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备课过程中的学情分析【精选5篇】

发布时间:

总结是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结论的书面材料,它可以给我们下一阶段的学习和工作生活做指导,因此我们要做好归纳,写好总结。那么总结要注意有什么内容呢?差异网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5篇《谈谈备课过程中的学情分析》,我们不妨阅读一下,看看是否能有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高一学生学情分析 篇一

高二学生学情分析

数学组:朱跟社

高二学生学情分析

一、问题分析

1.学生的目标高远,但动力不足。

大部分学生有考上重点高校的愿望,但是学习动力和自信却严重不足。这一反差很大的现象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研究:学习动力和自信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怎样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增强学习的动力?

2.高中学习适应性比较差。

高二学生认为新课程进度快,不能适应,对所学内容不能及时做到消化理解。高二年级学生认为高二课程难度又上了一个台阶,也感到不适应。

3.学习自觉性和毅力不足。

部分学生认为,初中学习是在老师的严格监督下进行的,高中老师不如初中老师监督严格;自己比较懒惰,没有做到及时预习和复习巩固。从在家复习效率来看,如果家长事务繁忙,无法进行有效监控和指导,会使一部分学生在家学习效率低下。部分学生在做完作业后,没有进行及时复习和预习,使学习中的问题越积累越多,这也是缺乏毅力造成的。

4.学习方法不得当。

学生探索学习方法的意识不强。学习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大部分学生没有探索出适合自身情况的学习方法。

5.偏科。部分学生忽略政治、历史、地理等课程,还有部分学生的英语、物理、化学出现较大的问题。

6.学习和复习的效率低。

遇到节假日或班级活动,同学们心浮气躁,不能安心学习;在考前复习中,也不能深入学习,浅尝辄止,考试的时候漏洞百出。

7.学习环境。

部分学生反映课堂纪律不好;教师的教学有问题,课堂上老师讲解过多,巩固练习不够;部分老师的问题设计或提问方式不当,影响到参与课堂教学的广度和深度;管理不严格,班风不好等。

二、对策建议

1.要研究激发和保护学生自信心的对策。

这些退步较大的学生并没有放弃自己的目标,这是我们做好工作的重要前提。我们要运用心理学中的一些知识和方法,分析出对这部分学生加强帮助和指导的策略。

2.改进和优化课堂教学。

进一步加大听课、培训和集体备课的力度,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教学艺术,优化课堂教学。对基础知识中学生能看懂的,要让他们自己理解;老师的重点放到对习题讲解和指导上。在课堂教学中,要坚持面向大多数学生,不能在大多数学生没有领悟的情况下,就匆匆结束教学过程。

多加强学习方法指导;教师在讲课和讲题的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注重渗透、点拨,加强有针对性的训练。条条大路通罗马。要鼓励学生增强研究学习、掌握学习方法的意识,从自身的情况出发,摸索出适合自身特点的学习方法。

在良好学习习惯培养方面,存在不平衡的状况。部分教师对学生要求不严格,使学生的不良习惯难以改正。这方面要提出要求,注重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3.加强管理、监督、检查力度。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常规检查,如作业检查、自习课纪律检查等;加强班风建设,特别是加强薄弱班级的班风建设。

4.多与学习困难生进行沟通和交流。

三、后阶段的努力方向

1、有针对性的深化师德教育。要求教师不仅关心、爱护学生,还要了解、亲近学生,把握学生的所思所想,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注意研究新形势下师德教育的新问题、新情况,有针对性的搞好教育和引导,使教师努力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突出抓好个别教师的个别问题,消除其对学生健康成长的不良影响。

2、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学生之间的心理依赖越来越突出。现在的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因为同辈之间拥有相似的心理世界、兴趣爱好,平行之间的交流互动及影响越来越突出,相互的心理依赖越来越趋于明显。

3、正确引导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

(1)、树立目标

目标是学习之始,是行动的方向。高一新生普遍存在着可以“松一松”的思想,他们认为刚刚经历过中考时的浴血奋战,现在离高考还远,可以松一下,根据初中时的经验,到三年级时再冲刺不迟。殊不知高中阶段的学习与初中有很大差别,等自己逐渐领悟时为时已晚。因此教师必须让每一位同学树立明确的奋斗目标,包括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指导自己的学习。

(2)、注重衔接

初中与高中在教材内容、教师教法、思维要求等方面均存在着差异。九年义务制初中教材的特点是“浅、少、易”,而高中教材的特点是“起点高、难度大、容量足”。初中教师比较习惯于手把手地教学生,对作业、练习的检查、督促抓

得较紧,而高中教师则对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有着较高的期望和要求,这往往会造成一部分自觉性不强的学生缺少压力,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上述差异的客观存在,致使相当一部分初中毕业生进入高一后感到无法适应。因此高一教师应认真上好过渡课,做好初高中的衔接工作,注意挖掘初高中教材内容的联系,确立“低起点、迈小步”的思想,帮助学生尽快进入适应期。

(3)、学法指导

从前面的调查与比较研究可以看出,学生迫切需要教师在学习方法、策略、习惯上进行指导,为此有必要在高一学生中开设了“学法指导”专题讲座。通过讲座,使学生知道阅读、记忆、笔记、听课、练习、总结、复习等方面的一些具体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构建结构完善、功能强大的学法结构,使学生成为会主动学习、终身学习的人。

(4)、个性发展

教育心理学中讲的个性发展主要是指通过教育,使学生在情感、意志、性格和品德以及审美情趣等方面得到和谐的完美的发展。随着身体的发育和智力的发展,中学生的个性逐步形成,从前面的调查与比较研究可以看出,很多学生的自觉程度、兴趣程度、毅力强度等方面有待教师去引导和培养。

要努力创造一个适合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学校和家庭环境,给他们提供一个轻松、愉快、乐观的学习环境,一个平等竞争的生活环境,一个接受挫折教育的训练环境,同时不失时机地对他们进行心理引导。

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要走近学生,多观察学生的细微变化,多与学生谈话,通过家访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及时发现问题,对症下药。

有计划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在我们学校不能成为学生的“最后的晚餐”。

高一的学生,正处于高中时期的开端,也是人生中鲜花开放的季节。但是,这一季节也难免会阴雨霏霏。如果我们教师真诚地去帮助他们,他们就一定能顺利地度过花季中的雨季。

1.表现出学生关注学习,但缺乏克难意志。从第1题调查看,无论重点班学生还是普通班学生,有82%(重点班97%)以上的同学把“学习成绩不理想”或“时间不够用”作为自己最苦恼的事;从第2题调查看,有近50%的学生把成绩不理想自我归因为“自己欠投入”;从第11题调查看,有63%以上(重点班72%)的学生对待难题有“先自己试一试”的愿望,等等,从以上可说明大多数学生把学习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并能主动地把成绩不理想的原因归为自己努力程度。但从第15题调查看,有58%的学生在作业多时,对作业就出现了挑易或应付现象,只有20%强一点的学生选择克难弃易的做法,等等。这说明有一定比例的学生缺乏克难意志。

2.表现出学生缺乏良好的基本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具体表现为:(1)学习标准较低,缺乏刚性原则。从第10题看,有50%的学生认为“会的标准”为“上课能听得明白老师所讲的内容”或“作业没有错”的低层次上;从第12题看,只有44%左右的学生把一天收获大小的衡量标准定在“解决了多少不明白的问题,做了多少陌生题而不是自己已会的题”上,其他56%左右的学生把“做了多少题,是否完成老师留的作业”和“早晨起的时间和晚上睡的时间”作为标准;从第5题看,有41%的学生把对概念、定理、公式的理解认为“对原文进行背诵,达到会背记熟就行”或“掌握大概齐,用的时候再看书”的低层次上,只有41%的学生定位在“不一定背诵原文,但对原文进行细化、分解和提炼,掌握其内在要点”较高层次上;从7题看,有60%的学生在做作业的时候,习惯于“翻着书、看着笔记本,遇到不会的诸如公式、定理等知识就去查阅”或“先忙于完成那些熟悉的容易题,剩下的时间再去完成那些陌生的困难题,能做多少是多少”;从第9题看,有46%的学生在学习上坚持的原则或做法为“没有什么原则,但尽自己最大努力,学多学少顺其自然”或“每天坚持晚睡觉”等等。以上均说明相当多的学生对学习各环节要求程度较低,甚至表现为应付。(2)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从第3题看,有近60%的学生没有自我总结的习惯;从第4题看,只有38%的同学选择“除非教师要求看书,一般不看着书听课,而是跟着老师认真思考每一个问题”;从第7题看,有30%的同学在完成作业时“翻着书、看着笔记本,遇到不会的诸如公式、定理等知识就去查阅”;从第6题看,只有45%同学在课堂记笔记时,采取“在认真听的基础上,对那些重点知识、重要结论以及自己现在或将来应用中可能出现的易错易混点都做重点记录,以备遗忘”,其他要么重记轻听,要么重听轻记;从13题看,有65%的同学在解完题后习惯于“与别人对对答案,否则不放心”或“满足于题目的解决,不再想其他方法”,等等。以上说明还有相当比例的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3)缺乏基本的学习方法。从第5题看,有41%的学生把对概念、定理、公式的学习认为是“对原文进行背诵,达到会背记熟就行”或“掌握大概齐,用的时候再看书”;从第15题看,有58%的同学在当天不能完成作业时,选择“先写作业容易完成的学科和题目,对难的题目则是有时间就写,没有时间就空着,以便应付老师的检查”或“由于老师要求严,完不成老师会批评,只好先大概齐地凑和写上,或者先照着别人的作业(或答案)写上,甚至毫无目的的瞎答,以应对老师的检查,以后有时间再仔细研究”;从第11题看,有32%的学生在对待难题的态度是“一遇陌生题从心底就害怕,不愿深入分析,空着去做容易题”或“一遇陌生题就不愿审题分析,怕耽误时间,就急于问同学,找答案”,或“不愿花时间做,因为做我也白花费时间,还不如用那时间做点容易题了,更何况老师在课上还要讲”,等等。以上说明相当比例的学生缺乏基本的学习方法

3.表现出学生缺乏基本思想方法。从第5题看,只有41%的同学对概念、定理、公式的理解是“不一定背诵原文,但对原文进行细化、分解和提炼,掌握其内在要点”,这说明只有相对少的学生注重知识内在规律的挖掘归纳;从第13题看,只有20%的学生在解完题后,习惯于“不满足于题目的解决,而回过头来对原题进行反思”,说明具有反思和求变思维的学生较少;从第16题看,只有29.76%的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喜欢实际应用,说明学生的应用意识淡漠。

4、表现出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优劣与学习水平的高低有直接关系。如从第3、6、7、8、9、13题调查数据看,光明班与重点班学生在学习态度、学习毅力和学习方法方面存在差异,反映出光明班学生较重点班学生怕难、应付和缺乏一定的学习方法,由此说明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效果。

5.表现出学生对学法重要性有一定的认识,但又需求指导。从第2题看,有38%的同学把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原因归于“学习方法”;从第8题看,只有15%学生对教师进行学法指导活动和考试增加学法题持“反对”态度,等等。这些表明学生对学法在学习中的重要性有较高的认识,特别通过第17题“上课听得明白,而课下不会做作业,总感觉上课老师讲的内容与作业无关”现象和第18题“作业全都对,但考试成绩低”现象的分析看,表明学生对学习环节中有效方法的理解和关注。由上可知,学生对学习方法既重视,又期待教师进行指导。

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篇二

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从调查统计表中可以看出大部分中年级学生不具备自学能力,这类学生占总数的80%-90%。具体表现在:

①学习目标不明确:经过15分钟的自学,然后在不看书的情况下没有一个学生能写完整刚才自学内容的题目,可见学生首先没有明确学习目标,不知道自己刚才学的是什么内容,怎么能系统地去进行学习呢:

②从仿做题的完成情况来看也不容乐观:80%的学生不能完全正确地做出仿做题,总要出一些这样那样的错误,出错的类型也较多,有的两题只做对了一题,有的结果正确可想法错误,有的想法正确却把结果写错。

③从变式题的完成情况可以看出:有84%的中年级学生不能灵活掌握所学的知识,不能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题目稍有变化就不会做了。学生逻辑思维的应变能力较差。

④中年级学生的概括、比较、归纳、综合、分析等综合能力都较差,几乎处于零级状态。

以上分析说明:中年级只有15%~20%的学生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但这种自学能力正处于最初级最简单的形式,尚处于未被开发阶段。

(二)高年级组

从本次测题可以看出,五年级的学生已具有初步的自学能力,它包括两方面:

第一,五年级的学生有自学能力,在教师事先不做任何说明的前提下,在十五分钟自己看教材的时间里,85%的学生能抓住学习重点,能较为正确地理解知识,模仿题和变式题的正确率都较高。

第二,五年级学生的自学能力只是处在初级层次上。

首先,学习目标很不明确。41.5%的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他们甚至不去有意识地记忆课题,以致于有的学生把“约数和倍数”写成“倍数和约数”;有的学生把“约数和倍数的定义”写成“倍数和约数的定义”。这反映了学生学习心理上的含混不清,似是而非,不求准确的心理状态;而仅有3%的学生把两个课题都记住了,说明学生在学习时没有整体与局部关系的认知结构,没有建立系统知识的意义。还有15%的学生抓不住学习重点,不会区分知识的重点与非重点,以及问题的主次。

其次,没有良好的学习方法。98%的学生都没有认识到整除是约数和倍数的前提,还有77%的学生没有看到约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这说明学生在自学时不会也没有想到去寻找新旧知识的联系。他们还不具备很好的分析、综合、归纳、类比推理的能力。以上分析说明五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自学能力,但这种自学能力只是初级的。

鉴于以上分析,今后在数学教学中,要通过自主式学习法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明确不同目标,提出分层要求。

(一)中年级阶段--尝试学习阶段

本阶段学生自主学习具体体现为:以富有逻辑性、启发性的自学提纲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逐步尝试学习。在此阶段教师要设问题、编提纲、抓辅导、促自学。要加强对学生的学习心理辅导,自学习惯的养成,意志品质的培养,让学生学会学习。

(二)高年级阶段--自主学习阶段

本阶段学生自主学习具体体现为:教师运用电教媒体、模型、实验、语言等手段,创设直观形象背景与习题情境,激趣引思。此阶段教师要创情境,教学法,促自主,学生运用自己的学习方法顺着提纲、目标的导学思路、自学、自查,采取分类要求,分组指导,分层训练,分级评估,优质达标的方法,尽力从多方面为各类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氛围和条件,使每个学生都能经常得到学会的乐趣与满足。

总之,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会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使他们学会怎样学习,逐步能自己拟定学习目标,自己制定学习计划,自己选择适合个人情况的学习方法,自己评估学习效果,自己提出补救方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民主、轻松、愉悦、自信、协作的气氛中学到知识与技能。

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篇三

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方法:缺乏思路

一做就错

效率低下

机械记忆

眼高手低 心态:粗心马虎

考试焦虑

信心不足

贪玩厌学

题海战术 提高:基础薄弱

知识衔接

同步超前

英语过级

基础不牢

缺乏思路:没思路就没有办法上升更高层次

很多学生认为,做题纯粹是“跟着感觉走,紧抓住梦的手”,做时凭直觉,做完凭运气,“文无定法”。由于对知识不熟悉、认识不深刻,导致在做题的时候缺乏思路,往往想当然的来回答,造成结果偏差很大。重大的升学考试中思路决定效率,能够为我们争取更多的做题时间,赢得更多的分数。

缺乏思路的危害:

1、不能形成清晰的解题脉络,找不出已知和所求的关系

2、解题方法单一,方法死板,遇到难题解不出,到时学习兴趣下降

3、综合分析能力较弱,逻辑思维体系不完善

缺乏思路的原因:

1、学习计划性不强,所学知识一知半解

2、缺少学习方法,听课时精力不集中,缺乏思考

3、没有勤学好问,预习和复习的好习惯

4、对解题的目的不明确,不会从题目入手,寻找关键要素和突破口

5、练习少,不能掌握知识要点

名师支招:

●养成认真听讲的习惯

●养成认真完成作业的吸光

●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

●养成提出问题的习惯

●养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习惯

●养成擅于总结的习惯

一做就错:自我感觉良好,成绩一直无提高

孩子挺聪明的,就是粗心大意,不管多难的知识,一听就会,可是一做题就错。每当碰到那些看似简单、其实复杂的题目,没有进行自己的反思和容易出错的总结。

一做就错的危害:

1、对学过的知识一知半解,背诵、记忆时出错率多

2、上课时跟不上老师的节奏,看似听懂了,过几天后一问三不知

3、经常需要翻书查看例题和知识点,做题和考试磕磕绊绊

4、影响知识迁移能力,只掌握容易的知识点而难题不会做

5、打击孩子学习自信心,考试容易出现紧张和消极的心理

一做就错的原因:

1、没有预习的习惯,对即将学习的内容一无所知,只能被动地听课

2、不会巩固复习,对学过的知识消化不良,造成基础越来越不牢固

3、不重视平时的作业和练习,导致学习基础越来越差

4、不会运用学习工具,学习方式生硬、呆板,导致掌握的知识零散

5、学生没有掌握解题的思路和基本方法,不会举一反三

名师支招:

1、学会预习,专心听讲,变被动为主动

2、趁热打铁,及时复习,巩固已学知识

3、认真作业,强化训练,温故而知新

4、活学活用,提高效率,步步为赢

效率低下:孩子一生的痛

明明给自己制定了计划,但复习时总是走神。自主学习效率很低,我该怎么办好呢?很多同学都有这样的问题——学习效率低,尤其是面临重大考试的学生,低效率严重影响了复习的进度和备考计划是否能按时完成。

较低的学习效率让我们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时间分配不合理、学习时间分配不合理。学习效率低和学习习惯是分不开的,而在重大的考试前,靠几天的突击复习是无法侥幸过关的,从而影响最后的成绩。

效率低下的危害:

1、听课反应慢,容易走神

2、课后复习慢,没有头绪

3、作业完成慢,影响睡眠

4、考试速度慢,答不完卷

5、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不浓

效率低下的原因:

1、缺少学习动机,没有端正学习态度

2、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学习无压力,对待学习不重视

名师支招:

1、 课前认真预习,课后复习,这样可以提高上课时的效率并及时巩固

2、 上课时认真听讲,并积极思考,当堂课的东西当堂消化,不要留到课后

3、 做限时训练,提高孩子的注意力,比如由家长或教师监督限定三分钟内记忆

4、 心理辅导,让孩子认识到抓紧时间的重要性,主动学习

机械记忆:死记硬背,让学习变得事倍功半

学习时缺乏概念联系,单靠反复背诵达到记忆。由于不理解事物的意义,没有与已有知识联系,新知识难于纳入个人的认知结构,不易融化为个人的知识成分,所以记忆效果差,费时多,效率低,遗忘快。

没有经过理解所记忆的知识是不可能灵活运用的,机械记忆付出了比别人多的学士时间却没有获得好成绩。

机械记忆的危害:

1、容易养成不爱思考,不动脑的不良学习习惯

2、遇到复杂多样的学习内容便难以接受,不能适应,以致学习困难

3、死记硬背,不擅思考,总爱死记硬背的同学容易造成:头脑变懒,思路变窄,思维僵化等现象

机械记忆的原因:

1、注意力不集中,没有用心去记忆知识

2、知识积累过多,像“狗熊掰棒子”一样背一个忘一个

3、学习方法不灵活,生搬硬套,过于死记硬背

4、思维不成体系,记忆方法不得当

5、兴趣不足,存在抵触心理,没有联想的进行记忆

眼高手低:看似是完整的知识网,实则暗藏漏洞

学习应是一个稳中有升的过程。可现实却有好多学生眼高手低,做题时,一看都会,可对照答案后,错误百出,粗心、大意、马虎等频频出现。而这类学生的成绩往往都是中上游,自尊心和自信心都比较强,成绩的起伏,直接影响学生情绪的波动。

眼高手低的危害:

1、知识存在漏洞,学习成绩忽高忽低,呈波浪型

2、情绪和学习心态极易受成绩影响而波动起伏

3、错误的估分,直接影响学生填报考志愿

眼高手低的原因:

1、学习不扎实

2、没有及时复习,知识面上有漏洞

3、学习只求一知半解,没有深入研究

4、没有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名师支招:

1、要坚持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

2、及时查漏补缺,完善所学的知识面

3、树立信心,要细心、耐心、虚心的学习各块知识

粗心马虎:不专心,审题不清,高分的克星

马虎的问题不但体现在解题上,还体现在学员平时的生活细节中,对学员影响较为深远,解决马虎,刻不容缓。

粗心马虎的危害:

·丢三落四

·会做的题目做错

·答案写错

·题目看错,丢分都丢在简单题上

粗心马虎的原因:

·注意力不集中,无法同时写和想

·不能在短时间内记住所见材料

·手和眼协调能力差

名师支招:

1、 教学生重点审题,多多关注题干

2、 建议家长和孩子一起做题,以监督孩子,随时指出马虎之处

3、 马虎的根本原因就是对题目和知识点不熟,因此要经常做题,培养谨慎的态度

4、 改善孩子的学习习惯,限时训练,以绷紧孩子的神经

考试焦虑:理解不透彻,信心不足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通过理解、掌握、加深三个步骤,最后达到运用自如的程度。如果理解不透彻,不能灵活掌握,面对考试何来信心呢?

考试焦虑的危害:

1、平时活泼开朗,可每次重要考试前(如期中、期末)就变得急躁、紧张

2、平时会做的题目突然在考试前没有了思路,总是慌慌张张的在复习,却又看不进去

3、十分担心考试失败,甚至暗示自己考试一定会失败

4、复习记住的东西很快就会忘记

考试焦虑的原因:

1、 过于焦虑,休息不好,对大脑及身体有不好的影响

2、 过于紧张,影响考试发挥,平常会做的题可能也做不出来

3、 长此以往,会使学生产生厌考心理

名师支招:

1、 让孩子在考前好好休息,或者带孩子出去轻松一下,以放松精神

2、 减缓压力,让孩子不要太在意考试,告诉他无论怎样,尽力即可

3、 听音乐,适当的看漫画等,以减少心理压力

4、 鼓励孩子,告诉他:你很优秀,不要担心考试,只要别紧张就一定可以

5、 不要给孩子负担,让孩子认为只是像平时的小测验,舒缓心里压力

信心不足:让考试变得可怕 让考生妄自菲薄

同一个学生,相信与不相信自己,所得到的结果是完全不一样的。而考生面对考试,首先要对自己有绝对的信心,不管是成绩好的还是成绩一般,面对考试都要尽力而为,不要抱有考不考得上,都觉得无所谓的心态,每个考生都要有考高分的信心,才能拥有成功的充分理由。

信心不足的原因:

1、学习压力过大

2、基础知识薄弱

3、做题不敢尝试,怕出错

信心不足的危害:

1、养成消极的自我观念,妄自菲薄

2、考前过度焦虑,担心考砸

3、不敢主动回答问题,学习缺少主动性

名师支招:

1、积极参与,克服心理障碍,建立自信心

2、不断学习,加深知识沉淀,奠定自信心

3、把握标准,深入挖掘教材,增强自信心

4、反馈信息,有效驾驭课堂,提高自信心

贪玩厌学:厌学影响成绩,逃避学习离梦想越来越远

学科兴趣不浓厚,不喜欢学习,孩子容易走神,成绩较低。成绩的不理想导致孩子对学科丧失学科兴趣,甚至对于学科产生厌学情绪,导致恶性循环。

贪玩厌学的危害:

1、 影响学生的学习和成绩,甚至会危害身心健康

2、 上课听课效率低

3、 孩子做作业错误率较高,对于厌学的学科不会预习,也不会复习

4、 考试成绩不是很理想,打击孩子学习自信心

贪玩厌学的原因:

1、 早期家长给孩子的压力太大,孩子的压力在学习上面得不到发泄

2、 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没有把学习当成自己的事情,有畏难情绪。遇到问题想的不是如何解决,而是躲避

3、 学科基础太弱,偶有努力不见成绩,家长引导有误,导致孩子自信心受挫,丧失学科兴趣

4、 学习成绩跟不上,受到来至老师、家长和同学的压力、责怪

5、 学业负担过重,产生逆反心理

名师支招:

1、 和家长沟通改变以往的教育模式,多鼓励,并且肯定孩子的进步

2、 和孩子沟通,引导释放孩子的学习压力,明确学习目的

3、 从基础补起,在上课的过程中,调整并纠正孩子不良的学科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有成绩进步后,及时肯定,重塑孩子的学习信心和学习兴趣

题海战术:求量不求质,解题不甚解,徒劳无功

有些学生埋头于题海中,热衷于解题方法和技巧,放松了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理解,在看到一道试题时,不是首先对试题中给出的条件进行认真分析,而是急于去寻找它与贮存在自己头脑中的哪道题相似,找到相似的题后,便把该题的解法套上去。这种把学习异化成解题训练的状况,对复习极其有害。

题海战术的危害:

1、浪费时间,把大量的时间都用在做题上,没时间进行自我总结和错误归纳

2、注重知识掌握,忽视考试技巧

3、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不会巧学,只求数量不求质量

题海战术的原因:

1、不重视平时的作业和练习,复习重点不明晰

2、没有合理运用学习工具,学习方式生硬、呆板,知识掌握零散

3、思维不活跃,知识点不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4、过分追求难题偏题,不注重基础的巩固

名师支招:

·学会预习,专心听讲,变被动为主动

·趁热打铁,及时复习,巩固已学知识

·认真作业,强化训练,温故而知新

·活学活用,提高效率,步步为营

基础不牢:一步慢导致步步慢

学习是一个持续、连贯的过程。每天的学习都需要按一个合理的顺利,每个科目的学习更具有前后连贯性。如果其中一个环节没有做好,必定会影响到下一个环节,从而导致学习节奏的混乱,最后导致知识消化不良。

对于前面已经学过的知识还没掌握好,老师再讲新的知识,自然就会听不懂了。结果不懂的知识点越来越多,新的内容又纷至沓来,从而陷入“一步慢导致步步慢”的恶性循环。

基础薄弱的危害:

1、对学过的知识一知半解,背诵、记忆时出错频繁

2、上课时跟不上老师的节奏,看似听懂了,过几天后一问三不知

3、经常需要翻书查看例题和知识点,做题和考试磕磕绊绊

基础薄弱的原因:

1、没有预习的习惯,对即将学习的内容一无所知,只能被动地听课

2、不会巩固复习,对学过的知识消化不良,造成基础越来越不牢固

3、不重视平时的作业和练习,导致学习基础越来越差

4、不会运用学习技巧,学习方式生硬、呆板,导致掌握的知识零散

名师支招:

●学会预习,专心听讲,变被动为主动

●趁热打铁,及时复习,巩固已学知识

●认真作业,强化训练,温故而知新

●活学活用,提高效率,步步为营

学科知识衔接不上造成知识体系断层

小升初、初升高中学科衔接问题一直是困扰同学们的一大难题,因为每个阶段的知识难度和知识体系各不相同,要求和内容有着较大区别,怎样使刚进入高年级校门的学生顺利完成小升初、初升高的过渡、做好知识衔接?很多成绩不错的学生由于没有做好衔接过渡,造成了知识的断层。

新初一和新高一在整个的中学生涯中都占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顺利过渡好为接下来的学习打好基础,迅速适应新阶段的学习,占得先机。

知识衔接断层的危害:

1、知识学习不系统,知识框架不完善

2、考虑问题不全面,解题思路不清晰

3、学习效率低下,丧失学习兴趣和新鲜感

知识衔接断层的原因:

1、新的学习环境,遇到新的教师和同学,新生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过程

2、盲目的学习新知识,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学生会产生一种不适应感

3、学习新知识时,还是习惯之前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很难适应新的分析、归纳等能力的要求,学习效果经常是事倍功半

4、没有预习的习惯,还坚持着之前的学习习惯,不变通

名师支招:

●进行调查研究 制定复习计划

●抓住重点难点 点拨启发引导

●联系高中知识 查漏补缺拓宽

●根据生活实际 激发学习兴趣

提前学习 赢在起点

所谓同步超前,就是在这个辅导过程中及时对孩子的问题作出解决方案,同时又能够未雨绸缪,帮助孩子避免一些问题的出现。

停步不前的危害:

1、孩子成绩不稳定,随兴趣而学。

2、孩子容易被其他事情如:网络游戏等其他方面的事情干扰精力,分心。

3、对自己的要求不高,动手能力差,并且没有远大理想。

4、心理承受能力差,不能调整好心态,养成健康良好的人生观。

停步不前的原因:

1、孩子的很多问题,源自于家长或老师不能及时的发现孩子的根本原因。主要是沟通的方式不是很合适。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随着年龄的成长需要的教育方式是有不同需求的,而周围的环境并不能满足孩子需要的这种变化。

2、环境上的突发事件,或挫败的经历,孩子不能及时的调整状态,找到正确的处理方

式,甚至是不能用正确的观念来面对。也没有及时的暴露自己的问题以及得到帮助。

3、孩子的生活环境条件比较好,导致人生目标不明确。没有建立正确的荣辱观、价值观,导致孩子对自己没有强制的约束力,需要外力才能控制自己。

名师支招:

●找到孩子的问题根源,帮助他调整心态。

●多从各方面和角度关心孩子,让他走出误区。

●培养做事的态度,养成良好的习惯,建立孩子的信心。

●重视孩子观念的引导性,培养健康的人生观。

取得英语好成绩 为小升初打下良好基础

学习刻苦,具有良好的英语基础,希望能在比赛里取得好的名次。通过一段时间的培养能够取得巨大的提升!英语等级证书是考察一个孩子的综合英语水平的测试,可以更全面的让孩子了解自己的英语水平。对于平时成绩优异的孩子,英语等级考试更是一个锻炼的机会,同时可以为小升初做好充足的准备,打下良好的英语基础!

基础薄弱的危害:

1、上课时跟不上老师的节奏,导致越来越听不懂,从而厌学、弃学

2、单词记忆少,不能听懂老师所讲的内容

3、听力跟不上,经常被打乱思路

4、把握不住知识的整体框架,知识不能融会贯通

基础薄弱的原因:

1、没有系统的学习英语的基础知识,发挥不出自己应有的水平

2、对语法、单词的把握不牢靠,经常出现低级错误

3、对英语没有学习兴趣,被动的接受

名师支招:

●系统学习,重新梳理知识框架

●培养语感,锻炼听说能力

●兴趣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动力

●阅读外文原著,学习与生活相结合基础不牢 一处不通导致处处不通

学习是一个连贯的系统的知识体系,很多同学特别是性格上属于细节型的同学如果其中一个环节没有做好,必定会影响到下一个环节,从而导致学习节奏的混乱,最后导致知识消化不良。

基础不牢的危害:

1、上课时跟不上老师的节奏,对奥数的兴趣也就无从谈起,更谈不上获得成就感。

2、知识点不清,相应知识点容易混淆。

3、发挥不了知识体系的整体功能,思路不清晰,特别是在运算、推理、选择、证明中,不能有意识地让新知识点发挥作用。

基础不牢的原因:

1、学习不成体系,断断续续,没有系统学习过奥数。

2、简单的机械记忆,不了解概念的引入过程,抓不住复杂概念关键词语,较难概念不会逐步剖析,不知道怎么将抽象问题具体化。

3、浮在表面,被动接受,不能深入思考问题本质,没有养成问为什么的习惯。

名师支招:

●寓教于乐,兴趣导入

●系统学习,理清脉络

●逐个击破,夯实基础

●综合训练,理清思路

学生考试学习情况分析 篇四

学生考试情况分析

今年初三美术特长生在参加县高中美术班招考中,继续取得较好的成绩。为了今后在美术教学教研工作上能有更好的表现,现将近几年我校学生参加术科考试情况作简单总结如下:

一、 考试情况分析:近三年来美术特长生在参加美术班招考

中均取得了优良成绩。术科优良率百分之八十。其中2011届参加美术考试的有4人,其中最高分的是赖晓华88分;2012届参加美术考试的有7人 ,其中最高分是89分;2013届参加美术考试的有2人,其中最高分的是涂俊威112分。从这几年的美术考试成绩情况来看,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把绘画技能发挥出来。

二、 其他情况:要明确学习目标,明确奋斗的方向。同时也

要找出自身的不足及缺点,及时改正,为今后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教学教研工作中,也要加强对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使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并为自己的远大理想而奋斗。

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篇五

一、班级情况分析:

我班现有学生50人,其中男生30人,女生20人。新插班三名学生。四年级第二学期是中年级关键的一个学期,学生即将进入小学高年级学习,要完成由中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我们班级大部分学生活泼可爱、好学上进,语文素养较好,基础知识掌握比较牢固,学生喜欢学习语文,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成绩稳中有升。但是个别学生学习自觉性较差,作业不按时完成,马虎,总体成绩又不会特别差,因此两极分化现象并不是特别严重。

本学期的语文教学除了继续抓好常规教学以外,将继续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作为重点,继续以新课程理念为引导,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尤其是良好的课堂听讲习惯、读书的习惯、写作的习惯,继续督促学生做好读书笔记和周记。因为本班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相对较弱,需要花时间和精力好好训练。另外,转化后进生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有个别学生出现较大的思想反复,需要有耐心和信心。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及应对方法

1、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1)加强对教材的钻研,正确把握教材。

部分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往往依赖于教学参考,拘泥于教学参考。

由于教师对教材缺少深入的研究,在课堂上往往表现出对枝节问题进行追问纠缠,简单问题复杂化;提问从内容到内容,前后重复叠加,缺少思维的容量;无法应对学生对文本独特的想法和比较深入的质疑;师生间的交流停留在表面,无法引导学生进一步发现问题,进一步阐发自己的观点。

教研部门应加强这方面的指导,引领教师去深入地钻研教材,正确把握教材。学校教研组应增加“读”教材的教研内容,从根本上摆脱教学参考的束缚。

(2)关注语言因素,正确处理体验感悟与语言训练之间关系。

部分教师尚未正确把握体验感悟与语言训练之间关系。教学中教师虽能强调整体阅读、体验感悟,却忽视文本的语言因素,有时仅对情节内容有所了解。课堂上教师只是组织学生在同一层面上的“议论”无论学生的感悟深浅对错,只是简单的鼓励,没有语言训练的意识。学生对文章的阅读感悟没有建立在阅读过程中对语言文字的积累和理解的基础上,使教学变成“你说我说大家说”的谈话类节目。看上去很热闹,似乎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实则将主体神圣化,使之成为“悬在半空中的主体”。

教研部门可加强这方面的专题研究,在理论的学习基础上,组织一些研究课和示范课,做好引领工作。

(3)加强教师在课堂上的相机引导。

放手让学生议论、质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但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就是说学生议论、质疑之后老师该怎么办。教师需要认真地倾听,及时地对学生回答、提问等作出一定的梳理,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归纳,并进行准确、及时的引导,从而使学生进一步发现问题,阐发自己的观点;教师在备课要真正把关注点放在全体学生身上,了解学生对即将学习内容的兴趣、知识储备和他们关心的话题,关注学生在课堂上做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想了些什么、学会些什么和感受到什么、还需要什么等。

2、正确把握新教材的要求。

教研部门需进一步宣传新教材的特点和要求,组织学校作专题的讨论,正确把握新教材的要求。如汉语拼音教学淡化了什么,强化了什么;如对生字掌握的要求是什么,一年级第一学期从描到写主要目的是什么。要深入宣传多识字、快识字的目的,现阶段对生字不抄不默的原因和意义;要深入研究低年级学生的学业评价,使学生乐意接受评价,使评价促进他们进一步的发展。

具体表现在:

1、目标制定尽管关注了,但仍有较多地方不符合二期课改的要求。

行为主体仍是教师的,“培养、激发、提高”这样的词出现的频率较高;目标所达到的凭借条件没有;情意目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并没做到“润物细无声”。学生读得不充分、不到位。

2、课堂容量增加以后,课变得粗、浅、薄。

赶进度、完成教案的现象时有发生。学生学得不扎实。教师钻研教材还不够深入,自己读懂教材的程度还不一,独到的理解、解读以及创造性的设计还相当少。课堂师生间的交流停留在表层。具体表现为:提出一个问题后,请学生圈圈、划划、议议,再集体交流,学生交流时东一句,西一句。问题:一是学生找得不全;二是学生的交流片言只语,语言不完整、不连贯,有时听的同学找不到方向;三是学生的交流停留在同一个层面上,有的不深入、有的不全面,听的同学和老师没能作归纳、补充、纠正、提升或提出不同意见;四是教师没有关注学生表达得对不对、表达得好不好。这种现象乃是大家的通病,也是课堂新的资源难以再生的关键原因之一。

3、如何进行有效阅读还值得深思。

读:读正确、读通顺、读有感情。教:学生哪些是不会的,哪些是会的,到底“教什么”等。教师思考还不深入。具体表现:匆匆读后(有的还没有读完、或没有思考的时间)就进入分析状态,在理解、感悟、交流的过程中,不能做到读议结合,只是在师生分析结束后齐读一遍,就算完事;学生读时,没进入状态或读不出感情,教师不作引导,有时作一点引导,但缺少方法;学生理解了句子的意思后,老师不随机指导他们如何有感情地读,而往往在几句话学完之后再要求学生用怎样的语气读这段话,似乎反映出老师并不知道一段话、一篇课文的朗读好是建立在一句句、一段段朗读好的基础上的。如某位老师在上《蝴蝶王国》第二小节时,先让学生说说三种蝴蝶的各自的特点,学生自读了课文后分析了三种蝴蝶的各自特点。当学生具体分析到哪一句的时候,这位老师并没有相机指导学生读这一句话,而在三句全部分析完之后则要求学生读出蝴蝶的“大、奇、美”。没有前面的铺垫、酝酿、蓄势,哪来后面的“水到渠成”,实在是强人所难。难怪学生读不到位、读不出感情。提倡积累,主要途径是读、背;强调语感,基本途径也是读、背。如果缺少读,“缘木求鱼”,何谈理解、感悟、积累、运用。现在的课,感受、感悟、领悟太虚,缺乏操作性。看来,老师们还得切记读的“三性”:目的性、层次性、指导性。

4、整体性阅读与语言实践问题。

整体性导入已引起教师足够重视,但教学中整体感悟原则把握还不到位,整体感悟中的个性化体验还不多,感悟与语言训练结合不紧密,没能在相应的情境中进行语言训练。片面强调对课文的内容和情节的疏通、理解,忽视对语言文字的品味、积累和运用。具体表现:课堂上,教师化大量的时间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内容,探究人物心理,体会作者情感,导致语文本体任务的迷失:语文目标“形成良好的语感”的三个阶段目标:

一、感受语言的优美;

二、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中的作用;

三、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领悟表达方法。(1)片面强调对句子意思的理解,而较少关注语言因素。课文中很多关键性的重点词语,教师或许考虑到时间因素,或许认为这些词语的意思太简单了,不值得一讲,于是把它们一笔带过。如:《蝴蝶王国》中的“翩翩起舞”、“色彩斑斓”等词,既然老师运用了多媒体向学生展示蝴蝶飞舞的美丽画面,那就不妨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引导学生从画面上感受一下,从而更进一步理解这两个词的意思。用不了多少时间,但这两个词一定会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2)有积累词语的意识,但对积累什么、怎样积累却较少考虑。(3)大部分教师对语言文字训练的意识较强,课上总有语言文字训练的环节。但总让人觉得这样的训练效果不佳。具体表现为:纯粹为训练而训练,或文本的内容没学好,就进行“照样子说话”或“小导游作解说”;或训练之前没设置好一定的坡度,因此只能是一两个好学生在“撑市面”,课堂气氛沉闷。如《黄山怪石》一课,老师们想通过创设小导游的身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没有给足学生学习文本语言的时间,就让学生以小导游的身份介绍怪石。这样,学生的语言或干巴巴或脱离文本游离于课文之外。

  添加评论

提高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质量之我见

1、要继续重视语言的积累

从三年级的期末抽测中,读拼音写汉字选用了4个,只要求学生认识到字、让学生写,结果本题的得分率只有82.15%;多音字、句子积累的得分率也只有80%多一点。这说明学生的语文积累还不够,必须继续重视基础知识和语言的积累。

2、要立足于课堂培养阅读能力

阅读部分历来失分严重,本次抽测也不例外。抽样得分率只有64.35%。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立足课堂,立足课本,而不是靠课外的大量的阅读短文的练习,这是常识,但并未引起足够重视。要培养学生的基本阅读能力,一是整体把握课文思想内容的能力;二是重视体会词句含义的能力;三是学习课文的表达方法。教师要切实抓好课文的阅读和理解。应教给学生课前预习的方法并让学生养成习惯,把预习中不理解的内容做上记号,以便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解决。同时,教师应巧妙设计好教材中的训练点,把每一篇课文都作为语言文字训练的教材,使学生学会精读批注、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句子意思等方法。

3、引导学生活学语文

我们的语文教师抓住语文教学本质属性,拓宽语文学习途径,开发语文学习资源,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首先学习语文必须有足够的“积累”,这是不容忽视的规律;但是,“积累”是为了“用”。也就是说,学语文不是最终目的,而是掌握一种工具、一种手段。既是工具,就不能当作摆设,而要用以参与种种实践活动。对于学生来说,首先是拿它用于学习实践,用于学习各种新的知识技能;还要把它用于生活和种种社会活动。学生学了一些字词,学了一些句子,读背了一些诗文,如果仅仅是为了记住它,把它储存起来,那是我们一贯反对的“死读书”,必然导致死记硬背,使学生的思想僵化,才智被扼杀。“积累”和“运用”兼有,才是完整的语文能力。

质量是教学的生命线,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课堂,我们要牢固地树立质量意识,加强对课堂的研究。本次检测可以促进我们从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入手,养成勤于反思的习惯,探讨加强和改进语文教学的策略,这样才能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养成,推动语文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5篇《谈谈备课过程中的学情分析》,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316 48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