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溺水安全教育的活动方案(3篇)

发布时间:

淹溺又称溺水,是人淹没于水或其他液体介质中并受到伤害的状况。下面是差异网为大伙儿带来的3篇《防溺水安全教育的活动方案》,在大家参考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差异网给您的好友哦。

防溺水安全知识 篇一

如果遇见有人溺水,该如何施救?

1、如果发现有人溺水,首先要大声呼救,叫更多的人来帮忙。

2、发现溺水者后,可充分利用现场器材,如绳、竿、木板、救生圈等救人。也可以将衣服连在一起当做绳索。

3、需要下水就溺水的人的时候,一定要大声告诉他,不要惊慌,有人在救你。

4、下水救人时,不要从正面接近,防止被溺水者抓、抱。若被抱住,应放手自沉,溺水者便会放开。救人者应绕到溺水者的背后或潜入水下,从其左腋下绕过胸部,然后握其右手,以仰游姿势将其拖向岸边,也可以在其背后拉腋窝拖带上岸。

5、施救者若不熟悉水性或不了解现场水情,不应轻易下水,应呼救或报警。未成年人不宜下水救人。

防溺水安全专题教育方案 篇二

夏季是学生溺水死亡的高发期。为防止发生学生溺水死亡事件,保障学生的生命安全,根据省、市、县有关会议精神,现就进一步加强我校防溺水安全工作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高度重视,进一步增强做好暑期防溺水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人命关天,生命高于一切。各校要从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预防学生溺水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进一步增强做好防溺水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将防溺水工作摆在学校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并采取有效措施,严防此类事故发生。

二、强化教育,进一步夯实学校防溺水安全教育基础工作。

要立即行动,期末继续落实“八个一”活动,即上好一堂安全课,开好一次安全教育专题会,要求学生写一篇安全内容的作文,致学生家长一封公开信,开展一次安全专项家访,组织一次安全知识竞赛,在广播上播放一条安全提示,开展一次安全演练。要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防溺水教育,切实提高学生“珍爱生命、预防溺水”的意识。要在放暑假前,通过班会、校会等形式向学生再进行一次防溺水等安全知识教育,教育中小学生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同学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玩耍或游泳,在池塘等水域边洗手、洗衣、洗菜时要特别注意安全,严防意外事故的发生。要向学生家长发放《致学生家长一封信》,并取回由学生家长签名的回执,学校存档。

三、严密防范,进一步消除可能造成学生溺水事故的安全隐患。

对辖区内所有的水域的安全隐患开展一次详细的排查,对可能发生溺水事故的水塘、水渠、河流等危险地段,要求设立防溺水警示牌;暑期要协同村委会要聘请一些义务监管员在关键水域和时段进行巡护,对有玩水苗头和下水游玩的'学生及时予以制止。

四、各方联动,进一步做好中小学生溺水防范工作。

暑假期间是中小学生溺水事故高发期,且易发生在脱离家长监护和学校管理的时段。因此学校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建立学校、行政村与家庭齐抓共管的安全教育管理网络,动员全社会都来关心中小学生的生命安全。暑假开始立即组织教师逐户进行家访,做到每生必到,一户不漏。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与沟通,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增强家长的安全意识,使家长在上放学路上及节假日、考试等脱离学校和教师监管时段,切实担负起监护人责任,对孩子进行教育与监管,严防学生溺水事故发生。

五、加强督查,进一步落实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各班班主任要亲自布置、亲自检查、亲自落实,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要层层落实防溺水安全管理责任,形成齐抓共管的防溺水工作机制。学校将在期末结合安全工作检查对防溺水工作督查,对工作不到位,或因工作不力而造成学生溺水责任事故的,坚决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六、快速反应,进一步落实信息报告制度。

发生学生溺水事故,各班主任立即赶赴现场,实施营救,处理善后事宜。同时要在第一时间报告学校、瞒报造成严重后果的,将进行严肃查处。

七、严格责任,进一步抓好防溺水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

各班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溺水安全管理制度。同时落实好岗位责任制,以制度明确学校各个岗位的安全职责,为防溺水工作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切实降低溺水死亡事故的发生率。对宣传教育不到位,或没有安装警示标志,管理不到位而造成学生溺水伤亡事故的,将追究相关责任人行政或法律责任。

社区儿童防溺水安全教育活动方案 篇三

为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和区教体局关于做好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工作要求,切实加强预防学生溺水教育和管理工作,确保广大师生生命安全,结合本街道实际特制订本方案。

一、工作思路

认真贯彻落实市、区和教育主管部门关于做好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工作要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源头治理、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方针、进一步完善学校、区、社区、预防溺水工作各项制度,强化安全教育,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学生自护和防范能力;加大宣传工作力度,落实各项措施,着力建立预防学生溺水教育和管理的长效机制,确保广大学生生命安全。

二、工作目标

深入开展预防学生溺水安全教育工作,增强学生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护、自救的能力;切实做到防溺水教育全覆盖、安全标识全覆盖、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全覆盖,杜绝学生溺水责任事故的发生。

三、组织机构

成立蔡家岗街道做好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工作领导组,落实防范水域与防范责任。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范靓靓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地点设在蔡家岗街道。

四、主要工作措施

(一)落实安全管理责任

落实工作责任制。要将学生预防溺水教育工作责任落实到每一位领导、落实到每一所学校、落实到每一个年级、落实到每一位教师,明确具体工作责任,做到有措施、有落实。街道党政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分管教育领导是分管责任人,学区管理中心主任是直接责任人,将预防溺水教育覆盖到每一位学生,做到有教育计划,有教育活动,有教育记录,有学生反馈作业。

落实监护人责任。要加强未成年人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的宣传,通过家访、班级微信群、QQ群发布信息、致家长一封信、召开家长会等措施,将防溺水提醒、引导工作覆盖到每一位学生家长,提醒家长落实家庭教育和法定监护人的责任,做到有防溺水宣传记录。

(二)强化预防溺水安全教育

1、进一步落实“十个一”宣教到位。上一堂预防溺水专题课教育课;节假日前集中开展一次安全教育;布置一篇防溺水安全教育作业;组织一次预防溺水和游泳安全知识竞赛或知识展板等宣传活动;印发一份游泳安全和预防溺水宣传册页;开展一次预防溺水工作家长专访活动;召开一次家长会并明确家长的监护责任;印发一份致家长一封信;建立每周一次专题教育制度;建立每日一次安全提醒制度。

2、重点要教育孩子做到“六不”: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

3、召开防溺水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让学生讲述预防溺水安全教育要点,讲述日常生活中存在的易发生溺水的危险地带、水域,发动学生自我分析应如何避免溺水现象的发生,通过自我教育,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

4、强化假期、双休日、节日的安全教育。将安全教育延伸到节日、假期,做到学生放假,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不放假”。通过微信家长学生群发布防溺水宣传内容、让学生签订离校安全承诺书等多种形式,把学校预防学生溺水的要求落实到每一位学生身上;做到节日、假期学生安全工作事事有人管,时时有人管,处处有人管。

5、强化重点对象的教育。各学校要特别关注低年级学生、民工子女、农村留守儿童等重点群体,要把防溺水安全教育作为重点内容,用事故实例予以警示,使学生知晓擅自游泳、玩水的危害性。对爱好游泳、玩水的学生开展一次全面的排查、登记,落实好教育和监管的措施,讲清擅自游泳的严重后果,让防溺水安全知识深入到每个学生心中。

(三)全面落实安全提醒制度

重要部位安插防溺水标牌、张贴预防溺水教育宣传提示语,开辟预防溺水教育宣传栏、宣传橱窗,各班级办预防溺水知识黑板报,营造浓厚的校园预防溺水宣传教育氛围。

坚持每天放学前进行一分钟安全提醒教育,提醒学生不私自下水。让学生时时刻刻把“防溺水安全”牢记在心。

对重要时段和重要场所进行针对性预防和提醒教育,杜绝管理上的盲点。学校要重点做好双休日、暑假以及发放成绩单、考试结束日、返校日等重要时段的溺水事故防范工作,对上、下学经过水域较多的学生,要重点提醒,并向家长发出通知,提醒家长落实教育监管责任。

(四)进一步落实防范工作措施

1、落实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制度。立即组织力量,一是对校园附近水域的安全隐患开展一次全面细致的排查,做到排查一处整治一处,确保不留死角、不漏一处。对本村所有水域、学生上下学途中的河道、池塘、水坑,进行一次全面、细致排查,确保不漏任何一处水域。对查出的安全隐患要及时报请乡政府或村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整治。

2、全面开展学生安全大家访活动。活动要覆盖到每位学生家长。通过致家长一封信、召开家长会、上门家访、电话联系、签订履行责任书等多种方式,将相关法律法规、学生安全教育知识和要求送到家长手上。

3、建立学生校外安全防护小组制度。各个班级根据学生的居住地情况,成立校外安全防护小组,并选取其中一名学生为组长,要求以小组为单位,集中按时上、放学,相互监督、共同防止学生擅自下水行为。一旦发现有同伴私自外出游泳、戏水玩耍等不安全行为,要及时劝阻并及时向家长、班主任或学校报告,确保同伴安全。

4、加强对重点人群、重点时段的安全管理。一要加强对上下学途中安全管理,对上下学经过水域较多且年龄较小的学生,要安排家长或有关人员护送等防护措施;二要加强学生的课间管理,特别是中午时段的管理,要时刻关注学生动向,严防学生午间休息时离校游泳;三要建立请销假登记制度和家长联系制度,要求班主任切实负起安全管理责任,加强在校学生的日常管理。四要会同街道、村居委会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爱心监护,组织有爱心、有热情、有能力的社会志愿者与留守儿童开展结对帮扶行动,使留守儿童在节假日期间得到有效监管。

5、完善落实学校周边协作机制。充分发挥街道党委政府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学校、看护点积极争取政府和村的支持、重视;建立暑期安全工作对接制度,在放暑假前就假期学生防溺水工作要求和各方职责与所在村委会进行一次全面沟通和对接。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在事故多发地和关键时段进行安全巡查,阻止学生在水域周围逗留,防止溺水事故发生。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3篇《防溺水安全教育的活动方案》,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

316 45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