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反思 促提升

发布时间:

  具体说来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反思:首先,反思学生的参与态度

  具体说来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反思:首先,反思学生的参与态度。新课程下的教学目标不仅仅是知识、技能,还有情感态度价值观。这就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参与态度。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程度既是课程目标实现的决定性因素。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程度是评价一堂好课的首要条件。

  其次,反思教学过程的生成性。生成性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在师生共同交往中产生的情景、问题等,如思维的碰撞、意见的分歧、情感的交融等。教学过程的本质是师生平等交流,不但是信息交流,还应包括情感的交流。

  第三、反思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新课程教材,教学内容丰富,视野开阔。教师要不断地反思自己是否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将古今中外的、自然的、社会的各种信息引进课堂,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

  第四、反思教学对象的主体性。一切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都要为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充分发展而选择设计,构建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增强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维互动交往,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学,重视学生的发展,重视教学过程,增强学生发展的自信心,形成发展的内驱力。

  第五、反思教学困境的存在。教师对教材中的问题并非一下子就可以理解得十分透彻,有时甚至似是而非。对引起困境进行的情境所具有的独特性及其与其他情境所具有的相似性进行充分思考,包括与其他教师一起探究。(作者:程青平)

  本网站所刊登的临汾日报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临汾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登记证编号:14093051浏览本网站建议使用1024*768的分辨率

309 142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