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论文范例优秀6篇

发布时间:

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大家都写过论文,肯定对各类论文都很熟悉吧,论文写作的过程是人们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那么一般论文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差异网的小编为您带来的6篇《体育教学论文范例》,希望能够给您提供一些帮助。

体育教学研究论文 篇一

体育教研组开学便就体育课改为体育与健康课,开展教学研究和讨论并认真地学习和理解新的教学大纲的要求,并根据我校的特点研究如何执行新的《体育教学大纲》。为了搞好我校的武术教学体育教研组进行了武术教材的讨论和武术培训。讨论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体育专选课、活动课的方法和措施。体育教研组群策群力集体研究和讨论校级、区级献课展示我校体育教师的能力和风采。

体育教研组为了加快年轻教师的成长,体育教研组开展了“一帮一”的师徒结对活动,共结成四对(林贵宝—祝小波、杜静萍—唐振祥、曹千英—王琦、张国荣—张学强)并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相互的听课以及课前课后体育教学的讨论和经验交流。开展“多帮一”的活动,也就是大家共同帮助年轻教师上好研究课以及课后的总结。体育教研组在培养新教师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献课活动、论文评选活动、课余训练、教学技能比赛等方面都有较好的成绩,同时也提高了年轻教师的体育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

体育教研组积极参加教学研究课,研究如何上好专选课和活动课的研究课在教研组内进行教学研究课并积极参加论文的撰写,且有8篇论文在成都市中小学体育和卫生论文评比中获得二、三等奖。体育教研组共同研究校级、区级献课活动和技能比赛,祝小波老师获得校级研究课二等奖,且体育教研组获得优秀组织奖;张学强老师获得区级研究课二等奖,并在教学技能比赛中获得一等奖。

体育教研组积极进行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改革早操和课间操,改广播体操为多形式的活动武术、32步舞、plapla舞等,提高了学生的兴趣,深受同学们的喜欢,增加了同学们的活动量从而达到了锻炼身体的效果。体育教研组参加了市级课题《发展中学生终生健体的能力》的研究,并主要承担了《体育教学方式》子课题的研究,修订了专选课的教材分布,制定了活动课的考核批准进一步完善活动课的学分制。外出教研到新都四中学习和观摩体育教学和课间操改革,学习和交流课外业余训练的管理和训练方法为我校进一步改革课间操以及运动训练提供了宝贵经验。讨论和总结我校的田径运动会和学生体育协会的工作,将改革田径运动会为综合性运动会的体育节,与国际接轨采用金牌制,调整学生体协组织和结构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更能锻炼学生的管理能力。

中小学体育教学论文 篇二

(一)加强体育价值宣传,转变传统体育教学观念

首先,作为教育和体育行政部门要转变观念,加大对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指导和投入,从政策给予引导,制度上给予保障,同时,加强监督管理力度,对体育教学质量进行科学的评估。其次,作为学校要转变观念,从根本上实现由升学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严格执行国家制定的全民健身计划。最后,作为学生家长,也要转变观念,语数外成绩不是衡量孩子学习好坏的唯一标准,体育技能是孩子成长成才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身健体才是孩子成才的首要条件。

(二)加大资金投入,增设体育教学设施

首先,建议县乡两级政府在财政预算和教育附加费中,能拨一部分资金作为农村中小学体育工作的专项资金,以保证农村学校体育的场地、器材的建设。同时,学校领导也应重视学校体育教学,结合校园建设,添置配备教学所需要的新型体育器材,为学校体育教学及学生课余活动的开展,提供充足的条件。其次,农村学校由于受交通不便、经济落后、信息闭塞等客观原因的制约,不可能把所有的教学和活动器材准备齐全,这就要求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制一些实用的活动器材,并注意对场地、器材的维护、提高场地、器材的使用率,逐步完善农村中小学体育的办学条件。最后,作为学校体育器材的管理员,应树立精心管理,时刻服务的意识,以保证器材的安全性和使用率,如遇短缺,损坏等问题时,及时上报或修补、更换。

(三)构建专业的师资队伍,提高师资水平

教师在实施体育教学中占有核心和主体地位。由于农村体育教师的工作环境艰苦、特殊,大多中小学又“重文轻武”,使得体育教师很难得到领导的重视,在选拔评优、评职称、工资待遇、培训学习等方面,都未获得与其它语数英学科教师相等的待遇,造成农村体育教师队伍不稳定、流动性大、专业性不强等问题,严重制约农村中小学体育改革的发展。为此构建专业的师资队伍,需切实改变现有状况。各地区、各部门应根据《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切实关心并提高体育教师的福利待遇,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同时,注重体育教师自身的发展,组织其学习培训,建立终身体育,健康体育等现代体育教育理念,在注重运动技能学习规律的同时,应注重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爱好,使其将体育运动视为一种生活习惯,终身受益。最后,应适度放宽农村中小学高、中级教师职称比例。

二、结语

综上所述,改善农村中小学体育现状是一项任务重,长期性,持续性的工程。中学体育教学在青少年成长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不仅肩负着对未来建设人才强身健体的任务,同时肩负着培养健全人格的任务。作为体育教学工作者,应树立“终身体育”的教学理念,立足学生实际,强化自身教学能力,寻求最具实用性、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为推动我国体育教学事业的发展夯实基础。

体育教学研究论文 篇三

阳光体育运动从舆论宣传入手,致力于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深入开展。它掀起学习、普及身体健康知识、体育运动知识、体育欣赏知识、运动营养知识等的高潮,广泛传播了健康理念,使“健康第一”、“达标争优、强健体魄”、“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等口号深入人心,,掀起了中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高潮。

2、突出学生个性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很多学校在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时,都注重从本地区的实际出发,结合地方的实际情况突出个性,展现特色。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制定了适合本校学校阳光体育运动实施方案、并与学校整体工作目标紧密结合,促进学校整体工作的开展。同时,结合学校实际,重点在体育特点项目活动上大做文章,通过特点活动的开展不但要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还要培养每个学生的体育特长。通过学校活动项目的多样性,从而吸引了更多的学生投入其中。

3、着重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课外活动为载体开展多样体育活动

首先鼓励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学校要把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课外体育活动作为日常教育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并纳入教育教学活动安排,同时,积极探索适应青少年特点的体育课程体系,积极组织开展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探索学生有兴趣、学校有特色的群体活动,提高课外体育活动的吸引力,进而增强广大学生的体育健身意识,激励他们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真正形成“人人有项目、班班有活动、周周有安排、月月有比赛”的活跃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所有班级的下午课外活动时间为法定课外锻炼时间,安排体育教师组织辅导,学生课外体育锻炼辅导等课外体育活动组织形式,并负责到人,使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有指导、有监督、有目标、落到实处。

4、“阳光体育运动”刺激体育教师教师转变观念

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坚持了健康第一的理念。从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水平、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的角度出发。依照这样的理念,运用生理、心理、卫生保健、环境、营养等学科领域的有关知识和技能,这势必打破了传统的身体健康老思想。同时,阳光体育运动激发从运动兴趣出发,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为目标、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注意学生个体差异来进行针对性教育。这些都会完善中学体育教学模式、有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

[摘要]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坚持了健康第一的理念。从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水平、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的角度出发。

中小学体育教学论文 篇四

关键词:提高 体育教师 体育能力

在学校开展体育科研是推进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加快体育教学创新的客观要求,是学校创建教育特色,提高办学水平,提升学校品位的重要举措,是提高体育教师素质,发展自我,成就自我的重要途径。我们体育老师应充分意识到开展体育科研是促进学校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内趋力,学校体育只有以体育科研为先导,才能使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顺应改革的潮流,不断向前推进。因此,我们体育教师都应树立体育科研意识,积极参与体育科研活动,不断培养和提高自身的体育科研能力。

一、体育教师体育能力的现状

体育教师的体育科研能力主要是指他们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总结工作的创新能力、实践的动手能力、组织能力与公关能力等。上述能力在个人有意识地不断学习中培养;在工作实践中总结和亲自动手中锻炼;在组织群众活动中不断提高。目前,根据我们对无锡市中小学体育教师的问卷调查和走访以及文献资料的数据分析,我们发现多数体育教师的体育科研能力目前尚处于一个比较差的状态,究其原因。

二、找好有效途径培养体育教师体育的能力

进入"学习型"社会,继续教育开展得轰轰烈烈,体育教师的"终身学习"意识也因此得到不断加强,我们要充分利用继续教育来重点培养和提高体育教师的体育科研意识,让他们了解体育科研的一般原理,基本掌握体育科研方法的一般步骤和主要科研方法、基础知识及应用技能,使他们初步具备进行体育科研的能力。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不少骨干体育教师在面对体育科研时,感到自身缺少必要的科学研究方法训练,缺乏课题的拟定、捕捉能力,为之,我们在继续教育培训时,要认真组织体育教师学习相关的体育科研理论和课程理论,突出安排体育教育理论课程和体育教学研究课程,如"体育科研基础知识"、"体育教改理论"、"体育科研方法"等等,重点进行科研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的传授,使体育教师通过继续教育培训来有效培养和提高他们的体育科研能力。

体育专家和学者不但站在了体育科研的最前沿,而且他们也具有很强的体育科研能力和丰富的体育科研经验,聘请他们来进行各种关于体育科研的讲座或报告,能有效培养和提高体育教师自身的体育科研能力。通过他们的讲座或报告,体育教师不但可以在体育科研上少走弯路,而且可以从他们的失败中吸取教训,从他们的成功中借鉴经验;通过他们的讲座或报告,体育教师可以和他们直接交流和探讨自己在体育科研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也可以和他们保持联系,定期或不定期的接受他们在体育科研方面的指导和帮助。

三、体育教师定期撰写教学心得和教学论文

体育教师就必须要学会整理、分析大量的资料,并对观点材料进行思考,要学会将理论信息资料和上课实践经验积累进行有机的整合,而且还要经过定题构思、拟定提纲、撰写草稿、修改草稿、压缩文稿和打印定稿等几个步骤;另外,体育教师在撰写论文时还要具有广博的知识,除了要具有扎实、系统的体育专业知识外,还应具备哲学、数学、语言文学、理化、艺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而且还要在写作方面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语言和修辞的能力等等。体育科研工作是一项从提出问题即选题开始,然后通过查阅文献、开展课题研究,接着构思设计、实施方案,最后整理成成果的一环扣一环的系统工程。在这个系统工程中,选题是起点,是体育科研工作成败的关键所在。换句话说,选题决定了体育科研的设计和实施,决定了体育科研成果的价值。因此,我们体育教师在初次从事体育科研工作时,一定要重视选题,学会选题,力争选好题,通过选题,我们要对自己所要研究的对象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选题,我们要保证课题设计的通盘考虑、论文写作的选择、使用材料、提炼论点等等都能顺利进行。体育科研的课题一般来源于我们所从事的学校体育教学与训练的实践,但并不是实践中的任何一个问题都可成为课题,我们在进行研究之前,应坚持从学校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为解决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学会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来选立一个适合自己完成的课题。选好课题后我们就要着手认真撰写课题方案设计,并力争取得专家的指导和帮助,对课题方案进行反复的论证和修改,然后再向上级教科研部门申报,一旦确立课题,体育教师应主动按计划进行学习、研讨、听课、交流,使课题研究活动日趋正常化,千万不能使课题研究陷入"开题轰、过程松、结题空"的怪圈。在课题研究中,体育教师应重点抓实验计划的制定,抓具体研究汇报课,抓实验研讨活动,抓实验课题的进度及实验情况评估,抓实验资料整理、台帐的建立和论文心得写作等等;体育教师平时要为课题收集相关的理论资料,通过学习参考,不断提高课题研究的理论水平,使课题研究健康有序发展;在课题研究中,体育教师还要做到学习与讨论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集体学习与自学相结合,要充分利用每次课题组的学习活动,围绕课题进行专题讨论,营造了良好的体育科研氛围。具有一定的体育科研能力,已经成为现代体育教师的必备素质,体育科研能力的高低不但成为衡量体育教师个体教学能力的一个标准,也是一所学校办学成绩中的重要一环。我们体育教师应从"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高度认识体育科研的重要性,逐步树立"作为一个好的教育工作者既要教书育人,又要开展教育科研"的意识,树立"科研走进课堂,科研融入课改"的理念,积极开展体育科研活动,在体育科研活动中学习理论,听取讲座,搜集资料,开展研讨,归纳总结,提炼成果,全方位、多角度地培养和提高自身的体育科研能力。

中小学体育教学论文 篇五

基本情况

*县位于*省中部东侧,地处*冀要冲,占地面积1394平方公里,现辖10个乡镇,318个行政村,总人口32.5万,其中农业人口27万,城镇人口5.5万。20*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完成38.93亿元,财政总收入完成7.8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532元。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以构建和谐社会为基础,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大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力度,不断强化党政行为,依法治教,深化改革,确保投入,强化管理,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基础教育扎实巩固,“两基”水平不断提高,教育规模得到进一步扩大,素质教育向纵深推进,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教育信息化步伐明显加快,教育布局结构不断趋于合理,学校体卫艺工作健康发展,体育竞技水平不断提高,在历届省、市学生运动会上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受到了国家、省、市的表彰和奖励。目前,全县共有中小学168所,其中:完全中学1所,普通高级中学1所,初级中学2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包括1所民办九年一贯制学校),小学139所(不含教学点47个),职业中学3所,少体校1所;全县教职工总数3123人,其中小学1558人,初级中学998人,普通高中430人,职业中学137人;在校学生48476人,其中小学生26154人,初中生15589人,普通高中生5771人,职业高中生962人。

主要工作

一、以政府投入为保障,统一思想,创设机制,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观念。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和家长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学生不但要学到文化知识,还要有健康的身体和健全的人格,有传承文化的艺术修养。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群众在教育方面的诉求。

我县在*年就被国家体委命名为“全国体育先进县”,群众性体育活动有着丰厚的基础。县委、县政府始终关注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高度重视学校体育工作。一是成立了由政府分管教育的副县长任组长,教育、财政、体育、卫生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全县体育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每年召开1次联系会议,专门研究学校体育活动、体育设施配套、体育安全管理、中考体育测试等相关问题,确保学校体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出台了《*县学校体育工作三年规划》、《*县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若干意见》、《*县关于贯彻〈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意见》、《*县关于开展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落实体育艺术“2+1”工程实施方案》、《*县关于落实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开展第二届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的通知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要求各级各类学校按照政策要求,切实做好学校体育工作。三是形成了体育工作奖惩考核机制,县教育局制定了教学责任考核制度,将学校体育工作纳入考核范围,小学占10分,初中占15分,每学年末进行督导评估,奖优罚劣。四是实施了以发展学校体育、卫生工作为中心的教育重点工程,20*年以来,投资105万元对全县中小学进行了体育器材配套,达标率为100%;投资637.8万元新建、扩建和改建了12个学校操场,其中投资520万元建成了*一中塑胶标准田径操场;投资70万元新建了实验小学操场;投资300万元修建了*二中食堂,投资115万元实施了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食堂改造工程,全部实现了食堂卫生防疫达标;投资171万元完善配套了中小学音体美器材,基本满足了教学需求。

通过逐年加大投入和制定有效措施,全县各级各类学校体育课开设率为100%,学生体质健康及格率为83.8%,在校学生体育测试达标率为96%,体育器材配备达到了国家标准要求,全县基本做到了校校有操场(包括简易操场),有活动器械,学生体质定期检测,所有寄宿制学校学生食堂卫生全部达标,保障了学生体质健康,所有学校成功上报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促进了学校体育教学的正常开展。

二、以师资建设为重点,强化培训,提高能力,不断提升学校体育的教学水平。

数量足、质量高的体育教师队伍是做好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保证。目前,我县共配备体育专职教师96人,兼职体育教师238人,能够基本满足学校体育教学的需要。

在配齐配强体育教师方面,我县对学校当中第一学历是体育专业的教师实行专业对口,专人任专职,发挥他们的特长。同时积极招聘大专以上毕业生充实体育教师队伍,组织富余教师通过转岗培训,达到胜任体育课的标准。教师紧缺的农村学校,由班主任或科任教师担任兼职体育教师,具体指导组织体育活动课及学生体育锻炼。

为了提高体育教师的执教水平,使他们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实验中体育教学的发展要求,我县实行体育教师三级培训制度,首先是县教育局选拔体育骨干教师参加省、市举办的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等相关培训,其次是教育局体育卫生艺术教育办公室组织专门人员对体育专职教师和部分兼职体育教师进行县级培训,第三是接受了省、市、县培训的体育教师回到学校后,要对本校以及本联校所属的兼职体育教师再培训,全县无论专职还是兼职体育教师,接受培训率达到了100%,体育专职教师经过培训后取得了合格证书,兼职体育教师通过培训,对学校体育工作的认识明显提高,转变了教学理念,更新了教学方法,体育教学成绩有了很大提高。

为了促进体育课程改革的创新性和实效性,我县积极组织体育教师参加省市体育教师教学大赛、体育教学论文评比和优质课竞赛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实验小学的余素芳在全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体育优质课评比中荣获二等奖,全县有5名教师获得省传统体育项目学校优秀教师奖,3名教师获得全市体育优质课比赛二等奖,5名教师获得三等奖。

体育教科研活动的蓬勃开展,极大地调动了广大体育教师钻研业务、提高教学质量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了全县学校体育教学水平。

三、以文体活动为载体,确保课时,形成特色,着力培养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是把文体活动纳入教育教学的整体计划,把活动时间排进课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保证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根据统一的学校春季和冬季学生作息时间表,小学一二年级每周4*体育课,三至九年级每周3*体育课,高中每周2*体育课,中小学每天有1个小时的活动时间。我县坚持开齐开足体育课,严格落实体育课教学标准,任何教师、任何学科都不得挤占。小学每天在上午二、三*课之间安排30分钟的大课间,缓解学生学习的紧张情绪。每天1小时体育锻炼时间由早操、课间操、眼保健操、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等内容构成,农村中小学一般是长跑、跳绳、踢毽子三项传统体育活动,我们要求必须确保活动时间,确保阳光体育运动坚持不懈,培养青少年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是把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同创建特色学校、特色班级相结合,构建和谐校园,快乐校园。利用本地丰富的人文资源,各级各类学校因地制宜,在校园艺术*期间展示文体活动风采,*一中的高一新生军训表演铿锵有力,参训率达到100%,实验小学的大型团体操美轮美奂,岔口中学的百人拔河蔚为壮观,宁艾小学的武术队功底扎实,都成为了校园体育锻炼的一道靓丽风景。

三是体育中考改革促进了学校体育工作科学化和规范化。按照有关招生考试政策,我县把满分为30分的体育测试成绩计入中考分数,测试项目为身体机能、耐力、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四大类,由市体育考试领导小组负责实施。由于体育锻炼内容被列入了考试范围,起到了以考促建,以考促管,以考促教的效果,极大地调动了学校的教学积极性和学生锻炼的主动性。

四是确保体育教学课的安全,各学校都有专人管理、维护体育器材,杜绝了不安全因素的产生。

四、以体育竞赛为激励,创优争先,选拔人才,充分展示学校体育的竞赛水平。

我县群众性体育竞赛历史悠久,蔚然成风。县政府每四年定期举办全民运动会,行业与部门之间的各类竞技比赛更是络绎不绝。县教育局每年都要举行全县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分年度举办篮球、乒乓球、广播操、健美操、棋类等各种单项体育比赛活动,各级各类都要组队参赛,展示了学校体育教学成果,培养了学生体育竞争意识。*年以来,全县共有10人12次打破市、县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比赛记录,21名体育特长生达到了部级运动健将标准。*一中连续九年荣获全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高中组团体总分第一名,并代表市参加了全省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近三年来,*一中有103名学生取得了高考体育合格证,为上一级体育院校输送了58名体育特长生;实验小学田径代表队多人多次在市运会上取得优异成绩,被表彰为阳泉市“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先进学校”;教育系统组队参加的教师篮球赛、乒乓球赛、象棋比赛、交谊舞比赛等多次名列全县前茅;县文化体育局所辖的少体校,是我县培养体育拔尖人才的摇篮,该校文化课教学和体育竞技训练并重,学生多次代表我县参加国家和省、市专业大赛,成绩优异,共有20多名队员被选拔到了上一级体校。

存在问题

一是对学校体育工作的认识有待于提高。虽然中央7号文件早已下发,但实际了解的人并不多,体育锻炼对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的积极作用还没有形成社会的共识,高考和中考仍是全社会对教育成果最主要的评价和检测标准,一些学校重智轻体,一味抓文化课教学成绩,缺乏翔实而有效的体育教学计划,活动时间和应有课时不能全部保证。

二是学校体育教师队伍有待于加强。受教师编制限制和学校自然条件的影响,我县体育教师队伍整体专业素质不高,兼职体育教师比例较大,教学质量不高,专职体育教师在职称评定和荣誉授予方面还有差距,队伍不够稳定,对城乡教育一体化推进有较大的影响。

三是学校体育教学研究机制有待于完善。市、县专项的体育教研活动很少,体育教师外出交流学习机会少,培训还没有形成长效机制,体育课的评价标准需要进一步科学规范。

四是县城学校学生活动场地有待于扩展。县城学校普遍人多场地小,学生没有足够的活动场所,体育场地建设与实际需求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

中小学体育教学论文 篇六

一、新教师教学中常出现的问题

(一)教学设计能力薄弱

1.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理解不深。部分新教师把“传授式”教学简单地等同于“讲解、示范、练习、纠错”。对模块与单元理解不够清晰,甚至分不清不同的学习阶段,所选择的教学内容能否体现所要达成的目标。

2.教材吃不透,备课不够充分、全面。部分新教师备课中只会照搬照套教科书上的条款,而忽视了对教学大纲的熟悉及对教材、教法的深入钻研,对各教材章节之间在整个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及其目的性不明确,教学内容没有统筹安排,课与课之间内容脱节,同时缺乏对场地器材、气侯条件和学生实际情况的了解,写出的教案缺乏理论与实际的相互联系,课中执行情况效果差。

3.教学重、难点把握不准确。不少新教师把教学难点和教学重点相混淆,经常将整个技术的动作要领当成教学难点,如,在初学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时,将“传球的方向与路线”设为重难点。

4.教学设计表述混乱、专业概念含糊不清。一些新教师在教学计划中对学习目标的表达比较混乱,如,将“掌握×××技术方法”写入认知性目标,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写入技能性目标等;对学习目标的行为动词运用不准确,如,对“学会”与“掌握”,“了解”与“理解”等词的运用不当。运动负荷概念不清,将负荷中的练习时间计算成所有学生的练习时间等。

5.缺乏课后的反思和总结。大多数新教师上课一结束就不愿针对课堂实际进行反思和总结,因而不能从自己亲历的教学中吸取经验、总结教训。这种不完整的备课,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或延缓了新教师的教学成长。

(二)教学实践能力欠缺

1.用语随意、语速偏快、表达不清晰。有些新教师体育术语使用不规范,不能准确地描述“外展”“内收”“外旋”“内旋”的概念等。部分新教师口头语过多,一节课下来“这个”“那个”“对不对”等类似口头语要说上几十遍。还有一些新教师对要讲的内容准备得很充分,但语速过快,语调缺少抑扬顿挫,无主次之分,使学生来不及思考和体会。

2.口令、哨声运用不够规范。很多新教师口令声音不洪亮,口令下达随意性较大,预令和动令节奏把握不准,甚至出现错误口令,如将“跑步—走”说成“跑步—跑”或“齐步—跑”等。还有部分新教师不会使用哨子,更谈不上节奏变化和合理利用哨子辅助教学。

3.示范动作不规范,示范面不合理,示范效果差。一些新教师示范动作不熟练或不规范,示范位置和方向不恰当,示范面的运用不合理,完整示范与分解示范的运用以及选择示范的时机不当,不能把示范与讲解很好地结合并加以运用等,都直接影响了示范的效果和作用,导致学生不能很好地通过教师示范学习新技术新动作。

4.“精讲多练”的尺度把握欠佳。大多数新教师在讲解动作时,过于追求面面俱到,每一个细节都讲深讲透,讲解占用时间太多,或者步骤不合理,不会提炼动作要领,不能做到精讲多练,从而大大降低了讲解在教学中的作用。

5.队形调整缺乏预见性和科学性。部分新教师没有认清队列队形在教学中存在的重要性,课堂中队形调整变化太多,太乱,浪费了有限的课堂时间,教学质量大打折扣。

6.应变能力差,课堂调控能力有待提高。不少新教师对于课中出现的意外情况影响教学时,不能及时调整课前预设,或对课堂的管理与调控不能做到灵活变换,只是机械地实施课前的教学设计,导致课堂教学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二、提高新教师教学能力的培训措施

新上岗的教师在教学能力中存在着上述问题,且往往难以在短期内得以纠正,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因教龄短缺乏经验等因素外,还有一些客观原因,如:高等师范院校的体育教育与中小学教育严重脱节等。新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是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重要一环,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如何使新教师早日成才,关键在今天的培养。体育教学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除了新教师本身应主动学习提高以外,还需要教师培训机构有计划、有步骤地对这些新教师们进行系统地培训。针对上述新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阶段的培训,提高新教师的教学能力。

第一阶段:名师引领,夯实理论

在培训过程中,邀请中小学体育专业教学理论和实践均较强的名师、专家、市级体育教研员等担任主讲教师,这样既可以切实解决新教师教学设计理论薄弱的问题,也可以解决新教师可能提出来的一系列体育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通过名师专家的理念引领,帮助新教师进一步读懂读透新课标和有关体育理论知识,进一步夯实理论基础。培训内容可以分两个板块进行:

一是新教师专业成长板块。设置专题讲座“如何做好教学入格与规范”“解读《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如何写体育教学案例与教学反思”“如何做新课程理念下的体育教学设计”“体育课中教师的讲解与示范”“如何有效处理学生反馈信息”等。

二是新教师专业发展板块。设置专题讲座“怎样听课、评课、说课”“怎样开发与整合体育教学课件”“怎样写好体育教学经验类论文”“怎样做小型课题研究”等。

要求参加培训的新教师通过名师专家们的引领,从理论角度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体育新课标的理念,吃透新课标精神;懂得依据课标理念与性质,科学地选择、开发、运用好教材;学会制定模块、单元等各种教学计划的方法;明确大纲要求,规范教案的设计,理解每一单元的重点、难点及知识结构,能够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处理教材,设计教案;学会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有效学习,最大化地达成教与学的目标,逐步掌握、积累体育教学基本功的相关经验。同时使新教师能增强科研意识,提升教学研究能力和水平。

第二阶段:多元教研,提升能力

教研活动是教师在执教过程中提升教学水平、充实自身实力的重要内容。现在的教研模式形形,笔者认为新教师的教研模式可以选用一 www.jingyou.net 课三研及同课异构等,其目的是通过多元化的教研实践活动,让新教师以课堂教学为研究点,以教学设计为研究面,在反复不断的“上课—听课—评课—讨论—再上课—再听评课”的过程中,螺旋式地上升、完善方案,举一反三,在动态化的过程中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应用能力。

1.“一课三研”教研模式

课堂是学生最主要的学习场所,也是教师教研的最重要场所。新教师刚踏上工作岗位,本身的教学设计能力非常欠缺,故采用“一课三研”的教研模式让新教师全程参与,进一步巩固新教师对教学设计的把握。“一课三研”教研模式就是同一教学内容由一位教师连续上三次。基本程序是:集体设计课堂行动评议反思修正方案再次行动。只有在主战场上亲身经历一次又一次的成功和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才会诠释新的课程理念,才会探索合适的教学策略。这种教研模式促进了新教师的积极参与,迫使每位新教师在教研中必须去深入地观察、分析、比较,并提出个性化的意见,有利于新教师对新课程理念与方法的把握,也有利于新教师把先进的教学理念转化为实际的教学行为。

2.“同课异构”教研模式

“同课异构”教研模式就是同一教学内容由三位不同的教师接连上课。听课的老师就通过对这三节课的对比,找出他们的优点和不足,并反思和进行二次备课。“同课异构” 教研模式在对教材的把握和教学方法的设计上强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并由此打开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彰显教师教学个性,还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可以长善救失,取长补短,真正体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新教师培训采取“同课异构”教研模式,能够切实解决新教师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实用性强,容易激发新教师的教学热情,基于解决教学问题,教师愿意研究,并能自觉参与,积极实践,为创设高质量的有效课堂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阶段:捆绑结对,优效成长

新教师成长需要有人扶持,为了规范新教师教学常规,提升新教师的教学能力,尽快适应中小学的体育教学工作,笔者认为“青蓝结对”传授方式是新教师提高专业技能有效快捷的途径。教师培训机构可以充分利用体育骨干教师资源,选取部分骨干教师与新教师结对互助。在一对一的带教中给予新教师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促使新教师高效成长。

新教师在骨干指导教师的帮助下制定自己的专业成长方案;每周向指导教师提交一次教学设计,请指导教师指导备课方法,提高备课能力;每周聆听指导教师授课一次,并请指导教师听取一次课堂教学;一月一篇教学心得或教学反思;一学期一篇教学论文、一篇总结;每学期承担一次校级公开课,并积极争取讲授校优质课。

骨干指导教师则制定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对帮扶的新教师提出明确具体的阶段要求;每周至少听一节帮扶对象的课,给帮扶对象上一节示范课,对帮扶对象的课要提出具体指导意见,提高其课堂教学能力;每月定期指导帮扶对象备课,检查其教案,提高新教师分析教材、处理教材的能力;指导新教师撰写教学设计、教学论文、教学心得,指导上好公开课或汇报课。

“青蓝结对”传授方式可以发挥骨干教师对新教师的导、帮、促作用,从师德师风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到教学设计、课堂用语、规范口令、示范动作、课后反思等教学常规方面进行针对性地指导,有效提高新教师处理教材、驾驭课堂、实施教学的能力,使新教师迅速成长。

第四阶段:全面考核,检测效果

组织对新教师进行全面考核,检测新教师通过培训教学能力的提高程度。通过考核来测试前三个阶段培训学习后的提高情况,再查漏补缺,达到教学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考核内容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新教师上交一份培训期间学习和听课记录、一份体育教案、一份体育教学的课件、一份体育课堂教学反思、一份培训心得体会文章。第二部分是要求新教师针对考核组指定的内容,当场编写一份教学计划和教案,考核组专家对教案的格式、教学设计、内容组织、备课质量等方面进行检查和评分。第三部分是每位新教师试讲20分钟,考核组专家现场点评,对新教师课堂教学的教学态度、语言表达、示范动作、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考核。最后,考核组专家结合新教师的听课记录和撰写的教案、课件、教学反思等,指出优点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进行综合评价考核。

参考文献:

[1]王敬,周亚娟。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培训模式建构[J].教书育人,2009(7).

[2]陈国胜。新教师培训与学习型组织的构建[J].黑龙江教育,2004(7).

[3]姜玉华。对未来体育教师教学实践能力培养的建议[J].中国学校体育,2010(8).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6篇《体育教学论文范例》,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316 133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