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培训材料【优秀3篇】

发布时间:

班主任培训材料 篇一

【关键词】自主学习 听力 学习策略

一、研究背景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一直是英语听、说、读、写、译几项技能中较弱的一项,而传统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也一直收效甚微。学生英语听力水平参差不齐,在有限的学时内,仅仅依靠教师的统一课堂教学完成听力训练,并提高学生英语听力水平几乎不可能。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于2004年1月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6(试行)明确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为了让学生更为广泛地接触真实生动的语言材料,根据自身英语听力水平合理安排听力学习时间及节奏,提高听力水平,通过网络进行听力自主学习这种新型学习形式应运而生。在学习实践中,学生听力自主学习的效果如何?学生在听力过程中能否有效运用学习策略指导自身的学习?笔者将结合本校实际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以期找到更为有效地方法指导学生听力自主学习。

二、理论基础

1.建构主义。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源于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建构主义理论主要强调以“学”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教师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主要起组织者,指导者和帮助者的作用。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2.自主学习。语言学家Holec(1981)认为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在学习中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能够管理自己的学习行为,根据自己的情况确认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式,调整学习策略,评估学习效果等的一系列技能。

3.学习策略。外语学习策略的研究已经开展了三十多年,但是,国内外对于它的定义和分类至今还没有达成比较统一的意见。O’Malley和Chamot(1990)根据信息加工的认知理论,结合认知心理学,将学习策略分为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情感/社交策略三类。

三、研究内容

为了更为全面客观地了解非英语专业学生进行听力自主学习及使用听力学习策略的情况,笔者选择了所在学校酒店管理14级本科的两个自然班,每班36人,总共72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其中的一个班作为实验班,进行对比研究。

首先,在新学期开始之初对两个班的学生进了听力测试。听力测试中两个班平均成绩仅差0.14分,说明两个班学生听力水平相似。在此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及学习策略使用情况。

1.问卷结果分析。对比实验班与对照班的问卷调查数据发现,两个班学生在自主学习意识、听力策略的运用基本一致。实验班和对照班分别有33.3%和36.1%的学生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英语的意识,但大部分学生该意识不强烈,分别只有16.7%和13.9%的学生有强烈的自主学习意识。实验班和对照班分别有22.2%和25%的学生会根据学习要求和自身需要制定听力计划。

在元认知策略使用方面,实验班与对照班分别有接近半数的学生有时会运用自我评价,如在听力练习后,会评价自己所用的听力技巧是否得当;两个班分别有16.7%的学生经常进行自我评价,只有少数学生会有意识地自我评价。

认知策略方面,大多数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会经常使用预测策略,如根据听力材料中的题目、插图来预测文章谈论的主要话题,比例分别为63.9%和61.1%,但也有少数学生听之前并不做任何预测,而是直接做题。30.6%和27.8%的学生总是在听的过程中会快速写下关键词,但仍有25%和22.2%的学生不做任何笔记,凭记忆力答题。对于经常运用语篇过渡词如first,next,for example,but,because等来帮助自己理解的学生分别占到19.4%和22.2%,而27.8%和25%的学生基本没有关注过听力材料中的这些词语。在听的过程中,实验班和对照班分别仅有19.4%的学生经常会将已学知识 (如生活常识、个人体验等)和新信息相联系,而剩下学生基本从未使用过信息迁移。25%和27.8%的学生通常会根据听力资料建立听觉形象来帮助自己理解和记忆信息,而19.4%和16.7%的学生极少有这种意识。8.3%和11.1%的学生总是在听之后,尝试着总结所听材料的内容、观点与结构,13.9%和11.1%的学生完全没有尝试总结。

社会情感策略方面,实验班和对照班分别有13.9%和16.7%的学生经常使用自我激励来克服焦虑,而11.1%和8.3%的学生几乎不使用该策略;36.1%和33.3%学生会经常采取合作学习策略,即向同学或老师求教来提升自身的学习。

通过对问卷进行数据统计发现,学生对自己的自主学习意识的认同感较低。学生在进入大学前一直习惯于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在学习中处于被动地位,没有主动学习的习惯。因此,在听力自主学习中,学生感到无所适从,除了被动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外,不知道根据自身听力水平设定学习计划,寻找合适资源进行练习。

听力策略使用方面,学生运用预测、做笔记、关键词索取策略相对较多,而迁移、建立听觉形象、总结这三种策略学生使用较少。学习策略使用上学生会根据题目有意无意地使用相关策略,但有意识经常使用学习策略的学生仍然占少数,大部分学生还是属于无意识状态。

2.听力学习策略培训。为了强化学生自主听力学习意识,加强学习策略的使用以提升听力水平,笔者在实验班进行一个学期的穿插式听力策略培训,即由任课老师每周利用20分钟时间使用听力材料结合具体听力策略进行培训。策略培训主要内容为:

(1)原认知策略。在开始听力训练之前,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听力水平有充分的认识;在听的过程中,能对自已的听力效果加以评估来随时调整每个阶段的学习计划和目标。在听力结束后,要进行自我评价以及反思。

(2)认知策略。认知策略涉及到对听力材料的处理,如预测、做笔记等。在听材料前引导学生通过浏览和扫描进行预测。

(3)社会情感策略。在听力练习中,鼓励学生进行自我激励,来缓解紧张情绪。同时,引导学生与他人进行合作交流,以便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3.实验结论。经过一个学期的培训,学期末再次在实验班和对照班发放相同问卷,了解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自主学习意识、策略使用的情况是否发生变化。对照班有强烈自主学习意识的学生比例与学期初的13.9%相比略为下降,仅占11.1%。通过访谈了解到由于自主听力任务都是老师布置学生课下完成,课堂上并未对这部分内容进行检查或答疑,有些学生在解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影响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对于课下的自学任务仅仅是应付了之。而在实验班中,由于教师在进行听力材料讲解过程中会引入相关解题策略,学生倍受启发,希望通过做题验证策略的有效性,学习热情高涨,强烈的自学习意识由学期初的16.7%上升为58.3%。而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两个班在学期初的问卷调查中数据相差不大,通过一学期的培训,两个班对于学习策略的使用发生了较大变化,具体数据见以下表格:

学习策略 实验班比例(%) 对照班比例(%)

学期初 学期末 学期初 学期末

元认知策略 制定学习计划 16.7 58.3 19.4 22.2

自我评价 16.7 61.1 16.7 25

认知策略 预测 63.9 94.4 61.1 77.8

做笔记 30.6 91.7 27.8 38.9

关键词索引 19.4 80.6 22.2 27.8

迁移 19.4 72.2 19.4 25

建立听觉形象 25 75 27.8 30.6

总结 8.3 69.4 11.1 11.1

社会情感策略 自我激励 13.9 83.3 16.7 19.4

合作学习策略 36.1 86.1 33.3 38.9

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对照班由于没有教师上课时有针对性的指导,主要靠自己在做题过程中摸索积累经验,在学习策略的使用上较之上学期有些许提高,但变化不明显。其中预测这一策略由于使用起来较为简单有效,对照班学生对其的使用频率从之前的61.1%上升至77.8%,但和实验班的94.4%相比还是有不小的差距。而实验班由于教师专门对听力学习策略进行了讲解,学生在做题过程中会更加有意识地使用这些策略,经常使用各种策略的频率较之上学期明显增多,各项策略使用频率的比例都比对照班高出不少。与此同时,在期末听力考试中,实验班平均成绩高出对照班3.08分。从两个班测试成绩可以看出,实施了英语听力策略培训后,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各种听力技巧并将其使用于听力学习过程中,有效地提高了听力水平。

四、提高听力自主学习效果的若干对策

1.转变学生学习观念,增强自主学习意识。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对于自主听力学习模式感到很不适应,在新的教学环境中感到无所适从。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调整学习观念,增强自主学习意识。教师应引导学生养成合理分配学习任务、合理规划时间、及时复习、善于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鲁忠义,白晋荣2005)。

2.转变教师角色,发挥积极指导作用。尽管自主学习中学生是主体,如果没有教师对教学过程的有效调控和指导,自主学习的目标则难以实现。自主学习并不是对学生的放任自流,而是对教师提出了更大地挑战。教师需更新教学观念和教学手段,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

(1)教师要尽快转变角色,从单纯的“传道授业解惑者”转变为一个自主学习的积极倡导者。在学生进行听力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要积极探究有效方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自己,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让学生制定自己的听力训练计划及训练目标,运用合适的学习方法,监控自己的学习过程,并对学习成果进行评估。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要发挥指导作用,帮助自主学习能力差的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策略和方法,尽快适应新的教学模式。

(2)系统地对学生进行有效听力策略的培训。课外听力自主学习只有在教师的策略指导下,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正如文秋芳所说,“任何学习成功者都得益于有效的学习策略。”虽然在听力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会无意识地自发使用一些听力策略指导自己的听力实践,但这些策略的使用频率仍然不高在教学中。教师应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听力策略培训,如预测、做笔记、关键词索引等,这些策略的恰当运用可以大大提高听力效率。

五、结语

大学英语听力自主学习这一形式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视听资料,创设了真实的听力情境,使学生的学习自主化,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极大弥补了传统听力教学的不足。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要充分发挥自身积极性,学会自学,培养独立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教师也应提供听力学习策略的培训,使听力自主学习更为有效。总之,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任重而道远,只有转变学生和教师的传统观念,变被动为主动,变主导为指导,才能真正发挥听力自主学习的优势,提高学生听力水平。

参考文献:

[1]Holec,H.Auton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 Pergamon Press,1981.

班主任培训材料 篇二

根据《省教育厅关于组织开展全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英语教师培训工作的通知》和《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09年中小学教师和校长省级培训工作的通知》,经研究,决定于年内组织开展全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英语教师第二阶段培训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培训对象和培训人数

培训对象为全省县城以下义务教育阶段具有相应教师资格证书的英语教师。今年,初中以初二任课教师为主,小学以中年级段任课教师为主。近两年参加过同类省级培训的一般不再选派。

今年全省计划培训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英语教师1万名,其中小学英语教师3000人,初中英语教师7000人。各地培训名额原则上依据《江苏省中小学教职工信息管理系统》2008年统计数据按比例分配(见附件)。培训机构按照保证质量、就近参训的原则并参考近年来培训效果反馈情况确定。

二、培训内容和课时安排

本次培训安排在暑期进行,时间7天计56学时,计入继续教育学时。培训主要内容包括:1.结合实际教学,更新教学理念。2.分析教材,了解编写意图、教学重点和难点;理解各单元、板块的结构与功能。3.教材教法,就某一单元的所有板块作详细教法和备课指导(小学以四年级为主);以某一单元为例,对单元内各板块课型示范剖析,指导教学组织(充分利用录像课、示范观摩课或实际案例进行剖析);以某一完整的课堂实录或公开课,结合新课程新理念进行说课评课交流。

三、培训经费

为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此次培训经费(包括培训费、教材费、食宿费等)全部由省教育厅承担,我厅按1050元/人的标准拨付培训经费。培训讲义编写和视听材料等费用按50元/人另行拨付。各培训机构不得向教师收取任何费用。

五、培训要求

请各市根据分配名额做好学员选派工作,分派到两家以上培训机构培训的,应分别造册,部分人数较多的地区可指派专人跟班管理。学员名册直接寄送相关培训机构。各地要结合省级培训工作,在省帮扶培训的同时,按照省、市、县、校四级培训体系的职责分工,重点加强小学英语教师培训工作。

请省教师培训中心结合去年培训工作认真修订培训讲义、丰富视听材料;加快学员网上注册和问卷调查系统建设工作,逐步实现培训工作的信息化管理。请省电化教育馆负责做好网络课程的技术指导和后期制作*差异网 www.chayi5.com*工作。

请各培训机构接此通知后主动与相关教育局联系,确定具体培训时间,并及时(不少于开班前15天)将培训方案以书面和电子文档形式寄送省教师培训中心(*市北京西路77号130信箱,邮政编码:210013,联系人:*,联系电话:025-83758178,电子信箱:sxzxshj@)。省教师培训中心要逐一审核培训方案,将修改建议反馈相关机构。

班主任培训材料 篇三

班主任的工作其实就是一颗心与多颗心的碰撞、磨合,互动、对话的不断重组、提升过程。用心教育管理学生,这是一个永不落伍的话题。然而,班主任的用心果真能换来超值的教育效果吗?答案是不确定的。这就涉及到了一个问题:用“心”也要有“度”。

施爱心,控温度

人们常说,爱一个不喜欢的学生才是大爱,可是,班主任如果爱过了头同样对学生也是一种伤害。曾经有一位学生,他的父亲终日酗酒,母亲智力不健全,他身上劣迹斑斑。为此,他的班主任各方面都给他以关爱,时常拿些衣物给他,经常和他唠家常,对他的小过错点到为止。大约经过了一个月后,有科任教师向这位班主任诉苦,说这个学生让他宠坏了。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她对这位学生爱的温度是有些过高了,冲昏了她的头脑。从此以后,她又开始对这位学生的爱进行降温:当发现他趾高气扬时,她就及时提醒他还有许多缺点:当他打着班主任的旗号发号司令时,她马上站出来制止。当班主任调控了爱的温度,就掌控了教育的主动权和方向。

持恒心,增韧度

许多班主任对班级管理大都采取刚性措施,各种量化考核花样翻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持之以恒,学生演绎成了分数的奴隶。这种管理墨守成规,故步自封,缺少的是柔度和韧度。如对学生早自习迟到的现象,一定要问明原因,具体问题具体处理,千万不能搞一刀切,使管理游刃有余,为学生欣然接受。

善专心,拓深度

大多数班主任每日专心致志地进行班级管理,其敬业精神可佳,但在管理的深度上始终蜻蜓点水,浅尝辄止,缺少深度,重复昨天的故事。作为班主任诚然专心管理做法值得学习,但深层次管理的能力必须提高上来,以便更好地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环境。这就要转变管理理念,拓宽管理思路,向书本学习,向同行学习,向网络学习。

常细心,见精度

有许多班主任的班级管理事无巨细,身体力行,特别细心。这样做的结果是,班主任终日被鸡毛蒜皮小事所累,严重冲击了正常班级管理工作。班主任要变抓“细”为抓“精”,以滴水见太阳之功管理班级,该放手就放手,把学生自我管理的权力交还给学生。班级管理在要“精细”上下功夫才有出路。

秉公心,定尺度

班主任都喜欢自诩对学生的教育管理一视同仁,秉以公心,尤其是在评选班干部和优秀学生方面。但有时班主任的公心缺少制度和尺度依据,大都是班主任的一已之言,学生只有随声附和。(班主任 因而,班主任要以制度、尺度为公心的代言,班主任无权左右班规和制度。公心尽在班级管理制度中。

思苦心,明效度

班主任都有这样的感觉,对学生教育有时好心不得好报,学生以怨报德。这就是班主任工作的成效问题。班主任的苦心实际也做了不少无用功,多走了不少弯路。班主任要在“苦”中寻找教育的最佳点,实现“苦”教有所值,“苦”育见高效。从“苦”中解放出来,做一个甜蜜的班主任。

倾贴心,保鲜度

学生的贴心教育,需要的是持之以恒。贴心不是两颗心的简单相加,而是生命的交融和私语,这一过程是漫长的,只有心的反馈和回应才谓之“贴”。贴心要有新意、新鲜感,才会适应变化无常的学生心理。班主任要时时注入心的保鲜液,教育之树才会常青。班主任的心永远是年轻的,她会滋养学生的心不会枯萎。

多赏心,拨亮度

赏识是学生前进的不竭动力。班主任多赏心,就是点燃了心灯,照亮了学生进步的征程。班主任的赏心之灯愈亮,学生就会行走得越自信和越宽广。赏心来自于对学生的细微发现,来自于学生的丁点闪光,点点光亮,燃烧着学生一生的追求。多一分赏心就会给学生多一条开拓的路线,多一分赏心就会给学生增加一次创造生命的奇迹。班主任要高高举起心灯,让光亮照耀学生勇往直前。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3篇《班主任培训材料》,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316 134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