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的教育意义【最新9篇】

发布时间:

2019年10月1日是我国的国庆节,同时也是我国建国70周年的伟大日子,在这短短的70年里,我国实现了很多不可能完成的目标,从落后挨打的局面,发展成为了世界强国。希望以下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差异网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9篇《国庆节的教育意义》,在大家参考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差异网给您的好友哦。

国庆节的意义之三:基本特征 篇一

显示力量、增强国民信心,体现凝聚力,发挥号召力,即为国庆庆典的三个基本特征。

希望同学们了解了关于国庆节的意义之后,自身的思想

为什么把国庆节定在十月一日 篇二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何日的两种说法

“国庆日”就是共和国的“生日”。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何日,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1949年9月21日。1949年9月21日,全国人民渴望已久的为新中国奠基的盛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中南海怀仁堂隆重开幕。当时,就有人把这一事件看成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标志。第二天,《人民日报》发表题为《旧中国灭亡了,新中国诞生了》的社论。社论指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开幕,“这是全中国人民空前大团结的会议。这次会议宣告了旧中国的永远灭亡和新中国的伟大诞生。”

第二种说法:1949年9月30日。当时,持这种观点的人比较多。比如,9月30日,朱德在政协会议的闭幕词中指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工作,已经胜利地完成了。我们全体一致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同天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宣言也指出:“当我们举行会议的时候,中国人民已经战胜了自己的敌人,改变了中国的面貌,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宣言还指出:“中国的历史,从此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全国同胞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现已宣告成立。”

第二天,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有数十万军民参加的开国大典。毛主席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公告》指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业已集会……组成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并决定北京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于本日在首都就职,一致决议: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成立。”

需要指出的是,这个公告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的时间是有先后之分的。共和国成立在先:在9月30日结束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人民政府成立于后:10月1日下午2时举行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的就职典礼,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成立。

●为什么把10月1日定为“国庆日”

既然上述两种说法中,关于新中国宣告成立的日期都不是10月1日,那么10月1日又是怎么被定为“国庆日”的呢?应该指出,在举行开国大典之际,新中国的领导人还没有考虑“国庆”一事。最早提出“国庆日”的是政协委员马叙伦。

1949年10月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许广平委员发言:“马叙伦委员请假不能来,他托我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应有国庆日,所以希望本会决定把10月1日定为国庆日。”该会议通过“请政府明定十月一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以代替十月十日的旧国庆日”的建议案,送请中央人民政府采择施行。

1949年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的决议》。《决议》指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认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的这个建议是符合历史实际和代表人民意志的,决定加以采纳。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兹宣告:自1950年起,即以每年的10月1日,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的伟大日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庆日。”

这就是把“10月1日”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日”,即“国庆日”的来历。确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辰”,即“国庆日”,需要满足两个条件:选一个具有标志性的重大事件;最好是个吉利的日子。

按照这两个条件,9月21日与9月30日,也就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幕与闭幕之日,显然都不太合适。10月1日,则符合这些条件:其一,在这一天,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主席毛泽东率副主席、委员就职,无疑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这一事件若在外国,就相当于第一任总统的就职典礼;若在中国古代,就相当于开国皇帝的登基。其二,10月1日即十月的第一天,吉利。

因此,《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的决议》指出:“这个建议是符合历史实际和代表人民意志的。”

国庆节来源 篇三

“国庆”一词,本指国家喜庆之事。最早见于西晋。西晋的文学家陆机在《五等诸侯论》一文中就曾有“国庆独飨其利,主忧莫与其害”的记载。我国封建时代、国家喜庆的大事,莫大过于帝王的登基、诞辰(清朝称皇帝的生日为万岁节)等,因而我国古代把皇帝即位、诞辰称为“国庆”,今天称国家建立的纪念日为国庆节。1949年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的纪念日。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1949年的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有数十万军民参加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其实,人们头脑中的这一印象并不准确。因为,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典礼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而不是开国大典。实际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也就是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早在当年10月1日之前一个星期就已经宣布过了。当时也不叫“开国大典”,而是称作“开国盛典”。时间是1949年9月21日,这一天,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主任毛泽东在政协第一届会议上所致的开幕词中就已经宣告了新中国的诞生。

看了国庆节意义的人还看

国庆节纪念的意义是什么 篇四

国庆节的意义

国庆纪念日是近代民族国家的一种特征,是伴随着近代民族国家的出现而出现的,并且变得尤为重要。它成为一个独立国家的标志,反映这个国家的国体和政体。

国庆节阅兵仪式举行时间

每逢五、十周年会有不同规模的庆典和阅兵,历史上影响较大且最具代表意义的是开国大典、建国5周年、10周年、35周年和50周年、60周年的六次大阅兵。从1949年开国大典至今,共举行了十四次国庆阅兵。2009年国庆节举行建国60周年大阅兵。2015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6周年。所以2015年北京未举行任何阅兵仪式。

国庆节的意义 篇五

国庆节是每个国家的重要节日,但名称有所不同。

许多国家叫“国庆节”或“国庆日”,还有一些国家叫“独立日”或“独立节”,也有的叫“共和日”、“共和国日”、“革命日”、“解放日”、“国家复兴节”、“宪法日”等。还有直接以国名加上“日”的,如“澳大利亚日”、“巴基斯坦日”,有的则以国王的生日或登基日为国庆日,如遇国王更替,国庆的具体日期也随之更换。

每逢国庆日,各国都要举行不同形式的庆祝活动,以加强本国人民的爱国意识,增强国家的凝聚力。各国之间也都要相互表示祝贺。

逢五逢十的国庆日,有的还要扩大庆祝规模。为庆祝国庆日,各国政府通常要举行一次国庆招待会,由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或外交部长出面主持,邀请驻在当地的各国使节和其他重要外宾参加。但也有的国家不举行招待会,如美国、英国均不举行招待会。

阅兵仪式 篇六

每逢五、十周年会有不同规模的庆典和阅兵,历史上影响较大且最具代表意义的是开国大典、建国5周年、10周年、35周年和50周年、60周年、70周年的七次大阅兵。

从1949年开国大典至今,共举行了十五次国庆阅兵。

1949年至1959年十年,共举行了11次国庆阅兵。

1960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实行“厉行节约、勤俭建国”的方针,改革国庆典礼制度。

1960年至1970年,每年的国庆均在天安门前举行盛大的集会和群众游行活动,但未举行阅兵。

1971年至1983年,每年的10月1日,北京都以大型的游园联欢活动等其他形式庆祝国庆,未进行群众游行。

1984年,根据邓小平的提议,中共中央决定恢复阅兵,并于1984年国庆35周年时举行大型的国庆阅兵式。

1999年,中共中央决定举行新中国成立50周年阅兵,于199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大型的阅兵式。

2009年国庆节举行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阅兵。

2019年国庆节举行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阅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首次国庆阅兵,是人民军队改革重塑后的首次集中亮相,力求彰显时代特色。

国庆节纪念的意义是什么 篇七

国庆节是每个国家的重要节日,但名称有所不同。许多国家叫“国庆节”或“国庆日”,还有一些国家叫“独立日”或“独立节”,也有的叫“共和日”、“共和国日”、“革命日”、“解放日”、“国家复兴节”、“宪法日”等,还有直接以国名加上“日”的,如“澳大利亚日”、“巴基斯坦日”,有的则以国王的生日或登基日为国庆日,如遇国王更替,国庆的具体日期也随之更换。

每逢国庆日,各国都要举行不同形式的庆祝活动,以加强本国人民的爱国意识,增强国家的凝聚力。各国之间也都要相互表示祝贺。逢五逢十的国庆日,有的还要扩大庆祝规模。为庆祝国庆日,各国政府通常要举行一次国庆招待会,由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或外交部长出面主持,邀请驻在当地的各国使节和其他重要外宾参加。但也有的国家不举行招待会,如美国、英国均不举行招待会。

国庆节阅兵仪式举行时间 篇八

每逢五、十周年会有不同规模的庆典和阅兵,历史上影响较大且最具代表意义的是开国大典、建国5周年、10周年、35周年和50周年、60周年的六次大阅兵。从1949年开国大典至今,共举行了十四次国庆阅兵。2009年国庆节举行建国60周年大阅兵。2015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6周年。所以2015年北京未举行任何阅兵仪式。

国庆节是每个国家的重要节日,但名称有所不同。许多国家叫“国庆节”或“国庆日”,还有一些国家叫“独立日”或“独立节”,也有的叫“共和日”、“共和国日”、“革命日”、“解放日”、“国家复兴节”、“宪法日”等,还有直接以国名加上“日”的,如“澳大利亚日”、“巴基斯坦日”,有的则以国王的生日或登基日为国庆日,如遇国王更替,国庆的具体日期也随之更换。

每逢国庆日,各国都要举行不同形式的庆祝活动,以加强本国人民的爱国意识,增强国家的凝聚力。各国之间也都要相互表示祝贺。逢五逢十的国庆日,有的还要扩大庆祝规模。为庆祝国庆日,各国政府通常要举行一次国庆招待会,由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或外交部长出面主持,邀请驻在当地的各国使节和其他重要外宾参加。但也有的国家不举行招待会,如美国、英国均不举行招待会。

国庆节的意义 篇九

1、国庆纪念日是近代民族国家的一种特征,是伴随着近代民族国家的出现而出现的,并且变得尤为重要。它成为一个独立国家的标志,反映这个国家的国体和政体。

2、国庆这种特殊纪念方式一旦成为新的、全民性的节日形式,便承载了反映这个国家、民族的凝聚力的功能。同时国庆日上的大规模庆典活动,也是政府动员与号召力的具体体现。

3、国庆节的意义还体现了显示力量、增强国民信心,体现凝聚力,发挥号召力,这三个国庆庆典的基本特征。

国庆节是每个国家的重要节日,但名称有所不同。许多国家叫“国庆节”或“国庆日”,还有一些国家叫“独立日”或“独立节”,也有的叫“共和日”、“共和国日”、“革命日”、“解放日”、“国家复兴节”、“宪法日”等,还有直接以国名加上“日”的,如“澳大利亚日”、“巴基斯坦日”,有的则以国王的生日或登基日为国庆日,如遇国王更替,国庆的具体日期也随之更换。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9篇《国庆节的教育意义》,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316 131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