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房管理制度(精选4篇)

发布时间: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越来越多地方需要用到制度,制度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为了维护正常的工作、劳动、学习、生活的秩序,保证国家各项政策的顺利执行和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依照法律、法令、政策而制订的具有法规性或指导性与约束力的应用文。那么相关的制度到底是怎么制定的呢?下面是差异网的小编为您带来的4篇《产房管理制度》,希望朋友们参阅后能够文思泉涌。

产房管理制度 篇一

1.建立高危门诊,由高年资有经验医生接诊,从早孕开始进行高危初评,利用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化验检查及特殊检查等手段发现高危因素。

2、制定高危孕产妇管理及诊疗常规,明确各级人员职责。

3.对查出的高危因素对照“高危妊娠评分标准”进行评分,评分时间至每次产前检查中发现高危因素随时评定,将评定的分数填在手册上。

4.在孕12周、28周、36周临产前进行评分小结,了解高危动态,根据孕产妇不同的高危因素,给予相应的`健康营养指导和医学处理。

5.将评出的高危孕产妇进行专案管理登记,并在孕产妇保健手册上做出“高危”标志,这样有利于掌握高危情况,突出重点做到心中有数。

6.建立高危孕产妇随访制度,定期预约复诊进行系统管理,失约者按病情采取电话或家访等形式进行追访。

7.在孕晚期指导孕妇记数胎动次数,及时发现胎儿宫内缺氧情况,以便及时纠正,减少围产儿死亡的发生。

8.实行孕37周专家进行高危鉴定,根据鉴定结果预测分娩方式及分娩地点。

产房管理制度 篇二

一、人员管理

1、 凡进入分娩室的工作人员须更换衣裤和鞋,戴好口罩、帽子。

2、 接触病人前后,医务人员须用肥皂或消毒液洗手。

3、 工作人员离开产房因事外出时要更换衣或穿外出衣。

4、 产妇进入分娩室除更换全部衣物外也须换鞋,个人物品不得带入室内。

二、环境管理

1、 产房周围环境清洁、无污染源,与母婴室和亲儿室相邻近。

2、 布局合理,严格划分无菌区和清洁区、污染区。

3、 每日用消毒液擦拭待产室、分娩室的门面、桌椅等,每班用消毒液擦拭地面1-2次。

4、 分娩室每日通风,每日紫外线照射60分钟消毒,每月空气细菌培养一次。分娩室和待产室每周进行一次大扫除,对室内空气及家具物表彻底消毒一次。

三、消毒隔离制度

1、 接生前按洗手常规刷手,刷手用物一人一用一消毒。

2、 接生按规定操作,处理新生儿按无菌操作规程进行。

3、 接生后,所有物品送洗,更换产床被服及产垫。

4、 产床每次使用后,应用消毒液擦拭后再使用。

5、 须在更换待产床上的全部被服后,才能接受新的待产者。

6、 凡隔离者按隔离技术规程护理和助产,所用过的布类和物品均应在待产室和分娩室先经消毒处理后,再送出清洗灭菌。待产室和分娩室内进行严格的'终末消毒。

7、 无菌持物钳(镊)、泡镊筒、无菌容器、碘酒、酒精瓶应每周更换二次。

8、 无菌物品专柜放置,分类按消毒日期顺序排放,无菌包上注明科室、名称、消毒日期、有效期,有效期一般为6天,霉季为4天。专人负责,每天检查有无过期物品。

9、 保持工作拖鞋清洁,每天清洗一次。

10、 待产室和分娩室等的卫生用具(拖把、抹布等)分室专用,标记明确,分开清洗,悬挂晾干,定期消毒。

11、 医用垃圾和生活垃圾分开装袋,封闭运送,一次性医疗用品用后进行消毒毁形送固定地点无害化处理。

产房管理制度 篇三

1、 凡是妊娠合并血源传播性疾病、性病、活动性肺结核的产妇必须在隔离产房分娩。

2、 医务人员消毒隔离管理。

(1) 入隔离产房前穿隔离衣和鞋套,接触病人需戴手套。

(2) 离开时应脱下衣、帽子、口包及鞋套,消毒双手。

3、 隔离产房消毒隔离管理

(1) 每天定时通风换气,空气消毒每天2次,地面每天使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拖2次。接生后常规拖地,地面不得有血迹。

(2) 桌椅、床头柜、门、窗每天抹洗一次。

(3) 室内物品固定专用地拖、毛巾,所有物品用后要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

(4) 使用后的接生布类用品必须使用双层黄色袋子进行密封装好,并在袋外标示病人的传染疾病。

(5) 病人转出产房后,产床用1000mg/L含氯消毒抹洗,室内空气消毒2小时。

4、 医疗器械消毒隔离管理

(1) 病人使用的注射器、输液管、各种导管和引流管要严格执行一人针一管一用一消毒。

(2) 使用一次性物品如产包、中单、导尿包用后用黄色垃圾袋密封装好,由运送工人送医院垃圾房。

(3) 产妇分娩后在隔离产房观察2小时无特殊后,用平车将产妇转至爱婴区,平车使用的。床单、中单转送产妇后放入黄色垃圾袋密封,并在袋外注明传染的疾病,送洗衣服,平车立即用1000mg/L含氯消毒抹洗,

(4) 所有的器械需用1000mg/L含氯消毒浸泡消毒后方可进行清洗新色儿使用后的喉镜、面罩用75%的酒精进行抹洗,血压计袖带哟1000mg/L含氯消毒浸泡。

5、 吸氧、吸痰机装置一人一用一消毒,拆机前使用1000mg/L含氯消毒抹洗,按以下程序处理

(1) 吸氧瓶、玻璃瓶使用1000mg/L含氯浸泡30分钟后清洗。

(2) 导管按一次性医疗废物处理。

产房管理制度 篇四

1.凡进入产房的工作人员必须更换产房的衣,帽,口罩,鞋,帽子必须盖住头发,方准入内。

2.除参加接产的有关人员外,其他人员不得入内。

3.产房、洗手间、待产室每日用1:400消毒灵液擦拭门、窗、桌椅、柜及各种车。地面用1:400消毒灵溶液拖擦,室内每日以三氧消毒机消毒一次,每次1~2小时。每月大搞卫生一次。

4.产包及敷料送供应室高压蒸汽灭菌(每包用3M胶带封口),有效期为一周,一周未用者,重新消毒灭菌后再用。无菌罐,无菌镊(钳),无菌盒,盛碘酒、酒精瓶,灌肠筒等,每周高压蒸汽消毒一次,无菌镊(钳)以2%戊二醛消毒液浸泡消毒,每两周更换一次。

5.用过的'接生器械,以清水洗净,擦干泡于第一盘2%戊二醛消毒液30分钟后取出,再浸泡于第二盘消毒液,消毒时间不低于30分钟后使用,消毒液两周更换一次,手套洗净晾干,擦滑石粉后包装送高压蒸汽灭菌,为患传染病的产妇用过之器械及手套,以1:400消毒液浸泡1小时取出擦干,经高压蒸汽灭菌后备用。布类用1:400“消毒灵”浸泡1小时消毒,送洗衣房清洗,地面以消毒液消毒。

6.每月做空气微生监测一次,空气中细菌总数<500个/m3。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4篇《产房管理制度》,能够帮助到您,是差异网最开心的事情。

340 211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