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中秋国庆假重合有望连休9天”最新详情(最新9篇)

发布时间:

明年中秋国庆假重合有望连休9天的消息让打工人们都为之振奋。差异网为朋友们整理了9篇《“明年中秋国庆假重合有望连休9天”最新详情》,可以帮助到您,就是差异网小编最大的乐趣哦。

国庆节祝福语 篇一

1、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祝福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不变的友情,永远迈向地久天长!歌唱我们永恒的`祝福,因为国庆源远流长!朋友是永远的,节日快乐!

2、春华秋实,又迎来硕果飘香的季节;普天同庆,共欢度载歌舞的岁月。国庆佳节思念长,愿快乐陪你飞扬,好运伴你身旁,幸福的花儿为你永远绽放!

3、秋风吹走了夏日的炎热,金黄迎来了美好的节日。远方的朋友,收到我的祝福了吗?拿起手机,写下的那一句祝语:朋友,国庆节快乐!祝你幸福美满!

4、我对你的思念如一缕青烟袅袅不绝,又如白云朵朵铺天盖地无人可以收拾,其实我只是想对你说:国庆了,别忘了和老朋友聚聚!

5、国庆长假即将来临,合理安排放松心情!看望父母尽点孝心,朋友聚会玩得开心,休闲旅游四处散心,注意身体更要小心!总之,祝您国庆一切顺心!

6、国庆长假就要到,几点意见要强调:心情一定要持续上升,身体不允许半点下滑,朋友联系要加强,国庆祝福要提前。预祝国庆假期过得开心惬意!

7、金秋十月,举国同庆;神州大地,繁花似锦;家和国盛,乐曲如潮,借着这伟大而美丽的日子送上我最诚挚的祝福:天天开心,事事顺意!国庆快乐!

8、转眼国庆,没有华丽的词藻,不抄袭别人的思考,只送上我真诚的祝福和简单的问好:神啊,希望你保佑这看短信的人平安到老,有我祝福的日子再无烦恼!

9、朋字双月并肩行,远隔千里两地明;祝友健康阂家乐,事业顺利展宏程;国庆佳节同喜日,捧杯聚首秋月中。

10、天一片晴朗,花一朵芬芳;风悠悠飘荡,水幽幽流淌。唱一首好歌,送一份关怀,愿你愉快;写一条短信,送一句祝福,国庆快乐!

11、今天是祖国的生日,我对她说一句生日快乐,今天是你我的节日,我希望你能开心幸福,因为你开心所以我开心,你幸福所以我幸福。

12、送出一份祝福,希望你在国庆佳节拥有的心情,拥有最灿烂的笑容,拥有最真挚的祝福,拥有最轻松的假日!

13、热热的天开心的你,特别的日子注意身体;轻轻的风纯纯的你,不要让太阳晒着你;潇洒的阳光柔情的你,今天所有的美丽都属于你!国庆快乐!

14、国庆节你给我什么礼物?其实一个微笑就够了,如薄酒一杯,似柔风一缕,这是一篇最动人的宣言呵,仿佛春天,温馨又飘逸。祝你国庆节快乐

放假出行的防疫事项 篇二

一、继续坚持非必须不出境、不去中高风险地区旅行

如果必须出行,注意查询目的地相关防疫政策,随时了解疫情及防控信息。出现发热或呼吸道症状,尽量避免外出。

二、中高风险地区人员应及时主动向所在社区和单位报告

配合并支持社区采取的中高风险地区人员排查、隔离、核酸筛查、健康监测等管控措施。

三、减少路途风险提倡错峰出行

出行前,要提前做好行程规划,准备充足的口罩、免洗手消毒品等防护物资。尽量选择空旷的郊外旅游方式,避开热门景点,实行网上预约、错峰出行。各景区、景点也要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

四、积极接种新冠疫苗

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重要举措,也是预防控制新冠肺炎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面对复杂严峻的疫情形势,接种疫苗更是阻断疫情、保护自己的最好办法。

五、坚持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

科学佩戴口罩,尽量不去人群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

自觉遵守防疫措施,在商场、超市、酒店、影剧院、体育场、公交、地铁、民航等公共场所,配合做好戴口罩、验码测温、一米线等防控措施。

六、外出游玩注意饮食安全卫生

接触食材、饭前便后应保持手卫生。处理食材应生熟分开、煮熟煮透,尽量避免生食。生食水果或蔬菜时,应削皮后再食用,建议不生食无法削皮的食物。

七、保持良好个人和环境卫生

坚持勤洗手、常通风、少聚集、用公筷、分餐制等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及时清理户内外垃圾,保持生产生活环境卫生。

八、避免与野生动物密切接触

外出游玩时,增强防病意识,避免与野生动物的密切接触。如必须接触,也应注意做好必要的个人防护,避免感染人兽共患疾病。

九、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夏季气温升高,天气炎热,关注天气变化情况,避免中暑。劳逸结合,合理膳食,规律作息,坚持适量运动,保持情绪稳定。

十、做好计划,提前返程

最好提前返程,预留出足够的时间休息,做好自我健康监测,避免过度疲劳,为上班准备充足的体力。

十一、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如出现发热、干咳等症状,应及时佩戴医用口罩前往就近的发热门诊就诊,主动向医生报告发病情况及旅行史、接触史,便于诊断治疗。

明年中秋国庆假重合有望连休9天 篇三

2023年依然是7个法定假期,分别是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及国庆节。

这其中中秋节是9月29日,当天还是周五,理论上是29日到10月1日放假,这样又会跟国庆长假重合,因此实际中放假应该是29日到7日,总计9天时间,10月8日星期天开始上班。

不过也有一定可能是放假8天,10月7日开始上班,这样做调休会更简单一些。

2023年具体的放假安排通常会在10月中旬到下旬发布,到时候明年中秋国庆连休是8天还是9天就可以揭晓了。

明年中秋国庆假重合有望连休9天 篇四

2022年的国庆7天长假已经过去,这也是今年最后的一次法定假期了,再等就是2023年元旦了,明年特殊的地方在于中秋节与国庆节假期重合起来了,有望9连休。

2023年依然是7个法定假期,分别是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及国庆节。

这其中中秋节是9月29日,当天还是周五,理论上是29日到10月1日放假,这样又会跟国庆长假重合,因此实际中放假应该是29日到7日,总计9天时间,10月8日星期天开始上班。

不过也有一定可能是放假8天,10月7日开始上班,这样做调休会更简单一些。

2023年具体的放假安排通常会在10月中旬到下旬发布,到时候明年中秋国庆连休是8天还是9天就可以揭晓了。

明年中秋国庆假重合有望连休9天 篇五

2023年9月29日是中秋节,当天还是周五,10月1日是国庆节,如果两个假期重合,放假可达9天时间。2023年具体的放假安排通常会在10月中旬到下旬发布,到时候明年中秋国庆连休是8天还是9天就可以揭晓了。

下个国庆中秋同一天是什么时候 篇六

下一次国庆中秋同一天是2031年。天文专家表示,中秋节每年固定在农历的八月十五,但它在阳历中的日期却非常不固定,而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闰月”。

所谓闰月,是一种历法置闰方式。在亚洲(尤其在中国),闰月特指农历每2至3年增加的一个月。为了协调回归年与农历年的矛盾,防止农历年月与回归年即四季脱节,每2——3年置1闰。古代曾采用19年置7闰的闰周,到唐代的《麟德历》时废除了固定闰周,采用无节令月置闰,因此是该闰时置闰。

现行农历置闰方法是“十九年七闰”,即每隔两年到三年,就必须增加一个与上一个月相同的农历月份,增加的这个月叫闰月。置闰法的规则是依据与阳历回归年相关的二十四节气来定的。一个回归年分为二十四节气,如果二十四节气从立春排到大寒,那么第奇数个就叫做节气,第偶数个叫中气。农历用十二个中气分别表征一年的十二个月,中气与中气之间的平均相隔相较一个阴历朔望月会多出近一天。长此以往,总会出现中气在月末的现象,那么接下去的一个月必然会没有中气而只剩节气了(也就是下一个中气位于之后第二个农历月的月初)。于是这个没有中气的农历月份就被称作上一个月的闰月。

中秋节的习俗 篇七

1、祭月(拜月)

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实际上是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拜祭月神。自古以来,在广东部分地区,人们都有在中秋晚上拜祭月神(拜月娘、拜月光)的习俗。拜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在月下,将"月神"牌位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祈求福佑。祭月赏月,托月追思,表达了人们的美好祝愿。祭月作为中秋节重要的祭礼之一,从古代延续至今,逐渐演化为民间的赏月、颂月活动,同时也成为现代人渴望团聚、寄托对生活美好愿望的主要形态。

2、燃灯

中秋之夜,有燃灯以助月色的风俗。如今湖广一带仍有用瓦片叠塔于塔上燃灯的节俗。江南一带则有制灯船的节俗。近代中秋燃灯之俗更盛。今人周云锦、何湘妃《闲情试说时节事》一文说:"广东张灯最盛,各家于节前十几天,就用竹条扎灯笼。做果品、鸟兽、鱼虫形及'庆贺中秋'等字样,上糊色纸绘各种颜色。中秋夜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高竖于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种种形状,挂于家屋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富贵之家所悬之灯,高可数丈,家人聚于灯下欢饮为乐,平常百姓则竖一旗杆,灯笼两个,也自取其乐。满城灯火不啻琉璃世界。"中秋燃灯之俗其规模似乎仅次于元宵灯节。

3、赏月

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据说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圆最亮,所以从古至今都有饮宴赏月的习俗;回娘家的媳妇是日必返夫家,以寓圆满、吉庆之意。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的文字记载出现在魏晋时期,但未成习。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

4、追月

所谓"追月",即是过了农历八月十五,兴犹未尽,于是次日的晚上,不少人又邀约亲朋好友,继续赏月,名为"追月"。据清人陈子厚《岭南杂事钞》序云:"粤中好事者,于八月十六夜,集亲朋治酒肴赏月,谓之追月。"

5、观潮

在古代,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已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赋中就有了相当详尽的记述。汉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明朱廷焕《增补武林旧事》和宋吴自牧《梦粱录》也有观潮记载。

6、猜谜

中秋月圆夜在公共场所挂着许多灯笼,人们都聚集在一起,猜灯笼身上写的谜语,因为是大多数年轻男女喜爱的活动,同时在这些活动上也传出爱情佳话,因此中秋猜灯谜也被衍生了一种男女相恋的形式。

7、吃月饼

月饼,又叫月团、丰收饼、宫饼、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一大象征。月饼象征着大团圆,人们把它当作节日食品,用它祭月、赠送亲友。发展至今,吃月饼已经是中国南北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中秋节这天人们都要吃月饼以示"团圆"。

2023年中秋是什么时候 篇八

2023年中秋节时间:2023年9月29日,星期五,农历八月十五。

中秋节的寓意是团圆幸福,中秋节是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月亮圆满象征着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也有祈盼丰收、幸福的意思。

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中秋节是秋季时令习俗的综合,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看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流传至今。

2023年中秋国庆假重合有望连休9天 篇九

国庆节有哪些风俗习惯

1、国庆长假

对于学生而言,国庆长假是除了寒暑假之外最长的假期。对于上班族而言,估计是唯一一个可以休的长假了。

自从1949-1950年年马叙伦先生提出并被确定国庆日开始,到1999年国庆节成为了中国大陆的“黄金周”假期,再到2014年国庆7天的假期也就此确定下来为每年的10月1日到10月7日。

国庆的七天假期可以让我们从繁忙的学业和忙碌的工作中暂时得以休息,与我们的祖国一起度过这充满着喜悦与高兴的七天。

2、张灯结彩

这一天人们会挂上红色灯笼,插上红色的旗帜,张灯结彩才是中国人民过节的标志,到处张扬着的红色,代表着人们心中炽热而激动的情感,在这样的氛围中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国庆节。

3、国庆阅兵

每逢大庆的时候,在国庆节这一天举行阅兵仪式,这不仅仅是让自己国家的人民更加了解自己的国家的实力、加强本国人民的爱国意识、增强国家的凝聚力,也是向世界展示我国的国防力量。

4、天安门升旗仪式

升国旗,奏国歌。虽然天安广场的每一天都会举行升旗仪式,但是在国庆这一天,升旗仪式会格外的隆重庄严和盛大。

5、饮食丰盛

国庆节是一个值得热烈庆祝的日子,在饮食上,大家自然也是吃得丰盛些。一般来说,鸡、鸭、鱼、肉都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当然有些地方也会吃饺子。除此之外也会吃一些水果庆祝,比较受欢迎的就有苹果、葡萄、柚子等。

6、高速公路免费

在国庆节期间,人们通常会利用7天的假期与家人一起游历大好河山,因此,自2012年开始,国庆期间私家车可以在高速公路上免费通行。

中秋节的习俗

中秋祭月

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礼记》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这种风俗不仅为宫廷及上层贵族所奉行,随着社会的发展,也逐渐影响到民间。

文人赏月

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但未成习。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待到宋时,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正式定为中秋节。与唐人不同,宋人赏月更多的是感物伤怀,常以阴晴圆缺,喻人情事态,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饰不住宋人的伤感。但对宋人来说,中秋还有另外一种形态,即中秋是世俗欢愉的节日:“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东京梦华录》)。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营业,玩月游人,达旦不绝。

民间拜月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 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月光马儿

明清时期月神形象发生了重要变化,由早期纯道教色彩的以嫦娥为主的月宫图景演变为佛道交融的月光菩萨与捣药玉兔并在的世俗形象。这个时期,人们供奉绘有月光菩萨的月光纸,也叫“月光马儿”。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一九Ο六年)。记载:“月光马者,以纸为之,上绘太阴星君,如菩萨像,下绘月宫及捣药之兔。人立而执杵,藻彩精致,金碧辉煌,市肆间多卖之者。长者七、八尺,短者二、三尺,顶有二旗,作红绿,笆或黄色,向月而供之。焚香行礼,祭毕与千张、元宝等一并焚之。”

兔儿爷

兔儿爷的起源约在明末。明人纪坤(约一六三六年前后在世)的《花王阁剩稿》:“京中秋节多以泥抟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状,儿女祀而拜之。”到了清代,兔儿爷的功能已由祭月转变为儿童的中秋节玩具。制作也日趋精致,有扮成武将头戴盔甲、身披戢袍的、也有背插纸旗或纸伞、或坐或立的。坐则有麒麟虎豹等等。也有扮成兔首人身之商贩,或是剃头师父、或是缝鞋、卖馄饨、茶汤的,不一而足。

玩花灯

中秋节,有许多的游戏活动,首先是玩花灯。中秋是我国三大灯节之一,过节要玩灯。当然,中秋没有像元宵节那样的大型灯会,玩灯主要只是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的。

舞火龙

舞火龙舞火龙,是香港中秋节最富传统特色的习俗。从每年农历八月十四晚起,铜锣湾大坑地区就一连三晚举行盛大的舞火龙活动。这火龙长达70多米,用珍珠草扎成32节的龙身,插满了长寿香。盛会之夜,这个区的大街小巷,一条条蜿蜒起伏的火龙在灯光与龙鼓音乐下欢腾起舞,很是热闹。

燃宝塔灯

明清时期,民间还有在中秋之夜燃灯的习俗。 中秋灯与元宵灯不大相同。中秋夜点的是宝塔灯,而且主要在南方流行。宝塔灯,即由村童捡拾瓦砾搭成宝塔形状的灯。清代苏州村民在旷野用瓦叠成七级宝塔,中间供地藏王,四周燃灯,称为“塔灯”。广州儿童燃“番塔灯”,用碎瓦为之;还有柚皮灯,用红柚皮雕刻各种人物花草,中间安放一个琉璃盏,红光四射。

抛帕招亲

山东省有些地区,中秋之夜有抛帕招亲的习俗。是夜,于广场中搭一彩台,布置成月宫景状,并设玉兔、桂树等。一些未出嫁的姑娘扮成嫦娥,在欢庆歌舞之后,姑娘们将一些绣着不同花色的手帕向台下抛去。如有观众接得的手帕与“嫦娥”手中的花色相同,即可登台领奖。有些未婚的小伙子在交还手帕时,若受“嫦娥”喜欢,则可以戒指相赠。此后,双方可以交友往来,情投者便喜结良缘。

偷菜求郎

在台湾,中秋夜有未婚女子“偷菜求郎”之俗。妆饰美丽的女子踏着月光,往别人菜圃中偷摘大葱及蔬菜,偷摘到之后便预示她能遇到如意郎君。因此台湾有“偷着葱,嫁好夫;偷着菜,嫁好婿”之谚语。

窃瓜祈子

在湖南的衡阳“中秋晚,有送瓜”一事。凡席丰履原之家,娶妇数年不育者,则亲友举行送瓜,先数日,于菜园中窃冬瓜一个,须令园主不知,以彩色绘成面目,衣服裹于其上若人形。举年长命好者抱之,"鸣金放炮,送至其家"年长者置冬瓜于床,以被覆之,门中念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受瓜者设盛筵款待之,若再事然。妇得瓜后,即剖食之。俗传此事最验云"。在衡阳,凡是村里结了婚没有生育儿女的人家,"只要人缘好,村里都会有人给他们"送子"。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9篇《“明年中秋国庆假重合有望连休9天”最新详情》,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

316 3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