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研真改 见行见效--推动三明教改工作“走在前列 做好示范”

发布时间:

  今天是我国第39个教师节,也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后的第一个教师节

  今天是我国第39个教师节,也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后的第一个教师节。值此佳节,我们向全市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问候和诚挚的祝福!

  2021年9月,我市被确定为“教育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两年来,我们聚焦中央重大决策部署,通过深化改革破解基础教育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在多个方面取得成效并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我们从全市各地各校推送的优秀教育综合改革典型案例中,择优刊登14篇,以供学习借鉴。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基础教育工作。习强调,“建设教育强国,基点在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搞得越扎实,教育强国步伐就越稳、后劲就越足”。近年来,我市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教育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建设机遇,紧扣省委“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全面落实教育部和省委、省政府对三明教改工作的部署要求。为了加快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我市出台《三明市创新完善“十项机制”推进新时代教育综合改革行动方案》,探索“1310”教育改革模式,围绕“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这一理念,推进立德树人机制更加完善、育人方式改革较大突破、教师队伍活力有效激活三大目标,持续完善党委政府“六个一”教育工作领导、中小学生“健康成长”教育护航、留守儿童教育帮扶等十项机制,聚焦重点任务,强化顶层设计,完善推进机制,抓好督促落实,坚定不移以深化改革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做到深研真改、见行见效,努力推动三明市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走在前列、做好示范”,探索出一条有特色的三明教改之路,持续提升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

  三个要素保障。党政牵头。三明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对“总校制”办学改革高度重视,亲自调研和部署,成立了由市政府副市长为组长的改革领导小组,改革被列入三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十四五”规划,列入市委、市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教育改革重大文件和全市社会经济改革重点项目。部门协同。市委编办、教育局、财政局、人社局等部门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共同协调解决改革中的问题和困难,并联合下发《进一步推进“总校制”办学改革十条意见》,明确了总校适当增加领导职数、编制统筹配置和跨校调整、教师专业技术岗位调剂使用。每年每个总校拨付20万元专项经费等倾斜政策,为改革行稳致远“保驾护航”。督导评估。建立健全考核评价体系,制定下发《三明市基础教育总校制办学工作考核评价办法》,每年开展一次全市性专项监测和评价,推动“总校制”办学健康发展。

  四个深度融合。管理融合。通过实行总校长负责制,委派分校执行校长,建立健全总校长在总校内部管理、教学活动、教师调配、绩效考评等方面“统一管理”的融合机制。教学融合。通过实行基本同步的教学安排,建立健全在教学计划、教学常规、教学检查、教学监测、教学评估等方面“基本一致”的融合机制。信息融合。通过搭建信息交流系统和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建立健全总校内集体备课、联合教研、教案课件和名师网上课程、专递课堂等优秀资源“共建共享”的融合机制。学生融合。通过定期选派不同年级、不同层次学生进行学习交流,广泛开展总校内城乡学生研学实践、劳动实践和体艺特长生、优秀学生培养、综合素质竞赛等活动,建立健全学生“共同成长、多元发展”的融合机制。“四个融合”打破了校际间“壁垒”,有力推动了总校制各成员校之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五个办学模式。重点加强办学模式多样化的探索实践,积极推进多校协同、区域组校、同学段联盟、跨学段联合、多法人组合、单法人多校区、九年一贯制等多种办学模式。主要形成了“名校+农村校/弱校/新校”、“高中+初中”“初中+小学”、同一行政隶属和不同行政隶属、紧密型单一法人和联盟型多法人、优质分校再带新校组建的“二级总校制”等五种办学模式,为我市基础教育注入了新机制新体制新变化,激发了办学活力。

  六个方面着力。着力健全制度体系。探索构建一个法人一体化、多个法人联合体等“总校制”治理结构,形成“一总校一章程、一总校一规划、一总校一制度”的制度体系。着力推动交流轮岗,健全总校内教师定期双向交流、挂职制度,推动同学段和不同学段交流教师分别达到10%、5%左右,时间不少于一年。着力强化科研支持。成立“总校制”改革课题研究专班,遴选30多个专项课题开展研究,每年举办一到两次的专题研讨会、经验交流会,切实加强理论研究支持。着力打造办学特色。努力打造“一总校一品牌、一成员校一特色”办学格局,推动总校内的各成员校在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特色发展,彰显“总校制”办学的优势。着力提升办学质量。把注重质的提升和重视量的扩张紧密结合起来,大力推进“总校制”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完善“退出”办法,发展壮大成为优质学校的分校,再独立组建新的总校。着力舆论宣传引导。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作用,坚持典型示范、以点带面,对“总校制”办学改革中涌现出“老百姓身边好学校”广泛宣传,对作出突出贡献的予以表彰奖励。

  2020年3月,《三明市开展贫困留守儿童“雏燕”关爱行动工作方案》印发实施,着力让每位留守儿童自信、从容、有尊严地成长。2022年,我市留守儿童“雏燕”关爱行动被教育部评为全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典型案例”,相关经验做法先后被学习强国、中国青年报、福建日报以及福建电视台《新闻启示录》栏目报道推广。

  建立三项常态长效工作机制。落实政府主导机制。市、县政府领导带头示范,落实关爱留守儿童“五个一”机制,即召开一次专题会议、开展一次实地调研、组织一次座谈会、挂钩一所贫困留守儿童集中的学校、结对帮扶一名贫困留守儿童,用心用情做好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健全完善部门联动机制。由教育牵头,公安、民政、司法、财政、人社、工会、团委、妇联、残联、关工委等11个部门联合行动,重点实施“真爱家园”“红烛暖心”“爱心家长”等8个行动计划。全面落实联席会议机制。2020年以来,市教育局牵头召开联席会议13次、现场推进会1次,各项工作常态化推进。

  创新三项精准帮扶机制。建立动态摸排建档机制。每年定期对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进行摸排,完成全市2.5万留守儿童建档立卡和动态更新工作,并结合需求建立学习帮扶、生活关爱、心理疏导等分类管理档案,实施精准帮扶。完善结对帮扶工作机制。建立优秀教师“1+N”和优秀学生“1+1”结对帮扶关系,有针对性做好留守儿童学困生学业帮扶指导,对因病因残等特殊原因不能到校上课的,落实好“送教上门”服务。开展心理健康帮扶机制。组建心理援助队伍,开通心理服务专线,确保每学期至少开设一次心理健康讲座,每季度与留守儿童进行谈心沟通。建立留守儿童与家长交流互动平台,实现乡镇中心小学以上学校“真情关爱室”“亲情热线”全覆盖。

  强化三项关爱保障机制。统筹社会资源机制。设立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每年至少组织4次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活动;开展就业创业岗位信息和政策推送,帮助留守儿童父母实现“家门口”就业创业。招募志愿者担任留守儿童“爱心爸爸”“爱心妈妈”,开展多种形式的结对帮扶。建立经费保障机制。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所需资金由同级财政予以保障,对建档立卡、低保(含特困)、孤儿或残疾、烈士或优抚家庭留守儿童,减免参加学校研学、综合实践等活动费用,并倡导爱心企业和个人为困境留守儿童及其家庭提供生活救助帮扶。建立考评激励机制。市县两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将留守儿童关爱建设纳入年度重点工作考核评估内容,细化关爱行动考评机制,完善奖惩措施,确保留守儿童关爱工作落到实处。

  为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促进我市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三明市以“教师第一”为突围方向,出台基础教育“1+4”正向激励机制文件,发挥绩效考核激励导向作用,激发广大校长、教师教书育人、干事创业,开拓创新、拼搏奋进的精神,提高教育质量和公共服务水平,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发展。

  搭建“三个平台”,助推人才队伍建设。强化教育科研支撑平台。推动县级教师进修学校标准化建设,我市11所教师进修学校全部通过标准化验收,其中:省级示范性县级教师进修学校达到5所,比例居全省前列。做大做强三明教育学院,扎实开展沪明合作、山海协作,邀请厦门专家9人次,福州专家23人次,上海知名教授、专家来明讲学6场次,专家18人次。搭建培训学习平台。紧扣我省“3+1+2”高考综合改革方案,加强软硬件配套,建设选课走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教学研究等平台。投入近200万元用于新课程教学改革、高考综合改革研究。组织推荐参加培训达37408人次,其中国家级培训38人次,省级培训890人次。改进招聘录取平台。实施公费师范生定向委培生等制度,采取委托定向招生、公费培养、定期服务试点等途径,委托三明学院定向培养“本土化”中小学教师。

  推进“三项改革”,助力人才梯队建设。深化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健全市、县、校三级中小学骨干教师培养体系。逐步形成层次递进的名优教师队伍,全市各级各类名师、名校长、学科带头人等增至4500多人。实施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全面落实中小学教师“以县为主”管理体制,强化“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的原则。县域内义务教育校长教师交流达应交流教师数的10.2%。推进校长职级制改革。逐步建立和完善校长选聘、职级管理、考核评价和交流任职制度,全面提高中小学校长队伍专业化水平,推进中小学校长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

  抓好“三大举措”,强化人才队伍保障。落实“2+3+N”人才政策,引进人才。对教育系统招聘的各类人才给予安家补贴、人才房奖励,在子女教育、家属安置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完善正向激励机制,激励人才。制定和完善教育人才《“1+4”正向激励机制》,建立适合教育工作特点的教育人才激励机制,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2022年,全市新增追加中小学校奖励性绩效工资1.136亿。实行职称倾斜制度,留住人才。对在农村学校任教累计满25年及以上且仍在农村学校任教的教师,已取得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以及获得国家级或省级相应荣誉称号的均可直接聘任,不占核准岗位数。

  2019年2月,我市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改革试验区”,是福建省唯一被列入第一批改革试验区的设区市。2020年,我市尤溪县、建宁县被列为省级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试点县。同年,我市在教育部举办的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专题研讨班上作经验介绍。四年来,我市探索“加减乘除”防控模式,取得一定成效。

  强化联动,做好多方参与加法。构建政府、学校、社会多方参与机制,形成有效工作合力,营造推进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良好氛围。突出政府主导引领。成立全市推进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改革试验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三明市中小学生近视眼防治中心和6个县级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教育基地(中心),开展视力保健知识宣传与咨询、斜视弱视矫治、近视防控等服务。发挥学校阵地作用。利用“爱眼日”、近视防控宣传月等时间节点,组织学校广泛开展近视防控活动,增强广大师生爱眼护眼意识。引导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减少用眼时间,增强身体素质。推动社会互动参与。依托专业机构,为学校提供专业指导,培训一批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专业队伍。

  重在治本,做实近视诱因减法。加强家校配合,减少学生近距离用眼的时间和强度,加强学生近视筛查,做到早监测、早发现、早预警、早干预。一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严格落实“五项管理”和“双减”政策,控制义务教育阶段校内统一考试次数。二是减少使用电子产品。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规定教师使用电子产品开展教学时长不超过教学总时长的30%。三是减缓低龄近视趋势。将视力保护工作关口前移至学前儿童,全市医疗机构在儿童眼保健门诊开展0-3岁婴幼儿眼健康体检及视力筛查,对3-6岁儿童开展视力检查及屈光度筛查,并对发现异常的干预矫治。

  健全机制,做足联防联控乘法。综合运用督查考核、特色创建、质量监测等方式,增强近视防控工作的科学性、实效性。强化考核。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总体近视率和体质健康状况纳入对县督导指标,纳入义务教育质量监测评估体系。特色创建。全市创建近视防控示范学校40所、特色学校115所,建立一批学校视力健康教育馆。科学管理。建设学生近视防控管理平台,构建全市儿童青少年视力监测体系,科学掌控视力变化状况,为综合防控提供可靠依据。

  优化环境,做细诱发外因除法。着力消除课堂硬件不合格、教辅软件繁多等影响视力健康的不良因素。改造不达标视觉环境。对采光、照明、课桌椅配备等检测不达标的教室,要求学校及时整改。2020年至2022年,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共改造教室照明3685间。2023年计划改造2200间。合理限制应用软件使用。加强教育类APP使用管理,严格控制通过教辅APP等布置作业。整治不合格验光配镜企业。2020年以来,会同市场监管部门,检查验配眼镜企业、广告经营者等相关经营主体400余家次,规范眼镜片市场,依法查处虚假违法近视防控产品广告。

  抽样调查显示,我市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2019年为49.29%,2020年、2021年均为47.79%,2022年为47.30%,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三明市被列为首批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以来,主动把握战略机遇,聚焦落实“双新”实施关键任务,将多样化有特色发展作为重要工作目标,用课程改革深化多样化有特色发展,用课程改革改变“千校一面”状况,用课程改革推动高中育人方式转变,实现了“双新”实施与高中多样化协同发展、互为促进的新局面,全面夯实了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的基础。

  以课程建设为基础夯实特色发展根基。根据学校办学定位和特色发展目标,构建与之匹配的课程体系,形成了包括科技创新类、自然科学类、人文社科类和艺术体育类等四大类特色课程共计100余门,有力支持了多样化有特色发展。永安一中做优“创思教育”课程,被福建省教育厅列入普通高中特色建设示范项目,《基于科学素养培养的创思教育实践研究》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以选课走班为支点撬动特色发展活力。制定《三明市普通高中选课走班指南》,指导学校构建选课走班运行机制,通过分层级的教学、分门类的选修,为学生提供有选择性的个性化课程,各普通高中依据学生志愿、师资力量和课程特点,因地制宜实施选课走班,面向学生充分释放课程活力,有效落实与多样化发展匹配的特色化课程。如沙县金沙高级中学围绕体育特色,开发手球系列课程,学生根据自身的体能情况,可以选择个性化课程,分别实现分类培养的目的,学校也获评手球特色国家级基地学校。

  以教学改革为引擎增强特色发展动力。鼓励支持学校在多样化课程实施的过程中积极探索形成各自的教学风格与教学特色,重点实施了探究式教学、跨学科综合性和优化作业设计等三大项教学改革,一批教师在改革实践中实现专业成长,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一批区域和学校各具特色、风格的教学方法雏形基本成型,如宁化的“学导用”、尤溪的“五学”和三明一中的“五优”等。

  以多元评价为孵化促进特色发展升级。制定《三明市普通高中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办法》和《三明市优质特色普通高中评估标准》,采取综合性评价、专项评价与发展性评价等多种评价思路,做到用不同“尺子”丈量不同类型高中,各普通高中根据学校特色和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健全评价机制,增加学校特色发展动力。推动三明九中发展艺术教育特色,逐步成长为一所在省内外有一定影响的特色高中。

  近年来,在示范区上下共同努力下,三明市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取得新成效。普通高中从分层向分类升级转型。形成了人文、科技、体艺、综合等四大类别高中的供给,满足了区域高中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普通高中从标准化向特色化进阶。形成了一批办学特色遍及体育、美术、科技、普职融通、德育、劳动教育等多个领域,并能在全市逐步推广成功经验的高中。一批普通高中由弱向强升级。一批普通高中错位提升之路越发明晰,通过特色发展,由弱变强,形成发展新优势。

  自2022年1月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意见(试行)》以来,三明市按照“筑牢根基、完善机制、优化路径”“三步走”措施,稳慎推进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改革。目前,全市已推动300所学校完成改革,完成率达91.46%,中组部《组工信息》刊载《福建三明市推进中小学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改革》。

  筑牢改革根基。加强组织领导。将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工作列为教育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重点改革项目之一,确立“全市统一、上下联动、分类实施、稳慎推进”的工作思路,在全省率先印发《实施方案》,为我市全面迅速启动改革工作奠定坚实的制度保障。精准施策发力。先后举办专题培训班、研讨会4次,360余人次参加,筑牢改革思想根基。结合大兴调查研究工作,开展专题调研近30场次,形成调研报告22篇,合力摸清328所涉改学校情况,制定“一校一策”台账及各县(市、区)季度计划表,确保改革进度。注重基层首创,充分挖掘具有本土化特色,且适配度高、操作性强、灵活性优的典型经验做法进行宣传推广。

  完善改革机制。抢抓改革机遇。统筹推进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及校长职级聘任制改革,配套出台教育质量多元评价机制及教育管理人才优选培育方案,系统推进中小学校领导体制机制改革。同步完成首批试点的71名中小学校长职级评审认定工作及市级层面的多元评价机制改革。健全基层架构。发挥市县校三级党建联动机制作用,指导各校修订完善《学校章程》《议事规则》等,逐步构建分工明确、边界清晰的议事体系。坚持有利于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机构设置精简高效原则,全市核增31名副科级及以上书记领导职数已完成配备15名,核定217名专职副书记已完成配备209名。

  优化改革路径。落实激励机制。将“完善激励政策,党组织书记(副书记)与校长(副校长)在岗位等级确定、考核奖励、待遇落实等方面同等对待。专职党务工作人员比照学校同级行政管理人员落实相关待遇,兼职党务工作者应计算工作量。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员应与同级表彰的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教师等享受同等待遇”写入《实施方案》,激发基层党务干部工作积极性。深化党建业务融合。结合教改工作,与时俱进提出“教改先锋”党建服务品牌,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首批试点学校64所、样板校18所、党建服务品牌首批创建学校19所已充分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近年来,全市教育系统已有42个基层党组织荣获省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力争以创建示范学校“小切口”,推动学校发展“大改革”。

  1999年,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同志走进三明市特殊教育学校看望师生,提出老师们要充满爱心、耐心和信心,要重视特殊学生的技能培训,让他们毕业后有一技之长,能服务于社会。20多年来,三明市教育系统牢记重要嘱托,强化统筹领导,完善保障措施,深化教育改革,实现了市、县两级特殊教育学校(班)分级分类精准办学,形成从学前到中等职业教育完善的教育体系,让每一位残疾儿童都能拥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注重技能培育,筑牢发展“基础桩”。完善专业设置。学校根据本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残疾人特点,合理、适时调整专业设置。推动校校合作。加强特殊教育学校与职业学校在专业设置、学历提升、师资培育等方面合作,举办全省首个盲人中专班,填补了省内盲人中专学历教育方面空白。促进校企合作。注重潜能开发和缺陷补偿,积极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多所特殊教育学校与多家企业共建实训基地。连续12年举办市级特殊教育学生生活与职业技能竞赛。

  强化要素保障,完善发展“硬支撑”。加大经费投入。各级财政持续加大对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支持力度,7所特殊教育学校于2015年率先在全省完成标准化学校建设目标。实施“四免两补”,实现学生拎包入学。提高教师待遇。将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视同乡村教师进行量化考评,提高特殊教育学校岗位结构比例。2021年7月起还按不低于普通学校30%的比例核增绩效工资总量。加强专业支持。开展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等专项培训和教师岗位大练兵,提高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水平。成立市级特殊教育名师工作室、专家指导组和专业委员会,深化教育教学研究,加强统筹规划和专业指导。

  主动改革创新,把握发展“主动权”。推进教学改革。在全省率先印发特殊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实施意见。2021年,三明市特殊教育学校入选省特殊教育改革试点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实践)。2022年全省特殊教育教学开放活动在三明市特殊教育学校举办。实施精准康复。三明市试点建设孤独症儿童少年特殊教育班,三明市、永安市两所特殊教育学校与多家医院建立“医教结合”实践基地,将医疗康复和教育康复有机结合。促进融合教育。2021年,4所学校入选省级融合教育试点校,选派优秀特教教师担任随班就读支持教师,制订个别化教育方案,定期开展研讨交流,编印《融合教育读本》,取得较好效果。规范送教上门。制定送教上门实施方案,从机制、师资、经费和补贴等方面规范送教上门工作。目前,117所学校为311名学生提供“送教上门”服务。

  推动共建共享,百花齐放“春满园”。建设网上平台。建立市、县两级特殊教育资源与指导中心12个、随班就读基地校46个。建设全市特殊教育教研直播平台、资源库,以及涵盖送教、个案评估、信息报送等内容的全市特殊教育信息管理网络平台。提供专业服务。建立市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基地、手语和盲文服务中心,配合三明电视台开设手语新闻节目,提供手语翻译、培训等服务。营造良好氛围。广泛宣传特殊教育政策和办学成效,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特殊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2020年,《人民日报》头版配发“三明实践”特写文章:《走进三明市特殊教育学校——一支跳了21年的舞蹈》,新华社刊发《一段歌声:残障孩子也能拥有美好的未来》。2021年,教育部网站刊发《福建省三明市:三心育人,勇于争先,开启特殊教育新篇章》。2023年,《中国教育报》刊发《“三心育人”照亮特殊孩子成长之路》。

  近年来,三明市教育系统以习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有序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

  凝聚合力,构建“大思政”育人体系。市教育局把握各学段德育目标内容,推动形成大中小学校德育和思政工作的整体合力。2019年,在我省率先成立“三明市大中小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协同中心”。出台《三明市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措施》,对开展好我市大中小学思政课建设提出全面要求。

  持续发力,推进思政教师队伍建设。开发专业信息系统。开发设计全市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信息采集管理系统,实现思政课教师队伍大数据管理。开展专题培训。推动建立市、县、校思政课教师分级轮训制度,已连续5年举办全市思政课教师专题培训,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开展课题研究。组织开展三明市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项课题研究申报工作,持续为思政课教师提供平台,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的理论功底和专业素养得到明显提升。

  协同联动,提升思政课教育教学质量。推进大中小学之间协同联动、优势互补、信息共享和经验分享,为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搭建学习交流平台。举办观摩研讨。组织开展全市思政教学观摩与研讨会,136位大中小学思政教师和思政教研员共同观摩了小学、高中、大学的思政公开课,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螺旋上升发展。开展集体备课。每年举办全市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集体备课会,围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目标,从不同学段教师的视角对活动主题进行解读,展开交流。高校与中小学结对共建。组织3所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与12所中小学结对共建,构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协同化发展格局。

  丰富形式,打造优质思政课堂。常态开展思政示范课评选。连续5年举办思政示范课研讨及评选活动,培育出一批具有浓厚三明地方特色的精品思政示范课,开设专栏进行展播,评出87节市级示范课,40节示范课获省优秀思政示范课。3个案例入选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和思政课教师教学基本功展示交流活动典型经验。开展实践教学。每年开学初安排“思政第一课”,组织大中小学生到中央苏区馆、精神文明展览馆等开展现场思政教学,通过思政微课、党史思政小论文撰写等方式加强师生思政实践教育。编写红色文化读本。组织编写完成《三明红色文化读本》(大学、高中、初中、小学低年级、高年级版),分发到各级各类学校循环使用。同时,持续在大中小学师生中开展红色故事宣讲比赛,增强爱党爱国爱乡情怀。

  2022年以来,我市教育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沪明对口合作的各项决策部署,立足教育工作实际,多方发力,深化沪明教育对口合作,共谋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在统筹协调上发力,加强合作机制保障。两地党政领导、教育行政部门相关负责人多次互访,推动沪明教育合作。今年2月,两地教育部门签订对口合作协议,共同商议制定教育领域合作专项实施方案和年度计划。市教育局完善工作专班,建立“每月汇总、季度督查、半年通报、年终考核”机制,根据对口合作事项策划生成项目清单,实行“挂图作战”,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二是在对口合作上发力,提升学校内涵发展。目前,全市已有12个教育行政部门、83所学校与上海签订对口合作协议。上海大学与三明学院、上海建设管理职业技术学院与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上海健康医学院与三明医学科技职业学院结对共建,助力三明市高校内涵建设和发展。4月市政府与华东师大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在生态新城创办华东师大附属三明中学,9月份七年级学生正式开学。上海市教委协调安排三明工贸学校职业能力提升、三明八中教学楼改造与提升、教师协同培养行动等项目资金1135万元,项目建设正在有力有序推进。

  三是在师资培养上发力,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今年以来,我市先后组织489名教师赴上海研修培训,邀请上海知名教授、专家246人次来明讲学。两地对口合作学校今年来共开展线批次,我市参与教师人数共14421人次,其中我市教师赴上海跟岗28批次、135人次。

  四是在研学交流上发力,增强学生综合素质。两地充分发挥各自丰富的研学资源,三明市综合实践学校与上海市青少年校外活动营地——东方绿舟互设研学交流基地,组织两地学生开展研学实践等交流活动。今年以来,沪明两地组织开展学生研学和综合实践活动25批次,上海参与学生人数共456人,三明参与学生人数共1165人,推动红色文化传承和学生综合素质提升行动深入开展。

  三元区把让学龄儿童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提升社会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作为工作要求,不断提高学位供给能力,在义务教育和公办园招生中创新推进“三多一少”(多方协作、多校划片、多重关爱,优化服务让群众“少跑腿”)招生改革创新举措。率先探索实施公办园“多园划片”招生改革,采取联片施教服务方式,逐步淡化学区房概念,该做法获评市年度“最佳服务发展举措”;小学招生实行“积分制”入学,进一步落实教育公平;初中热点校招生探索“多校划片、电脑派位”,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招生改革先进经验在《中国教育报》头版得到推广。

  多方协作,落实招生惠民。一是领导重视。成立市、区、校(园)三级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对中心城区小学和学前教育招生入学工作早谋划、早部署、早安排、早推动,协调公安、计生、社区等多部门,多次组织开展辖区适龄小学和幼儿入园需求摸底,为制定出台招生办法提供参考依据。二是上下联动。市、区教育局多次组织召开方案论证会议,领导多次参加会议听取汇报,分阶段召开征求意见会,征求人大、政协意见,几易其稿,在确保招生工作公平公正公开的前提下,规范有序地完成招生方案改革的制定及发布。三是部门协作。坚持“相互配合,协调合作”的原则,按照招生工作的任务、时间节点和责任要求,联合人大、政协、纪委、公安、住建、不动产中心等部门,按照时间节点完成小学和公办园新生录取。

  多校划片,均衡入学机会。一是拓展多园划片范围。三元区2021年秋季开始探索实施的公办园“多园划片”招生改革,在保留公办园“原有施教服务区不变”的基础上,将三元区北部中心城区原本没有施教服务区的街道、社区按照相对就近和“一点对多园”原则划定公共施教区,纳入新建公办园和原有公办园剩余学位招生。二是探索多校划片模式。三明一中陈景润初中2022年秋季办学地点就近迁址扩建后,针对群众对市属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和该校所处位置,采用“多校划片、分批次派位”方式录取新生,扩大原有电脑派位的招生范围,让更广大群众共享市级优质教育资源。三是加大招生工作宣传。各中小学、幼儿园利用报纸、电视、网络、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方式进行政策宣传和解读,使之家喻户晓,让社会支持、家长理解,积聚工作正能量。学校通过多种形式主动向社会公开相关信息,设立工作咨询电话、监督举报平台,接受社会监督,均衡入学观念得到普遍认可。

  多重关爱,做到应招尽招。一是公平入学应招尽招。幼儿园按照“多园划片、就近优先、志愿调剂”办法,公平录取城区符合条件的小班适龄儿童。小学根据“划片就近,免试入学;分批录取,遵循志愿;积分排名,统筹安排”的原则依次录取新生,做到100%录取到公办学校就学。二是便民服务方便快捷。建立网上招生平台,从2020年秋季开始,采取网上报名的方式,家长下载“e三明”APP、关注公众号或访问网站并实名认证,完成网上申请报名、资格审查、积分要素获取等招生环节,真正做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三是提高供给学位惠民。不断加大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学位供给能力,2021到2023年新投用教育项目19个,新增学位15810个,均居全市第一。学龄儿童充分享受学位扩容、多元招生改革带来的“红利”。从有学上到上好学,再到如今能够享受到教育公平带来的优质教育,山区教育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实现了提质增智。

  三明市沙县区加快推进数字赋能的教育教学、资源供给和治理体系改革,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盘活城乡教育资源,推进区域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加大投入,夯实教育基础。2022年,沙县区主动融入三明市全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建设,投入约5600万元,率先启动全省首个智慧教育项目,惠及全区64所学校、3000余名教师、4.8万学生。全区实现“三通两平台”“校园安防监控”全覆盖,85%班级配备智慧大屏。

  以城带乡,促进教育均衡。沙县区依托智慧教育进一步深化落实“总校制”办学改革,有效缩小校际、城乡差异。“一校带多校”的教学模式透过大屏共享“五育”资源,解决乡镇薄弱学校“缺资少教”开不齐开不好课程的问题。依托智慧教育平台,为全区提供小、初、高优质教学资源超71.8万条,新高考、新中考精品试题资源100.5万道,学科专题课程资源约3万份、德智体美劳等优质资源9535份,平台各类资源教学应用已达10.31万次。借助网络教研平台,组建网络名师工作室,积累各年段、学科优秀课例691节,有效推动了区域教师专业发展。

  着眼实效,赋能教育教学。通过智慧教育(质量提升)工程项目形成教学全场景数据循环,实现减负增效。全区各校大数据精准教学系统平均使用率达72.4%,教师依托系统组卷1.1万次,借后数据报告开展精准讲评4.7万次。以沙县一中为例,开展考试智能批改2.23万次,智批改题数41.5万道,实现教师批改减负,高一、高二、高三考后批改时间分别下降40%、17%、49%。

  创新教改,打造教育特色。为深化“双减”政策改革,沙县区积极推行“5+2”课后服务模式,各学校共开设各类社团271个,课后服务学生参与率95.98%,日均课后服务时长达120分钟,课程满意度达98%。还可以将学生的作品,留存在课后服务大数据中心看板中,供学习参考。启用“智慧心育”平台,开展全区中小学生心理普查工作,通过测评对学生心理问题进行筛查和评估,协助各校老师实现对学生的个性化辅导,全区共有10238名学生参与,测评完成率达90%以上,测评良好率达81%以上。

  加强保障,突出建设成效。由区教育局、财政局、工信科技局等七部门共同印发《关于推进沙县区智慧教育的实施意见》,制定扶持教育信息化发展政策,培育教育信息化发展体系,形成良好的教育信息化发展环境。建立定期沟通机制,确保全区教育信息化建设扎实推进。在资金保障方面完善财政投入,为教育信息化持续发展提供后续空间。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资金补贴,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创思教育”即“创新思维教育”,是永安一中在2000年全校性研究性学习遇到瓶颈的基础上于2001年起开设的一门校本课程,经过20多年的探索实践取得显著的成效:2019年出版专著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创思教育”校本教程《创思实践活动指南》,获评“福建省中小学精品校本课程”荣誉称号;2022年7月,“创思教育”被福建省教育厅列入普通高中特色建设示范项目;2023年7月,《基于科学素养培养的创思教育实践研究》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学校:将“创思课”列为校本课程。“创思课”教学目的是引导学生开展“创思活动”和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因此,高中校可将“创思课”归入研究性学习指导课,小学和初中,可归入综合实践活动课或科学课,课时量为每周一节。

  教师:创思教育的“五项任务”。观念教育。树立“读书是一种学习,实践也是一种学习”的正确观念,使“创思实践”成为越来越多学生的课后自觉行动。创思导向。引导学生树立“学习以知识的掌握为途径,以对社会的贡献为目标”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课题评价。“创思课”教师要给予学生指导,把关学生选定的课题是否具有研究价值,避免学生做无用功。项目辅导。课题研究的过程是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和形成的过程,指导教师的核心任务是把握课题研究方向的正确性和研究方法的科学性。挑战创新。将“挑战创新”做为师生的共同目标,同向发力,让创新思想融入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

  学生:创思教育“五部曲”。选定一个课题。学生在“创思课”的启发引导下,走出教室、走出校门,尝试从生活和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确定研究课题。开展一项研究。课题的类型可划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发明创造和项目设计四大类,从中开展一项课题研究。撰写一份报告。在课题研究取得一定成果后,将研究内容以报告的形式呈现出来,包括研究的目的、研究的过程和研究结果等,让他人通过阅读报告了解该项研究。设计一块展板。展板设计多用图片、少用文字、布局合理,提高成果展示的直观效果。展板内容包括课题名称、课题来源、研究目的、过程、结果、创新点等内容。展示一项成果。成果展示的方式包括论文展示、展板、实物、多媒体、原始资料、问辩答疑等,让他人能快速了解研究课题的核心内容。

  师生共同体:创思教育突出“五性”。课题的新颖性。为保证课题的新颖性,需要教师和学生善于从不同角度来思考问题,从中发现新的研究亮点。设计的科学性。师生共同探索研究过程中发现问题时,要通过补充、完善甚至是纠错的方式,以保证其科学性。过程的实践性。教师引导学生认真动手完成实验、实践或模型制作等环节,及时收集保留发明创造模型等实物作品,确保过程的实践性。资料的完整性。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提醒学生注意文本资料、声像资料、实物资料的收集,确保研究资料的完整性。结果的创造性。结果的创造性说明课题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实际生产、生活中的问题,取得一定的效果,让师生的共同研究具有创造性。

  宁化县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盯“双减”工作目标,坚守学校育人“主阵地”,打好校外治理“组合拳”,聚焦课后服务“大民生”,扎实推进“双减”落实落细,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以“小切口”服务教育“大民生”,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守住学校育人“主阵地”。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坚持向课堂40分钟要教学质量,组织330余名骨干名师,探索“学·导·用”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覆盖各学段27个学科。落实作业建设“新理念”。在作业数量和时间上做“减法”、质量上做“加法”。县财政每年核拨20万元县本作业研发和编印专项经费。依托县教师进修学校开发具有县域特色的“县本作业”“校本作业”。构建学生评价“新体系”。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根本标准,探索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实施中小学生“六个一”综合素养测评,在开齐开足课程基础上,让每个学生会诵读、写好字、爱体育、会劳动、爱唱歌、会画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打好校外治理“组合拳”。严格审批准入。强化学科类培训机构管理,实行校外培训机构黑白名单公示制度。全县学科类培训机构从11家压减至2家,压减率达81.82%。严查学科培训。发放宣传材料1万余份,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中小学等重点检查82家次,查处违规培训广告宣传7例。杜绝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组织学科培训行为。严管资金账户。落实培训机构向社会公示收费项目、标准,做到按季度收费。落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学杂费专用账户管理、账户最低余额和大额资金流动实时监管,有效监督管理校外培训机构资金30余万元。

  聚焦课后服务“大民生”。坚持把课后服务作为一项“顺民心、暖人心”的教育民生工程来抓好。服务“低费用”。城区小学按每生每课时1.3元标准收取课后服务费用,县财政按每课时补助1.3元标准核拨农村小学课后服务经费,有效减轻家庭经济负担。服务“个性化”。引进县文旅局、文化馆等优质社会资源,实行“订单式”“2+N”课后服务,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化发展需求。在城区小学开展校内托管和幼小衔接服务,以“托+管,学+玩”模式,吸引6500多名孩子参与,实现以“官方带娃”来有效缓解家长“看护难”问题。服务“全覆盖”。全县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时长均达2小时、学生参与率达97.16%,实现公办学校全覆盖、城乡全覆盖、有需求学生全覆盖,不断提升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

  近年来,泰宁县充分发挥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人文底蕴优势,结合教育改革工作,大力推动研学产业发展,探索“553”研学路径,在模式上有所创新,在机制完善、课程设置、市场开拓等方面有所突破,让行走的课堂融入传统教育,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教育改革开辟新径。

  搭建“五个一”架构,强化研学实践保障。成立一个组织机构。在全省率先组建“研学实践教育办公室”,每年统筹安排资金30万元用于研学保障。建立一套运行体系。结合“双减”政策要求,县教育局制定研学实践活动方案、课程方案,指导学校开展工作。遴选一批研学基(营)地。全县共创建了1个国家级、2个省级和14个市级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居省、市前列。培养一支导师队伍。建立研学导师库,每年组织开展研学指导师培训4期,邀请专家编写研学教材10余本,研发出15条本土“五色”研学精品线路。出台一套研学政策。多部门联动出台减免门票优惠政策,对组织在泰研学的县内外研学机构给予1万元以上奖励。

  开发“五色”课程,丰富研学教育内涵。老区苏区红色研学。利用本土丰富红色资源,打造“研学+党建+团建”特色课程体系,开展“穿红军服、唱红军歌、吃红军饭、走红军路、祭奠烈士墓”等10余项研学活动,进一步弘扬老区苏区精神。丹霞科考橙色研学。研发地学、丹霞地貌、峡谷成因等主题课程20个,建设寨下研学村、地质博物苑等研学基地,开展循专家足迹科考寨下大峡谷、带着地理课本游泰宁等特色研学活动。非遗文化古色研学。以传承传统文化为出发点,古代建筑、非遗文化、岩穴文化、木雕艺术等为载体,打造“1+N”式古色研学线路。乡村振兴金色研学。以省级劳动教育基地“耕读李家”为核心,辅以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苑、状元茗舍茶文化、“渠园”中草药种植基地等劳动基地,开发融生产、参观、参与、体验为一体的研学课程体系。丹山碧水绿色研学。依托“生态福地”资源优势,以生态知识普及、生态文明体验、生态行为规范为主要分支,打造地球物种生态链、古城人居与自然等10项自然生态研学课程。

  深化“三维”合作,拓展研学实践市场。校企合作。强化产教融合,推进“金泰阳”营地场所提升建设,目前一次性接待规模达920人。截至8月份,今年共接待县外中小学生研学团队46批285个教学班26638人次。跨区合作。借力“沪明合作”“山海协作”“十县合作”等政府搭建平台,拓展研学市场覆盖面。校地合作。目前已对接北京大学研学部、中国地质大学、福建农林大学、三明学院等4所省内外高校建立研学协作关系。

310 14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