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测试题(2)【优秀8篇】

发布时间:

在各领域中,我们最离不开的就是试题了,试题有助于被考核者了解自己的真实水平。还在为找参考试题而苦恼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下内容是差异网为您带来的8篇《小学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测试题(2)》,希望能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选择题。(把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0分 篇一

1、计量重型物品或大宗物件的重量,通常用()作单位。

A、吨

B、千克

C、克

2、一种学生字典的厚度约是15()。

A、米

B、厘米

C、毫米

3、比较下面的重量,最重的是()。

A、3吨300千克

B、2900千克

C、3330千克

4、一袋大米重15()。

A、克

B、千克

C、吨

5、小包装食盐每袋重500()。

A、克

B、千克

C、吨

6、一只大象重6吨60千克,合()。

A、6060千克

B、6600千克

C、60060千克

7、回形针的长度是28()。

A、厘米

B、毫米

C、分米

8、一个南瓜重3()。

A、千克

B、克

C、吨

9、一张床长()米。

A、2

B、3

C、4

10、一本书大约重150()。

A、克

B、千克

C、吨

拓展阅读: 篇二

有效的数学学习方法

第一个,加强小学三年级学生运用“数概念”的能力培养。

有不少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常只重算法,忽视数概念的掌握和算理的理解。因而只能机械地应用学过的东西,或简单地模仿做过的例题,不能在变化了情况下迁移;或者只知道一些定义,而不能全面掌握属于这一概念的东西。

例如,学生能说出什么是圆的半径,但在作图或解题时又常常只能举出垂直方向上的半径,不能反转过来去解决逆向问题,没有纳入到一般的范畴或嵌入数概念体系的认知结构中去。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要重视算法和演算过程,尤其要重视数概念的掌握和算理的理解,加强小学生运用数概念的能力培养。

我们举一个科学记忆的例子,换算单位的记忆。

三年级数学中,会出现长度单位的认识,什么千米、毫米、厘米,很多孩子总是无法记清楚,怎么办呢?请大家伸出自己的右手,手心面向自己,从小拇指到大拇指,依次为: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两指之间的距离大小表示进率的大小。你们看,小指、无名指、中指、食指每相临的两指间的距离相等,也就表示毫米、厘米、分米、米每相临两个单位间的进率相等,都是10。而毫米与分米、厘米与米间的进率为100,毫米与米之间的进率为1000,食指与大拇指之间的距离较大,也是1000。记住单位对应的拇指,这个换算就变得十分简单而且准确了。

第二个,重视和加强发展小学三年级学生“空间关系”的知觉能力。

数和形是不可分开的。因此,学生掌握空间关系的知觉能力也是小学数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不少的数学教学方法,偏重于抽象逻辑思维的训练,造成了人的智力开发的残缺。我们很多家长就为如何开发孩子的这三种能力而苦恼。在这里,我们有个题外话,就是男孩子为什么比女孩子的数学好?

很简单,因为我们的教育习惯,大部分男孩子从小就喜欢看科学、推理、与空间有关的图书。潜移默化中,他们的大脑中的这个理性分析的区域得到了必要的训练。而部分女孩子呢,因为接触感性的东西较多,经常容易忽略知识。怎么办呢?适当的为孩子选择启发智力的图书,对帮助学习数学,形成抽象思维很有帮助。

我在《跳跳小子大闯关》里面,结合当前孩子的学习特点,将数学知识与孩子的趣味游戏结合起来,使他们在阅读中,提高了相应的能力。只要孩子潜心阅读,跟着轻松的情节进行思考,绝对有很大的帮助。

判定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5分 篇三

1、1吨棉花比1吨石头轻。()

2、一头大象重4千克。()

3、黑板长4米。()

4、一枚硬币的厚度约2毫米。()

5、一枝铅笔长约2分米。()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10分 篇四

一头大象约重4()一个西瓜约重4()

小红的身高是138(),体重是42()

数学课本长约2()日记本的厚4()

标准运动场跑道一圈是400()飞机每小时飞行800()

小玲家离学校1750()北京到广州的铁路线约长2313()

单元试卷 篇五

一、口算(10分)

210÷3= 560÷7= 4200÷6= 540÷3= 23×4=

77÷7= 12×5= 0÷23= 120÷4= 150÷ 5=

二、填空。 (20分)

1、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可能是( )位数,也可能是( )位数。

2、 最大的三位数除以最大的一位数,商是_____位数。

3、 408是8的( )倍。

4、 7口5 ÷ 7,要使商的中间有0,口里最大可以填 _____。

5、一个数除以6的商是105,余数是4,这个数是(   )。

6、 236÷4的商是____位数,615÷5的商的最高位是 ____ 位。

7、在计算808÷8时,如果除到被除数的十位不够商1,应在十位上商( )。

8、在计算418÷7时,可以把418看作(   ),商大约是(   )。

9、 □36÷6,要使商是三位数,□里最小应填( );要使商是两位数,

□里最大应填(   )。

10、 610里最多有(   )个8, 323里最多有(   )个5。

11、小东3分钟跳绳267下,小丽2分钟跳绳194下,他们两人平均每分钟跳的次数相比,_____ 跳的多一些。

12、按规律填数: (1)3、9、27、81、( ) (  )

(2 ) 2、6、14、30、62、(  ) (  )

三、判断:(8分)

1、在一道除法算式里,余数是7, 除数最小是9。( )

2、估算247÷6,把247 看作240来估算( )

3、一个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一定是三位数。( )

4、在有余数的除法中,用商×除数=被除数来验算。( )

5、0除以任何数都得0。( )

6.312÷4,商是77,余数是4。(   )

7、被除数的末尾有0,商的末尾一定也有0。(   )

8、要使算式18□÷3的上的末尾是0,□里可以填0,1,2三个数字。(   )

四、我会选(共6分)

1、 6除387的商的最高位在( ) ①百位 ②十位 ③个位

2、商最接近70的除法算式是( ) ①254÷5 ②400÷6 ③492÷7

3、 7□□÷8的商的十位上的数可能是( ) ①9 ②8 ③8或9

4、下面的除法算式中,商的中间是0的是( )。 A.664÷6

B.204÷3 C.612÷6 D.837÷9

5、下面的除法算式中,商是两位数的是( )。

A.12×4 B.380÷5 C.324÷3 D.424÷8

6、要使21口÷3的商的末尾有0,口里可以填( )。

A.2、3、4 B.1、2、3 C.0、1、2 D.任何数都可以

五、计算。

1、竖式计算(18分) 带 要验算

467÷6=     618÷3=    392÷7=

774÷7=    83÷4=     408÷4=

2、脱式计算(12分)

576÷4÷3 48×7÷6 408-305÷5 (316+242)÷9

六、用数学。(26分)

1、宏运食品加工厂要加工912个猕猴桃片,8个装一袋,6个装一盒,能装多少盒

2、小明浇了3行树,小红浇了3行树,两人一共浇了72棵树,平均每行有几棵?

3、学校图书角有4个书架,每个书架有2层,一共有464本书,平均每个书架每层放多少本书?

4、一只老虎每天吃4千克肉,96千克肉可供2只老虎吃几天?

5、下面是王叔叔水果进货的记录单。

品种 箱数 总质量/千克

草莓 5 805

杏 6 396

香蕉 5 600

算一算,哪种水果平均每箱最轻?

6、两人6天一共安装72台空调,平均每人每天安装多少台?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篇六

一、认真填空,细心检查。

1、一个数除以5,商是24,这个数是( )。

2、小明和父母站成一排照相,有( )种不同的站法。

3、常用的重量单位有( )、( )和( )。

4、490里面有( )个百和( )十,也可以看成有( )个十。

5、300÷5的商的末尾有( )个0。

6、28的8倍,就是求( )个( ),是( )。

7、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或数量。

小红体重28( ) 3吨=( )千克

一辆卡车能装货物5( ) 20000千克=( )吨

二、数学小法官。(对的打对“√”,错的打“×” )

1、1乘任何数都得它本身。 ( )

2、商和除数相乘,结果等于被除数。 ( )

3、1吨铁比1000千克的棉花重。 ( )

4、5个相同的数相加的和,等于这个数的5倍。 ( )

5、4吨+2千克-6000克=3996千克。 ( )

三、对号入座。(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2400×5的积的末尾有( )个0。

A.2 B.3 C.4 D.5

2、一个乒乓球重4千克,4个乒乓球重( )。

A. 8克B.12克C.16克D.4克

3、一把直尺重20( ),长20( )。

A.米B.克C.千克D.厘米

4、5t=( )kg

A. 50 B.5000 C.500 D.500000

四、在○里填上“〉”“〈”或“=”。

32×3○106 3×240○720 420÷7○420÷6

3600千克○3吨15千克○1500克13吨○1300千克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篇七

一、填一填。

()÷6=8 ()÷1=7 35÷()=7

54÷()=6 ()÷6=7 ()÷9=3

32÷()=4 ()÷9=9 ()÷8=8

9×()=36 ()×9=5 46×()=48

二、在○里填上“+”“-”“×”或“÷”。

9○2=18 18○9=9 4○7=28 81○9=9

27○3=30 7○8=15 14○2=7 30○5=6

6○9=54 72○8=92 8○8=20 17○20=37

三、在○里填上“>”“<”或“=”。

35÷7○64÷8 6×6○9×4 4×6○5×6

56÷7○54÷6 54÷9○42÷7 42÷6○1×7

8×4○5×7 72÷8○40÷56 4÷8○72÷8

四、将算式填在合适的括号里。

1、42÷7 36÷9 56÷8 24÷3

()<()<()<()

2、48÷6 6÷2 49÷7 72÷8 54÷9

()>()>()>()>()

五、列式计算。

1、32除以8是多少?

2、被除数是54,商是9,除数是多少?

3、把45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多少?

4、64里面有几个8?

5、被除数是9,除数是3,商是多少?

五、解决问题。

1、做一套衣服要用3米的布,有27米布,能做几套这样的衣服?

2、一箱苹果有27个,平均分给9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几个?

3、每千克苹果4元,妈妈有36元,可以买几千克苹果?

4、买一枝玫瑰需要5元钱,买一枝郁金香需要6元钱,买一枝康乃馨要3元钱。

(1)买6枝玫瑰,一共需要多少钱?

(2)36元钱可以买多少枝郁金香?

(3)你还能提出其他用除法解决的问题吗?并列式解答。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篇八

一、填一填。(第8题4分,其余每空1分,共19分)

1、 50×90得()个十,积是()。

2、 15个20相加的和是()。

3、 35×18的积的个位上的数是()。

4、在○里填上“ > ”“ < ”或“ = ”。

5、一个乘数是31,另一个乘数是50,积是();40×13的积是()。

6、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的末尾添上几个0,积的末尾就添上()。

7、 18与30相乘的积是(),11的70倍是()。

8、选数填空。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200

()×()=2800

()×()=900

()×()=800

二、判断。(对的在括号里打“ √ ”,错的打“ × ”)(4分)

1、 35×20所得的积的末尾只有1个0。()

2、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四位数。()

3、()×70<4200,括号里最大能填60 。()

4、计算33×22时,两次乘得的积都是65 。()

三、选一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8分)

1、在32×30的积的后面补()个0,是320×30的积。

A.1 B.2 C.3 D.4

2、 15×20的积是()位数,积的末尾有()个0 。

A.三两 B.四一 C.三一

3、下面算式中与490×70的计算结果相同的算式是()。

A.490×7 B.409×7 C.70×49 D.4900×7

4、有24箱饮料,每箱40瓶,一共有()瓶饮料。

A.960 B.96 C.9600

5、 20×()=2800

A.140 B.1400 C.14

6、积是四位数的算式是()。

A.45×32 B.25×31 C.23×24

7、把51连续加19次,结果是()。

A.832 B.969 C.368 D.442

8、 □□4×26积的末尾()。

A.一定是4 B.不一定是4 C.可能是6 D.不确定

四、算一算,看看自己的计算能力怎么样。(28分)

1、直接写得数。(6分)

2、估算。(6分)

76×21≈ 48×25≈ 18×81≈

3、用竖式计算。(16分)

46×38= 65×82= 61×37= 78×65=

24×29= 28×32= 54×32= 37×39=

五、估一估,并把得数比3000小的算式圈起来。(4分)

46×62 39×63 71×42 82×69 99×18 78×53

六、解决问题。(37分)

1、(4分)

(1)买50套衣服共用多少钱?

(2)买45套衣服,拿3000元钱应找回多少钱?

2、(4分)

14箱苹果一共可以卖多少元?

3、(6分)

(1)1000元钱够买5张小床吗?

(2)买26盏台灯和一张小床一共需要多少钱?

(3)张老师买了32个书包,他付给售货员1200元,应找回多少钱?

4、你会算吗?(4分)

5、三年级二班组织学生看电影。买电影票共需多少元?(4分)

6、看表格回答问题。(6分)

(1)香蕉和葡萄一共多少千克?

(2)梨比葡萄多多少千克?

7、同学们去秋游,每套车票和门票49元,一共需要90套。(4分)

8、黎光小学三、四年级每班有45人,每个年级都有5个班,两个年级共有多少人?(5分)

参考答案

一、

1.450 4500

2.300

3.0

4、> = > < < >

5.1550 520

6、几个0

7.540 770

8、略

二、1.× 2.√ 3.× 4.×

三、1.A 2.A 3.D 4.A 5.A 6.A 7.B 8.A

四、略五、略

六、1.(1)56×50=2800(元)

(2)56×45=2520(元)3000-2520=480(元)

2、 36×14=504(元)

3、(1)190×5=950(元)1000>950够

(2)28×26+190

=728+190

=918(元)

(3)35×32=1120(元)1200-1120=80(元)4.

5.15×42=630(元)

6(。 1)24×13+13×16=520(千克)

(2)16×23-13×16=160(千克)

7.49×90=4410(元)4410<4500够

8.45×5×2=450(人)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8篇《小学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测试题(2)》,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316 46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