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部分职位竞争已超4500比1是怎么回事精选7篇

发布时间:

国考报名已经到了第9天,进入最后时段。数据显示,自10月25日开始,7天已有百万人报名,超过去年同期。从报名进展来看,已有热门职位竞争超4500:1。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下面差异网为您精心整理了7篇《国考部分职位竞争已超4500比1是怎么回事》,在大家参考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差异网给您的好友哦。

国考和省考哪个更容易上岸 篇一

在大学生看来,管他是国考还是省考,只要是公务员就行,并不会考虑其他的东西,但殊不知,选择国考和省考是会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的,我们先来说说国考和省考之间的差距。

“国考”指的是国家公务员的考试,岗位也通常都是国家级别的,多数的工作地点是在北京,如果大学生想要去北京发展的话,可以选择国考的,一旦上岸,未来发展前景是非常可观的。

“省考”的岗位主要是集中在本省,相对来说,省考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但如果学生想要留在本省的话,省考是最佳选择,像各省的教育局、法院等等都是在省考中去招录的。

从两者的对比来看,差别还是很明显的,如果学生参加国考的话,选择的机会会多一些,因为省考会受相关的限制的,于是就会有人说,那当然是选择国考了,想必国考的上岸率会更高。

国考难度 篇二

国考难度比较大,并不算好考。国考在国家性选拔考试中属于难度较高的考试,所以近些年来也有报名人数急剧攀升,机构改革导致招人有限,还有国考能提供更好的平台起点等因素的影响,国考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

1、报名人数剧增

国考的报考条件会比省考和市考限制更少,比如说很少有对户籍的限制,所以无论哪个省市的考生都能够报名,特别是对于想要在大城市落户的人来说,想要得到优秀的教育资源和户口,国考就是很好的渠道。

同时国考的岗位中为应届毕业生设置的数量较多,所以应届毕业生通常把它作为求职的第一站,当然近些年来毕业生人数连年攀升,基本的学历水平也不断升高,增加了国考的竞争力。

2、岗位数量有限

近些年政府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机构改革,很多机构都被缩减,所以招聘的人数也相对减少。一些热门岗位的热门程度也丝毫没有减少,但是如果选择在偏远或者基层地区,难度可能相对较小。

3、平台起点高

国考的岗位招录属于中央层面的,很多比如说中央部委,省市级别的岗位只在国考进行招聘,而省考的岗位,一般多是县乡级别的,所以在平台上就有差别,一旦考上之后仕途发展会更加广阔,很多能力优秀或者目标远大的人都会选择国考。

为什么国考部分职位会出现竞争比已超4500比 篇三

今年国考从报名进展来看,已有热门职位竞争超4500:1。

例如,青海省税务局曲麻莱县税务局“一级行政执法员(三)”一职,稳居报考热度第一。

该职位虽属于“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职位”,但截至1日20时,该职位报名审查通过人数已达4512人,报名待审查人数达337人。

从报名职位来看,据国家公务员局官网公布的数据,截至 2022年11月1日15点,2023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报名人数较少职位共有2040个,招录4549人,其中过审人数为0的职位超400个。

也有部分职位报名停留在个位数。例如广东海事局云浮海事局“一级行政执法员”一职,截至27日20时,审查通过1人,待审查人数为0。到了1日20时,报名数据依然没有发生变化。

有部分职位报名停留在个位数。对于国考报名“冷热不一”现象明显,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钱玉英表示,往年大多数报考热门的,都是条件设置较宽的职位,报考冷门的则往往是条件设置较严的职位。对于职位选择,钱玉英认为,2023年应届毕业生应珍惜国家给予应届生招录特殊倾斜的机会,选择与自己专业契合度高、竞争力相匹配的职位。

国考面试应该怎么备考 篇四

一、了解考情找方向。

国家公务员考试相对要求高、考察能力广,所以不同的单位也采取各种各样的方式比如结构化、无领导小组、材料结构化、结构化小组等等,这就需要伙伴们了解过往的考试形式,才能找对备考的方向,事半功倍。因此大家可以搜索往年试题,归纳出题特征,了解大致的考察方向,做好针对性的了解和学习,了解不同类别考试形式的题目特征、常见题型,提升相对应的面试技巧。

二、练习表达靠说话。

在往年面试中,常常有考生在考场上才发现自己高估了自身的表达能力,或磕磕巴巴、或不知所云,即使部分考生空有丰富新颖的想法,但却口不对心,这都导致考生事后懊恼、遗憾。因此语言表达是基础,也是需要常态化练习和提高的能力。因此建议大家可以日常朗读、多说话,注意音调起伏,素材可以选取过往面试的重点考察要素相关的资料,比如系列讲话、政策方针等等,也可观摩一些网上优秀的演讲视频并模仿,努力实现语言表达流畅跌宕,提升感染力。

三、注重积累常学习。

很多面试的场合里,都有伙伴感叹同组的考生知识渊博、出口成章,举手投足间表达出了自己的钦佩和羡慕,那如何也让自己成为那种考生,这就需要加强日常积累,不能“书到用时方恨少”。而积累的过程并非一朝一夕,且信息和知识的更新速度快、范围广,所以更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常常学习、终身学习,日常积累的知识都有可能成为我们在面试考场脱颖而出的有力武器,所以日常多看看热点新闻,多了解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社会各方面的相关知识,多学学日益完善的法律法规,充实自己的知识体系,打好有准备的仗。

四、减缓紧张多模拟。

面试考察的能力是多方面的,不只知识、表达、逻辑性等等,其中一项很重要的考察能力为心态。试想想,你容易紧张么?在这种正式的场合下,你会紧张么?在求职过程中如此重要的一环,你会担心么?所以调整心态让自己可以发挥出自己的水平显得尤为重要了。倘若没有过类似经历可能也暂时想象不到自己考试当天的状态,所以不如提前感受提前练习调整心态,在考试当天更轻松自如地应对。对自己心态不了解的尝试在公众面前发表一段讲话,有机会的伙伴也可模拟一下考场感受一下,通过不断模拟练习减缓自己高压下的紧张感,其实不容忽视。

国考和省考的区别有哪些 篇五

1、组织单位不同:国考由国家公务员局组织,省考由省公务员局组织。

2、招录单位不同:国考属于中央考录序列,包括中央党群机关、国家行政机关直属机构和派出机构、国务院系统参公管理事业单位,省考属于地方考录序列,包括各省市党群机关、行政机关、行政机关直属机构和派出机构、参公管理事业单位。

3、招考对象不同:国省考的招录对象需要在学历、专业以及户籍等方面均达到要求方可参加考试,国考和省考在招考对象的条件设置方面也有一定差别

4、招考范围不同:国考面向全国举行,省考大多在本省范围内举行考试,部分职位面向全国招录。

5、考试时间不同:国考一般是前一年10月中旬报名,11月底考试,参加联考的省份一般在当年4月下旬举行考试(2020、2021由于受疫情影响,省考联考时间都做了调整),北京、上海、江苏、山东和浙江一般会在春节之前完成笔试,四川等分上下半年两次考试,广东省广州、深圳两市有单独考试的经历。

国考部分职位竞争已超4500比1是怎么回事 篇六

今年国考从报名进展来看,已有热门职位竞争超过4500:1。

对于国考报名“冷热不一”现象明显,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钱玉英表示,往年大多数报考热门的,都是条件设置较宽的职位,报考冷门的则往往是条件设置较严的职位。对于职位选择,钱玉英认为,2023年应届毕业生应珍惜国家给予应届生招录特殊倾斜的机会,选择与自己专业契合度高、竞争力相匹配的职位。

在国考的众多岗位中,统计局可以说是一个十分受到考生青睐的岗位。国家统计局与税务局、铁路公安、海关、海事局、银保监会共成为国考“六大系统”,可以说是国考中的招录大户,招录人数可占到总人数的80%以上,而且福利待遇不错,全国有岗。

统计局既然为国考“六大系统”之一,招录人数自然是不会少的。国家统计局各调查总队既是政府统计调查机构,也是统计执法机构,属于一线岗位。国家统计局各调查总队基本上都会设有5年的最低服务期限,服务期内是不可以调动和辞职的。

国家公务员面试技巧 篇七

我们每个人在人生的道路上都会处理种种人际关系关系,父母、同学、朋友、同事……同样在我们很多公职类的考试当中人际关系的题目更是重中之重的,而很多考生由于自身的阅历和经验不足,在回答此类题目时要么因为过于真实而暴露缺点,要么过于浮夸而显得假大空,这些都容易导致考生在此类题目上失分,今天华图教育就给各位考生分享一些建议,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内容充“实”

人际题目想要取得高分,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要话可说。如果简单几句话就结束作答的话,考生是很难取得高分的,所以考生第一步要做的就是要掌握基本的答题思路。人际题目的核心其实就是要处理人际上的问题,那么我们在处理问题时其实完全可以多角度展开分析,比如可以去题干中找到题目的矛盾所在、可以深入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分析此类问题带来的影响以及如何去解决此类问题的对策等等,都可以成为我们分析的维度。因此,人际题目的第一步就是要做到内容充实有话说。

内功扎“实”

在我们考生充分准备或者自身有丰富的面试经验之后,往往会有“满瓶不动半瓶摇”的现象。简单来说就是遇到一道题目乍一看觉得非常简单,答起来自身也觉得很得心应手,但是却得不到高分,甚至会取得很低的分数,这就是内功不扎实的真实体现。随着公考的考试体系越来越完善,面试更加侧重对考生能力的考察,面试题目也更加的灵活多变,如果考生单纯的想通过“模板”取得高分已是难上加难,因此考生就需要扎实内功灵活应变。比如:有的人际题目的问法是“对此,你怎么看?如果你是小李,你该怎么办”那么其实我们在回答此类问题时既要分析看法也要有具体的解决办法,考生在准备过程中切记一定要充分分析题目,进行有针对性作答,避免千篇一律。

表达真“实”

人际关系题目其实就是我们在正常工作或者生活之中遇到的问题,确实要求考生需要有一定的技巧,不能太真实;但同时也要结合实际,不能太(差异网☆www.chayi5.com)过浮夸,否则很容易引起考官的反感。比如:曾经有一道题目大概是这样的,你和小王共同做一项工作,但是由于小王做的数据有误导致项目出错,问你该怎么办?而很多同学在回答时一味地认错,说是自身的问题,这就明显有点过于追求自身责任了。因此在回答人际题目时既要注意分寸,同时也要实事求是进行真实表达。

总结来说,大家在面对人际题目时,一方面要充分准备,做到内容充实同时能够灵活应对;另一方面,也要掌握回答的方法技巧,能够结合实际情况真实作答,这样才能够在人际题目中取得高分。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7篇《国考部分职位竞争已超4500比1是怎么回事》,能够帮助到您,是差异网最开心的事情。

316 18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