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专业论文通用8篇

发布时间: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论文了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论文感到非常苦恼吧,差异网为朋友们整理了8篇《音乐教育专业论文》,可以帮助到您,就是差异网小编最大的乐趣哦。

小学音乐教育论文 篇一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伴随科技的进步,尤其在新课程背景下,我国的基础教育各方面均有了明显改变。在中小学教育中,民族音乐教育是音乐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效果如何如今也是备受关注。本文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简要介绍了新课程背景下农村中小学民族音乐教育现状,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新课程背景下提升中小学民族音乐教学效果的相关措施,以期能够为我国中小学民族音乐教育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新课程;中小学;民族音乐;教育现状

新课改在我国经过多年发展不仅拥有了多种教学形式,教育理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代社会更加提倡实施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以及通识教育等,而音乐教育正是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其不仅能够丰富音乐教学内容,也能够使当代学生对民族文化有更深的了解。教育改革后传统的音乐教育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当代教育要求,而我国教育界也在为此不断做着努力,如今我国中小学民族音乐教育虽然较为乐观,但不可否认的是其中依然存在许多问题。

1新课程背景下农村中小学民族音乐教育现状

1.1重视程度不够:如今我国虽然已经开展了多年教育改革,并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就,但在校园教育中,校方、家长以及学生三方面均未能够完全适应新课改理念、要求以及模式,不论对于任何阶段的学生而言,成绩依然是最重要的。不难发现,如今中小学校虽然已经开展适当的教学活动,但往往过于流于形式,学校依然将大部分精力放在主要学科的教学中。音乐课时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处于严重的劣势下,很多学校的音乐课时一周内不会超过两节课,有些初中学校周课时仅仅只有一节或者甚根本没有开设,加之其他学科老师对音乐课时的占用,使原本就有限的音乐课时又面临着减少的局面[1]。

1.2师资力量匮乏教师队伍综合素质及能力有待提升:我国师资力量匮乏已经成为既定事实,虽然近年来教育部门通过引进特岗充实了部分师资,但依然没有真正解决此问题,同时由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降低教师准入难度,在一定程度上又影响了教师总体质量。尤其在音乐教育方面,鉴于该学科一直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因此其在选择教师时也不会做过多考量,导致许多音乐教师或是缺少相关经验,或是教学方式老旧,难以符合新课程背景要求,而在民族音乐教学方面所显示的不足会更加明显,很多教师自身对民族音乐的了解和传授能力有限,这也成为了民族音乐教学中的一大阻碍。

1.3教学技术方法陈旧:音乐教学中若能够使用正确的教学技巧,恰当使用现代多媒体教学设施,既可以充分引发学生兴趣,也能够使学生更深入地感受音乐的魅力。对于民族音乐而言,其传播方式难比当代流行音乐,但其别具特色的感觉更能带给学生异样的感受。然而农村中小学音乐课的形式一直没有发生明显的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也较为单一陈旧,一般是教师领唱学生跟唱抑或仅仅是听听录音的形式。学生在不了解民族音乐的情况下,很难被民族音乐吸引。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手段想方设法使学生对民族音乐有直观的了解。在教学方式上应摒弃“填鸭式”教学,在教学中积极使用新型教学方式,并教会学生发声技巧、演奏技巧等[2]。

1.4学生学习心态不正确:随着传播方式的多样化,中小学生所接触流行音乐机会增多,而流行音乐其独有的特质与中学生特性极为相符,能够轻易引起学生的心理共鸣。反观民族音乐,其形式较为普通,且长期未做出任何变化,使得学生在学习民族音乐使往往难以提起兴趣,甚至有些学生认为学习民族音乐很土、不够潮,民族音乐不应该被放入现代音乐教学中等诸多现象。此种心态既与学生年龄、青春期心理以及生活习惯有关,又与民族音乐自身特质有关,同时也与教师的教学有一定关系。

2新课程背景下提升农村中小学民族音乐教学效果的相关措施

2.1拓展民族音乐课外教育:新课程背景下,各个学校均在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兴趣小组活动,并且近年来很多学校越来越重视校园文化活动。在重大节庆节日里均开展文艺演出,如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活动等,歌曲演唱是必备节目之一,但民族音乐类节目却很少有人表演。鉴于此,学校可以鼓励有相关特长的老师带动学生参与到民族音乐的表演中去,节目编排指导时可以对学生说“此种形式可以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等,以此来激励学生;另外,学校也可以积极邀请本地民族民间音乐方面造诣较高的专业人士来学校开展音乐讲座,并现场为学生做表演,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学校也可以在校内开展民族音乐比赛,此种形式不仅会丰富校园生活,也能够使学生在学习民族音乐时更加认真[3]。

2.2优化教师队伍: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自不必说,然而我国部分教师的综合素质以及教学能力还需要提升,今后学校应加强对音乐教师的培训,使其能够充分了解新课改要求,并积极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式,使民族音乐课堂不再单调、枯燥。在教学中除了要向学生介绍理论知识外,也要通过实践课堂来提升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理解和演唱技能的掌握。另外要实现多元化评价,在学生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不要随便下结论,更不要在评价学生时使用不恰当词汇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反而应使用带有激励性作用的话语,此种评价方式可以很好的弥补传统评价方式中的弊端。

3总结

综上所述,研究关于新课程背景下提升农村中小学民族音乐教学方面的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不仅关系到我国整体教育事业发展,同时也关系到民族音乐的传承,更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当代学生每天处于繁重的学业中,导致其对于主要学科外的课程很少会产生兴趣,这也使得民族音乐教育效果长期难以得到提升,为了缓解此种现象,我国音乐教育工作者积极响应新课改要求,完善了音乐课教学模式,但即使如此该方面也依然有不小的提升空间。

参考文献:

[1]胡振邦,张晓华,郭志山.新课程背景下河南省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调查分析[J].大舞台,2011,(11)10:154-156.

[2]余复生.新课程背景下河南省农村中小学音乐师资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J].艺术教育,2014,(02)05:74-75.

[3]米庆华,米丽娜.藏民族地区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及对策———以四川省阿坝州为例[J].大舞台,2013,(06)08:223-224.

音乐教学论文 篇二

摘 要:音乐需要学生通过欣赏来感受、鉴赏、创造,音乐不是简单地将音符拼凑起来,而是作者内心真实感情的寄托。学生不仅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欣赏音乐,还需要自我体会音乐的情感。高中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的欣赏兴趣,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才能逐步地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欣赏能力。

关键词:高中音乐;欣赏;实践

高中是一个紧张的学习阶段,学生面对着高考的压力,无论是上课时间还是下课时间都在绷紧自己的神经,音乐既可以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又可以提高文化修养。学生在音乐课堂上全身心地投入到欣赏中,劳逸结合,这样既有利于提高学习成绩,又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高中的音乐教材会编入很多优秀的、艺术性较高的民族音乐,能够积极地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和情感熏陶,但是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兴趣,教师要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从音乐方面激发学生的欣赏兴趣。由于高中课程比较紧张,学生不会有太多的时间接触艺术歌曲或歌剧,教师可以在音乐课堂上根据音乐的表现形式把音乐的内容和背景故事表达出来,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还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欣赏音乐,学生才能够更好地理解音乐的思想、内容、感情。比如,在欣赏《长江之歌》时,有很多学生可能没有亲眼看见过长江,高中生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去看,教师可以准备关于长江的照片或短片,让学生欣赏过后,再欣赏音乐,会有不同的感受。所以,喜欢欣赏、学会欣赏对高中音乐的课堂效率是极其重要的。

高中音乐教师在课堂上和学生是互动的过程,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学生位于主体地位,学生在欣赏音乐时主动听、主动欣赏,让学生自己感受音乐,教师可以在指导时提出有关音乐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欣赏音乐,学会主动地听,听对音乐的欣赏是重要的。学生在欣赏音乐时,可以发挥想象力,想象音乐的情境,这样的欣赏会使学生更好地感受音乐的魅力。音乐的欣赏是长期积累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只有多听优秀的音乐,才能够使学生学会欣赏、学会感受。著名的《沂蒙山小调》,不是听一遍就可以了解它的魅力,学生可以多聆听,了解作品的节奏、旋律、音色的变化,这样才可以做到对音乐的最佳欣赏。

欣赏音乐是高中音乐极其重要的环节,学生在高考的压力下,在音乐课堂上缓解压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让学生在主动地参与到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了解、感受音乐。

参考文献:

杨碧颖。浅谈高中音乐教育中的欣赏教学。青春岁月, 20xx(16)。

李芳。高中音乐教育中的欣赏教学研究。考试周刊,20xx(65)。

音乐教育专业论文 篇三

〔摘要〕目前,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培养模式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培养目标模糊不清、教学内容倾向技艺、评价体系过于单一等。一言概之为重专业技能学习,轻综合素质培养。以此导致的后果是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的人才难以符合社会需求,高师教育与基础教育严重脱节。湖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根据自身发展状况结合“卓越音乐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主要从三个方面对音乐教育培养模式进行思考。第一,明晰师范性音乐教育培养目标。第二,丰富应用型音乐教育实践内容。第三,建立双导师指导培养方式。通过以上培养模式的更新,以期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和基础教育教学规律,具备乐教、能教、善教意识,具有扎实音乐专业功底、能完全胜任中学音乐教学、管理和教育科研工作的创新型音乐教育者。

〔关键词〕高师;音乐教师;培养模式;湖北师范大学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培养模式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培养目标模糊不清、教学内容倾向技艺、评价体系过于单一等。一言概之为重专业技能学习,轻综合素质培养。以此导致的后果是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的人才难以符合社会需求,高师教育与基础教育严重脱节。此类问题成为制约高师音乐教育发展的瓶颈和阻碍师范院校音乐学科发展的鸿沟。从总体环境来看,高师院校音乐教育专业近十年获得了飞跃的发展,各地师范院校纷纷开设了音乐教育专业,竞争日趋激烈。为提高教学质量、稳固学科基础、创新教育特色,湖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近年来致力于探索音乐教育发展之新思路,摒弃不符合时代要求陈旧教育理念,力求为本地区乃至全国培养更优秀的音乐教育人才。从自身发展来看,湖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于20xx年正式创建。现有音乐学、舞蹈学和舞蹈表演及播音主持四个专业。20xx年开始招收课程与教学论(音乐)、音乐美学等方向的硕士研究生。20xx年成为“音乐与舞蹈学”一级学科艺术硕士学位授权点。自20xx年起开始招收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音乐学院自身的快速发展与音乐教育培养模式的陈旧形成了一个矛盾共同体,迫使我们更深入地思考新的音乐教育模式。综合内外因素的考量,音乐学院诚邀兄弟院校专家教授、地方音乐教育同行多次举行会议,共同探讨我院学科建设发展之路。以期培养开阔的教育视野以及较强教育教学实践和发展能力,具有扎实音乐专业功底、能完全胜任中学音乐教学、管理和教育科研工作,具有中学音乐教育专家型潜质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二、明晰师范性音乐教育培养目标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到底要培养具有什么样的音乐人才呢?我们的培养目标是什么呢?是培养专业音乐表演人才抑或是音乐教育人才?这个问题一直较为模糊而处境尴尬。苏霍姆林斯基的名言“音乐教育———这不是培养音乐家,而首先是培养人”。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具有基本音乐文化素养的人,而不是音乐专业人士。①毫无疑问,高师音乐院校应该是以培养合格的音乐教育人才为终极目标的,而非音乐表演人才。很多高师院校在理念上是认同这一观点的,但在课程设置上却倾向于模仿专业音乐院校,课程设置中钢琴、声乐等技能性课程比重较大,对其他教师教育类课程相对忽视。诚然,期望能培养出优秀的演奏家、演唱家的愿望无可厚非,但师范类音乐教育专业的主要培养目标是通过四年的学习将学生培养为一名优秀的音乐教师。一名优秀的音乐教师应具有的教师素质既是全面的而非单一的,既是人生导师也是音乐教育者,既有教师水平也有专业能力,既有班级管理能力也有音乐引导能力。因此,高师音乐教育培养目标不能简单地以某种专业技巧的提升为主要目标,而应以完善的教师职业素质为首要任务。湖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在新时期背景下结合“卓越音乐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转变教育理念,重新定义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和基础教育教学规律,开阔的教育视野以及较强教育教学实践和发展能力,尤其是具备乐教、能教、善教意识,具有扎实音乐专业功底、能完全胜任中学音乐教学、管理和教育科研工作,具有中学音乐教育专家型潜质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具体表述为:第一,具有崇高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高尚,献身教育事业,追求卓越教育,教育视野开阔,敬业爱岗,爱生乐教,严谨治学,人格健全,团结协作,不断进取。第二,具有厚实的学科功底。专业基础课程、学位课程、教育类理论课程成绩优良。第三,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普通话、英语、计算机水平三项中至少有两项比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毕业应达到的等级至少高出一个等级(必须是国家测试等级);其他必修的教师职业技能必须达到学校测评的良及以上等级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和管理能力;至少具有1项特长。第四,具有良好的科研素质。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熟练掌握教育科研的各个环节;积极参与教师科研,并在导师的指导下至少成功申报并完成1项校级及以上教育科研项目。如果该研究成果公开发表,可替做毕业论文。第五,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具有开拓进取、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意识和首创精神。不断去研究新情况,探索新方法,新路子,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从而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实现新提高、寻求新突破,不断超越自我。第六,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不断拓宽自己知识的广度和视野,不断提高和扩充自己的知识层面,不断更新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储备宽广的跨学科、跨专业的相关领域的知识。根据卓越计划项目而修改制定的培养目标改变了以往只注重专业技能发展的状况,强调音乐教育在知识及相关知识领域的全面性。并突出了音乐教师的职业素养,为学生在毕业之时顺利入职、适应工作环境、挖掘自身潜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丰富应用型音乐教育实践内容

高师音乐教育主要培养中学音乐教师队伍。因此,教育实践环节是他们必须参与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知识结合,同时也是他们走向教师岗位的前期准备。教育活动本身是一种社会实践,是一种改造、培育人类本身的活动。教育科学本身也是实践性很强的科学,是为教育实践服务的。②音乐教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因此,音乐教育科学研究更应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③但在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实践内容上还存在诸多缺失,难以使学生通过相应地实践环节后成为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主要表现为实践次数较少、实践内容单一等方面。针对此类问题,湖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进行了相应改革。推行分级实习制。分级实习制是指音乐教育专业学生每学期或每学年都进行一次实习的制度,促使学生及时发现知识结构、职业能力等方面的不足并加以改进,以期通过学习-实践-学习的循环反复巩固知识水平、教师能力。在以往的课程设置上只在大学四年级第一学期安排了为期三个月的实习期。学生在实习结束后发现了自身在知识结构上、班级管理上尚存诸多问题,此时学生有极强的求知欲,想通过努力学习弥补不足。但却难以再有时间回归课堂。因此,改变现存的单一实习制以促进学生教师能力发展成为我们急切解决的问题了。丰富实践内容形式。过去的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内容主要由专场演出组成。这能较好地促进学生在专业技能上的学习,提高学生在器乐、声乐上的表演能力。但作为未来的师资力量只强化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提升作为一名教师的其他能力。为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教师潜质,我们进一步丰富了音乐教育实践内容形式,将实践内容分为两个模块。一个是教师教育实践模块,一个是专业技能实践模块。教师教育实践内容包括教师礼仪、教师职业技能基础训练(普通话、粉笔字、毛笔字)、班主任管理与工作、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中学音乐教学设计基础、中学音乐教材分析与研究、音乐软件的应用与网络学习、“我的教师梦”演讲比赛等。这些实践内容旨在强化学生的职业素养,将一名优秀的中学音乐教师所应具备的听、说、读、写等能力逐步提高。专业技能实践内容包括艺术沙龙(音乐与诗歌研讨活动、地方音乐文化研讨活动等)、中学音乐教学设计、优秀中学音乐教师案例分析、小乐器制作与合奏、中学舞蹈创编、校外中学音乐课堂见习等。这部分实践内容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巧及专业相关知识的能力,奠定学生的专业基础。

四、建立双导师指导培养方式

在培养方式上,建立双导师制的指导制度。以湖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为轴心点,加强建立与地区音乐教研室、地区各中学合作平台,打造开放式卓越音乐教师培养模式。使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专任教师与中学一线实践指导教师形成“共同体”,共同制定见习培训方案与目标。具体措施为:1、校内教师与校外中学指导教师教育教学全程相结合。聘请本地区各中学的优秀音乐教师,通过特聘方式把这些教师纳入到高校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实践导师队伍中,使这些导师在卓越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培养上发挥其特长,促进其教师专业发展。2、音乐理论学习与中学音乐教学实践体验相结合。以三位学生为一组配备学院教学理论指导教师和中学实践指导教师,使学生能够从不同学术背景的资深教师处获得切实的指导。由校内导师、中学导师共同授课、指导,实践与理论相结合。采取丰富多样、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学生共同学习与个性音乐习相结合。通过形式多样的比赛、课外活动等形式,带动、促进学生能力提升。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在第一至第六学期,每学期都设有教育见习周,要求学生和指导教师都要亲自到中学进行观察和学习。将教育实习时间延长至一个完整学期,第八学期的毕业论文题目由“双导师”共同协商确定,中学一线实践指导教师提供论文的实践资源。3、应用音乐理论知识与解决音乐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相结合。大学一、二年级时期校内指导教师跟踪学生理论知识学习情况,并及时做好指导工作。校外中学一线教师则根据学生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大学三年级时中学一线教师根据学生出现的教学问题给予一定的提示,逐步过渡到由学生自行解决问题阶段。大学四年级则完全由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反思问题,最终获得完整的音乐教师职业能力。

五、结语

湖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针对音乐教育专业新型培养模式探究主要从三个维度进行了思考。明晰培养目标是对培养模式探究关键所在,有了清晰的培养目标就有了正确的导向,才能制定相应的培养计划,继而提高教学质量,最终培养合乎社会需求的音乐教育人才。丰富的音乐教育实践内容则是强化音乐知识结构,突出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举措,是巩固理论完善职业素养的有力保证。构建贯穿大学四年的双导师指导培养方式则能及时地了解基础音乐教育的动态和自我不足,适时地作出调整以更好地完善自身。通过以上培养模式的更新,以期培养“以人(生)为本”音乐教育理念具有优秀的专业技能(演唱、演奏、示范、解读)、良好的职业能力(沟通、交流、协调、合作)的创新型、应用型卓越中学音乐教师。

捕捉生活素材,提升学生的听赏能力 篇四

音乐教师们都有这样的经验,低年级学生,尤其是一年级学生,教学内容主要是学唱歌曲,偶尔有听赏的任务对他们来说也是很难的。首先,他们所拥有的资料很少;其次,他们还不懂得怎样去欣赏。这样,他们就不喜欢上听赏课,所以老师们常常省去了听赏的部分。我通过不断在平行班的教学尝试中发现,其实,生活可以帮我们解决这个难题。

1、身临其境

意境是美学的核心范畴,是艺术创作的终极追求。在我们周围,有着各种各样的。声音:鸟叫虫鸣、水流草动、雨落风起,等等,这些都是音乐语言的重要来源。如《野蜂的飞舞》、《雨滴前奏曲》等表现的就是大自然的声音。要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感受理解能力,就要从感悟自然声音做起。没有反复的听、鉴别、训练,听觉技能是不可能形成的。农村学校周围有着广阔的活动环境,是一个天然的“听觉训练场”,具有城镇学校不可比拟的优势。在教学实践中,我常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在田间听各种鸟叫,听风吹禾苗的声音,听各种农机具的声音,听各种劳动的声音;布置一些课外作业,如下雨时红薯地和玉米地雨打叶子的声音有什么不同?记忆并模仿家禽、家畜以及自然中的不同声音等,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音乐。

2、借景生情

音乐是一种神奇而美妙的艺术,带给我们无限美好的听觉享受。更为奇妙的是,这些音符的组合竟能时时拨动着人的心弦,也能把你带进崇高的文化世界。在那欢快的音乐之中,少了几分忧伤,多了几分快乐地笑声,直到一个理性的、至善至美的境界。如在教音乐欣赏课《小傩面》时,我出示仫佬族的风土人情景图,在欢快的歌声中把学生引入少数民族的原始世界,让学生细细体会作者欢快的心情,激起学生无限的遐想,让学生情不自禁地唱起这首歌,多了解少数民族的音乐和原始文化。让学生通过带面具反复感受歌曲的快乐。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提高了自己的音乐素养,同时使自己的人格情操得以陶冶。

3、鼓励表述

音乐欣赏的审美过程大致分为音乐审美直觉、音乐审美体验和音乐审美升华三个阶段。欣赏者必须通过亲身聆听音乐,直接接受音乐信息,获得直观审美感受。特别是在音乐审美体验阶段后,欣赏者处于一种主动的状态,是一种积极的再创造活动。想象、联想和情感在欣赏审美体验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欣赏者在审美直觉和审美体验的基础上,达到了一个更高的阶段,实现了客体与主体的融合,与音乐作者发生了情感共鸣。这是更高层次的欣赏,是欣赏的深化。由于学生的水平有限,特别是农村小学生接触面较窄,而且语言能力低,我对学生表达不做任何规定,可以不用专业术语,也不分对与错,只让学生谈自己的真实认识与感受,重在强调学生自身的体验。不论学生说得好不好,都给予充分肯定和鼓励。

音乐教学论文 篇五

摘要:在传统的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教学方式单一的问题,导致初中音乐教学过程沦为纯粹的以教师为主体的知识传授过程,完全没有将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在这样的背景下,就需要教师在进行初中音乐教学的过程中,不断优化和改进现有的教学模式,充分重视初中音乐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思考相应的解决方案。笔者具体结合初中音乐教学中若干现象,进行对初中音乐教学策略的优化更新设计研究。

关键词:初中音乐;存在问题;解决方法

音乐是反映人类现实生活情感的一种艺术,音乐教学有别于其他的文化课教学,它是传授听觉艺术的过程,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是情感的交流,是培养学生艺术审美、陶冶情操的过程,体现了人类的文化底蕴。我国的教育方针是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就音乐学科而言,必须由原来的以教师传授乐理知识为主转变为面向全体学生,真正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和音乐审美能力。然而在传统的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并不注重对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及课外音乐学习资源的开发利用。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难以调动,丰富的音乐课外资源就被浪费了。教师在进行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对学生进行研究,结合初中音乐教学中出现的若干问题,有针对性地改进音乐教学,让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感受到音乐的魅力,从而提升学习积极性,进而有效提升初中音乐教学实效。

一、对初中音乐教学中的问题研究的意义

在传统的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往往存在着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对学生的学习评价考核不够科学严谨的情况,很容易导致教学沦为形式上的教学。加上音乐在当今应试教育背景下的地位也不高,就很容易导致初中音乐教学过程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因此,对于初中音乐教学中若干问题的思考,其根本目的在于要将教师对音乐知识的传授和学生的音乐学习过程有机结合在一起,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积极性,充分发掘学生的音乐潜能,促进初中音乐教学有效提升。为了充分发挥初中音乐教学的效果,就需要充分结合学生的特点,在结合音乐知识内容的基础上,不断总结研究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而提升教学质量。在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享受音乐的同时,也为他们音乐审美意识和艺术素养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最终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二、初中音乐教学中的一些问题

1、知识传授和学习脱节

在目前的初中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对于课堂教学内容设计不重视,这就导致课堂往往存在着教师教学和初中生的实际诉求脱节的情况,也就造成当前考核的内容和音乐课堂传输的知识点并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许多教师也没有形成相应的课堂教学内容的教学设计理念,这就从源头上导致了初中音乐教学问题的产生。从初中音乐教学的核心目标进行考虑,就要将初中生的特点和音乐课堂的特点充分结合,寻找音乐教学和初中生之间的对接点。音乐教师要将课堂教学内容和初中生的实际学习特点有机结合,促进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掌握和教学的内涵化发展,进而发挥出音乐课堂教学的积极作用。

2、对学生音乐能力的提升有限

当前,虽然初中音乐的课时并不多,但是如果能够深入研究初中音乐教学,合理改进课堂教学,在有限的课时里仍然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和应用能力。由于初中音乐所涉及的乐理知识还是有相当难度的,因此也有一定的枯燥性。如果不寻找一种可行的方案,很有可能导致学生不能深入理解音乐知识,领悟不到音乐的魅力。这就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如何利用课堂教学帮助学生形成音乐实践思维这一问题进行深度思考,以充分发挥出音乐课堂教学的作用,促进初中音乐教学质效的提升。

三、初中音乐教学中问题的解决方法

1、有针对性地激发初中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的实际诉求作为核心,进行课堂教学设计。首先是要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主观能动性,以更好地发挥出音乐课堂教学应有的效果。与此同时,还要求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另辟蹊径进行初中音乐教学策略的优化,以促进初中音乐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例如,在《北京的金山上》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根据这首歌诞生的背景、创作的基本情况,先让学生欣赏《北京的金山上》的背景故事和乐曲。然后对《北京的金山上》进行深度赏析,进而在学生自主练唱的基础上,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在音乐教学中的优势和效果。

2、保证初中音乐课堂教学设计合理

为了保证初中音乐教学效率,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规划和设计过程中,就需要充分结合具体知识点、知识体系、初中生学习的基本特点,对课堂教学的设计以及教学中的具体方式方法的合理应用进行精心策划和安排。例如,在《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需要对课堂教学的设计和具体教学方法的应用做合理的策划。比如,首先可以让学生跟着视频学习试唱这首歌,然后让学生自己发现这首歌包含的乐理知识,并且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游戏等形式,去探究发现歌曲的内涵。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同时通过丰富的方式方法,让学生加深对音乐的认知,让他们的音乐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显著提升。

3、合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现代多媒体教学利用其视听结合、声像一体、形象性强、信息量大、资源丰富等优势,让学生在多种感官和多媒体互动中接受信息,使教学活动形象化、立体化,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但是当下,利用多媒体教学成了各种公开课的必要环节,观摩课、评优课、竞赛课都用上了多媒体辅助教学。无论执教者、听课者,甚至评委都一致认为不用多媒体,这节课就不高端、不大气,跟不上形式,就不是创新。无论它是否有实用价值,多媒体在我们教学过程中的作用被无限夸大,以至于“神化”。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优势为教学目标服务,本无可厚非,但它也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或补充。我们教师千万不要为了好看,不求实用,一味地抛弃传统教学模式;为了追求形式上的潮流,而将教学目标弃之不顾,是得不偿失的。综上所述,在对初中音乐教学存在问题的思考研究过程中,要对音乐教学特点进行总结,对初中生的特点进行分析,以制定出合理的课堂教学策略,发挥课堂教学对于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推动作用;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和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锻炼学生的音乐思维,并注重与其他学科建立有机联系,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此外,要合理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来丰富初中音乐教学的手段和资源,从而更好地促进初中音乐教学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吴琼茜。初中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之微探[J]。新课程(上),20xx,(10)。

[2]梁琴。关于初中音乐教学艺术的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xx,(33)。

[3]杨小亮。关于初中音乐教学的几点思考[J]。文理导航(中旬),20xx,(12)。

[4]高小亮。试论初中音乐教育中的情感体验[J]。高考(综合版),20xx,(11)。

[5]张勇梅。初中音乐渗透惩戒教育的途径探讨[J]。文理导航(下旬),20xx,(12)。

音乐教学论文 篇六

无论什么样的文化,都必须经过传播,才能在这个社会上站稳脚跟并被后人所传承和发扬。音乐是具有自身魅力的精神文化,原生态音乐始终在连绵不辍的音乐文化里为创作者源源不断的提供音乐素材。她是具有原生态与音乐的双重特征,是以音乐为载体的原生态;同时,她是以原生态为载体,是音乐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原生态音乐具有民族性,凝聚着民族精神,体现着民族文化。

作为养育人文精神的高等学校,传承文化是其重要任务之一,对于原生态音乐这一音乐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教育界应当将原生态音乐这一传统音乐文化引进高校,在高校开展带有特色的原生态音乐教育,通过教育的主渠道,增强学生的原生态音乐文化保护意识,从而切实有效地保护与传承原生态音乐,促进其持续发展。

保护原生态音乐,实际上就是保护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原生态音乐文化资源只有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实施正确的教育传承发展战略,才能逐步形成文化品牌。高校能借助这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原生态音乐,真正使学生认识华夏音乐的真谛,从而热爱我们的原生态音乐。

如何将原生态音乐引进高校,增强学生的原生态音乐文化保护意识,促进原生态音乐文化的持续发展,这一系列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教育工作者极为紧迫和重要的工作任务,笔者对引进原生态音乐有如下构想:

1、引进原生态音乐的态度

(1)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原生态音乐传播于广阔的大地上,其唱法多样,形式不一,内容丰富,形成了一道多姿多彩的风景。高校在引进原生态音乐的过程中应该采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态度,允许音乐文化的发展呈现多样性与多元化,让原生态音乐在校园里争奇斗艳。

(2)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原生态音乐不全是真金,也有良荞不齐。高校在收集整理原生态音乐的时候需精心筛选,取其精华,弃其糟粕。高校在选用原生态音乐时应当注意将那些具有民族特色的、积极向上的、好听好懂的、自然流畅的原生态音乐加以引进和推广。

2、引进原生态音乐的方法

(1)高校参与编写原生态音乐教材并开设课程

学校要积极地引导学生学习原生态音乐,通过课堂教学来引导原生态音乐传承。原生态音乐来源于民间,它的学习对象不单是音乐类学生,还广泛涉及于各年级各专业的学生。因此,我们在编写教材和开设有关课程的时候,要考虑面向更多的学生,更广泛地传播这一富有特色的原生态音乐。高校通过一系列有益措施使更多的学生了解原生态音乐文化、树立对原生态音乐的保护精神,并对原生态音乐产生热爱,汲取这一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中的有益精华,进而探索宝贵的民族文化财富。

(2)通过“活态教学”的形式有效地引进原生态

“活态教学”即活动教学,综合教学,是音乐教育“走出去与请进来”有机结合的教学途径。它可以采用录音、摄像、记谱等多种形式对原生态音乐本原加以保存并引进课堂;可以通过实地考察等课外活动,使学生了解原生态音乐相关的原生态活动;同时,高校有计划地引进国内外有知名度的原生态音乐文化人才,有教学需要的时候可以请部分著名民间艺人走进课堂,负责特色技能教学;也可以请著名民间艺人进高校演出,通过多种方式以保证在校学生能接触到原汁原味的原生态音乐。利用课外活动补充课堂教学。高校大学生社团和各学院学生搞好原生态音乐文化的宣传工作,定期举行各种原生态音乐的比赛等。

(3)学校主管部门应制定相关制度促进原生态音乐教育

学校主管部门应认真考察、探究优秀的原生态音乐文化,重新评估它们的价值,制定相关制度促进原生态音乐教育,为参与原生态音乐艺术传承学习的师生实施帮扶;在待遇方面也设立奖励;积极组织师生在校园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文化论坛、知识讲座或音乐会等形式进行原生态音乐文化教育。学校主管部门加大力度为国家培养优秀的原生态音乐文化人才,提高学生的原生态音乐文化素质。

结语:高校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去时时关注其他区域和国外先进原生态音乐文化成果,然后借鉴和应用,在与这些具体异域特色文化的交流中为原生态音乐课程注入新鲜血液,增添活力,让学生的眼界更为开阔,也促进了原生态音乐文化的发展与丰富。

关于音乐的教学论文(推荐 篇七

一、本学期教学目标:

【歌唱歌谣】

1.喜欢歌唱,并且体验在歌唱活动中的快乐,还有与他人合作演唱

2.学会一些基本的歌唱技能,能够正确的咬字,吐字和呼吸;能较自然地运用声音表情和身体动作表情;能够在集体歌唱活动中适当控制和调节自己的声音使之与集体相协调。

3.能够记住学过的歌曲歌谣的名称;能基本感知,理解歌曲中歌词,曲调所表达的内容、情感;并能用自然、美好的声音进行歌唱歌谣表现

【韵律游戏】

1.喜欢参加韵律活动与音乐游戏;体验韵律活动和音乐游戏中的快乐;能够用身体动作探索、表达音乐以及与他人合作表演。

2.能够较自如的运用与控制自己的身体动作;你简单实用韵律辅助道具;能够在合作性的韵律活动中运用动作和表情与他人交流配合

3.能够在韵律活动中感知、理解音乐与动作的关系,能根据音乐的不同情绪来表演韵律活动,并尝试用自己的感受进行创造性活动表现。

【玩奏乐器】

1.喜欢参与打击乐演奏活动;体验并享受与他人合作演奏的快乐。

2.学会常用打击乐器的基本演奏方法;能够在集体的演奏活动中有意识的控制、调节自己的节奏等;使其与集体相协调;尝试用不同演奏方法创造性的表现音乐。

3.能够认识,辨别各种常见打击乐器及基本音色特点;了解基本的乐器知识;初步了解简单的节奏型;能看懂简单的指挥手势含义并与指挥相配合。

4.碰铃铃鼓响板。

【音乐欣赏】

1.喜欢参与音乐欣赏活动,体验并享受音乐欣赏过程中的快乐。

2.初步学习运用语言,美术韵律动作等各种艺术表现手段来表达自己对音乐作品的想象和情感体验;能够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尝试与同伴交流合作。

二、教学进度

九月1歌唱歌谣《嗡吧吧》(蒙氏)

2韵律游戏《蹦踏踏蹦踏》(蒙氏)

3韵律游戏《热带丛林》(亲子)

4歌唱歌谣《小脚》

6音乐欣赏《游乐场》

7玩奏乐器《厨房音乐》(蒙氏)

十月1歌唱歌谣《洗手擦脸》

2韵律游戏《小小音乐家》

3歌唱歌谣《划船》

十一月1韵律游戏《彩带舞》(蒙氏)

2音乐欣赏《纺织歌》

3歌唱歌谣《鸽子》(蒙氏)

4韵律游戏《快乐小猪》(蒙氏)

5音乐欣赏《狮子王》利用课余时间在幼儿欣赏动画片的时候进行。

6玩奏乐器《马蹄声声》双响筒碰铃

7歌唱歌谣《快乐哆唻咪》

十二月1韵律游戏《圣诞礼盒》(亲子)

2玩奏乐器《圣诞铃声》或《铃儿响叮当》任选腕铃(蒙氏)

一月1韵律游戏《小猫钓鱼》(亲子律动)

2音乐欣赏《糖果舞会》(蒙氏)

3玩奏乐器《雪娃娃来了》三角铁沙锤铃鼓

4民族舞欣赏韵律游戏《印度舞》(蒙氏)

【注】十二月份各班空出两周时间布置教室及准备元旦活动,进入到一月份之后各班老师可根据本班课时完成情况来调整。如没有完成的课程可放到一月下旬完成。音乐小组教研时间:每个月2—3次教研如有问题可随时进行交流。

小学音乐教育论文 篇八

一、小学音乐教育教学的现状

小学生的头脑灵活,性格活泼,模仿力发达,对于音乐课总是充满期待,至始至终,小学音乐课的主要任务是满足小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给他们提供充分的模仿机会,培养他们对音乐感染力的理解。

1、乡镇小学音乐教学的现状

音乐这门学科具有较强的艺术性,对于教师的要求很高。而乡镇地区小学属于师资较为薄弱的地区,专业技能较强的老师不太愿意到乡镇里教学,因此就造成了乡镇地区音乐教师稀缺的现象。同时,乡镇地区对于小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考虑的并不是很完善,他们更加注重小学生的基础学科教育,忽略了音乐也是一门基础学科。

其次,乡镇小学的音乐硬件设施还不太完善,对于音乐课最基本的教学用具———电子琴,很多乡镇小学都不具备,老师在课堂上先把要学的歌词抄在黑板上,然后自己示范性地唱一遍,然后一句一句教学生唱。因此,要想乡镇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全面提高,就必须增加硬件设施,必须增强音乐教师的师资力量,鼓励更多年轻人到偏远或者条件比较差的乡镇地区教学,让每一个小学生都能对音乐有所了解,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2、城市小学音乐教学的现状

位于市内的小学,由于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学校对于学生的音乐教学有很多优势。比如音乐硬件设施的建设,有专门的音乐教室,有专门的器乐教室,还有专门的歌曲排练教室,这些硬件设施无疑为小学生提供了更多接触音乐、了解音乐的机会。他们学到的不单单是课堂上的歌曲,还可以利用这些条件对歌曲进行舞蹈编排,可以让专业老师对学生进行音乐的改编指导,让小学生自己发现音乐的魅力。城市音乐教学在初始阶段主要采取听,唱,反复练习这几个阶段。

特别是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能够静下心来认真欣赏一首歌曲并不容易,对于抒情性的歌曲小学生并不容易产生兴趣,比如《摇篮曲》《口哨与小狗》《水族馆》等这些歌词没有故事性的,只是欣赏性的歌曲,只让学生听一下就可以了,这些歌曲本身没有太多的故事背景,所以音乐老师针对这样的音乐教材基本都是先示范性地唱一遍,然后学生跟唱一句一句地学就可以了,有些旋律简单的,只需要教几句,学生就可以摸索出下面几句是怎么唱的。

二、如何将小学音乐教育教学多样化

单一的教唱教学模式并不能实现新时代对小学生音乐认知力的培养。因此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是我们所需要的,也是小学生提高音乐素养所需要的。

1、将音乐教材排成小型歌舞表演或情景表演

音乐这门课程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听、唱能力,还要注重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让他们从对歌曲的作者、创作背景、创作目的等方面对歌曲有深刻的理解,这样才能让小学生更好地学习音乐。歌舞剧考验的就是小学生对音乐旋律以及歌曲情感的理解,表现手法就是将舞蹈融入歌曲里面。对于小学生来说,自导自演似乎有点困难,舞蹈部分可以在老师的协助下完成。

拿《摇篮曲》来说,这主要是听赏型的歌曲,老师可以将这首歌曲作为背景,引导学生根据歌曲进行舒缓的舞蹈,让他们体会这首歌曲的节奏以及优美意境。情景表演主要考查的是小学生对歌曲内容的理解,通过对歌曲的学习,让故事性画面感比较强的歌曲编成情景剧,进行分组表演。比如《小鞋匠》这首歌曲,是一首律动性较强的歌曲,主要是让小学生体会物体碰撞发出的声音。还有第二单元《小乌鸦爱妈妈》,老师可以指定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或者让他们自己选择角色进行扮演,充分调动他们对音乐的感知能力,丰富对音乐的理解。

2、将乐器带入课堂

乐器是进行音乐教学的基础工具,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教学条件,在课堂上给学生展示或者演奏乐器,这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口琴、葫芦丝、电子琴等教学辅助用具对于小学生来说很新奇,音乐老师要抓住这一特点,给小学介绍乐器的结构,然后简单演奏,让学生体验一下这些乐器的音色。演奏的歌曲不一定非得是教材上的曲子,最好选择更能体现该乐器音色的曲子。口琴主要是要把握气息的变化,葫芦丝的音色是清脆型的,电子琴演奏则具有多样性,可以欢快,可以清脆,可以低沉。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分别用三种乐器演奏同一首歌曲,让学生体会是三种乐器的音色,自己体会哪种乐器适合哪种音乐风格,从而让学生在对乐器的了解中找到自己喜欢的乐器。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将自己喜欢的乐器作为自己的特长来培养,既能发展特长,同时又能培养音乐素养。

3、组织小学生欣赏儿童音乐剧

音乐教材是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基本素材,除了教材之外,音乐剧也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一个很好方法。对于小学生来说,生动的表演,形象的画面,鲜活的人物是最能吸引他们的,儿童音乐剧具有这些特点。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儿童音乐剧欣赏,这样的活动意义不仅在于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因为有些儿童剧是教育性的,爱护动植物,保护地球,或者是热爱家人等主题性质的。因此,儿童音乐剧是丰富小学生音乐教学的课外课堂。

三、培养小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

首先,这里所说的音乐创作能力并不是让小学生进行真正意义上的音乐创作,而是能够充分运用小学阶段学习到的歌曲,编入新的歌词,歌词的组成可以是难以记忆的语文课文,可以是自己写的故事,也可以是我们所说的顺口溜。要充分运用多媒体欣赏歌曲表演,寻找创作灵感。既然要进行创作就要有创作灵感。由于小学生对于创作这一观点还没有很深的认识,除了平时音乐老师的指点外,他们还可以通过欣赏一些其他学校学生改编的歌曲视频或者适合小学生学习的歌曲视频,通过欣赏歌曲视频从而获得创作灵感。比如:让学生来给自己的学校编歌曲,歌词由学生来写。至于乐谱,可以由专业老师辅助完成。

比如,针对老师、学校、同学,可以以我最敬爱的老师,我爱我的学校,我的好朋友等主题来让学生展开歌词征集活动,每班先以班级为单位,收稿,筛选出大概六人左右,一个主题筛选两人,再参加学校的筛选。这样一来能培养学生对学校的感情,更主要的是通过小学生自己对某一歌曲进行填词会增强他们对音乐学习的主动性,会对音乐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在作词过程中也更能体会音乐的魅力。小学音乐教学方法多样化是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

无论是乡镇小学还是城市小学,无论是音乐教师还是学生自己,都需要对音乐有一个更高层次的认识,因为这是提高小学生综合素质不可或缺的一门学科。改变教学方法,编排小型音乐剧,将表演融入课堂,充分利用多媒体这一教学工具,提高音乐老师的专业知识,小学生的音乐教育会上升一个新的层次。

上面内容就是差异网为您整理出来的8篇《音乐教育专业论文》,您可以复制其中的精彩段落、语句,也可以下载DOC格式的文档以便编辑使用。

316 132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