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反思【最新7篇】

发布时间:

身为一名人民老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呢?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7篇《美术教学反思》,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美术教学反思 篇一

美丽神奇的大自然是人类的朋友,是我们生存的环境,我们仅有爱护大自然的一草一木,大自然才能更好地为我们服务,才能带给我们更舒适的环境。

今日我在一年级上了《走进大自然》一课,虽然学生对颜色并不陌生,但对色彩的具体名称却不了解,于是我在教学中充分让学生去自主实践,探索发现。我首先引导学生寻寻找找,观察学校里都有哪些颜色说说你喜欢哪些颜色同学们惊喜地发现,原先我们的学校里竟然有这么多美丽的颜色,学生经过观察,发现了我们生活的世界真是五彩缤纷,也激发了学习色彩的兴趣。我又适时提出问题:你能不能把刚刚说到的这些美丽的颜色从你的水彩笔中找出来呢学生齐声回答:能。我逐个说出色彩的名称,让学生自我动手找找相应的颜色,学生的进取性异常高,部分不认识的颜色很快便记住了。

传统美术教学只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把学习仅仅局限在书本上,脱离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在这种学习观念下,不仅仅很难培养出学生的创造精神,并且会泯灭学生学习的兴趣,最终影响学生的发展。

新课改倡导的美术教学,既要重视学生对艺术的感受、表现和创造力的培养,还要注重美术更多地与生活相联系,创立多维互动的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感受美,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玩中学,让学生围绕目标自主选择资料、材料和方法,让学生在知识探索的过程中发现规律。我在教学中,以教材为依托,拓展教学空间,开阔学生的眼界。让学生走进大自然,耳闻目睹领略了大自然的美丽,口头表达自我的观察所得,表达自我的真实情感,努力用新的理念来组织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综合性学习”是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感受本事、综合表达本事、搜集信息本事、互相合作本事等。此次“综合性学习”活动,创造了一种氛围,让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进取参与状态之中,用口头表达自我的观察所得,表达自我的情感,并用即兴回答形式汇报查找的结果,在丰富多采的美术实践活动中,拓宽了美术学习的资料、形式、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

美术教学反思 篇二

以往的美术课堂教学,我一味注重形式上的创新,却忽视了对学生艺术素养、艺术沉淀以及艺术审美的系统训练,非但不能促进艺术水平的提高,反而造成艺术需求的断层。经过一次次的反思,我深刻体会到美术课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以及创造性思维本事等方面都起着特定的作用。课堂中如果忽视了美术基础教学、学生缺乏基本的审美心理本事、造型表现本事、色彩分辨本事、手工操作本事等,就很难保证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所以,我利用这次在培训中学到的教学方式以及自我学习后对美术课的理解尝试上了几节课,效果的确很明显。

利用主角扮演的课堂形式,调动学生进取参与美术课堂。

课堂教学中,我利用教材中的作品进行主角扮演来丰富课堂,异常是在欣赏名家的画。例如,欣赏《最终的晚餐》(如图1)的时候,我先把这幅画的故事告诉学生,可是不直接把答案说出来,此时学生最大的兴趣都是放在了画面中的叛徒尤大身上,我就顺着学生们的想法和兴趣,满足他们的好奇心,经过引导,让学生自我去发现,我就采取让13位学生对这幅画里面的人物进行表演,学生刚开始的时候只是在自我的座位上讨论,不明白要从哪开始表演,我就提示他们:“你们看着这张图上的每个人的动作和表情,经过自我的理解去想象他们会说些什么,只要说一些简单的台词和做一些简单的动作,把画面里每个人的心理都进行思考。”我话音刚落,学生很快就举手了:“教师,我来扮演耶稣”、“教师,我演尤大”……很快,课堂一下活跃起来,几个学生表演得很形象,下头的学生也都跟着乐了,答案很快就能够出来了。经过主角扮演很快把学生带入到这幅画欣赏的切入点,最重要的就是让学生成为欣赏的主体,吸引学生参与到欣赏这幅画的兴趣中来,调动了他们对欣赏课的进取性。

利用色彩绘画激发学生乐于学习美术的兴趣。

学生的兴趣与绘画中的颜色是否鲜艳有很大的关系,黑白的画一般不能引起他们的美感;大部分学生在色彩的强烈和淡弱两项选择中,较喜爱淡弱的色度。我上七年级《国画——梅花》时,刚开始我只是用墨汁在纸上画出梅花形象,没有任何颜色,学生们对此所产生的兴趣不大,自然对审美需求也就少了很多。当时学生就问:“教师,这个梅花怎样是黑色的呢?梅花不是红色的吗?”、“教师,没有颜色的梅花一点都没有生气,形状也不漂亮。”于是,大家都是依葫芦画瓢,我画什么样,他们就跟着画,完全没有对墨梅这种造型产生兴趣。然而,等到了用色彩简单的来表现梅花的各种形态的时候,学生都“哗”的一声,随之而来的就是他们的赞叹声:“教师,好漂亮的梅花,是怎样画出来的?”、“教师,我也想画这样的梅花”、“教师,有颜色的梅花比黑白的梅花漂亮多了,感觉它好象活了。”还没等我示范,学生就迫不及待地自我动手画起来。他们的这些话都说明了他们对事物已经自然而然的产生了兴趣,也产生了美感。总的来说,学生喜欢画面生动而活泼,有生命的东西比没有生命的东西更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多利用色彩去表现事物,自然就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

在反思中,我深刻认识到了艺术教育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培养一些艺术家,而是应当重视美育的正确实施方法。艺术的形式很多,有音乐、舞蹈、绘画、雕塑、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电影、电视等。艺术经过塑造典型形象反映现实生活的美,表达了艺术家的审美趣味、审美情感以及审美梦想。学生经过课内外的艺术鉴赏活动,能够掌握人类的审美经验,受到艺术美的熏陶,培养审美心理,发展审美本事。而这些都应当是各个阶层(学校、家庭、社会)的职责。这次反思让我更新了自我的教育理念,丰富了教育教学技能以及作为教师终身学习的重要性,要把握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悉心研究教学教法,更好地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成效。

美术课课后教学反思 篇三

今天我执教的是广东岭南版美术课本第七册中的《秋天的落叶》。本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秋天“落叶”的自然现象,并让学生掌握书签的基本特征,进行书签的设计与装饰变化。综观整节课,我觉得有以下几方面值得反思:

一、重视探究性学习的培养。

《课程标准》提出:“美术课程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要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所以,这节课我主要是通过探究学习来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究与发现,找到不同知识之间的关联,如在导入新课时,我创设了问题情境,秋天的落叶为什么会飘落下来?为什么会变黄和红呢?以此问题来调动学生对秋天的认识,同时也渗透了自然常识,让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联系起来;在书签制作中,我通过分小组的形式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在探究学习中,让学生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在让学生掌握书签制作的方法的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团结协助精神。从课堂的效果来看,我预设的目标已经达到了。

二、重视课堂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评价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在这节课中,我从多个维度来进行评价以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学习状况,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水平,鼓励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和能力。在关注学生掌握美术知识、技能的情况下,我更重视对学生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使学生在自我评价和同学之间的互评中,明确自己需要克服的弱点与发展方向。

三、在课程资源开发方面,我觉得还是欠缺的。

这课是讲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秋天,其实课前,我可以让学生到大自然去拾一些落叶回课堂,让自然环境资源进入美术教学。

美术教学反思 篇四

美术课要想上好,还真不是那么容易,课前的精心准备,课堂的情景创设、环节安排、个性辅导、多样评价以及课后的反思等等一样都不可少,都需要美术教师下工夫来思考、推敲。

一、美术课前的准备

美术课的准备绝不仅仅是教具的准备,它要有更广泛的资料。比如在《节日的装饰》这一课里,教具是制作好的各种各样的手工装饰品,为了让课堂更有氛围,我试着准备了一些《欢乐的节日》等一些有节日氛围的歌曲,这些歌曲在课堂气氛的烘托上起了很大的作用。除了有形的课堂资源的准备之外,更要准备的是教师多方面的知识、深厚的文化底蕴。

二、美术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重点,很多问题都值得深入探讨。那里我想谈我一向在思考的一个问题: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和引导儿童自由创作可能会出现的无序性的矛盾。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是上好课的保证,这是大多数教师认可的原则。但有些类型的美术课往往不需要孩子规规矩矩端端正正地作业,比如一些手工课,需要几个儿童合作完成,小朋友凑在一齐难免会各抒己见,不会像成人那样有克制力,这样势必造成纪律不好。还有一些绘画课为了更好地调动孩子的进取性,加入了游戏、舞蹈等活泼的形式,课堂也会显得杂乱,问题是这样形式上的“乱”并非无效。国外的教师在上美术课不需要孩子坐得端端正正,他们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创作,能够画在桌子上,能够“乱涂乱画”。德国纽伦堡丢勒中学的谢尔先生曾说,在丢勒中学,学生作画时能够戴耳机听音乐,边听自我喜欢的音乐边作画。我想这在国内肯定是禁止的。学校要求课堂必须有秩序,但一味的整齐往往会抹杀孩子的个性,限制孩子的创造性。怎样兼顾呢那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上的收放自如,既不放纵,也不压制。例如:能够采用开放的教学资料。教师能够引导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投身于五彩缤纷、五光十色的校外生活,把公园、田野、村庄等作为学习美术的大课堂,在大自然中学美术,感受生活中的红、黄、蓝。如手工制作课不妨带领学生去放飞风筝,去迎风玩一玩小风车,用制作的彩练、挂饰。窗花美化周围的环境;结合绘画课,可自办一个课堂小画展,组织学生参观发言,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本事和学生生活相结合的本事。

三、美术作业的评价

有时候,大人在看孩子的画时,往往摇头说:“画的是什么呀,乱七八糟!”殊不知,儿童绘画贵在无序、天然童真,去雕饰的浪漫稚拙,并且个性鲜明,想象力丰富。有的孩子喜欢色彩,有的孩子画画喜欢用线条。还有的孩子只喜欢画抽象的形状。所以对于儿童画的批改、评价应当有多重的标准,要善于发现儿童画中闪光的东西。

以上所述,为我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经过美术教学活动去唤醒他们对生活的感受,引导他们用基础的艺术形式去表现他们内心的情感,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本事,到达认识、操作、情感、创造的整合的道路中,我还有很多的不足,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不断提高美术素质以外,不断的改善教学方法,上好美术课。让学生掌握必须的绘画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法,培养学生具有必须观察本事、思维本事、构图本事和辨别、调色本事的同时,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简便愉快,趣味味的学习环境和气氛,消除学生心中的心理障碍,使学生感到学习没有负担,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

四、注重对学生学习评价:

在教学中,要异常注重对学生的综合评价,在知识的理解与表现中,学生表现参差不齐,为了挖掘每一个学生潜在的本事,因材施教,根据学生个性及作品造型特点的不一样,分别进行鼓励和引导,评价以肯定为主,教师评价和同学及学生自我评价有机结合,保护学生的学习进取性,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个性的张扬。

美术教学反思 篇五

上个世纪以“统编”或“试用”的名义,编写出版的小学美术“教材”和“教学参考”用书,都是以小学美术教师和美术教研员为主体进行的美术教学“改革”。因为中、小学美术教学仅仅是美术教育整体的基础部分,在基础教学与专业教学互相并不衔节,没有关于启蒙——基础——专业的整体美术教学改革的设计,没有改革美术教育教学理论的研讨和没有明确进行美术教材与教学方法的改革目标,其结果都是不管你“教材”和“教学参考”怎样变脸,最终都没有可能摆脱传统的、成人化的、模仿性教学的束缚。所以小学美术教学改革一直是在原地踏步裹足不前。

进入新世纪以来,小学美术教学改革在以下几个方面有了可喜的新变化;一是把过去从未正视过的“儿童画”纳入美术课堂教学,步入了用最具有创造性的,把对人类认知发展具有重要启蒙教育功能的“儿童画”正式作为美术启蒙教学的途径。二是开始注意美术与其他各门学科的教学配合,特别是进行了把音乐和美术合二为一的“艺术”课的教学改革实验。三是尤其可喜的是,出现了以专家参与编写中、小学的“美术”和“艺术”教材,指导教学改革实验的新局面。专家介入小学美术教学改革,他们就有了直接参与中、小学美术教学改革的理论建设和指导教学改革实验的契机,站得高就能望得远,这给中、小学美术教学改革带来了希望。但是,因为中、小学美术教学不但是美术专业教学培养美术专业人才的基础课程,它还是培养各行各业,各门学科,各类人才启蒙教育的必修科目,所以中、小学美术教学改革不仅需要美术专业院校的专家学者们的参与,当然还需要社会各学界专家学者们的关注。历史上就有著名学者和美术家达。芬奇和哲学家卢梭等人,关注过美术教学改革的先例。作为倡导美术教学改革的领导部门,为了确保美术教学改革的权威性,应该广泛组织这样的学术研讨。

最近我有机会在小学看到了两种版本的美术教学实验教材及其实验课,还在网上见到有关改革实验的议论,特别是从山东儿童中心李力加同志的“实验调研”和“目标与现实之间”的实验报导文章中,看到了实验教学一线的教师们提出的疑难问题,引起了我的注意。这些问题我也曾经经历和思考过,联想到自己在二十年前指导“发展式”美术教学改革实验的经历,我认为美术教学改革方案在没有得到美术老师的认同和理解时,他们提出上述问题是很正常的。可是,作为已经承担实验改革的一线老师如果还存有这些不解的疑虑,实验教学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受过传统的、成人化的、模仿性的美术教学训练的美术教师,接受新的发展“儿童画”的美术教学改革的理念,摆脱传统的、成人化的、模仿性教学的常规,需要经过一个从理论——实践的认识过程。所以我认为,改革小学美术教学,必须首先改革美术教学的指导思想,建树改革美术教育教学的科学的、艺术的、系统的理论。改革美术教学的实验,需要实验教师理解与掌握改革美术教学的基本要求。美术教学改革要在启蒙教学中,通过发展“儿童”,达到发展学生的创造性表现才能的教育目标,就必须首先用美术教学改革的理论,把受传统的、成人化的、模仿性教育束缚的美术教师“解放”出来。

改革美术教学的理论建设,首先必须要有由启蒙——基础——专业美术教学整体的改革理论的构想设计,进行改革美术教学选择最佳教学途径的理论指导。在实验教师掌握了改革美术教学的指导思想之后,才可能调动与发挥出一般人并不具备,只有启蒙美术教师才可能具有的艺术教育教学的职业素养,进行创造性的美术教学的改革。

其次,把“儿童画”纳入美术教学之后,要对“儿童画”自由表现的各个阶段的发展规律,特别是对终止“儿童画”自由表现的所谓“危险”阶段的普遍规律,对儿童艺术表现与心理发展的过程和对教学途径与教学方法的选择等,提出科学的教学方略和改革设想。要在“儿童画”长期被封杀的美术教学中开辟发展“儿童画”的教学途径,改革成人化的教学模式,“理论”建设尤其重要。当前在小学进行的美术教学改革实验中的“美术”和“艺术”等不同实验版本的“儿童画”教学中,都不同程度的出现了两种倾向——一是“回生”,走模仿性常规教学的老路;二是“自由化”,受“无辅导”或“随意性”教学的误导,根本没有进行科学的教学引导。这两种倾向的出现,都是美术教学理论建设匮乏的必然结果。

再者,在儿童画的基础上向写生画和记忆、想象创作画等基础教学的引导、过渡和教学发展的途径,还有美术与音乐等其他学科配合的“度”和“量”等等,也都是必须认真进行科学的理论研讨的新课题。

小学美术教学改革是一项艰巨的工程。教学改革实验只能要求成功不能允许失败。任何改革设想和实验方案都应该先进行广泛的科学研讨,再进行比较验证和可行性的教学试验。进行改革实验需要选择有改革要求的实验教师,启发他们灵活运用改革美术教学的理论要求,进行创造性的改革教学的实践探索。指导改革实验必须进行跟踪指导,指导的方式要以创造性的、启发式的“引导”和“建议”

为主,可以用“观摩课”的研究学习方式,互相交流互相启发,切忌使用模仿性的“示范课”和“样板课”的指导方式。因为促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的美术教学,只有通过美术教师进行“创造性”的美术教学实践才可能实现。所以,实验指导教师要注意引导发挥实验教师的创造性的才能。最好的美术教学改革实验教师,最好的启蒙美术老师,不只是能画出好画的老师,还应该是最具“创造性”的、有多学科修养的、多才多艺的老师。

因为传统的模仿性的美术教育和受多方面的模仿习惯的影响,不但我们的美术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习惯于模仿性的教学常规,其实在各行各业的工作中也多是习惯于依赖、仿照、模仿式的工作。缺乏“创造性”,思想不解放,创新才能被严重束缚,是我们多数人普遍的遗憾。进行改革中、小学美术教学实验,美术启蒙教师要清醒的认识到自己承担的历史使命——要用发展“儿童画”作为美术教学的启蒙教学,用保护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表现的教学引导和心理训练,实现促进学生发展创造性才能的教育目标。

美术教学改革实验不能一蹴而就,至少需要一轮的时间。在我们现在已经认识到培养“创造型”人才,必须用“创造性”教学改革“模仿性”教学的今天,就不应该允许美术教学再用“模仿性”教学封闭和束缚学生的“创造性”才能的发展。为此笔者建议:在进行美术教学改革的理论研讨与教学改革实验的同时,普通中小学应当开展以“形象记忆训练”为主的“记忆画”教学和速写教学,作为教学改革的过渡。“记忆画”教学的教材可以随意选择生活中简单的几何形体和复杂组合形体的各种物象。它能够适应城市与农村、班型大与小、教师的专业水平的高低等不同的要求。学生的作画工具可以自由选择。组织教学,选择教材都不太难。它对学生的注意、观察、识记和创造性表现等心理素质和艺术表现的技能技巧都会有重要的教育作用。尤其重要的是,它对于转变美术教师的教育思想,帮助他们重新认识与发挥自己在美术教学中的主导作用——由教师主导的“传授”知识和技术的“模仿性”教学,转变为由教师主导的“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识记、发现和创造性表现的“创造性”教学,操练进行吸引稳定的注意、培养观察要求、引导比较思考和识记与创造性表现等心理训练的教学方法等,将会有重要的影响。自觉的把自己转变成为适应美术教学改革需要的美术教师,对于大多数中、小学美术教师来说,这个“过渡”可能是非常需要的。

美术教学反思 篇六

经常有不一样学科的教师羡慕地跟我说,“你们的美术课最好上啦,学生上课进取性很高,上课简便。”哎!我想想,如果真如他们所说的那样就好了。那真能够说明这位美术教师的教学本事很强。

上好美术课,是每个美术教师的追求,也是每个学生的期望。我一向在思考,如何来调动他们的进取性,让课堂既活泼又生动呢在思考的同时,我在一次次实践的检验中寻找答案。一节课要充分利用好,又要学生兴趣能提高,就须让精彩纷呈的艺术有机的与课堂教学互相利用,使各类艺术互相渗化,坚持课堂资料的新鲜感例如我在上《学校的春天》一课的时候,我让学生找有关标志设计的资料,让他们做课堂的主人,并结合2008年中国奥运会,展开学生们的兴趣被大大激发。

课改后,初中美术课更重视的是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本事,教师要进取为学生创造好的学习环境,增加文化内涵,传统美术教学只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脱离学生日常生活,这种学习观念不仅仅很难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在新课改下教师应鼓励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我总结了自我在上课时的一些优缺点。

美术学习要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美术教学要创造必须的文化情境,使学生经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在上《画飞鸟》一课时候我没有单单教他们国画的画法,而是讲有关国画的知识基名家名作以及他们的历史背景,学生像听故事一样,慢慢吸收我说讲的故事。让他们了解文化了解国粹是我这一课的主要目的。所以光有好的课堂环境还不够,美术作品,艺术家和学生间存在距离教师要在学生和艺术作品之间架起桥梁。

做为教师的我,没有能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培养他们的综合思维本事,知识没能做太多的延展,只是在自我的美术领域里传输知识,所以以后我要增加自我的各方面知识,我在上课的时候比较重视教学手段,如电影,录像范画,甚至故事,游戏或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

在课堂上我注重主角互换,拉近师生距离,不要让学生产生上美术课是一种负担,欣赏理解作品是一项任务,这样的错觉。

做合理的评价,获得学生的信赖。学生总是期望得到肯定作为教师首先要对学生进取参与的态度表示赞赏并做出合理的评价。

最终作为一名美术教师,以上都是我要努力去做。为我成为一名出色的教师打基础!新课改倡导的美术教学,即要重视学生对艺术的感受,表现和创造力培养还要注重美术更多地与文化历史,相联系,创造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感受美,我在教学中努力用新的理念来组织教学,受到较好的效果。

美术教学反思 篇七

美术来源于生活,发展于生活,提炼于生活。美术实实在在地存在于生活之中。我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始终认为儿童美术教学不应局限于教材,而应以教材为最基本的课堂素材,使得美术课堂融趣味化、游戏化、生活化、知识化于一体。创造性地使用教学教材,把美术教学活动开展得丰富多彩,使学生懂得将学到的美术知识运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一、启发想象与绘画技法可兼得。

在美术教学中,有不少教师或一味地启发想象,过于偏重联想;亦有教师只顾着绘画技法的传授,而忽略了想象在儿童美术中应有的位置和作用。总而言之是非偏彼即偏此。在技法与想象之间,如果过于偏重某一边,孩子们的美术作品会出现两种情景:

1、画面题材枯燥无味,构图形式教条、死板,失去童真。

2、能够联想、想象,但想画的资料画不出来。

即绘画中常出现的眼高手低。我们在美术教学深深地体会到:仅有将娴熟的绘画技法与孩子们的奇思妙想完美地结合起来创作出的画面才是最具有生命力的作品。在美术教学活动过程中,我们采用游戏、表演、室外写生、图片欣赏等多种方式锻炼学生的想象本事,并按照儿童的心理特点,不断地提高学生“涂鸦”的技法水平:尝试各种绘画材料,研究不一样材料的特点并善于运用这种特点,创作出五彩缤纷的画面。学生看到自我的一双小手是如此的灵巧,能够创作出那样精彩的画面,便渐渐地喜欢画画,喜欢美术课,对美术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条条大路通向“美育育人”之路。

美术并非只是画画,这其中囊括了诸多方面。儿童美术亦是如此。为此,我根据儿童爱动手的心理特点,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开展了丰富多采的剪纸、编织、撕纸贴画、贴线作画以及手工制作等特色课程。经过学生拼拼剪剪、撕撕贴贴等的活动,我们看到,学生无一不陶醉于自我精心制作的手工作品中。我们又将制作的手工作品分类汇总,在班内举办手工作品展,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不仅仅丰富了美术课堂活动,拓展了美术课堂的内涵,并且令学生享受到艺术的熏陶,使学生拥有一颗美的心灵,到达美术教育之情感目标——美育育人!

总之,美术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要是学生不仅仅拥有娴熟的美术技能与奇思妙想的综合美术动手本事。同时更要使学生拥有一颗纯美之心,在广阔的天空下,尽情地展现童真、童趣的身影。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7篇《美术教学反思》,能够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是差异网的价值所在。

309 133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