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育小故事(最新4篇)

发布时间:

演讲稿是为了在会议或重要活动上表达自己意见、看法或汇报思想工作情况而事先准备好的文稿。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演讲稿使用的情况越来越多,那么一般演讲稿是怎么写的呢?这次漂亮的小编为亲带来了4篇《我的教育小故事》,希望能够对困扰您的问题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我的教育小故事 篇一

入职时间:20X年8月

进实小时间:20xx年8月

任教学科:数学

宝剑锋从磨砺出,磨砺成于沃土中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耳熟能详的诗句,常常被我们引用。而在我看来,个人的不断奋斗固然重要,成长的环境氛围亦不可或缺。在实验小学的这些年,我深切地感受到这一沃土对我的成长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20xx年,我毕业踏上工作岗位,成了一个“新人”;20xx年,实验小学刚刚建校,在众多学校面前,也是个“新人”。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缺少的是经验,但我拥有更多的热情。就在此时,学校为我争取了一个参加温州市第二届小学数学青年骨干教师研修班学习的机会。这对我这个“新人”来讲是何等的幸运。不久后,因幸运而兴奋的那股劲在我身上还未褪去时,教研员杨向平老师又给我带来了一个令我又惊又喜的消息:在研修班上市级公开课!如果说能去研修班学习是让我喜上眉梢的消息的话,那在研修班上市级公开课就是惊喜两重天了。那时的我,走上工作岗位才3个月,而实验小学也才建校3个月。这次的公开课就成了我与实验小学共同的首次对外亮相,其压力与责任不言而喻。

这种情况自然也让杨老师有些顾虑和不安。出于谨慎,杨老师还是向白校长讲明了情况以及他的担忧顾虑,想征求白校长的意见。白校长接到信后立即向我的师傅华建文老师了解情况,同时也询问了师傅的态度,希望能够有个底。华老师坦言自从接到这个消息后睡不着了,脑子里想了很多。谁也想不到白校长接下来的一句话竟是:“你睡不着,那我就安心了!”就这样,最终,学校对我这样一位年轻教师给予了足够的信任,大胆地把这个展示的舞台交给我,让我去演绎我的魅力,学校的魅力。

获得如此的信任,让我在接下来的磨砺中拥有了一股斗志,一份责任,一个星期的堪称“魔鬼式”的磨练让我成长了许多。“梅花香自苦寒来”,对于我来说,“魔鬼式”训练亦不是魔鬼,那是我常常值得回忆的时光,想起会翘起嘴角的时光。那一个星期,充实而又欢乐。白天,进行训练磨砺;晚上,自己反复消化、感悟。学校为我在一个星期里所搭的“平台”,助我飞跃。

那一阵阵的掌声,那一声声的佩服,那一句句的赞扬,在我的人生当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永远忘不了。忘不了不是因为炫耀,而是我对自己的肯定,对于磨砺我的沃土的感激。课堂展示的那天,或许是白校长、杨老师、华老师给我了信任与力量,或许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使得我在展示时十分出彩,在与同堂上课的经验型教师的切磋中脱颖而出,赢得了吴卫东教授评课时连续不断的赞扬。吴卫东教授甚至还对我3个月的教龄产生了怀疑,认为这不可能。而这一切能成为可能,离不开实验小学为年轻教师所构建的良好平台。

进入实验小学,我便由师傅进行教学方法上的指导,抓住核心再运用自身的特质进行教学,这一传统一直延续至今。每一位年轻教师都由师傅领进门,再个人修行。几年来,学校更是为年轻教师的成长搭建了许许多多的平台,从教研新星到特色教师再到风格教师,师徒结对的延承到素养大赛的举办,学校的充分信任培养,这一切都见证了每一位年轻教师的成长。宝剑锋从磨砺出,而磨砺则成于良好环境的沃土中。实验小学,便是这片沃土!

我的教育小故事 篇二

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有效的课堂导入不仅能很快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而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这门艺术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我在20xx年就研究《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策略的研究》这一课题。

从参加工作走入讲台以来,我最大的感受便是:课堂教学让我重新认识了师生之间的关系。原来一直以为师道尊严,教师是高高在上,其绝对权威不容置疑。随着工作的不断开展、与学生的不断接触以及业务学习,我逐渐明白:课堂是师生间的一种对话,师生地位应该是平等的,没有绝对的权威,也没有绝对的平等。在教学实践中我渐渐意识到:只有在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中,才会感受到孩子们真正的自主;只有蹲下来与孩子说话时,才会发现孩子们原来也是这般的“伟大”;只有心中充满爱,才会感觉到生活是这么丰富多彩。

以下的一个小故事是我教学中的点滴再现,虽平凡,但很实,正是因为有着一颗平常之心,我才觉得跟他们在一起,我学到了很多很多……

在教“万以内数比较大小”这一课时,我事先让学生带来了厚厚的书本,告诉他们比比看看谁的书最厚,里边装的知识最多,就当着全体同学的面给他颁发“知识小博士”证书,学生们急不可待地搬出从家带来的厚书,寻找着书本最后的页码。 “我的页数最多,有988页!”王春滢第一个把自己带来的书的页数报了出来。

“988!”我一边认可地点头,一边把数字一板一眼地写到黑板上,然后郑重其事地宣布:“这本书有988页,这个数可真不小哇。看来这个证书得发给她了!”

我话音未落,就听见一个同学大声说:“老师,我的页数比她的还多,有1302页呢!”“1302?”我把这个同学报的数字写到988的旁边。“凭什么就说1302页比988页多?”文艺委员从来不肯轻易认输:“你的都是1、2、3,还有个0,我的数都是9和8,怎么不比你的大?”她的质问还真拉来了响应的伙伴,但同时也激起了更多的反对:“988再大也没有到1000,1302可是一千多呢!”“1302是四位数,988是三位数,四位数就比三位数大!”激烈的争论中,同学们时而独立思考,时而互相商量,每个学生的思维都伴着激情自由地飞翔。一次、两次……直到我郑重地宣布第四次,大家才心服口服地让我把证书发给了吴梦瑶。

……

一节课的时间就这样不知不觉地溜走了。这节课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我认为,正是在课堂一开始就营造出了一种积极思考的环境,学生才能更放得开。在课堂中,我总是尽量以学生为主体,给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机会。在学生的自由讨论,自主发言,自主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增强了对数学知识的热爱。我想,只有尊重学生,顺其自然,学生才会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课后我在想:数学所要给予学生的不仅是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还要让每一个学生“长”出一双数学的眼睛,发现并有兴趣解决生活中无数个数学问题!体验多了,信息丰富了,课堂活跃了,探索有价值了,孩子们的兴趣浓了,数学也就不再枯燥了。只有这样,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才不是一句空话;只有这样,学生的个性才能在学习活动中尽情地舒展;也只有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在激情的陪伴下自由地飞翔!

我的教育小故事 篇三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会学会了自信。每个孩子都是一本书,是一朵需要耐心浇灌的花,是一支需要点燃的火把。他们的心理脆弱,情绪易波动,充满爱的关怀,会改变一个学生的行为。反之,哪怕是一次不当的批评,也可能严重挫伤孩子的自尊。

今年我班里有个学生叫马翔宇,他经常跟同学开玩笑,甚至有时玩笑开过了火,学生经常打他的小报告,我找他谈了几次话教育他。他虽然表示改正错误,可没过一天依然玩笑依旧。同学们也反感他,疏远他,他情绪一落千丈,他对我敬而远之,不敢跟我说话,有时在路上遇见我绕道走。

看到此情景,我心里很不是滋味,难道我就像老虎那样凶,叫人害怕吗?我反省自己的一言一行,原因就在于缺乏关爱每一位学生,对有缺点的学生不能耐心教育。因此,态度粗暴教育方法过于简单。我想对于有缺点的学生决不能让他们掉队,因为他们是祖国的花朵,也是小树啊!他们更需要阳光雨露,更需要爱和鼓励。因此在教学时,我把评价纳入课堂教学的全过程,给这类经常犯错误或学习困难的学生恰如其当、全方位地评价,同时恰当增加夸奖力度,欣赏他们的点滴进步。当他们意识到错误时,我就耐心地教育,给予更多地理解和宽容,让其自己改正并给与肯定。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就鼓励他们特别在课堂上,比如:“请不要紧张,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行的。”有的学生上课开小差了,我就对他说:“如果你能跟我们一起学习,我一定会给你加分。”当学生回答问题好时,我就会说:“你真会动脑筋,我们都向你学习。”或者“你知道的真多,一定很喜欢看书。”这些鼓励性的语言,点燃了孩子们的智慧的火花,使他们获得了满足,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温和友善,胜于强力风暴。教师一个灿烂的微笑,一个赏识的眼神,一句热情的话语都能缩短师生间的差距。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我们多么需要以上所讲的微微的南来风。

有人说过这样的一句话:“老师不经意的一句话,可能会创造一个奇迹;老师不经意的一个眼神,也许会扼杀一个人才。”老师习以为常的行为,对学生终身的发展也许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做一名老师应该经常回顾自己以往的教育历程,反思一下:我造就了多少个遗憾,刺伤了多少颗童心,遗忘了多少个不该遗忘的角落!

曾经读到一个故事,故事说古代有位老禅师,一日晚看见见墙角边有一张椅子,是哪位出家人违犯寺规越墙出去遛达了。老禅师也不声张,走到墙边,移开椅子,就地而蹲。少顷,果真有一小和尚翻墙,黑暗中踩着老禅师的背脊跳进了院子。当他发觉刚才踏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师傅时,惊慌失措,张口结舌。但师傅并没有厉声责备他,只是以平静的语调说:“夜深天凉,快去多穿一件衣服。”

我又常常想,老师也应该对学生宽容再宽容一些,芸芸众生,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可能他们经常无法克制自己的言行,无法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不一定有辉煌的未来,可是谁说一个平凡的人就比谁低人一等呢?像故事中的那个老和尚,就清楚地知道,宽容是一种无声的教育。

总之,教无定法。任何一种方法,只要我们使用得当,都会有好的效果。如果我们在英语教学的情景创设中注意了这些问题,相信会给我们的教学带来更多的实效,给我们的课堂带来更多的生气。

我的教育小故事 篇四

一个会心的微笑,胜过冷的批评、严肃的面孔;一个会心的微笑,消除了学生的顾虑,增进了师生的感情,一个会心的微笑,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用心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更用心主动地学习。微笑就就是学生生活中的阳光,只要我们给学生一个会心的微笑,微笑就会成为他们生命腾飞的翅膀。

作为一个天天与富有个性的活蹦乱跳的孩子们在一齐的教师,个性就是音乐教师每一天应对的就是几百个学生,几百个学生里就会有几百个小故事,那里我想跟大家分享的就是我教学中,遇到的一个很搞笑的孩子的故事。他叫小盛就是个很有个性的孩子,也就是个很让老师头疼的问题学生,我刚接四年级的音乐课,就有老师给我提个醒说某某班的某某学生,只要他不太过分你就别管他随他去,可见他多么让老师们头痛。他上课时从不写写画画也不唱歌,就喜欢吃东西有时还会搞恶作剧,搞得课堂纪律一团糟。有一次上课他吃泡泡堂,我视而不见不想去管他,谁明白他把泡泡糖粘到前面女同学的发梢上,弄得那个女同学大哭,这时我气坏了拿着讲台上的一根尺子,朝他冲过去我说:“把手伸出来”,我高举起尺子准备用力地打下去,这时他说了一句话:“打就打反正你打也没有我妈妈打得痛”,这话让我的尺子停在半空中,再也打不下去了,也让我的怒火像漏气的气球那样泄了一半。因而我转为和声和气地问他妈妈每一天都打你吗?他没有回答旁边的同学说:“他每一天都不写练习,所以每一天都被妈妈打。”我听了这话心理很不就是滋味,我在心理盘算着该如何帮忙这个孩子呢?下课了我灵机一动,叫他帮我把录音机搬到别班去,他愣了一下但就是很快就欣然

的过来拿录音机了,我看得出他很高兴我给他这个任务,他有点受宠若惊的样貌呢,问我:“老师拿到哪个班啊?”我微笑着说:“你跟着老师来”,在路上我跟他聊了几句,可他显得很拘谨不太爱说话。以后我每上到他们班的课,我都会用课余时间跟他接触,慢慢的他对我已没有那么陌生了,也喜欢跟我讲话了,我从他嘴里明白,他的妈妈在市场里买菜,爸爸去外面打工了,很少有时间陪他,我因势利导的,开导他跟他讲妈妈买菜就是很辛苦的,妈妈打他也就是出于对他的爱护,妈妈打你妈妈心理也就是很难受的,只要他好好学习妈妈就不会再打他了等道理,经过一段时间的开导他开始有了一点进步了,上我的课也老实了许多了,我还经常找机会让他表现,然后在班上表扬他、鼓励他、帮忙他找回自信。教育实践告诉我们,后进生的心灵创伤只能用心灵的温暖来医治,精神的污染只能用精神的甘露来洗涤,多给后进生一点爱护和关心,把教育爱融入他们的心田,他们就会感到教师真正的关心他、帮忙他,就会理解教师的教诲和劝告,产生追求进步的动机和行动。

有一次上课他用脚去踢前面同学的后背,那个同学气愤地说:“老师小盛用脚踢我”。我并没有责怪他只就是微笑着看着他,他不好意思的把脚收回来,我明白对他来说一个微笑胜过严厉的责怪,对于犯错误的学生,宽容不就是对学生落后的消极迁就更不就是放纵学生的错误,而就应像爱因斯坦认为的那样:“善于宽容也就是教育修养的感情问题。宽容之中蕴含着了解、信任、等待,证明了教育者对自己教育对象积累了足够的信心,也渗透了一种对于事业、对于孩子的诚挚的热爱。”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我发现小盛乖多了,虽然上课还时不时的出现这样那样的状况,但就是他已经有了一点的进步了,以前他从来不开口唱歌的,此刻他也会偶而开口唱歌了,令我感到很欣慰。我发现他的音质很美、很明亮再一次上课时,到表演唱这一环节时,我指名让他起来演唱,同学们听我点到他的名字时都轰堂大笑,七嘴八舌的说:“老师他不懂唱的”;有的说:“老师他最笨了什么都不懂,数学考了0分,语文才得3分”。应对同学们的嘲笑他低着头什么话都不说,我让同学们安静,然后严处地批评了他们,我说:“小盛虽然这次考试不太好,但就是不等于他不会唱歌啊,老师觉得他的歌声很美”,然后再对小盛说:“小盛你的歌声真的很美,老师很喜欢听你唱歌,来一个

证明给同学们看。”小盛这才勇敢的站了起来,他甜美、明亮的歌声征服了所有的同学,他的歌声刚落教室里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也许这就是小盛上学以来得到的第一次赞赏吧!他显得很高兴下课了他跑过来对我说:“老师以后你在叫我唱歌啊”。我说:“好的,只要你愿意唱老师会给你唱的”。以后上课他真的变了许多了,他本来就就是一个很伶俐的`孩子,理解潜力也很好。当时正好学校要搞元旦文艺比赛,为了鼓励他我给了他参赛的机会,同他的班主任商量让他代表班里参赛,开始班主任也有顾虑怕他完不成这次比赛,我大胆的给他打包票我认为他能行。结果小盛不辜负大家的期望,取得了三等奖。微笑就是教师魅力的武器,对好学生要微笑,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更要微笑。你的微笑对学生来说,就是理解,就是信任,就是鼓励,他们由此感受到你的友善,有助于他们亲近你,从而喜欢你所教的科目。

微笑能够照亮所有看到它的人,就像雨后的美丽彩虹,带给人们完美的期望;就像穿过乌云的太阳,带给人们无限的温暖。爱就是教育的前提,教师对学生的爱,拥有强大的教育力量。现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以前说过:“人人都有感情,而并非都有伟大而高尚的行为,这就是由于情感推动力的薄弱。要转弱为强,转薄为厚,就有待于陶养。”心理学研究证明:学生总就是趋向于模仿爱他与他所爱的教师。因为教师给予学生真诚的笑容和喜爱,会对学生产生良好的情感体验。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4篇《我的教育小故事》,您可以复制其中的精彩段落、语句,也可以下载DOC格式的文档以便编辑使用。

316 51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