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论文范文(最新3篇)

发布时间:

幼儿教育主要是对3~6岁年龄阶段的幼儿所实施的教育。幼儿教育是给未来的教育打下基础的前期工作。那么你知道关于幼儿园的论文怎么写吗?这次差异网为您整理了3篇《幼儿园教师论文范文》,希望能为您的思路提供一些参考。

思考与建议: 篇一

园长是办好幼儿园的中心人物,能否使幼儿园更好的发展、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同时使家长安心、放心,园长在家园纠纷面前要敢于承担责任,姿态要高,注重沟通,宽容、理解、重情。如果园长妥善处理好家园问题,园长的威信一定更高,定会得到教师的尊重、信赖和拥护。加强家园共育工作,我们不仅能从家长所拥有的知识、生活经验中获取帮助,而且也可以由此加深对教育、对社会的认识。我们如果能够与家长合作,获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那么我们对孩子的教育成效就能得到强化,并形成影响幼儿发展的合力,保证教育要求的一致性、一贯性。反之,就会使教育效果削弱甚至抵消。因此我们要在实践中,探索家长工作的方式,注意通过多种途径,锲而不舍地做好家长工作,不断改善和提高教育服务的质量,有意识地引导和帮助家长,转变不适宜的教养观念与方式,双方对孩子的教育达成共识,结成教育过程中的合作伙伴,家园联手共同撑起一片蓝天。

作为老师都不喜欢被家长投诉,特别是经过努力获得的工作成果却得不到家长的肯定时。但是老师们必须有一颗宽宏大量的心来面对发生的各种事情。我们每时每刻都要告诫自己,无论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不可以闹情绪,因为在心平气和时你的大脑运作比你激动时要出色得多,有很多情况我们老师都没有做错,只是家长不了解情况,产生一些误会。这时我们千万不可以生气,我们要发挥才智,给家长一个最好的解释,把误会降到最低。作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我们应了解幼儿的一般心理,并且不断地在实践中捕捉幼儿心理的每一点变化。当发现幼儿有一些“坏毛病”时,既不能百依百顺地迁就,也不应该非常情绪化地简单批评了事。而应该尽快通过谈话、观察等方式,搞清楚幼儿发生问题的真正原因和幼儿的真实想法,以便于与家长及时沟通,共同教育好我们的孩子。

俗话说:可怜天下父母心。的确,天底下哪有父母不疼爱自己的孩子呢?然而,他们爱孩子的方式却并不一定都是恰当的,效果有时会适得其反。作为家长,要坚持做到以下两点:

幼儿园老师论文 篇二

摘要

随着幼儿园教育的发展,有必要对幼儿实施科学教育,这不仅能够提高幼儿的科学素养,而且可激发幼儿的科学求知兴趣,对塑造幼儿成长、成材发挥重要作用。当前,幼儿园科学教育中,教师大多采用传统教学方式而授课,降低幼儿的学习兴趣,且晦涩难懂的科学知识内容不易被幼儿所掌握。经实践证明,幼儿园科学教育实现游戏化是重要的,可以为幼儿创造有利的学习环境。因此,本文主要阐述例幼儿园科学教育游戏化的重要性,并提出科学教育游戏化的策略。

关键词

幼儿园;科学教育;游戏化;策略

前言

对于幼儿园科学教育而言,应积极培养幼儿的科学学习兴趣。但是,基于传统方式的科学教育条件下,教师过于关注教育结果而忽视过程,从长远视角看,不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因此,在幼儿园科学教育中,教师应注重创新教学方式,如将教学游戏化,为幼儿创造轻松愉悦的环境氛围的同时,可以引导幼儿更好更快接受科学知识,增强教育效果。

一、幼儿园科学教育游戏化的重要性

现阶段,幼儿园科学教育中,教育形式比较单一,授课内容十分枯燥乏味,只是单纯的将科学知识内容灌输给幼儿,长时间下去,容易降低幼儿的学习兴趣,难以提升幼儿的探索欲望。同时,教师在教授科学知识时,重结果轻过程,不能增强学生的认知。结合幼儿园科学教育的要求看,应培养幼儿的科学兴趣和激发求知欲望,但传统教育方式不能满足这一要求。可见,教育创新是必要的。爱玩是幼儿的天性,经实践证明,如若能够实现科学教育的游戏化,则可以使幼儿在学习科学知识时乐此不疲,也能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创造力。由此可见,幼儿园科学教育中,加快游戏化进程十分重要,对增强教育效果发挥积极作用。

二、幼儿园科学教育游戏化的策略

创造有利的游戏化环境。环境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影响,所以,在幼儿园科学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实现教育游戏化,必须积极为幼儿创造有利的游戏化环境,以进一步培养和提升幼儿的科学知识学习能力和科学素养。在创设良好的游戏化环境中,应结合幼儿的实际特点,如智力发育水平等,确保能够结合幼儿的实际而实现幼儿园科学教育的游戏化。在创造游戏化环境时,教师可采取以下方法:首先,幼儿园方面应积极了解自身存在的客观条件,包括地理位置、基础设施建设等,在此基础上,幼儿园方面根据游戏化教学的实际内容而合理划分各个功能区,为满足幼儿各项游戏活动的需求奠定良好的条件。其次,注重文化环境建设。在科学教育中,教师打造开放的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引导幼儿勤于动手、勤于动脑、善于发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达到幼儿科学教育的目标。

2、创设游戏化情境。在幼儿园科学教育游戏化中,教师应积极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游戏化情境,引导幼儿置身于情境中,在游戏中发散思维和提高自身认知能力。对于幼儿而言,其年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其具有活泼好动的显著特征,因而只有引导幼儿置身于游戏,才能更好开展教育活动。首先,在科学教育中,教师可以将科学家成长故事及其伟大发明等内容融入课堂,在结合科学教材的基础上,为幼儿塑造十分形象的故事,这样能够充分吸引幼儿的注意力,确保幼儿在科学教育中可收获知识。其次,教师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为幼儿设置明确的游戏化情节,鼓励幼儿表演,将情景再现,既能增强幼儿对科学知识的认知能力,又有助于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求知欲。例如,学习“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知识时,可以为幼儿创设“苹果落在头上”的情境。基于此,幼儿在模仿中,可以更为主动的参与到科学教育活动中。

3、增设多样的游戏活动。要实现幼儿园科学教育游戏化,教师应增设多种多样的游戏活动,使幼儿在游戏实践中增强科学感知。首先,在幼儿园内设置特定的科学教育游戏区域,而在科学教育中,教师指导幼儿根据自我兴趣、认知能力而选择不同的科学游戏。在此过程中,幼儿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对激发幼儿兴趣和开发智力奠定良好条件。其次,定期举办“科技节”的游戏活动,如在植树节时,组织幼儿植树,并针对树种而开设“植物知识小讲堂”,有助于在增强幼儿情感体验的基础上,提高科学教育效率。最后,幼儿园方面可组织幼儿参观科技馆、博物馆等具有浓厚科技氛围的场所,并对幼儿加强科学知识方面教育,给予学生多重感官刺激。

三、结论

在幼儿园教育阶段,教师积极开展科学教育是重要的,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幼儿的认知能力、身心发展特点等条件而设计教学方案,有力的推动着幼儿园科学教育游戏化的发展进程。通过幼儿园科学教育实现游戏化的实践,作者认为,教师应采取三点策略:一是创造有利的游戏化环境;二是创设游戏化教学情境;三是增强多样的游戏活动,基于此,幼儿园科学教育效果能够得到明显提升,而幼儿的科学素养也得以有效培养。

案例描述: 篇三

一大早我刚走进幼儿园,大(2)班小朋友的奶奶就在门口拦着我,怒气冲冲地说:“你们幼儿园的老师什么素质,吃饭不让孩子喝汤,孩子怎么吃得下去?”我一听吃了一惊,这个班的老师虽然是刚接班的,可她们的教育保育经验都十分丰富,怎么可能不让幼儿喝汤呢?我一边安抚家长的情绪,一边了解事情的经过,原来这个孩子从小养成了吃汤泡饭的坏习惯。以前的跟班老师都根据家长的要求给孩子吃汤泡饭,到了大班换了新老师,而这位老师比较负责,坚持要求幼儿要么先吃饭,要么先喝汤,并给幼儿讲了吃汤泡饭的害处,不许幼儿吃汤泡饭。按理说家长应该感谢老师,帮助孩子改掉坏习惯。可是家长却“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一大早就跑到学校来找我,要求处理这位老师。我把这位家长请进园长室,耐心地给她讲吃汤泡饭的害处,也给她介绍我们这位老师平时的工作成绩。经过沟通,老人告诉我,这个孩子刚断奶爸爸妈妈就出国打工,孩子7岁了,跟爸爸妈妈在一起的时间加起来也没有7个月,一直跟着老人。也正是因为这个,老人生怕委屈了孩子,事事处处无原则地满足孩子所有的要求,只要是孩子提出的,她会不惜一切代价满足孩子,从而养成了孩子骄横跋扈的脾气,只要一点不如意,就哭闹不已,经常用不吃饭威胁奶奶,奶奶对孙子也无可奈何。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3篇《幼儿园教师论文范文》,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

316 31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