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5年高考总结【优秀5篇】

发布时间:

简便运算是一种高级的混合运算,是混合运算的技巧,学好了简便运算,不仅能提高计算能力、计算速度及正确率,还能使复杂的计算变得简单,也就是变难为易,变繁为简,变慢为快。差异网为朋友们整理了5篇《“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5年高考总结》,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朋友、小朋友们。

基因分离定律 教案 篇一

基因的分离规律教案(第一课时)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理解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及其解释和验证; 2.理解基因型、表现型及环境的关系; 3.掌握基因的分离规律; 4.了解显性的相对性;

5.了解分离规律在实践中的应用。 (二)能力训练点

1.通过从分离规律到实践的应用:从遗传现象上升为对分离规律的认识,训练学生演绎、归纳的思维能力;

2.通过遗传习题的训练,使学生掌握应用分离规律解答遗传问题的技能技巧。

(三)德育渗透点

除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外,着重在提高学科科学素质方面进行下列两点教育:

1.孟德尔从小喜欢自然科学,进行了整整8年的研究实验,通过科学家的事迹,对学生进行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教育;

2.通过分离规律在实践中的应用,进行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四)学科方法训练点

1.了解一般的科学研究方法:实验结果──假说──实验验证──理论; 2.理解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初步掌握在遗传学中运用符号说明遗传规律的形式化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教学重点及解决办法 教学重点

基因的分离规律 [解决办法] (1)着重理解等位基因的概念,因为这是分离规律包涵的基本概念。 (2)在分离现象的解释、测交的讲授中强调杂合体中等位基因随同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因而形成1:1的两种配子。

(3)应用分离规律做遗传习题。

(4)说明不完全显性遗传F2表现型之比为1:2:1,更证明分离规律的正确性和普遍适用性。

2.教学难点及解决办法 (1)分离规律的实质。

(2)应用分离规律解释遗传问题。 [解决办法] (1)运用减数分裂图说明第一次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2)出示有染色体的遗传图解。

(3)应用遗传规律解题──典型引路,讲清思维方法。 3.教学疑点及解决办法

教学疑点

相对性状、杂交方法、人的高矮遗传。 [解决办法] 相对性状

解释概念,举例说明,并口头测试。 杂交方法

用挂图说明去雄与授粉。 人的高矮遗传 说明是多基因的遗传。

三、课时安排

3课时。

四、教法

讲述、谈话、练习。

五、教具准备

杂交图、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图、画有染色体的遗传图解的图、减数分裂示意图、紫茉莉的遗传图解、板书可由银幕显示、多媒体教学器材。

六、学生活动设计

1.让学生判别相对性状或学生自己举例说明。 2.课本上几种显性和隐性状让学生相互识别。 3.测交的内容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去做出结果。 4.分离规律讲述后,阅读理解。

5.学生做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到子二代的遗传图解。 6.学生做分离规律的遗传习题。

7.学生做课本上人类显性和隐性的遗传图解。 8.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提出有关遗传的问题。

七、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多媒体教学的银幕上显示本堂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确本堂课应达到的学习目标。

学习孟德尔的科学精神;了解它的研究特点和方法;理解对实验结果的解释;理解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练习规范地做遗传图解。

(二)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引 言: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那么基因在传种接代中有什么样的传递规律,得先了解遗传学奠基人孟德尔。

讲 述:

介绍孟德尔简历、豌豆杂交实验,揭示遗传学的经典定律──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35年后三位科学家重新发现被埋没的真理,重新展现真理的光辉。 孟德尔的研究方法:杂交实验法。 杂交实验法是研究遗传规律的基本方法。

什么是杂交实验法?银幕显示并讲解如何传粉、受精,受精卵是第二代的起点,发育成胚直到豌豆种子。

孟德尔选用的实验材料──豌豆。自花传粉,也是闭花受粉。实验结果可靠又易于分析,这是他研究的特点,也是他研究成功的原因之一。

基因分离规律 讲述:

由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引出相对性状的概念。 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此概念有三个要点: 同种生物──豌豆 同一性状──茎的高度

不同表现类型──高茎1.5 m~2.0 m 矮茎0.3 m左右

提问:豌豆种子的子叶黄色与绿色是不是相对性状?为什么?(回答:是。具备相对性状概念包含的三个要点:同一种生物──豌豆,同一性状──子叶颜色;不同表现类型──黄色与绿色) 检测提问:(问题出示在银幕上) 选出下列不是相对性状的一项:

A.果蝇的红眼和白眼 B.人类的近视和色盲 C.棉花的长绒与短绒 D.豌豆花的腋生与顶生

答案:(B)。因为近视指视觉的远近,色盲指视觉的颜色,不是同一性状。 讲 述:孟德尔研究性状遗传,首先是针对一对相对性状的传递情况进行研究,然后再对多对相对性状在一起的传递情况进行研究──这种研究方法是他研究的特点,也是他获得成功的又一原因。

讲 述:1.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 银幕出示图象演示杂交实验过程及结果,配合讲述,着重讲清以下三个基本概念:

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在杂交实验中,把杂种F1中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叫做显性性状(简称显性);把未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叫做隐性性状(简称隐性)。

杂交子一代全是高茎,自花传粉也叫自交,即同种类型相交,子二代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的数量比是把787:277接近3:1。孟德尔读书时就喜欢数学,因此他在研究中应用了数学统计的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这是他研究的第三个特点,也是成功的第三个原因。

孟德尔研究的方法:杂交实验法(生物学方法)。

研究特点:①实验材料──选用自花传粉的豌豆,②分析研究方法──从一对相对性状入手,③运用数学方法──数学统计。

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显现不同性状(如高茎和矮茎)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

学生活动:联系实际认识显性隐性。对照课本,学生相互识别有无耳垂、卷舌与不卷舌、双眼皮与单眼皮,从而了解人类遗传的显、隐性状。

2.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提 问:什么是基因?基因位于何处?学生答:(略) 讲 述:(1)基因控制性状

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是显性基因,一般用大写字母表示,豌豆高茎基因用D表示。

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是隐性基因,一般用小写字母表示,豌豆矮茎基因用d表示。

在体细胞中,控制性状的基因成对存在,纯种高茎豌豆用DD表示,矮茎豌豆用dd表示。

在生殖细胞中,控制性状的基因成单存在,因为核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生殖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因此高茎豌豆生殖细胞中基因为D,矮茎豌豆生殖细胞中基因为d。

提 问:受精卵为Dd,以后种子的胚及种子播种下去长出的体细胞的基因构成是什么? 受精卵为Dd,即是杂种一代的起点,以后按有丝分裂发育成的胚、豌豆种子、播种后长出的根、茎、叶体细胞的基因构成均是Dd。

讲 述:(2)等位基因的概念

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叫做等位基因。

例如:D和d就是等位基因。

此概念有两个要点:

一对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如图,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如高茎和矮茎。 显性作用:等位基因D和d,由于D和d有显性作用,所以F1(Dd)的豌豆是高茎。

等位基因分离:D与d一对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最终产生两种雄配子。D:d=1:1;两种雌配子D:d=1:1。银幕出示有染色体遗传的图象,结合讲解,着重强调这是孟德尔解释的最核心、最关键的内容。D、d独立存在,它要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配子。

(3)3:1的结果:两种雄配子D与d;两种雌配子D与d,受精就有四种结合方式,因此F2的基因构成情况是DD:Dd:dd=1:2:1,性状表现为:

高茎:矮茎=3:1。 3.基因型和表现型

表现型──指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例如,高茎和矮茎。 基因型──指与表现型相关的基因组成。例如,高茎豌豆的基因型有DD和Dd两种,而矮茎豌豆的基因型只有dd一种。

基因型是指生物体内部的遗传物质结构,存在于细胞核(核基因),一般用英文字母表示。

表现型指性状,现阶段我们学习的性状大多可外化于生物体,甚至肉眼可见。表现型大多用中文字母表示。(血型也是性状,但不可见。) 基因型是表现型的内在根据,表现型是基因型的表达形式,是遗传作用的外化。 (三)总结、扩展

孟德尔的研究方法是杂交实验法,用高豌豆和矮豌豆杂交,杂种一代全是高茎豌豆,经自花传粉后,杂种二代发生性状分离。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之比为3:1。孟德尔解释的关键是杂合体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

孟德尔又做了豌豆子叶黄色和绿色等其余六对杂交实验,F2表现型的比例均是3:1,请同学们按板书要求试着做遗传图解。

(四)布置作业

l.杂合高茎豌豆自交产生的后代中,杂合高茎植株约占后代总数的( )?答案:B。

A.1/4 B.1/2 C.3/4 D.100% 2.什么叫等位基因? 3.做遗传图解:

豌豆子叶黄色纯种(YY)与绿色子叶豌豆(yy)杂交,F1表现型全是黄色,让其自交后,F2发生性状分离,黄色子叶与绿色子叶豌豆之比为3:1。请做遗传图解到F2。

(五)板书设计

二、遗传的基本规律 (一)基因的分离规律 l.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 2.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3.表现型和基因型 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图解: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教学设计 篇二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知道: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

识记:(1)两对相对性状与两对等位基因的关系;

(2)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理解:(1)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2)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3)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能力目标

1.通过配子形成与减数分裂的联系,训练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2.通过自由组合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及有关习题训练,使学生掌握应用自由组合定律解遗传题的技能、技巧。

情感目标

1.通过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所揭示的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学习,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 义实践观的教育。

2.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不断探求新知识的精神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1.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解决方法

(1)强调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产生四种配子的原因。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产生四种类型的配子。

(2)通过染色体上标有有关基因的减数分裂图解,强调非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3)画有关基因的细胞图。

(4)做运用自由组合定律的有关习题。

教学难点

1.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解决方法

(1)运用有关的多媒体课件,演示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重组而自由组合的情况。(2)画有关基因的细胞图。

(3)做运用自由组合定律的有关习题。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教师用直观教学、与学生讨论探究、归纳推理相结合。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导语:

我们伟大的奥地利遗传学家、遗传学的奠基人孟德尔通过苦苦8年的碗豆杂交实验的研究,发现了震惊世界的遗传两个定律,即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两大定律广泛用于农业、畜牧业、优生优育,现在培养出了高产的水稻、玉米等,给广大人民带来了福音。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基因的分离定律。下面请同学们共同回忆以下几个问题:

提问: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什么?

(回答:基因分离定律是: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于遗传给后代。)

提问:请同学们分析孟德尔的另外两个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

①豌豆粒色试验

②豌豆粒形试验

P黄色X绿色

P圆形X皱形

F1 黄色

F1 圆形

F

2(回答:①F1黄色豌豆自交产生两种表现型:黄色和绿色,比例为:3:1。②F1圆形豌豆自交产生F2有两种类型:圆粒和皱粒,比例为3:1。)

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一)、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展示课件)

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是在完成了对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的研究后得出的。那么,豌豆的相对性状很多,如果同一植株有两对或两对以上的纯合亲本性状,如:豌豆的黄色相对于绿色为显性性状,圆粒相对于皱粒为显性性状,我们将同时具有黄色、圆粒两种性状的纯亲本植株和具有绿色、皱粒两种性状的纯亲本植株放到一起来研究它们杂交后的情况的话,F会出现什么样的现象?它是否还符合基因的分离规律呢?于是,孟德尔就又做了一个有趣的试验,试验的过程是这样的:

孟德尔选用了豌豆的粒色和粒形这样两个性状来进行杂交,即纯种黄色圆粒豌豆和绿色皱粒豌豆做亲本进行杂交,无论是正交还是反交,结出的种子都是黄色圆粒的。以后,孟德尔又让F1植株进行自交,产生F2中,不仅出现了亲代原有的性状——黄色圆粒和绿色皱粒,还产生了新组合的性状——绿色圆粒和黄色皱粒。在所结的556粒种子中,有黄色圆粒的315粒、绿色圆粒的108粒、黄色皱粒的101粒、绿色皱粒32粒。这四种表现型的数量比接近9:3:3:1。

(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提问:为什么会出现以上这样的结果呢?请同学们以四人小组的形式围绕以下几个问题进行讨论。(教师组织学习小组讨论,并分析问题,指定小组长回答问题。)

提问:这一试验结果是否符合基因分离定律?

方法:从一对性状(粒色、粒形)入手,看实验结果是否符合分离规律:

粒色:黄色: 315+101=416

绿色:108 +32=140 黄色:绿色 接近于3:1

粒形:圆粒:315+108=423 皱粒:101 +32=133

圆粒:皱粒接近于3:1(回答:由此可见,从一对性状的角度去衡量这一试验是符合分离定律的。)

提问:新组合的性状是如何产生的呢?(引导学生思考。)

通过对上述遗传实验的分析,在F2不仅出现了与亲本性状相同的后代,而且出现了两个新组合的形状:黄色皱粒和绿色圆粒,并且两对相对性状的分离比接近3:1。这说明什么问题?

(回答:这表明在F1形成配子后,配子在组合上发生了自由配对的现象。)

讲述:对,这表明两对性状在共同的遗传过程中性状分离和等位基因的分离是互不干扰,各自独立的。由于一对性状的分离是随机的、独立的,那么,两对性状在遗传的过程中必然会发生随机组合。

从实验结果来看,在F2中:

粒色:黄色:3/4 粒形:圆形:3/4

绿色:1/4

皱形:1/4

也就是说,在3/4的黄色种子中,其中应该有3/4是圆粒的,1/4是皱粒的;在1/4的绿色种子中,应该有3/4是圆粒的,1/4是皱粒的。反过来也一样,即在3/4的圆粒种子中,应该有3/4是黄色的;有1/4是绿色的。在1/4的皱粒种子中,应该有3/4是黄色;1/4是绿色。

两对性状结合起来应该是

556粒种子应出现的性状

黄色圆粒:3/4x3/4=9/16 556x9/16=313

黄色皱粒: 3/4xl/4=3/16 556x3/16=104

绿色圆粒: 1/4x3/4=3/16 556x3/16=104

绿色皱粒: 1/4xl/4=1/16 556xl/16=34

杂交实验的结果也正是如此,在556粒种子中,黄色圆粒315粒,黄色皱粒101粒,绿色圆粒108粒,绿色皱粒32粒,正好接近:9/16:3/16:3/16:1/16,即:9:3:3:1。

根据以上分析,请同学们看书:P30以上数据表明„„至P31第二自然段结束。

讲述:孟德尔假设豌豆的粒色和粒形分别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即黄色和绿色分别由Y和y控制)圆粒和皱粒分别由R和r控制,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提问:根据子一代的表现型,能否说明亲本的显隐性关系?

(回答:由于子一代表现为黄色圆粒,说明亲本中黄色相对于绿色为显性性状,圆粒相对于皱粒为显性性状。)提问: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如何表示?

(回答:纯种黄色圆粒的基因型为YYRR;纯种绿色皱粒的基因型为yyrr)

提问:两个亲本产生配子的情况如何?F1的基因型是什么?(回答:根据减数分裂的原理,YYRR产生的配子为YR,yyrr产生的配子为yr。F1的基因型为YyRr。)

提问:F1形成配子时,各等位基因之间的分离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不同对的非等位基因表现为随机结合。请同学们思考F1产生的雌雄配子各几种?比例如何?

(回答: F1产生的雌雄配子各四种,即YR、Yr、yR、yr,比例为: 1:l:l:1。)

讲述:关于杂种F1产生配子的种类和比例是发生自由组合的根本原因,也是这节课的难点。现在我们一起来分析F1产生配子的过程。

杂种F1(YyRr)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Y和y、R和r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进入不同的配子,而不同对的等位基因之间随机组合在同一配子中,F1基因型 等位基因分离 非等位基因之间自由组合

→→

YR Yr yR yr

1: 1: 1:1

由于Y与R和r组合的几率相同,R与Y和y组合的几率也相同,所以四种配子的数量相同。

提问:杂种F1形成配子后,受精时雌雄配子是如何随机组合的?请同学们思考F1的配子结合的方式有多少种?

(回答:结合方式有16种。)

提问:以上结合方式中;共有几种基因型、几种表现型?

(回答:有九种基因型、四种表现型,表现型数量比接近于9:3:3:1。)

(三)、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

问:什么是测交?这里应是谁和谁杂交?

学生回答:让F1代和双隐性亲本回交,也就是F1代和绿色皱缩豌豆杂交。

教师强调:

这是理论上推导的预期测交,即是按孟德尔提出的假说,能产生4种配子,它们的数目相等,而隐性纯合子只产生一种配子,故测交后代有4种表现型。黄圆:黄皱:绿圆:绿皱=1:1:1:1。请一位同学将上述情况用基因遗传图解表示。

(四)、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五)解题思路

1、先确定显性、隐性

2、根据表现型初步确定基因组成 3、根据上下代关系进一步确定基因型 4、再据比例确定基因型 5、多对等位基因一对一对考虑

(六)经典题型

1、鸡的腿有毛腿、光腿,冠有豌豆冠、单冠,两对性状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现有一只公鸡甲与两只母鸡乙和丙,这三只鸡都是毛腿豌豆冠,用甲与乙、丙分别进行杂交,它们产生的后代性状表现如下:(腿基因用F、f表示,冠用E、e表示,性状没有出现的表示不能出现)

(1)

甲×乙→毛腿豌豆冠,光腿豌豆冠(2)

甲×丙→毛腿豌豆冠,毛腿单冠

公鸡甲的基因型是,公鸡乙的基因型是,公鸡丙的基因型是。

A.FFEE B.FFEe C.FfEe D.FfEE

2、父本为YYRr,母本为YyRr,则F1中不可能出现的 基因型是()A、yyrr B、YYRr C、YyRr D、YYrr

3、将白色盘状南瓜与黄色球状南瓜杂交,F1全是黄色盘状南瓜,两对性状自由组合,F1自交,产生的F2中出现有30株白色盘状南瓜,预计F2中基因型为杂合体的株数为()A、120 B、60 C、30 D、180

4、豌豆黄圆(YyRr)× 某“X”杂交,后代表现型黄圆、黄皱、绿圆、绿皱比例为: 3:3:1:1,某“X”基因型为:()5.有一种软骨发育不全的遗传病,两个有这种病的人(其他性状正常)结婚,所生第一个孩子得白化病且软骨发育不全,第二个孩子全部性状正常。假设控制这两种病的基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请预测,他们再生一个孩子同时患两病的几率是()

A.1/16 B.1/8 C.3/16 D.3/8

盂德尔在完成了对豌豆一对相对性状的研究以后,没有满足已经取得的成绩,而是进一步探索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揭示出了遗传的第二个规律——自由组合定律。

(七)布置作业

高三一轮复习生物课堂同步基础训练: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篇三

课堂同步基础训练

1.(2017·全国Ⅱ,6)若某哺乳动物毛色由3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独立分配的等位基因决定,其中,A基因编码的酶可使黄色素转化为褐色素;B基因编码的酶可使该褐色素转化为黑色素;D基因的表达产物能完全抑制A基因的表达;相应的隐性等位基因a、b、d的表达产物没有上述功能。若用两个纯合黄色品种的动物作为亲本进行杂交,F1均为黄色,F2中毛色表现型出现了黄∶褐∶黑=52∶3∶9的数量比,则杂交亲本的组合是()

A.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B.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C.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D.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2.(2016·全国Ⅲ,6)用某种高等植物的纯合红花植株与纯合白花植株进行杂交,F1全部表现为红花。若F1自交,得到的F2植株中,红花为272株,白花为212株;若用纯合白花植株的花粉给F1红花植株授粉,得到的子代植株中,红花为101株,白花为302株。根据上述杂交实验结果推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F2中白花植株都是纯合子

B.F2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2种

C.控制红花与白花的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D.F2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种类比红花植株的多

3.在家蚕遗传中,黑色(A)与淡赤色(a)是有关蚁蚕(刚孵化的蚕)体色的相对性状,黄茧(B)与白茧(b)是有关茧色的相对性状,假设这两对相对性状自由组合,有三对亲本组合,杂交后得到的数量比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组别

黑蚁黄茧

黑蚁白茧

淡赤蚁黄茧

淡赤蚁白茧

组合一

组合二

0

0

组合三

0

0

A.组合一亲本基因型一定是AaBb×AaBb

B.组合三亲本基因型可能是AaBB×AaBB

C.若组合一和组合三亲本杂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与组合三的相同

D.组合二亲本基因型一定是Aabb×aabb

4.假如水稻的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瘟病(R)对易染病(r)为显性。现有一高秆抗瘟病的亲本水稻和矮秆易染病的亲本水稻杂交,产生的F1再和隐性类型进行测交,结果如图所示(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请问F1的基因型为()

A.DdRR和ddRr

B.DdRr和ddRr

C.DdRr和Ddrr

D.ddRr

5.某二倍体植物花瓣的大小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基因型为AA的植株表现为大花瓣,Aa为小花瓣,aa为无花瓣。花瓣颜色(红色和黄色)受另一对等位基因R、r控制,R对r为完全显性,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若基因型为AaRr的个体测交,则子代表现型有3种,基因型有4种

B.若基因型为AaRr的亲本自交,则子代共有9种基因型,6种表现型

C.若基因型为AaRr的亲本自交,则子代有花瓣植株中,AaRr所占比例约为,而所有植株中纯合子约占

D.若基因型为AaRr与Aarr的亲本杂交,则子代中红色花瓣的植株占

6、某植物个体的基因型为Aa(高茎)Bb(红花)Cc(灰种皮)dd(小花瓣),请思考如下问题:

(1)若某基因型为AaBbCcdd个体的体细胞中基因与染色体的位置关系如图1所示,则其产生的配子种类数为______种,基因型为AbCd的配子所占比例为________,其自交所得子代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其中AABbccdd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其子代的表现型有________种,其中高茎红花灰种皮小花瓣个体所占比例为________。

(2)若某基因型为AaBbCcdd个体的体细胞中基因与染色体的位置关系如图2所示(不发生交叉互换),则其产生的配子种类数为________种,基因型为AbCd的配子所占比例为______,其自交所得子代的基因型有______种,其中AaBbccdd所占比例为________,其子代的表现型有________种,其中高茎红花灰种皮小花瓣个体所占比例为________。

7.某植物红花和白花这对相对性状同时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如A、a;B、b;C、c……)。当个体的基因型中每对等位基因都至少含有一个显性基因时(即A_B_C_……)才开红花,否则开白花。现有甲、乙、丙、丁4个纯合白花品系,相互之间进行杂交,杂交组合、后代表现型及其比例如下:

甲×乙     乙×丙       乙×丁

F1白色

F1红色

F1红色

↓⊗

↓⊗

↓⊗

F2白色  F2红色81∶白色175 F2红色27∶白色37

甲×丙

甲×丁

丙×丁

F1白色

F1红色

F1白色

↓⊗

↓⊗

↓⊗

F2白色  F2红色81∶白色175   F2白色

根据杂交结果回答问题:

(1)这种植物花色的遗传遵循哪些遗传定律?

(2)本实验中,植物的花色受几对等位基因的控制,为什么?

8.(2020·全国Ⅱ,32)控制某种植物叶形、叶色和能否抗霜霉病3个性状的基因分别用A/a、B/b、D/d表示,且位于3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表现型不同的4种植株:板叶紫叶抗病(甲)、板叶绿叶抗病(乙)、花叶绿叶感病(丙)和花叶紫叶感病(丁)。甲和丙杂交,子代表现型均与甲相同;乙和丁杂交,子代出现个体数相近的8种不同表现型。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甲和丙的杂交结果,可知这3对相对性状的显性性状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甲和丙、乙和丁的杂交结果,可以推断甲、乙、丙和丁植株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若丙和丁杂交,则子代的表现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择某一未知基因型的植株X与乙进行杂交,统计子代个体性状。若发现叶形的分离比为3∶1、叶色的分离比为1∶1、能否抗病性状的分离比为1∶1,则植株X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

9.(2018·全国Ⅲ,31)某小组利用某二倍体自花传粉植物进行两组杂交实验,杂交涉及的四对相对性状分别是:红果(红)与黄果(黄)、子房二室(二)与多室(多)、圆形果(圆)与长形果(长)、单一花序(单)与复状花序(复)。实验数据如下表。

组别

杂交组合F1表现型

F2表现型及个体数(个)

红二×黄多

红二

450红二、160红多、150黄二、50黄多

红多×黄二

红二

460红二、150红多、160黄二、50黄多

圆单×长复

圆单

660圆单、90圆复、90长单、160长复

圆复×长单

圆单

510圆单、240圆复、240长单、10长复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控制甲组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上,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控制乙组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________(填“一对”或“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若用“长复”分别与乙组的两个F1进行杂交,结合表中数据分析,其子代的统计结果不符合________的比例。

10.(2019·江苏,32)杜洛克猪毛色受独立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毛色有红毛、棕毛和白毛三种,对应的基因组成如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毛色

红毛

棕毛

白毛

基因组成A_B_

A_bb、aaB_

aabb

(1)棕毛猪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

(2)已知两头纯合的棕毛猪杂交得到的F1均表现为红毛,F1雌雄交配产生F2。

①该杂交实验的亲本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F1测交,后代表现型及对应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F2中纯合个体相互交配,能产生棕毛子代的基因型组合有________种(不考虑正反交)。

④F2的棕毛个体中纯合子的比例为________。F2中棕毛个体相互交配,子代白毛个体的比例为________。

(3)若另一对染色体上有一对基因I、i,I基因对A和B基因的表达都有抑制作用,i基因不抑制,如I_A_B_表现为白毛。基因型为IiAaBb的个体雌雄交配,子代中红毛个体的比例为________,白毛个体的比例为________。

答案

1.D

2.D

3.C

4.C

5.B

6、(1)8  27  8

(2)4  9  6

7.(1)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和基因的分离定律(或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4对。①本实验的乙×丙和甲×丁两个杂交组合中,F2中红色个体占全部个体的比例为81/(81+175)=81/256=(3/4)4,根据n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且完全显性时,F2中显性个体的比例为(3/4)n,可判断这两个杂交组合中都涉及4对等位基因。②综合杂交组合的实验结果,可进一步判断乙×丙和甲×丁两个杂交组合中所涉及的4对等位基因相同。

8.(1)板叶、紫叶、抗病

(2)AABBDD AabbDd aabbdd aaBbdd

(3)花叶绿叶感病、花叶紫叶感病

(4)AaBbdd

9.(1)非同源染色体 F2中两对相对性状表现型的分离比符合9∶3∶3∶1 一对 F2中每对相对性状表现型的分离比都符合3∶1,而两对相对性状表现型的分离比不符合9∶3∶3∶1

(2)1∶1∶1∶1

10.(1)4(2)①AAbb和aaBB ②红毛∶棕毛∶白毛=1∶2∶1 ③4 ④1/3 1/9(3)9/64 49/64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5年高考总结 篇四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5年高考总结

我们正在对近5年全国新课标卷高考的考点进行总结,旨在解读各考点的分布,对照考纲内容,进行命题趋势分析,做好备考。本文对必修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五年高考考点进行分析与备考建议。年份2016年2014年2013年题号新课标Ⅲ卷。6新课标II卷。32全国大纲卷。34新课标Ⅰ卷。31新课标Ⅱ。32分数612141010考点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和推理判断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中显隐性的判断与亲本基因型的判断 对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与伴性遗传的结合进行判断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与伴性遗传的结合进行判断分析

自由组合定律. 篇五

“ 自由组合定律 ”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

(1分析孟德尔遗传阐明自由组合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2阐明自由组合定律。2.能力目标

(1运用数学统计方法和遗传学原理解释或预测一些遗传现象。(2尝试进行杂交实验的设计。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同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勇于实验,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为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模块 2《遗传与进化》第 1章 的教学内容。

1、教材内容的结构

杂交实验(二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 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 自由组合定律 孟德尔实验方法的启示

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再发现 2.教材内容的特点

(1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体现了学科内在逻辑性与学生认知规律的统一。教材内容按照孟德尔的探索过程的顺序来构建框架体系。由现象到本质, 层层深 入地展开讨论,削枝强干,重点突出,内容简洁流畅,便于学生沿孟德尔的探索 过程进行思考和从实验中领悟科学的方法。

(2在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上强调了科学研究方法的教育。

在呈现方式上, 编者的主旨思想是以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的实验过程为主线, 突 出科学史和科学方法的教育, 让学生犹如亲历科学家的探索过程, 在浓郁的历史 背景中获取科学知识和及领悟科学方法。

3、本节在高中生物新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是高中生物新课程三个必修模块之一《遗传与进化》的第二部分, 《遗传与 进化》 不仅从微观层面上阐述生命的延续性, 而且立足于整个生物界, 从宏观层 面上阐述生命的发展过程、原因和结果。

4、本节与高中生物新课程必修模块 2《遗传与进化》中的其他单元的联系 本节的内容都与其他单元有紧密的联系。本单元讲述的是 140年前孟德尔对遗传 现象的推测, 以及根据推测总结出的遗传规律。但推测是否正确, 遗传规律的细 胞学基础是什么 ? 分子生物学基础是什么 ? 需要后期的研究成果去验证、解释和发 展。例如,必修模块 2《遗传与进化》的第 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揭示的是遗 传规律的细胞学基础;第 3章(基因的本质 揭示的是遗传规律的分子生物学基 础;第 4章(基因的表达揭示的是基因控制性状的机制;第 5章(基因的突变 及其他变异 是从分子生物学和细胞学角度解释性状的变异;第 6章(从杂交育 种到基因工程 讲述的是遗传规律的应用及其发展;第 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是从群体的角度, 讲述遗传

和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总之, 既然整册书是按 照遗传学发展的历程来编写的, 抓住这条主线, 就可以像串珠一样找出各章之间 的有机联系。

5、教学重点的把握、教学难点的预测(1教学重点。

①解释自由组合的现象,阐明自由组合定律。②体验孟德尔实验的科学方法。③自由组合定律的运用。④分析孟德尔实验成功的原因。(2教学难点。

①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②假说—演绎法的理解和运用。(三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在初中学习过的知识与本章内容有密切的联系。例如, 在初中学习的 “基因 控制生物的性状” 的知识, 初步解决了基因与生物个体性状的关系问题;学习的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的知识, 初步解决了控制相对性状的成对基因之间的关系 问题, 以及为什么具有相对性状差异的双亲, 后代会有复杂的表现等问题。再有, 学生学习的必要的数学知识, 如有关比和比例的知识, 有关二项式幂的知识也是 学生学习本章必不可少的基础。

(四教学策略设计 1.教学策略

(1以问题为线索,引导学生通过质疑和推理来学习本节内容。

(2遵循“学习—实践—创新”的思路,简介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的过程,使 学生明确孟德尔的成功离不开坚实的知识基础、持之以恒的实验探究以及科学创 新的实验方法,也就是说孟德尔的科学发现不是偶然的。

(3 用科学方法教育统领教学的全过程。教材中关于自由组合发现过程的写法, 体现了“观察实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假说—归 纳综合、总结规律”的科学研究一般过程。

(4将模拟实验与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有机结合,突破教学中的难点。(5适时地进行技能训练和课堂练习,夯实基础,注重能力。2.教学设计思路 问题诱发

探究引领分析推理 提出假说设计验证 领悟假说—演绎法 归纳概述

建立模型技能(思维训练 夯实基础

该教学设计思路体现了孟德尔科学发现的内在逻辑性与学生认知规律的高度统 一, 不仅让学生了解孟德尔科学发现相关生物学知识,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验到 孟德尔实验的科学方法。

3、教学过程(教学实施的模块设计 1.问题诱发,探究引领

教师的组织和引导学生活动达成目标备注(1引导学生回顾分离规律内容(2设疑: ①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如高矮对其他相对性状(如花色、种子粒色、粒形 有没有影响呢? ②农场里有“产奶多”品种的奶牛,也有“生长快”品种的奶牛,怎样才能得到 “产奶多且生长快”的奶牛呢?(3图解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 设疑: ① F 2中为什么出现新的性状组合? ② F 2中 9∶ 3∶ 3∶ 1与分离规律 F 2中 3∶ 1有联系吗?(1回顾分离规律内容(2思考、讨论发表自己的猜想和意见

(3回顾遗传图解的绘制,思考教师所提的问题(1温故知新(2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3关注现实,关注身边生产和生活问题,增强探究愿望 板书(或课件 孟氏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图解: 2.分析推理,提出假说

教师的组织和引导学生活动达成目标备注(1引导学生分别统计粒形和粒色数 据及其比例

(2设疑:从数学角度分析,每一对相对性状粒形或粒色是否符合分离规律? 对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结果的解释有什么启示

(3一边绘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图解,一边引导学生说出各种组合的基因型 和表现型,并观察找出其规律(1统计数据

①粒形。圆:315+108=423 皱:101+32=133 圆∶皱≈ 3∶ 1 ②粒色。黄:315+101=416 绿:108+32=140 黄∶绿≈ 3∶ 1(2根据数据分析教师的疑问 ①每一对相对性状符合分离规律。

②决定不同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是相对独立的,可以完全分开。③新产生的性状组合是自由组合而来的。

(3随教师图解说出基因组合及其性状表现,善于发现数学规律: ①♀♂配子各 4种及其比例为 1∶ 1∶ 1∶ 1。②组合是随机的, 16种组合方式。③遗传因子组合形式有 9种。

④性状表现有 4种及其比例为 9∶ 3∶ 3∶ 1。

⑤(3∶ 1 2=9∶ 3∶ 3∶ 1。(1学会运用数学工具解决思维疑问(2养成运用客观数据说话的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3培养观察概括能力

(4培养分析数据间内在联系的能力 板书(或课件 3.设计验证,再次领悟“假说—演绎法”

教师的组织和引导学生活动达成目标备注(1引导学生回顾分离规律的验证和 “假说—演绎法”

(2设疑: 如果您是孟德尔, 您该怎样验证两对性状遗传的假说?如果考虑三对以上性状同 时遗传,能用归纳方法进行解释吗?为什么?(1回顾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假说 的验证,再次理解“假说—演绎法”

(2设计测交实验预测其结果

(3)再次领略“假说—演绎法”的无穷魅力(1)温故知新,建立新旧知识的联 系(2)培养知识迁移能力(3)理性认识“假说—演绎法”在科学研究上的严谨性两对相对性状的测交

对 3 对以上相对性状自由组合的解释,“归纳法”显得很繁琐,因为表现型是 2n 种,n 值越大,后代表现型的可能性就越大,归纳的难度也就越大,“假说— 演绎法”魅力也就越大 4.归纳概括,建立模型 教师的组织和引导学生活动达成目标备注(1)引导学生归纳自由组合定律(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再发现,讲述“遗传因子”、“基 因”等位基因、基因型、表现型等概念及其关系(1)归纳自由组合定律(2)领会“孟氏规律的再发现”,建构现代遗传学相关概念和知识体系(1)培养学生归纳能力(2)培养学生的科学发展观(3)组织遗传规律的模型构建 ①出示 1 对和 2 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表格让学生填写。亲代遗传因子对数、1 配子种类、2 遗传因子种类现型、2 表现型分离比 9∶3∶ F F F 2 3∶1=(3∶1)②设疑:从上表可以得出什么规律,如果是 3 对,4 对,一直到 n 对相对性状的 遗传呢?(3)参与遗传规律的模型构建 ①回顾填写。②归纳出规律特征建构如下模型。n 对 2n3n2n(3∶1)n(3)领略模型在科学探究中的方便、直观、快捷性 第四课时

5.思维训练,夯实基础 教师的组织和引导学生活动达成目标备注(1)组织探究孟德尔成功的原因 ①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 11 页“思考与讨论”。②组织交流活动。③帮助学生归纳、纠正和补充。(1)探究孟德尔成功的原因 ①阅读教材,思考教材上提出的问题,与同学讨论。②小组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补充。③归纳形

成知识体系。(1)培养学生阅读、思考、交流归纳等综合性能力孟德 尔成功的原因:

(一)选材正确 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 1.相对性状明显 2.自花传粉,闭花受精,自然状况下是纯种 3.花比较大,易于人工杂交操作,受其他花粉的干扰少。

(二)遵循了从简单(一对相对性状)到复杂(两对或以上相对性状)的科学认 知规律

(三)遵循了“发现问题,提出假说,实验验证, m.1mi.net 得出结论”的科学研究方法,巧妙运用了“假说—演绎法”的验证。

(四)运用了统计学方法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5篇《“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5年高考总结》,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331 231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