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叙事幼儿园大班通用4篇

发布时间:

一日常规训练是幼儿每学期入园务必要进行的,更何况我们班又来了这么多的新生,他们需要更多的了解与适应。透过一周的适应,我们班的十个孩子真的让我很欣慰。一起来看看幼教老师教育叙事范文精选五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以下内容是差异网为您带来的4篇《教育叙事幼儿园大班》,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幼儿园教育叙事 篇一

实录:

妍妍是我们班这学期新插入的一位幼儿,又是新搬来南桥镇居住的,也就是说,她所要面对的不仅仅是新的班级、新的小朋友,还要面对新家周围的新环境、新的语言。刚开学,妍妍的奶奶就和我打招呼,表示了极大的担忧:孩子自理能力较差,与外界接触少,比较娇气,性格内向,又加上原来熟悉的、说好一同来新班级的表哥最后的放弃,让她产生了“你们把我骗来的!”感觉,她怕孙女适应不了幼儿园的生活。在了解了这个情况后,我把这个孩子作为开学初工作的重点。

开学初,妍妍对于新集体生活采取了完全的排斥态度:她拒绝来园、天天早上哭着、叫着、拉着奶奶的手死也不放;她拒绝参加游戏;甚至拒绝吃饭,老嚷着“奶奶做好饭了,妹妹要回家吃饭”。期间,家长也是万分担心,派奶奶来探视。

到了下午,妍妍竟然拒绝午睡,情愿站着。但是,她对于我已经不表示排斥,我带她上了厕所,允许她倚在我身上休息。对于这样一个敏感又娇气的孩子,我一开始采取的对策是“顺应”。希望她在熟悉新环境后,能够自主地接受新环境的规则,接受集体生活。但是,几天过去依然没有成效。她依然拒绝和大家一样,在集体活动时也总是游离在大家之外,从不参与。和奶奶商量、交流妍研的情况,奶奶表示,只要她不哭,她想怎样就怎样。开始,我也认同家长的观点,认为稳定情绪是重点,但是,她这样的活动方式开始感染一些孩子,本来就不爱吃饭的博豪、晓岚、懿晨见了我对妍妍地迁就,趁机开始提出:老师,这个菜我不要吃的;那个汤我不喜欢……一天在喂饭时,因为,有小朋友把汤打翻,我急于去清理,就命令妍妍说:“接下来你自己吃饭,不许再哭了”。由于口气较严肃,我还担心她是否会号啕大哭,但是当我过来后发现,她真停止哭泣、自己在吃饭了。这次情况给了我信心。我开始改变我的教育策略。

首先从愉快来园开始,在和家长联系后,我和家长对她提出要求:开始允许早上来园让奶奶陪她玩半个小时,如果奶奶走时她哭了,那么第二天哪怕她哭得再厉害,也不让奶奶陪了。如果奶奶走后她没哭,而且在奶奶走后能和大家一起活动,那么第二天还允许奶奶继续陪她。开始一段时间,奶奶离开时妍妍还是哭泣,我没有妥协,很坚决地在她哭泣的第二天一进教室就让她奶奶回家了。我观察了一下,接下来的几天来园时她情绪有些波动,但忍着没有哭泣,后来的情绪基本正常,对我的要求并没有太大的拒绝反抗。我就奖励表扬了她,在以后的几天里,我逐步要求逐渐的脱离奶奶的陪伴,慢慢与愉快上学。随着要求的逐步落实。妍妍开始接受新环境,在教师的引导和一定要求的辅助下,她开始和小朋友一起玩,一起游戏,脸上也逐渐开始有了笑容。

国庆长假上来,我很担心妍妍会重新对环境、对老师感到陌生,重新变得不愿来园,但事实证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妍妍早早地来园,高兴地挥着小手叫奶奶快点回去,然后和嘉怡、怡宁几个好朋友一起玩去了。奶奶反映说,妈妈今天还在放假,叫她也继续留在家中休息一天,她却说“老师会等着我的”而坚持来园了

家长对孩子的变化感到惊叹,也自觉停止了中途来园探视,而孩子情绪也很稳定。这说明,教师的对应策略取得了效果。

分析与反思:

人的能力表现在各个方面,其中对陌生环境的适应能力也是一个方面。对于幼儿来说,由于孩子性格、成长环境和父母教养方式的不同,对环境的适应过程就产生了差异。对于教师来说,过去我们的思维定式是调整环境来适应孩子,特别是在开学初的一段时间里,教师更会有意识地迁就幼儿。在这个案例中,一开始,我对应幼儿拒绝接受环境的行为,采取的对策就是顺应。因为教育对象是一个较为敏感而且十分娇气的孩子。我感到,孩子的一系列拒绝行为其实是她心理极为“焦虑”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她拒绝环境进入他的生活,以给自己营造一种“安全感”,比如她拒绝吃饭就是很明显的一个行为。但是,当她在环境中有了一个具体的“依恋”对象后,(就是教师自己)我就应该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策略,变“顺应”为“依从”。从案例中教师的行为分析,由于教育对象的“敏感”使她感受到自己的行为引起教师对待自己态度的变化,为了在陌生的环境中继续有一个可以“依恋”的对象,她开始调整自己的行为,反过来顺应教师的要求。就象妍妍在有天早上来园时对我说的那样:为什么老师天天早上抱抱我、晚上还要给我五角星(指老师和她之间第二天来园不哭泣的约定)?当时我回答“因为你是老师很喜欢的妹妹小朋友”。在幼儿逐步适应的过程中,教师不断的肯定应该和要求交替进行,这样幼儿在得到赞许之后,对于继续完成教师的要求就有了信心和兴趣。

幼儿园教育叙事 篇二

美术活动时,永浩的水彩笔没有水了,于是他愁眉苦脸,这边看看,那边瞧瞧。我走过去问她:“为什么不画了”永浩不好意思地说:“老师,我的彩笔没水了,没法涂蓝天了。”思颖听见我和永浩的对话,立刻说:“永浩,给你,我的彩笔可漂亮了!”永浩十分高兴,连忙接过来说:“谢谢你!”思颖也高兴地说:“我妈妈说别人没有(彩笔)了能够给他用,我能够帮忙他!”他们俩又认真的画起来。

活动结束前,我请小朋友讨论这件事。小朋友都认为思颖是好孩子,以后要向思颖学习,在小朋友有困难的时候互相帮忙。

我感到十分欣慰,这些入园不久的孩子能主动做到互相帮忙,真是出乎我的意料,这让我感到孩子们是多么可爱,我们的工作是多么神圣!这件事也成了我工作的动力,使我更加爱孩子,更好地对待孩子,教育孩子。

幼儿园教育叙事 篇三

这几天秋干气燥,我的嘴唇开始干燥难受。这天下午,我觉着嘴里更加干燥不☆www.chayi5.com☆舒服,拿出一个早就准备好的苹果咬了两口,不料想这一举动使我班幼儿议论起来,你看老师吃苹果呢。另一个幼儿之后说:“因为她是老师吗。”我的脸顿时烧了起来。

正如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说:“一个教师务必好好检点自己,就应感到,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在严格的监督下,世界上任何一个人也没有受着这样严格的监督,孩子们几十双眼睛盯着他,他需知天地间再也没有什么东西能比孩子的眼睛更加精细、更加敏捷,对于人生的心理上各种细微变化更富于敏感的了;再也没有任何人像孩子的眼睛那样能捉摸一切最细微的事物。”

作为教师,就应时刻要求自己,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以免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上留下阴影。

幼儿园教育叙事 篇四

一天下午,雅文的爸爸来接孩子。雅文边往外走边把手中的纸团像投篮似的抛向墙角的纸篓,纸团蹭了一下纸篓边缘又弹了回来,落在地上,雅文没有再去管它,径直往外走。这时他爸爸皱着眉头说:“怎样这样随地扔东西。说完,爸爸弯下腰把纸团捡起来轻轻地放进纸篓里。这时,雅文也学着爸爸的样貌把纸篓周围的废纸都捡起来,放到纸篓里。多么细心的爸爸,他的言行教育了孩子,也教育了我,纸篓周围的废纸,我从未留心过,也没有意识到那里的教育契机。

又一天,新飞的妈妈送女儿,新飞站在门口大声地向正在指导幼儿活动的我问好,孩子的话音刚落,便传来了妈妈对女儿的轻声教诲:“离老师这么远喊。

这两件看似细微的生活小事,却引发了我深深的思考。仅仅是纸篓旁边的小纸团,却体现了幼儿生活卫生习惯的不良;同时,教师的言行是幼儿模仿的榜样,大声对幼儿说话,不经意地将垃圾扔在纸篓外等等,都在影响着我们的孩子。家长教育了我,他们是我的良师。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4篇《教育叙事幼儿园大班》,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更多实用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316 64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