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演讲稿:爱与责任(3篇)

发布时间:

演讲稿可以起到整理演讲者的思路、提示演讲的内容、限定演讲的速度的作用。在社会发展不断提速的今天,用到演讲稿的地方越来越多,那么一般演讲稿是怎么写的呢?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下面差异网为您精心整理了3篇《教师演讲稿:爱与责任》,希望能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老师的爱与责任演讲稿 篇一

亲爱的老师们:

大家好!

曾几何时,我梦想有一天成为一名成功的officelady,坐在落地窗前,品一杯淡茶;曾几何时,我梦想背上行囊,寻访余秋雨先生笔下的历史古迹,听听那“千年一叹”;如今,我却站在一个叫做渔峡口的偏远山区的三尺讲台上,注视我的是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蜿蜒的清江从这里静默地趟过,用它满腔的赤诚哺育着渔中这所承载小镇希望的学校。

在古老而神秘的夷城小镇,你可以看到这样一群老师:他们爱生如子,不求回报!还记得今年的9月29号,那是镇内教育布局调整后九年级的第一次月假。滂沱大雨从凌晨一直持续到中午也未减弱,为了枝柘坪的孩子能按时安全回家,九年级全体老师克服重重困难,每人带领六七个孩子,护送上车签字离校并电话问平安:他们中间有不顾老母亲瘫痪在床的 www.chay chayi5.com i5.com 覃卫平老师,有将自己仅六岁的儿子锁在家里的罗小琴老师,更有年近花甲的杨廷美老师。拥挤的香石路上,我们听到的是老师对孩子、对司机的千叮万嘱,看到的是老师马不停蹄的帮忙找车,飞溅的污泥并未叫停忙碌的身影。当我看到李卫东老师陪着他所带领的学生何玲玲一直在雨中苦苦等候三个多小时时,我心底深处开始有了丝丝的自责:和那些年长很多却又默默坚守的老师们相比,一个精力充沛的年轻老师还有什么理由成天抱怨工作的辛苦与无奈?

在静谧的清江河畔,你还可以看到这样一群身影:他们走访千家万户,从不抱怨!还记得那个风雪交加的10月26号,那是渔中人本学期的一次大规模家访。“走到最艰苦的地方、深入最贫困的家庭、开展最真诚的交流、解决最突出的困难”带着这样的承诺,22位老师兵分六路,开始了历时两天的家访。从最落后的包儿岭到李天窑,从极不方便的青树坳到横塘,他们从早上八点出发,骑了摩托换步行,告别陡坡又越岭,一路溜溜滑滑,行程三百多公里,走遍了枝柘坪的艰险,睹尽了枝柘坪的偏远,直到晚上八点多才回家。正是这次家访,也让我们更深入的了解了孩子。不管是寒冬腊月还是酷暑炎热,他们永远是曲折山路上的常客:上学时五点多就起床急急忙忙下山坐车,放假时为省路费,干脆步行,天黑才能到家;还有的家庭特别贫困,其苦其难让人心酸。九年级的廖胜英家住青树坳六组,母亲是哑巴,父亲吐词不清,还有一弟弟在读小学,住房都快倒塌,今秋她入学的费用还是父亲卖柴禾和她自己在种烟大户家帮忙上烟赚来的,想想每一绳烟才挣一块钱啦。看着这些孩子无论生活与多艰辛却从不言放弃,命运有多不公从未停止努力,我们每个渔中人又怎能不深受鼓舞而倍感责任重大呢?正如一位老师在家访日记中写道:我们能为孩子们做点什么呢?可惜我们没有通天的本领,那就多一点关爱多一份宽容,既教好书又育好人!正是在这种信念的引领下,奋起的渔中人用行动成就了勇往直前的渔中,他们先后为学校赢得了“市级德育先进单位”“县先进教育教学单位”等光荣称号。

汩汩流淌的清江赋予了渔中无限生机与活力,传统的人文与山水自然结合,形成了灵动严谨的治学之风,就是在这个和谐的校园里,作为资教生的我感受到了雨中大家庭的温暖。当我在酷热的八月拖着笨重的行李一路颠簸到渔中时,素不相识的门卫和老师二话不说、捋起袖子就帮忙搬东西;当我面对九年级教学感到压力重重而不知所措时,校长和指导老师们给予了我宽容和鼓励;记得一个叫苏海建的学生写的《有个天使叫Nancy》带给我的无比幸福;也还记得一个叫雷蕾的女孩写的一封感谢信带给我的无限感动。孩子们的朴实与同事们的真诚像暖流荡涤着我一直想要飞的心,让我不断的思索与平静并安定下来:资教深山固然清贫,但人生之花一样可以美丽绽放,我愿倾注满腔生命热血,回报故土养育之情。抛洒一路青春汗水,愿与渔中教育同辉煌。(渔峡口中心学校:李玉蓉)

教师演讲稿:爱与责任 篇二

我知道我的言辞不生动感人,文笔不华丽优美,今天我不回忆我的短暂的职业生涯,因为在座的大家绝大部分比我工作的时间长几倍,甚至我还没有出生你们就从事了特殊教育,所以我没有资格去摆老;我更不想去回忆以前所做的工作,因为我知道我并没有做出比在座的大家更出色更有成绩的工作,我也是一个普通的教师,我们大家每天做的工作目的都是一样,为了拿那不算高的工资,说的好听一点为了那一百多个残疾孩子,说的再好听一点,为了祖国的希望未来!不管怎样说和理解我们所做的工作,我们每天都还是上班下班,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上好课带好学生,不出事,这就是我们责任吧!

我们经常开玩笑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因为我们以前和学生素不相识,这样看来我们和学生之间不应该也不可能会存在后一种关系。我们与学生朝夕相处,教学相长,爱,不就在这中间油然而生了吗?我认为是的,只是我们爱的形式和方法不一样,严父是爱,慈母也是爱,教他们知识是爱,给他们生活上的关心和帮助也是爱。

可是爱和责任这两个词在我们每个人心中的分量或是排列顺序恐怕不是一样的,说实话我自己有时候就不是搞的那么清楚。为了一个生病的学生,上到校长下到教职工个个心急如焚,打电话送医院,急症病房跑前跑后,比自己家人生病还要着急,你能说清这是爱还是责任?九年级学生毕业,一部分学生复习考试,一部分学生要求工作,为帮助找一个条件好待遇高的工作,老师奔走于各个企业,你能分清这是爱还是责任?

有人说“爱”源于高尚的师德,“爱”意味着无私的奉献,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出自个人的恩怨,而是出自社会的需要、教育的需要,我认为为了需要而爱,这个爱太假。有人说爱本身就是一种责任,我也不赞同,责任是别人施加的给自己的,责任是要求有相应汇报的,真正的爱是发自内心的,是本能的流露出来的,是不求汇报的,爱是我们做好本职工作,也就是我们完成责任的一个更高的境界。

责任是树,爱就是藤,他们是紧紧依附在一起的,爱融入在责任之中,他们是如影相随。

教师责任与爱的演讲稿 篇三

三个月前,怀揣着美丽的梦想,我踏上了教师这一充满阳光的希望之旅。我体会着与孩子们一起成长的幸福,与他们一起感受着与语言触碰的精彩。三个月来,虽有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惑,但更多的时候却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不仅被全国知名教师魏书生、李镇西和窦桂梅等人的先进事迹所震撼,更被我身边的师德榜样所感动着。老师们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播撒着爱的种子,诠释着奉献的真谛。在老师们的谆谆教导下,许多学生重新鼓起了学习的勇气;在老师们的点滴关怀下,无数的孩子们茁壮成长。

三个月来,二中见证着我职业生涯中诸多的第一次:第一次考试,第一次组织活动,第一次确立班委会,第一次家长会……太多太多的第一次向我扑面而来,每一天我都感受着与孩子们在一起学习的新鲜与快乐,每当看到孩子们的点滴进步,心里便会荡漾起无边的幸福。

记得有一个故事:一条小鱼蹦出了河面,路过的人看见了却熟视无睹,只有一个小男孩捡起那条鱼,把它放回了河里。别人问男孩:“你干嘛这么做呢?谁还会在乎一条小鱼?”小男孩说:“小鱼在乎!”是的,小鱼在乎!同样,老师对孩子一次会心的微笑,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温馨的问候,都会令学生信心倍增,温暖倍至,因为孩子在乎,家长在乎!

还记得有一次,我与孩子们聊天,一个小女孩和我说学习压力大。她说自己有一个姐姐,在初高中时学习都非常好,现在已经考上了一所很好的大学了。她说这话时眼里带着羡慕,但从这羡慕的背后我也感受到了她的一丝不安和忧虑,我对她说,“姐姐很优秀,她是你学习的榜样,这很好,可是你终归是你,你得善于发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我想姐姐一定没有在初中当过全校活动的主持人吧?”她点点头,“但你做到了呀!”我接着说,“所以你永远是你,你要慢慢成长,终有一天你会成长成自己的样子,老师相信那是比姐姐更好的样子,你说对吗?”她默默地点了点头,而我发现此时她的眼睛已经悄悄湿润了。果然,从那以后,她变得更加自信了,每天都在一种快乐的状态中学习。家长会后,她的妈妈还特意发信息感谢我说,正是之前的沟通使她能更快乐地学习、进步、成长。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在我看来,教师的这份热爱需要一种博大的情怀,长远的眼光,专业的思维方式,并且这份热爱的背后隐藏的是教师强烈的责任感。三个月来,我无时无刻不被学生的成长和变化感动着、幸福着,同时自身也在爱的滋润下快乐地成长着,我愿带着这份爱与责任,去尽心竭力地工作,去浸润每一个生命,去为我爱着的事业和爱着我的孩子们不懈努力,谱写人生中最美丽动人的乐章,经历一个完美的教育生涯。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3篇《教师演讲稿:爱与责任》,您可以复制其中的精彩段落、语句,也可以下载DOC格式的文档以便编辑使用。

316 2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