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道德与人格魅力最新3篇

发布时间: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差异网为大伙儿带来的3篇《教师职业道德与人格魅力》,亲的肯定与分享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教师职业道德与人格魅力 篇一

关键词:工学结合;学分制;高职教师;魅力

在我国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关键时期,要达到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高等职业教育之要求,实现培养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之目标,全面提升高职教师魅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是根本保证。特别在高职院校进行工学结合与学分制改革的情形下,其群体教师魅力度之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强弱,提升高职教师魅力是高职院校深化改革、不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高职生的强烈愿望和热切企盼,也是高职教师自身生存和发展的迫切需要。

课题组成员于2009年-2011年通过多次个别访谈、座谈讨论、听课观摩、让不同班级学生书面描述自己心目中的魅力教师等方式,掌握了大量一手资料,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调查问卷。2011年下半年课题组对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院校的教师魅力状况进行了深入调查,主要采用随机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对象包括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男女大学生。

本调查共发放问卷418份,收回有效问卷403份,有效率约为96.4%。以下是有关调查的统计数据。

一、学生对高职教师魅力的理解和判断

1.学生对高职教师魅力之内涵的理解

据调查,大多数学生(80%)认为,“高职教师的魅力是指高职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种很能吸引人、教育人、指导人和影响人的力量。”过半数的学生(57%)不认同“高职教师的魅力仅仅指教师具有良好的品质。”而对“只要专业技术水平高,教师就有魅力”之说法持否定态度的学生比例(48%)比持肯定态度的学生比例(28%)高出20个百分点。多数学生(73%)认为“教师魅力是教师道德人格、知识技能、教学艺术、仪表风格、信念智慧等魅力要素按一定结构契合而成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调查显示,多数学生对高职教师魅力之内涵的理解是正确或比较正确的。也有少数学生对高职教师魅力之内涵的理解存在片面性,例如,36%的学生认为“高职教师的魅力主要指漂亮、潇洒的外表”。

2.学生对高职教师魅力之价值的判断

调查发现,多数学生(77%)认为,“魅力教师可以使学生在愉悦中获取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知识技能和可持续发展的潜能。”60%的学生不赞成“教师魅力的强弱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影响不大”的观点。许多学生(62%)认为,“课程的魅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课程教师的魅力”,对比2008年9月至10月初步调查的结果(67.52%),学生对课程的魅力与该课程教师的魅力之相关性的认识基本吻合。“80.41%的学生对‘教师魅力与大学生成长成才关系不大’的观点持否定态度。”总之,多数学生能够认识到教师魅力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效果、激发可持续发展潜能、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

3.学生对教师魅力的关注度和新期待

许多学生(56%)对“教师魅力完全是教师个人的私事”持否定态度。对“多数学生并不在意教师是否有魅力”的说法持否定态度的学生比例(49%)比持肯定态度的学生比例(26%)高出23个百分点。教师魅力对学生成长成才的价值决定了较多学生对教师魅力的密切关注。

多数学生(63%)“渴望有更多的教师具有魅力”,反映了学生希望早日学有所成的强烈愿望和教师魅力对于学生成长成才具有的重要价值。然而,随着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与学分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学生对教师魅力的构成要素及其结构产生了一些新的认识和期待。例如,大多数学生(78%)认为,“工学结合背景下,了解行业发展现状与前景,熟练掌握实用先进技术并善于指导学生实习实训的教师更有魅力。”赞同“学分制条件下,能够开发、开设2门以上重要课程的教师更有魅力”之观点的学生比例(49%)比持否定态度的学生比例(21%)高出28个百分点。认为“教师在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中更有魅力”的学生比例(59%)比认同“教师在理论知识教学中更有魅力”的学生比例(51%)高8个百分点。学生的新认识、新期待反映了工学结合与学分制改革背景下学生对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掌握实用先进技术、提升教师新课程开发能力、促进个人未来职业发展等方面的高度关注以及对教师魅力构成要素与结构变化的新的积极预期。

4.学生对个体教师魅力与群体教师魅力之关系的认知

据调查,多数学生(58%)认为,“个体教师魅力与群体教师魅力的关系犹如舞台上‘独舞’与‘集体舞’的关系,个体教师魅力是群体教师魅力生成的前提和基础,群体教师魅力是个体教师魅力生成的条件和归宿。”然而,29%的学生对此认识模糊,13%的学生认识错误。

二、高职教师魅力的主要特点

1.聚合性与公认性

高职教师魅力的聚合性是指高职教师魅力构成要素的多元性及其结构的有机统一性,也就是高职教师魅力是道德人格、教学艺术、知识能力、科研创新、仪表仪态等魅力要素的全面发展、有机整合、和谐统一。高职教师魅力的公认性是指高职教师魅力不是自封的,而是由主要服务对象――学生公认的,多数学生(61%)认为,“真正的魅力教师必然是受到绝大多数人欢迎的教师”。

2.实践性与时代性

高职教师魅力的实践性是指高职教师魅力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不断磨砺而逐步生成的,教师魅力度的提升、教师魅力结构的优化、教师魅力的展现与检验也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实现的,教师魅力离开教育教学实践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木”。高职教师魅力的时代性是指不同时期高职教师魅力具有不尽相同的具体构成要素和结构功能,高职教师魅力随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高职教育目标任务调整、不同时期学生对教师魅力的期望等因素的变化而有所不同。

3.主观性与客观性

高职教师魅力的主观性,一方面是指高职教师“魅力指数”受教师自身主观能动性的影响,另一方面是指高职教师“魅力指数”高低因评判主体(主要指高职生)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正如多数学生(63%)认为,“对心目中的魅力教师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高职教师魅力的客观性一方面是指高职教师魅力的构成要素(道德人格、教学艺术、知识能力和仪表仪态等)是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形成的客观实在,另一方面是指高职教师魅力作为一种“吸引力”,反映的是“吸引者(教师)”和“被吸引者(学生)”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这种师生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是客观存在的。“教师魅力既有客观性,也有主观性,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辩证统一。”

4.稀缺性与可变性

多数学生(59%)对“魅力教师难得,是稀有资源”的观点表示赞同。多数学生(54%)认为,“学生心目中的魅力教师人数占教师总人数的比例‘小或很小’”;34%的人认为该项比例“一般”,只有12%的学生认为该项比例“大或很大”。这说明高职院校魅力教师比较缺乏,确实具有稀缺性。提升高职教师魅力,培育更多魅力教师仍然十分必要和迫切。过半数的学生(51%)不认同“在高职院校学习生活中曾遇到很多有魅力的教师”的说法。

此外,高职教师魅力还具有整体性、结构性与层次性等特点。

三、影响高职教师魅力的因素分析

1.年龄对高职教师魅力的影响

据调查,49%的学生认为“31-40岁年龄段的教师更有魅力”,35%的学生赞同“30岁以下年龄段的教师更有魅力”,14%的学生赞成“41-50岁年龄段的教师更有魅力”,只有2%的学生同意“51-60岁年龄段的教师更有魅力”之观点。据了解,每个年龄段都有一定数量的魅力教师,然而从总体来说,不同年龄段的魅力教师数量分别占教师总人数的比例确实存在差异性。学生认为,31-40岁年龄段的教师最有魅力,这与31-40岁年龄段的教师年富力强,有了一定工作经验和事业基础,更富有工作激情、活力和创造力等因素有关;而51-60岁年龄段的教师魅力度最低,这与该年龄段教师身体状况和工作精力不如以前,开拓创新意识逐渐弱化,“功成名就”不愿或无力再去拼搏超越等因素有关。

2.性别对高职教师魅力的影响

据调查,无论是就总体而言,还是就理论知识教学或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而言,关于性别对高职教师魅力的影响,学生持“说不清”态度的比例均为最高(分别占45%、38%和32%);认为“男女教师魅力相同”的学生比例也比较高(分别占27%、31%和32%);赞同“女教师魅力大于男教师魅力”的比例比赞成“男教师魅力大于女教师魅力”的比例分别高出10个、11个和6个百分点。根据对统计数据的分析,性别对高职教师魅力确实存在一定影响,这种影响主要是对教师魅力构成要素及其结构的影响,学生对“女教师魅力大于男教师魅力”的认同度相对高一些,反映了女教师的语言表达、仪表风格、关爱亲和、耐心细致等见长性特点在教育教学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另外,调查对象所在系部、学校的教师男女比例不均也会影响学生关于“性别对高职教师魅力之影响”的判断。值得特别关注的是,就总体而言,学生持“说不清”态度的比例与认为“男女教师魅力相同”的比例之和达到72%,这说明性别虽然对教师魅力构成要素及其结构会产生一定影响,但性别不是影响教师魅力的决定性因素,因为男女教师各有自身优势,只要加强修养、善于学习、勇于探索、扬长避短,无论男教师还是女教师都能够在高职教育舞台上展现魅力风采。

3.影响教师魅力度的主要因素分析

调查显示,影响教师魅力度的因素中排在前十位的分别是心理素质(58%)、思想道德(58%)、理论知识(51%)、仪容仪表(50%)、专业技术(50%)、教学方法(43%)、语言表达(42%)、教学理念(29%)、交往能力(29%)、科研创新(14%)等,涵盖了道德人格、知识技能、教学艺术、仪容仪表、科研创新、交往能力等多种魅力要素。其中,道德人格魅力要素(思想道德/心理素质等)所占比例平均值居首(58%),知识技能(理论知识/专业技术)、仪容仪表与交往能力、教学艺术(教学方法/语言表达/教学理念)、科研创新等魅力要素所占比例平均值分别是50.5%、39.5%、38%和14%。此外,教师的学历职称、组织管理、健康状况、理想信念、教学年限等因素对教师魅力度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要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全面发展”的原则来提升高职教师魅力。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

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

[2011]12号)[DB/OL].2011,(2011-10-19)[2012-

02-22]..

教师职业道德与人格魅力 篇二

一、体育教师人格魅力的要素

1.广博的知识

广博的知识是衡量一个高校体育教师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展现人格魅力的源泉。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知识已经越来越成为必不可少的生存条件,拥有知识就意味着拥有立足之地。作为一名高校教师不仅要掌握自己专业课的知识,也要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等有关的知识。常言说的好:知识能塑造人的灵魂。而人格魅力恰恰是人的灵魂的外化。通过广博的知识而折射出人格魅力,不仅能让人从内心折服,而且能使人变得凝重,使人充满魅力。所以,教师必须拥有广博的知识。

2.突出的能力

能力可以决定人的生存质量的高低,也是展现人格魅力的桥梁。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的能力显得极其重要。即使一名体育教师具有渊博的知识,而缺乏体育运动知识的能力,都是不能适应教师职业的需要。人格魅力的实现在很大的程度上依赖于个人的能力的发挥。所以教师在工作中,必须注重培养教育教学能力、体育保健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体育科研能力。

3.良好的职业道德

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展现人格魅力的基础。高校的教师必须热爱自己的职业,克服行业所带来的艰苦性以及待遇方面的某些不公平。要无怨无悔,才能做到尽心尽力的为学生服务,才能以自己饱满的热情,旺盛的精力投入到各项工作中去。

4.强健的体魄

强健的体魄是展现人格魅力的重要保证。作为高校的体育教师,必须要拥有强健的体魄才能投入到健身运动中去。在人们的心目中,体育教师就是健康的象征,就是一种蓬勃向上的精神力量。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体育教师必须进行自身素质的培养,加强形体训练,保持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的形象。

二、体育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作用

1.教师思想品德的作用

教师崇高的思想品德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起着奠基作用。我们大家都知道人的行为是一种有目的的实践活动。作为教师,有着重大的责任。“身先士卒”是一个教师在自己本质工作中应有的表现。在教学中教师了解学生的同时,也是学生在了解教师。“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影响着学生。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是伟大与神圣的。所以在教学中用自己的品德熏陶、感染学生的品德,用自己的人格影响学生的人格,用自己的智慧启迪学生的智慧,用自己的灵魂塑造学生的灵魂,因此“言传身教,身体力行”是教师的德,是教师的人生指挥棒,同时也使学生得到一种心灵的彻悟。从这一点我们不难看出教师的思想品德对学生的影响的重要性。所以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崇高的思想品德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起着奠基的作用。

2.教师职业道德的作用

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起着催化的作用。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要品质高尚,而且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地当他们的朋友,弯下腰同学生打成一片;宽容学生,从心理上容纳和接受学生的不成熟与不完美;要赏识学生,睁大眼睛去发掘学生的优点,不吝啬赞美的语言;要有满腔的热血,关心爱护学生,不歧视、不辱骂学生,“亲其师而信其言”;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对工作总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只有这样,才能使一心向善的学生更加增添动力。

3.教师的言谈举止的作用

教师文明的言谈举止对学生思想品质的形成起着修正的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教师内在素质的外在体现,都会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作用和影响,而学生也正是通过这一点来了解教师的思想。“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师要注重修养,注意言行,处处给学生作出表率,言教辅以身教,身教终于言教,学生受到影响,其不良的行为和习惯受到约束,得到修正。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坚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模范的榜样鼓舞人”。让学生从教师的言谈举止中获取知识,不仅在体育课上学到增强体魄的基本功,而且可以让学生从教师的言谈举止中学到高尚的品质,修正自己的举止态度,从而获得超过教师的动机和自信,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动力。

4.教师的心理素质的作用

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学生思想品质的形成起着完善的作用。一个心理不健全、不健康的教师不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同样,一个心理不健全、不健康的学生也很难说是一名优秀的学生。比如遇到困难与挫折,是张皇失措,退避三舍,还是从容镇定,迎难而上呢?又比如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或是领导同事的误解,或是家庭内部矛盾,是大吵大闹,怨天尤人,还是不争不辩,宽宏大量呢?所以,完整的体育教育应包含心理素质教育。心理教育是现代体育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心里教育既是过去体育中忽视的部分,同时,也是今后体育中应该加强的地方。

教师职业道德与人格魅力 篇三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神圣天职,早在唐代文学家韩愈的《师说》中曾指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从古代起,人们就已经认识到教师既要教行为,教道德,还要教学生怎样做人。如今教师既是学术方面的专家,又是造就人才的行家,其担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这是我国新时期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根本任务,也是实现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关键。普通高等学校是着力培养有较扎实的基础理论、较强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无论从古到今、无论各行各业,师者首当以“传道”为重,因此加强教师队伍的师德成为重中之重,只有教师们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崇高的社会主义道德,才能真正做到为人师表,真正担负起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神圣道德职责。那么普通高等学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是什么,对它所存在的问题从思想、道德和专业三分方面的素质问题作初步探讨。

一、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认识

1.教师职业道德。

教师职业道德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是调节教师与他人、教师与集体、教师与社会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其内涵可以从这样三个方面来理解:第一,从教师职业的特点看,教师职业是一个与人打交道的职业,而只要有人和人关系的地方,就必然有道德。第二,教师的行为规范也可分为技术规范和道德规范两种,这同其他职业行为规范一样。第三,从教师的行为方式看,教书与育人是联系在一起的,教师的道德品质和境界本身就是最重要、最有效的劳动工具。

2.体育教师的职业道德。

人类从出生到爬行到行走都离不开运动,体育文化教育是从幼儿园开始到九年义务教学到高等教育中一直延续的最好的一门教育课程。体育教师的职业道德,是社会主义道德原则和一般社会公共道德在体育教育中的表现。体育教师要通过体育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技能和本领,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和能力,并促进身体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状态的完善和发展,使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和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为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奠定基础。

二、普通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方面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普通高等学校的师资力量青年教师占绝大部分,他们能够安于清贫,乐道于教育,在充分肯定青年教师主流的同时,我们应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青年教师成长的主要阶段同时伴随着一些不利因素的影响。职业道德出现的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思想素质方面

青年教师大都是70后、80后,甚至还有一部分后80,他们一是缺乏认真负责精神,事业心、责任感不强;二是缺乏吃苦耐劳、孜孜不倦的勤业精神,对工作的时间和精力投入不够;三是缺乏严格要求的精业精神,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这与职业道德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在具体工作上,不按教学大纲认真备课,甚至没有教案,难以保证上课质量;有的停留或满足于一般陈旧知识内容的传授,无心探索和介绍新的科技成果;有的单纯教书,不重育人,忽视或忘记了教师教书育人的天职;有的忽视自我形象的塑造,不重为人师表,影响了学生心目中教师应有的良好形象。这反映出青年教师在职业道德方面存在普遍性问题,由此无论对教师本身还是对学生都会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

2.道德素质方面

教师的思想素质、道德水准、人格魅力以及言行举止等,都会深刻地影响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并且对学生人格、品德、养成习惯等都起着熏陶和潜移默化的作用。社会上不良风气的蔓延,使得部分普通高校教师的师德意识淡薄,不安心于自己的本职工作,把自己等同于社会上的普通人员,没有意识到自己有为国家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义务。有的教师缺乏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不潜心于学术,急功近利,为了职称、待遇,挖空心思弄虚作假不讲学术道德和诚信,这严重违反了教师道德守则,加之一些学校内部管理监督不严,职业道德教育和措施不力,特别是一些中老年教师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发挥得不好,有时甚至起到坏的影响示范作用。

3.专业素质方面。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可见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针对普通高等学校而言教育的发展,依靠于青年教师队伍的引领,青年教师应该是富有朝气,勇于探索和敢于创新的精神。但是个别的青年教师却十分缺乏这种精神,在教学、科研和管理上敷衍塞责,不求质量,创新意识淡薄;有些教师抱怨工资待遇差对待工作缺乏科学和严谨的态度,得过且过,无所事事,工作浮躁;有些教师形成了教学与科研实践中的惯性与惰性,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更新知识,在科研上难以突破传统,不能对旧的东西提出挑战和变革,与时代的要求相差甚远。

三、结语

在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国内普通高等学校争占立足教育界一席之地的背景下,普通高等学校作为扩大学生就学率和就业率有着功不可没的社会作用,然而要想独立晋升高等学校在业界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拥有稳健的生源,就要找到影响办学结果的重点归根于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只要找到原因所在就能有办法去改进和解决,这也需要办学部门领导班子的监督与重视。

参考文献

[1] 胥红艳。 高校青年(差异网☆www.chayi5.com)体育教师职业道德的问题与对策。教育与职业,2010,3(643)

[2] 于秀荣。 略谈新形势下高等学校教师的师德建设。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第1期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3篇《教师职业道德与人格魅力》,能够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是差异网的价值所在。

316 135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