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问题反思(一)

发布时间:

  写在前面:作为一名从事义务教育的工作者,在闲暇之余经常思考,在当下的教育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明显与国家方针政策不符,却又得不到解决,影响的是一届又一届的孩子,我感到很不安,也很心痛,希望能够对这些问题进行一一反思,并思考解决问题的途径与办法,希望头条的读者们一起来想想办法,为我国的教育改革出一份力

  写在前面:作为一名从事义务教育的工作者,在闲暇之余经常思考,在当下的教育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明显与国家方针政策不符,却又得不到解决,影响的是一届又一届的孩子,我感到很不安,也很心痛,希望能够对这些问题进行一一反思,并思考解决问题的途径与办法,希望头条的读者们一起来想想办法,为我国的教育改革出一份力。

  相信每一位校长和教师都会在工作计划中写到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是这样做的吗?

  首先来重温一下党的教育方针的内容:经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条修改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将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为国家法律规范。

  党的教育方针解决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是指导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是指导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指导培养什么人的问题。

  在现实的教育中,一些学校过分强调学习是为了考上好的初中、高中、大学,只有上好学校,今后才会有个好的工作,个人才会生活的好。根本不提学习是为了国家、民族的发展、为了人民的幸福,已经偏离了党的教育方针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导致利己主义盛行,这样培养的学生只会从个人的立场出发,追求个人的幸福和利益,很少会考虑到国家和民族,所以有不少大学生留学到国外后,安逸享受,不愿意回国报效国家和人民,与我们的教育不无关系。

  在一些初中,为了让学生考高分,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被用到文化课的学习上了,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在教育教学中是没有安排的。学生既不了解农业生产,也不知道工业发展的现状,学习与实践是脱节的,甚至明确要求上的实验课也不上,劳动课也没有安排,学习的知识都是通过书本了解的,导致对不同的职业没有了解、喜欢和规划,动手操作能力不强,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质量,与培养人的途径不符。

  目的和途径的偏差必然导致结果的不达标,教育方针要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大部分学校特别重视智育,也就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学生得不到全面的发展,学生的学业负担加重,学习成了大量重复的作业和考试。对学生的体育、美育和劳动能力不很重视,有些学校缺体育、音乐、美术和劳动课老师,就不开或者少开这些课程,即使有些开了的,到考试时也经常被挤占。如果是主课缺老师,学校会想方设法招聘老师来上课,这就说明还是认识问题,没有严格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这样培养出来的人不能够满足国家的需求,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不合格的。

309 142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