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小故事通用5篇

发布时间: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这次差异网为您整理了5篇《教育的小故事》,希望能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有关教育的小故事 篇一

在英国,男人是英国人,女人也是英国人。

而小动物呢,他们有一个国家叫神密岛。神密岛里是无边的大森林。一望无际的绿色草地,开满了不知名的小黄花。森林的尽头是宏伟的大教堂。

早晨,一只小兔去上学,他叫瑞贝特(Rabbit)。很久才能见到一只小动物,森林里安静得出奇,有点冷冷的。他遇到了小马波尼(ponny),小兔问:“森林里有大灰狼吗?”小马说:“没见过。”小兔又见到了小狗道哥(Dog),小兔问:“森林里有大灰狼吗?”小狗说:“没见过。”

当小兔走近大教堂时,他才放心了。教堂里有美丽的风琴,还有好吃的小点心呢。心想:“世界上根本就没有大灰狼。”教堂边小动物欢蹦乱跳,像过节似的。一个带头巾的老婆婆笑咪咪地走过来,手里拿了一根红红的胡萝卜。小兔刚要接过胡萝卜,突然,看见老婆婆的`裙子下面有一条尾巴。小兔笑着说:“我吃饱了。"就蹦蹦跳跳地跑走了。气得狼外婆嗷嗷叫。

原来,人多的地方也有大灰狼。

有关教育的小故事 篇二

1.梨的轮回

有一个叫桑迪的孩子,父母经常教育他要尊老爱幼。当家人每次买回梨后,父母都要教育桑迪,要把最大最好的梨留给奶奶吃。桑迪领会了父母的意思,每次都会把最大的梨送到奶奶跟前,奶奶笑着夸奖孙子:“桑迪真是个好孩子,奶奶牙不好,你吃吧。”接着,他又会把梨送到爸爸和妈妈面前,他们都有不吃梨的各种理由。最后,经过了一个轮回,梨又回到桑迪手中,于是,桑迪拿着那个最大的梨坐在椅子上独自享受。

一天,爸爸的朋友来家做客,懂事的桑迪马上从装水果的盘子里挑出了一个大梨,送给客人吃。家人见了都非常高兴。那个朋友高兴地说:“你们家的孩子真懂事。”虽说这个朋友不是很喜欢吃梨,但出于对桑迪的尊重,他还是接过了那只梨子。谁知,他刚咬了一口就惹来了麻烦,只见桑迪生气地冲着客人喊:“你怎么这么贪吃呢?太不要脸了!”那位朋友感到很尴尬,咬在嘴里的梨咽也不是,不咽也不是。他脸上露出了迷惑不解的神情,这孩子怎么这样啊!

桑迪恼怒地坐在一旁,不停地盯着客人手中的梨。这最大的梨向来是虚晃一枪,最终会落到他手上,他这次一点思想准备都没有,再说也没遇到过这种事,于是跟客人急眼了。

桑迪的父母自然更是尴尬万分,他们也没有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于是赶紧向朋友解释,说这大梨向来是谦让一番,最后必定又会回到桑迪的手中。那位朋友终于明白了其中的缘由,于是赶紧起身告辞。父亲看着朋友离去的身影,无奈地叹了一口气。

【点灯心语】父母不能只教孩子在形式上做出某些动作,更重要的是让孩子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有什么意义。

2.留下思考的时间

现代原子物理学的奠基者卢瑟福对思考极为推崇。一天深夜,他偶然发现一位学生还在埋头实验,便好奇地问:“上午你在干什么?”学生回答:“在做实验。”“下午呢?”“做实验。”卢瑟福不禁皱起了眉头,继续追问:“那晚上呢?”“也在做实验。”卢瑟福大为光火,厉声斥责:“你一天到晚都在做实验,什么时间用于思考呢?”

勤奋的学生却遭到斥责,看似委屈,实际上大师是在传授真经啊。很多时候人们宁可让岁月淹没在仿佛很有价值的忙碌之中,却极不情愿拿出时间进行思考,以至于思维总是在低水平的层次上徘徊,最终一无所获。

【点灯心语】在我们身边的确不乏这样的学生:勤奋却成绩不佳。我们的确很有必要问他们一个问题:你们一天到晚都在做题,什么时间用于思考呢?

教会学生思考,让学生养成思考的习惯,比教他做题更有用。

3.撒谎的惩罚

我16岁那年的一个早晨,父亲说他要去一个叫米雅斯的村子办事,一路上可以把汽车交给我驾驶,但条件是在他逗留于米雅斯村期间我要替他将车子送到附近的一个修车铺检修。要知道,我当时刚刚学会开车,但却极少有实践的机会,而到米雅斯村有将近20英里,足可以让我狠狠地过一把开车的`瘾。在修车铺的师傅检修车子时,我去附近的一家电影院看电影,我接连看了四部。出了电影院,我一瞧手表,已经是六点钟了。比我与父亲约好的时间迟了两个小时!

我知道,如果父亲得知我是由于看电影而迟到,一定会生气,可能因此就不再让我开车了。于是,我心中编了瞎话,告诉他汽车需要修理的地方很多,所花时间也相应的长了。他向我投来一瞥。“贾森,你为什么一定要撒谎?””我没有撒谎,我说的是实话。””四点钟的时候,我给修车铺打了电话,他们说车早就检修好了。”我的脸顿时羞得通红。我向他承认了看电影的事实,并解释了决定撒谎时的想法。父亲认真地听着,脸上蒙上一层阴霾。

“我非常生气,但不是生你的气,而是生我自己的气。我想,我是一个不称职的父亲,我让你感到对我撒谎比说实话更有必要。我要步行回家,好在路上深刻反思自己这些年来子女教育方面的失误。”

不论我如何恳求,如何抗议,如何道歉,他都置之不理。父亲大步踏上了乡村崎岖的泥路。我赶紧跳上汽车,驱车跟在他后面,希望他能回心转意。我不停地央求他,不断地自我批评,但均无济于事。将近20英里的路程他就是这样走过,平均每小时走了五英里。

看着父亲承受着疲惫和痛苦,作为儿子,我却无能为力,这是我生平有过的最难受的经历,也是最让我刻骨铭心的一课。从此以后,我没有对父亲说过一句谎话。

【点灯心语】什么是有效的教育?这就是有效的教育!虽然它是一种惩罚,一种固执得有点极端的惩罚,不是温情,也不是暴躁,却直击人的心灵!

如果有一种方法可以使学生永远不再撒谎,我一定会去用;如果有一节课可以让学生刻骨铭心,一辈子难忘,我一定要上这节课。

这样的课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多积攒一些,用一生的时间。

4.强权下的顺从

富翁对仆人说:“茄子增进食欲,是好东西。””不错。”仆人说,“难怪它戴着顶王冠。”几天后,富翁又说:“茄子倒人胃口,还生痰,是坏东西呢。”“是呀!”仆人说,“瞧它头上长着刺呢。”富翁不满意了:“前天你说茄子是好东西,今天又说它是坏东西,什么意思?”仆人说:“我该怎么说呢?我是老爷您的仆人,不是茄子的仆人呀。”

这则外国典故后来成了成语:“不是茄子的仆人”,相当于我国的成语“见风使舵”。我想它的讽刺实在是搞错了对象。

仆人的答话难道不是源于富翁的信口雌黄?仆人不过是给富翁的胡说八道找了点注脚而已。它的确切含义应当是:强权下的顺从。

【点灯心语】想一想,学生被迫接受我们的标准答案的时候,是不是强权下的顺从?当学生听着我们说,必须这样写才不被扣分的时候,是不是正在变成强权下的顺从?给学生多一点空间,在给出我们的结论之前,多听听孩子的声音,让他们有一点自主的感觉,不要从小就让他们成为知识的仆人。

5.犯错误是他们的权利

威廉是一名体育老师,他试图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掌握“run(跑)、catch(抓住)”几个词的用法。这节课拿来一个篮球,让学生排成两队,依次传球并跑到另一队后面,威廉不停地喊run!run!catch!catch!学生很投入地做着。忽然,一个调皮的男生非常用力地把球砸向一女生,威廉跑过去一下子抓住了球,非常生气。要知道,这可是在教室内,这一动作是很危险的。中文助教在旁边静静地看着威廉如何处理。学生很快意识到自己做了一件蠢事,等待着老师训斥。很短的时间,威廉恢复了表情,把孩子喊过来,手把手教这个男生传球,这次学生传得很好。

“Gd!”威廉伸出了大拇指。

其实,对于孩子,犯错误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允许犯错误。美国同行告诉我,对于低年级的孩子,犯错误是他们的权利,所以他们测验学生的时候,单词写错了有些是可以得分的,如水water,如果写成了wate,就可以给分,因为基本答对了。他们对孩子的考试评价,是从0分开始的,学生答对1道题,就给加多少分,直至加到满分——5分。学生永远处于赢分状态,所以他们的孩子始终充满了自信心和征服欲。

【点灯心语】“对于孩子,犯错误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允许犯错误。”这是这则故事给我们的最大启示。一个从来没有犯过错误的孩子,他绝对不可能会获得成功。犯错是一种体验。教师不但要容人学生犯错,还可以有意识地创造一些让学生犯错的机会,在学生犯错之后再和学生一起进行分析,这样无疑会使学生提高得更快。

有关教育的小故事 篇三

教育孩子,其实就像牵着一只蜗牛在散步,过程漫长,却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别急,放宽心态,慢慢来。下面给大家分享一篇散文诗。

上帝给我一个任务,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我不能走太快,蜗牛已经尽力爬,为何每次总是那么一点点?我催它,我唬它,我责备它,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彷佛说:人家已经尽力了嘛!我拉它,我扯它,甚至想踢它,蜗牛受了伤,它流着汗,喘着气,往前爬……

真奇怪,为什么上帝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上帝啊!为什么?天上一片安静。唉!也许上帝抓蜗牛去了!好吧!松手了!反正上帝不管了,我还管什么?让蜗牛往前爬,我在后面生闷气。咦?我闻到花香,原来这边还有个花园,我感到微风,原来夜里的微风这么温柔。慢着!我听到鸟叫,我听到虫鸣。我看到满天的星斗多亮丽!咦?我以前怎么没有这般细腻的体会?

我忽然想起来了,莫非我错了?是上帝叫一只蜗牛牵我去散步。

感悟:

教育孩子就像牵着一只蜗牛在散步。和孩子一起走过他孩提时代和青春岁月,虽然也有被气疯和失去耐心的时候,然而,孩子却在不知不觉中,向我们展示了生命中最初最美好的一面。孩子的眼光是率真的,孩子的视角是独特的,家长和老师们又何妨放慢脚步,把自己主观的想法放在一边,陪着孩子静静体味生活的滋味,倾听孩子内心声音在俗世的回响,给自己留一点时间,从没完没了的生活里探出头,这其中成就的,何止是孩子。孩子是我们在这世上看过的`最可爱的人,别让孩子成为一只流泪的蜗牛。

有关教育的小故事 篇四

入职时间:20xx年9月

入校时间:20xx年9月

所属学科:语文

教育感言:向上,向善。

在故事中穿梭

一个放学后的傍晚,子麦同学给我讲了个故事。故事大致是这样的:小红和小明是一对朋友。有一天,他们俩闹矛盾了,小明打了小红一巴掌,小红伤心地哭了,并在沙子上写下:今天,小明打了我一巴掌。过了一段日子,小红和小明出去玩,小红不小心掉进了河里,小明毫不犹豫地跳进河里救出了小红。

小红十分感激小明,在石头上刻下:今天小明救了我。小明看到后问:“小红,为什么上次我打你一巴掌,你写在沙子上;今天我救了你,你却刻在石头上呢?”小红笑笑说:“我们应该把那些让自己难过的事,写在容易被抹去的地方,把它们交给风和时间,风会把它们带走,时间会治愈一切;而那些令我们快乐、感激的事,应该记在那些不容易被抹去的`地方,比如我们的心底。”当下触动我的不仅仅是子麦甜美、温暖的声音,还有这个年纪对这个故事的理解。

于是我把这个故事分享给班里的孩子。听完故事后,孩子们还是会闹别扭、拌嘴,我心想着可能孩子们还没能理解吧。然而,在之后一次和家长的沟通中,喜闻孩子把这个故事说给妈妈听了。还有一位家长在朋友圈写到孩子用这个故事让妈妈把烦恼写在沙子上,让风带走它……

我和班里的孩子也发生了许多故事,有笑有泪,每个故事都让孩子们收获成长,每个故事都让我停下脚步思考。我和孩子们将继续谱写属于我们的未知的故事,在故事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有关教育的小故事 篇五

英国的西南部有一个美丽的`小镇叫出口镇(Exeter),这是一个不下雨就敲钟的城镇。雨刚停,教堂的钟声就当当地响起来;钟声一停,雨又哗哗地下起来。

小狮子莱恩(Lion)和小猪比奇(Pigy)约好一起去上学。莱恩最爱说话,外号“都知道”。比奇不爱说话,但很懂礼貌,外号叫“不知道”。学校好远呀,要路过卖草莓的杂货店,还要路过天鹅湖。

他们在路上遇到一个老头,满脸白胡子。老头问莱恩:“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莱恩什么都知道:“叫莱恩,9岁了。”又说:“我爸爸是狮子王,现在在非洲,老爷爷,你知道非洲吗?我爸爸寄给我一支用乌木做杆,雕花的非洲长矛。”

老头问比奇:“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小猪慢性子,想了半天才笑着说:“对不起,我爸爸还没给我起名字呢!”

老头拿出两块巧克力给他们。莱恩想也没想就吃了,真香呀。比奇用长嘴巴闻了闻说:“对不起,我有糖尿病。”

莱恩睡着了,巧克力里有蒙汗x药,他是被蒙汗x药麻翻了,不省人事,就被老头卖到了一个马戏团,运到遥远的非洲。而比奇呢,还幸福地生活在大森林里,他还写了一首诗:

“大森林,小木屋,舒舒服服小胖猪。”

如果有人问比奇,你为什么这么幸福呀?比奇就会有礼貌地点点头说:“与陌生人说不!”(Saynotostranger)

上面内容就是差异网为您整理出来的5篇《教育的小故事》,您可以复制其中的精彩段落、语句,也可以下载DOC格式的文档以便编辑使用。

316 112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