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必修一重点知识归纳【5篇】

发布时间:

高中政治的学习,讲究技巧,我们需要对知识点进行整理,那么必修一的重点知识有哪些呢?以下内容是差异网为您带来的5篇《高中政治必修一重点知识归纳》,希望能为您的思路提供一些参考。

高中政治必背知识重点归纳 篇一

一、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1、生产决定消费

(1)人们的消费不是由主观愿望决定的,而是由客观的物质生产状况决定的。

(2)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3)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从一定意义上说人类的历史就是生产发展的历史。

2、消费对生产起着重要的反作用

(1)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2)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3)消费是生产的动力。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4)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并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3、社会再生产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这样相互联系的四个环节。其中,直接生产过程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对生产和消费有着重要的影响;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

二、大力发展生产力的意义

1、必要性:

(1)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的,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本质要求。

(2)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国家的根本任务决定的。

2、重要性:

(1)才能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

(2)才能缩小历史遗留下来的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充分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3)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4)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决定性意义。

三、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

1、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这是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

2、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四、非公有制经济地位

1、含义:

(1)个体经济:由劳动者个人或者家庭占有生产资料,从事个体劳动和经营。

(2)私营经济:以生产资料私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以取得利润为目的。

(3)外资经济:指外国投资者和港澳台投资者根据我国法律、法规在我国大陆设立的独资企业以及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中的外商投资部分。

2、地位: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3、作用:非公有制经济在利用分散资源、促进经济发展、扩大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高中政治必背知识重点归纳 篇二

一、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世界多极化

1、 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是当今国际形势一个突出特点。

2、 世界正在形成若干个政治经济力量中心。

3、 广大发展中国家是反对强权政治、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力军,是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同盟军。

4、 意义:是时代进步的要求,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由于世界多极化建立在多种力量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基础上,因而有利于世界和平、稳定,发展和国际关系民主化。

5、 称霸和反霸的斗争将长期存在,这是影响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一个基本因素。

国际竞争的实质

6、 国际竞争便现在各个领域,经济、文化、军备、人才、科技竞争等。

7、 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这最终决定本国在国际中的地位。

8、 世界多数国家都以发展经济和科技作为国家的战略重点,努力增强自己的综合国力,力图在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

9、 我国的应对:发展才是硬道理。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跨越式发展,尤其要着力于发展科学技术和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积极才与国际合作与竞争。

二、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1、 外交政策是指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目标及所采取的策略、方式和手段。

我国外交政策

2、 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3、 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纪的和平与发展。

4、 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5、 基本立场:独立自主。

6、 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平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谱写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新篇章

7、 建国之际,毛泽东提出的三条外交原则: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8、 我国外交政策的实践充分说明: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对国际事务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随着在国际舞台上肩负的责任日益重要,中国外交正谱写着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新篇章。

高中政治必背知识重点归纳 篇三

文化与生活

1、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内涵: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特点:文化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文化作为一种修养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接受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2、文化的社会作用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注意:影响有好有坏),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反动的、腐朽没落的文化则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

3、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1)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2)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同。(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3)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4)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4、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

5、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

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6、文化对人的影响特点

(1) 潜移默化 (2)深远持久

7、文化塑造人生

(1)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2)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3)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高中政治必修一重点知识归纳 篇四

投资理财的选择

1、储蓄存款有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两大类。

2、储蓄存款的投资特点:灵活方便,比较安全,收益低。

3、:商业银行:是以利润为主要经营目标的金融机构。

(1)存款业务。是基础业务。

(2)贷款业务。是商业银行盈利的主要来源。

(3)结算业务。

4、股票含义: 是股份有限公司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出具的股份凭证。

5、股票投资的收入:

①一部分是股息和红利收入。(来源于企业利润)

②投资股票的另一部分收入来源于股票价格上升带来的差价。

6、股票投资的特点 ⑴不可返还性;⑵流通性强;⑶收益性高;⑷风险性高

7、债券含义:债券是一种债务证书,即筹资者给投资者的债务凭证,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约定利息,并到期偿还本金。(性质:债务证书)

8、债券的分类。根据发行者不同,债券主要分为国债、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

9、:商业保险——规避风险的理财方式(区别于社会保险)

商业保险的类别: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两大类。

原则: 公平互利、协商一致、自愿订立

作用:投保人把风险转移给保险人,使自己所承担的风险损失下降

10、如何选择正确的投资方式?

(1)要注意投资的回报率和风险性(2)要坚持多元化原则,分散风险。(3)要量力而行。

(4)既要考虑个人利益,也要考虑国家利益,做到利国利民,不违反国家法律和政策。

高中政治必背知识重点归纳 篇五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资源配置的两种手段

计划和市场

市场调节:无形手(遵循价值规律——通过价格、供求、竞争实现)

国家宏观调控:有形手(三个手段)

2、如何规范市场秩序?

(1)实施严格的市场规则(准入、竞争、交易)

(2)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3)每个经济活动参加者都要学法、懂法、守法、用法,逐步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

3、市场调节的局限性有哪些?(为什么市场经济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

(1)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

(2)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

(3)后果:如果仅有市场调节,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社会经济不稳定,发生经济波动和混乱;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拉大,甚至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1)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基本标志。

(2)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3)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什么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1)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

(2)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的目标要求)

6、我国的宏观调控

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主要手段:国家运用经济手段【经济计划+经济政策(财政、货币政策)】、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实现宏观调控的目标。

7、科学发展观

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8、如何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3)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4)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5)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9、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实质?

(1)主要表现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

(2)实质上是以发达资本国家为主导的。

(3)载体:跨国公司

10、发展中国家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是把“双刃剑”,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防范风险,勇敢地迎接挑战。

11、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的影响?

积极影响: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为我国经济发展赢得更好的国际环境;有利于促进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强我国经济发展活力和国际竞争力。

消极影响:给国内的许多企业带来生存危机;对我国产品实行某些限制性措施;反倾销诉讼案会有所增加。

12、我国的对外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坚持 “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是我国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基本战略。

13、我国自对外开放过程中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主动防范风险,自觉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以上内容就是差异网为您提供的5篇《高中政治必修一重点知识归纳》,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316 65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