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培训方案【优秀3篇】

发布时间:

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能高效地开展,常常需要预先准备方案,方案指的是为某一次行动所制定的计划类文书。那么问题来了,方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差异网为大伙儿带来的3篇《幼儿园教师培训方案》,我们不妨阅读一下,看看是否能有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幼儿园环境创设心得体会 篇一

我园开展以《幼儿园环境创设》为园本课程的培训活动使我受益匪浅,让我在学习了新知识的同时也开阔了眼界。

一、对环境创设的基本意义与基本要求更加明确

听了保教主任的讲述后我想,我们平时的环境创设与这里所讲的“环境”差别在哪里呢?我们平时的“创设”都创设了些什么?单纯环境的展示?贴在墙上只管好看?是不是与孩子之间的距离远了太多?为了孩子,我们是不是把心底根深蒂固的理念全新更改?主题墙在哪里?我们做得够不够?活动区成了摆设,应对检查的道具,谁之过?这都有利于孩子的发展吗?我们一再强调的“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健康发展”,一系列的问题出现在我的脑海,此时才发现我们的环境创设与我们的实际工作的距离还很远。

杜威曾说过:“要想改变一个人,必先改变它的环境,环境改变了,他自然也就会变。”是啊!听了马园长的'讲解,我对环境改变人这一说法更加深信不疑。环境包括物质环境,也包括精神环境,是个体生活的所有外部条件的总和,尽管他不直接决定幼儿的发展,但却通过影响幼儿参与的活动而影响幼儿各方面的发展。

尽管我们也非常重视环境的创设,但是在环境的创设中却总是存在盲目性,正如马园长所讲“环境的教育价值体现不充分,挖掘和利用不够;在环境创设中,更多地追求美观和装饰功能;以教师的成品展现为主,缺少幼儿和家长的参与;与主题活动分离等等。其中室内环境脱离主题活动的问题尤为突出。”

经过马园长的讲解,我茅塞顿开,才了解到平日环境规划是费力却达不到预期目的的盲目行为。此时才进一步明确了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基本要求,即:必须像个家,以幼儿为中心,布置要安全、美观、有秩序。让孩子在温馨舒适的环境中轻松自由的创设,达到让幼儿自主动手的目的。教师的角色就从原来的直接动手动脑转变为观察者、倾听者、支持者。这样既满足了幼儿自我表现的欲望,也发展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还营造了一个孩子们喜欢的,适合他们年龄发展的环境空间。这样才真正发挥了环境教育价值的功能。

二、对创设与主题环境相适宜的环境方向性更加明朗

主题环境创设分为两部分:主题墙、主题活动区。主题墙布置可以分为四个模块:信息资料类、观察观赏类、作品展示类、互动操作类。信息资料类即要搜集与本主题内容相适应的图文材料展示出来,使幼儿对本主题有比较全面的了解认识。在这一环节中我们要重视家长的作用,要求家长和教师幼儿共同来完成,从节约的角度,充分利用废旧材料,来丰富我们的资料。观察观赏类与信息资料类紧密联系,互相服务。作品展示类即围绕本主题开展的一些活动及成果进行展示。互动操作类,我认为是最体现教师智慧的一个模块,也是最有难度的一个创设环节。在这个模块,教师要根据主题内容,有所侧重的布置出一个与幼儿能够产生互动、动态的环境,让幼儿通过动手操作达到与主题墙对话的效果。

通过听马园长的讲解,我进一步的明确了活动区域的种类。幼儿园活动区分为三类:常规区域、特色区域,主题区域。像我们平时准备的“娃娃家,构建区,自然角”等属于常规区域;特色区域是指各幼儿园开设的特色教学或园本化开设的专项活动区;主题活动区即与主题活动相吻合的区域。分析我们的活动区创设,平时我们幼儿园的活动区只限于“构建区,自然角”等基本的区域,各班在准备材料、布置区域等方面雷同,没有新意。

孩子是环境的主人,在幼儿园环境的创设中,我们要以孩子为中心,时时刻刻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挖掘自身潜能,不断创造一切的可能。以上就是我在近阶段学习的体会,当然,还需要在今后的时间工作中不断的总结与成长,我会一直努力的!

幼儿园环境创设心得体会 篇二

在幼儿园领导的精心组织安排和带领下,我有幸参加了《幼儿园环境创设》的主题培训,讲师是普惠一幼的副园长。这次学习是我最感兴趣的有关幼儿园环境的创设。“环境”就是我们“周围的地方”,我们无时无刻不身处“环境”中,对于幼儿来说,幼儿园就是他们生活、游戏和学习的地方,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生活和教育环境。所以,幼儿园的环境里必须有孩子的作品,让孩子成为幼儿园的主人。幼儿园环境布置不仅要结合幼儿、幼儿园的实际特点,还要有美观、实用性,这种理念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现在谈谈自己的学习心得:

这一次培训,她告诉我们幼儿园的班级环境创设,教师应遵循的原则是:儿童性、适宜性、发展性、艺术性、开放性和安全性等。我们要洗掉自己脑子里错误的传统理念,接受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新理念。给幼儿创设宽松愉快的氛围,创设幼儿与环境积极作用的活动场景,把环境因素转化为教育因素,促进幼儿身心主动发展,这样才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环境创设是全方位呈现的,而不是单一的靠画去表现,环境是一种风格、一种元素、一种装置艺术。可以借助生活中的各种素材来布置,活动中一句“师幼合作,共同创设环境”,让我印象深刻,老师和幼儿都在被塑造,老师通过环境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各方面都有所提高了,幼儿在活动中也学到了各种技能,形成了各种习惯的养成。

区域环境的布置和材料的投放也是环境创设的重要阶段,区域环境包括:区域合理布局、区域墙面创设和材料的投放,谢华老师详细的介绍了各个区域的名称及区域的目标、布局,以及大中小各个年龄段的区别和材料投放的要求,她的讲解贴近生活,通俗易懂,她给我们具体讲解了如何通过环境和区域,更好地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指出:“怎样的环境刺激,得到怎样的印象”环境是无形的老师,幼儿与环境互动,不断与环境中的材料相互链接,从而促进幼儿更好的发展。我们要做的是在尊重孩子心理特征的基础上,为他们带来和谐、自然的色彩环境,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获得审美体验,进而促进身心的和谐发展。

幼儿园环境创设心得体会 篇三

一、家园联系栏

名称:时尚话题、欢乐时光、成长路标、健康宝宝、游戏频道、家教天地、生活风采、亲情家园、旅游风向标、教育网吧、每周看点、爱的小屋、跳动音符、开心童谣、说吧看吧唱吧、我快乐我成长、我的收藏、七彩天空、明星宝宝、透视角……

内容:有育儿知识介绍,有主题活动安排,有幼儿活动内容,有幼儿在园的精彩记录,有家园配合的内容,还有许多幼儿照片、家长论坛、家长经验等。大一班的快乐足迹是祖国版图上贴幼儿的旅游照片;中六班的猜猜我是谁贴的是小朋友婴儿期的照片;我快乐我成长是幼儿各个时间的对比照片;大三班的我的收藏贴的是幼儿收集的旅游门票;小一班的亲亲一家人贴的是全家福。另外,还有生活风采、欢乐童年、特别的我、快乐时光贴的是幼儿的活动照片。

二、幼儿参与的主题墙面布置

环境为主题而创设,教师将幼儿的观点上墙。如:中四班认识恐龙的主题活动;中班组认识春天的活动;大班放风筝的活动;海底世界、美丽的伞面……随着活动的开展,教师逐渐将幼儿收集的实物、图片、绘画上墙,形成幼儿真正喜欢的主题墙面。另外,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师和幼儿共同设计共同参与。有的教师画树干,幼儿盖小手印作为树叶;有的设计了大鱼缸,让幼儿将金鱼涂上漂亮的颜色贴上;有的教师设计了我是乖孩子、丫丫学画、瞧我真棒等栏目展示幼儿的作品……

三、关注幼儿情感的生日栏、出勤栏、天气预报栏、评比栏

生日栏:花(多少个小朋友,多少朵花),降落伞(每一个月一起过生日的小朋友在一个降落伞上),蝴蝶(身子是蜡烛,翅膀用照片装饰,非常有创意)。每个月最后一个星期的星期五,幼儿园为每个班做一生日大蛋糕,全班孩子为这个月过生日的小朋友集体过生日。

出勤栏:来幼儿园的小朋友有的翻照片,有的插吸管喝饮料(饮料杯上有幼儿的照片),有的穿拖鞋(幼儿照片放入卡纸做的拖鞋中),有的将贴有照片的苹果叶子翻过来。每天,每个孩子都知道自己的朋友到没到园,让幼儿从小心目中不仅有自己,还有别人。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3篇《幼儿园教师培训方案》,能够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是差异网的价值所在。

316 3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