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乡愁的经典语句优秀7篇

发布时间: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7篇《关于乡愁的经典语句》,可以帮助到您,就是差异网小编最大的乐趣哦。

关于乡愁的经典语句 篇一

1、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韦应物《闻雁》

2、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李白《关山月》

3、愁损辞乡去国人。——朱敦儒《采桑子·彭浪矶》

4、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杜甫《绝句二首》

5、悬飞竟不下,乱起未成行。——沈约《咏湖中雁》

6、唼流牵弱藻,敛翮带馀霜。——沈约《咏湖中雁》

7、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李白《太原早秋》

8、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刘长卿《新年作》

9、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王籍《入若耶溪》

10、乱点桃蹊,轻翻柳陌。——周邦彦《六丑·落花》

11、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维《杂诗三首》

12、借问屋中人,尽去作商贾。——姚合《庄居野行》

13、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14、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袁凯《京师得家书》

15、外物寂无扰,中流澹自清。——张九龄《西江夜行》

16、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

17、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袁凯《京师得家书》

18、谁问旗亭,美酒斗十千。——贺铸《行路难·缚虎手》

19、门有车马客,驾言发故乡。——陆机《门有车马客行》

20、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杜甫《阁夜》

乡愁结构解读 篇二

乡愁是一种绵延在心底的苦,就像爱情在某男某女间的生离死别一样;乡愁又是一种伟大的情愫,它占领了我们心灵中最深邃的部分。

乡愁是源于对往昔之物的特别缅怀,当夜雨响在耳边,乡愁也就如约而至在我们精神的海底。因为每次的归去来兮,所以我们的乡愁像西出阳关的旅人,充满了蓦然回首的美感。

我曾为乡愁的纯真浮想连翩,可一首童谣一段故事之后,我却只能为乡愁的解构而伤逝。乡愁不是离我们越来越远,就是被现代之物改造得面目全非。现实生活是物质的战场,是没有硝烟的金钱与道义的较量,是渐渐容不下乡愁的避难所。精神性情愫的全面溃败,工具主义的无往而不胜,我们的时代还有人类憩身休闲的后花园吗?

也许存在的都是合理的,因此当海峡般的乡愁被摩登高楼慢慢遮蔽的时候,当血缘般的乡愁被流行文化一举稀释的时侯,当大陆般的乡愁被感官享乐全盘击败的时侯,我们无聊的心底或许已经忘了回家的方向。乡愁还能成为乡愁吗?返身回顾之间,乡愁曾是一段尘封历史的精神勾连,故纸堆中惊雷的声声诉说,已在川流不滞的文化长河中传说着“故人、故事、故园”的隽永灵魂。

当落日夕阳带走了生命中春天的记忆,薄暮的黄昏你还能迎来考古者挖堀史海钩沉的快乐吗?

也许乡愁的解构是一个无奈的现实。当它不成其为艺术品,当它被说成是感情的奢侈,当它已成一段淡漠的回忆,乡愁的刻骨铭心岂不成了弥天大谎。

事实上,我们也正处在一个没有乡愁的物质社会,支撑我们心性的那座精神纪念碑,就在一场没有暴风雨的灾难中轰然倾倒。我们喜爱陌生的城市,我们流连于酒后的街头,我们欣赏新鲜的演出,我们欢呼青春的流浪。

四海为家、浪迹天涯是多么美!乡愁是否只会让我举步维艰?更让我们尴尬的是,回眸中靓丽如花的故园早在漫天的风沙中逝了它的容颜。我们又怎么可能在久别重逢的最新一次邂逅中,为它骄傲的写下最真的言辞。

乡愁被工业文明放逐之后,聊以告慰的。情感替代品,只能是机器流水线上制造的后天物质,它有助于身体的肌肉强壮,却丝毫不问心灵的温暖与否?现代化的“乡愁版本”竟然是这么的新潮与另类:键盘敲打的“雨夜寄北”以网上传情的惊鸿一瞥,成就乡愁的未来时;电话情思的无聊滥觞,以话语的盛宴多余的倾倒后现代的情感垃圾;支票汇款信用卡的包打天下,以最经济实惠的功利交换把爱的精神脂肪一口吸干。

乡愁难道真的只剩下情感空壳,它的后花园还在桃花深处吗?假如说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乡愁的苦味你就可以放到一边让别人自斟自饮吗?缅怀乡愁,让一世情缘唱得美一点再美一点!“相见亦无事,不来常思君”,在遥远的他乡总有寂寞的时候,所以我们的笔端,我们的吟唱,我们的沉思,难免有乡愁满溢出来的芳香。那时候回不去的故乡是那么的可爱,像童年时母亲在自己摇篮边轻吟的那首儿歌。

我们会慢慢的懂得乡愁是一本历史的巨著,它送给我们的不仅是沙漠甘泉,也给人间的旅人浇灌上心智的露水。寄愿乡愁伴随人类思想者的新生而在精神的坟冢中重新复苏,不要再让我们人类丢失为数不多的几亩梦田。

参考赏析 篇三

乡愁,在中国的诗歌史上是成千上万首诗表现的主题。然而,将之长期写作的主题,在中国文学史上,余光中恐怕还是第一人。在他众多写乡愁的诗中,《乡愁》一诗毫无疑问是流传最广、最为委婉动人的一首。

那一寸见方的邮票承载了诗人小时侯的依恋,在互通音讯中诗人获得了母亲的安慰。依仗窄窄的船票承载了诗人对爱人的相思和依偎;在来来往往中,诗人填补了感情的缺口,其中滋味自在心头。一坯黄土割断了诗人和母亲的相见。诗人的心归往何处?那乡愁竟是不能圆的梦了!“这头”和“那头”终于走向了沉重的分离,诗人的心一下子沉入了深深的黑暗中。

诗人在这强烈的情感中转入对现在的叙述。现在那湾浅浅的海峡,竟成了一个古老民族的深深伤痕,是和诗人一样千千万万中华子孙的伤痕。诗的意境在这里突然得到了升华。那乡愁已不仅是诗人心中的相思和苦闷。诗歌由此具有了一种深层的象征意义。那母亲难道不是祖国的象征?那情人难道不是诗人的自喻?

诗人在大千世界之中,精练地提取了几个单纯的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意象和“这”、“那”简单的词融合在一起,若有若无的距离和联系,给那些整日在相思、离别和相聚间奔波的人们一种强烈的共鸣,给人们一种难以言表的哀愁和欢欣。正如诗人所言:“纵的历史感、横的地域赶。纵横相交而成十字路口的现实感”,诗歌以时间的次序为经,以两地的距离为纬,在平铺直叙中自有一种动人心魄的魅力,引起人们无限的哀愁,无尽的相思。

诗歌在艺术上呈现出结构上的整饰美和韵律上的音乐美:在均匀、整齐的句式中追求一种活泼、生机勃勃的表现形式;在恰当的意象组合中完美地运用了词语的音韵,使诗歌具有一种音乐般的节奏,回旋往复,一唱三叹。诗人就是用自己真实的感受,用音乐般的语言唱出了心中对祖国和祖先的深深眷恋之情。这种融合了中国传统审美特征的现代诗风在台湾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可以说,余光中的诗使得台湾诗坛的现代诗趋于于成熟。

总结 篇四

板书:

读(诗歌)──赏(意境)──悟(情感)

乡愁的散文 篇五

中秋又至,正好团圆,但许多人有家不能回。

异乡客,最怕是中秋,浓浓乡愁,似乎是注定了的。根本就不用学,离开久了,思念深了,自然就想家了,你也不知何时成了多愁善感的人儿,一念乡音起,一语泪双流。愁归愁,但还是要说声“对不你,又欠你一秋”。

还年轻,有乡“却”不回。“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那时年轻,除了一把子力气,除了一大把青春,我们什么都没有。一腔热血,一身抱负,执著于梦想,不怕撞南墙,死倔着“混不好,我就不回来”。习惯了天南地北走四方,游学或闯荡,再生动一些是“讨生活”,费孝通先生所言极是,起初离乡之人,大都是为了“讨生活”,也有人“讨理想”。每个异乡客,都有一个“衣锦还乡”梦,只要梦未碎,即便是死在外头,也是值得。想家吗?肯定想,只不过“好男儿志在四方”,忍住罢了。圆月下,秋风起,母亲闲坐月光散下的亭院,日思夜盼,久等不来,惋惜罢,却不生半分怨念,因为等得起。

至中年,有乡不“能”回。“后来啊,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请允许我将余先生的诗句做些微调,正符合这心境和处境。身不由己,天隔一方,一边是天涯浪子,一边是慈母心忧。不是不愿意,不是不想家,而是有家不能回,千万俗务缠于身,你一离开天就要塌,此时此刻你终于明白“三过家门而不入”是何样的情怀了。可纵然你阅尽人世繁华,你磨砺人世沧桑,无论千万里,不管“万户侯”,忙里偷闲,鞭炮齐鸣,浑然不觉,要过年了。“新桃换旧符”,一年又一年,母亲已蹒跚,老了容颜,却还在盼。

到暮年,有乡不“愿”回。“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待你避过了中秋,错过了新年,再迎来可能就是清明雨,梨花祭。春寒料峭,柳绿花红,清明雨纷纷,此时的你,多么希望母亲仍在翘首以盼,等你回来。人不在了,乡愁也淡了,“回家”被尘封了。不是没机会,而是没珍惜,一脱再脱,以为总有床前尽孝时,以为总能挺过这一关,以为母亲还年轻,却不晓,你早已娶妻生子,做了父亲,时间的手术刀堪称妙手,不痛不痒地让我们忘掉了生命被一点点分割,只到垂老的一刻,幡然悟到,却天人永隔。

又是一年花好月圆日,中秋却成不归路。乡愁年年积累,已然麻木,成了习惯。到头来,不知是你的乡愁,还是母亲的乡愁,念叨着终不过是看似的美好,并不实际。有多少人,种种原因不能回家,听火车声隆隆,辗转反侧,浓浓的乡愁挥不去,只能干等侯。离得久了,不知何处觅乡愁,而乡愁够了,却敌不过一句“又欠中秋”!

乡愁的散文 篇六

乡愁是一棵树,乡愁是一根草;乡愁是一碗米酒,乡愁是一杯苦茶;乡愁是一份浓浓的情,乡愁是一道高高的坎;乡愁是一份剪不断理还乱的纠结,乡愁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动。

乡愁是村头那缕袅袅升起的炊烟,乡愁是村口那弯明亮如镜的古井;乡愁是村中那口荷叶田田的水塘,乡愁是村尾那棵饱经风霜的古樟。

乡愁是青石板上清脆的脚步声,乡愁是四方井边悦耳的捶衣声;乡愁是晨曦中汉子挥鞭驱牛时的吆喝声,乡愁是暮霭里儿童骑在牛背上的牧笛声。

乡愁是老人们聚在一起时的唠嗑,乡愁是小孩子老鹰抓小鸡的游戏;乡愁是男人们喝酒胡言乱语的那份醉气,乡愁是女人们关门品评男人的那份羞涩。

乡愁是父亲那根长长的旱烟杆,乡愁是母亲那桌丰盛的年夜饭;乡愁是哥哥姐姐那声血浓于水的叮咛,乡愁是弟弟妹妹那缕牵肠挂肚的思念。

乡愁是一家人在一起吃饭时的那份欢笑,乡愁是朋友们在一起神聊时的那份得意;乡愁是大人们串给孩子们的那个红包,乡愁是老人们送给年青人的那份祝福。

乡愁是游子出门在外改不了的乡音,乡愁是慈母日渐衰老抹不平的皱纹;乡愁是独在异乡为异客的那份相思,乡愁是秋风秋雨愁煞人的那份煎熬。

乡愁是抹不掉的对故乡的那份怀想,乡愁是解不开的对故乡的那份眷恋;乡愁是化不了的对故乡的那份浓情,乡愁是挥不去的对故乡的那份惆怅。

记住乡愁,就是记住故乡,记住我们永远的家。记住乡愁,就是记住家园,记住我们共同的根。

乡愁的散文 篇七

乡愁,是一株株摇摆在田埂上的狗尾巴草。乡愁,是一缕缕飘荡在泥墙上的袅袅炊烟。

多年前,当我如云朵般飘向远方,眼睁睁地看着朝夕相处的,被前行列车抛在身后,我就知道,今生今世,我将注定要沦陷在无尽的乡愁里了。

儿时村庄的,在整洁宽敞的村道上,有肩挑水桶走向老井的挑水人,有牵牛扛梨吆喝牲口的播种人,有背着书包去上学的孩童。简朴的碾房,石碾吱吱呀呀不知疲倦地转动,那是手脚麻利的村妇在推碾谷物。当亮灿灿的,洒向村前的草垛,村庄上空,便有乳白色的炊烟轻轻升起。只是早晨的炊烟,总像个没睡醒的懒汉,慢悠悠地在屋顶左摇右摆地晃荡,一幅舍不得的样子。

小时候,总莫名地向往外面的。村后起伏的小山丘,是我最爱去的地方。因为站在山丘上,可以眺望到远方连绵起伏的如黛青山。曾无数次憧憬:山那边会是什么样子?当长大后,踏上火车走向远方,还是忍不住泪雨纷飞。忘不了风中挥别的手,忘不了雨里村庄无助的眼。

初离,想家的日子,总被异乡的雨水淋得透湿。也总被闪烁的霓虹灯拉得老长。村庄清晨微凉的薄雾,林中归巢的鸟雀,总在夜深人静里,游荡在我的无眠里。想家时,唯有用在千里之外与诉情衷。一根长长的电话线,传递着游子对家无尽的。那时,村里有电话的人家不多。每次给母亲打电话,都需打到邻居家,再由人家转告。

打电话虽只是隔三岔五,但毕竟得去别人家接。人家当面虽不说什么,但一久,脸色就不好看。后来,在我和妹妹的劝说下,节俭的母亲,终于同意在自已房间床头,安一部座机。自从家有了电话,我和妹妹便天天晚上打电话。若是隔上三五天没打,母亲就开始在家坐立不安:两丫头这是咋啦?一连几天都没个电话。

“每逢佳节倍思亲”,每到逢年过节,只身远方的我们心里难免愧疚。却也只能去邮局给母亲寄上三两百,以表心意。后来,就又改为转帐。把钱转给在汉中工作的妹妹,让她取出来给母亲送去。只要一知道我又寄钱,无论多少,母亲都会在电话里将我唠叨一番:让你不要给我寄,你总不听。我不缺钱,家里还有苞谷和干豇豆没买。到时一变买,便是零花钱。你们在外面不容易,处处都要花钱,不要记牵我。每每听到母亲这些话,我总会鼻子发酸,眼眶盈泪。我忘不了母亲的艰辛和不易,更忘不了路上她那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疼爱。都说是妈妈的贴心小棉袄。可我,却常身在异乡。还总让六旬有余的慈母,过着望尽流云盼归雁的日子。

离家多年,村庄的模样,已渐斑驳。却已在无声流转中,被深深地烙印在心底。对故土与生俱来的眷恋,在村庄面前,总会生出许多爱怜,几许柔情。老屋上飘逸的炊烟,在为村庄舞动着悄丽和优雅。村道上清脆的鸟鸣,在为村庄吟唱着灵动和清婉。那时的村庄,总在不动声色中多姿和迷人着。

多年后,当我怀揣着无垠的思念,于千里之外,星夜兼程地向村庄飞奔而来。迎接我的,是暮色苍茫中的一窗夜雨。当我背着的行囊,徘徊在县城清冷的路灯下,曾生于斯长于斯的我,竟像是个异乡人。那一刻,我落泪了。我知道,在村庄面前,我只是个迷路的孩子。尽管异乡的风,已吹皱了我的容颜。可回家的脚步,却永远坚定如初。

次日清晨,初歇。在下车的路口,慈祥的母亲,早已在此等候多时。当放下背上沉重的双肩包,我如长途跋涉的疲惫旅人,终于可以躺在村庄的怀抱里,地呼吸。当我再次走近魂牵梦萦的村庄,我知道,我的,终于找到安放之地。

“一层秋雨一层凉”,当的脚步刚进入初秋,陕南的早晚,已略显凉薄。只是房前屋后的庄稼,依然毫不知情地长势旺盛。村前梯田里,绿油油的稻谷,正抽穗扬花。村后坡地里,粗枝大叶的玉米,也在挂须长棒。看着这熟悉的景物,我的心,仿佛又回到了,漫步在草长莺飞的旧时光里。稻田里飞舞的蜻蜓,玉米地蹦跳的蚂蚱,仿佛还在眼前晃动。耳边秋蝉的鸣叫,打断了我游荡的。几许轻叹,几多,在澄澈如洗的天宇面前,是那样的微不足道。只是,再高远清宁的,又怎能留住村庄如水的初衷。

水泥路的铺设,使雨天一身泥的村庄,也明眸皓齿了起来。刚一到家,我就想起去老屋旧址走走。母亲告诉我,那里除了没膝的野草,便是随风摇曳的遍地荒凉。虽早有准备,但听母亲这样说,还是有些感伤。那里,曾是我出生的地方。我纯真的童年,懵懂的,都是在那里度过。后来,因老屋地基下沉,才不得不搬离。看我如此执着,母亲说老屋那边路不好走,等路干些再去。我这才想起水泥路还未铺过去。

第二天,还没等朝霞在天边绽开,我便和母亲踩着草尖上的露珠,向昔日的老屋走去。尽管冰凉的露水,打湿了我们的双脚。但看着路边草叶上滚动着的晶莹晨露,不由得感叹大自然的博爱。不管身在何处,只要生为世间草木,不管你是强大还是弱小,都能得到大自然这个造物主的眷顾。老屋旧址在村庄后面。因水土流失及山体滑坡频发,十几年来,村里人都相继搬离了昔日村庄。在被称做“洋铁路”的宽阔县道旁,修房建屋。当红墙白瓦的二层小洋楼在村庄悄然兴起,昔日热闹非凡的老村庄,除了一两家没有能力建新房的孤寡,就只有残垣断壁间的透心凄凉,和被胡乱丢弃的遍地荒芜。

小路两边,茂密的庄稼,象是时光不舍的手,在清风里轻拂村庄的颓废。树上鸣蝉的嘶叫,仿佛在极力挽留季节的脚步。当我走进村庄,尽管有铺天盖地的浓荫,却也挡不住满眼衰败。路,还是曾经的路,只是村道上人来人往的盛况,早已没了影踪。所到之处,全是没膝的荒芜。母亲一边走,一边在我身后念叨:这些地方,一不住人,就衰败得不成样子。想想当年,是多么热闹。母亲细碎的唠叨,在不经意间,触动着我心底属于村庄的那份温情。心,也不由得惆怅起来。

在村庄杂草丛生的小路上,我看到一个满头白发的妇人,正弯腰在菜地拔草。她曾是村里做事利索的能干,虽有养三子一女,可到了晚年,却只有老头子陪她住在破旧的老屋。她那几个年轻力壮的儿子,早已将精巧别致的小洋楼,建到了水泥路边。那闪着光亮的琉璃瓦,明亮洁净的铝合金玻璃窗,和老人低矮破旧的老屋遥遥相望,仿佛向人们诉说着什么。想到这里,看着老人那苍老弯曲的,一种说不出的怜悯油然而生,我真心老人能平安健康地安享晚年。

想起儿时村庄的温馨,看看眼前荒草覆盖的老屋旧址,心里充满悲怆。曾经丰膄的村庄,已枯瘦在了深处。村头荷香漫溢的池塘,已被淤泥掩埋;绕村而过的清清水渠,也因雨水的冲刷,被泥沙侵占;置身村中央的碾房,也在风雨的侵袭中,因年久失修而轰然倒塌。碾房,曾是儿时村庄中最热闹的去处。如今,看着爬满野草的石碾,我心底,忽然有了刀纹般的疼痛。我不知道,这疼痛,是来自岁月的无情,还是来自石碾的凄冷。但我知道,那个见证过祖辈无限艰辛的石碾,即将仓促离去。儿时用石碾碾玉米的悠然时光,也将一去不复返。我不知道,碾房在风雨交加中轰然倒塌的瞬间,石碾眼中是否有泪,心中是否有痛。也许,只有我知道:倒下的,不只是石碾,还有那数不清的记忆。只是,它们已随着风雨,零落在时光里,再也无法拼凑。

走进老屋旧址,映入眼帘的杂草,让我心头浮起点点苍凉。时光的侵蚀,岁月的磨砺,就连曾经的破砖烂瓦,都渐渐没了踪迹。面对遍地苍凉,总有恍如隔世的感觉。真不知道还能为村庄做些什么?记忆里的温馨画面,已被纷繁的世事斑驳。除了天边的云,耳畔的风,一切都已归于沉寂。难怪有人说,时间最是无情物。见我不语,母亲走过来说,走吧,这个地方到处都阴森森的,有什么好看的。或许,这个曾给过我和记忆的地方,对我来说,今生是难以忘怀。但对母亲来说,却只会有太多。因为这里,有太多的影子。只是我不知道,离开村庄和老屋,生命中遗散的清澈时光,又将该去那里寻觅?

离开老屋旧址后,我去了的坟前。我要给奶奶磕头,我要去看望奶奶坟前的柏树。树,都是父亲在世时,为奶奶栽的。看着苍翠挺拔的柏树,我的心,刹那无比平静。我知道,我千里不堪重负的思念,在一杯黄土和几株柏树面前,终于可以释怀了。看我在奶奶坟前重重地跪下,虔诚地磕头,母亲慈爱的眼里,充满了怜爱。

给奶奶磕完头,母亲去地里拔了已八份熟的花生,说要回家煮来给我吃。趁着母亲弯腰拔花生的间隙,我忍不住再次回头。我要把身后荒芜的村庄好好看看,我想用力把它刻在心底。村庄,这个被苍茫大地育孕出来的“孩子”,它们用顽强的生命力,在季节里更替着繁荣,在岁月中重叠着。它们悄然地荣枯,无声地飘零。只是不知,时光的彼岸,是否还会有人如我这般,在为村庄离去的踉跄?

和母亲走在回家的路上,恰巧碰到村里一位高龄老大娘。看她拄着拐杖蹒跚在小路上,我突然想起去世多年的奶奶。童年模糊而又清晰的记忆,村庄温暖而又热闹的过往,又涌上了心头。老人年纪虽大,身体还好。一看到我,便用枯瘦的手,亲切地拉住我:“当年,你是我看着出生的。一眨眼,你的孩子也都到处跑了,时间过得真快!”我扶着老人,要她去母亲家坐坐。老人只稍坐了片刻,便要离开。我拿出给母亲买的香蕉和蛋糕,往大娘口袋塞了几个。并告诉她,有时间我会再来看望她。大娘轻轻拉着我的手,淡定地对我说:“孩子,我都快九十了。下次回来,恐怕你就见不到我了”。我鼻子一酸:“不会的,下次回来我一定还能见到你!你可要好好保重啊!”目送老人离去的背影,几滴清泪悄然从我脸庞滑落。

老人,曾是的灵魂。只是,随着时光流逝,和村里老人的逐渐减少,村庄的过往,也将被沉入时光深处。那些记忆中的冷暖,里的悲喜,也将在世事变迁中,日渐缥缈。当有一天,村庄的旧痕无处可寻,心中这千丝万缕的乡愁,又将该置放何处?当暮色伴着薄雾,悄然而至,在微凉的秋夜,我仰望苍穹,只见夜空如洗,星辉如眸,一切似曾相识。只是身边的村庄,已在渐行渐远中轮廓模糊。唯有几只萤火虫,携着微弱的光亮,孤魂般游荡在清冷的旷野。

当离去的脚步再次响起,白发慈母沉默着为我送别。己不再年轻如初的我,忍不住对身后的村庄看了又看。被送上车的我,已不敢再回头。怕自已泛滥的,被母亲看见,被村庄知晓。

天空,不知何时又飘起了蒙蒙。那铺天盖地的柔柔雨丝,在天空斜斜地舞,密密地织,像极了我身后如影相随的乡愁。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7篇《关于乡愁的经典语句》,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

316 103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