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最新知识点【优秀3篇】

发布时间:

语文要想成绩提高,多记多看多做题是错不了的,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况且勤能补拙。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3篇《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最新知识点》,希望能为您的思路提供一些参考。

高一语文必修二必背知识点 篇一

《氓》

【原文释义】

氓之蚩蚩(氓,(méng):古义指男子;蚩蚩:老实的样子;之: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抱布(货币,一说布匹)贸(买)丝。匪(通“非”,不是)来贸丝,来即我谋(来找我商量婚事。即:靠近;我谋:宾语前置)。送子(对男子的敬称)涉淇(渡过淇水。淇:淇水,卫国的河流),至(到)于顿丘(地名)。匪我愆期(推延日期。愆(qiān):过,误),子无良媒。将(音(qiāng),请,希望)子无怒,秋以为期(把秋天当作婚期)。

乘彼垝垣(登上那破旧的墙。乘:登上;垝垣:垝(guǐ),垝垣:破颓的墙),以(目的连词,来)望复关(诗中男子的住地。一说返回关来)。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泪流貌)。既见复关,载(相当于连词“则”)笑载言。尔卜尔筮(你用龟甲和蓍草占卦。卜:用龟甲卜吉凶;筮(音诗):用蓍草占吉凶),体无咎言(卦象没有不好的话。体:卦体,卦象;咎言:凶,不吉之言)。以尔车来,以(介词,把)我贿(财物,嫁妆)迁。

桑之(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未落,其叶沃若(润泽貌)。于嗟(相当于“吁嗟”,叹词)鸠(斑鸠。传说斑鸠吃桑葚过多会醉)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指男子)耽(沉湎于爱情)!士之耽兮,犹可说(通“脱”)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坠落)。自我徂尔(到你家,嫁与你),三岁食贫(多年过着贫苦的生活。三岁:指多年)。淇水汤汤(水盛流貌),渐(沾湿)车帷裳(女子车上的布幔)。女也(语气词,表示停顿,下面同此)不爽(差错),士贰(差错)其行(德行)。士也罔极(没有准则,行为不端),二三其德(三心二意)。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不以操持家务为劳苦。靡:无,不;室劳:指家务活);夙兴夜寐(早起晚睡。夙:早),靡有朝矣(不止一日)。言既遂矣(我在你家既已久了。言:句首语气词,不译;遂:久),至于暴矣(你就对我粗暴,。我了)。兄弟不知(通“智”),咥(音(xī),大笑貌)其(语气词,不译)笑矣。静言(语气词,不译)思之,躬自悼矣(自己独自悲伤。躬:自己,自身)。

及(与)尔偕老,老使我怨。淇(淇水)则(总是)有岸,隰(当作湿,水名,即漯河)则有泮(通“畔”)。总角(古时儿童两边梳辫)之宴(安乐,欢乐),言笑晏晏(和柔貌)。信誓旦旦(诚恳貌),不思其反(没有想到却反悔)。反是不思(违反了就不想了。是:则),亦已(止,指婚姻生活结束)焉哉(语气词)!

【作者简介】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诗经》共有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风包括十五"国风",有诗160篇;雅分"大雅"、"小雅",有诗105篇;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有诗40篇。《诗经》是我国文学光辉的起点,是我国文学发达很早的标志,它所表现的"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精神对后世文学影响。《诗经》在我国乃至世界文化都占有极高的地位。

【译文详览】

农家小伙笑嘻嘻,抱着布匹来换丝。原来不是来换丝,找我商量婚姻事。我曾送你渡淇水,直到顿丘才告辞。并非我要拖日子,你无良媒来联系。请你不要生我气,重订秋天作婚期。

我曾登那缺墙上,遥望复关盼情郎。望穿秋水不见人,心中焦急泪汪汪。既见郎从复关来,有笑有说心欢畅。你快回去占个卦,卦无凶兆望神帮。拉着你的车子来,快用车子搬嫁妆。

桑叶未落密又繁,又嫩又润真好看。唉呀班鸠小鸟儿,见了桑堪别嘴馋。唉呀年青姑娘们,见了男人别胡缠。男人要把女人缠,说甩就甩他不管。女人若是恋男人,撒手摆脱难上难。

桑树萎谢叶落净,枯黄憔悴任飘零。自从我到你家来,多年吃苦受寒贫。淇水滔滔送我回,溅湿车帘冷冰冰。我做妻子没过错,是你男人太无情。真真假假没定准,前后不一坏德行。

结婚多年守妇道,我把家事一肩挑。起早睡晚勤操作,累死累活非一朝。家业有成已安定,面目渐改施。。兄弟不知我处境,见我回家哈哈笑。净思默想苦难言,只有独自暗伤悼。

与你偕老当年话,老了怨苦更增加。淇水虽宽有堤岸,沼泽虽阔有边涯。回顾少年未婚时,想你言笑多温雅。海誓山盟还在耳,谁料翻脸变冤家。违背誓言你不顾,那就从此算了吧!

【赏析品鉴】

《氓》诗采用赋、比、兴和倒叙、插叙的艺术手法,通过诗中女主人公追忆她与一青年男子氓的恋爱、婚姻、家庭生活展开情节,内容上叙述三个生活片段:一是婚前的美好爱情;二是诉说婚后不平等、不美满的家庭生活;三是对背弃信誓之人并不留恋,抱着“亦己焉哉”的决绝态度,毅然大归离开男家。它的主题有四:一是崇尚美好、自由的爱情、婚姻生活;二是申诉男女不平等、为妇之苦,对遭。、被歧视的地位和处境表示不满和反抗;三是对朝三暮四、喜新厌旧和忘恩负义之徒进行揭露和批判;四是告诫社会同友要当心,不要再上那些负心郎的当。

高一语文必修二必考知识点 篇二

一、通假字

1、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取”同“娶”,娶妻)

2、箱帘六七十(“帘”同“奁”,古代盛梳妆用品的器具)

3、蒲苇纫如丝(“纫”同“韧”,坚韧,柔软而又坚固)

4、十七遣汝嫁,谓言无誓违(“誓”同“愆”,过失、过错)

5、府吏见丁宁(“丁宁”同“叮咛”,嘱咐)

6、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要”同“邀”,相约、约定)

(附:便要还家“要”同“邀”,邀请)

7、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藏”同“脏”,脏腑)

8、奄奄黄昏后(“奄奄”同“晻晻”,暗沉沉的)

二、古今异义

1、可怜体无比(古义:可爱。今义:同情,怜悯。)

2、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古义:坐具,比板凳稍宽。今义:卧具。)

3、涕落百余行(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4、感君区区怀(古义:忠诚相爱,真挚。今义:数量少,事物不重要。)

5、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古义:信使,这里指媒人。今义:书信,信件。)

6、处分适兄意,那得任自专(古义:处置、安排。今义:对犯罪或犯错误的人做出处罚决定。)

7、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古义:活着的人。今义:陌生人。)

8、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古义:彼此相通,连接。今义: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三、一词多义

1、适

①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出嫁)

②中道还兄门,处分适兄意(适合、按照)

③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刚才、方才)

④少无适俗韵/削足适履(适合)

⑤从上观之,适与地平(正、恰好)

⑥逝将去女,适彼乐土(到、往)

2、谢

①谢家来贵门/上堂谢阿母/谢家事夫婿(辞别)

②阿母谢媒人:女子先有誓(辞谢)

③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劝告)

3、令

①年始十_,便言多令才(美好)

②不堪吏人妇,岂合令郎君(对对方亲属的尊称)

③何不作衣裳?莫令事不举(让,使)

4、举

①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开口)

②举手长劳劳/举手拍马鞍(举起,抬起)

③何不作衣裳?莫令事不举(成功)

5、为

①为诗云尔(做、写,动词)

②非为织作迟(是,动词)

③始尔未为久(算,动词)

④阿母为汝求(替,介词)

⑤时时为安慰(作为,动词)

⑥自名为鸳鸯(叫作,动词)

6、相

①相见常日稀(互相,副词)

六合正相应(副词,互相)

黄泉下相见(互相,副词)

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互相,副词;互相,副词)

仰头相向鸣(互相,副词)

②儿已薄禄相(xiàng,相貌,名词)

③及时相谴归(副词,表示动作偏指一方,我)

④会不相从许(副词,表示动作偏指一方,你)

⑤还必相迎取(副词,表示动作偏指一方,你)

⑥久久莫相忘(副词,表示动作偏指一方,我)

⑦好自相扶将(副词,表示动作偏指一方,她)

⑧嬉戏莫相忘(副词,表示动作偏指一方,我)

⑨誓不相搁卿(副词,表示动作偏指一方,你,与“卿”复指)

⑩誓天不相负(副词,表示动作偏指一方,你)

⑾登即相许和(副词,表示动作偏指一方,他)

⒀蹑履相逢迎(副词,表示动作偏指一方,他)

⒁怅然遥相望(副词,表示动作偏指一方,他)

7、自

①自可断来信(即,马上,副词)

②自名秦罗敷/自命为鸳鸯(其,代词)

③我自不驱卿(本来,副词)

④葳蕤自生光(连词“而”)

⑤物物各自异(相当于“有”,动词)

⑥本自无教训(已,已经,副词)

⑦好自相扶将(与他词合成词组)

⑧不图子自归(自己)

自誓不嫁

举动自专由

进止敢自专

哪得自任专

⑨自君别我后(自从,从,介词)

8、见

①相见常日稀/黄泉下相见(见面,动词)

②君既若见录/府吏见丁宁(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译为“我”)

③渐见愁煎迫(被,介词)

9、且

①吾今且报府(将要,副词)

②且暂还家去(暂且,副词)

③四体康且直(又,副词)

10、何

①何乃太区区(怎么,疑问代词)

②隐隐何甸甸(何等,副词)

③何意致不厚(哪里,疑问代词)

④言何复来还(什么,疑问代词)

11、若

①今若谴此妇(如果,连词)

②腰若流纨素(像,动词)

③君既若见录(如此,代词)

12、区区

①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小,此指见识少)

②新妇谓府吏:感君区区怀(忠诚专一、诚挚)

13、遣

①为仲卿母所遣(被休回娘家,动词)

②十七遣汝嫁(送,动词)

③县令遣媒来(派,动词)

14、意

①何意出此言(料想,动词)

②恐不任我意(心意,名词)

15、迎

①还必相迎取(迎接,动词)

②不足迎后人(送给,动词)

16、结

①结发同枕席(系,动词)

②既欲结大义(结交,动词)

③严霜结庭兰(凝聚,动词)

17、会

①会不相从许(当然,副词)

②于今无会因(会见,动词)

18、故

①大人故嫌迟(还是、仍然,副词)

②故遣来贵门(所以,连词)

④知是故人来(旧、老,副词)

19、望

①怅然遥相望(看,动词)

②君还何所望(希望,动词)

20、幸

①幸复得此妇(幸亏,副词)

②幸可广问讯(希望,动词)

21、复

①幸复得此妇(还,副词)

②终老不复取(再,副词)

③红罗复斗帐(双层,数词)

24、作

①非为织作迟(做,动词)

②纤纤作细步(迈动,动词)

③便可作婚姻(结成,动词)

④作计乃尔立(造,引申为“定”,动词)

⑤君当作磐石(当作,动词)

29、因

①于今无会因(机会,名词)

②因求假暂归(于是,副词)

四、词类活用

(一)名词作状语

1、孔雀东南飞(东南,朝东南、向东南)

2、鸡鸣入机织(鸡鸣,在鸡鸣时)

3、昼夜勤作息(昼夜,从早到晚)

4、理实如兄言(理,按道理)

5、明日来迎汝(第二天)

6、手巾掩口啼(手巾,用手巾)

7、卿当日胜贵(日,一天天地)

8、朝成绣夹裙,晚成单罗衫(朝,在早上;晚,在晚上)

(二)名词作动词

1、五里一徘徊(五里,飞五里)

2、头上玳瑁光(光,发光)

3、仕宦于台阁(仕,任官)

(三)动词作名词

1、留待作遗施(遗施之物,赠送的东西、纪念品)

(四)形容词作动词

1、千万不复全(全,保全)

(五)使动用法

1、及时相遣归(归,使……回去)

2、足以荣汝身(荣,使……荣耀)

3、以此下心意(下,使……委屈)

(六)意动用法

1、戒之慎勿忘(戒,以……为警戒)

五、偏义复词

指由两个近义词或反义词作词素构成一个词,其中的一个词素表示意义,另一个词素只作陪衬,不表示意义,这样的词称为偏义复词。

1、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公姥”偏指“姥”,婆婆)

2、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父兄”偏指“兄”,哥哥)

3、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父母”偏指“母”,母亲;“弟兄”偏指“兄”,哥哥)

4、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辛苦(“作息”偏指“作”,工作)

5、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牛马”偏指“马”)

六、特殊句式

1、为仲卿母所(www.chayi5.com)遣(被动句)

2、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状语后置)

3、何言复来还(宾语前置)

4、渠会永无缘(宾语前置)

5、仕宦于台阁(状语后置)

6、转头向户里,渐见愁煎迫(被动句)

7、今日被驱谴/仍更被驱遣/同是被逼迫(被动句)

8、蒲苇纫如丝(状语后置)

9、性情暴如雷(状语后置)

七、互文见义

1、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

3、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

4、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知识点 篇三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既望:七月既望(农历十六。既,过了。望,农历每月十五)

2、少焉: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不多一会儿)

3、如:纵一苇之所如(往)

4、凌:凌万顷之茫然(越过)

5、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驾)

6、溯:击空明兮溯流光(逆流而上)

7、予怀:渺渺兮予怀(我的心)

8、倚:倚歌而和之(循、依)

9、方、破:方其破荆州(当;占领)

10、下:下江陵(攻下)

11、渚:渔樵于江渚之上(江边)

12、卒、消长:而卒莫消长也(到底;消减和增长)

13、适: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享受)

14、狼藉:杯盘狼藉(凌乱)

15、白:不知东方之既白(亮)

二、通假字

1、属:举酒属客(通"嘱",劝酒)

2、冯:浩浩乎如冯(píng)虚御风(通"凭",乘)

3、缪:山川相缪(通"缭",环绕,盘绕)

三、一词多义

1、望:

①七月既望(农历每月十五,名词)

②西望夏口(向远处看,眺望,动词)

2、长:

①抱明月而长终(永远,副词)

②而卒莫消长也(增长,动词)

3、然:

①其声呜呜然(拟声词词尾,表状态)

②何为其然也(这样,代词)

4、于:

①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在,代词)

②月出于东山之上(从,介词)

③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介词)

④于是饮酒乐甚(于是,表示后一件事紧接前一事,连词)

5、白:

①白露横江(白色的,形容词)

②不知东方之既白(亮,形容词)

6、歌:

①歌窈窕之章(唱,动词)

②歌曰(歌词,名词)

③倚歌而和之(歌曲的声调或节拍)

四、词类活用

1、羽:羽化而登仙(名作状,像长了翅膀似的)

2、舞:舞幽壑之潜蛟(使动,使……起舞)

3、泣:泣孤舟之嫠(lí)妇(使动,使……哭泣)

4、正:正襟危坐(使动,整理,端正)

5、南、西:乌雀南飞……西望夏口(名作状,朝南、往南;朝西,往西)

6、下:下江陵(名作动,攻下)

7、樵: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名作动,砍柴)

8、侣、友:侣鱼虾而友麋鹿(意动,以……为伴侣,以……为朋友)

五、古今异义的词

1、徘徊:徘徊于斗牛之间(①古义:明月停留。②今义:人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

2、美人:望美人兮天一方(①古义:内心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②今义:美貌的人。)

3、凌:凌万顷之茫然(①古义:越过。②今义:欺侮。)

4、子: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①古义:对人的尊称,多指男子。②今义:儿子)

六、句式

1、苏子与客泛舟于赤壁之下(介宾短语后置)

2、月出于东山之上(介宾短语后置)

3、徘徊于斗牛之间(介宾短语后置)

4、凌万顷之茫然(定语后置)

5、渺渺兮予怀(主谓倒装)

6、客有吹洞箫者(定语后置)

7、何为其然也(宾语前置)

8、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判断句)

9、固一世之雄也(判断句)

10、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

11、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介宾短语后置)

12、而又何羡乎(宾语前置)

13、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判断句)

七、难句翻译

1、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译:壬戌年的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和客人在赤壁之下泛舟游览。

2、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译:不一会儿,月亮从东山上升起来,在斗宿和牛宿之间徘徊。

3、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译:我们任凭小船随意飘荡,越过那茫茫万顷的江面。

4、客有吹洞萧者,倚歌而和之。

译:客人中有位吹洞箫的,按着歌曲的声调和节拍吹箫伴奏。

5、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lí)妇

译:使潜藏在深渊里的蛟龙翩翩起舞,使孤舟上的寡妇伤心哭泣。

6、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译:本来是一位盖世英雄,然而如今在哪里呢?

7、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páo)樽以相属。

译:何况我和你在江洲之上捕鱼打柴,与鱼虾结伴,和麋鹿做朋友,驾着一只苇叶般的小船,举起匏樽互相劝饮。

8、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以共适。

译:这是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宝藏,而我和你可以共同享用它们。

上面内容就是差异网为您整理出来的3篇《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最新知识点》,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

316 63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