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教学管理论文(优秀7篇)

发布时间:

护理管理是根据护理组织的内在活动机制,综合运用护理组织中的人力、物力、及其他资源,以控制及提高护理质量为主要目标的过程。以下内容是差异网为您带来的7篇《临床护理教学管理论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护理管理论文 篇一

1.1规律性护理

规律性护理方法,是指管理精细化、具体化、程序化、规章化、有序化、规范化以及理论联系实际化。按照规律性化护理方式,有利于精细化管理,将管理方式与实际工作联系到一起,在做好实际工作的基础上将管理延伸与扩展。规律化将实际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充分凸显,具体问题落实到相关部门,做到责任到人,问题到户,从而保证工作有规律地进行,确保工作的质量[3]。护理工作是医疗的重要部分,护理工作环节多,每一个环节就是一个细节,加强护士工作中细节思维的训练,使护士形成细节意识,目前护理工作量大,涉及面广,参予人员多,且环节多,一个细微的环节出现差错就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4]。

1.2注重服务细节

增强患者归属感骨科老年高龄患者多,大多数患者都是在原有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的基础上再加上骨折创伤及大手术的打击,所以护理的难度相当大。某一细节稍有疏忽就会对患者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对患者造成生命危险,故工作是否细心细致,关系到患者安危和手术治疗的成败,故护士能不能做到主动关心患者,细心地观察患者的早期、微小疾病的变化,为患者赢得最佳的抢救时机,挽救患者的生命,才是我们护理工作最终目标。所以护理效果与护理工作的精细化密切相关,护士不仅要做好基础护理工作,同时将护理工作个体化,站在患者的角度去护理,在护理过程中体现同感心,设身处地的考虑患者的感受,从而有效提高护理效果,既让患者感觉亲切感,又让患者感觉到归属感,对患者的康复有显著意义。

1.3建立关爱链

建立关爱链要将日常护理与感动护理相结合,通过感情护理,使医生、护士与患者这三者之间形成关爱链。首先要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让患者接受患病的事实,在入院其间接受和配合医护的治疗,减少抵触和消极、焦虑等不良情绪。感动护理要求护理人员耐心、爱心、关心相结合,使住院患者在住院期间享受到更贴心的服务。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感觉到护理人员的关心和爱心。我院实行“入院一壶水”的护理政策,入院时为患者打好一壶开水,使患者感觉到来自医护人员的亲情。日常护理与感动护理相结合,形成了立体关爱网络,即能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同时也能配合护理人员进行日常护理工作,使各个节点联动,将感动护理关爱覆盖治疗过程[5-6]。

1.4人文护理管理

人文护理管理为将护理质量有效提高,形成优质的护理服务。人文护理的要点是加强护理的环节控制,将精细化优质护理落实到各个病区。同时在护理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针对患者在临床治疗中存在的问题及心中的不良情绪,对患者进行教育。通过宣传手册的发放、宣传栏、组织病患交流,来提升人文护理,从而提高护理服务质量[7]。在人文护理同时加强护理人员人力资源管理,实行护士长-责任组长-责任护士分层管理制。

1.5提升护理质量

加强内部管理,形成制度,责任到人。定期监管及时发现护理工作中的问题,对于共性问题进行分析,分析是主观原因还是客观原因。从主观、客观两个角度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责任组长按照管理制度定期对相关患者进行评估,评估内容主要为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等。监控内容包括管控病情、生活护理、健康教育等相关护理内容[8]。病情较重的患者安排优秀护理人员进行护理,确保每一名患者每天每班都有一名护士负责。每一位护士上班前到床边行交接班,进入病房前先敲门,先向患者问好,再向患者作自我介绍,夜间也要落实责任人,实现全方位优质护理。

2结果

2013年6月我院施行精细化管理,自主设计问卷调查表明患者满意度呈逐月上升的趋势。以2013年6~12月为例,患者的6月满意率为95.3%,7月为96.3%、8月为97.4%、9月为97.6%、10月为97.1%、11月为97.3%、12月为98.0%;2014年1~6月满意率分别97.5%、98.9%、99.1%、99.4%、99.6%,99.8%,在2013年6月~2014年5月实现零投诉,无护患冲突。

3小结

护理人员管理论文 篇二

【关键词】 新医改;护理管理

随着新医改政策的实施,医学模式转变以及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人们对医疗服务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而且医疗市场从技术竞争转向服务竞争,日渐转向更高层的文化竞争[1,2]。

护理人员管理作为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实施人性化服务,给患者以人文关怀,是新的医学模式发展的需求,以尊重患者的生命价值、人格尊严和个人隐私为核心,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安全的就医氛围,使患者在就医全过程中感到方便、舒适和满意的一种护理方法,最终达到患者在生理、心理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健康而满足状态的目的[3]。本人作为一位三级医院的普通护理管理人员, 在2010年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基础上,按照卫生部要求今年在全院推行优质护理服务。现将个人在管理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对策做简要的阐述。

1 护理管理中所面临的难题

1.1 护理人员数量短缺、工作经验缺乏,整体资质不高,结果见表1。

2 护理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2.1 从表1可见,我院护理人员组成结构不平衡,护理人员的配置仍相对匮乏,中专及大专学历为主,但是,大部分是在职后继续教育所取得的学历,所学理论不如第一学历的护士。由于医院的发展,特别是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后,大量补充护理人员,人员的年龄结构偏低,主要集中在40岁以下,职称结构配置方面,以中级以下职称为主,低年资护士居高,而且,高年资护士大多知识老化,很难接受整体护理方面的知识。由于护理工作压力较大、工作强度较大,风险高,需不断接受相关的专业教育与培训和各种检查、考核, 低年资护士大多数是80后、90后出生的年轻人,几乎是独生子女,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工作不受重视、发展前景有限等,导致工作稳定性较差,辞职、流动、更换工作频率较高,造成人员流失使护理队伍不稳定。

2.2 护士长管理观念较陈旧,仍侧重功能制护理模式下的管理内容,注重护士操作技能的培养,从而忽略现代护理理论的培养,导致整体护理质量发展缓慢。护理管理的提高不是简单的几个制度,一些高压政策的推动就能做好的。现代医学及护理学的发展要求管理更加科学化、系统化,但是仍有部分护理管理者只会机械地照搬照抄,靠行政手段狠抓落实,工作缺乏主动性。并且现在大部分医院床护比例不达标,护士人数不够,护士长更忙于顶班,大部分时间只是在做护士工作,一些政策和制度不能得到充分的落实,工作被动。护理管理者对护理人员素质管理往往重视表面工作,所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考试、检查,从而忽略了对护士德、勤、能等综合素质的培养,监督机制较缺乏,竞争机制不能很好的引入。

2.3 护士的职业认同感整体较差,现代护理模式赋予护士多元化的角色,要求护士既是护理者,又充当管理者,要有比较全面的知识水平[4]。

从表1—3可以看出,在基层医院72%的护士不愿为患者进行生活护理,如剪指甲、刮胡须、梳头等等,认为这些工作低贱,被别人看不起,说明缺乏正确的职业认同感。还有20%的护士由于知识浅薄,无法与患者进行很好的沟通与交流,致使很难担当责任护士的角色,不能很好的把患者看成是一个生物的、心理的、社会的统一体。

3 解决对策

3.1 完善编制和管理机制 建议有关管理部门完善护理人员的配备,医院应建立一套完善的临时护士管理制度,有资格者待遇高于无资格者。需建立新的管理机制,通过管理来促进在职护理人员加强学习,努力提高思想文化素质和能力。

3.2 加强护理人员在职教育 首先,加强护士在职教育,整体护理的定义是把人作为一个整体,需从五个方面即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考虑人类潜在的或已存在的健康问题,并通过启动护理程序来解决这些问题。它的支持理论有现代护理理论、系统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解决问题学说等。用护理程序来诊断患者存在的问题,从而通过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这个网络形成一个完整的解决问题的系统,使各个方面紧紧相扣,以做到最终解决问题,扩大护理专业的自和独立性,促进护理质量取得实质性的提高是其核心问题。整体护理的外延包含了护理教育、管理、制度、队伍提高、社会环境、法律、政治、经济等等。首先,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实施的前提,提高护理质量最基本的保证。

其次,需加强护士长有关管理方面知识的培训,护理管理是整体护理的重要保证,护理管理者应注重管理知识的学习,以及适当的补充社会学、心理学、人文学等方面的知识,充分认识到人本原则的重要性,从而使护士在思想品德、体力、智力、精神心理等方面都能得到健康、充分的发展,最终实现人文管理[5—7]。

3.3 积极引入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是一种有效地管理方法,通过激励可以充分发挥护士存在的潜能,以达到最佳的管理效果[8]。护理管理者应做到有奖有罚,奖罚分明,应肯定护理人员的价值,满足护理人员物质和精神的需要,肯定他们在不同工作岗位上的价值,让他们产生安全感和荣誉感。充分发挥他们的长处,挖掘他们的潜能,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价值,明确自己在工作中的重要性,以医院主人的姿态,为患者实施全面全程在的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注重物质激励,如我院护理部每月都拿出一定数量的奖金对月质量排名在前五名在临床科室进行优质护理服务评比,内容包括(基础护理服务项目落实是否落实到位、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认可程度、表扬信的数量等)并且由科室推荐,护理部下去考核,在医院层面评出服务明星,对每季度理论考试、操作考试成绩优秀者;实习生评出的最佳带教老师;等不但给予荣誉奖励,同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和配合性,明显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

参 考 文 献

[1] 胡容,刘云,卢玉文。护理骨干护理质量管理意识和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施。护理学报, 2009,10(10):27—30.

[2] 马远。医院护理管理中护理人员安全隐患因素及管理对策。临床护理,2009,10(47):83—88.

[3] 卫生部。 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2010.

[4] 阮敏芝。护士长运用人本原理实施护理管理。中外医疗,2009,30:112.

[5] 邓行爱,郑耀珍。给予人文关怀,深化整体护理。中华护理杂志,2003,38(9):707.

[6] 苏敏谊。人文关怀成为护理专业发展的主旋律。广东省护理管理,2003,1:46.

护理质量管理论文 篇三

1.1社区医院护理质量管理人员管理素质较低:

目前,社区医院由于人员配置不足,护理质量管理人员多是从在社区医院选出来的优秀的护士,这些人员在学校及工作后很少接受系统管理知识的培训,从而欠缺科学严谨的管理知识。社区医院护理质量管理人员在管理过程中多以自己经验作为标准,造成一些弊端和误差。

1.2社区护理质量管理中缺少合理的考核考评体系:

目前,大多数社区护理主要由各个医院或者本地的卫生单位负责,尽管卫生系统了发展社区护理的相关文件,但并未明确制定规章制度及评价指标。卫生机构或者医院领导均把临床摆在第一位,而轻视了社区护理,导致社区护理质量评价处于杂乱无章,均是自发形成的考核考评体系。

1.3考核过程中忽略了社区医院服务的社区居民的重要性:

与国外发达地区相比,我国的社区护理人员还没有真正从以疾病为中心调整到以患者为中心。指标与质量评定及指标的制定缺乏务实性,违背了现代倡导的“以人为本”的理念,忽略了以医院内护理调整到以社区家庭护理,因此目前社区医院护理质量管理体制来看,在制定指标时未以社区居民为核心,仅强调“患者适应社区医院制度,而社区医院未适应患者需求”。在评价护理质量中忽略了社区居民对护理质量的诉求及感受,脱离了实际与群众。

1.4社区护理人员对质量管理疲于应付:

大多数社区医院护理质量评审多采用事后查,考核内容多为护士记录来评定护理质量,因此在考核时,很多护士为了应付检查,补写记录,甚至篡改记录,护士把考核看做包袱,疲于应对;同时,由于卫生资源分布不均,对社区医院物力投入较少,投入到社区护理上的资金更少,导致社区护理人员绩效奖励制度未有相应的财政支持,绩效难以准确执行,很难调动社区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因此社区护理人员很难重视护理质量的管理,不能起到提升护理质量的目的。

2对策

2.1加大对社区护理质量管理人员的管理培训:

现任的社区护理质量管理人员因为欠缺护理管理知识,致使在管理过程中会出现盲目性与偏差。因而对于管理人员的培训很有必要,管理素质培训后进行必要的考核,考核通过者允许上岗,从而提升管理人员的管理素质。

2.2建立健全社区护理质量管理考核考评体系:

社区医院的健康发展应有相应的规章制度作保证。随着城镇居民的医保的建立,相关部门应考虑怎样能够和社区医院充分结合,充分利用社区医院的医疗资源为居民服务,让每个居民都能得到快速、便捷、高水平的社区卫生服务,促进社区卫生服务的持续发展。因此,卫生部应促进有关部门增强对社区护理的管理,建立科学严谨的质量考核考评体系。

2.3以社区居民为中心,将重视社区居民对卫生服务的心理需求纳入考核指标: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往单一的护理技术服务已经不适应现代社区医院的发展。社区医院的医护人员应以人为根本,以社区居民的需求为中心,在重视社区居民的生理疾病的同时,应给以居民足够的尊重和爱护,能够和居民深入交谈,关注社区居民对卫生服务的心理需求。在社区医院护理质量管理中应该把管理决策、制度和患者紧密联系起来,管理者应该充分重视护理人员在服务的过程中是否使社区居民满意,而不应该仅关注护理人员工作是否完成。社区医院护理质量管理人员应坚持“以人为本”,制定护理质量的考核标准。

2.4明确考核目的,增强护理人员对重视质量管理的重视程度:

由于以往的考核流于形式,并不能起到改善社区医院护理质量的作用。有关部门及管理人员应该明确考核目的,加大宣传,让护理人员认识到质量管理的必要性,能够在工作中结合质量管理评价指标,坚持“以人为本”,严于律己;量化护理人员绩效,保障社区医护人员的切身利益,最大程度调动社区护理人员的积极性。

护理质量管理论文 篇四

1.1护理方法

1.1.1循证护理方法

实施循证护理的内容包括:①在医院外科的住院病房中成立专门的循证小组,小组成员的工作是首先找到患者存在的各种问题和并发症情况。②循证小组成员通过查阅患者病情的相关临床病例和参考文献,针对患者问题找到解决的方法。③对患者的病情要进行密切的观察其变化,并且在对其护理时要采取无菌操作,严格执行医院的感染管理制度。在患者的饮食方面要指导患者食用清淡且易消化的食物。④在患者的心理指导方面,要多与患者进行沟通,消除患者不良的情绪。最后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控,如果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1.1.2常规护理方法

常规护理的内容包括:①给予患者常规查房以及输液护理。②对入院后的患者的病情和心理情况进行干预,然后根据不同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③在护理时要对患者进行及时的沟通和交流,给患者实时的关心,让患者感受到来自医护人员的温暖,使患者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

1.2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在整体健康状况、躯体功能等方面的指标均低于实施循证护理的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在情感、角色、认知以及社会功能方面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讨论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使得人们对医院的护理服务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在临床的实践中,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护理模式,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护理效果。成熟的护理模式的形成,能够从不同角度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帮助患者减轻痛苦,提高患者身体各项功能指标,尽早康复。循证护理指的是相关护理人员在护理活动中,谨慎的、科学合理的结合临床经验,并在听取患者意向的基础上,针对性的采取积极的护理决策的护理方式,不仅能够有效的应用临床经验帮助患者康复,而且能够尽可能的依照患者的意向进行。这种方法的运用是主要针对患者躯体进行护理,护理的效果上对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和躯体功能等方面的有着显著的效果。从两种护理方式的对比来看,两组患者在情感、角色、认知以及社会功能方面的评分差异不大,但实施循证护理的观察组患者在整体健康状况以及躯体功能的评分上显著高于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充分说明询证护理对于基层医院外科患者的康复更加有效,基层医院外科临床可加以推广运用。

3总结

综上所述,循证护理的临床护理效果明显,具有很好的临床价值,希望基层医院外科能够广泛的采取这种方式,积极发挥它的作用。

护理管理论文 篇五

患者治疗后,护士护理的服务态度、方式和质量能直接体现出医院护理服务形象的好坏。是护理人员服务意识及其整体素质的表现,是医院形象中最容易改正、变革的部分,是提升医院形象的快捷方式。

2护理形象管理的实施

护理形象作为医院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也是护理工作展示给社会公众的质量、服务、精神面貌、人文素质等总体形象,医院的生存发展与其有直接的关系。所以,护理工作综合实力的提升,完美的护理形象的塑造,是护理管理工作当前的重要内容。护理管理者要重视护理队伍的形象设计与塑造。对护士形象、质量形象、服务形象进行定位、设计,并开展相应的培训、教育活动,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2.1树立“患者至上”的服务理念

患者、护士、管理者等不同角色对护理质量的定义有所差异,有研究认为护理结果质量着眼于从患者的角度进行评价,即要以患者为中心,树立“患者至上”的服务理念[3]。患者选择医院的标准其中就有良好的护理服务质量。所以,秉承患者至上和社会满意的理念,通过以患者为中心来确立质量标准,使服务标准更加符合医疗市场的需要,从而不断扩大服务项目。例如,开展以病患为重心的优质服务竞赛活动、以科室为单位评选护理服务明星、年度评选医院的“十佳护理明星”。在门诊开展一站式导医服务,在病房开展特色温馨服务的活动,以各项活动作为载体,护理实践中始终贯彻以病人为主的宗旨,为病人提供全面的、全程的、发动全员的超一流的服务。

2.2使护士积极性得到有效调动、工作满意度提高,以塑造良好的护理形象

护理形象的塑造良好,应调动护士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满意度。个体工作满意度高,则可能对工作持积极态度,工作满意度低,则可能对工作持消极态度[4]。注重对护理人员进行塑造良好护理形象意义的教育,不断总结医院发展过程中优秀形象资源,并加以宣传。正性工作环境能提高护士执业价值观、树立良好职业道德作风、稳定护理队伍,使护理人员把良好的护理形象作为共同的目标取向,以有意识地、积极地塑造良好的护理形象[5]。

2.3强化质量管理,树立良好的质量形象

作为医疗质量管理的核心要素,护理质量管理是衡量医疗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医疗安全以及医疗质量直接受护理质量的好坏的影响。因此,建立完善的护理质量控制体系是必须的,制定具体、量化、细化的护理质量评价标准,过程管理与终末管理相结合,成立专项质控小组,及时反馈、分析、总结、改进,以全面提升护理质量,保障医院护理安全,树立良好的质量形象[6-7]。

2.4塑造护士形象内在与外在美的和谐统一,需加强行为规范教育

行为形象的良好展示,是护士良好的情操与修养的体现,是护士职业素质内涵的外延,也会使人感受到其严密的管理,严谨的作风和可信赖的技术。因此,要注重对护士行为的规范管理,不仅是护理人员对病人表示尊重礼貌的规范要求,更是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认识升华,是护士整体职业素质的养成,是责任心和专业服务水平的自然展示[8]。使护士做到举止文明、仪表端庄,让病人倍感亲切与信任,从而使护士形象达到外在美与内在美的和谐统一。

3结语

护理管理者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就是护理形象设计与管理,它是形象管理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护理形象设计是护理人员自我提升的主要手段,也是医院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还是其适应现代医学护理发展的必然趋势。树立“病人至上”的观念,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满意度,加强护理质量管理建设及行为规范教育,设计、定位护理形象管理要从服务形象、护士形象、质量形象这3方面入手。作为一个永久性工程,护理形象管理的群众基础要坚实,同时还需要管理制度的科学规范。护士们在实践护理服务中,以良好的护理形象,在医院的发展和建设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护理管理论文 篇六

【关键词】海洛因依赖;自愿戒毒;护理管理

海洛因依赖危害极大,依赖者药物滥用更为严重。由于海洛因依赖者的人格特征和行为模式与正常人有极大的差异性,使自愿戒毒病房难以管理。为此我们针对自愿戒毒者自制力差、易冲动,对有强烈的心理渴求,依从性差等特点,制定了一系列戒毒病房护理管理措施,现介绍如下。

1护理管理措施

1.1建立健全各项管理规章制度。杜绝来源是自愿戒毒病房管理的重点,也是管理的难点,戒毒者一方面想戒除毒瘾,一方面又无法忍受强烈渴求的精神煎熬,使他们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夹带,或叫人送入病房,因此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来约束病人的行为,切断与外界毒友的联系,以保证脱毒治疗的顺利进行。

1.1.1签署知情同意书。对入院戒毒者详细说明自愿戒毒病员知情同意书的内容、目的,取得自愿戒毒者的认可与合作。主要内容包括:在戒毒期间应遵守病房管理制度,接受封闭式管理;遵医嘱服药,不私自服药,不藏药;住院期间随时允许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检查;严禁携带、私藏,一经发现立即销毁,经教育不听劝阻,交公安机关处理;对住院期间传递、唆使他人吸食、注射、提供用具、贩卖者,交公安辑毒处处理。戒毒期间不准探视接见,不准对外打电话及接电话,不准携带水果、烟、饮料、食品等。入院者如能接受以上条款,服从管理者,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后办理入院手续,否则劝其到公安强制戒毒所,避免患者入院后因违反规定而造成的矛盾冲突。

1.1.2入院前的安全检查。检查由两名工作人员进行,仔细检查自愿戒毒者随身携带的物品,严把入院关,防止的夹带。自愿戒毒者所带现金及贵重物品全部由工作人员代为保管,建立现金使用帐本,不允许相互转帐,杜绝自愿戒毒者之间的交易。

1.1.3严格病区管理制度。在日常工作中工作人员严格遵守病区管理制度,认真履行各自职责,每周定期对病区的环境、物品及病员进行安全检查,对病房内出现的可疑现象,立即组织工作人员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

1.2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1.2.1注重服务意识的转变。自愿戒毒者属特殊人群,他们既是违法者又是受害者,既是行为越轨者又是药物依赖者[1],他们也能切实体会到吸毒的危害,而主动要求戒毒。如果对吸毒者的吸毒经过作一个客观的、全程的、细致的分析,就会发现绝大多数吸毒者是受害者,并且是年轻的受害者。他们因各种原因误入歧途,成为“瘾君子”。我们不应将吸毒者看成染有陋习的坏人,而应把他们当成病人来看待,以诚恳、宽容、克制的态度关心他们,不冷淡、不歧视,尊重他们的人格,理解他们的痛苦,从思想情感上接纳他们,为他们创造一个人性化浓厚的戒毒环境。

1.2.2密切观察病情。认真观察病情变化,正确识别戒断症状,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医师处置,对病人的讨药行为要认真分析并作好相应处理,必要时使用安慰剂。静脉穿刺时力求一次成功,赢得病人的信任。

1.2.3加强营养护理管理。长期吸毒者饮食无规律,食欲下降,胃口差。为此营养食堂专为戒毒者增开了小灶,满足不同的需求。特别注重饭菜、营养的合理搭配,并送餐到床边。对不能正常进食者给予静脉补液,并指导他们饮用营养丰富的流汁饮食如牛奶、麦片等。

1.2.4加强健康教育。我们在病区走廊墙壁上粘贴了各种宣传板块,内容有国家的禁毒法律法规、的危害、如何脱毒、警示语等,形成一种戒毒的氛围,同时也美化了病区的环境。在活动室内建立了健康园地,宣传戒毒知识,每季度更换一次内容。工作人员经常主动与病人聊天、谈心,耐心解答他们提出的问题,在闲聊中潜移默化地传授有关吸毒的危害等知识,强化吸毒对躯体的损害和成功脱毒的事例与成功经验,帮助吸毒者树立起戒除的信心,更好地配合治疗。对出院病人,规劝他们远离,回避毒友,每人赠送一张连心卡,以方便病人随时与我们联系。同时我们也定期与他们电话联系,了解他们的现状,指导解决病人在康复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2结束语

一般情况下,戒毒病人均能切实体会到吸毒的危害而主动要求戒毒,但他们对的心理需求太大,常常无法遏制自己的求药行为[2]。因此理解、宽容的接纳,严格的管理和人性化的服务,以及良好的诫断治疗是矫正患者的行为、改变吸毒者人生观的最有效的方法,也是打开戒毒者主动配合治疗局面的一剂良药。

参考文献

护理管理学论文 篇七

健康管理学是一门新兴的医学学科,是现代医学科技创新体系的组成部分。纵观健康管理学在我国近20年的发展史,主要有以下特点:

1.1学科发展性健康管理学的学科内涵、理论基础、方法路径、标准规范、法规制度、人才建设等体系建设尚不够健全,有待不断发展创新、丰富完善。

1.2技术集成性该学科优势在于多学科融合与集成创新,其技术发展必须在吸收、借鉴相关学科内容方法的基础上,集成创新其研究方法与技术路径,从而形成自身的特色与优势技术。

1.3需求多元性健康管理对象是不同职业、团队、阶层、年龄、健康状况的社会人群,其健康管理标准、要求、重点都不尽相同。为了满足多元化要求必须突出个体化、个性化服务。

1.4服务持续性根据“健康体检是基础,健康评估是手段,健康干预是关键,健康促进是目的”的整体健康管理观,健康管理是循环往返、循序渐进的过程,其服务必须持之以恒,延续于服务对象的整个生命过程。

1.5信息主导性“零级预防”是指导健康管理的重要理念,需要将健康体检结果与遗传因素、生作者单位:310007浙江杭州,杭州疗养院,

2.健康管理专科

中心活动方式、饮食习惯、运动状况、心理因素等进行综合分析,评估健康风险与健康问题,提出干预方案,并多重分析对比。有效的健康管理服务,必须加强配套的信息化建设,实现海量健康数据云储存、云计算。2健康管理护理服务模式的构建实践在深入分析上述健康管理学科特点基础上,我们将护理服务有机地嵌入健康管理的各个环节,系统串接并整体重构。

2.1服务架构系统化

依据“功能独立、过程牵引、协同高效”的原则,依照健康管理6大功能区,配置市场维护部、客户服务部、体检运营部、评估干预部、技术研发部、质量控制部等护理服务组织架构,增设前台业务指导接待员、健康管理师、客户经理、专职导检员、信息维护员、质控员等岗位,重组健康管理护理服务组织体系。

2.2服务布局人性化

利用视觉色彩系统和绿色盆栽,设置军人专享区、女宾区、内镜区、血管检测区等人性化功能区域,分别建立健康管理宣传栏和特色项目介绍的宣教橱窗,统一制作各类检查注意事项和爱心贴士等温馨提示。在各区设置定点工作人员,开展健康关怀服务,如无障碍(绿色)通道、健康讲堂与咨询、茶艺表演、高龄专职引导,健康指导手册发放及轮椅、女性专用品、便民箱、糖果等应急物品配备。

2.3服务流程规范化

在3C模式[顾客(custom—el")、竞争(competition)、变化(change)]的影响下,以时间为基础的竞争模式成为健康管理关注的焦点,因而流程式管理在现代健康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近年来,我们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积极探索不同岗位和不同专业间贯通衔接的方式,做到点面结合,逐项完善院级、部门级、部门内的三级流程重建,设计各类服务的新的实用表单,以“面一点一面”的循环方式在健康体检的前、中、后各环节,规范运作健康体检预约、导诊、科间协作、为兵服务、结果评估与干预、个体健康管理、咨询服务、客服呼叫等后续服务流程。实行护士长一线主管负责制,通过看、听、沟通、意见征询等多种渠道准确把握各项流程与其他专业管理的融合,解决跨科之间的矛盾,第一时间解决服务中出现的问题,确保服务流程可追溯性,达到服务流程最优化和服务效能最佳化。

2.4服务标准制度化

根据服务管理的内在要求和客户需求,区分不同人群、不同个体、不同需求、不同病种的特点,本着实用性、可操作性原则,界定健康体检前、中、后各环节的服务内容,制定单项与综合、静态与动态、内部与外部相结合的工作标准与规范、岗位说明和考评机制。完善投诉处置机制和应急预案,设立投诉部门和意见征询,建立各类服务补救预案和服务问题登记本,从人、物、设备、环境、方法等层面全面塑造具有稳定性、及时性、系统性、细节性的服务管理标准和质量控制标准。

2.5服务技能专业化

健康管理学的多元性决定了护理专业发展的多元化。围绕健康管理的工作特点,努力增强从事健康管理的护理人员在评估与干预、沟通、评判性思维、人际交往、组织协调、异议处理、教学和知识综合7个方面的能力培养。实施多样化学习培训途径,如国家健康管理师资质认证培训、继续教育、参加学术会议和各类培训班、参观见学等。专题进行服务礼仪、对客技巧、呼叫服务、服务流程情景模拟等内容的特别培训和跟班作业指导。在护理单元内开展角色扮演、服务性学习、小组合作3种形式的健康管理专业知识普及、业务项目实践、健康知识讲座、健康问题小组探讨等内容的护理教学工作。将健康管理学理论知识融入护理学专业建设,为护士创造学习新知识、实践新技术、参与管理和交流探讨的机会,促进健康管理学指导下服务技能专业化发展。

2.6服务支撑信息化

在实验室信息系统(US)、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ACS)、心电系统与健康体检系统对接的基础上,我院相继建造了呼叫中心和智能排队等信息平台。数据的实时联接使护理人员能在不同位点及时掌握动态信息,有效调整体检运行,实现标本留样、排队取号等项目的自助服务,达到体系运作的最佳效率与质量。同时利用开展的门户网站、官方微博、微信、手机掌上信息应用(APP)等健康管理媒体技术和联网技术,为服务对象提供24小时在线的自我健康服务管理平台,实现网上健康体检预约、健康信息采集、健康评估、在线报告查询、专家互动咨询、紧急医疗救助、远程健康监测等功能。

3深化健康管理护理服务模式的思考

3.1加强健康管理理论

学习与研究开展健康管理学相关理论的学习、研究,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将健康管理学护理服务理论研究成果融入健康管理的理论体系,逐步丰富和完善健康管理学的学科体系并有所创新。

3.2强化健康管理专业

护理人才培育健康管理学的护理工作是由多方位、多层次的护理单元组成的。服务内容多,角色转变大,能力素质要求高,工作时间场所不固定,工作形式多样化,是现代护理学的创新过程。目前由于精简整编,护理人员队伍梯次不明显,要全方位满足客户的健康服务要求,打造护理服务品牌,亟需增加护理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提高培养力度。

3.3更新健康管理护理工作思维

由于健康管理学护理服务处于起步阶段,对其服务理念的认识还相对滞后,个体化健康管理学护理服务经验不足,要实现由传统护理向策划、预防、体检、跟踪和调控的全方位多元化的健康管理学护理转变,必须调整护理管理者工作思维,促进护理创新的质的突破。

3.4规划健康管理学科护理建设

上面内容就是差异网为您整理出来的7篇《临床护理教学管理论文》,能够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是差异网的价值所在。

316 134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