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随笔(6篇)

发布时间: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许多人都写过随笔吧?随笔,顾名思义就是随笔一记,篇幅一般比较短小。为了让大家在写随笔的时候更加简单方便,差异网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6篇《幼儿教育随笔》,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幼儿教育随笔 篇一

看到“小调皮”这个词,你可能很快就在脑海里呈现一个清晰地形象。活泼爱动总爱惹是生非,可思维敏捷,看似没有注意听,可你讲的他却能打个八九不离十。他总是爱表现。无论有什么事情他都要抢先,他有时候能给老师帮忙,可有时候又给老师添麻烦。那么,该如何对待这一类的幼儿呢。

首先:我们要给他关注,因为有的幼儿由于得不到老师的关注而故意做出一些事来引起家长和老师的关注。也就是希望得到重视,所以,我们要关注这些孩子,对他们的行动、做法及时的给予批评和引导。这样一来“调皮生”将会顺着我们的引导逐渐转变。

第二:我们要给他鼓励。有些“调皮生”可能在家或幼儿园总是做些一些挨批评的事,时间长了孩子变得不自信了,不知道该怎么做好、怎么对。这样我们就要给他鼓励,鼓励他举手回答问题,鼓励他积极参加活动。

第三:我们要给他表扬与肯定。只要一看到幼儿有“闪光点”,就及时表扬,哪怕是一丁点的“闪光”都行。学期初的时候,我们班来了一个孩。家人说:我们这孩子特别的淘,你们费心管管。这孩子真淘!比那些“调皮”的孩有过之而无不及。乱说话、抢玩具、大小朋友等等。可我上课的时候却发现。仅仅读了两遍的字卡,她都记住了,我变抓住这个“闪光”点,大大的表扬了一番,还奖她一朵小红花。没想到,我的表扬真管用,整整一个上午她的表现都比以前好,我知道那是因为她在期待我再次表扬。

最后我想说,无论是关注、鼓励还是表扬与肯定。都需要我们坚持做下去,而不是一次、两次、一天、两天的是,只要我们坚持天天关注他们鼓励他们。表扬他们。我们的孩子都是优秀的!都是人才!

幼儿教育随笔 篇二

幼儿园里每一天早上都有吃点心的时间。周一我照例为孩子们分好饼干,请孩子们排队来我那里拿。孩子依次来拿点心,什么也没说。我在等待着孩子们拿到饼干后说声“谢谢”。不是我想满足被孩子尊重的虚荣心,而是想让孩子学会感谢别人。想借此机会让孩子们明白,当别人为你做事后就应说声"谢谢",从小培养孩子要具有感恩的心。饼干发完了,也没有一个孩子想到说"谢谢",我有些失落,但孩子毕竟还小嘛。

于是在孩子们吃完点心后我就问孩子们:“老师为你们每个小朋友做什么了?你们有谢谢老师吗”有孩子立刻抢着说:“老师帮我们准备了饼干。”“是吗,你真是个聪明的孩子。"我顺势问道:“那你拿了饼干后就应怎样说呢?”这时听到一个细细的声音在说:“谢谢。”我笑着说道:“说对了。小朋友,记住,以后老师给你们发点心或盛饭的时候,在你们有困难得到别人帮忙的时候,千万别忘记说声“谢谢”。”孩子们一齐回答“明白了”。第二天吃点心时,我还是照例为孩子们准备好。刚开始时,几个孩子好像忘了昨日的事,之后潘若妍说了一声"谢谢"后,每个上来拿点心的孩子都会说声"谢谢"。我从心里感到高兴。而当孩子们为我做了什么事时,我也会对他们说“谢谢”。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播种思想,收获行动;播种行动,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感恩之心是沉睡在孩子心灵深处最美的天使,愿天下所有教师能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叩开孩子的心扉,去唤醒这个“天使”,让感谢成为习惯。到那时,我们的世界就会弥漫着爱的芳香。

幼儿教育随笔 篇三

洗手是幼儿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幼儿一日生活中,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三五个孩子在玩水;忘记关水龙头了等等。针对这样的情况,我总是反复提醒常规要求“要这样,那样的”,可效果总不佳。幼儿天性好玩,喜欢新奇的事物,但也因其年龄特点的关系,幼儿的注意力容易分散。但遇到喜爱的游戏也会乐此不疲。因此,教师应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并深受幼儿喜爱的内容,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于是在之后的一次洗手时,我也加入进来,并有节奏地念起了《洗手歌》:手心搓搓、手背搓搓、手指缝里搓搓,一二三,小手甩甩干。在到自己的小毛巾上擦擦干。我动作一下子就吸引住了幼儿纷纷跟着我学了起来。“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让幼儿在有节奏快慢的变化中,通过动作表演儿歌内容,表达了他们内心的感受,并能促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

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洗手环节,只要我们认真的去观察、贴近幼儿的生活,你会发现孩子的一个小小举动,就是我们抓住教育的良好契机。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都需要我们去动脑筋,我们应该给孩子们创造亲自体验的机会,把教育转化为幼儿的需要。良好习惯的养成是孩子成功的基础,这点固然重要,但我们要站在孩子的立场,体验孩子习惯的养成过程。这样,幼儿才能体验到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并逐渐把这种认识变成自觉行为。仅仅一个洗手的习惯,我们也要考虑很多。让我们感到欣喜的是,我们在努力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孩子们更多更强的独立能力。

教师应做有心的人,从孩子长久发展的利益考虑,我们不可忽视良好习惯的养成,更要亲自参与到幼儿的实践活动,体验孩子们的需要,制定的常规制度应随时调整,并改变教育方式,形成真实的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

幼儿教育随笔 篇四

每到午休,那些调皮捣蛋,睡不着的孩子总成为老师最头疼的问题,他们总有耗不完的精力,不是这动动就是那弄弄,他们一个人玩太无聊,会把旁边的小朋友带动起来,于是老师就总也忙不过来,这边提醒一会,那边提醒一会,就算你有这个威信力,可是那些睡不着的孩子总也不能让你心安理得的休息一会,因为他们醒着就说不准会发生什么,经过实践证实,这些方法对那些好动,缺乏安全感的孩子是很有帮助的!

我们班有个叫砚汐的宝贝,特别贪玩,睡不着总是扯一扯旁边小朋友的被子,老师看着她,马上就变得很乖,但一会又开始了,如果你批评她,她嘟起嘴巴,感觉很委屈的说“我睡不着……”有一次,实在拿她没办法就守着她,陪她一起睡,结果我刚躺下,她就抱着我,乖乖的闭上眼睛,几分钟不到就睡着了!

还有一个宝贝就,轩轩,感觉总是精力旺盛,翻来翻去睡不着,我也采取了陪伴的方式催眠,抚摸他的额头,轻轻的数数,数着数着就睡着了,令我惊讶的是,第二天午休,他乖乖的在床上躺好,问我是不是要数数了?然后自觉闭上眼睛……

那些缺乏安全感的孩子,需要老师的陪伴入睡,需要老师帮助他们沉静下来,进入睡眠状态。

好动的孩子也可以安静的睡觉,只要作为教师的你,多一点耐心去对待他们,他们比你想象中的乖很多!

幼儿教育随笔 篇五

“一百个孩子就有一百个特点,一百个孩子就有一百种教育方法。”每天穿梭于孩子中间,观察和体验着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历程,在教育方式上除了老师要正确引导外,更应该注意孩子的闪光点要及时发现。

李泉德小朋友活动时,总喜欢影响周围的小朋友,没办法,我把他视为特别关注对象,让他跟随左右。

一次活动课,我想让小朋友帮我拿跳绳,于是,我说:“谁乐意帮老师的忙?”于是不约而同的都举起了小手,我一眼就看见了李泉德小朋友渴望的眼神,踮起脚尖高举着手,生怕我看不见他似的。于是,我说:“请动作快的小朋友帮忙,排队一、二、三!”机灵的李泉德动作迅速,排在第三位,我决定请他帮忙时,说:“等一会游戏结束后我请活动中遵守纪律、团结合作的小朋友帮忙。”很爱做事的他牢记着这句话。在整个活动中,他没有惹别的小朋友,并且还帮助跌倒的小朋友爬起来,我及时表扬了他。孩子满脸的喜悦、兴奋。

教师在关注孩子的时候,要留心观察、发现孩子既有长处,也有短处,应该及时发现他的闪光点,正确地评价引导,从自身角度出发做到客观公正,随时表扬,让孩子的心田里既有阳光、也有雨露,健康、快乐、茁壮成长!

幼儿教育随笔 篇六

晨间搭积木的时候,李兴江和李淑涵小朋友为了一只黑色的车轮玩具,争抢起来。结果以前一向以“武力”解决问题的李兴江小朋友动手打了李淑涵的手。这下,立刻把她给打哭了,有好心的同伴告诉老师李兴江的“罪状”。我走过去准备做和事老佬,刚走到李兴江身边,他就对李淑涵气呼呼地说了一句:“对不起啊”。李淑涵眼泪汪汪地看着我,没有回应他。

不小心做错了事要说‘对不起’三字,这是耳熟能详的道理。可是孩子们的理解是做了错事,只要说声对不起,对方一句‘没关系’就行了。看来孩子对这三个字的理解还不够深刻,认知和行为脱节。嘴上说得好,行动做不好。于是,我把幼儿组织起来,让他们说说究竟在这个时候说对不起,是不是有礼貌的表现呢?众说纷纭,讨论下来,是在不小心的情况下或者真正认识到自己错误了以后才是有礼貌的表现,而不是说了一句对不起,自己就一点关系都没有了。

认识到了自己的缺点以后,李兴江认识到了刚才是不该动手打人的,惭愧地低下了头。而李淑涵看李兴江这种神情也自然原谅了他。两个好朋友都要玩这积木怎么办呢?我让他们商量一下,顾嘉豪一句:“我和你一起玩好吗?”立刻化矛盾为友谊。

以上的现象,在幼儿园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是司空见惯的,教师只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认真地加以教育和引导,相信每个幼儿都会健康快乐地成长。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6篇《幼儿教育随笔》,能够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是差异网的价值所在。

316 42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