是枯水季节,经常停电,所以不少茶叶加工厂靠柴油机发电,增加了加工成本。三是缺乏专门的茶叶交易市场。x虽x是茶乡,但是没有专门的茶叶交易市场,由经营户直接到各加工厂收购后外销,增加了营销成本和风险。

五、xx茶叶产业发展措施

县委、县政府根据全县的实际,提出了“南药北茶中烟”的产业发展战略,为xx乡茶叶产业的发展带来了良好机遇。

(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积极争取国家的资金投入,充分发动群众,解决通路难、用电难等各项基础设施滞后的问题,为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以吸引更多的资金、技术、人才参与茶叶产业的开发。

(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整合茶叶产业

(三)提高茶叶的种植管理技术

种植是产业发展的基础,只有种植水平的不断提高,提供优质原料能力的不断增强,产品的质量才能得到保证。要尽快改变面积大、单产低、覆盖广、效益差的被动发展局面。一要加大低产茶园改造和良种推广力度,引导群众建设一批高产稳产茶园,提高茶叶的单产、质量和亩产值。二要加强技术指导,做好茶园的管理、病虫害的防治等方面的技术培训和指导,增强绿色食品意识。

(三)突破加工环节,树立品牌意识

加工是茶叶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在改变我乡茶叶加工过程中,技术标准不一、五花八门,甚至有的粗制滥造的现象,应该择优扶持一批规模大、基础好、产品质量过硬、符合卫生标准的加工企业,积极引进和利用先进设备,改进生产技术,提高生产能力。逐步实行统一技术、统一标准,树立“xx茶”品牌,为xx茶叶的发展开辟更宽阔的市场。

总之,xx茶叶产业的发展需要资金的投入、政策的扶持、技术的指导,要走国家扶持与群众艰苦创业相结合的道路。我们要抓住机遇,真抓实干,努力把茶叶产业做强做大,将之培育成富民兴乡的产业。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和更加优异的成绩,回报全县各级各部门对我们的支持和帮助,开创工作新局面,共铸xx明天的新辉煌。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5篇《调研报告》,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

332 86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