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孩子进行个性化教育优秀8篇

发布时间:

高智商父母,绝不会做拔苗助长的蠢事每个人的长处不分高低贵贱,也没有好坏的区分,重点在于能否有效的发挥孩子的长处,扬长避短,下面是差异网整理的8篇《如何对孩子进行个性化教育》,希望能为您的思路提供一些参考。

法则1:鼓励的妙用 篇一

鼓励是最好的良方。因为内向,所以这类孩子一般比较敏感。他们有什么事都喜欢放在心里,慢慢变成心结,无法消除。鼓励和关注能帮助宝宝重建信心,从而获得力量和勇气应对生活中的挫折。

创设有利于孩子个性化学习的心理环境 篇二

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和人格,尊重孩子的兴趣和爱好,营造一种民主和谐,充满人文关怀,崇尚个性,追求独特风格与创新精神的文化氛围,使孩子的处于一种愉悦的心理状态中,促进孩子的个性化学习。而不要为了自己的虚荣心,盲目跟风,不管孩子是否有这方面的兴趣,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孩子的身上,逼迫孩子去参加各种兴趣班,学习各种特长。

孩子长到3、4岁时,就开始显现其个性特征了。有的孩子做事麻利,聪明伶俐,却缺乏耐心,像小兔子一样;有的孩子慢慢吞吞、坚持性强,像按部就班的小乌龟,针对不同个性的孩子展开不同的教育。

教师个性化培训方案 篇三

株林小学教师个性化培训方案

20世纪末期,在我国全面启动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的实施中,教师培训的研究和实践成为关注的热点之一。走进新世纪,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推进以及教师教育的深入发展,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目标将引领教师在职教育走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可以预言,“以教师发展为本”将成为新世纪教师培训中的主旋律,尊重教师需要、重视独特内涵、发展个性化特征的“个性化教师培训模式”是其必然的发展趋势。

一、个性化教师培训的模式探索。

个性化教师培训模式是一种在校本培训的机制下适合中小学教师个性发展的培训模式。它本质上是一种参与式培训与行动研究相结合的复合型模式。在这个模式下,教师作为学习的主体,依据自己的知识背景、兴趣意愿、专业需求选择学习内容、研究课题和培训方式,强调教师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自我反馈和探索反思。指导者则对教师的学习实践活动进行指导、培训和拓展。它淡化了把教师集中到本校之外,脱离自己的工作岗位,重新成为学生进行学习的理念,突出了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独特性,体现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合理性、成长性和差异性。

1.培训思路。

为了实施“个性化教师培训模式”,实现教师“不拘一格”的培训目标,我们在近年的实践研究中,探索了一条“个体突破——整体推进——观念更新——能力提高——素质拓展——专业发展”的培训思路。这条培训思路的具体做法是:由高校专家、有经验的高水平教师和教师培训机构的专职教师组成导师组,首先对实验学校的骨干教师进行系统的理论培训。然后导师依据“分层分类、求同存异、分析需求、准确定位”的原则,与学校骨干教师结成对子,共同制定灵活多样的个性化培训方案,拟定阶段性目标和长期训练计划。其后导师定期到学校对骨干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现场诊断与分析,帮助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尤其注重对其解决问题的过程分析,从而提高骨干教师的反思实践能力,使他们在反思实践中,真实地获得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行动智慧。这种培养过程不是一次性的,而是一个长期的反复沉淀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对骨干教师教育教学实践的个性化诊断离不开理论的学习和理论的指导。导师通过指导骨干教师自主选择课题开展研究,促进骨干教师的实践创新能力的提高和教学科研经验提升;通过辅导骨干教师自修读书,促进教师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和理论知识的积累。因此,这是一个以真实问题为载体的理论和实践自然交融的过程。这条培训思路使理论学习和骨干教师的教学实践之间有了强有力的媒介和助推器,从而大大加快了教师的成长速度,为骨干教师的观念更新、能力提高、素质拓展、专业发展提供了保证。

当骨干教师成长、成熟,能独挡一面时,“整体推进”的时机便已成熟。导师通过集中培训的方式对全体教师进行理论指导。然后以各学科骨干教师为学科带头人,通过结对子,成立学习型教师组织的方式,带动全体教师的学习、发展,最终实现全体教师的成长、进步。

2.培训方式。

(1)教育教学能力的个性化提高——实用·实效·实益。

个性化教师培训模式关注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个性化提高,注重能力的实用性、实效性和实益性。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以具体的课堂为平台,以普遍的教学问题和典型案例为核心,以教师的实践性知识为基础,提倡教师联系自身的教学,联系担任的学科,联系学校的状况,用科学的理论和改革的理念来省察、反思和评议,通过采取“情境设计”、“教案评估”、“参与说课”、“上研究课和公开课”等形式将理论导入实践。导师则通过案例教学、观摩听课、问题研究、事件分析等方式对骨干教师进行个性化诊断、分析和指导,强调以案例采编为中介把理论知识同现实情境相联系;以学科研究为中介把课程理念与具体实施相联系;以教学设计为中介把能力要求与实际操作相联系。在针对性培训中利用问题探究情境等方式,让教师直面教学改革的实践,在运用理论知识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整合教师的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从而使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实实在在的提高,并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学科特征和个人魅力。

(2)教育科研能力的个性化发展——创新·创见·创作。

任何一位教师都有思考的权力和能力,但只有具备一定学历,受过良好学术训练的人,他的理论修养和研究能力以及瞬间的直觉和感悟,才符合个性化教师的要求。教师科研能力的个性发展以学校具体情况和教师自身实践为基础,以高校专家教师为依托,以教学实践问题为核心,以课题研究为媒介,提倡教师扎根于教学实践,将先进的教育科学理论与个体经验有机结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发展变化进行反思、研究、改进和重建。导师则注重以“问题分析和解决为中心”,组织课题研究,对骨干教师进行科研能力挖掘和方法指导。其具体做法是:①理论讲解与课题案例融为一体;②方法传授同经验介绍贯穿始终;③导师信息传递和教师自学反思有机结合;④导师示范研究与教师设计课题交替进行;⑤导师追踪指导和教师自主研究相互配合。通过导师与教师的共同努力,发展教师敢于创新、善于实践、提出见解、总结经验、撰写论文的科研能力。

(3)自主学习能力的个性化养成——拓宽·拓深·拓展。

自主学习的需要来源于教师自我发展的内部动机以及动机获得满足后所产生的主体价值。个性化教师培训模式关注教师自主学习能力的个性养成,突出强调教师在学习前的思考。教师必须研究自己的工作场所,认识和形成自己具有情境敏感性的实践理论,以此作为学习的突破口和拓展的生长点。因此,教师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以教师探索性思考和自省性思考为前提,以自修读书为手段,以反思调整为核心,以实践创新为落脚点,围绕教师最为关注、最迫切需要解决、最感兴趣的问题,通过独立思考、自设目标、自订计划、自修学习、专家辅导、互相交流等形式,在自学交流、分享互动中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拓宽知识、加深理解、提高素质。导师在培养教师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中,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对其进行指导:①督促教师撰写“教学后记”和“自省日记”,养成反思的习惯;②引导教师进行各种形式的对照分析和学习小结;③鼓励教师记录自己心得体会和思想感悟,形成个人经验;④指导教师进行实践中的“个案”评析与思考,推动教师个人经验的理论提升;⑤帮助教师对个人成长进行回顾,对职业活动进行叙事分析;⑥促进教师理论和实践的相互磨合,进行实践创新。当教师在自学和反思中不断更新,在实践中获得发展时,教师可以找到一个新的增长点,从而进入“学——思——变,再学——再思——再变”的良性循环过程中,教师就具备了自主学习和终身发展的专业能力。

3.培训原则。

(1)个性化原则。

个性化教师培养模式始终以尊重教师、满足教师的个性化的发展需求为出发点,以发展教师的自主精神、科研能力和在教学实践中创造性的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为基本原则,强调教师在本人工作环境中,在追求自己专业成就的过程中进行个性化的自主学习研究。

(2)专业化原则。

专业化水平低是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客观现实,提高现有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无疑是一个现实而意义重大的问题。对个性教师的培养,如果不能在专业知识和学术训练、实践创新方面打下一定基础,不仅教师的个性发展可能是浅层次的,甚至我们所期望的终极结果——教育教学能力的个性化提高、教育科研能力的个性化发展和自主学习能力的个性化养成也将受到极大限制。

(3)实践性原则。

教育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中小学教师素质的提高必须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才能实现。因此,要提升教师专业自主的能力与水平,很重要的途径就是参与实践、在做中学,即教师通过一个又一个具体的教学情境的分析与研究,并做出相应的教学决策,从中不断感悟、积累和提升。4.校本原则。

个性化教师培训模式要由学校校长领头来直接组织,培训内容密切结合学校和课堂教学实际,体现了学校为本的原则,学校和教师的参与热情决定了培训活动的活力与效率。

二、个性化教师培训的建议。

1.校长是个性化培训的第一责任人。

个性化培训强调校长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具有明确的责任,校长组织中小学教师参与继续教育应该成为一种自觉行动。这样一来,校长要对学校教师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实现途径进行认真规划,并创造条件,在时间、经费、资料、设备、机会等方面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提供条件保障。同时,作为个性化培训的第一责任人,校长必须带头参与继续教育,带头进行自学、反思、学以致用,在发挥示范作用的同时,指导全体教师进行培训。

2.个性化培训既要和学校及教师实际紧密结合,又可与其他培训方式相配套。

个性化培训要和学校及教师实际紧密结合,以学校和教师当前及发展中的问题为出发点,以解决问题并最终形成教师的个性化为目标,以教学带动科研,科研促进教学为主要方式,培训更加突出针对性、实在性、实效性,更加突出教师的个性化。

由于个性化培训所关注的重心和焦点集中在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和当前教育教学中的问题解决上,因此,它在提高中小学教师解决当前和现实问题能力上具有明显优势。但个性化培训不是教师继续教育的全部,在实施和组织个性化培训时,应有其他培训活动的完善和补充。

3.构建发展性教师评价体系,是教师个性化培训得以实施的保障。

评价不仅仅是对教师工作状况的鉴定,更重要的是为促进教师成长和提高教学水平服务,以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因此,要进行个性化教师培训必须改革旧的教师评价体系,新的教师评价理念应该是把教育、教学的质量保证与教师的专业发展和素质提高整合起来的发展性评价理念。通过评价,鼓励教师思考教学过程以及自身的特点,扬长避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促进专业发展和教学质量提高以及确保所有学生都能有所发展,从而提高学校办学质量,使个性化教师培训的成果得到不断的巩固和发展。

总之,师资培训是教师成长的重要形式,而自我提高既是教师的一项权利,也是一种义务,它不仅是政府行为,更是个人要求。以学校为基地开展的个性化培训不仅适应了教师教育多元化的基本要求,而且又是教师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教师专业自主程度的提高,教师教育体系必然走向开放、走向多元。由于个性化培训能够有机整合各种学习资源,特别是教师个人的动机、情感、意志、零星时间、工作需求等等资源,能够把系统培训和非系统培训统一起来,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法则2:放手让他做事,并培训其速度 篇四

让他们在既定的时间内完成既定的事,让他们明白,并不是事情做好了就行,而是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才算合格。

教师培训方案 篇五

教师培训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三个面向”教育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针,结合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和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立足于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着眼于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与专业水平,服务于课程改革,培养终身学习和创新能力的新型教师队伍,着力构建学习型的教师组织。

二、总体目标:

1、提高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准,依法治教,推出一批敬业爱生的师德标兵,杜绝违规教育行为。

2、以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为切入点,促进全体教师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加快知识更新与拓展。

3、加强教研活动的开展,提高教育教学科研能力,增强创新意识和自我发展能力。

4、建立健全有效合理的机制,实施“青蓝工程”,加强青年教师培训,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为“青年骨干教师”。

5、以教育科研改造课堂教学,引导教师向学术型、科研型的转变。

三、具体目标任务及措施:

(一)教师全员培训:

目标:通过培训,提高全体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准,依法办学,依法治教,推出一批敬业爱生的师德标兵,杜绝违规的教育行为。促进全体教师教育理论、教育方法、教学手段的转变。

内容:政治思想与师德教育。

方式:讲座、研讨会等,并与自学相结合,侧重于实践活动(力求结合学校实际,为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服务)。

时间安排:每周周前会议政治学习10分钟。

职能部门:校长室、大队部。

(二)新课程标准培训:

目标:进一步领会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改革目标以及新课程标准所体现的理念,帮助教师了解各学科课程改革的突破点以及对教学的建议,使教师能以此为依据,在对教材进行充分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制定相应的教学及评价策略。

内容:各学科新课程标准及新课程标准解读,省、市级新课程培训学习材料等。

活动形式:以学科组为单位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时间:每周业务学习、各教研组活动时间。

(三)教师信息化培训:

目标:要求教师实现“四会”:会文字处理,会制作简单的课件,会上网查阅、下载资料,会收、发电子邮件。同时教师能在课堂教学中会运用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

方式:

1、定期开展教师电脑知识及实际操作的培训。

2、采取定期练习及考核的办法相结合。

(四)教师读书活动:

目标:要求40周岁以内的教师每月读两本书;40周岁以上的教师每月读一本书。

内容:优秀学科书籍。

方式:教师自学与集体组织相结合,并组织读书沙龙、读书征文、“书走动”起来等活动调动教师读书的积极性。

(五)教研与科研活动:

目标:通过教科研活动的开展,全体教师中的学科带头人、教育教学能手要占教师总数的10﹪—15﹪,骨干教师要占教师总数的60﹪,中青年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达到50﹪,中青年教师要熟练掌握并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辅助教学。

内容:

1、每学期集中组织教师集体学习各科《课程标准》、《教学常规》及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的文章等(不少于15次)。

2、继续加强校内、外教研活动,坚持教师要走出去、请教师走进来的教学活动。

3、开展“人人上一堂好课”的活动,组织一次全校性的教学评优活动。

4、每学期组织一次教学开放日和教学轮岗活动。每次活动时家长、教师参与听课、评课,共同探讨教法与学法,不断丰富认识,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2018学教师培训方案 篇六

2018学教师培训方案

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教育教学和各项事业发展的关键,是实施人才强校和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和保证。本学年我校结合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本学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教师培训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九大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各级教育规划纲要精神,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践行“平民教育”的教育理念;以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为核心,将教学、培训、研究相融合,切实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

二、培训目标

通过有效培训,促进教师专业理念有转变,专业知识有拓展,专业能力有提升;通过培训,营造有利教师终生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环境,培育师德修养高、业务素质精、教科研能力强,能适应新时期新课程改革需求的教师队伍,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三、培训原则

1、全面性原则。培训内容的设计,要从教师的实际需求出发,覆盖到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学校教育管理等方面,努力做到连续性与阶段性相结合,理论素养提升与教育实践能力提高相结合,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与教师教育实际需求相结合。培训层次上,重点推进教师素养培训、青年教师培训、骨干教师培训、干部队伍培训,进一步丰富培训形式,增强培训实效。

2、多样性原则。不断创新培训形式,增强培训实效,促进培训者与受训者之间、受训者之间、学科之间的对话、交流与合作。采取集中培训与校本研修相结合,专题辅导与讨论交流相结合,专题报告与观摩教学相结合,理论学习与课例研讨相结合,分批、分层次地对教师进行培训。

3、实效性原则。坚持“问题驱动”,紧密结合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紧密结合广大教师的实际需求,切实转变现代教育思想理念,鼓励教师形成个人的教学主张。

4、激励性原则。通过建章立制,把教师培训工作纳入教师绩效考核工作中,做到有计划、有实施、有反馈,有总结,对在培训工作中表现突出的教师个人给予表彰,鼓励教师不断学习、不断超越。

四、培训项目

(一)教师素养培训

1、培训对象:全体教师

2、培训内容:重视教师语言文字基本功训练,重视学生语言文字能力训练(演讲、朗读、书法等);强化理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把握教改脉搏和前沿理论;开展师德师风教育,不断规范教师的师德行为,强化“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开展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不断完善教师人格,培养教师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3、培训形式:

——积极探索教师师德师风教育和提升的有效途径,通过师德模范报告会、良师标准提炼,弘扬高尚师风,规范教师的师德行为。

——积极参加上级各级各类培训活动,拓展教师视域,提升教师业务素养。

组织校内教师开展各种类型的“微”讲座(可面向全校、年级组、学科组或备课组),形成良好的人文环境和研修氛围,夯实教师的人文底蕴。

——继续开展读书、撰写写读书笔记活动

——开展专题论坛活动。学校要善于挖掘校本文化的积淀,组织开展如“今天怎样做教师”等专题论坛,促进教师对职业的认同感,体验教师职业的幸福感。

4、考核办法:建立教师培训学时登记制,并与职称评审并轨。

(二)中青年教师培养

1、培训对象:全校50周岁以下教师

2、培训内容:以提高教师教学基本功为目的,以“本色课堂”建设为核心,以校本培训、传帮结对为主要形式,以上课评课为主要内容,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增强学校可持续发展力。

3、培训形式:

——继续实施“培新计划”。对新进的未过三关的青年教师,学校将通过系统培训,促进新教师全面了解教师的岗位职责要求、学校的规章制度和育人责任,初步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熟悉教育教学知识和技能,实现新进教师“一年要合格,两年能称职,三年成骨干”的阶段目标。

——继续实施“骨干培优工程”。对学校的省级,市级,县级各级培训积极参与,促进教师全面发展,且骨干教师带动学校各年龄段的教师进行终身学习。

——建立新教师业务成长档案。学校将对新教师的成长进行跟踪调研,搭建起有利于青年教师健康成长的环境。

——开展专题学习。如“班会与家长会、备课与上课、听课与评课、作业与辅导”等,提高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管理水平,提升业务素质。

——开展“微”系列活动。积极开展面向青年教师的“微课题”、“微课”、“微报告”、“微视频”“微论坛”等“微”系列活动,提升教师的教育智慧,彰显青年教师教学特色。

——提升教科研能力。加强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理论的学习,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科研课题的研究。建立学校微型课题研究的交流机制,做到一年三次以上的专题培训,将开题、培训、总结、评价融为一体。中青年教师每年至少在各类期刊上发表论文1篇。

——鼓励教师进修,促进教师不断学习、充电,不断更新知识,丰富知识,努力营造学习型校园氛围。

4、考核办法:建立教师培训学时登记制,并与职称评审并轨。根据教研室标准统一登记,校本培训学时数由学校根据教师实际参加校本培训学时确定。在完成学校教师素养培训任务的基础上,40周岁以下在职教师培训每年不少于24学时。年末,学校将结合教师参加培训的出勤情况、个人的学习成果等进行综合评定,评出“教师专业发展先进个人”,并在绩效工资中实施专项奖励。

(三)骨干教师培训

1、培训对象:学校各级各类骨干教师

2、培训内容:提高组织教学、驾驭课堂的能力;鼓励教师教学方法、模式的创新,提高“本色课堂”的开设能力;提高教师教学机智,增强有效教育教学问题解决能力,系统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和技能;熟悉本学科发展前沿和动态,提高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形成骨干教师个人风格。

3、培训形式:

——积极推进“本色课堂”建设。根据新课程要求,结合中考、非中考科目具体情况落实建模工作,切实把“自主合作学习”、“加强课堂反馈”、“课堂有效训练”等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问题落到实处。

——构建和完善校本研修机制。建立起集体大备课组、年级学科教研组、课题研究项目组这种网络状、全方位、立体式的的校本研训机制。

——积极开展各类讲课、说课、评课活动。通过专家观摩课、骨干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评优课、全体教师推门课等途径,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召开主题鲜明的教学反思研讨活动。积极发挥各类骨干教师在教学、管理中的示范作用,积极承担示范课、观摩课等,促进教学良好环境的形成;定期召开主题鲜明的教学反思研讨活动,交流、分享教学经验,引领教师的思维前行。

——启动学校骨干教师的评选。结合市区教学能手、新秀,班主任能手、新秀的考评细则,学校将在全校范围内从学科、班主任两方面,开展景县二中教学能手、新秀,班主任能手、新秀的评比,以激励更多的老师脱颖而出,塑造科学合理而又奋发有为的良师群体。

(四)干部队伍培训

1、培训对象:年龄在40周岁以下,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和领导能力,群众基础扎实,本科以上学历,有三年及三年以上班主任工作经历,经学校民主测评,推荐为学校后备干部的教师。

2、培训内容:理论培训,使后备干部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和品德修养,掌握必备的法律法规知识;业务培训,使后备干部掌握履行岗位职责所必须的业务知识;综合培训,使后备干部提升自身的人文综合素养;案例培训,使后备干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训形式:

——集中培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培训。每年由学校统一组织后备干部参加专家讲座、专题论坛、主题沙龙、专题研讨、外出参观学习等活动,不断提升后备干部的综合素养。

——实践培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在集中培训结束后,经考查,选送部分优秀后备干部到相关岗位以挂职形式进行实践锻炼,为期半年。

4、考核办法:学校结合后备干部全年的表现进行综合评定,表现突出的教师推荐参加后备干部培训班的学习。

五、保障措施

1、思想保障。学校必须在规定时间内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景县第二中学2018学教师培训实施方案》,并尽快统一思想,将各项要求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学校要在教师中培育弘扬五种精神——拒绝平庸、不断超越的精神;知行合一、开拓进取的精神;热爱生活、专注投入的精神;中正平和、表里如一的精神;忠诚竭力、勇于担当的精神,为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而不懈努力。

2、机制保障。学校将进一步修订《精确管理手册》,进一步明确学校在加强教师培训过程中的考核细则,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完善工作流程体系和工作规范体系,杜绝工作推诿和责任不清,提高工作效率与效益。

3、队伍保障。按照“校长把方向,出思想;副校长拿方案,抓落实;中层精管理,供反馈”的原则,各级人员合理定位,分工明确,提升工作效能,实现管理效益最大化。

4、资源保障。组建“学校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充分享用“河北省人民教育家导师团”的专家资源,充分发挥“河北省中小学校长培训考察基地”、“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实验学校”等平台的影响,不断汲取先进经验,不断扩大示范辐射作用。

慢性子——龟宝宝的教育法则 篇七

这类宝宝并不是头脑不聪明,而是性子沉稳些,行为动作反应也慢些。慢性子的孩子一般很少发脾气,与人相处也极为融洽,但性格内向、不善言辞是他们的一大缺陷。

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找准切入点 篇八

引导孩子对于喜欢追星的孩子,可通过给他们讲解明星们是如何成功的,以激发孩子积极上进之心;如对个性强,自制力也相应强点的孩子,可让他们自己制定相关规定,这样,孩子觉得受到了尊重,也就比较能自觉地遵守了;而对于自控能力相应较弱,但却喜欢“戴高帽”子,也相对比较听话的孩子,则可用表扬与惩罚相结合的方式,给予适度的监督,以养成孩子良好的习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8篇《如何对孩子进行个性化教育》,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

316 62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