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的意义【优秀5篇】

发布时间:

班主任工作的意义及作用 篇一

(一)、班主任工作的意义

 1.班主任工作是贯彻教育方针,完成教育任务和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保证。  2.班主任工作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

 3.班主任工作为学生健康、全面、和谐发展提供了条件。

 4.班主任是学校联系各班级的纽带,是沟通学校与家庭、社会教育力量的桥梁。 

(二)班主作的作用

1、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

2、班主作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影响源,在学生健康成长过程中起着导师的作用。 

3、班主作是学校领导者实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的得力助手和骨干力量。 

4、班主任在各方面教育力量的联系协调中起着纽带作用。

班主任工作的内容与方法

(一)了解和研究学生

1.观察法

观察法是班主任在自然情况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了解和研究的方法。观察法是班主任工作中一种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

观察法的正确运用,应当注意以下几点。(1)要有明确的观察目的,主要是确定观察什么和为什么要观察;(2)要有科学而可行的观察计划,主要解决怎么做;(3)要及时做好原始记录,主要是确保材料的客观真实性;(4)要对材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去伪存真,透过现象找到本质;(5)写出结论,对观察作出准确、全面的终结性评价。

观察法的优点是在自然状态下进行,观察材料直接源于观察过程,真实性强。但观察法也有缺点,观察对象和条件难以控制,表面现象干扰大,情境性和主观性因素多。因此,在观察法运用中,对观察材料的分析处理一定要慎重。

2.谈话法

谈话法是班主任有目的、有准备地与学生通过问答方式直接交谈,从中了解学生情况的一种方法。如果说,观察法主要是了解学生的外部表现,那么谈话法则是通过学生的心里话,有意识地、主动地了解和掌握他们的思想活动。

谈话法也是班主任工作中简单易行的一种常用方法。为了保证谈话取得好的效果,谈话法的使用要注意以下几点。(1)确定好谈话的目的、内容;(2)对谈话的过程有周密思考,如先谈什么,后谈

什么,选择什么地点、时间、采用什么方式等,做到心中有数;(3)谈话态度要亲切、和蔼、诚恳,尽量不使学生感到紧张,更不能造成对立情绪;(4)要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特点,采用灵活多样地谈话技巧,善于启发、引导学生说出真心话;(5)和学生谈话时,耐心听取学生的意见,不要轻易打断学生的话;(6)谈话后写出谈话记录,记下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此外,班主任还应注意利用非正式的谈话形式了解学生。非正式谈话是根据学生的特长、爱好、有意识地在活动和交往中与他们多接触。由于非正式状态下没有特定形式、地点、时间的限制,学生易于敞开心扉,有利于班主任从中了解学生。

(二)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1.班集体的形成和发展

班集体不是自发形成的,它有一个发展过程。一般认为,刚组成的教学班,经过班主任长期系统的组织培养工作,由松散的学生群体转变成为健全的班集体,大致要经过组建、初步形成和形成发展三个阶段。

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的要求及方法

(1)确立目标

班集体目标可分为远期、中期、近期三种。远期目标就是指全班同学经过较长时间的共同努力而达到的目标,它是中期、近期目标提出和设计的重要依据;中期目标是指阶段性的或者专项性的奋斗目标,是实现远期目标的条件和保证;近期目标是指向于当前的奋斗目标,它是远期、中期目标的具体化。三种目标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育目标系统,它们之间相互衔接、相互影响。

(2)建立班委会

(3)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4)组织开展班级活动

(三)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1.优秀生的教育工作

(1)加强理想教育 (2)客观评价 2.后进生的转化教育工作

第一,以爱动其心。

第二,以理服其人。

第三,以智导其行。

(四)营造优雅的班级环境

班级环境建设,首先要从教室布置开始。班级要做到“八有”

(五)协调好各方面的教育力量

1.加强与任课教师的团结合作

2.做好班级少先队工作

3.做好家长工作

( 六)做好班主任工作计划和总结

班主任工作计划的制定和总结,是班级工作不可缺少的环节,是班主任工作达到预定目的的重要保证。

学校教育制度是我国教育制度的主要部分,是接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而系统实施的,具体包括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等四个阶段。

学前教育,又称幼儿教育,是指实施幼儿教育的机构根据一定的培养目标和幼儿的身心特点,对入小学前的幼儿进行有计划的教育,其主要任务是使儿童身心获得协调发展,为人小学接受小学阶段的教育作好准备。实施学前教育的机构主要有托儿所、幼儿园、附设在小学的学前班等,其年限从1年至3年不等。 初等教育是使受教育者打下文化知识基础,具备基本的写算能力,为接受更高一阶段的教育做好准备的教育。初等教育是国家学制中的第一阶段,又称小学教育。我国实施初等教育的机构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对6至12岁左右的儿童实施教育的普通小学;另一类是为未能接受初等教育的成年公民开办的成人初等学校,主要是进行扫盲教育和基本的文化知识教育。此外还包括承担实施小学教育任务的其他机构,如招收儿童、少年学员的文艺、体育及特种工艺等机构。

中等教育是指在初等教育基础上继续实施的中等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中等教育在整个学校教育体系中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分为初级中等教育和高级中等教育两个阶段。实施中等教育的机构也分为两类,一类主要为普通初级中学和普通高级中学,还有一类就是初等和高等的职业学校。中等教育的数量和质量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一个国家劳动者的素质,对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高等教育是指建立在中等教育基础上的各种专业教育,一般分为高等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高等教育担负着培养专门人才、开展科学研究、从事社会服务的多重任务。实施高等教育的机构主要有专科学校、独立设置的学院、大学等。

中国共产党十六大报告在论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中明确提出了教育的发展目标:“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报告还明确提出“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课程标准的意义与功能:

《纲要》指出: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从以上规定中可以看出,课程标准包括以下内涵:

☆它是按门类制定的;

☆它规定本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

☆它提出了指导性的教学原则和评价建议;

☆它不包括教学重点、难点、时间分配等具体内容;

☆它规定了不同阶段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由于课程标准规定的是国家对国民在某方面或某领域的基本素质要求,因此,它毫无疑问地对教材、教学和评价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是教材、教学和评价的出发点与归宿。因为无论教材还是教学,都是为这些方面或领域的基本素质的培养服务的,而评价则是重点评价学生在这些方面或领域的表现如何,是否达到了国家的基本要求。因此,无论教材、教学还是评价,出发点都是为了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那些素质的培养,最终的落脚点也都是这些基本的素质要求。

可以说,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基本素质要求是教材、教学和评价的灵魂,也是整个基础教育课程的灵魂。这也正是各国极其重视课程改革,尤其是极其重视课程标准研制工作的重要原因。现在英美等国纷纷组织全国最强的力量、投入大量物力经费研制各科课程标准,表现出他们对国家课程标准的日益重视。无论教材怎么编,无论教学如何设计,无论评价如何开展,都必须围绕着这一基本素质要求服务,都不能脱离这个核心。

但是,课程标准是教材、教学和评价的基本依据,并不等于课程标准是对教材、教学和评价方方面面的具体规定。课程标准对某方面或某领域基本素质要求的规定,主要体现为在课程标准中所确定的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因此,课程标准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它规定了各科教材、教学所要实现的课程目标和各科教材教学中所要学习的课程内容,规定了评价哪些基本素质以及评价的基本标准。但对教材编制、教学设计和评价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如教材编写体系、教学顺序安排及课时分配、评价的具体方法等),则不做硬性的规定。 加里培林的心智动作观

苏联心理学家对心智技能进行了非常系统的研究,其中以加里培林为代表。

加里培林认为,心智动作既不是神秘的灵魂的特性,也不是人脑固有的特性。心智动作不同于外部的实践动作,但来源于实践动作,心智动作本身是外部的实践动作的反映。心智动作是通过实践动作的“内化”而实现的,“内化”是外部动作向内部的转化,也就是内部的动作映象形成的过程。实践动作的内化要经过一系列的阶段,在不同的阶段,动作执行方式得到不断改造,而关于动作本身的映象也相应地发生质的变化。所以,实践动作的内化过程是一种能动的反映过程,并非是机械的“投射”或“延伸”过程。加里培林认为,心智动作是外部的、物质活动的反映,是外部物质活动向反映方面——知觉、表象和概念方面——转化的结果。也就是说,心智动作的形成要经过一系列的阶段,在每一阶段,心智活动的性质与水平都发生相应的变化。

加里培林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从事心智动作形成的研究,并于1959年系统总结了有关的研究成果,正式提出了心智动作按阶段形成的理论。由于心智技能是由一系列的心智动作构成的,所以心智动作的形成过程与心智技能的形成过程是一致的,心智动作的形成阶段也可用来说明心智技能的形成阶段。加里培林将心智动作的形成分成以下五个阶段。

(1)活动的定向阶段。活动的定向阶段也就是了解、熟悉活动,使学生知道做什么和怎么做,从而在头脑中建立起活动的定向映象。这就不仅要向学生呈现活动的模式,而且要说明活动的目的、客体和方式。以

加法运算为例,它的定向就是要在演示这种运算时,使学生知道这种运算的目的就是求几个数量的和;知道运算的客体就是事物的数量;知道运算的操作程序(步骤及次序)及方法(运算的方式)。

(2)物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这个阶段也叫做“活动以物质或物质化形式形成的阶段”。活动的最初形式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物质化的。这两种活动形式的差别,不在于操作。它们的操作都是用手来完成的,都是外观的活动。它们之间所不同的主要是动作的客体。在物质的活动形式中,动作的客体是实际事物,是对象本身。在物质化的活动形式中,动作的客体不是对象本身,而是它的代替物,如模型、蓝图、图解、图样、标本,以至记录等。这些东西模拟出实物的某些本质的特性和关系,使学生能够使用它们进行外部活动,把它们加以对比、测量、移动和改变等。在这些情况下,涉及的是关于实物的特性和关系的物质描绘,是关于这些特性和关系的物质化。因此,加里培林把使用这些客体的活动叫做物质化的活动。

(3)出声的外部言语阶段。出声的外部言语阶段的特点是活动离开了它的物质或物质化的客体,以出声的外部言语形式来完成实在的活动。例如,在加法运算的教学中,在儿童面前摆出两组不等的实物,让他们把每组都数一数,然后把实物收起来(或是闭上眼睛,或是把实物盖起来),要儿童用出声的言语计算出它们共有多少。加里培林认为,活动向言语方面的转化不仅意味着用言语来表达活动,而且意味着在言语中完成实在的活动,意味着活动具有了新的言语形式。

(4)不出声的外部言语阶段。这一阶段同前一阶段不同之点,在于活动的完成是以不出声的外部言语形式来进行的。这种不出声的外部言语要求对言语机制进行很大的改造,因而这种言语形式涉及重新学习及掌握。这一点在儿童学习由朗读过渡到默读时,表现得较明显。这一阶段在智力活动形成的教学上具有相对独立的意义。

(5)内部言语阶段。内部言语阶段是活动达到智力水平的最后阶段,也就是名副其实的智力活动的形成阶段。一般认为,由外部言语过渡到内部言语,在言语的机能与结构上都发生重大的变化。在机能方面,如果说外部言语经常是与他人进行交际的手段,是指向别人的,内部言语则完全失去了这些功能,而是“为自己用的言语”。内部言语是为调节智力过程的进行而服务的。它在结构上也发生重大变化,不再是扩展的与合乎语法的,常常被简缩成不合语法的结构。

班主任工作的意义职责和工作原则 篇二

班主任工作校本培训材料

(一)

2014.9

班主任工作的意义职责和工作原则

随着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入,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加重了。社会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复杂,既有“正面”的,又有“负面”的,这就对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班主任不能象过去那样经验的积累,还需要学习有关班主任工作的理论知识,努力探索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客观规律,逐步走上科学化的轨道。

1、班主任工作的意义

一所学校要完成教育,教学计划和各项教育管理措施,都必须通过“班级”这个基本单位去贯彻、落实,“班级”不能仅仅是一个由坐在同一间教室里的几十个孩子组成的松散的群体,自由散漫,形同散沙,那样是不可能真正完成教学任务,也不能培养出具有优良品德的优秀人才,它必须是一个有领导、有目标、有组织、有良好的班风、班纪、团结向上的班集体,这个班集体的领导组织与创建者正是班主任老师。

如果把学校比作一个网络系统,这个网络系统由纵横交错的各种教育和教学渠道组成的话,那么班主任就是这个网络中的一个“网结”。有人形象地说:“在学校,条条渠道通向班主任”实不为过。班主任既是班级的核心,又是联络各教育渠道的“纽带”和“桥梁”。学校对学生德、智、体、美等的教育,都要通过班主任这个“关键人物”去发挥影响力,完成各种教育活动。因此,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学校贯彻教育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骨干力量。

2、班主任工作的作用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信息技术迅猛的发展,计算机逐渐进入沟通,上网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不可避免的接受负面的影响。暴力、色情、西方腐朽的思想,这就要求我们自己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密切关注社会,走向每一个家庭,对来自社会、家庭的各种信息进行鉴别、筛选协调、引导,形成三位一体的教育合力。班主任要处在“沟通学校与家庭、社会教育”之间联系的主要地位上。既是学生的领导者,又是学生的老师,更是学生的知心朋友,对全班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良好个性形成负有直接的教育责任,班主任的工作质量,关系着未来人才的质量,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学生。

3、班主任的基本任务和职责

基本任务:在校长领导下,按照素质教育方针开展班级工作,培养良好班集体,全面关心,教育和管理学生,使他们身心得到全面健康发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 班主任工作校本培训材料

(一)

2014.9

公民。

核心内容:培养良好班集体,搞好班级管理、教育,促使学生在集体中健康成长。 职责:根据学校实际制定本校班主任的岗位职责 。

4、班主任工作的原则

(一)民主性原则

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健康、劳动和生活情况,对学生全面负责。班主任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了做到这两个“全”,对每一个学生负责。歧视任何一个学生,放弃对他的教育或只重一“育”,忽视“五育”并举,都是违背班主任原则,就不是个好老师。

(二)正面教育原则

对学生要应用说服教育的方法,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切忌简单粗暴、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三)热爱尊重学生,严格要求学生

光强调老师爱学生是不全面的,还应具体研究怎样去爱,要爱的得法,想爱还要会爱,如果不会爱,原来想爱,后来也会变得不爱。比如父母哪有不爱子女的呢?但由于有的爱的不得法,变得溺爱子女,纵容子女,使之走上邪路,父母因此也由爱生怨,由爱生恨。

(四)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思想实际,个性差异以及社会、家庭的影响,提出不同的教育要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这就要求我们选择确定有针对性的教育内容,提出的要求要有层次性,要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方法。比如针对某个问题的命题作文、主题班会,就某一事件提出自己的观点,进行分析,讨论,达到教育的目的。

(五)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要严格要求自己,增强道德修养,起表率作用,俗话说:“正人先正已”,在班级工作中凡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并能主动要求听取学生意见改进工作。

(六)集体教育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要通过开展集体活动,如运动会、春游等,发挥学生的特长,建立正确的集体舆论,培养集体荣誉感,自豪感,形成良好的班风,要充分发挥集体教育的作用,对每个班级成员施加教育影响,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良好的个性品质。班主任工作原则是相对稳定的,但方法是灵活多样的。希 班主任工作校本培训材料

(一)

2014.9

望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学习探索、积累,提高自身素质,创造出更多,行之有效的德育工作的方法和途径,以自己出色的工作证明自己是一名合格的班主任,更是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义 篇三

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义

在小学,班级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也是学校中学生集体的基层组织。班主任是全面负责一个班级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的教师。班主任在校长、教导主任的领导下,按照学校的教育要求和班级教育目标,充分利用和调动班级内外教育力量,对班级进行教育管理工作。笔者认为班主任的工作有着是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管理者,使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在小学里,一个班几十名学生,这些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他们在思想、品德、智力、兴趣和性格等方面,各有不同的特点,是班主任把他们组织起来形成班集体,是他们在良好的集体中学习和生活。小学生年龄小,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和思想品德打基础的时期,知识经验少,自理能力差,各方面都比较幼稚。他们特别需要有专任班级教育管理的教师来知道他们学习、活动和生活,为他们解决各种困难。由于班主任担负这一个班学生的全面教育管理工作,经常与小学生生活在一起,对班级学生各方面的情况都比较了解,能够针对班级情况和每一个学生的实际进行经常而直接的教育和引导、细致而具体的帮助和培养。因此,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是每个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教育实践表明:许多“差班”、“乱班”,由于经过班主任的辛勤工作,可以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转为好班;一个差生,由于班主任长期耐心的教育,可以转变为先进学生。正因为如此,不少小学生长大以后,在叙说自己不断进步的原因时,总是首先回忆自己在上小学时,班主任的教诲和培育,为他们的成长打下了良好思想基础。由此可见,班主任的工作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班的精神面貌,深刻地影响着每一个的健康成长。

二、班主任是学校进行教导工作的助手和骨干力量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每所小学的领导,都要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小学培养目标制定本校的工作计划,而工作计划中有关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管理等方面的要求,主要通过班主任的具体工作才能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实践证明:在一所小学里,班主任如果能积极地贯彻落实学校提出的教育要求,并卓有成效地开展班级工作,把本班组建成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班集

体,这样,不仅直接影响着每个班级的建设和学生的成长,还影响着整个学校教育管理的质量和学校的精神面貌。因此说,班主任是学校进行教导工作的助手和骨干力量。

三、班主任是班级的各方面教育力量的组织者

在一个班级里,对学生进行教育不仅靠班主任,还要靠本班的教师集体、学生家长和社会坏境的密切配合。为了更好地发挥各方面教育力量的作用,就需要班主任的组织协调。一方面,班主任要把本班的任课老师组织起来,形成一个团结合作的教育集体,使之目标一致地共同教育影响学生。另一方面,还要与家庭和社会取得密切联系,争取他们的支持和配合。也就是说,班主任要以特殊的凝聚力,把个方面的积极因素汇集成一股强大的合力来作用于学生,促使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得到发展。因此,班主任是联系本班任课教师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和家庭、社会的桥梁。

总而言之,班主任工作是艰巨的,也是有最大乐趣的。班主任担负的任务要比一般教师多,对学生的影响也超过一般教师。当班主任看到由于自己的工作,是一个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班集体形成起来时,当看到全班每一个学生茁壮成长时,特别是看到自己培养的学生已成为祖国各行业的骨干或为社会做出贡献时,不仅会感到由衷的喜悦和幸福,同时,也从学生的成长以及他们对社会的贡献中,看到了自己劳动的意义、自身的社会价值和人生的真谛。正如不少优秀班主任所说的那样:“在学校里工作,只有当了班主任,才能真正体会到当教师的幸福。”

班主任工作的意义 篇四

班主任工作的意义

作业内容:

班主任的工作不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培养学生的能力与品行习惯养成。法律、礼仪等众多的工作。一个“无心”的班主任会传授给学生什么呢?一个“无心”的班主任又能把工作做得如何呢?只有“用心”,才会干好班主任;只有“用心”,才会有好的学生;只有“用心”,才会有师生之间绚丽的“心灵之花”;只有“用心”,才会有丰硕的“成绩之果”人的品格是人自我社会层次定位。一个人是高尚的,还是卑鄙的,首先不应看他的出身门第,更不看他的财富多少,最终看这个人的品格。教师作为人类知识的传承者,作为人类美好生活的塑造者,必须具有高尚的品格——大公无私、公正、善良、忠诚等人类的美好品格必须成为教师的永不丢失的精神财富。一位优秀的班主任从他选择这一岗位起就应该把修炼自己的品格作为自己的终身的必修课。我们认为,有些班主任工作没有得到学生的认可,没有得到学生家长的认可,在教育教育工作中失败了。这种失败是多方面的,首先,他们的失败往往不是失败在方法上,也不是失败学识上,而是失败在品格上。一个人品格低下,他的行为不可能高大,一个人品格卑鄙,他的行为不可能磊落。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班主任”孔子,他的“班主任”工作成绩无比辉煌,他的工作成功了,当然成功在他教育思想与学问上,但更重要的是成功在他的品格上。如果我们仔细考查一下历史上成功教育家的业绩,我们不难发现,每一位教育家都是一位品格高尚的人。

对班主任工作的意义-班主任工作艺术 篇五

对班主任工作的感悟

有些人认为:做好班主任工作,不是爱心,不是技巧,是“人”的因素;甚至认为有些人天生就不是干班主任的料,即使他很努力,一天从早忙到晚,为了一个班级“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可以说是鞠躬尽瘁,但是班级管理效果却不理想。但这些观点是片面的,虽然人的因素固然重要,也不是唯一的影响因素。管理能力是一种可以通过学习和培养提高的能力,只要我们认真学习,克服自身的弱点,在失败中吸取教训,在实践中不断反思、不断总结,就能够成为一名受学生尊敬和爱戴的班主任。以下是我的一点感想和体会:

一、树立班主任威信是搞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前提

什么是班主任的威信呢?“威”就是让学生从最初的恐惧你到敬畏你;“信”就是让学生从相信你到信任你。让学生“敬畏”和“信任”,就是班主任的威信。只有威没有信,学生只是一味惧怕你,只有服从,没有交流,时间长了,班级就会缺乏活力,死气沉沉;只有信没有威,学生就会放任自流,“疯到天上去”。所以,严格管理学生,树立班主任的威严,让学生心存敬畏之心,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更是搞好班级管理的前提和基础。

如何树立班主任的威信?班主任在管理班级时一定要遵循“严宽相济”的教育原则,这是增强班主任影响力,提高班主任威信的重要途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明确提出:“关心、热爱学生的基础就是严格管理学生”;毛主席总结革命胜利的经验时说:“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严肃纪律是管理成效的法宝;但在班级管理当中,对学生的关爱还须通过鼓励宽容的方式来体现,对待犯了错误的同学,应采取“批评教育从严、处理从宽”的办法,这是班主任进行人性化管理的具体要求。

“治班如治国”,任何管理都是相通的。“严宽相济”就是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管理班级遵循“严宽相济”的教育原则也是治理国家的文武之道,讲究的是一弛一张,恩威并重、奖罚分明,这也是班级管理掌握好奖罚原则的理论依据。从理论逻辑上讲,严就是武,就是张,就是威,也是罚;与其相对应,宽就是文,就是弛,就是恩,也是奖。可见,“严宽相济”的教育原则也是符合辩证法精神的,只有在班级管理中坚持这一原则,班主任的威信才得以真正确立。

威信威信,先威后信,恩威并重,以威立信。《菜根谭》道:“先严后宽者,人感其恩;先宽后严者,人怨其酷”。这个道理启示我们,带班之初,作为班主任首先应将自己严厉的一面表现出来,没有威严,就难以树立威信,学生就不会把老师放在眼里。通过展示班主任严厉的一面,让学生心存敬畏,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班风。

“先严后宽,人感其恩”,一个感,一个恩,就是感恩,严格管理学生的教师,才会让学生感其恩,让学生终身记忆。有多年班主任经验的老师对此感触颇深,那些经常回来看望老师的学生,大都是当年被严格管理的学生。有些学生在当时被严格批评时或是受到惩戒时,可能当时怨恨老师,可等毕业以后或是走向工作岗位时,才体会到当年老师教育管理学生的用心良苦。

在严格管理学生的同时,我们一定把握好“严而有理、严而有格、严而不厉、严而有情”的原则。当然,一味的严厉和一味的宽容都会使班级走向教育的极端。树立威信还要做到“人尽其能,赏罚分明”。当学生犯错误的时候,就要严厉地批评,在批评学生的时候,绝 www.paomian.net 对不能讽刺挖苦学生,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对于青春期的学生,不要在大庭广众之下批评。严厉固然重要,但也要适度地学会宽恕,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宽容引起的道德震撼有时比惩罚更震撼”。宽恕学生,适度放下,会收到意外的效果。

二、把握好奖惩原则是激活班级管理的关键

教育学生以表扬和鼓励为主是教育的原则,但在实践中,一味的表扬和鼓励是行不通的,对犯错的学生进行惩罚也是必需的。如果学生犯了错,却没有愧疚之心,甚至感觉理所应当,这种教育是失败的。如何把握好奖惩学生的分寸来提高管理班级的效率呢?我认为应该把握“诛大赏小”的原则。中国传统智慧中崇尚“杀一人而三军爱之,杀之;赏一人而万人悦之,赏之;杀贵大,赏贵小”。杀大,对一些班级里的刺头,不服从管理的,要首当其冲给予必要的惩罚,正所谓擒贼先擒王,杀鸡给猴看。“杀大”是一定要讲究战略战术的,班主任一定要打有把握之战。在实施过程中,一定要掌握好时机,收集好“罪证”,事先和学生管理部门做好沟通,争取做到的最好的惩处效果。一旦“杀大”不成功,势必会影响到班主任的威信和对班级的管理效果;赏小,要看到学生细微的进步,并给予奖励,让学生通过小奖励,做到大改变。这里讲一个“杀大”的例子:联想董事局主席柳传志曾在接掌联想集团时,立下规矩:高管开会迟到在门口罚站1分钟。可在第一次开会时,他曾经的老上级却迟到了,所有人都看着柳传志,他走到老上级面前说:“今天你在这里站一分钟,晚上我给你站五分钟。”老上级只好站了一分钟。老上级开会迟到都罚站,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开会再迟到,从此再也没有开会迟到了。有时候惩罚是做给他人看的,偶尔唱一下双簧也可以提高班主任的威信,增加班级凝聚力。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表扬和赞美,可以提高一个孩子的自尊心,进而促进其不断的成长进步,这几乎是目前世界公认的教育理念。但有些老师发现,反复用之,效果也不太好。表扬一旦形成条件反射,得不到老师表扬的学生还会怨恨老师。著名教育心理学博士迟毓凯提出:“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原则。不仅表扬学生要做到这一点,处理班级事务也要让学生感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作为教师,你在研究班里的四五十个学生,而那四五十个孩子也正在研究你,你的行为规律一旦被他们找到,你的管理效果也受影响。总之一句话“不要让学生摸透你”,班主任适当保持一点神秘感,有利于班级的管理。

班主任在惩戒过程中,还要把握以下三点:一要把握爱心原则,也就是俗话说的出于爱,为了戒;二要把握公平公正原则,对于每个学生做到标准统一;三要把握好安抚原则,学会灵活运用“打哭哄笑”的艺术,要告诉学生,老师这么作,是对事不对人,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对他是充满希望的。

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升班级管理的艺术手段

在班级管理中,有些青年教师经常会抱怨学生的不理解:“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我把心都掏给他们,他们却这样对我。”他们把全部的爱都给了学生,学生却不领情或是班级状况不尽人意。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虽然很多,但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有些青年老师在处理和同学的关系上把握不到位。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应该科学地把握好师生之间的关系。师生关系可以是朋友关系,也可以是猫鼠关系。实践告诉我们,最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两者的融合——“融洽而有一定距离,距离产生美”。班主任既不仅仅是燃烧的蜡烛,也不仅仅是辛勤的园丁,而是一只“笑面虎”,既要和蔼可亲,又要让学生心生敬畏,让学生感觉这个老师不简单,平时与学生亲密相处,但是犯了错,就是威严的老虎。全国知名班主任万玮曾经介绍自己的经历,当班主任之初,和学生做朋友,开始还不错,但到了第二年,由于学生心理的叛逆,班主任有些问题处理不当,班级工作很快陷入混乱,最后被校长削了兵权。人性有善的一面也有恶的一面,学生亦不例外,在班主任没有树立自己的威信前,不要急着和学生做朋友。

从目前班主任的工作艰巨性看,我们更应该把学生当“对手”,学生和老师,就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学生不是教师,教师也不是学生,把学生看作是对手,其实是充分尊重学生的表现。教师与学生之间永远存在着控制与反控制、斗争与反斗争的问题。在我们现实工作中,那些不重视学生而栽在学生手里的教师可太多了。学生和老师,就是两大阵营。教师如果对这一点没有清醒的认识,是一定要吃亏的。只不过高明的老师会尽量缩短这两个阵营的距离,求同存异,大家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共同奋斗;不高明的老师会使这两个阵营完全对立,极端者甚至势同水火,互不相容。认清这一点,在日常管理中,就会避免两类错误:一是当老师和学生发生冲突时,不要去求得学生的理解和支持,让学生当事件的评判者;二是当你的学生和别的老师发生冲突时,学生找你去哭诉,你为学生去出头,这是不对的,你应该站对立场,冷静处置,给事件降温,别站在你的学生的立场上去帮你的学生去说话。

四、增强与学生家长沟通的艺术是实现班级管理多赢的有效策略

“孩子是家庭的未来”,这是很多家长的心声。作为父母,无论自己赚多少钱,升多大官,都不如自己孩子的进步带来的喜悦多。所以说,绝大多数家长都希望和老师共同关心、关注自己孩子的成长,都愿意和老师交流孩子的思想、学习、生活等情况。在实际工作中,很多班主任却只有在孩子出现问题或是有违纪行为时才与家长沟通,如果方式方法得当,或许孩子能改掉坏的行为和习惯。但正处于思想要求独立和叛逆时期的青少年学生,与父母的关系本来不佳,如果老师经常向家长告状,就势必会造成老师、家长、孩子的三方对立,在孩子的心目中就会形成“老师总和我过不去”的错误想法。而家长呢?也会因为孩子表现不好,影响到家长的教育效能感,逐渐放弃对孩子的教育。有的家长反过来抱怨学校教育不力才导致自己孩子的错误。比如有的家长会说“我们孩子上学交学费,老师本职工作就是教育学生,孩子有问题,这是教师的事,我们天天工作,辛苦挣钱,就是供孩子上学,孩子有问题了,你来找我,我要是能教育好了,还送到学校干什么?”更有甚者,有的家长直接会到教育主管部门投诉学校,这会使得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更加艰难。

所以说,不要等学生出现问题时才联系家长,在平时学习生活中,对学生的各种情况就应当及时告诉家长。与家长沟通时应该“多报喜,少报忧”。对于孩子细微的进步一定要第一时间告知家长,老师感到高兴,家长会更支持你,学生也会感恩你,这是三方共赢的好办法。面对叛逆期的学生,应尽量减少向家长告状的次数,不要让家长放弃对学生的教育的希望。如果家长放弃了教育的希望,势必影响到老师对学生的希望,如果双方都放弃了教育的希望,这是很可怕的,那些“破罐子破摔”和“死猪不怕开水烫”的学生,就是没有教育希望的孩子。所以让孩子生活在希望里,是老师和家长必须重视的问题,双方引导孩子把希望变成目标,为目标去奋斗,这种教育是良性的循环,也可以说是一种成功的教育。对于那些没有教育希望的学生,作为老师要通过学生小的、细微的进步,逐步培养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希望,有了希望,“死猪”就可以变“活猪”,“活猪”就怕开水烫了,“好罐子”就怕摔了。

班主任如果能适当的为学生担点“事”,让学生知道了,他会感觉到“欠你的人情,这个面子一定还”,就会主动改掉不良习惯。作为班主任还应该帮助家长树立教育是终身问题的理念,千万不要认为把孩子放到学校就万事大吉了。对于长期离家的学生,应鼓励家长换一种方式教育,多和学生做朋友,谈谈学校里的情况,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大多数教师也是孩子的家长,应该站在同为家长的角度去探讨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对于过于偏激的家长,应该学会冷处理。不能把所有的问题都拉到自己的身上,造成不必要的困扰。

五、善于规划班级的发展是班主任管理能力增强的最佳途径

俗话说:心中有数,做事不慌。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班级,从发展历程来看,都会经历四个阶段。一是组建阶段:班主任是指挥官,班级事务我来决定,你来做,通过严格管理学生,树立班主任的威信。二是磨合阶段:班主任是教练,班级事务我们讨论,我来拍板。训练好良好的班干部队伍,会识人、用人。三是规范阶段:班主任是导演,班级事务我们讨论,我们决定。班主任做好幕后支持帮扶,训练班干部的能力。四是成熟阶段:班主任是观众,你来决定,你来做。分权授权,民主管理。在班级的不同发展阶段,学会采取不同的策略。伴随班级的不同发展阶段,也是班主任培养班干部逐渐成长、逐渐放手的的过程。班干部的培养也要分四步走:第一要牵着走,明确责任;第二要扶着走,班主任做好背后的支撑,树立威信;第三要放开走,有的放矢,适度放权;第四要跟着走。实现从诸葛亮(事无巨细,鞠躬尽瘁)到李世民(知人善任)的转变。如果班主任能够把握好管理的节奏,规划好班级发展的目标,就能够实现从辛苦到轻松的转变。如果说班主任的工作是“痛苦并快乐”的工作,通过班主任的付出努力,就能实现从“痛苦到快乐”的升华。

做好班主任工作还需要多学习,多读书,所谓“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当然,有时候有的班主任感觉教育名家的方法在我们这里不实用,这也是难免的。大多数名师,比如魏书生等他们呈现给我们的的方法针对的是规范阶段、成熟阶段的班级,他们的前期铺垫工作做的很好,班级工作已经逐步走向正规。所以,对于我们刚刚要起步的班级,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多思考,多反思,找出最适合自己的那条道路。

最后跟大家一起反思一个观点:教育不是万能的,我们要承认教师有时候是无能的。“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这永远是教育的理想,我们面对这么多学生,不可能做每个人的救世主,但是,我们可以做到“凡事,尽心而为”,就不留遗憾。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5篇《班主任工作的意义》,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316 124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