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工作总结【优秀3篇】

发布时间:

总结是事后对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进行回顾和分析,从而做出带有规律性的结论,它可以使我们更有效率,是时候写一份总结了。那么总结有什么格式呢?差异网为您带来了3篇《留守儿童工作总结》,如果能帮助到您,差异网将不胜荣幸。

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篇一

我校众多学生家长自身经济受条件限制,长期在外经商、务工,无法将孩子接到自己身边一起生活,只能留在家里由老人或亲戚照看,造成了事实上的“单亲教育”、“隔代教育”、“寄养教育”的现象,使很多学生成为留守儿童。为了让留守儿童能够安心学习,家长在外安心工作。我校在留儿童教育与管理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具体做法如下:

1、成立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

明确职责分工,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保证各项工作要求全面认真落实到位。

2、建立留守儿童档案。

学期开学初学校德育处处深入各班级,对留守儿童做到“四个方面清楚”,即清楚留守儿童的姓名、性别、年龄;清楚留守儿童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清楚留守儿童父母的务工地点和联系方式;清楚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姓名、地址、联系方式。通过摸底调查,学校要将调查信息分类整理建档,班级、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做到心中有数、工作明确,并及时分析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认真研究对策,切实解决留守儿童生活、学习、思想等方面的困难

3、三个针对,做到关爱工作有的放矢。

(1)针对学习问题,我校将“留守儿童”逐一步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老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基本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规定帮助时间、内容、阶段性效果。除此之外,还在学生中广泛开展不同形式的“手拉手”活动。

(2)针对生活问题,我校要求做到“三多”,即: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还开展以培养发展学生个性特长为内容的兴趣活动,互帮活动等,使留守少年儿童感到自已又拥有了另外一个“家”的温暖。

(3)针对心理问题。我校经常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团组织也积极发挥作用,开展各种活动,各班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为他们提供倾诉的解决问题的渠道,与“留守少年儿童”架起一座心灵的桥梁,使他们的问题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4、实行结对帮扶计划。

学校德育处发动全校教师和其他学生对“留守儿童”进行结对帮扶。教师至少与1名留守学生结对,要求到结对留守生家中了解情况。并做好每次的入户记录,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对他们生活上、学习上遇到的困难给予及时的帮助。

5、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留守学生的生活是清苦的,为了丰富学生的他们的生活,在爱心站的牵头下,学校经常举行篮球、乒乓球、羽毛球比赛,书画比赛、歌咏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留守生在活动中释放压力,排遗孤寂;为了让他们应对成长,学校多次组织相关人员来校进行食品卫生、青春教育、安全知识律法规等专题讲座,并组织相关的知识竞赛,学校教师更是十分注重对留守生的心理咨询和个别辅导;为了让他们体会成功,增强自尊自信,学校各处室也经常利用黑板报、书画展等专栏专刊,展示留守生的作品,让他们感受成功的喜悦;在学校活动中,校园广播室也是学生活动的阵营,学生们经常自编自演,互相送歌,其乐融融,校园氛围也朝气蓬勃;引导学生与家长沟通思想,交流感情,效果十分明二、成立关爱小组,加强领导。

6、建立健全检查考核机制。

为了切实加强学校关爱帮教留守儿童工作的有效性和长期性,我校对师生的结对情况过程跟踪和结果的评选考核,学校积极研究科学考核评估的办法,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治理,建立和完善工作考评制度,定期对学校和教师进行考评,作为奖优罚劣的重要依据。

关心关爱留守学生,不单是学校的事,应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总之,为留守儿童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是学校、家庭、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应提高认识,协调一致,为此做出积极努力,使留守儿童和所有孩子一样享有同一片蓝天,受到同样的关爱,把素质教育落实到每一个孩子身上。

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篇二

当前我街道进取投身到市场经济大潮中,辖区越来越多的家庭夫妻走上了外出打工、经商的行列,由于种种原因,大批未成年人不能随父母进城读书,成为“留守儿童”。调查显示,“留守儿童”普遍存在亲情缺失和家教缺位,在学习、生活、安全、健康等方面存在突出问题。为帮忙“留守儿童”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

一、开展“留守儿童”普查

对全街道“留守儿童”情景展开细致的调查,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心理、安全、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登记,全面了解“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和成长需求,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在深入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立足实际,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营造关爱“留守儿童”氛围

以关爱留守儿童为出发点,将关爱留守儿童问题作为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社区内、企业内、社会上对留守儿童充分关注,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给予关心,在看似简单的“问一问”、“拉一拉”中营造了爱的氛围,尊重留守儿童的人格,滋润了他们渴望爱的心灵。

三、组织丰富多彩的关爱活动

对于每个人来说,家是温暖的,对于留守儿童来说父母离开,村(居)委会就是他们温暖的第二家,各村干部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格外照顾留守儿童:组织“六一”活动、春节看望等各式的方式,慰问留守儿童,给他们带来需要的物品,同时关心他们的生活,学习等各方面。

四、构成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合力

在原先的帮忙基础上,依据现有情景,实行定期不定期的家访,与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进行深入的交流与沟通,增进了解,寻求互助,并对老年监护人(如儿童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给予必须的指导,帮忙他们正确地管教留守儿童,实现村与家庭的共同关心和教育。

总之,留守儿童是当前的一个社会问题,全社会都要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关注留守儿童问题,村(居)委会更应当站在对留守儿童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政治高度,扎实解决好留守儿童问题。村(居)委会有义不容辞的职责,要努力探索促使留守儿童健康发展的工作思路,使留守儿童能够于其他的孩子一样得到教育得到爱,让他们拥有正常健康的心态和健康人格,更好地融入学习生活环境,促使他们能健康地成长。

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篇三

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为更好地关爱留守儿童,给孩子们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学习生活环境,我校按照留守儿童工作的要求,从实际出发,认真开展了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加强了对留守学生的管理教育工作,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现就开展情况作以下总结:

一、成立关爱小组,加强领导

为加强对留守儿童工作的统一领导、管理及跟踪工作,学校十分重视对留守学生的教育工作,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中层干部和各班班主任为成员的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各负其责,确保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工作的顺利开展,确保留守学生留得下、学得好、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健全关爱制度,明确责任

为了让确保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落到实处,学校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

1、完善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学校对所有学生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摸清了学校的留守儿童,建立了每个留守儿童的档案和联系卡,清楚父母姓名、外出打工的地址、联系电话;清楚代理监护人的姓名、联系方式,便于老师与家长、代理监护人联系沟通,配合教育,共同形成了以留守儿童为中心的关爱网络。并收集学生学习、活动、日常行为表现、情感表现等材料,

2、建立代理监护人队伍,实施教师结对帮扶留守儿童。由班主任、科任老师与本班留守儿童结帮扶对子。帮扶教师经常找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定期家访、关心生活、指导学习,引导他们健康成长。让教师成为“代理家长”,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的集体中成长。学校还多方面联系社会上的爱心妈妈,至今有四名留守儿童找到了爱心社会妈妈,社会妈妈负责孩子的全年的学习开销,还定期到学校看望,节假日领回到自己家中,感受到家的温暖。

3、建立“家校”联系制度

为及时了解掌握各方面情况,有针对性的对留守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学校建立定期联系制度。学校对代理监护人每月进行一次家访,每月与家长通一次电话。

三、营造关爱氛围,开展关爱活动

学校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作为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在校园内、在家访中,在班级内、对“留守儿童”充分关注,让留守儿童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真正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班级集体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利用元旦、六一等节日契机,开展了“校园爸爸、校园妈妈——关爱留守孩子”座谈会,为每个孩子送上学习用品,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与沟通,让这些“留守孩子”体会学校对他们的关爱。使每一个留守孩子在活动中,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觉得自己和其他孩子一样,可以开开心心、快快乐乐的学习生活,让他们的心理充满阳光与欢笑。

四、感受温暖,快乐成长

学校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给予关心,学校定期和不定期举行主题班会、班队活动,举办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使他们增强学习(www.chayi5.com)、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五、取得可喜成效

通过各种关爱工作的开展,形成了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关护网络并取得较好成效,留守儿童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善,绝大多数留守儿童不仅学会了自理、自立、自强、自律,还培养了坚韧、独立的个性,出现了广大留守儿童安心学习,家长放心工作的喜人局面。

六、今后工作打算

1、倡导全校师生,为留守儿童献出自己的爱心。开学典礼上,为贫困留守儿童搞一次校园爸爸妈妈活动,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

2、结合教师开展的“教师帮扶”活动,在师生之间开展“手拉手、同成长”为主要形式的结对互助活动。

3、实行代理家长制,满足留守儿童的心理需要。各教师代理两位留守儿童的家长,定期与学生交谈,了解其生活和心理上的需要,给学生以家庭般的温暖,从而使其安心学习。

4、各班组织本班“留守儿童”开展“两地书亲子情”活动,让学生把学习、生活中的乐趣和困难告知父母,能与父母更好地沟通。

5、打开留守儿童心灵之窗,每月上一节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课,开设心理咨询,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心里话。

6、关注留守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每位教师需帮扶一位留守儿童,做到随时与孩子沟通交流,关注孩子的思想、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情况。

七、存在的问题

总之,留守学生是当前的一个社会问题,全社会都要关爱,我校在这方面虽然做了大量工作,获得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我们也感到这一工作单靠学校的努力,是不够的。目前,“留守学生”人数增加,给学校,教师带来了极大的困惑。其次,家庭教育观念错误,家长教育没有方法,给学校教育造成了很大的阻碍作用。所以我们应用爱去滋润,用心去呵护,用情去温暖,让“留守儿童”走出心灵的荒漠,走进亲情的绿洲。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3篇《留守儿童工作总结》,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331 85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