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工作总结报告【最新2篇】

发布时间:

疫情防控工作总结报告 篇一

关于疫情防控工作情况的报告 省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治工作开展以来,学校高度重视,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提升政治站位,认真统筹安排,整合各方力量,开展全面摸排,实行联防联控,确保疫情防控工作全面落实,不留死角。目前我校总体形势良好,学校无假期留校学生,没有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统一调度指挥 学校党委、行政认真学习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 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省委书记指示和省长具体要求,扛牢政治责任,强化统筹协调,迅速安排部署疫情防护工作措施。一是组织成立领导小组。成立了党政一把手为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副组长的疫情防控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主管校领导兼任,统一组织领导、指挥协调全校疫情防控工作,真正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二是研讨制定工作方案。按照“领导挂帅,部门配合;分层管理,依法防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科学应对,群防群控”的原则,研讨制定了学校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全面安排部署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实现了防控全覆盖,不留工作空白点。三是下发防疫工作通知。1月25日,学校下发《关于做好20__年寒假期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疫工作的通知》,通过各类新媒体平台启动部署,对各项防疫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二、加强宣传引导,提升师生防控意识 一是开展疫情防控宣传。通过学校主页通知、公众号发布、QQ微信推送、朋友圈转发等方式开展形式灵活的新型肺炎知识、防范措施、注意事项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员工消除恐慌情绪,增强自我防病意识,提醒广大师生不信谣、不传谣。二是传达落实工作部署。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和战斗堡垒作用,以党总支、党支部、党小组为工作单位,及时将疫情防控各项部署传达落实到每个支部、每名党员、每位师生。三是发布致学生的公开信。1月26日,发布《致学校全体学生的一封信》,促进广大学生坚定信心、同舟共济,从自己做起,肩负疫情防控责任。

三、加强排查消杀,落实疫情防控措施 一是深入开展师生排查。及时启动联防联控措施,采取学校、学院、专业、班级 “四级联动”,相关工作人员统一调度,全面掌握师生员工动向情况,进一步摸清底数,建立师生流动台账持续跟踪管理。二是全面进行防毒消杀。对学校各重点部位喷洒消毒水,最大程度上消毒杀菌;做好校园饮用水供应的卫生安全管理;实施校园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提高环境卫生质量。三是加强校园值班巡查。第一时间启动学校应急预案,强化假期“三级值班”制度,书记校长坚持每天到校工作;加强门岗登记检查,非本校师生禁止进入校园;实行疫情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每天下午17点前上报汇总疫情情况。四是做好网上授课准备。发布《关于做好网上教学准备工作的通知》,要求全体教师提前做好网上授课准备,按原课程表和教学进程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按时上课下课,保证学生完成教学任务。

四、加强监督检查,大力夯实工作责任 一是促进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发挥。学校党委组织部印发了《致全校各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的倡议书》,倡议全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肩负起抗击疫情的政治责任和重大使命,在疫情防控攻坚战中叩问初心、践行使命。二是严明防控工作纪律。校纪委印发《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进一步严明政治纪律的通知》,进一步严明工作纪律,促进责任落实。三是开展工作情况检查。组织成立了四个工作检查组,不定时对学校进行工作检查,有力推动了工作措施落实落地。

下一步,我们将以对师生员工高度负责的态度,进一步强化风险意识、杜绝麻痹思想,主动担当作为、持续做好防控,不折不扣、全力以赴抓好各项防控工作落实,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确保全校师生员工及家属生命健康安全和学校大局稳定。

20__年1月28日

疫情防控工作总结报告 篇二

我国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有效应对处置这场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根本原因是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发挥了无可比拟的重要作用。实践证明,应对风险挑战冲击必须善于运用制度优势,让制度释放出“威力”。而要达到这一效果,还需要把制度建设的功夫下在平时。

释放制度“威力”首在健全完善制度。健全完善的制度,有助于有效预见风险挑战,事先形成应对风险的方案,有助于及时作出反应,缩短应对时间,更有助于增强战胜风险挑战的信心。因此,我们必须把健全完善制度摆在重要位置,不断增强制度建设的科学性、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进一步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要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运用系统思维和科学精神,不断健全完善风险防控机制,围绕空白领域、薄弱环节及时健全相关制度,扫除风险防控的盲区;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正视存在的问题、难点、焦点,突出问题导向,借此次疫情“大考”,推动制定重大风险挑战应对和化解之策,补齐制度方面的短板,筑牢防范和应对风险挑战的制度基础。

释放制度“威力”贵在提高运用能力。提高运用制度的能力,是把制度优势转化为应对风险挑战效能的关键。运用制度,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因此,必须重视党员干部运用制度能力的提升。要把增强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以及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作为提升运用制度能力的重要内容,通过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不断提升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按照制度履职的能力和水平;要把疫情防控一线作为“练兵场”,让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到疫情防控一线“淬火”,当好“先锋员”“排头兵”,在实实在在的防控工作中,检验其运用制度的能力,并以此为契机查弱项、补短板。

释放制度“威力”重在制度执行落实。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要强化制度执行力,加强制度执行的监督,切实把我国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推动制度执行落实首先要树立制度自信,要从历史、实践等多个角度展示制度优势,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尊崇制度,形成制度执行的持久动力;其次要增强制度意识,将强化制度意识纳入日常教育培训中,引导党员干部树立严格按制度办事的意识,把执行落实制度转化为自觉行动;最后要强化监督,加大制度执行的监督检查力度,对偏离制度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纠正,对违背制度,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随意变通、恶意规避等行为严肃查处,通过监督检查引导党员干部树牢制度执行落实的责任意识。

“小智治事,大智治制”。深刻把握时与势,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健全完善,确保制度释放“威力”,是应对风险挑战、赢得主动的有力保证。

以上内容就是差异网为您提供的2篇《疫情防控工作总结报告》,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

331 202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