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心得体会总结 循环经济心得体会总结怎么写(最新4篇)

发布时间:

总结就是对一个时期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回顾和分析的书面材料,通过它可以正确认识以往学习和工作中的优缺点,为此要我们写一份总结。总结怎么写才不会流于形式呢?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下内容是差异网为您带来的4篇《循环经济心得体会总结 循环经济心得体会总结怎么写》,可以帮助到您,就是差异网小编最大的乐趣哦。

循环经济工作总结 篇一

根据省、市发改委通知精神,对照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实施方案,结合企业实际,现将我公司20xx年度循环经济工作开展情况作以总结。

一、循环经济工作开展基本概况 *******化工有限公司是新加坡亚洲*****控股有限公司在***设立的外商独资企业。公司通过重组拥有三十多年经营历史的河南省****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在氮肥生产的基础上,建立了特色鲜明的甲醇、二甲醚等替代能源产业。公司座落于淮河北岸,占地30公顷,现有醇氨生产能力25万吨/年,尿素20万吨/年,甲醇20万吨/年,二甲醚20万吨/年。总资产4.58亿元,净资产1.76亿元。有员工770人,其中硕士、博士学历5人,本科学历36人,大专学历189人,各类技术人员320人,中、高级技术职称人员130人。 20xx年,公司坚持科技创新,合理利用资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高新技术产业,走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经济效益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工业现代化和设备大型化为手段,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核心,按照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在资金匮乏的情况下,先后对生产系统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造、优化,顺利完成了现有合成氨、尿素老系统改造工程,使公司生产过程所采用的技术框架逐渐融入了循环经济的理念,实现了合成氨、尿素、碳铵系统的有机结合,基本达到了对资源的循环利用。同时上马了50万吨醇醚工程,企业初步建立了“煤—电—肥—化”循环经济生产体系与管理体系,单位产品的能耗、物耗达到同行业的国内先进水平,副产品和废物全部实现综合利用,初步实现“零排放”。企业除合成氨及尿素等主产品外,其他化工产品达到20万吨/年甲醇、20万吨/年二甲醚的生产能力,资源产出率进一步提高,为企业良性、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企业实现了科学发展、清洁生产,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企业顺利通过了ISO9001-14001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公司跻身于“中国化工企业500强”,甲醇产量均进入“全国氮肥行业50强“,公司还被授予“全国民营化工企业60强”、“全国质量管理普及教育先进单位”、“20xx年河南省安全生产示范单位”、 “全省五好基层党组织”、“河南省化肥行业综合实力10强”、“农业产业化市级龙头企业”等荣誉称号。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企业生产经营和发展中还存在不少问题。

1.20xx年原料煤价格上涨幅度较大,煤质差,化肥、甲醇、二甲醚销售价格与生产成本倒挂,企业无法盈利,对循环经济工作带来很大压力。20xx年全球金融危机持续,严重

2 冲击到我国的实体工业,导致我公司的海外投资搁浅,项目进展缓慢;国际石油价格维持在70-80美元/桶,导致醇醚市场低迷,需求疲软,价格跳水,产品滞销,20万吨二甲醚装置被迫停产,生产负荷锐减,企业效益大幅下滑。 2.公司部分能源定额管理指标不够细化,没有分解到主要工序和重点耗能设备,蒸汽和水的定额管理不够到位。计划进一步细化节能管理。 3.公司外购电线路损耗率较高,计划尽快上马余热发电装置,减少浪费。 4.公司生产装置中的节能潜力还很大,没有挖掘出来。造气工段气化效率低、能耗高、废气废水排放量大;脱碳工段PC脱碳电、水耗较高;合成氨系统不够匹配,满负荷设备不能经济运行;甲醇工段压力损失大,电耗高、系统效率低;现在用的非节能灯具仍较多。

二、循环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公司通过加强管理,大力推进技术改造和产品结构调整循环经济措施,不断对生产装置进行改造,使物耗、能耗水平逐步接近国内先进水平,“三废”排放量下降。合成氨综合能耗大幅度下降,由20xx年的1710千克标煤/吨氨降为20xx年的1251千克标煤/吨氨,“十一五”前四年累计总节能量2.66万吨标煤,节能率年均4.5%,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节能指标。合成氨综合能耗水平在全省同行业排名前五位,全国同行业排名前二十位。污染物排放浓度和总量全部达标排放,其中NH3-N≤25mg/L,COD≤42.6mg/L,此标准远远高于20xx年颁布的国家标准(NH3-N≤40mg/L,COD≤100mg/L),为淮河流域的水污染治理做出了巨大贡献。公司顺利完成了20xx年省政府和市政府下达的循环经济各项指标指标要求,全部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较好的完成“十一五”循环经济目标任务。

三、主要任务和重点项目的进展情况 公司循环经济的主要任务和重点建设的主要内容,一方面是建设“煤—电—肥—化”宏观产业循环经济系统;另一方面是在整个系统中分别从清洁能源开发使用、生产工艺节能降耗、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链延伸、配套管理体系等五个方面开展工作。以热电联供、原料煤本地化、水循环利用、醇醚烃化、CO2回收等为标志性工程。 一年来,公司多方筹措资金,推行技术革新,实现了氮肥生产技术自动化、环境保护、能源综合利用和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 公司在现有生产装置的基础上,投资5970万元,落实氮肥节能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和氮肥生产节能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两个节能财政奖励项目,建设了变换工段中压改造项目、交流电动机变频改造项目、甲醇醇洗改造、6M50氢氮压缩机、Φ2800㎜造气炉、低压联醇系统等装置,通过引进新技术,改良主辅设备,淘汰落后的工艺和设备,强化生产过程

3 管理与控制,使装置的能力得以释放。 公司投入了6310万元,上马了氮肥生产能量系统优化、污水零排放工程工程。新建成投运了无动力氨回收节能装置、三废混燃炉、两水闭路循环、微涡流澄清塔、污水终端治理等装置,全面回收系统的各种废气,掺烧造气炉渣和堆积如山的无烟煤沫,变废为宝,资源得到综合利用;污水进行了综合治理,全公司水资源利用率达98%以上,废气、废水、废渣达标排放,企业的竞争能力进一步提高。同时建成投运了20万吨二甲醚项目,走新能源发展之路,实现了产品结构优化,提升了企业产品竞争。 四、发展循环经济保障体系建设情况 公司健全了循环经济管理系统,实行公司、职能科室和车间三级管理体系;成立了以公司总经理为组长,各职能科室、各生产车间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循环经济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公司日常循环经济管理工作的组织、监督、检查和协调工作,设立了节能办和环保科负责日常事务,各级部门制定了明确的职责。公司总经理及各部门领导都高度重视循环经济开展工作,公司一直把循环经济作为各级管理的重中之重。追求管理节能减排,大力提倡节能降耗。在加强循环经济的科学管理、坚持管理与技术创新等诸多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了污染物排放,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促进了企业快速、高效的发展。

循环经济发展思路及成效 篇二

近年来,我们立足xxxx产业基础和发展优势,以创建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为目标,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围绕企业循环式生产、园区循环式发展、产业循环式组合,基本建立了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项目为载体、园区为平台的循环经济发展机制,初步形成了企业小循环、产业中循环、园区大循环的循环经济发展格局。单位gdp能耗由20xx年的2.798吨标准煤/万元降低到现在1.614吨标准煤/万元,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由20xx年的241立方米/万元降低到现在的154立方米/万元;同时,企业工业废弃物则以8.5%的比率逐年下降,万元二氧化碳排放量同比下降18%以上,目前,集聚区工业废弃物处处理率达到95%以上。随着集聚区污水处理厂和污水管网的全面建成,集聚区污水处理率达100%。

主要做法 篇三

(一)科学论证抓规划。发展循环经济,规划是龙头。我们按照“三规合一”和“四集一转”的要求,编制了西部产业集聚区总体规划;并围绕发展循环经济,先后两次对总体规划进行了调整完善,率先通过了省里的安评和环评,形成了产业成链、企业集群、物质循环、集约发展的空间发展布局。20xx年,我们又针对辖区化工产业突出的实际情况,多次邀请中国石油和化工规划设计研究院,对集聚区内化工产业链条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规划设计,依托佰利联公司、多氟多公司、焦煤集团等化工企业,以发展新材料产业、新能源产业、涂料产业和基础化工产业为重点,初步形成了《现代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园规划》。计划到“十二五”末,西部产业集聚区销售收入突破1000亿元,基本实现产业生态化、发展绿色化的发展目标。

(二)突出重点抓循环。围绕资源综合利用和产业循环发展,实施“循环改造”和“链条延伸”,引入新工艺,谋划新项目,建立新链接,基本形成了“氟、钛、锆、硅、锂”五大化工元素循环产业链。一是抓技术改造,推广清洁生产。引导企业加强科技创新,实施工艺改造,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率。拿佰利联公司为例,主产品钛白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七水硫酸亚铁,经工艺转化,重新用于提炼钛白粉;产生的。废水经净化处理转化为中水,实现循环使用;产生的废气(热)经过梯级利用技术,为自身发展和周边企业提供热源;产生的黄泥废料用于制取钛石膏,生产石膏砖。二是抓外引内联,打造循环链条。按照“横向耦合、纵向延伸、循环链接”原则,实行产业链招商、补链招商,引进建设产业链延伸关键项目,促进了企业间、产业间的首尾相连、环环相扣。围绕佰利联公司主打产品钛白粉,我们引进了江苏三木集团和河南汉莎,实施了表层材料工业园和高性能环保涂料等项目,形成了从基础化工产品到高科技终端产品的链式发展。围绕焦煤集团开元化工,我们引进合晶科技,实施了离子膜烧碱、多晶硅等项目,形成了“离子膜烧碱-三氯氢硅-多晶硅、单晶硅”光伏产业互补共进的循环链条。三是抓产业互动,促进循环链接。结合产业发展特点,依托氟、钛、锆、锂、硅等五大产业延伸,规划建设了产品相互应用、互为原料的六大产业园。如氟化学产业园区利用光伏产业园区的产品单晶硅、多晶硅生产太阳能切片,最终形成太阳能电池、节能灯具等产品;佰利联产业园区与光伏产业园区、氟化学产业园区间共享氯气等化工原料……按照集聚区规划,通过政府搭建的资源共享平台,强化园区联系,推动产业向精深化、规模化发展,促进产业链和产业园区间形成横向耦合的产业循环。

(三)健全政策抓配套。推进循环经济必须要有一套完善的政策作为支撑和保障。我们着重从产业、财税、土地、服务等方面,研究制定相关的配套政策,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在产业政策方面,对照国家宏观调控的有关政策,列出了产业发展明细目录,对鼓励类项目优先发展,对限制类项目不予支持,对禁止类项目一律不予引进、不予审批、不准建设。在财税政策方面,对符合循环经济要求、国家鼓励的项目,由财税部门对照有关规定制定细则,给予奖惩。在土地政策方面,对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中的基础设施项目,按照政策规定优先保证土地供应,该减免的费用一律减免。在服务政策方面,对循环经济建设的重点项目和重点工作,分别由一名区级领导牵头全程服务,要求有关部门跟踪服务,努力打造绿色通道,促进循环经济项目的实施。

(四)严格管理抓执法。严格落实国家产业政策,限期淘汰国家明令禁止的设备和工艺,支持发展清洁生产工艺和高新技术产业;深入开展环保飓风专项行动,关停取缔了30余家“五小”企业,对排放不达标的企业进行了停产治理,为循环经济发展拓展了发展空间。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带头遵守环保法律法规,依法行政,积极支持和督促有关部门严格执法、秉公执法。人大、政协始终把环境保护作为监督重点,组织代表、委员开展经常性的执法检查、视察活动,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全面推行了环保行政执法责任制、评议考核制、行政执法公开制和行政责任追究制,规范执法行为,使执法部门和执法人员正确行使权力、自觉履行义务,确保环保法律法规得到全面实施,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循环经济工作总结 篇四

一、关于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工作的进展情况 20xx年,辽宁省委、省政府作出决策要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建设,20xx年,国家环保总局正式批复辽宁省在全国率先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工作。三年来,辽宁省循环经济试点工作紧紧围绕老工业基地振兴这一中心任务,注重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法律规范、公众参与、重点突破、兼顾社会”的原则,加强组织协调,省及各市政府成立了循环经济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把试点工作内容纳入工作目标责任制,重点推进了循环经济型企业、生态工业园区、城市资源循环型社会和资源再生产业基地建设,全省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1、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建立了一大批循环经济型企业。全省已有480多家重点污染企业开展了清洁生产审核,共实施9420多个项目,每年新增经济效益近20亿元,节水1.67亿吨,节电1.85亿千瓦小时,减排二氧化硫、烟粉尘等污染物18万多吨;在冶金、电力、煤炭和选矿等行业创建了50多家废水“零排放”企业;鞍钢已建成40多个循环经济项目,基本实现了高炉、焦炉和转炉煤气的“零放散”,当年产生的冶金废渣全部实现回收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率达到91%。 2、开展废弃物综合利用,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是结合资源枯竭地区经济转型,开发利用矿山废弃资源,建设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抚矿集团以“一矿四厂一气”转产项目为主线,围绕油母页岩和煤矸石综合利用,大力发展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目前,已建成年产6000万块的煤矸石烧结砖一期工程和年增产水泥27万吨的页岩废渣水泥厂扩建工程;年产59万吨油母页岩炼油扩建项目和页岩热电厂项目正在筹建之中。

二是结合开发区整合提升,开展资源循环利用和能源梯级利用,提高区域经济运行质量。大连开发区通过建设关键链接项目,构建和完善生态工业网链,启动实施了工业介质循环利用、废旧家电综合利用和中水回用等9个工业生态链接项目,已有5个项目建成投产,电镀工业园实现废水“零排放”。

三是建设区域内企业间的关键链接项目。葫芦岛市在金属冶炼、石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实施了15个链接项目,综合利用近50万吨固体废弃物、7万吨二氧化碳和6500多吨二氧化硫,年新增经济效益7000多万元。四是结合资源综合利用,大力发展资源再生产业。全省已建成朝阳华龙、铁岭新新等30多个煤矸石和粉煤灰综合利用项目,20xx年全省煤矸石和粉煤灰综合利用率达到74%和47%,比20xx年分别提高了45个、10个百分点。

3、大力发展生态工业,实现环境与经济“双赢”。沈阳铁西新区通过对污染企业的搬迁、改造,实现产业重组和产品升级换代,优化城市布局,从源头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目前,正在将47家重点企业构建成9条工业生态产业链和循环网络,开展物流、能流的梯级利用,工业废水50%以上通过处理后回用,年减排固体废物44万吨。大连市以消除市中心污染源为突破口,对地处市内的能耗高、污染重、效益差的工业企业进行搬迁改造。除少数企业就地关闭外,大多数企业通过盘活土地,利用级差地价获得发展资金,提高了企业技术水平。城市环境的改善,提升了土地价值,为引进高新技术调整产业结构和招商引资提供了良好的投资环境和条件。

4、发展循环型生态农业,促进了城乡发展的协调统一。全省已建成63个高标准“四位一体”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45万亩有机食品基地。盘锦市启动建设了太平农场、鼎翔公司、西安生态养殖场、石山种畜场四个生态农业示范园区。西安生态养殖场以生产和利用水生植物为核心,牧渔农相结合,实行四级净化,五步利用,资源多层次开发,多级循环利用的复合生态模式,成为被联合国环境署命名的全球500佳之一。阜新市以双汇、大江等加工企业为龙头建立养殖业和有机农业、绿色农业发展链条,已建成千亩以上农业园区15个。全省还建成秸秆气化工程39处,促进了农村能源调整。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4篇《循环经济心得体会总结 循环经济心得体会总结怎么写》,您可以复制其中的精彩段落、语句,也可以下载DOC格式的文档以便编辑使用。

331 20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