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乘小数的教学反思(优秀7篇)

发布时间:

个人见解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下内容是差异网为您带来的7篇《小数乘小数的教学反思》,如果能帮助到您,差异网将不胜荣幸。

“小数乘小数” 篇一

【教学内容】小数乘法  第86页例3 例4,试一试及练习十五第1----5题。

【教学目标】 使学生学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教具准备】 配套光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计算下列各算式。(小黑板出示)

2.51x0.7      2.51x5      2.51x5.7

2、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指名学生回答,特别是位数不够怎么办?

3、准备题。

精确到个位

精确到十分位

精确到百分位

精确到千分位

0.8054

1.9736

二、新授。

1、教学例3。

(1)出示例题:王大伯前年收入3.18万元,去年的收入是前年

的1.6倍。去年他家大约收入多少万元?(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2)  说说计算方法,列出算式。

(3)板书:3.18×1.6≈        (       )

指名一人板书竖式,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集体订正。

说一说:积怎样保留两位小数?

(4)练一练。

求出下面各题积的近似值。

得数保留一位小数:7.2×0.09   0.86×3.2

得数保留两位小数:0.28×0.7   5.89×3.6

2、教学例4。

算一算,下面的     里能填上等号吗?

0.     8×1.3      1.3×0.8

(0.9×0.4)×0.5     0.9×(0.4×0.5)

(3.2+2.8)×0.6      3.2×0.6+2.8×0.6

提问:每组的两个算式有什么关系?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学生交流。发现:用了乘法运算律。

axb=bxa

(axb)xc=ax(bxc)

(a+b)xc=axc+bxc

说明:整数乘法的运算律,对小数乘法也同样适用。

1、 试一试。

下面各题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0.25×0.73×4      0.32×403

完成后,学生交流。指一人板书。

2、练一练。

用简便方法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0.25×0.73×4     0.32×403

计算下面各题,并应用乘法交换律验算。

3.5×4.8     0.37×0.25     1.9×0.18

三、综合练习。

练习十五。

一块平行四边形的塑料板,底边长3.2分米,高1.84分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先估算,在计算,得数保留整数。)

作业设计:

练习十五   2、3题。

“小数乘小数” 篇二

教学内容:五年级上册p86--p88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理解并掌握小数乘小数的方法,能正确计算相应的 式题。

2、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推理能力以及抽象概括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探索活动本身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4、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重、难点:掌握计算方法,会熟练地进行笔算,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算:

0.51×10=   4.6×(  )=460  0.23×1000=   8.5÷10=

46÷1000=   72.5÷(  )=0.725

2、填空:

(1)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10 倍,积也(          )。

(2)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也扩大10倍,积就扩大(    )。

(3)竖式计算:3.7×25=

做完后交流提问:你们是怎样计算小数乘整数的?

二、研究新知:

1、出示小明房间的平面图。

2、看图,你能搜集到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用乘法计算的数学问题?

3、先研究第一个问题:

(1)计算房间的面积,你们会列式吗?

(2) 揭题:小数乘小数。

(3)我们现在估计一下,3.6×2.8的积大约是多少?

(4)以前,我们计算小数乘整数,是转化为整数乘法来计算的,那今天的小数乘小数,你也能把这方法迁移过来吗?试试看。在尝试的过程中,你碰到了什么困惑?

(5)交流讲解,并板书。

4、研究问题(二)

(1)小明的房间还有一个漂亮的小阳台,阳台的长是多少?宽是多少?怎样列式?2.8×1.15=

(2)列竖式时,这两个数怎样摆比较好?

小结:小数乘法列竖式时,要把末位对齐,把位数多的放上面,计算起来比较简便。

(3)试做:p87,并交流。

5、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思考:积的小数位数与两个因数的小数位数有什么联系?

发现:积的小数位数是两个因数的小数位数之和。

6、有了这么重要的发现,那就来考考你:不计算,请你快速说出下面的积是几位小数?

5.2×9.9=    4.8×0.86=

0.62×0.73=   8.65×4.8=

7、验证。

8、小结计算法则。请你们在小组里说说小数乘小数可以怎样计算?

师:在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里,只需添一个词就可以了,你能添好吗?

9、接下来,我们接着挑战,有信心吗?小明的房间还摆了很多漂亮的家具,我们先来算算花架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提问:你碰到了什么新问题?

小结:在积里点小数点时,位数不够时,要在前面添0补足。

板书:位数不够,添“0”补足。

三、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知道了哪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四、巩固练习。

1、送小数点回家。在下面各题的积里点上小数。

0.31×0.11=  341   0.012×0.43=   516

0.025×0.048=  1200

2、帮小明算出其它家具的占地面积。

3、根据346×12=4152,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3.46×1.2=       0.346×0.12=

0.346×12=       0.346×1200=

4、拓展训练:比一比,看谁写得多?

(      )×(      )=0.36

5、思考题:小红在计算3.75乘一个一位小数时,没有看清第二个因数的小数点,算成了3.75乘一个整数,所得的积比准确的积大了50.625,你能求出准确的积是多少吗?

“小数乘小数” 篇三

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

2、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自主参与意识、主动探究的精神,迁移类推能力,发展学生思维。

教学的重点:理解和掌握“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

教学的难点:小数点位置的确定。

教学的关键:让学生充分感知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出示表格)

24000

24

2400

2400

240

150

15

150

15

15

另一个因数

160

1.6

16

160

16

一个因数

引导学生独立完成表格,并说说为什么?

师:同学们说的非常好,这就是我们以前学的积的变化规律。

二、新课传授:

1、计算8.2x2.8=

a、师:(出示课件)我们再来看这张图片,这就是我国刚刚发射的神州六号的结构示意图,它分为三个舱: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主体长约 8米,最大直径为2.8米,如果把它用平面图画下来,可以得到一个长方形。

师:看着这张图,你能提出那些数学问题?

生:它的面积大约是多少?

师:谁能列算式?

生:8.2x2.8

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它是属于什么类型的?(小数乘以小数)师板书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

b、估算:

师:那它大约等于多少?你能不能估计一下?

生:大约等于24 8x3=24.

大约等于17 2x8=16

c、学生尝试计算:

师:哪它到底等于多少?你能不能自己试着算一算?

学生独立做在本子上,找一人上黑板。

d、观察比较,理解算理

这几种算法?有什么不同?(小数点的位置不同)

哪小数点到底应该在那里?你能说一说理由么?

接着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两种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反思、辨论,促进思维的深入。

学生可能出现两种情况:

(1)、从生活情境中实际意义进行估计,学生将米化成分米,利用整数计算。

(2)、利用“两个因数的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来解释……

在此基础上统一认识,把学生的思维过程用课件演示出来。

2、学生独立完成1.8x1.39

这是一道小数乘小数的题目,你会计算么?

学生独立完成,并说一说理由。

3、观察两个算式,总结算法。

师:仔细观察两个算式,因数中的小数位数和积的小数位数有什么联系?

生:因数中的小数位数和积的小数位数相等。

学生完成练习,给算式点上小数点。

师:经过刚才的观察,如何计算小数乘小数的题目?

学生小组讨论,总结出法则。

三、巩固练习:

1、计算(书上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找学生板演。

2、改错

3、完成“你知道么?”

学生独立求出神州六号的起飞质量

四、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都有什么收获?

“小数乘小数” 篇四

第二课时  小数乘小数

教学内容:p4例3、做一做,p5例4、做一做,p8—9练习一第5—9、13题。

教学目的:

1、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使学生掌握在确定积的小数位时,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2、比较正确地计算小数乘法,提高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概括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位数和小数点的定位,乘得的积小数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教学过程:

一、引入尝试

1、出示例3图:同学们最近我们校园宣传栏的玻璃碎了,你能帮忙算算需要多大的一块玻璃吗?怎么列式?(板书:   0.8 ×1.2)

2、尝试计算

师:观察算式和前面所学的算式有什么不同?

这就是我们要学的“小数乘小数”,两个因数都是小数,怎样计算呢?和同桌讨论一下,然后自己尝试练习,指中板演:

方法一:1.2米=12分米    0.8米=8分米    12*8=96(平方分米)    96平方分米=0.96平方米

1. 2    扩大到它的10倍        1  2

× 0. 8    扩大到它的10 倍   ×      8

0.9  6   缩小到它的1/100           9  6

3、1.2×0.8,刚才是怎样进行计算的?

引导学生得出:先把被乘数1.2扩大10倍变成12,积就扩大10倍;再把乘数0.8扩大10倍变成8,积就又扩大10倍,这时的积就扩大了10×10=100倍。要求原来的积,就把乘出来的积96再缩小100倍。

4、观察一下,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因数的位数和等于积的小数位数。) 想一想:6.05×0.82的积中有几位小数?6.052×0.82呢?

5、小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教学例4

师:请做下面一组练习

(1)练习(先口答下列各式积的小数位数,再计算)p4做一做

(2)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①你是怎样算的?(先整数乘法法则算出积,再给积点上小数点。)

②怎样点小数点?(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最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③ 计算0.56×0.04时,你们发现了什么?那当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怎样点小数点?(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通过以上的学习,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是怎样的?

(3) 根据学生的回答,逐步抽象概括出p.5页上的计算法则,并让学生打开课本齐读教材上的法则。(勾画做记号)

(4)练习:

①判断,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0.0 2 4                           0.0 1 3

×   0.1 4                      ×   0.0 2 6

9 6                               7 8

2 4                               2 6

0.3 3 6                     0.0 0 0 3 3 8

②根据1056×27=28512,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105.6×2.7=   10.56×0.27=   0.1056×27=   1.056×0.27=

三、应用

1、在下面各式的积中点上小数点。

0 . 5  8         6 . 2  5       2 . 0  4

×    4. 2      × 0 . 1  8     ×    2  8

1  1  6       5  0  0  0     1  6  3  2

2  3  2          6  2  5        4  0  8

2  4  3  6    1  1  2  5  0     5  7  1  2

2、p5做一做

3、p8页5题:先让学生说求各种商品的价钱需要知道什么?再让学生口答每种商品的重量,然后分组独立列式计算。

四、体验:回忆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

五、作业 :p8第7、9题,p9第13题

课后小记:

经过预习学习效率大大提高。两道例题能在一课时内完成,   且还留有较充分的时间做课堂作业。

作业中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种:

1、竖式写法格式不正确。如有的学生将小数乘法和小数加法的格式混淆,写竖式时错将小数点对齐了写。

2、小数点定位存在问题。1。06*25有个别学生认为25是两位小数,所以出现积的小数点定位错误。

小数乘小数的教学反思 篇五

⒈身为老师要理清用比例解决问题的方法本质。

教方法的老师,却不知道方法的本质,说起来象无稽之谈。可事实上包括我在内的很多老师在初次教学这个内容的时候,恰恰没有弄清楚这个方法到底该怎样做。就以例5为例,学生可以很轻松的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解决这个归一问题,桥梁就是不变的“单价”,在引导学生用比例解决问题的时候,问题就出来了:是先根据单价不变,得到等式:总价/用水吨数=总价/用水吨数,明确成正比例;

还是因为单价不变,总价和用水吨数成正比例,所以它们的比值相等。第一次试教的时候,我没有觉得这有什么区别,选择了简单的第一种方式。刚开始过程很流畅,但我发现学生在方法表述上总不愿意说到成什么比例关系,仿佛这个比例是跟本题是不相干的内容,最后在比较和练习上学生也无法清楚的表述出方法和规律,尤其是倒过来后的方程(如12.8/8=x/10用8/12.8=10/x)很多孩子都不能接受。不仅没有体会到用比例的好处,反而觉得还要写“解设”真是麻烦。

惨痛的失败后我开始认真的分析和检讨,发现学生根据单价不变列出等式,其实用的是以前学过的方法,以单价作为桥梁,比例成了“鸡肋”,方程倒过来后,就不等于单价了,所以很多孩子认为这是不对的。作为六年级的孩子,之所以学习用比例解决问题,就是要让他们站在理解量之间的普遍关系,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更方便快捷的去解决实际问题。在分析之后,我采用了第二种方式进行第二次教学,首先明确成正反比例的量具备什么样的特征?(比值相等或乘积相等),只要判断出题目中的量成正比例或反比例关系,就可以列出比值相等或乘积相等的等式。这样一来,学生做题就不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他们有规可循:只要路程一定,就说明时间和速度成反比例,结合数据我就可以列出一个相应时间和速度乘积相等的方程。

教学之后,学生能够很好的应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尤其是一些基础的数量关系,如路程=速度×时间,总价=单价×数量等能快速准确的判断出比例关系,列出等式。当然对于并不常见的数量关系,学生在判断比例关系上出现了困难。但总体来说,学生在运用比例关系列出方程这个方法的掌握上还是比较成功的。

⒉总结和比较中,掌握用比例解决问题的一般规律

既然想让他们有规可循,那么就要让他们牢牢地掌握这个规律。因此,在教学中我首先注重了方法与步骤的总结,这个过程也不是那么容易的,都是以前学过的题目,所以孩子们很容易就丢开比例,而用以前的方法去思考问题。因此,在复习中,我的重点不是放在成什么比例,而是成正或反比例的量有什么样的特征,先分散一下难点。分析题目的时候用“成什么比例关系?”“根据这样的比例关系你能列出一个等式吗?”这个两个问题将孩子们的注意力放在比例上。问题解决之后,我还设计了一个回头梳理的过程,可以说让学生对用比例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过程有了一个强烈的印象。之后的例6上我放手让学生独立用比例知识解决,练习中设计了一个分别用正反比例解决问题的对比,这无疑是整节课的小高潮,学生答的非常精彩,基本抓住了用比例解决问题的一般规律。

⒊在辨别中,体会用比例解决问题方法灵活,计算简便

学生在前面的总结和比较中,学生已经体会到了用比例解决问题有规可循,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但这还不够,因为以前的方法也很简单啊。因此需要更多的冲突来让学生体会到比和比例的基本性质会使用比例解决问题是多么的灵活和简便。

第一次试教的时候我采取的是学生做,然后进行讲评比较,可具体操作起来很费时间,学生比较时间不充分。同时学生不一定会出现我所希望的情况,或情况太多,使比较增加了难度。于是我改进了方法,采用了判断题的形式。学生在辨别中发现,成正比例的量他们的比值就相等,既可以说总价与数量的比值相等,也可以说数量与总价的比值相等。原来方程还可以倒过来列,很多孩子也产生了疑问:根据比例的性质,我还可以怎么列这个方程呢?由于比的基本性质是前项和后项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比值不变,同学们也惊喜的发现,这样一来用的好还可以省掉换单位的过程,真方便。

由于总结和比较的到位,最后的实践操作,孩子们不仅能正确的运用比例知识去解决,更列出了若干个不同的方程,其中一个方程使计算非常简便,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⒋课堂的调控能力有待加强

体现在时间分配上我的安排不是很合理,前面探究过程总是占时间多。

在内容的设计上进一步做到层次分明,在导入语言上少些花哨,多些简单和清爽。重视问题的提出,尊重学生的发言等等这些都是我在以后的教学中有待提高的地方。

⒌整个课堂探究内容较多,练习不充分。

由于本节课含正反比例两个方面的内容,再加上比较,所以探究的内容较多,练习的部分不充足。而且在探究过程中,也由于时间的关系探究的不是很充分,每个问题只有1、2个孩子发表自己的看法,成绩中下的学生的掌握情况不容乐观。

⒍课后作业和练习中存在的问题:

部分学生对判断哪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哪种量一定,怎样找出等量关系表达得不是很好,有的学生似乎有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这是用比例解决问题的关键,所以还要加强训练和指导。

学生在解正比例的应用题时,发现中下生会出现左边比的顺序跟右边的顺序会相反;在解反比例的应用题时,中下生会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外项积等于内项积来解答,计算的准确率低,所以今后对比例的解法还要多指导。

以上一些问题,主要还是在课堂上的一些练习和指导少了而造成的,因此,在第三次教学中,我想尝试将正反比例解决问题分成两节课教学,第一节课将重点放在掌握用正比例解决问题和体会这个方法的灵活性上。第二节课则将重点放在掌握用反比例解决问题和正反比例的比较上,这样一来每节课都可以有比较充分和有针对性的练习,相信可以更好更多的关注一些成绩中下生。

小数乘小数 篇六

教学内容:五年级上册p86--p88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理解并掌握小数乘小数的方法,能正确计算相应的 式题。

2、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推理能力以及抽象概括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探索活动本身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4、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重、难点:掌握计算方法,会熟练地进行笔算,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算:

0.5110=   4.6(  )=460  0.231000=   8.5÷10=

46÷1000=   72.5÷(  )=0.725

2、填空:

(1)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10 倍,积也(          )。

(2)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也扩大10倍,积就扩大(    )。

(3)竖式计算:3.725=

做完后交流提问:你们是怎样计算小数乘整数的?

二、研究新知:

1、出示小明房间的平面图。

2、看图,你能搜集到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用乘法计算的数学问题?

3、先研究第一个问题:

(1)计算房间的面积,你们会列式吗?

(2) 揭题:小数乘小数。

(3)我们现在估计一下,3.62.8的积大约是多少?

(4)以前,我们计算小数乘整数,是转化为整数乘法来计算的,那今天的小数乘小数,你也能把这方法迁移过来吗?试试看。在尝试的过程中,你碰到了什么困惑?

(5)交流讲解,并板书。

4、研究问题(二)

(1)小明的房间还有一个漂亮的小阳台,阳台的长是多少?宽是多少?怎样列式?2.81.15=

(2)列竖式时,这两个数怎样摆比较好?

小结:小数乘法列竖式时,要把末位对齐,把位数多的放上面,计算起来比较简便。

(3)试做:p87,并交流。

5、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思考:积的小数位数与两个因数的小数位数有什么联系?

发现:积的小数位数是两个因数的小数位数之和。

6、有了这么重要的发现,那就来考考你:不计算,请你快速说出下面的积是几位小数?

5.29.9=    4.80.86=

0.620.73=   8.654.8=

7、验证。

8、小结计算法则。请你们在小组里说说小数乘小数可以怎样计算?

师:在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里,只需添一个词就可以了,你能添好吗?

9、接下来,我们接着挑战,有信心吗?小明的房间还摆了很多漂亮的家具,我们先来算算花架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提问:你碰到了什么新问题?

小结:在积里点小数点时,位数不够时,要在前面添0补足。

板书:位数不够,添“0”补足。

三、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知道了哪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四、巩固练习。

1、送小数点回家。在下面各题的积里点上小数。

0.310.11=  341   0.0120.43=   516

0.0250.048=  1200

2、帮小明算出其它家具的占地面积。

3、根据34612=4152,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3.461.2=       0.3460.12=

0.34612=       0.3461200=

4、拓展训练:比一比,看谁写得多?

(      )(      )=0.36

5、思考题:小红在计算3.75乘一个一位小数时,没有看清第二个因数的小数点,算成了3.75乘一个整数,所得的积比准确的积大了50.625,你能求出准确的积是多少吗?

《小数乘小数》说课稿 篇七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第1页例1,练习一的第1~4题。

2教材简析

“小数乘整数”是小数乘法的第一课,它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乘法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同时它又是学生学习小数乘法的重要基础,所以学生对小数乘整数的意义和法则的掌握水平,将直接影响学生对小数乘法的进一步学习。

3、根据设置数学课程的基本目的不再只是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而更应该让学生愿意亲近数学、了解数学,用数学学会“做数学”和“数学地思考”,发展学生的创新创意和实践能力这一数学课程新理念,我确定以下三维目标。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能正确运用计算法则计算小数乘整数的。乘法。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3)、创设情境教学,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主动学习数学的兴趣。

4、根据《标准》要求,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是学生学数学的重点,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小数乘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难点是: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的推导。

二、教法学法

因为学生在四年级已学过整数乘法的意义及其计算法则和积的变化规律,根据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和原有的认识水平,我运用迁移、类推,采取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共同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构建新知识。

本节课在教学中安排了两个层次,先理解小数乘整数的意义,再探究算法。在理解意义阶段,通过对整数乘法的意义,计算法则的复习,回忆积的变化规律,小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表中的秘密等这些做法为学生进行新的学习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促进作用,因为积的变化规律是推导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依据。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探究算法阶段,教学设计时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把教材中的应用题改为生动有趣的买布的情景,把数学知识转化为孩子们身边的数学,让他们乐学,主动参与。注重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应用多媒体出示表格

让学生完成表格,并且说135×5的意义。

设计意图:从学生在原有的认知基础入手,学习新知做充分的准备。

2、回忆因数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此处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表格第一行因数的变化,第二行因数不变,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积有什么变化规律,最后由学生归纳出: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1000倍……积也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1000倍……。

设计意图:用填表的方式,使所有的学生都参与找规律的过程,并且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发现题中的规律,这样对后面的新课学习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3、如把上式135×5写成13.5×5,它表示什么呢?引出课题:小数乘整数(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经历观察、思考、猜测、交流、推理等数学活动来解决问题。

(二)、探究新知

1、师生共同探索小数乘整数的意义。

多媒体展示妈妈到布店买布的情景,出现对话。售货员说:“花布每米13.5元,”妈妈说:“我买5米布,要付多少钱?”学生经过分组讨论后作答。

学生甲用加法算:13.5+13.5+13.5+13.5+13.5=67.5。

学生乙用乘法算:5个13.5连加,可以写成13.5×5。

师问:13.5×5表示什么意思呢?

甲说表示5个13.5连加,乙说表示13.5的5倍是多少。

教师引导学生回想整数乘法的意义,归纳出小数乘整数乘法的意义和整数乘法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板书意义)

设计意图:将教材上的学习内容转化为现实情景,创造、灵活地使用教材,使学习内容更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符合数学课程的新理念:人人学数学,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讨论回答练习一第1题,说出下面各式的意义。

2、师生共同探讨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先让学生观察、比较、猜测上式13.5×5=67.5,为了验证该结果是否正确,我设计了个问题:

小数乘整数,能不能将小数因数转化成整数因数来计算?

上面内容就是差异网为您整理出来的7篇《小数乘小数的教学反思》,能够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是差异网的价值所在。

309 11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