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顷、平方千米 》教学设计(优秀3篇)

发布时间:

身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写教学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们的教学记录下来,怎样写教学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这次漂亮的小编为亲带来了3篇《《公顷、平方千米 》教学设计》,希望能够给您提供一些帮助。

公顷平方千米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较大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进一步掌握面积单位间的换算的推想过程,加深对面积单位的认识。

2、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推想。估计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或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让学生说一说如何计算一个长方形的面积。

2、做下面的题,并说一说是怎样推想的。

5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13平方米=( )平方分米

5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4200平方分米=( )平方米

指名说一说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通过测量来计算课桌桌面的面积。

3、课件或投影仪展示84页体育场的画面。

我们来看看下面这幅图,体育场面积的应该怎样测量呢?(学生在小组内议一议,互相说说并提出方法)

师:大家说得都很好,体育场。林场。首都天安门广场面积都很大,测量这种较大的土地面积时,我们常常用到比平方米更大的单位,那就是公顷和平方千米,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公顷。平方千米(板书:公顷。平方千米)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认识公顷:

师:公顷是较大的面积的单位,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同学们在草稿纸上算一算。

生: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0000平方米

师: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0000平方米也就是1公顷

板书: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

现实生活中究竟有多大呢?(10000平方米就是1公顷。如果我们的教师是50平方米,200个这样的教室的面积才是1公顷。)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小组中议一议。

2、认识平方千米:

平方千米是比公顷还要大的面积单位。请同学们想一想,1平方千米有多大面积呢?

生1:边长为10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000000平方米。

生2:边长为1千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

板书:边长为1千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

3、平方千米和公顷之间的进率:

师:平方千米与公顷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呢?

小组内交流。然后汇报。

师:1公顷=10000平方米,而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那么1平方千米里有多少个1公顷呢?

生:100个,即1平方千米=100公顷

板书:1平方千米=100公顷

如果画面上的体育场约是7000平方米,140个足球场的面积约是1平方千米。

4、课件展示:

我国的陆地面积是( 960万)平方千米。

北京天安门广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广场,面积约是(40)公顷。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常用的面积单位有( ),测量土地的面积时,常用( )作单位。

2、边长是( )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 边长是( )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

3、 5公顷=( )平方米 10平方千米=( )公顷

20000平方米=( )公顷 10000公顷 =( )平方千米

6平方千米=( )公顷 50000平方米=( )公顷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公 顷、平 方 千 米

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公顷

边长为1千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

《公顷、平方千米 》教学设计 篇二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观察与推算,初步认识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建立1公顷的表象。知道1公顷= 10000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经历观察、想象、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并在活动中丰富对公顷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提高应用意识。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感知1公顷的大小,应用公顷与平方米间的进率进行简单换算。

教学难点:建立1公顷的表象。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复习面积单位

谈话:我们已经学过哪些常用的面积单位,你能从大到小说一说吗?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2.填上合适的面积单位

(1)课桌的面积大约是24()。

(2)1寸照片的面积大约是6()。

(3)一间教室的面积大约是50()。

(4)国家体育场“鸟巢”的占地面积大约是20()。

先观看图片,想象面积大小,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应填什么面积单位。

3.揭示课题:看来,“鸟巢”的占地面积20后面的面积单位填“平方米”不太合适,更不可能填“平方分米”或者“平方厘米”了。需要一个比“平方米”还要大的面积单位才能表示出来。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测量土地面积时,常用的面积单位──公顷(板书课题:认识公顷)。

【设计意图:由学生熟悉的面积单位的知识引入,一方面巩固了学生的知识基础,另一方面也引起了新的认知冲突。当学生在填写“鸟巢”的占地面积时,自然地产生了学习更大的面积单位的需求,有效地沟通了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延续性。】

二、探究新知

(一)呈现生活素材,初步感知公顷

1.谈话:公顷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我们先来看一组资料。

(课件出示)“鸟巢”的占地面积约20公顷;天安门广场占地面积44公顷;北京欢乐谷占地面积56公顷;香港迪斯尼乐园的占地面积约126公顷。

2.问题:计量这些面积都用到了什么单位?有关公顷,你想了解什么?

学生:1公顷的实际面积有多大?公顷和平方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公顷的国际符号是什么?

谈话: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认识公顷。

【设计意图:利用课件呈现较大的土地面积资料,有利于学生借助直观印象初步体会公顷的适用范围,从而引起学生进一步研究公顷的兴趣。】

(二)推算、想象,加深对公顷的认识

1.唤起经验,认识公顷

(1)认识1公顷

谈话:同学们还记得我们是怎样来描述1平方米、1平方分米和1平方厘米这三个面积单位的吗?它们分别有多大呢?

学生回忆梳理(课件演示):

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大约有大拇指指甲盖那么大。

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大约有手掌那么大。

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大约有一块展板那么大。

教师:我们同样可以用一个正方形来描述“1公顷”这个面积单位。

课件呈现: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公顷可以用符号hm2表示。

(2)探索公顷和平方米的关系

提问:你能想象1公顷到底有多大吗?

学生自由表达。,注意引导学生将公顷与平方米建立联系,根据“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的描述得出结论“1公顷=10000平方米”。(板书:1公顷=10000平方米。)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的目的在于唤起学生的学习经验和方法意识,从而引导学生利用前面学习建构“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等面积单位的经验,来建构“1公顷”这一面积单位,最终帮助学生不但在数理层面上将“公顷”与“平方米”取得联系,而且在直观层面上更好地形成“1公顷”的表象。】

2.实践活动,形成表象。

谈话::知道了公顷和平方米之间的关系,想不想亲自感受一下1公顷的大小。

(1)围一围:在操场上量出边长是10米的正方形,看看它的面积有多大。

想一想:()块这么大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

(2)算一算:

1间教室的面积大约是50平方米,大约()个教室的面积是1公顷。

(3)说一说:哪些地方的面积大约是1公顷?(400米跑道围起来的部分,面积大约是1公顷;学校的面积大约是1公顷等。)

【设计意图:“公顷”这一面积单位较大,不容易直接感知。因此,设计组织观察想象、实地测量、调查收集等实践活动,有利于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初步建立1公顷的表象。】

(三)尝试换算,巩固公顷与平方米间的进率。

1.尝试下列问题。

7公顷=()平方米

60000平方米=()公顷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思考过程。

2.填空。

(1)北京的故宫占地面积是72公顷,合()平方米。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

(2)北京颐和园的面积约2900000平方米,约合()公顷。

学生独立完成后订正,重点介绍思考方法。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建立在学生初步建立公顷的表象,了解公顷和平方米的进率的基础上进行的。练习中,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换算方法的说明。正确地进行面积单位的换算,不仅可以巩固学生对两个面积单位之间关系的认识,而且也使学生感受到在计量较大的土地面积时,使用较大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和优势】

三、巩固深化

1.判断。

(1)2公顷=200平方米。()

(2)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

(3)一个篮球场的占地面积大约是400公顷。()

(4)素有“万园之园”称号的北京圆明园的占地面积约350平方米。()

完成后说明理由。

2.在下面的○里填上“>”“<”或“=”。

4公顷○ 400平方米8999平方米○ 8公顷

3000平方米○ 3公顷5公顷○ 50000平方米

独立完成后交流思考方法。

3.解决问题。

(1)量出学校操场的长和宽,计算出它的面积,看够不够1公顷。

(2)游泳池长50米,宽25米。()个这样的游泳池面积约1公顷。

法1:1公顷=10000平方米,游泳池的面积为1250平方米,所以10000里面有几个1250,就是有几个这样的游泳池。

法2:根据边长为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画图解答。

【设计意图:练习分为两个层次,前面两题为基本练习,关注的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与掌握;而解决问题练习中安排的测量操场面积和计算游泳池的面积,则更具问题解决与经验积累的意图,具有丰富1公顷面积表象的价值。】

四、总结延伸

1.总结: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公顷”,你有哪些收获?

2.思考:在生活中,你听说过比“公顷”更大的面积单位吗?它有多大?和“公顷”又有什么关系呢?下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

【设计意图:回顾梳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在收获知识的同时积累经验,体验成功。】

公顷平方千米教案 篇三

教学内容:

认识公顷(课本81---82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通过实际观察和推算,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使学生能借助计算器,应用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相互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

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教学难点:

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回忆学过的面积单位。

师: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那些面积单位?

生:平方米 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师:很好!那你们能不能说一说它们有多大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它们的面积。

2.请你看一看,想一想。填写什么单位合适?

一块橡皮它上面的面积大约是15( )。

一张课桌它上面的面积大约是24( )。

一块黑板它前面的面积大约是4 ( )。

3.出示课件:例题1的四个画面。

通过学生观察,说说你想知道什么?

二.自主探究,认识公顷

1.认识1公顷的含义。

1) 学生先自学课本81页内容.

2) 小组交流自学内容.

3) 抽生回答,你知道了什么?

2.师生一起归纳总结.

3.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

让28个学生手拉手围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大约是100平方米。(每边7个学生大约10米长)

推想一下看多少个这样的正方形面积大约是1公顷。

10000÷100=100(个)

让学生讨论后,进行说明。

想象一下,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土地有多大?1公顷的面积有多大?

(用我们的校园作具体的描述,让学生切身体会公顷的大小)

4.进行单位换算。

出示“试一试”中的题目:一块平行四边形的菜地,底是250米,高是160米。这块菜地有多 少平方米?合多少公倾?

完成后,要求学生把解答过程和单位换算的方法与同学进行交流。

简要小结:把以平方米作单位的数量改写成以公顷作单位的数量时,可以用原来的数除以10000,或者直接把原来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四位。

5.巩固练习

(1)课件出示练习题

抽生回答,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2)做第82页“练一练”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讨论这个足球场的面积是不是有1公顷。

(3)做“练一练”第2题。

教师对教室地面的长和宽进行步测后,师生共同计算出面积。再算一算多少个这样的教室地面面积是1公顷。

三.课堂小结:

谈话: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3篇《《公顷、平方千米 》教学设计》,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

310 98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