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师简短感言【优秀3篇】

发布时间: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我们常常会因经历的人和事不同而产生新的感想,这时就可以写一篇感言,用以表达所思所想。那么好的感言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差异网整理的3篇《优秀教师简短感言》,在大家参考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差异网给您的好友哦。

教师教育感言 篇一

今天语文课上的教学内容是练习2的口语交际——采访。学生可能在电视上看到过采访,但自己应该没有经历和实践过。我先让学生读题目,提取有效信息。学生知道了采访的四个注意点:

1、要有明确的目的

2、要确定好采访对象,列好采访提纲

3、提问要有礼貌,要得体

4、要把采访的内容记下来

在安排学生现场练习采访之前,我临时想到自己昨天出去听课后接受的采访,于是把过程描述出来跟学生分享。学生很是欢迎,目光灼灼地盯着我,摆出听故事(看好戏)的样子。我先说,有一位领导通知我,要我接受一个采访。学生立刻“哦”了一声,插嘴说“这是确定采访对象”。我接着说自己不知道说什么,而领导叫我随便说。学生困惑了,这是没有采访提纲啊!然后采访就开始了,一个工作人员举着话筒对着我,另一个工作人员扛着摄像机对着我。学生明白,这是要把采访的内容记下来。然后差点就没有然后了,我说我们三人大眼瞪小眼地看着,谁也不开口。学生笑了,知道还是没有列好采访提纲的问题。我小心翼翼地问他们,你们是要问我什么呀?摄像工作人员这才抛出一个问题:“就说说你听课的感想吧!”我于是从上午听的课开始说起,才说了一句“我今天上午听了三节课……”摄像工作人员打断我:“直接说听了下午的课的感想吧!”对此,学生直接叫起来:“没礼貌!”上午上课的是我们乡村小学的普通教师,而下午上课的是专家,原来他们采访的目的是想了解专家的教育思想和理念的传达情况。学生对照采访的四个注意点,对我接受采访的过程品头论足,很是感兴趣。虽然因为插了这么一曲,使课堂现场采访的时间缩短了,但我觉得学生的收获并没有缩短。学生对采访的认识更直接,更生动。

教学练习1的口语交际——介绍我国的一个民族,我也是这样做的。我先示范介绍,不读参考书和《课课通》上的资料,而是把自己暑假去湖南张家界玩所了解到的有关苗族的知识分享给学生:讲了苗族人是蚩尤的后代,所以他们不称自己是“炎黄子孙”;讲了他们怎样欢迎宾客,除了敬献美酒和歌舞,还需要客人的对歌;讲了他们怎样过自己的节日,讲了苗族女子漂亮丰富的银饰和神秘可怕的养蛊放蛊的传说。再配上当时所拍的图片,学生听得津津有味,赞叹不已,对苗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轮到学生自己介绍某个民族时,也不由自主地用到了自己旅游中的见闻,介绍得多姿多彩,个性鲜明。

教师将自己的阅历当做独特的教学资源来使用,我觉得更有情趣,更能吸引学生,也能生成更好的教学效果。

老师的感言 篇二

徐老师是我本家的爷爷,排行老四,课下我就叫他四爷爷。他长得人高马大,仪表堂堂,可教学的水平与外表有强烈的反差,他的课我们是真不想听,逃学就成了家常便饭。

学校的旁边有许多小池塘,池塘里面的荷花真好看,荷叶大又凉,是遮风避阳的好东西。小伙伴们早早地下了水,吃个莲蓬,挖段嫩藕,打场水仗,乘个阴凉,哈哈,真舒服!!

上课的铃声响过八遍,我们才慢慢爬上岸,一手提着短裤,一手举着荷叶,唱着小曲走进了课堂(注:没穿衣服,唯一的短裤在手里拿着呢)。

徐老师瞪着发情的牛眼,如同拎小鸡一样,把我们一一个扔到了门口的碌磙之上。

烫肚皮,这是徐老师最得意的发明---青石碌磙在烈日下泛着红光!!

我们几个不得不把赤裸的肚皮地与碌磙作亲密无间的接触,那个烫,!!让我终生难忘。

地理老头--王桂林老师

他是我高三的地理老师,87年时,他73岁,我们戏称他为“地理老头”。

王老师是我的班主任,他待人接物忒认真,并且爱憎分明,对于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关怀真是无微不至;对于我这样学习差的坏学生,恨之入骨。

记得有一个星期天,我们照例要在学校学习。他上完两节课,从眼镜上面环视了一圈,然后目光落在我的身上,说:“下两节课上自习,都在教室学习,不准乱跑,特别是徐兰超。”我夸张地点着头,唯恐他花眼看不到。

王老师拖着肥胖的身子,慢慢地走了,我也迅速地抱起篮球,直奔操常

半小时之后,我已身在王老师的办公室。.。.。.。接受再教育。

又半小时之后,我回到了教室,屁股还没挨着凳子,又被班长叫到了地理老头的跟前。

然后。.。.。.。一个上午,批了我三次,用时一个半小时。不论挨批的频率还是挨批的程度,创我学习历史之最。

王承祥---法医老师

90年7月,终于毕业了。同学们大多回了各地市县公安局,我却被指令性地派往了大学工作。盼了十多年,终于出了校门,谁知命运在捉弄我,又让我进了高校。唉,愁杀我也!!

不行,要争取!

我提了两个西瓜,去了王承祥老师家。

王承祥老师是山东省四大著名法医之一,教我法医基础知识一年有余,与我私交甚厚,他就住在警察学院内,几步路就到了。当我说明来意之后,他笑了,说:送你四个字--“清闲、清贫”,你将受益终生。

我就带着这个字,走向曲阜,来到日照。

十几年过去了,今天,让我想到了这三位老师,他们都是我尊敬的人,都是我的恩师:

徐老师的热碌磙帮我驱走了体内的寒气,让我懂得了如何珍爱身体。

地理老头的唠叨让我理解了如何严格要求自己。

王法医的四个字让我领会了如何立业做人。

恰教师节之际,仅以此文,献给我的老师们。

祝老师幸福安康

教师教育感言 篇三

近几年,我们经常听到一个词“幸福指数”。经济在快速增长,幸福也跟着在增长吗?

长期以来,人们总希望能够找到打开幸福之门的钥匙。关于什么是幸福的问题,从古到今,人们一直争论不休。

我想:做为一介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最大之幸福莫过于桃李满天下,为社会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德才兼备,素质高,能力强的顶尖人才。

教师的幸福也称教育幸福。

教师的幸福有其自身的特点:精神性、关系性、集体性、无限性。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将“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与“父母俱存、兄弟无故”的天伦之乐、“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的德性生活之乐相并列,而称之谓“三乐”,明显含有对教育劳动的精神审美意蕴。教师只有摆脱了职业感的束缚,不把教当成谋生的手段,而是出乎自己的需要,像孟子那样以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为乐,那么他才能在教的活动中自由地、有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全部才能和力量,达到‘孔颜乐处’的境界。”

(一)教师的幸福能力及其培养实际上就是教师幸福的实现问题。

幸福不是物质欲望得到满足的自然性、即时性的快乐。幸福是人之为人意义实现所给予主体的精神性愉悦。

幸福能力需要培养另外一个理由是大量幸福病态的存在。

日本社会学家千右保曾经在一些国家作对比调查,问题为:如果有足够的钱供你一生享乐而无须工作,那么你是去享乐还是去工作?1987年千右保说“根据大约二十年以前的调查,基本上没有人回答靠玩过日子。美国的比率为2—3%,日本竟不到1%。然而近年来,‘玩派’骤然增多”。“根据1983年世界青年意识调查对11个国家提问的结果,‘玩派’比率最高的是瑞士,占39.8%;日本为19.8%,美国为21.8%”。“到了1987年,日本的玩派占到26.9%,四年时间增加了7.1个百分点”。至于中国,千右保写道:“令人难以掩饰惊讶的是中国的数字。玩派着着实实接近半数,占49.8%,创世界最高记录”。

在这样的状态之下,幸福等同于俗福。俗人很难体会真正的幸福。

(二)幸福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具有良好的精神品位和德性。但是创造幸福的能力却不仅取决于精神品位和德性,它还要求创造或实现幸福的其他条件,幸福能力就是主体实现目的和自由所需的主观条件。

首先,教师应当具有良好的知识结构。包括本体性知识、背景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三类。本体性知识是指教师所教科目的学科专业知识。背景性知识实际上是教师应有的综合性的文化涵养。条件性知识是指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包括对教学过程规律性的认识,对教育对象的了解等等。教师的知识不仅是“心理学化”了的学科知识,而且必须是“文化化”、“生活化”的知识。没有对学生及其学习机制的切实了解,没有民族和世界文化的整体支撑,不能将学术语言生活化,一个教师即便能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他也是一个枯燥乏味、没有成效的教师。这样的教师“学生听其课味同嚼蜡,躲其课不以为害,评其课嗤之以鼻”。失败的教师当然是不能收获教育幸福的。

其次,教师必须具有高超的教育能力。这里的教育能力是教育劳动的实践能力。韩进之教授认为包括教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教育观察能力,注意分配能力,思维的系统性、逻辑性和创造性、教育想象能力和教育机智。林崇德教授概括为“教师的自我监控能力”,包括对教育活动的计划安排,对这一活动的监察、评价、反馈,以及对教育过程的调节和校正能力。林崇德教授还认为,“优秀教师=教育过程+反思”。我们知道,教育活动的特点是一种心心相印的主体际性的交流活动。教育过程中充满变数。因此教育不仅是一个严谨的知识授受过程,也是一个充满灵活性、创造性的艺术过程。没有包括自我监控能力在内的实际工作能力的教师就不会收获教育的成功,更不会体验教育幸福。

最后,教师还应当具有审美的素养。幸福能力从某种程度上讲就是一种对主体自由的审美能力。幸福感就是一种生活的美感。因此缺乏美感的人也一定缺乏幸福感。要收获教育幸福,教师既要有较高的精神境界,创造性的教育能力,还应当具有对教育活动过程以及教、学双方的审美能力。这一审美能力既是乐教、乐学的中介环节,也是激发进一步创造性的重要因素。教师应当自觉掌握教育的审美评价尺度,学会以审美的心态看教育、看学生、看自己。审美是发现幸福、创造幸福的重要法宝。这一点,正是作者本人近年来不断呼吁建立教育活动第三标准的重要原因。

幸福需要靠似乎与幸福无关的能力去获得,这是一个悖论。但是这正是幸福和幸福能力的辩证法。教师的幸福实现与否取决于作为教育主体的教师在多大程度上成为一个真正大写和全面发展的人。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3篇《优秀教师简短感言》,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

316 4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