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见》教学反思优秀8篇

发布时间: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我们要在教学中快速成长,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很多讲课技巧,那么什么样的教学反思才是好的呢?差异网为朋友们精心整理了8篇《《所见》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对困扰您的问题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所见》教学设计及反思 篇一

教学目标:

1、认识“所、牧”等6个生字,会写“诗、林”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通过反复朗读,感受诗中的牧童机灵可爱、天真可爱的形象。体会牧童的愉悦心情,想象捕蝉时的反应机敏,感受诗人对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设计:

一、由画入诗,理解诗题:

1、师:在一个炎热的夏天中午,诗人袁枚走在乡野的林阴小路上,不觉一幅画面进入他的视线。(板书:画 播放牧童骑牛图)

2、师:谁说一说,怎样的画面?

3、(好一幅牧童骑牛图、蝉儿鸣叫图、歌声响林图、乡野风光图)

4、师:正是这一幅普通的生活画面被诗人袁枚瞬间定格,从而演绎成一首诗(板书:诗),题目是——所见(生齐读)

5、师:你对诗题是怎么理解的?

二、由诗入画,体会内蕴:

(一)、赏牧童骑牛图:

1、师:诗人究竟如何表现所见的?请大家自由读2—3遍,字音正确,停顿得当。(播放古诗)

2、谁愿意读给大家听?

3、指名读。(字正腔圆,推荐给大家一种读诗的好方法——缓缓地读)

4、谁再一试?(在或急或缓中体味到古诗的节奏美)

5、最后一位。(在抑扬顿挫中感受到古诗的韵律美)

6、齐读一遍,共同感受一下。

7、师:诗人所见是怎样的牧童呢?(课件呈现前两句)同桌间相互议一议,括号中可填什么字,放入句中怎样理解?(师进入学生讨论间倾听指导)

8、指名分句回答,并请学生板书。

9、诗中的留白给了我们无限的遐想,此时,一个什么样的牧童豁然呈现于眼前?

10、指名说。

11、用朗读表现出来。谁读前两句?(你离诗人不远了,陶醉是读诗的一种境界。)

(二)鉴牧童捕蝉图:

1、师:就在这旷野中,林阴下,小小牧童骑着牛,就这样旁若无人地唱着,就这样陶然自在地唱着,如云行天际,如水流山野。忽然歌声停止,这是为何呢?(播放后两句)

2、齐读后两句。

3、师:其中你最欣赏诗人用的哪个字或词?为什么?

(由所见猜测内心、打破了牧童原来的平和的环境,气氛紧张、犹如听到蝉鸣、表现出牧童的反应机灵、写出了牧童怕惊跑了蝉儿,体现出牧童站在那儿仔细察看蝉儿的确切位置,想一下子捉住它。)

4、师:区区10个字,竟被大家品出了如此丰富的意蕴,让我们一起细嚼慢品,女声读(小荷已露尖尖角)男生读(一山更比一山高)

5、师:学到这里你是否会有这样的疑问:诗人写就此诗,想表现或表达什么?

6、指名说。(你已经走进了诗人的内心、你品到了诗的精髓,你捕捉到诗的灵魂)

7、师:请大家闭上眼睛,齐背古诗,由此诗再现诗人所见的清新画面。(标出箭头)(播放全诗,播放音乐)

三、同题拓展,积累古诗:

师:可见画中的画境可以入诗,诗中的意境可以入画,诗和画的关系是何等的亲密,(板书:入)袁枚的《随园诗话》中有一百四十余首为画而题写的诗,《题画》就是其中的一首。(播放《题画》)请大家参看译文,自由诵读,看谁最先会背。

指名背诵。

师:你还积累过哪些表现儿童生活的诗句?

指名说。

四、创作实践,提升表达:

1、其实,我们多彩的生活中也有许多画面可以入诗,请你做回小诗人,以观察到的儿童生活的某个画面为内容,创作一首小诗。(播放课件,播放背景音乐)

2、学生创作诗歌。

3、诗歌展示。

4、师评:

五、结语:

本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在画与诗、诗与画之间走了个来回,感受到极平常极普通的字词,带给我们的无穷新意、无穷妙趣,课后把你创作的诗歌与你的亲朋好友一同分享,好吗?

教学反思:

浏览了很多教案,我最终选择了这篇,原因是此教案的问题设计有深度,可以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而不是简单的来理解古诗的意思。问题一:从诗中你感受到一个怎样的牧童?学生交流后得出结论:他生活的很悠闲,很潇洒,无拘无束,他是一个机灵的小男孩,他是一个天真无邪的小男孩!通过他们的回答我感受到学生能够透过文字,体会到文字背后的东西。问题二:后两句,其中你最欣赏诗人用的哪个字或词?为什么?学生对于每个字都有自己的体会,如:“捕”体会到牧童可能在思考:我要想个办法把知了给逮住,如果用捉就不能表现他的机灵。“忽然”也可以看出牧童的机灵。

在学生充分感受到诗的意境之后,我问:“想象一下:牧童是怎样捕知了的?”

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回答得很好!生1:他可能轻轻地从牛背上下来,跑回家拿个网兜子,然后蹑手蹑脚地走到知了附近,用网兜子把知了捕到。生2:他可能站在牛背上,让牛走到知了附近,然后轻轻用手去捉知了。生3:他可能把有知了的树枝轻轻地拿下来,准备用手去抓,可知了却忽得一下飞走了。

最后,我出示一些关于描写儿童的古诗,让学生读一读,多做一些积累!

《所见》教学设计及反思 篇二

一、看图激趣,初读感知

1、示图:

谁知道这是什么呀?

(知了)

图上画着谁想干什么?

有一天,清代大诗人袁枚在树林边亲眼所见这样的情景,为此他还写了一首诗,题目就叫──(学生答)《所见》。

2、课件出示课题,师:

谁愿意把诗题读给大家听听?

“所”的字音读得真准:

你读,我读,齐读。

“见”什么意思?

“所见”就是所看见的。

3、这是一首很有意思的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认为难读的字音可以做一下小记号,多读几遍。

4、指名读,检查字音。

(正确竖起大拇指表扬他,不正确帮助指出并带读)

5、同桌互读:

先互相检查读音,再说说你记住了哪些生字,有什么好办法。

6、出示生字词:

猜字谜:

骑牛看文章──牧 牧童是干什么的?

门里有个人才──闭 闭口是什么意思?

“捕”为什么用提手旁?

捕捉:小动物最怕小朋友捕捉他们了。

“蝉”为什么用虫字旁?

“立”的反义词是什么?

“所”在哪见过吗?

开火车读。

7、看,生字宝宝又回到了古诗,没有拼音的帮助,会读吗?

齐读。

二、简述诗意,感知大意

1、老师这有关于这首古诗的动画,想看吗?可要仔细看哦,说不定,你看完动画就知道这首古诗的意思了。

2、小组读,讨论:

你读懂了什么,不懂的地方打“?”。

3、反馈:

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

(板书 ?)

4、齐读:

学习古诗,朗读是个好办法。其实读古诗跟唱歌一样是有节奏的,这种每行都是五个字的诗叫五言绝句,读时一般是前二后三。

(板书记号)

5、范读。

6、朗读竞赛:

每个小组推选出读得最棒的小朋友。

三、图文结合,再读感悟

教师配乐简述第一句诗意,激发诗情。

1、出示课件(课文插图):

第一句诗打在“牛与牧童”图上。

自由读──指名读。

做动作读──齐读。

2、课件演示“牧童捕蝉”图,问:

牧童正快活地骑着黄牛,高声地唱着歌儿,可忽然他却闭上嘴巴,悄悄地从牛背上下来,站着,这是怎么回事呀?

3、反馈:

读诗第二句。我们读这句时,可要小声点,别把蝉吓跑了。

4、读“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指名读──齐读。

5、多美的一首诗,我们连起来读一读?

男女生读。

四、读诗想画面,背诵

1、这首诗配乐朗诵可美啦,听。

2、多好听呀,请你想像古诗描绘的画面读读背背,待会儿我们配乐背一背 。

3、扮演小牧童,边做动作边背:

⑴ 引背。

⑵ 同桌对背。

⑶ 齐背。

五、指导书写

1、观察位置:

提醒学生“林”字左边“木”的捺变成点,“童”、“黄的中间一横要写长,其他的横要写短。

2、教师范写,同时讲解。

3、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4、评价。

六、拓展延伸

补充诗歌。

所见教学反思 篇三

古诗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学习古诗让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因此,在教学古诗《夜书所见》,我注重了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读,如:教师范读,小组、男女赛读,以游戏形式激发朗读、诵读等等,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悟情。在学生充分诵读中“心入于境,情会于物”,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促进学生对古诗优美语言的感受、积累、内化,师生情感得到进一步升华。

在教学中,注重把握诗的意境和情感。因此,学生通过朗读品味语言,引导其展开想象,让学生投身其中,想诗人所想,感诗人所感。在教学第一、二行诗时,我让学生想想:萧萧秋风吹下梧桐叶,送来阵阵寒冷,江面上也吹来了秋风,在这样的一个夜晚,假如你就是这个独自在外地作客的诗人,看到眼前的情景,你会产生怎样的心情?有了这样孤单寂寞的心情就会很容易想起了什么呢?我请班上的外地孩子谈谈:当你们当离开家乡来威海读书,你们想家吗?你想起了谁呀?这时,学生那根思乡的弦被触动了,通过自身的感受,从中理解了“动客情”,体会了诗人的真实情感。

我还重视了背诵积累,这对孩子一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朗读古诗不仅是语言的积累,还是文化的积累,思想的积累。

《所见》教学反思 篇四

《所见》是人教版实验教材第二册第四组“快乐的夏天”中的一首古诗,这首诗非常的富有情趣: 野外的林阴小道上,小牧童骑在黄牛背上缓缓而来。也不知是什么开心事儿,他一路行一路唱,唱得好脆好响,整个树木全给他惊动了。忽然,歌声停下来,小牧童脊背挺直,嘴巴紧闭,两眼凝望着高高的树梢,而那不知祸的小东西仍在自鸣得意地“知了……”个不停!

第一版块:创设情境,初读古诗。

师:在夏天的时候,小朋友都喜欢玩些什么呀?

教师倾听学生的谈话,了解学生的想法,在此基础上引出古诗《所见》。

师:夏天的农村有许多有趣的事儿,可以捉螃蟹呀,采莲蓬呀!古时候有个大诗人叫袁枚,他特别喜欢农村的生活,有一天呀,他来到一片树林边,眼前的情景把他给深深地吸引住了。于是呀,他把看到的这些写成了一首诗,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所见》。(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师:袁枚到底看到了些什么?轻轻打开我们的课本,听老师读这首诗。(学生听教师范读古诗。)

师:听出来了吗?袁枚看见了些什么?

生:他看见了一个小牧童。

生:他还看见了树上有一只蝉。

生:他看见了一片小树林,小牧童骑着黄牛在小树林里唱歌。

师:原来他看到了一个可爱的小牧童。多有意思的一首诗呀!现在,我们自己读读这首诗,边读边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把不认识的字画下来,好好地读一读。

学生自由朗读古诗后,教师了解学习情况。了解字词的认读情况,采用的方法是“苹果”字卡认读,读好了,就表示果子成熟了,可以贴大黑板上的大树上。在认读的过程中,教师通过三言两语的引导帮助学生强化认识:

所:(引导:你在生活中见过这个字吗?)

闭:(引导:闭上我们的小眼睛。)

立:(引导:立正的立就是这个立。)

蝉:(引导:蝉是一种什么样的小动物呀?学生畅谈后出示蝉的图片,小结:蝉是一种特别可爱的动物,夏天的时候,他特别怕热,就趴在树上不停地叫,热呀,热呀!人们也就叫他“知了”。你看,这只蝉飞呀,飞呀,飞到了大树上。(将图片贴到黑板上的大树上。))

牧童:(引导:放牛的孩子就叫牧童。)

捕捉:(引导:小动物是最害怕小朋友捕捉他们的。)

师:现在,调皮的字宝宝跑回了家,躲进了课文中,但是,我们还是认识他们,我们一定会把这首诗读好的。齐读古诗。

第二版块:再读古诗,入情入境。

播放笛子曲:《快乐的小牧童》,课件出示画面: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快乐地唱着歌儿。

师:(动情地)你们看,你们听,小牧童坐在黄牛宽厚的背上走来了,他摇呀,晃呀,就像坐在摇篮里,真舒服呀!小树林里,花儿在笑,风儿在吹,蝴蝶儿在飞,多美呀!多快乐呀!小牧童忍不住放声歌唱,歌声飞出了密密的树林。我们来读一读这两行诗。

(学生自由练读──点读──点读──男生读齐读)

师:你们都是快乐的小牧童,那小牧童是怎样骑黄牛的?

生:他是这样骑黄牛的。(边说边做动作)

师:做上动作,你再来读这两行诗,看看是什么感觉?

生:(得意的。边做动作边朗读。)

师:好神气呀!小朋友们是不是都想骑一骑黄牛呀?那我们一起做上动作再读这两行诗,每个人的动作可不一样哦!(播放笛子曲:《快乐的小牧童》)

生:(骑黄牛,读古诗。)

师:小牧童高高地坐在牛背上,他的歌声那么嘹亮!(突然停止音乐)“嘘!咦?歌声怎么停了?你们看,(出示画面:牧童呆呆地站在树下。)小牧童怎么不唱歌了?他为什么不唱了呀?”

生:因为他可能唱累了,想歇一会儿。

生:他可能怕吵着别人了。

生:小树林里没别人,他是看见了树上有一只蝉,他想把这只蝉捉回家。

师:你为什么这样想啊?

生:因为他眼睛一直看着大树上,大树上有一只蝉,所以我这样想。

生:还有诗的后面说了,“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就是说他想住蝉。

(学生在你一言,我一语中体验到小牧童是想捉树上的蝉。)

师:小牧童太喜欢这只蝉了,特别想把它捉回家,于是,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在树下。咱们读这两句的时候,可要小点声,千万别把蝉给吓跑了!”(引导孩子在读的时候入情入境。)

(自由朗读)

师:谁来读一读?

生:(很大声地读)

师:哎呀,蝉儿飞跑了,你太大声了。你再读一读。

生:(小声地读)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注意,可千万别把蝉吓跑了。

生:(齐读)

师:你们说,小牧童捉到蝉了吗?

生:(众说纷纭,有的认为捉到了,有的认为没捉到。)

师:你说捉住了,怎么捉住的?来,到讲台上来试一试,看看小牧童是怎么捉住这只“蝉”的?(指大树上的“蝉”)

生1:(上台后没有捉到蝉,太高了。)

师:哎呀,树太高了,爬不上去呀!怎么办那?快帮小牧童想想办法呀!

生2:可以搬快石头来,踩在石头上爬。

师:(向四周看)小树林里没有找着大石头块呀,再说,石头块也太矮了!怎么办呀?

生3:骑到黄牛身上去,踩在黄牛的背上,就可以够得着蝉了。

师:好办法呀!那你来试一试!

生:(把小凳子当黄牛,踩在黄牛上捉住了“蝉”。)

( 鼓励孩子有独特的意见,引导孩子帮小牧童想办法,克服困难,把蝉捉住。让孩子用自己想出的办法模拟表演,捉住黑板上的那只蝉。)

师:小牧童终于捉住了这只蝉,你高兴吗?

生3:高兴。

师:这只“蝉”就是你的了,你可要好好对待它哟!小朋友们喜不喜欢这个小牧童?喜欢就记住这个可爱的小牧童呀?

生:喜欢。

师:那我们记住这个可爱的小牧童,我们把这首诗背下来。

(练习背诵)

第三版块:指导书写。

一、示范指导:这节课,还有几个生字朋友,我们要会写。(粉笔演示,重点指导“林”,木字作为偏旁,一捺改为一点,注意点的位置。)

二、自由练习书写。(播放音乐:《快乐的小牧童》。)

三、集体评议:引导学生观看一个小朋友的字,观察他哪儿写得好?如果把哪一笔改一改,就更漂亮了?

第四版块:拓展延伸

学生齐背古诗后教师讲述:不止这一首,其实还有很多古诗是写农村的事儿,老师这儿有几首,把它送给爱诗的孩子。

推荐古诗:《小儿垂钓》、《池上》、《四时田园杂兴》。

古人云:“诗有别趣,非关理也。”《所见》中那个天真烂漫、童心童趣的小牧童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当他坐在牛背上高声歌唱的时候,是那样自在神气!当他想着捉蝉的时候,那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又是多么专注啊!整首诗童趣横生,情趣盎然。因此,诗趣,应该是这堂课的灵魂所在。只有让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领悟到这种诗趣,他们才能在学习全过程中全心投入,浑然忘我。而一旦学生领悟到这种诗趣,那么他对诗的意境就体会得更真切。那么,在教学中怎样帮助学生领悟到这种情趣呢?这堂课做到了:

所见的教学反思 篇五

不知为何,古诗总是上不好,也参考了很多教案,按照教案来教,课堂效果就是不理想。细细想来,是因为自己教得太细了,总觉得什么都要教给学生,抓不住重点,如此“细嚼”,课堂拖沓不说,学生也学得无趣。

譬如《所见》一诗。学生先读了几遍,我让学生读一二句,看看哪里不懂。学生提出为什么歌声振林樾?我便问林樾是什么意思。其实想想,这种较为生僻的词没必要问学生,师直接说是树林效果更好些。

我又问学生为什么用了“振”呢?哪些时候声音是振动的?有学生说山上,我解释说那是回声,不是振动,这下课堂就冷场了。我只好自己说,比如放鞭炮,工厂里机器声,打雷的声音都是振动的,振动表示声音很响。观察学生的反应,对于这个“振”字,孩子们还是一知半解。

课后想想,对于一年级孩子来说,古诗也不一定要字字懂,关键是理解了意思后那种诗情画意能带出来就行。譬如“振“字,学生的经验不充足,也确实不好讲,那就干脆不要让学生讲了,老师一语带过:“振动”表示声音很响,诗中用“振”字便说明牧童的歌声很响,把整个山林都振动起来了。讲解完了再指导学生通过朗读,读出牧童歌声的响亮,在朗读中去理解,这样的处理我想反而更好些。

还有“意欲”一词,我问是什么意思?这又是一个难解释的词,学生回答不上来,不如让学生观察插图,理解牧童想要干什么,再用诗句表达出来,这样自然而然就理解了。

真觉得,一年级教古诗不需要细嚼,有时需要囫囵,把握大致的意思后通过反复朗读去理解。如此“细嚼”、“振”、“意欲”等词,只会嚼得无味,嚼进去的也未见得就被吸收。

所见的教学反思 篇六

《所见》这首诗非常的富有情趣,那个天真烂漫、童心童趣的小牧童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当他坐在牛背上高声歌唱的时候,是那样自在神气!当他想着捉蝉的时候,那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又是多么专注啊!整首诗童趣横生,情趣盎然。可牧童的生活离学生很远,当然的情境也难能把握,如何在教学中帮助学生领悟到这种情趣呢?

一、感性接触,走近牧童。

上课伊始通过一首《马兰谣》感受牧童的自由快乐。仿佛看到小牧童朝我们走来,让学生在小牧童停凝神望蝉的神情中,想象闪现于牧童脑中的念头,让学生扮演小牧童,去捉蝉,体会那种妙趣……

二、诵读感悟,品味牧童。

首先,让学生自主阅读理解通过查字典、同桌交流等方法自学古诗。再通过反复朗读,在吟诵中吟出情,诵出趣。歌是唱出来的,诗是诵出来的,诗只有朗读出来,才能完成她的全部生命。在这一课中,诗歌的理解,诗意的体会,诗情的领悟,都是通过吟诵来完成的。在吟诵中,学生体味到牧童骑在牛背上的神气十足;在吟诵中,学生感受到牧童生怕吓跑蝉儿的心思;在吟诵中,孩子们化牧童为“我”,化“我”为牧童为诗人。达到了物我一体,为更好地学文打基础。

学习一首古诗时要从朗读、背诵、领会诗人的感情入手,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让学生以此拓展开,学习更多的古代诗词。在这节课中我重点加强了诵读的指导即诗歌的节奏和“平长仄短”的规律。

三、拓展阅读,理解牧童。

在课堂的最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展示给学生其他描写牧童的诗歌如: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雷震的《村晚》:“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吕岩的《牧童》:“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等等。学生在自读了这些古诗后自然加深了对牧童的天真烂漫、童心童趣的理解与感悟。

《所见》教学反思 篇七

【情景说明】

回顾古诗传统的教学模式:读古诗──解词义──释诗意──背古诗。看起来,虽然完成了教学任务,但学生缺乏主动性,只是被动地、机械地感受,时间长了,就会忘记。学习了新课程理念,学生应该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我在教学古诗《所见》时,尝试着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积极地探究,生动活泼地发展,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教学片断一】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大屏幕上出示一幅精美画面)

师:小朋友们,你们发现了图上有什么?

生:我发现图上有一头牛。

生:我发现图上有一头黄牛。

(故意把黄字读重些)

师:你的眼睛真亮,看图看得很仔细,看看还有没有小朋友观察得更仔细。

生:老师,我发现图上有一个小孩子骑在黄牛的背上。

生:我看见黄牛两边的路上有许多树。

生:我发现一棵高高的树上有一只知了……

〖教学反思〗

学习是学生的自主行为:

我们教学更重要的是唤醒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使学生产生学习需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年级的小朋友年龄小,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上课一开始就出示一幅精美的画面让学生发现问题,学生的注意力不由自主的地被吸引住了,并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自主地学习状态。这样,就激活了学生的内驱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由被动地学转为主动地学。真正体现了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统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教学片断二】

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大屏幕上出示古诗《所见》)

师:你会读这首古诗吗?如果会读就大声地读给大家听一听,好吗?

(生自由地读古诗《所见》)

师:好,刚才大家读得很认真,那么,你读懂了什么?告诉大家,好不好?

生:我读懂了,“牧童”:就是那个放牛的小孩。

生:我知道了,“牧童骑黄牛”:就是那个小孩骑在黄牛的背上,你看,图上就是那个样子。

生:我读懂了,“歌声”:就是那个小孩子在唱着欢乐的歌声,但我不明白,他为什么“忽然闭口立?”

师:这个同学遇到了困难,大家来帮帮他。

生:我知道那个小孩子为什么忽然闭上嘴巴站在那里,因为他想捕捉那树上的知了。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从哪儿看出来的?

生:我是从图中知道的,因为那个小孩眼睛望着树上的知了,嘴巴闭上了,所以我想:他想捉那只知了,就不敢唱歌了,怕歌声会把知了吓跑了。

师:哇!你说得太好了,大家给他掌声,表扬他。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生:我是从“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中知道的,“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就是想捉到那只知了,就闭上嘴站立在那儿。

〖教学反思〗

现代教学论认为,民主、和谐、宽松课堂教学氛围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关键所在。我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师生间的民主合作性。课堂上把学生当朋友,平待相处,笑脸相对,给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张扬自己的个性,学生们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的感受,轻松愉快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见解。老师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你读懂了什么?”、“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说说你有什么不同想法?”一个一个地问题,就像一根看不见的绳子引着学生去探究,学生在自读,自悟中找到答案。

【教学片断三】

品尝成功的喜悦:

师:刚才我们看了图片,也读了古诗,并且明白了诗意,下面,我们能不能把这首诗编成一个小故事,讲一讲,或者演一演。好,下面分四人小组编故事,或者合演小品。

(生分四人小组合编故事,合演小品。)

师:哪个小组来把合作的结果,给大家讲一讲或者演一演。

生:我来讲,从前,有一个放牛的小孩坐在黄牛的背上,他非常地高兴,就唱着欢乐的歌儿,唱着唱着,他不唱啦,因为他看见一棵高高的树上有一只知了,他想捉住知了,就连忙闭上嘴站在那儿。

生:我们小组来演一演,好吗?

师:当然可以,大家掌声有请。

(生演一演古诗的内容。)

师:大家来当评委,评一评怎么样?

生:我觉得第一小组讲得好,因为他的声音很响亮。

生:我也觉得第一小组故事讲得好,因为听了那个故事,大家就知道了那首古诗的意思是什么。其实,我也会讲,放暑假的一天……

生:我认为第二小组演得也可以。不过还要努力。

师:《所见》这首诗,大家还有不明白的问题吗?

生:(所见)这首诗,大家还有不明白的问题吗?

生:(异口同声地说)没有!

生:(摇头晃脑地齐背)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越。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一节课在琅琅的读书声中结束了。)

教学反思

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要想学生主动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创设使学生能够获得成功的条件和情境,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合编故事、合演诗意,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又加深了学生对新知识的巩固,同时,也让学生发展了能力,获得了成功的喜悦。

《所见》教学设计及反思 篇八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一)观察课文配图

1.图上都有什么?这位儿童在干什么?他会想些什么? (引导学生抓住儿童的衣着及牛和儿童手上的鞭子的联系,明白这个儿童是古时的一个放牛娃,初步猜测牧童看见树上的蝉时的心情)

(二)揭题,解题

1.解释题意:牧童骑着牛,唱着歌,忽然听到蝉的叫声,于是停住歌声跳下牛背,准备捕捉蝉。这一切给一个叫袁枚的诗人看见了,他就写了一首诗,叫“所见”,意思是说诗中写的内容是自己亲眼看到的。

2.出示课题:“所见”,读题。

3.介绍作者:袁枚,清代诗人,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

二、初读诗歌,理解课文

(一)学生自学部分

l.轻声自读课文,要求读准确,读通顺。

2.看插图,读诗句,想想每句诗说的是什么意思。

3、教师范读。要求学生边听读,边看图,思考:起初牧童在黄牛背干什么?后来呢?

(指名让学生试着回答问题。牧童开始在黄牛背上唱歌,后从牛背上下来了,站在那儿想捉蝉。)

(二)引导交流部分。

1.理解第一句“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1)读准节奏,说说诗意。

(2)读整个诗句,查字典说说“振”“樾”的意思。

振——振动 樾——树荫

教师引导:“林樾”是指茂密的树林。

(3)用自己的话说说后半句的意思。(响亮的歌声在茂密的树林里振荡。)

(4)让学生读诗句,然后用自己的话说说整句诗的意思。

2.理解第二句“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1)看图,说说图上的牧童在干什么,与第一句说的情景有什么不同

(着重指导学生观察牧童的表情。)

(2)理解前一个分句的意思。

查字典,说说“欲”“捕”在诗中的意思。(欲——想捕——捉)

(3)读全句,想一想:牧童听到蝉的叫声后,怎样做的呢?

“闭口”在这里是停止唱歌的意思。

“立”指牧童从牛背上迅速跳下来,站在树下。

(4)读诗句,用自己的话说说整句诗的意思。

三、齐读全诗。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想象训练:“忽然闭口立”牧童还会做些什么?(教师可引导学生想象牧童面部表情,他全神贯注地盯着知了。想象牧童的动作,他踮起脚尖,身子向前倾,双手轻轻拍起,作好捕捉知了的准备。想象牧童的内心活动,他不住盘算怎样抓知了。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产生“屏住呼吸,别惊动了知了,赶快捉住它”的感觉。)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五、总结全文

1.朗读全诗。

2.背诵全诗。

3.学了这首诗,你觉得这个牧童是个怎样的孩子?(活泼可爱,愉快、顽皮)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8篇《《所见》教学反思》,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309 53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