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论文通用6篇

发布时间: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6篇《教育改革论文》,我们不妨阅读一下,看看是否能有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教育改革探析论文 篇一

摘要:大学生自主创业已成为一种新的就业模式,由此引申出来的创业教育已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文章针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背景和现状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意义,进而探讨我国高等院校如何更好地进行大学生创业教育。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创业教育

一、开展创业教育的历史背景

随着这些年来我国高校的连续扩招,就业难、难就业等问题逐渐上升为一个巨大的社会问题。面对这种前所未有的就业问题,高校如何未雨绸缪,寻求解决就业问题的突破口,引领毕业生增强个人就业竞争力,更新就业观念,顺利就业,成为各高校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

来自教育部的最新数字显示,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累计超过495万人,年均增幅27%,到2007年9月,应届毕业的495万名普通高校毕业生中,只有约351万名毕业生走上了工作岗位,就业率为70.9%,超过144万毕业生仍未成功就业。而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更是惊人的累计超过550万人,就业形式更加严峻,在这种情况下,一些高校毕业生毕业后放弃传统的就业方式:不是多方寻找打工机会,而是选择自立门户,开启自主创业之路。

据一项调查问卷显示,有72%的应届毕业生具有自主创业的欲望。而实际上,也确实有很多毕业生,通过自主创业的途径,发家致富,获得了成功,不仅为自己解决了就业问题,还为很多人创造了就业机会。各个方面显示,通过自主创业解决就业问题已逐渐成为一种新的就业时尚。针对这种情况,在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当中,增加有关自主创业的教育环节就显得尤为必要。那么什么是创业教育?

从宏观的角度上讲,所谓的创业教育就是指在详细了解国家关于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相关政策和规定的基础上,结合社会需求,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可行性、风险性、政策保障性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给予毕业生创业相对全面的基础知识和信息参考。

二、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途径

针对当前社会形势,结合目前高校毕业生特点,开展创业教育,一般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大学生创业进行分析、引导、教育:

(一)创业的社会背景和相关政策

目前的社会背景,可以用几个关键词来概括:市场经济、知识经济、信息时代、法制社会。市场经济,商品经济活跃,大家公平竞争,只要有能力,就可以独领风骚,但要是决策失误,即使是血本无归,也只能是自己承担全部责任和后果。自负盈亏,可谓市场经济的显著特征。市场经济还要求,凡事要想成功,必须遵循它的运行规律。所以,不管做什么,做好市场调查,了解其运行方式,都是首先要做的一步。

知识经济,知识就是财富,知识就是生产力,在现代社会,如果不具备相当的知识基础,可以做的事会是非常有限的,所能取得的成就,也会非常有限。现代人特别重视教育和提倡终身学习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此。

信息时代,一个人要想获得成功,把握商机很重要,而商机的获取,就在于信息渠道是否够广、够准确。现代人对信息的理解,尤其侧重于充分利用互联网,来推广自己和获取更多的商业信息。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法制社会,实际上就是说不管做什么事,都必须按规矩来。规矩就在于国家和地方的各项法规政策。过去有不少商业大亨,由于商业活动中存在违法行为,最终导致由原来的八面威风变成了一名可耻的阶下囚,前途尽毁。因此,了解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政策和规定,合法经营,是事业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当前,政府积极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了很多优惠政策,比如减免税收,三年内免交登记类、管理类和证照类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等,这些优惠政策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和政策保障。

(二)多方位、多角度剖析创业的可行性和风险性

现代社会,大学毕业生通过自主创业走上成功之路的案例不胜枚举,但是,也有不少自主创业者由于种种原因,导致了失败的结果。这其中血本无归、债台高筑,从此一蹶不振的也大有人在。因此,是否选择自主创业作为自己的出路,每一个大学毕业生都应该慎重地考虑。

要慎重地考虑自己打算从事的事业,是否确实具有可行性。一般来说,这个时候有许多工作要做,例如市场调研、投入预算、成本回收期预测、可能的利润空间等。这时候的工作越细致,创业成功的几率就越大。

创业能否成功的另一个关键所在,在于对风险的把握。能否有效地控制风险、正确地应对风险,是你的事业能否乘风破浪、一帆风顺的关键所在。

因此,如何正确看待和清醒的认识自主创业的可行性和风险性,是计划自主创业的毕业生们所要面临的第一个也是最现实的问题。同时,做好足够的前期准备,也是成功地实现自主创业的关键之一。

(三)成功的事业要求创业者要具备一定的条件

1、自主性。面对普通事物要有独特的思维、独到的见解。具有极强独立自主性的人才敢于展现自我,突出重围,实现自我的理想,这也是创业必须有且最为关键的一点。

2、抗击打性。创业的道路布满荆棘,在困难与挫折面前,创业者不仅要充分发挥持之以恒的精神,还要凭借自身的顽强毅力去承受和抗击来自各方面的打击,仔细分析、认真总结,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走向成功。

3、人际关系。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在当今这个分工越来越精细的时代,没有人能够成为一个无所不能的超人。所以,要想成功创业,就必须学会利用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身的不足,取长补短,好好利用人脉关系,通过友好人际关系为自主创业扫清障碍。

4、创业资金。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要创业,就应该先准备好足够的创业资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没有准备好足够的创业资金,即使做好了其它一切的创业准备,也无法进行创业。

(四)大学生自主创业存在的内在问题

1、盲目乐观。大学生由于缺乏足够的人生阅历,看待问题较片面,面对局部成功往往过于盲目乐观,容易头脑发热,错误的分析形势,做出错误的判断,从而为创业留下隐患。

2、缺乏对市场的洞察力。大学生由于缺乏足够的社会阅历,对当前的社会形势不够了解,对社会的需求状况不够清楚,缺乏对市场的洞察力,往往无法准确的定位。

3、缺乏对法律和政策的了解。懂法律和了解国家政策能给自主创业带来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事业有专攻,大学生往往容易忽视法律和政策,给创业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甚至在无形中触犯法律。

4、不善管理,任人唯亲。由于年轻气胜,大学生在创业阶段的管理上往往不善于管理,任人唯亲。当发生矛盾和冲突的时候,就无法用规章制度来加以管理和约束,容易造成很多没有必要的麻烦。

5、急功近利。大学生创业往往没有足够的耐性,过度、过快地关注结果,拔苗助长、急功近利。最终事与愿违,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由于上述等问题,大学生自主创业存在很多困难和潜在风险*差异网 www.chayi5.com*,尤其是大学生社会经验的缺乏,更是给创业蒙上了一层阴影。

但是面对不是很确定的未来,大学生自主创业,又存在一定的可行性,其主要表现在大学生敢打、敢拼,又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同时国家为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在经济、政策上都给出了一定的优惠。总之,我国大学生创业的大门已经打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憧憬着有朝一日能实现自己的创业理想。

三、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意义

由于我国的国情以及我国高等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起步比较晚,因此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开展创业教育还任重而道远。而创业教育的目的就在于让毕业生在了解和掌握创业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特点,合理定位,确认自己是否适合创业。因此在大学生创业具有风险性和可行性的双重矛盾基础下,高校就业开展创业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更具有很重要的社会意义和教育意义。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我国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基本要求

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样化的发展,面对知识经济和新技术革命的机遇与挑战,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将成为一国竞争力的主要决定因素,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需要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的人才。

我国高等教育必须紧跟时代发展,与国际接轨,大力发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尽快提高大学生素质,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适应知识经济和国际竞争的需要。因此,必须从科教兴国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

(二)高等教育素质教育的深入和具体化

创业需要综合素质,创业者应当具备创新者、管理者、企业家、社会活动家等角色的多种综合能力。大学生创业教育就是要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大学生的兴趣和能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大学生创业教育是一种具体、特殊的教育模式,是高等教育素质教育的深入和具体化。

(三)解决大学生就业压力的有效手段

当前,大学生就业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就业的形势日益严峻,就业的压力越来越沉重。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技能,提倡和鼓励大学生自谋出路和自主创业,通过创业来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无疑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一个大学生的创业成功,可以带动几个甚至一大批大学生的就业,从而大大缓解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初中音乐教育改革论文 篇二

初中音乐教育改革论文

初中音乐教育改革之我见

张云仙

荥阳市刘河镇初级中学,河南 荥阳 450100

音乐教育要改革,要进步,要切切实实提高其教学质量,就要在素质教育之大环境中,依据新课程标准,改革音乐教学,积极踏实地探索中学音乐教法。素质教育要求我们的教育灵活多样,寓思想于教学之中,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过去,为了搞“应试教育”,有些学校不重视音乐教学。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教育的春天来了,音乐教学受到重视、欢迎,有些地方甚至达到火热程度。现笔者结合实际,就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教学视角的转变

新课标要求教学内容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并且有益于他们解决社会问题,从而全面提高他们的音乐修养。因此,实施新课标,迫切要求教师转变原有的课程价值观,多渠道开发课程资源,以多元的视角审视音乐教学。现代社会生活中,随处可见大量音乐资源。诸如,礼仪音乐(节日、庆典、队列、迎送、婚丧)、实用音乐(广告、健身、舞蹈、医疗)、背景音乐(休闲、餐饮、影视),这些音乐同大家的生活密切相关。了解音乐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热爱音乐、热爱生活,进而让音乐伴随终生,提高生活品位。在设计具体教学中,引导学生从生活体验人手,从自身音乐经验出发,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及音乐现象,主动去探索、思考音乐与人生的关系,使音乐学习成为一项生动、具体、艺术化的生活体验。比如,我在一节音乐课上,让学生欣赏世界风光的幻灯片,要学生评价和修改里边的音乐音效。学生积极性很高,这节课就上得非常生动有趣,还让学生学会了关注自己身边的一切音乐现象。

二、音乐教育与思想道德素质

优美高尚的音乐,蕴含着潜移默化的高尚情操,声情并茂的音乐艺术是塑造中学生灵魂的有力手段,对中学生的精神起着激励、净化、升华的作用。能逐渐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培养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提高分辨“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的能力。使中学生在思想、道德、性格、情操、修养各方面发生变化,培养一种爱憎分明的道德情感和自觉的道德信念。

三、音乐教育与情意素质

在音乐教育活动中,极注重培养中学生的情意素质,使学生的品格和个性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爱因斯坦有一句名言:“智力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性格的伟大”,“性格”从广义上是指人的情意素质,它包含着情感、思维、兴趣、气质、意志、毅力等非智力因素,它常伴随着一切智力活动。(音乐教学论文 )中学生在学业和将来的事业上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非智力因素的养成。而音乐教育是心灵的塑造、情感的培养、个性的发展、辅助非智力因素养成的好帮手。音乐艺术既表现人们的感情,也表现人们的思想,但是并非抽象地表现,而是用生动的形象来表现。音乐是一门最擅长表达情感的艺术,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当优美、健康的音乐与人的生理、心理的节奏、旋律产生共振协调并被陶醉时,使人产生一种高尚的、正义的、道德的、灵魂升华的情感,使人充满了对人生的希望和追求,对生活、生命和整个世界的挚爱,增强了奋斗的自信和力量。

四、教学重心的转变

1.丰富学生体验,培养其表现能力

新课标提出,要“培养学生自信演唱、演奏能力及综合性艺术表演能力,发展学生的表演潜能,使学生能用音乐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并与他人沟通、融洽感情。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使学生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情感的陶冶。”在我们的音乐教学中,其实,每节课、每个音乐知识都需要情感的投入,教师要做好正确的启发和导向工作,让学生在每次音乐学习过程中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美的享受。

2.培养个体创造、探索精神

由于音乐的自由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给人们对音乐的理解与表现提供了想象、联想的广阔空间。因此,音乐是创造性最强的。艺术之一。如果仅仅把音乐创造融在其他音乐教学内容中,就不可能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审美育人的作用。只有把音乐创作作为中小学音乐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独立出来加以强调,中小学音乐教学才能获得最大的教育教益。

3.丰富音乐教育的人文内涵

音乐教育具有人文属性:因此,在教学中要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的群体意识和合作精神,尤其在具体的艺术实践活动中陶冶这种情操。如在排练合唱时,使学生明确自己声部所处的地位、应负的责任、声部进入与退出的时间、力度的把握、音色的调节……这一切,只有各自把握好自己的分寸,才有可能创造出美好的合唱效果。还有在准备服装、道具、化装、后勤等事物上,都可以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和合作精神。

总之,我们只有不断审视个人教学与音乐新课标的标准、理念的差距,加强音乐教育教学的自身建设,完善音乐课程体系,推进美育的发展,才能真正使新课标倡导的全新教育理念落实到日常的音乐教学中,完成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有关教育改革的论文 篇三

《改革教育改革》

摘要:新中国60年来的教育历程大体是一个改革的过程。其间诸多重大教育改革,均为基于政治一经济需要和逻辑推论而操持的教育改革。建国初年,伴随着新民主主义教育政策的颁布,思想改造运动政治化地整饬了教师的角色;“52调整”既是经济重工业的迫切需要,也是政治整齐化的重大举措;“85决定”则直接造就了此后20年转移政治一经济义务的“义务教育”,并与重点学校制度一道使教育公平问题积重难返。1992改元市场经济以降,教育改革,尤其高等教育改革惟经济主义马首是瞻,走上“扩招”、“升级”、“并校”的产业化和大跃进之路。作为政治一经济改革的教育改革,要么沦为政治的工具,要么用于经济的筹码,抑或受二者钳夹,效果堪忧。有必要改革教育改革,走向作为社会一文化的教育改革,并保有文化视野。

关键词:教育改革;政治一经济改革;社会一文化改革;教育社会学

改革与发展是这个时代的主题,也是我国教育的主题和任务。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教育历程,大体亦是一个改革的过程。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教育投入大幅增长,办学条件显著改善,教育改革逐步深化。但60年来的教育改革,特别是其问诸多重大教育改革,均为作为政治一经济的教育改革,亦即基于政治一经济需要和逻辑推论而操持的教育改革。

一、作为政治一经济改革的教育改革

作为政治―经济改革的教育改革,贯穿60年来的教育历程。撇开““””期间教育的全面政治化这类极端情况不论,举其要者就有:建国初年的思想改造运动与教师(知识分子)角色政治化重塑;经济重工业化、政治整齐化需求与院系调整;80年代教育体制改革与政府政治、经济责任转移;90年代市场经济改革,教育产业化。

1 思想改造运动:教师角色的政治学重塑

教师的政治一经济学作用历来受到当政者的重视。列宁就曾制定了团结、教育、改造和建设教师队伍的政策。“改造”作为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亦成为新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早在1939年《大量吸收知识分子》、1941年《改造我们的学习》及1942年《反对党八股》和《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毛泽东就多次阐释了改造知识分子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新中国的施政纲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简称“共同纲领”)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伴随着这一新民主主义教育政策的颁布,对于教师(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运动政治化地铺开了。尽管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自共产党在军事上取得绝对优势之时就已经开始了,但“思想改造”作为专有名词出现是在1949年开始的,并迅速成为广泛流行的常用词并广泛运用于具体革命实践,从而在50年代推展成为一种“思想改造运动”。

1951年10月23日,毛泽东在全国政协一届三次会议上定下了思想改造运动的基调,并阐明了其政治一经济学任务:在我国的文化教育战线和各种知识分子中,广泛地开展一个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的运动。思想改造,首先是各种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是我国在各方面彻底实现民主改革和逐步实现工业化的重要条件之一。是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认真开展高等学校教师中的思想改造学习运动》,掀起了高校的思想改造运动。稍早的10月13日,《人民日报》社论《稳定和发展小学教育,培养百万人民教师》要求:“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认真改造思想,使自己逐步地真正够得上“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11月1日出版的《人民教育》杂志第4卷第1期发表题为《人民教师必须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社论,其中提到,人民教师和一切人民教育工作者是“新中国儿童、青年的灵魂工程师”。11月30日中共中央发出的《关于在学校中进行思想改造和组织清理工作的指示》要求:“必须立即开始准备有计划、有领导、有步骤地于一年至二年内,在所有大中小学校的教职员和高中以上的学生中,普遍地进行初步的思想改造工作”,“在大中小学校的教职员和专科学校以上(即大学一级)的学生中,组织忠诚老实交清历史的运动,清理其中的反革命分子”。1952年1月5日,全国政协相应作出《关于开展各界人士思想改造的学习运动的决定》,思想改造运动就此在全国范围内铺开。

事后看来,所谓思想改造,就是以无产阶级的思想取代所谓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思想,而思想改造运动直接的触发点,是为了整肃教育界欧美派的知识分子,以确立无产阶级思想和党委在学校中的领导地位,从而实现“共同纲领”中新民主主义教育之目标,即将“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教育改造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教育。中宣部针对当时各地运动中出现的一些混淆概念而特地发布的《关于教师思想改造和组织清理的几个问题》(1952年8月17日)对此直言不讳:“这个运动的目标主要是:肃清封建、买办、法西斯思想,划清敌我界限;批判资产阶级思想,划清资产阶级思想和工人阶级思想的界限;在学校中树立工人阶级的思想领导。”思想改造运动及其伴生物思想检讨浪潮,首先以高校、中小学教师的政治学习运动为标志而掀起,并形成了频繁性、相关性和连带性等鲜明特点:走马灯似的运动使新生的中国元气大伤,社会和政治进入一种无法可依、无理可讲的动乱中,知识分子生存境遇每况愈下;开了“学生整老师”的先河,以致在后来的““””中,“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一开始便在红卫兵、革命小将面前俯首称臣;“连坐”方法和“人人洗澡过关”式运动殃及广泛,50年代初,参加运动的高校教职员达91%,中等学校教职员达75%。

思想改造运动的影响广度触目惊心,乃至有学者总结道:“在中国,凡是在那风雨如晦、万马齐喑的年代生活过的人,他可能从没受到过表扬,但不可能没做过检讨;他也可能从没写过情书,但不太可能没写过检讨书。”而其影响深度更是难以估量,经此思想改造运动,“政统”与“道统”得以合一,多少硕学大儒为威武所屈,放弃“自由之思想,独立之人格”,“颂圣文化”一枝独秀,发展到空前规模。作家由自由创作变为国家计划生产,作品由争奇斗艳化为整齐一致,以致德国汉学家顾彬不无痛心地讥讽:“中国1949年以后的文学是几块钱的‘二锅头’,之前的文学是几百块钱的‘五粮液’……当代中国作家基本没有什么思想,他们的脑子是空的。”教师则因思想改造运动而“统一了”思想,其角色被塑造为作为匠人的“人类灵魂工程师”。由此,教育与教师所有的工作都致力于培养适合生存于“新秩序”中的“新人”,而这个新秩序的世界是一个规范无所不在的总体,个体所有的癖性――被定义为杂草、边缘、未教

化――都需要被铲除,在塑造新人的实践中,教育者充当起社会生活的立法者,成为国家权力的延续。

2 “52调整”和“85决定”:教育改革的政治一经济学协奏

上世纪50年代,与在各大高校相继开展的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同时进行的,是院系调整。院系调整的主方向就是“向苏联学习”。1952年6月至9月,中央政府大规模调整了全国高等学校的院系设置(简称“52调整”),把民国时代的现代高等院校系统改造成苏联模式的高等教育体系。经全盘调整后,全国许多高等学校被分拆,大力发展独立建制的工科院校,相继新设钢铁、地质、航空、矿业、水利等专门学院和专业,工科、农林、师范、医药院校的数量从此前的108所大幅度增至149所,而高校数量由1952年之前的211所下降到1953年后的183所,综合性院校则明显减少。

这次教育改革的一个动因就是经济重工业化的需求。新中国需要大量工科技术人才,教育的重心被放在与经济建设直接相关的高等教育,尤其是工程和科学技术教育上;教育计划与经济建设计划紧密相连,按产业、部门、行业甚至按产品设立学院、系科和专业(例如拖拉机学院、坦克系等等),确定招生和学生分配。显然,这是一种培养“专家”的教育体制。而且,正如农业合作化和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迅进一样,伴随着抗美援朝和苏联专家的来华,以及领导们对自办的中国人民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信心的增长,这次教育改革很快狂风骤雨、一往无前地在1952年开展起来。除了经济驱动之外,这次教育改革的另一个目的和功能就是政治整齐化。经此调整和改造,高校从此失去自主权,特别是教学自主权,社会学、政治学等人文社科类专业被停止和取消,私立教育退出历史舞台。历史地看,院系调整实乃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令高等院校元气大伤的改革,由此,中西的通识教育都被扬弃,只生产“听话、出活”的工匠,再无独立的思想可言,甚至出现了一些为顺应政治斗争需要,科学泰斗公开发表文章肯定“亩产万斤”,原子物理学家发表文章论证大气中核试验的放射微尘于生物无害的怪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跳过六七十年代的““””,值得关注的是1984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其中被邓小平认为“最重要的”第九条,中心内容就是关于知识和人才、科技和教育的。旋即,1985年出台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简称"85决定”)。客观地说,这一教改纲领在一定程度上引领和实现了“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的改革初衷,而且它可贵地确认,义务教育为现代生产发展和现代社会生活所必需,是现代文明的一个标志,责成制定义务教育法。但与此同时,它也确立了对后来我国城乡教育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教育制度――“分级办学”,并授权“地方可以征收教育费附加”。“85决定”明确提出:“把发展基础教育的责任交给地方,有步骤地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根据本地区的情况,制订本地区的义务教育条例,确定本地区推行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步骤、办法和年限”,“基础教育管理权属于地方”,“省、市(地)、县、乡分级管理的职责如何划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决定”。随后,国家教委发布的《关于实施(义务教育法)若干问题的意见》(1986年9月)进一步规定,农村中小学校舍建设投资,以乡、村自筹为主。后来的实践中基本上采用“县办高中、乡办初中、村办小学”的做法。

“分级办学”作为此次教育体制改革的一项实行城乡教育分割的制度,连同“地方可以征收教育费附加”的政策授权,将本应主要由国家负担的义务教育的政治一经济责任和义务,转嫁给了农村和农民。其结果是不仅加重了农村和农民的负担,而且造成了农村教育的滞后和城乡教育差距的延续与扩大。据有学者考察,在1986~2000年的15年间未能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农村少年儿童高达1.5亿人;在高中和大学阶段,城乡教育机会的差距超过改革以前;而这种状况有可能促使未来的城乡关系朝着更加不平衡的方向发展。就连当时的主事者也坦诚,1986年《义务教育法》颁布后,因在“钱”上遇到羁绊,只能依靠“人民教育人民办”这种方式,把义务教育的过半费用推给农民和企业承担,以致我国“20年来的义务教育是以加重农民负担为代价取得成就”的。回首看,“85决定”直接造就了此后20年转移政治一经济义务的“义务教育”,并与重点学校制度一道使教育公平问题积重难返。

3 扩招、升级与并校:教育改革的经济学亢进

时间到了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等鲜明论断;是年秋,中共十四大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随即,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简称“93纲要”)提出:“初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科技体制改革相适应的教育新体制。”这为日后教育改革迈向事实上的、无以问责的市场化、产业化、大跃进开启了绿灯。

1992改元市场经济以降,大规模国企改制开始推行,不少国企纷纷倒闭,大规模接受大学生的能力远不如前,于是1996年国家开始了双向选择、自由择业的试点,至1998年大学生由国家分配工作的制度基本取消。从1992年到1998年,国企改制、市场经济改革等导致的失业(“下岗”)人群大规模出现。与此同时,经济增速放缓、国内需求疲软。困局当口,经济学者汤敏向中央提交了《关于启动中国经济有效途径――扩大招生量一倍》的建议书,建议扩大招生数量。其中最诱人的理由就是,扩招可以一举解决经济和就业两大难题:扩招可以拉动内需,确保经济增长8%的目标;扩招可避免年轻人进入就业市场,从而形成与大量下岗工人竞争的恶性局面。建议被采纳,以“拉动内需、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缓解就业压力”为目标的扩招计划旋即出台。1999年当年,招生人数增加50多万人,招生总数达160万人,增长速度达到史无前例的47.4%。从1999至2001年,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3年间的平均增幅为33.5%,从1999至2004年,6年间的平均增幅高达24.8%。“十五”规划提出的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在2002年提前8年实现。扩招数量之巨、速度之猛,超出了建议者当初“3年扩1倍”的建议,6年扩了超过5倍;也超出了1999年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把高考录取率“提高到2000年的11%左右”的计划;更超出了“93纲要”中“使高等教育规模有较大发展、结构更加合理、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的愿望。这为日后的研究生“大跃进”和大学生就业难埋下了必然发芽的种子。

尽管迟至2005年“教育产业化”才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而被叫停,但把教育作为产业操持的经济学思维自改革开放以来就存在并日益走强:1984年国家统计局把教育划分在第三产业的第三个层次;199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第三产业的决定》明确把教育事业归属于“第三产业”,“包括教育事业等现有大部分福利性、公益型和事业型第三产业要逐步向经营型转变,实行产业化管理”;1999年江泽民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切实把教育作为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的知识产业和关键的基础设施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这些都成为“教育产业化”思潮和实践的政策依凭和思想导向。正如有学者所言,无论实际动机还是发展路径,90年代末的高校扩招是当时“教育产业化”思潮的产物,有很强的经济主义属性。

大学教育产业化、毫无理性的大学升级、假大空的并校风,这被有的学者概括为我国教育改革特别是大学体制改革的3大明显败笔。该学者认为,伴随着教育产业化改革,大学升级非理性冒进,学校变学院、学院升大学,中等师范学校几乎绝迹、高等专科学校难以寻觅,代之以到处林立的“大学”。而升级的动力则来自于政绩需要,各级政府用政治方式和经济思维抓教育改革。如果说大学升级的动力和地方利益有关,大学合并则显然来自上层,硕士点、博士点、一级学科、二级学科、研究基地之类的都要上面来批,这样就强行制造出高校合并的机制来,结果是事与愿违,大学合并了,不但假大空而且失去了各自的特色,只是一种变相的权力再分配而已,把数条帆船拼接在一起是成不了航空母舰(世界一流大学)的。与高校扩招并行的,却是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一直徘徊在2.5%上下,是一条平缓的直线;支撑高校“跨越式发展”的,一是学生的学费,二是通过“银校合作”方式向银行贷款,它导致了巨额的高校负债,这种国家不增加经费投入而大规模发展教育的模式,包括公办大学大规模举债、大建“大学城”、举办高收费的“独立学院”,连同基础教育阶段的公办学校转制等等,都是我国特定历史阶段教育改革的“特殊”产物。

二、教育改革作为社会一文化改革

诚然,教育有问题,但从来都不全是教育的问题;教育需要改革,但从来都不全是教育本身的改革。实践表明,如果仅仅或者全部把教育改革作为政治一经济改革,便会要么把教育沦为政治统治的工具,要么把教育用于经济指标的筹码,抑或受二者钳夹,其负面效果所在多多,未来前景着实堪忧。作为政治改革的教育改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因着社会主义改造而势在必然,并在“”期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作为经济改革的教育改革,在过去20多年里因着中国经济的市场化改革浪潮而随波逐流,并在申讨和危机中亟待转型。教育改革转型的主题便是:从作为政治一经济改革,特别是作为经济改革的教育改革,走向教育改革作为社会一文化改革。

1 教育改革:从以“经济改革”为中心到以“社会改革”为中心

改革教育改革,或者说教育改革的转型,既有政策背景,亦不乏学理支撑。从宏观政策而言,从21世纪初尤其是中共十六大开始,陆续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等改革目标,把治国理政的视野拓展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人的发展各个方面。特别是“和谐社会”这一改革目标的提出,表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布局已经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先进文化的三位一体,提升为包括和谐社会在内的四位一体,“社会建设”尤为瞩目。2011年10月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则作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文化发展”提上重要议程。就学理而言,在任何社会,改革可以分解为政治、经济和社会3个方面,借鉴国际经验,中国的分解(渐进)式改革要经过经济改革、到社会改革、再到政治改革这样一种“三步走”的“最优实践”(best pinice):经济改革的主体是生产(做蛋糕),社会改革的主体是分配(分蛋糕),政治改革的主体是分享权力。过去二三十年,中国改革以“经济改革”为中心,未来二三十年,需要转移到以“社会改革”为中心。

经济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市场经济,自1978年至21世纪初,主体的改革是经济改革,特别是1992年以来,基本确立了市场经济。2010年中国的经济总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据估计,2030年的中国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经济强国,经济总量相当于美国的2.0~2.2倍,人类发展总值相当于美国的3.2倍。从2l世纪初尤其是中共十六大之后,中国改革已经进入了以社会改革为主体的改革阶段,社会改革的目标是“和谐社会”,社会改革的核心在于社会制度建设,包括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环保等方面;社会改革的关键就是要处理好发展(“亲商”)和稳定(“亲民”)的平衡。中国改革从以“经济改革”为中心到以“社会改革”为中心的转移,为教育改革从作为政治一经济改革走向作为社会―文化改革,提供了时代背景、行动依据和现实可能。

2 作为社会一文化改革的教育改革

作为社会一文化改革的教育改革,远比作为政治一经济改革的教育改革更为困难。因为“经济改革说穿了,就是要把人最邪恶的一面释放出来,让每个人去追逐私利”,而“社会改革就涉及公共利益,是要有利他性的,要为公共物品掏钱……中国对社会保障、公共教育和医疗的投入与GDP总量相比是非常低的”。这说明,社会改革比经济改革更艰巨。改革教育改革,使之走向作为社会一文化的改革,起码要做到一个确保,施行两种解救,具备一个视野。

首先,要确保教育的公益性和教育公平。前述1986~2006年20年转嫁国家和政府责任于农民的“义务教育”,连同重点学校制度一道,使教育公平问题积重难返,并在近年来市场化浪潮的冲击下雪上加霜。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是“社会的基础性公平”,包括教育在内的社会改革,对中国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具有极端重要性。当前,教育不公突出表现在少数优势群体的“过度教育”和广大弱势群体的“教育不足”上,无论是教育过度还是教育不足,都会有巨大的社会政治代价:就教育过度(一方面是缺乏大量技术工人,另一方面是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而被继续攻读学位)而言,过度教育意味着过度期待,过度教育经常培养的是运动家和革命家;就教育不足而言(社会的流动更多和金钱的多少相关联,而和自己的努力与才智越来越不关联),教育制度失去了人才培养的功能,教育提供给弱势者的不是希望而是怨恨,在中国历史上正是这些深感社会不公的基层知识者带头起来改变历史的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是政府的职责”,国家和政府要加大补偿和纠错力度,确保教育的公益性和教育公平。毕竟,教育从根本上说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为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创造各种基本条件的事业。作为社会改革的教育改革,最紧迫的任务就是使弱势群体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的学生、城市民工子弟及弱势群体子弟享受到教育的“国民待遇”,确保其受到公平的教育这一基本人权。而且,教育必须连同住房保障、医疗保险等社会改革配套进行、统筹协调,走出我国“低人权优势”的发展模式(以自我剥削的方式成为别国透支的对象)和社会保障(住房、医疗、教育)“负福利”状态(农民及城市弱势群体无福利待遇),确保社会保障的“低福利”(相对于穷富都保的“高福利”而言,就是只管最穷的人,如美国的医疗保障只保65岁以上的老人和贫困线以下的穷人,占总人口的18%;而在中国近似的覆盖率中,公费医疗80%却用在领导干部身上)。

其次,施行两种解救。一是把教育改革从作为政治,特别是作为经济改革的范畴中解救出来,归位于社会改革领域。我国既有的教育改革,从根本上说是服务于政治和经济的,是对不同历史时期政治需要、经济需求的政策表达,“教育改革的根本动因不在于教育自身,而在于社会经济和科技进步提出的客观需要,教育改革的价值诉求明显侧重于国家主义和经济主义等”。改革开放至今,教育还是政府的一部分,教育部还停留在计划经济的水平,权力越来越多,垄断和审批大多数教育资源。只要教育界还是政治的一部分,就不会成为一个具有自治性的组织,就不会成为有高质量的教育机构;只有当教育界发展出自主性的“行规”来约束自身和评价自身的时候,才有可能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来。教育体制的官僚化或者说行政化已经到了不可容忍的地步,教育以权力为本、以经济利益为本,权力和经济利益是教育行政部门针对教员使用得最得心应手的手段。二是解救教育于政治、经济,就是要树立和发展教育的自主性。为此,要抵制教育改革的独断和盲目决策,进行政策论证,充分吸纳社会意见。同时要恢复教育改革作为社会改革的基本权利,剔除行政权力的侵蚀和干扰。譬如,按国际惯例,刊号本来不过是一组数字而已,都是无限供给,按需分配,无须耗费什么成本,从根子上说,出版权本来也是作为基本人权的表达权的派生,但我们的体制却把这种本来属于社会的权利转化成了行政权力,对刊号实行严格的行政管制,实际上是变可无限再生资源为不可再生资源,变无限供给为有限供给,变平衡供给为紧缺供给,使得刊号奇货可居。这不但造成了刊号身价马上扶摇直上、以刊号折抵金钱等诸多乱象,还干扰和侵蚀了学者的表达权。再譬如,官僚化的教育评审制度作为教育政治化加经济化的畸形产儿,信奉“科学文献索引”(所谓SCI,类似的还有CSSCI等)这一“愚蠢的中国式观念”(stupid Chinese idea),把国外用于帮助科研人员有效获取文献信息的检索工具SCI,引进和异化为学校排名、项目评审、科研申报、评价奖励等几乎覆盖所有科研领域的最重要乃至惟一的评价标准。教育部门之所以乐此不疲地引进和改装各种评审制度,并主动自创,无非是要确保教育官僚的专制权力以及由此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

再次,保有文化视野。我们的教育改革,往往施以“革命的”手段,推行“一刀切”,强调“跨越式”发展(很多时候实为“大跃进”),充满“乌托邦”色彩,而与此同时,常常不注重对历史积淀与文化传统的保全、敬重和守护。正如有学者所言,作为一种社会改革,教育改革不是要砸碎旧制度,重建什么新制度,而是在承认现有制度性质的前提下对其进行自我调整和完善,但既有教育改革却呈现出过多的“教育革命”画面,教育变革“泛革命化”(包括当代“泛改革化”或简单把改革看成革命),缺乏文化自觉和文化视野。“文化视野”把握多元价值,强调兼容兼顾,以文化视野审视教育改革,要求我们极教育研究之“高明”,而道实践运作之“中庸”,从思想行动两方面双管齐下,多元整合,文而化之。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改革怀有“保守”自觉,警惕“激进”行动,克服“商业化”侵蚀,注重文化的积淀、传承与精进。

参考文献:

[1]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记(1949~1982)[z],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2]商昌宝,作家检讨与文学转型[M],北京:新星出版社,2011

[3]毛泽东,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2册)[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

[4]资中筠启蒙与中国社会转型[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5]刘云杉,“人类灵魂工程师”考辨[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1):19-32

[6]中共中央,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Z],1985年8月27日印发

[7]张玉林,分级办学制度下的教育资源分配与城乡教育差距――关于教育机会均等问题的政治经济学探讨[J],中国农村观察,2003,(1):10-22

[8]马昌博,义务教育,这20年为何这么难?――对话全国人大会委员、国家原教委副主任柳斌[N]南方周末,2006~10-12(A3-4)

[9]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Z],1993年2月13日印发,

[10]杨东平,关于高等教育的“中国模式”[J],江苏高教,2011,(1):5-8

[11]郑永年,保卫社会[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1

[12]郑永年,中国改革三步走[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1

[13]胡鞍钢,2030中国:迈向共同富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14]石中英,教育公平的主要内涵与社会意义[J]中国教育学刊,2008,(3):1-6

[15]文东茅,促进教育公平是政府的职责[J],理论视野,2008,(7):26-29

[16]劳凯声墩育体制改革的公益性诉求[J],理论视野,2008,(7):23-26

[17]何迪,鲁利玲,反思“中国模式”[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18]石中英,张夏青,30年教育改革的中国经验[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5):22-32

[19]笑蜀,刊号奇货可居折射精神生产困境[N],南方周末,2007-12-6(E29)

[20]葛金国,文化视野中的教育改革[J]教育学报,2011,(5):12-21

教育改革贵在创新论文 篇四

教育改革贵在创新论文

【摘 要】本文主要论述,在当前教育改革的热潮中,如何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努力。

【关键词】改革教学培养创新能力

民族的发展靠科学,科学的发展靠教育,教育的发展靠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果不能创新,不去创新。一个民族就难以发展起来,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造人才的摇篮,肩负着特殊的使命。”随着教材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方法的改革也日渐深入,不论是教材改革,还是教法改革,都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核心。因此,开展创新教育,造就创新人才,是经济时代到来的需要,是科学发展的需要,是社会发展、民族进步的需要,是党和人尽赋予我们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那么,我们如何实行创新呢?经过研究,我们觉得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创新教育。

一、深入学习创新教育理论,努力提高创新教育意识

学习掌握创新教育理论,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起点。学校应当组织教师首先认真学习创新教育理论,深刻掌握创新教育理论的实质,把创新教育理论融入自己的学习和教学之中。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教育,让广大教师认识到不仅要教书育人,更要掌握创新知识,培养创新人才,增加为国家、为社会服务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二、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平等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创造性的形成,真正实现学生是教学主体地位的要求。因此,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去,要做学生的朋友。我们应尽量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发扬民主,做到学有所思,读有所得,读有创造。在教学中经常做到民主、平等的与学生交流思想,讨论问题,鼓励学生反驳、反问、更正和补充教师的意见,满腔热情地肯定学生的创造精神。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可见,营造一种民主、和谐、开放的课堂气氛多么重要。在这种氛围中,教师由领导者变成了学生的指导者和朋友,由“教”变成了“导”,从而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建立适应的管理机制,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目的的创新教育,除了要求以教学为主渠道研究创新教育的是方法外,还应建立与创新教育相适应的管理机制,首先是学校要给每一位教师创造一种平等的外部环境,使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管理者要努力创造宽松和谐的环境,使人们在和谐的环境中全面发展,提高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创新教育素质。

不仅如此,教师也应给学生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一个人在轻松自在的心里状态下,才有可能出现创新思维的灵感,为此教师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要创造宽松和谐的教育,要改变传统的、落后的陈腐观念,树立现代的教育观、教学观和学生观。

四、制定创新的激励机制,保障创新教育的顺利进行。

学校要在充分发挥民主的基础上,与教师共同制定创新的激励机制,发挥班集体的作用。形成鼓励创新、鼓励提问、鼓励发明的良好校风,把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作为评价教学成败的一个重要标准。在评价时,要注意激励机制的合理性。事实上,创新教育的培养并不是要求教师和学生每天都有独到的做法和专利产生,而是通过教育,使学生具备创新的基本素质。

五、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要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除了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创新氛围,还必须破除学生对创新的神秘感,让学生明白人人具有创造性。现代创造学理论指出:“人人都有创造的潜能,这种潜能是可以开发和培养的。”因此在教学中要尽量让学生多说、多动,让他们自由发挥、大胆设想。对学生富有创造意的“点子”,即使不完美,甚至有缺憾,也不横挑鼻子竖挑眼,要创设情境,提供机会,启发学生从思维的障碍中冲出来,培养他们勤于思考、独立思考、善于想像的能力,创新的火花就会不断地迸发闪烁,品尝思考之乐趣,产生愉快之体验,从而激发他们的创新兴趣,唤起了他们的创新欲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六、改革课堂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造力来自创新思维,培养创新思维是培养创造力的关键。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必须突破消极的定势束缚,打破固定的思维锁链,不断变换思考角度,努力求新、求异、求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没有“标新立异”,就没有发展,也就没有超越。因此,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敢于“标新立异”,不盲从别人的结论,另辟蹊径,大胆求异,思人所未思,并在已有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七、学会创新学习,提高创新能力。

教学过程实质上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就是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要鼓励学生不难师、不难书、不轻信现成结论,进行研究性学习,重在自己的判断推理。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只有突破思维定势的羁绊,才能学得实、学得深、学得活,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例如,针对千人一面、众口一词的课堂作文、应试作文,北京大学等七所全国重点大学和上海《萌芽》杂志社联合举办了首届“新概念”、“新表达”“真体验”的主张,其中在“新思维”这条中提倡:“创造性发散思维,打破旧观念、旧规范的束缚,打破僵化保守、无拘无束。”在这一次活动中,涌现了一批体现个性,富有创意的佳作。这些虽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发现,却是同学们敢于摆脱条条框框的束缚,突破定势思维的表现,应给予极高的评价和鼓励。

八、拓展创新的空间,树立“大课堂”教育观。

教师应树立“大课堂”的教育观,做到课内和课外的有机衔接,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紧密结合。课外学习能促进课内的学习,使在课内学到的知识得以巩固和拓宽,“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据说,美国工程师杜里埃在思考如何解决使汽油与空气均匀混合,从而使内燃机有效工作的难题时,受妻子手中喷雾香水的启发,想到如果把汽油变成雾状送入发动机的气缸中,问题不就解决了吗?由此,他发明了发动机汽化器。这个故事揭示的道理,正是创造性思维的关键所在。这说明,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方法有时可以相互借鉴和学习。事实上,大多数最佳创意均来自跨越专业学科领域,向其他领域寻求创意及见解。艺术、商业、科学及技术等之突破性进展,往往是由于不同学科的相互交流所致,这些成功经验,给教师有益的启迪,值得借鉴。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内的“大课堂”,科学系统地指导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实践”机会,拓展学生的创新空间,在丰富多彩的创新活动中,强化创新意识,弘扬创新精神,激发创新灵感,造就创新人格,培养创新人才。实施素质教育贵在创新。

国际金融教育改革对策论文 篇五

国际金融教育改革对策论文

一、国际金融教育存在的问题

1.国际金融专业的课程设置不合理

我们都知道,教育质量的好坏和所制定的课程存在极大的关系,国际金融专业也不例外。我国现如今的国际金融专业的发展之所以收到了极大地限制,出现止步不前的局面,其中第一个原因就是目前我们的国际金融专业的课程设计存在不足。我们现如今很多学校的国际金融专业的课程还只是延续以前的模式,很多知识随着时间的推移更换了教育的课本而已,并没有对实际的课程结构做出调整和改革,有的知识可能已经被现在的环境所淘汰掉了,而新出现的只是要求却没有得到及时的补充。这就会使得我们的学生所学到的内容不能很好地兑现。与此同时,现在我国的大学教育存在很多知识根本不用学习却占据着学生大量时间的现象,而学生真正感兴趣的可能由于时间的不足而不能得到学习。还有就是很多基础性的科目的教学实践过短,学生还没有搞清楚国际金融这个专业的基础知识就开始了高层次的、难度更高的课程的学习,这必然使得学生后期的学习效果大打折扣。课程设置的不合理使得我们国际金融教育的成果不是非常显著。

2.国际金融的教育方式单一且落后

教育质量的高低和教育方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好的教育方式所能得到的教育水平绝对的要比单一落后的教育方式所得到的教育水平要好的多。我国现在国际金融专业存在的第二个问题就是我们现有的教育方式和手段非常的单一和落后。很多学校虽然都开设了国际金融课程,去却没有真正的对这项课程的教育方式做认真的研究,很多情况下还是教师单一的在课堂上授课,学生听不听就不知道了。这种单一的教育方式使得教育的质量始终得不到提升,教育方式的单一和落后导致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大打折扣,最终使得国际金融专业的学习结构和实际的需要存在差距,不能够很好地适应国际经济的发展变化。

3.国际金融专业的考核存在缺陷

判断一个学生的学习成果离不开最终的成绩考核,成绩考核可以如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但现实的情况是,目前我们的国际金融专业的考核方式存在很大的缺陷,我国现有的学校百分之九十采用的都是单一试卷的考核,学生在整个学期不学习,在考试前突击一下同样可以获得很好的分数。这样的考评结果显然不能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如果我们不将考核形式扩展到学生的实际能力以及真正的对知识的理解上,那么考核就是无意义的,如果我们的考核方式不加以调整,那么还会有更多的学生学不到真正的知识,也就不能够应对国际金融行业的要求。

4.理论与实际相脱节

妨碍我国国际金融专业发展前进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的教育和实际情况是相互脱节的,我们的学生更多的只是掌握了书本上的理论而已,而对于如何将在这些理论运用到实际的情况,我们做的还远远不足。所以经常会出现我们培养出来的国际金融专业的学生理论知识非常的充沛,但实际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却非常的低下的局面。出现这样的情况还需要归结到我们的教育制度上,学生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和条件将自己所学到的理论在实际中加以运用。理论和实际的脱节使得学生缺乏实际运用的能力,实际的工作中无法面对日益变化的环境。因此,理论与实际相脱节的现象成为我们国际金融教育改革最需要注意的问题。

二、国际金融教育改革的对策

1.完善国际金融专业的课程设置

国际金融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出路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第一是继续深造,获得更高的学位,第二是工作,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其中第一种情况,深造完成之后依然要选择就业。因此,这给了我们一个非常大的启示,既然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工作,那么我们所开设的课程应该与工作的要求相挂钩。目前我国的国际金融专业存在教育课程的设置不合理,导致学生实际的工作能力得不到提升。因此,改进我们的课程设置成为国际金融专业教育改革的第一步。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向国外学习,国外的大学开展的课程都是与学生最终的工作相关的,不学其他无谓的课程。因此,要想改变我们现在的状况,我们需要做到以下两点:

(一)强化微观类金融课程的设置。现在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慢慢地从以往注重大的宏观环境转向为更加注重微观环境的变化,将更多的关注重点放在对这个行业的细微之处。因此,国际金融教育也要顺应这样的变化,更加注重的对微观类的金融课程进行设置,例如专门开一门研究各大公司国际贸易实务案例的课程,使学生不仅仅学习国际金融宏观方面的知识,同时加深对这个领域微观部分的了解;通过加强学生对国际金融行业微观部分的学习,可以帮助他们毕业后工作,能将自己所学的东西更好地运用。将宏观和微观结合起来学习,最终使得学生获得全面的知识体系。

(二)注重国际金融课程与其他相关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国际金融行业的发展不是独立的发展,而是与其他行业、其他部门通力合作的结果。因此,我们的国际金融专业的教育不能仅仅局限在本行业,还应该学习诸如英语、会计财务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与今后的实际工作是密不可分的,是对学生整体素质的一种提高。与此同时,在通过和其他学科交叉融合的过程当中,一方面也可以缓解单一学习国际金融课程所带来的枯燥,也可以使得学生将自己的学习策略和方法更好的运用开来,丰富学习体验,完善学生的恶知识体系。

2.结合专业特点采取多种教学方式

国际金融领域的发展变化是任何人都无法预测的,有时出现的问题可能并不是本行业的漏洞导致的,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学习更加地多元和全面。使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所产生的教学效果是不尽相同的,教学方式的选择也应当是多种多样的,而不是单一陈旧的。多样的教学方式能给学生带来新颖且更具吸引力的课堂,学生最终可以收获的只是自然也就比在单一成就的教学中所获得要多得多。所以,我们需要对我们的教学方式加以改变,放弃传统的教育模式,采取更为先进的教学方法。如我们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使得我们的课堂更加地生动具体,这样既可以加大学生的知识量,又可以使学生更加轻松的融入到学习中。其次,也可以将我们的教学环境移交到真正的企业当中,让学生看到企业实际的运作状况,研究真实的企业问题,使得学生的学习更加客观直接,对知识的掌握更有效。最后,学生主导课堂也可以成为我们尝试的方向,根据学生的问题有针对性加以解决。

3.配合实践教学进行考核方式改革

在前文当中我们了解到,目前我们的国际金融专业的考核方式存在很大的缺陷,很多学校的考核结果只是局限于期末的那一张试卷上面,这会导致学生在整个学期不学习,在考试前突击一下同样可以获得很好的'分数。因此我们需要将我考核形式扩展到学生的实际能力以及真正的对知识的理解上。具体的方式我们可以参照国外学校的考核方式,将学生的成绩分为理论知识学习部分和实际掌握程度两个方面进行考评。对学生理论知识的考评不要仅仅局限于期末的试卷分上,而是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当中的表现,例如每次作业完成的情况,以及课堂上的参与度等,结合期末的试卷分数最终确定学生的理论知识得分。对于学生实际掌握程度的测试,考核方式可以使有学生之间组成学习小组,模拟实际的国际金融状况,提出一些在实际中可能过出现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解决,考察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看看学生是否可以将所学的东西运用到实际中,而不仅仅只是会学习死知识,最终通过结合理论知识的考评对学生做最终的成绩确定。

4.强化实践环节培养实用型人才

我们进行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能够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奉献力量的人才,而不是只会读书却不能产生实际价值的“书库”,我们知道妨碍我国现在国际金融专业发展的最大的绊脚石就是我们的学习不能将理论和实际相互之间进行结合,我们大多数人学到的都是书本上的死知识,在遇到实际情况时应对能力以及处理方式都存在严重的不足。国际金融行业的发展瞬息万变,如果我们不能将理论和实践充分结合,我们的发展不会长远。因此,需要我们在日常的教育当中加大对学生运用能力的培养,学校以及政府部门应通力合作,与个别企业单位展开长久地交流,定期的将自己的学生输送到单位进行观摩学习。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不仅仅可以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为以后更好地工作提供支持和实践,还是一种激发学生再学习的途径,通过对理论的运用,发现自己知识体系的不足,可以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新的东西,达到理论和只是运用到实践中,在实践中升华理论知识这样的良性循环。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以发现在国际金融的教育中存在着例如教育形式单一、教育的内容不足以及教育和实际情况相脱节等问题。要想得到改变,获得新的发展,我们必须正视这些问题而不能对这些问题加以回避,而是实事求是地按照改进措施执行,国际金融教育才会变得越来越好;同时,在现在的国际金融教育改革中,需要将我们的目光扩展到更大的范围,结合我们的实际情况,向先进的经验或做法学习。最重要的就是不能固步自封,停滞不前。我们的国际金融教育改革应将注意力更大地放在实际的市场状况中,培养能够真正解决问题、创造价值的学生。将会给我国的国际金融领域输送更多合格的、高素质的人才,为我国国际经济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计算机教育改革探讨论文 篇六

计算机教育改革探讨论文

一、主要教学模式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地进步和发展,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形式广泛的被应用于学校的教学中。而随着这些形式的教学被应用,教学的方式方法也随之而产生变化。现在,凭借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形成的教学形式已经成为最与时俱进的教学形式。在我国的高校中,我们总是能够看到一些多媒体教室、屏幕投影教室以及经常使用的校园网络系统等一些充满现代化色彩的东西,这些就是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这样的现象已经普遍出现在我国的高校之中。而多媒体及网络技术在学校教育中最主要的应用领域应当是日常教学及考试考察的`网络系统,该系统主要划分情况如下:

(一)教学中教师的主导模块

不言而喻,在计算机教学中,对计算机的操作性要求是相当高的,要想对计算机教学进行改革,就必须立足于这些特征之上。传统的教学方式十分的直板,不生动形象,而且学生得到的知识是间接地,不容易接受和吸收。在对实际操作进行讲解时,往往浪费大量的口舌,仍得不到较好的效果。

(二)学生自主学习模块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现在的科技日新月异,世界联系日益密切,仅仅依靠教师的知识传授已经不能够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所以,学生要增强自主学习能力,自主的去学习更多的知识。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足不出机房就可以完成教学任务,但取得的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因此,在网络教学的新形式下,学生能够利用网络资源在较短的时间内学习到较多的知识,取得显著的效果。下面介绍一些学生的自学内容,以供参考。

1.教学计划:不同专业在一个学期内的教学计划,主要包含课程、课时、目标、课程属性以及预计达到的效果。

2.教学大纲:即每个学科的具体实施过程,主要包含,学时的具体安排、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使用教材、学生自学及资料等。除此之外,还包括学科最后结课的方式。

3.电子课件和教案:利用网络技术,做出一份与自己教学计划配合使用的电子课件以及每节课所使用的教案,还要为学生准备足够的教学材料。这样能够更好地使学生制定自己的教学计划,同时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到更多的知识。

4.电子书籍及配套素材:网络资源是极其丰富的,所以,现在的教学资源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学生所使用的教材了,许多不错的教学资源都顺应科技发展的潮流,出现了电子版本,在网络上就可以搜索到许多较好的电子书籍和配套素材。

(三)教学成果评价模块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学成果的评价往往取决于教师的作业分数以及考试成绩,这样的评价模式是十分单一的,不够全面。而网络教学中,通过日常网络教学过程,教室可以直接的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与此同时,利用网络环境,适时地安排一些学习检验,这样对教学成果的评价就会变得十分客观。

二、结束语

基于网络教学模式的计算机教学在被应用到校园中时,深深的打破了学校空间的桎梏,为更多的人提供了教学资源,同时资金投入较少,还可以实现共享,所以会愈加的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不可否认,在未来的几年中,我国的网络传播速度将会变得越来越快速,使得学校中的教学体系能够在网络上进行传播,我国基于网络教育的远程教育的发展前途一片光明。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6篇《教育改革论文》,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

316 135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