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的历史由来及其渊源【通用9篇】

发布时间:

明朝末年,满族英雄努尔哈赤经过30年的努力,统一了中国东北地区的女真人,初步形成满洲民族,即满族。他把满洲人分别组织在黄、白、红、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八族之中,实行全民皆兵。后来,满族政权还陆续建立了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1644年,八旗铁骑入关,占领北京,席卷大江南北,建立了疆域辽阔的'清帝国。下面是小编辛苦为朋友们带来的9篇《满族的历史由来及其渊源》,亲的肯定与分享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满族服饰文化 篇一

满族的服饰在我国的服饰发展中曾产生了很大影响,尤其在清朝统治时期,满族的服饰更是得到广大人民的认可和喜爱,传统的满族服饰主要包括:大拉翘、旗袍、马褂、马蹄底鞋及靰鞡几种。

大拉翅为清代满族贵族妇女的一种发式,在光绪、宣统年间尤为盛行。整个发式的顶发梳成圆髻,并于脑后梳成燕尾式。用绒、黑缎或纱制成“不”字形“头板”,头板底部用铁丝制成扣碗形状,俗称“头座”,扣在头顶发髻上,以发缠绕,使之固定。这种装饰在使用时多套在头上。一般来讲,在头板的正中还会有彩色大绢花作装饰,称“端正花”或“头正”,此外,为了美观,人们还会在上面点缀上翠、珠、步摇、玉簪及鲜花等,还有的在头板右侧缀一束彩色的长丝穗。

旗袍为满族妇女的传统服饰。其特点为立领、紧腰身、右大襟、下摆开衩。在长期演变中,旗袍的裁制不断受到许多其他民族服装及外来服饰的影响,日益改进。在20世纪30年代时,旗袍甚为流行,此后,它作为突出东方女性美的一种传统服饰,一直享誉世界。

马褂为满族男子在骑马时经常穿的一种褂子。经过长期演变,马褂不仅用于满族男子骑射时,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也经常将马褂罩在袍子外面穿着。马褂有对襟、大襟、琵琶襟等多种。较为常见的马褂多是四面开衩、高领对襟,身长及腰,袖子较短,穿时可将袍袖露于外面三四寸,或将袍袖卷到褂袖上面。现在常见的满族人所穿的对襟小棉袄,即从马褂演变而来。

坎肩并非满族特有的服装,它是从汉族的“半臂”演变而来。满族的坎肩可分对襟、一字襟、捻襟、琵琶襟多种。满族妇女穿的坎肩为了美观,通常还有绣花镶边。坎肩或棉或夹,或丝或布,多是穿在袍子的外面。

马蹄底鞋是满族妇女一种传统的高底鞋,也叫“旗鞋”。满族妇女流行天足,她们喜欢穿木制的高底鞋,其鞋底中部以木为之,上细下宽、前平后圆,整个外形及落地印痕都和马蹄十分相似。底一般高三四寸,后来也有七八寸的。在木底的四周包有白布。鞋面有缎有布,其上多绣花卉图案,满族妇女忌讳穿素且无花的鞋。还有很多贵族妇女经常在鞋面上用珠宝翠玉等作为装饰。满俗,少女到十三四岁时开始穿马蹄底鞋,民国以后,这种鞋渐绝迹。

靰鞡是一种在农村下层满族劳动人民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鞋,人们多在冬季时穿用。这种鞋一般是由牛皮或猪皮缝制而成,其内絮有靰鞡草,此鞋轻便暖和,非常适合冬季跑冰、狩猎时穿着。

满族的过年风俗 篇二

满族过年(春节)基本与汉族差不多,从农历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到新一年的二月二日龙抬头。

满族人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要做粘豆包、豆面卷子等粘食。

满族人除夕要做满族传统糕点——萨其玛,张贴对联、窗花,挂笺(按八旗所属,分别贴红、黄、兰、白色)、福字。互赠绣有“岁岁平安”的荷包。

满族人除夕下午要摆供、祭祖。不常打开的祖宗龛,年三十中午打开。把擦得铮亮的锡供器摆上五件,主食摆上两摞馒头,一摞五个,猪头摆在正中间,猪鼻孔插上大葱,还有干饭五碗。供菜更有特点:第一碗是煮熟的“猪肉方子”;第二碗是过油鲤鱼;第三碗是炸粉花;第四碗是素菜大葱;第五碗是豆腐方块。

满族人祭祖用的祭品,祭祀之后由家人分吃。供方子肉为四时吉庆;供鱼为吉庆有余;供粉花是保佑后辈发家;供大葱要剪去葱根,扎成一把,标志着本家后辈聪明伶俐,光宗耀祖。

除夕半夜子时,家家吃饺子,还要把几枚铜钱暗放饺子中,吃到者则“终岁大吉”。然后接神、辞岁要燃放鞭炮。家家院内竖等灯笼竿,高挑红灯。

大年初一,人家皆早起,穿戴新衣帽,互相拜年,恭贺新春。不过,过去满族妇女要等到初六,才可以出门拜年。正月十五,上元节,又称元宵节、灯节。满族家家除吃元宵、挂彩灯外,还有制作冰灯、堆雪人习俗,这也是北方气候所致。

“二月二,龙抬头”满族人正月不剃头,大都等到二月二这天,才肯剃头。满族人还有“领龙”的习俗,用草木灰从水缸一直撒到井旁,灰道弯曲如龙,然后在院中举行祭祀,以求一年风调雨顺。

满族人腊月杀猪,三十祭祖用猪头,过了初六,将猪头放到“哈什里”(仓房),这个猪头一直放到二月二,才拿出来煮熟了吃,此举称为“龙抬头”。

过年节日娱乐,满族人有参加人数众多的“满族秧歌”,俗称“鞑子秧歌”。满族秧歌除以走阵式来表现生产、生活和打仗外,还通过人物的扮相、服饰、道具、舞姿动律来反映。

正月里,妇女、儿童在火炕上玩“绷绳”、“抓嘎啦哈”等游戏;孩子们在室外,玩起了踢毽子、打冰嘎、藏猫猫、放鞭炮等。

满族人的节日食品,主要有:粘豆包、粘火勺、萨其玛、白肉血肠、豆面卷子、苏子叶饽饽、大黄米干饭、火锅等。

过年满族人喜饮酒,主要是自己用大黄米酿造的“米酒”;客人来家拜年,喝的饮料是用炒糊的大黄米、高梁米冲的“糊米茶”。

姥姥用一大铜盆给孩子洗热水澡,边洗边唠叨:“洗洗头,做王侯;洗洗腰,一辈倒比一辈高;洗脸蛋,做知县……”。最后用一根大葱打三下,边打边说:“一打聪明,二打伶俐,三打明明白白。”

满族传统民族风俗 篇三

满族过年(春节)基本与汉族差不多,从农历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到新一年的二月二日龙抬头。

满族人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要做粘豆包、豆面卷子等粘食。

满族人除夕要做满族传统糕点——萨其玛,张贴对联、窗花,挂笺(按八旗所属,分别贴红、黄、兰、白色)、福字。互赠绣有“岁岁平安”的荷包。

满族人除夕下午要摆供、祭祖。不常打开的祖宗龛,年三十中午打开。把擦得铮亮的锡供器摆上五件,主食摆上两摞馒头,一摞五个,猪头摆在正中间,猪鼻孔插上大葱,还有干饭五碗。供菜更有特点:第一碗是煮熟的“猪肉方子”;第二碗是过油鲤鱼;第三碗是炸粉花;第四碗是素菜大葱;第五碗是豆腐方块。满族人祭祖用的祭品,祭祀之后由家人分吃。供方子肉为四时吉庆;供鱼为吉庆有余;供粉花是保佑后辈发家;供大葱要剪去葱根,扎成一把,标志着本家后辈聪明伶俐,光宗耀祖。

除夕半夜子时,家家吃饺子,还要把几枚铜钱暗放饺子中,吃到者则“终岁大吉”。然后接神、辞岁要燃放鞭炮。家家院内竖等灯笼竿,高挑红灯。

大年初一,人家皆早起,穿戴新衣帽,互相拜年,恭贺新春。不过,过去满族妇女要等到初六,才可以出门拜年。正月十五,上元节,又称元宵节、灯节。满族家家除吃元宵、挂彩灯外,还有制作冰灯、堆雪人习俗,这也是北方气候所致。

“二月二,龙抬头”满族人正月不剃头,大都等到二月二这天,才肯剃头。满族人还有“领龙”的习俗,用草木灰从水缸一直撒到井旁,灰道弯曲如龙,然后在院中举行祭祀,以求一年风调雨顺。满族人腊月杀猪,三十祭祖用猪头,过了初六,将猪头放到“哈什里”(仓房),这个猪头一直放到二月二,才拿出来煮熟了吃,此举称为“龙抬头”。

过年节日娱乐,满族人有参加人数众多的“满族秧歌”,俗称“鞑子秧歌”。满族秧歌除以走阵式来表现生产、生活和打仗外,还通过人物的扮相、服饰、道具、舞姿动律来反映。

正月里,妇女、儿童在火炕上玩“绷绳”、“抓嘎啦哈”等游戏;孩子们在室外,玩起了踢毽子、打冰嘎、藏猫猫、放鞭炮等。

满族人的节日食品,主要有:粘豆包、粘火勺、萨其玛、白肉血肠、豆面卷子、苏子叶饽饽、大黄米干饭、火锅等。

过年满族人喜饮酒,主要是自己用大黄米酿造的“米酒”;客人来家拜年,喝的饮料是用炒糊的大黄米、高梁米冲的“糊米茶”。

姥姥用一大铜盆给孩子洗热水澡,边洗边唠叨:“洗洗头,做王侯;洗洗腰,一辈倒比一辈高;洗脸蛋,做知县……”。最后用一根大葱打三下,边打边说:“一打聪明,二打伶俐,三打明明白白。” 推荐阅读:普米族的民族风俗

满族典型食品 篇四

满族居住分散,各地均有代表性的典型食品,主要有:①白肉血肠。②火锅。满族传统风味菜肴。③酸汤子。辽宁岫岩满族的典型食品。④清东陵糕点。也称清东陵大饽饽。最早是清朝皇帝到东陵祭祀祖宗时做供品用的,因此也称为“祭饽饽”。做供品时有果馅厚酥饽饽、鱼儿饽饽、匙子饽饽、菊花饽饽、糊面饽饽、炸高丽饽饽、江米糕、黄米糕、七星饼、鸡蛋糕、山葡萄糕、山梨面糕等几十种。传入民间制成糕点后,大体上分为大小两种饽饽。大饽饽每斤八块,俗称清东陵大八件;小饽饽每斤十六块,俗称清东陵小八件。大小饽饽品种主要有太师饼,松饼,玫瑰饼,龙凤饼,山楂桃。还有无馅的七星点子、八裂饼、核桃酥、到口酥等。

满族民族风俗有哪些 篇五

满族丧葬习俗

满族丧葬习俗 满族丧葬中,有所谓“烧饭”之礼俗。辽金时女真人就有将“其祭祀饮食之物尽焚之”的烧饭之俗。沈阳满族沿袭此俗,富贵人家还有将生前所御狗、马焚烧的。以后,努尔哈赤、皇太极等统治者一再告诫要节省食物器用,除烧饭外,也不再焚烧狗马,只将生前所用狗、马率至坟前火堆旁,用鞭棍催打狗马从火堆上奔跳过去就可以了。

努尔哈赤、皇太极时期的丧葬,仍有殉葬之恶俗。此俗亦系沿袭自辽金女真奴隶主贵族“生焚所宠奴婢、所乘鞍马以殉”(《三朝北盟会编》卷三)的故俗。努尔哈赤死,有大妃乌喇纳喇氏、庶妃代音察、阿迹根三人从殉,虽然其中不无政治斗争的需要,却反映着殉葬的陋俗;皇太极死,亦有二个亲信侍卫从死。此恶俗,在满族入关后逐渐消失,沈阳满族以后也不再保留此俗。

入葬后,丧家门外不设殃榜(一般汉族在门外设殃榜。所谓殃榜,是由阴阳算命先生开列的含殓日、生辰日、回煞日、避忌日),三日领魂不返家,寄送土地庙。服丧期间,丧家男女以白布袍带为丧服。葬前,带垂至前胸;葬后,男挽于腰间,女戴“包头”。百日内,起居不释白,男截发,冠不缀缨;女剪发,头不戴簪花。

清帝王因政务繁忙,受汉族影响,皇太极之丧规定“以日易月,二十七日释服”。老皇帝死,新皇继位,虽在丧期,临朝大典时仍要求官员“冠宜缀缨”。

一般满族人家,百日内起居不释白。至百日,备香楮祭品到坟前敬奠,脱去孝服,称之“释服”。三年内,男不穿红衣,女不戴簪花,保留着满族的古制。

满族有清明上坟插“佛托”之俗。此“佛托”大多为柳枝插上苞米核子,上贴五彩纸,插在坟上,意为“坟花”,寄托哀思。

进入二十世纪,丧葬旧制有所改革,一个时期曾袭用汉俗,但丧服之制仍保留下来。解放后,又能了进一步的改变,现在丧葬旧制已不见了,代之以火葬和追悼仪式。

未出嫁且未梳头的女儿、孙女,用长孝带围一宽箍,结于头后,下垂脊背。至于孝服的吐边、收边,与旗籍大致相同。

旗人丧服和汉人丧服 丧礼在北京有种种的分别,丧服也因之有了不同。满蒙丧服最轻(内务府三旗尤轻),汉军较重,汉人最重。以前是一望便知是某族人的,近年旗人羼合汉礼,才渐渐不易区别。

满蒙的丧服

旗籍的丧礼由清中叶以后事事讲排场,礼节仪式虽极其隆重,哀痛的表示较比汉人却薄得多了。孝子除孝服外,内衣是不注意更换的。孝期是为母亲服三年丧,为父亲服二十七个月丧。只在百日之内穿孝袍,过百日即换青衣,以至除服,并没有穿白一年、穿灰青各一年的丧制。尤其出阁的闺女,孝服更轻,和甥妇差不多,外孙也不跪灵,这个原因是根据清代帝室对于外戚"尊而不亲"的缘故。

汉军八旗编入的成份很复杂,大部是明代居住满洲的汉人及入关后编入的河北、山东各地的汉人。此外还有清真教入汉军旗的(如黄、马、金、邓等八家回民),俄国阿拉巴金人、朝鲜人、安南人、金川人等都包括在汉军旗内。因此,汉军旗人的丧礼在清初时各自不同。沿至清末除回八家尚守天方教礼,俄罗斯牛录下旗民还守东正教礼外,其余的和满蒙旗已大致一样了。

沈阳满族之家,有祭祀或喜庆事,要杀牲吃福肉,要请亲朋作客,让于南炕上坐。家人要将福肉敬献尊长客人。肉是白煮,不准加盐,特别嫩美,客人用刀片吃,佐以咸、酸菜、酱。客人进门向神主叩头,转身入座吃福肉,吃完就走不准道谢和擦嘴,否则是对主人不尊重。农村有年节杀牲祭祀请亲朋宾客吃福肉之习。供方子肉为四时吉庆;供鱼为吉庆有余;供粉花是保佑后辈发家;供大葱要剪去葱根,扎成一把,标志着本家后辈聪明伶俐,光宗耀祖。

相关阅读:满族有哪些民族风俗 篇六

满族礼节种种

满族礼节 俗话说:“满洲人规矩大。”满族十分注重礼节。

见面礼

还有尊卑、等级关系上的忌讳和规矩。新媳妇不能同公公、婆婆、丈夫同桌吃饭。长辈吃饭,媳妇在旁伺候,否则,就视为不敬不孝。大爷伯父辈不得同侄儿媳妇开玩笑。侄儿媳妇不在大爷面前露胳膊露腿。过去满族妇女旗袍长至盖脚背,袖长至手背后,与今日之短袖旗袍大相径庭。

沈阳一般满族有敬老尊上的风尚。青年人见了长者要垂手站立并要和颜悦色地回答长者的问话。有人冲父母状况,子女必须起立回答。对老人,三天请小安,五天请大安。请安礼,男有“问安”、“打千儿”、“叩头”。“问安”,是请小安,垂手站问好。“打千儿”是请大安,也叫“单腿跪”,满语为“埃拉塔拉米”,即先敏捷地掸下袖头,左腿前屈,右腿后蹲,左手扶膝,右手下垂,头与身略前倾。“叩头礼”,即磕头,一跪三叩或二跪六叩,新年请安“首必四叩,至三则跪而昂首,若听命者然。尊长者以好话祝之,乃一叩而起,否则不起也”(《柳边纪略》卷四)。对神佛、祖先、帝王则三跪九叩。女人礼仪不同于男人,有“蹲安礼”,俗称“半蹲儿”,即双脚平行站立,两手扶膝一弓腰,膝略屈如半蹲状。妇女平日相见,以右手抚其额,点头为拜,俗称“抚鬓儿”,即手指从眉上额头鬓角连抚三下,随后点头目视。妇女相见,兴手拉手之礼,俗称“拉拉礼”,与汉族妇女拜见礼有别。至亲久别相见彼此抱腰接面,然后执手问安,是谓抱腰接面大礼。如幼辈见长辈,两手抱其腰,长者用手抚其背。老年夫妻相见有“顶头礼”,老夫妇久别重逢,老伴迎上去用头顶住老头胸脯,老头轻轻抚摸几下老伴后脑勺或后脖颈。

满族人,路上遇见不相识的长者,要鞠躬垂手问“赛音”(满语,好的意思);如骑马,要下马闪在路旁让长辈先行。长者了也很客气地说:“谢谢阿哥,请上马先行”,青年人才可上马赶路。

儿媳妇对公婆更是恭敬,要端庄恭谨,每日给公婆装烟三次,一日三餐要站着侍候,早晚还要送上洗脸水和洗脚水。新媳妇头一年不能上炕吃饭。在公婆面前不许穿短衣服,不许大声责骂孩子。儿媳妇外出,临走要给公婆装烟,说声“请阿玛、额娘看家”。来了客人,儿媳妇要扎上围裙听婆母在炕上吩咐,每喊一声媳妇要答应“嗻”,再去干活。即使媳妇年岁很大,在年岁小的长辈面前也要恭敬侍候。

满族有重小姑习俗。满族未结婚的姑娘地位很高,公婆上坐,小姑侧坐,媳妇则侍立于旁谨慎侍候。

满族人民大方好客、恪守信义。在满族聚居地方,有人路上拾到东西要高法找到失主,找不到要招失认领。有以“窃人之财为耻”的风习。“邻里相处,有难必帮”,一家缺米大家凑,一人打柴大家烧,为乡间邻里平常之事。互相借贷,不需立契,只凭口头相约,恪守信义。

旧时农村旅店少,过路人只好找民宅投宿。主家热情招待,酒足饭饱后自然留宿。由于满族居室一屋三炕,常是同居一室,男女不相回避。但客人入睡时必须背女主人和衣而卧,方为有礼。次日客人上路,不需留报酬,只需向男主人行“擦肩大礼”表示谢意即可赶路。如路人入室而主人不在家,可自己动手做饭吃,饭后收拾干净,物放原处,临行时拿来草放在门前,草稍朝所去方向,主人回来后会感到很荣幸。

满族的过年风俗 篇七

春节,旧时称元旦。满语称“阿涅业能业”,是满族传统的盛大节日。满族春节源于汉族习俗,早在《渤海国记》中就记载:“民岁时聚会作乐,善歌舞者,数辈前行,士女相随,更相唱和。”这是描写满族的祖先靺鞨人,在唐朝渤海国时期过春节的情形。到了金代女真时期,满族人更把春节当成大节来过。每当进入腊月,满族家家杀年猪,相互请吃白肉血肠,准备过年用的东西,俗话说“一起腊月门,便有过年来。”清代定都北京后,大批满族居民迁移关内,与汉族杂居共处,在经济文化彼此交流,互相影响,关系密切。天长日久,汉族许多习俗文化被满族人民所吸收,形成自己民族特色的节日习俗。

撅年息花枝:一到腊月初七,满族的格格(姑娘)们成群结队,兴高采烈地爬上山顶石砬上撅年息花枝。边撅边唱“年息花”歌:“今个腊七儿,明个腊八儿,上山来撅年息花;年息花,生性乖,腊七儿采,腊八儿栽;三十打骨朵,大年初一开。红花开,粉花开,花香飘到敬祖台;财神来,喜神来,又赐福,又送财;年息花儿道年喜,年喜花儿年年开。”姑娘们撅回年息花枝条,先插入装满水的瓶子里,摆在箱盖和窗户台上。二十多天后适逢过年,年息花枝上的花苞正好赶在大年初一的正月里开花,花期可持续半月左右。在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关东满族人家,伴随着新年的鞭炮声,一时花枝怒放,满屋飘香,春意盎然,真让人精神振奋,心旷神怡,增添了节日气氛。因为年息花在早春先开花,后放叶,所以人们称它是报春花,干枝子梅花。汉族人又称它是“野杜鹃”;朝鲜族人称它是“金达莱”;满族人称为“日吉纳花”,满语发音为“阿德布合”。姑娘们将花枝分扎成小把成束,初八集日到市场去卖,很受人们喜欢,买回家去也插入装水的瓶子里,使更多的人们分享着这浓浓的春意。

过小年:腊月二十三这天,满族俗称“过小年”。以前满族人是不供灶王的,清入关后,满汉杂居,习俗混用,自然也就供奉起灶王来了。白天打扫灰尘、扫棚,俗称“扫尘”。晚上先在灶坑口摆上供桌供品,叩拜完毕虔诚地揭下灶王像,并往灶王嘴上抹点自己家用甜菜、甜萝卜熬制的糖稀,沾住灶王爷的嘴,以免在玉皇大帝面前说坏话。晚上还要将编制的秸马、小狗、小公鸡等六样祭品同灶王爷画像一起烧掉,送灶王爷上天,边烧边说:“灶王爷,本姓张,骑着马,挎着枪,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安康。”

忙年:所谓忙年,就是民间准备过年物品、置办年货的俗称,故又称“办置年嚼骨”。人们赶腊月集买香腊纸、鞭炮、红纸、年画、糖、烟、茶、花椒、大料等物。过去卖东西是铺子用一大张纸把年货打包,所以称“打年纸包”,穷人家只能在年底二十七、二十八赶集去买点东西,俗称“赶穷棒子集”。在腊月近一个月里忙年,包括从淘黄米、磨黄面、蒸馒头、蒸黏豆包、做饽饽、做冻豆腐等,这期间妇女最累,白天黑夜忙活,还得为全家人做新衣服、鞋等。值得一提的是,春节时满族家家户户都要做满族传统糕点——萨其玛。用精粉、鸡蛋、糖、芝麻、青红和瓜仁等原料制做,其色美、味香、可口,是人们喜爱的具有独特民族风味的节日佳品。

贴对联、窗花:过年满族姑娘和老太太还开始剪窗花、棚花,什么龙凤呈祥、喜鹊登梅、吉庆有余、人寿年丰等吉祥剪纸,贴得满屋生辉。年三十,满族也要张贴对联、福字,还要戴荷包(过去王宫要行赏赐王公大臣“岁岁平安”荷包,民间也有互相赠予的)。满族历来有崇尚白之俗,很长时间以来满族春联都是写在丝绸织的白绢上,后来受汉族影响,才广泛采用大红纸写春联了。满族贴对联时,必须要在横批下面或者“福”字下面放几个(一、三、五个不等)“挂笺”,也有人说标准的叫法为“满洲彩”的。这"挂笺"是一种剪纸,用薄薄的五彩纸,剪出吉祥如意的一类的字样或者图案,下面留有裙边。由于满族分“红、黄、蓝、白”四旗人。春节时,红旗人在门上贴红挂笺,黄旗人在门上贴黄挂笺以此类推。这些挂笺图案优美,色彩鲜艳,象征着一年的吉祥开端。除夕夜里还有挂树灯笼的习俗,家家院内竖灯笼杆,高挑红灯,天黑点灯,彻夜不熄。

摆供祭祖:除夕下午要摆供、祭祖。平时不打开的祖宗龛,年三十中午打开。把擦得铮亮的锡供器摆上五件,主食摆上两摞馒头,一摞五个,猪头摆在正中间,猪鼻孔插上大葱,还有干饭五碗。供菜更有特点:第一碗是煮熟的“猪肉方子”;第二碗是过油鲤鱼;第三碗是炸粉花;第四碗是素菜大葱;第五碗是豆腐方块。供方子肉为四时吉庆;供鱼为吉庆有余;供粉花是保佑后辈发家;供大葱要剪去葱根,扎成一把,标志着本家后辈聪明伶俐,光宗耀祖。这些摆上桌案的祭品,祭祀之后由家人分吃。

接神、吃饺子:除夕满族也挂门神,这是吸收了汉族风俗的结果,这门神约分为“将军门神”、“福禄门神”、“判子门神”、“娃娃门神”等,今沈阳故宫藏有宫廷门神。除夕当晚满族要在接神后在大门口放一横木以阻鬼魅进来。并分发“神纸”,其后晚辈男子到族内各家“辞岁”。新年夜子时,家家吃饺子,俗称“揣元宝”,年三十包饺子,讲究有褶子,不能捏光边的“和尚头”饺子,忌日子过“秃”了。码放饺子忌摆成圈,怕新日子走了死门子。还要把几枚铜钱暗放饺子中,吃到者则“终岁大吉”。子时煮饺子,当饺子从锅底浮起来比作日子起来了。然后让小孩爬上柜子上蹦三下,以示新日子“蹦个高”。满族人家还十分讲究餐具工艺与质地的高低,过年时增添新碗筷,其寓意是让家里人丁兴旺。初一凌晨子时,家家户户鸣放鞭炮,辞旧迎新。

拜年:正月初一早上,早点吃饺子,小孩子穿上新衣服给族中长辈拜年。新结婚的媳妇身穿鲜艳的旗袍,脚穿马蹄底旗鞋,由大伯嫂子领着先给祖爷磕头献香,然后给族中长辈拜年。不过,过去满族妇女要等到初六,才可以出门拜年。这天晚辈要向长辈叩头拜年(旧时女性行跪拜抚鬓礼)家长要给小孩守岁钱。宗族近亲也要互相拜年,亲朋好友则筵宴相邀,一起叙旧话新。男孩子成群结队鸣放烟花、鞭炮,玩耍木爬犁,或兴高采烈地溜冰,姑娘和少妇们则身着盛装,玩耍嘎拉哈(用猪或牛膝关节骨制成的。玩具)。

破五:初一这天是鸡日子,因为满族按阴历计算历来有一鸡二鸭,猫三狗四,猪五羊六,人七谷八,九果十菜之说。这十天中哪天天气好,今年就得什么。初一这天是鸡日子,餐桌上自然少不了家鸡炖蘑菇或野鸡炖粉条,故有“初一无鸡不成席”的说法。饺子一直吃到初五,吃饺子要捏破,此五日内不泼水、不倒灰、不开柜。一般早上蒸饺子,取蒸蒸日上之意。正月不剃头,都等到二月二剃“龙头”。正月十五前妇女不做针线活,小两口串门拜年。

娱乐:满族过年娱乐甚多,中年人有扭秧歌、打花棍、摔跤,青年有射柳、打金线、赛马,姑娘媳妇玩嘎拉哈,男孩子们玩跑马城、打冰嘎、踢熊头、扔坑儿等游戏。扭秧歌则是满族过年最热闹的娱乐活动。秧歌领队多身穿旗袍,头戴红缨帽,走阵队形有天门八封阵、葫芦阵等。满族秧歌的舞姿和汉族也不一样,多为大开大合,模拟古时征战与狩猎的姿态,透出满族人民古朴豪放的民族特色。

满族风俗习惯基本介绍 篇八

满族进入辽、沈以前,具有精于骑射的特长。7岁左右的儿童即以木制弓箭练习射鹄,女子执鞭不亚于男子。满族的服饰,男子剃去周围头发,束辫和垂于脑后,穿马蹄袖袍褂,两侧开叉,腰中束带,便于骑射。女子在头顶盘髻,佩戴耳环,穿宽大的直统旗袍,足着高底花鞋。入关以后,满、汉服装逐渐趋于一致。曾有一个时期各地妇女穿旗袍甚为流行。满族的住房,过去一般院内有一影壁,立有供神用的“索罗杆”。住房一般有两间正房,门向南开,外屋有灶,里屋北、西、南3面有炕。满族的饮食,过去喜吃小米、黄米干饭与黄米饽饽(豆包);逢年过节吃饺子,农历除夕必吃手扒肉。满族的具有独特风味的“萨其玛”至今仍是广大人民爱吃的点心。满族实行一夫一妻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十六、七岁即可订婚,由父母包办。结婚时,新娘要在南炕上坐帐一日,称为“坐福”。满族居民过去忌在西炕或北炕上死人;人死入棺后由窗户抬出;一般行土葬。

满族重视礼节。过去,平时见长辈行“打干”礼,男子曲右膝,右手沿膝下垂;妇女双手扶膝下蹲。平辈亲友相见,不分男女行抱腰接面大礼。满族以西为上,室内西炕不得随便坐人和堆放杂物。最主要的禁忌是不打狗、杀狗,不吃狗肉,不用狗皮制品;忌讳戴狗皮帽或狗皮套袖的客人。据说主是因为狗在满族先人的长期渔猎生活中起到了帮手作用,人们不忍食其肉、用其皮,于是逐渐形成这个习俗。

清代以来的300多年间,满、汉长期杂居共处,关内的满族已在语言、服饰、习俗等方面与汉族无差异;居于关外各地的满族人民,只是在满族聚居的偏僻乡村中,仍有一部分满族居民使用满语,保持满族的一些固有习俗。同时,从汉族习俗(包括汉语词汇)中也可找出一些满族习俗的成份,但满族群众模仿汉俗,比汉族群众模仿满俗的更多。满族是一个既善于学习又善于创造的民族,为发扬祖国文化作出了贡献。

满族的重要节日与汉族差不多,春节、元宵节、二月二、端午节、中秋节等。

满族曾信仰多神教的萨满教,早期分宫廷萨满和民间萨满两种。清代历朝皇帝举行各种祭神祭天典礼,如宫廷萨满设“堂子”祭天,都用满语诵经跳神。直到20世纪40年代,在东北的宁古塔(今黑龙江省宁安)和爱珲等地,满族民间仍保有萨满教。民间萨满又分以跳神为职业的萨满和管祭祀的家萨满两种,现已消失

满族是怎么来的 篇九

以爱新觉罗家族为代表的满族之所以能统一东北,最后入关夺取全国政权,并维持268年的统治,原因很多,首先是由于明朝末年政权的腐败,李自成、张献忠等人的农民起义席卷全国,另一重要原因是满族的八旗制度,加上稍后组建的蒙古八旗、汉军八旗,大约十万铁骑,形成一支能征惯战、斩关夺将的威武雄狮。努尔哈赤初创时期并没有满族一词,从明朝的文献中可以看到当时还称女真人。

满族的历史是很悠久的。据文献记载,满族的祖先肃慎人于公元前一千余年即遣使向周天子进贡“楛矢石砮”。到了汉代,肃慎被称为挹娄,南北朝时称勿吉,隋代称为靺鞨。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受唐封为渤海郡王,建立渤海国,这是满族历史上的第一个地方政权。公元12世纪,黑水靺鞨的后人完颜部落兴起,公元1115年建立金国,这是满族先人建立的第二个地方政权。到公元16世纪后期,建州女真的杰出领袖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以女真人为核心,吸收了其他族人,如鄂温克人、鄂伦春人、锡伯人、赫哲人、达斡尔人等,形成了一个以满族先人为主体的民族共同体。

早期八旗满洲包括建州女真、海西女真、东海女真和黑龙江女真。女真人在氏族制时期“凡出兵围猎……各随族党屯寨而行。”这里说的族党就是血缘关系,一个有血缘关系的家族;屯寨讲的就是地缘关系,说白了就是一个寨子、一个屯子、一个村子或更大一些范围的地方的族群。其基层组织叫牛录,管理人叫牛录章京,译成汉语就是佐领。女真人编入旗藉后,工作生活永远要归佐领管理,这个制度一直保持到辛亥革命清朝退位灭亡。

族党、屯寨是自然形成的,而旗藉佐领是依政府法令编制而成的,带有极大的强制性和约束力。清代满族人严格固定在佐领之下。住,则居于一处;行,则统一行动;打猎、出兵作战都由佐领管理,调到新地仍聚居一处。公家的事听佐领的,家庭的事婚丧嫁要听族长的,哪支、哪辈、老姓是什么都由族长管,生男育女都到族长处登记,不会近亲结婚,也不会乱伦。辛亥革命以后,废弃了八旗制度。佐领和族长(满语叫穆昆达)相继逝去,典籍记载大多丢失烧掉,所以现在许多满族人难以知道自己的老姓了。

努尔哈赤去世后,其第九子皇太极于1635年登基称帝,将农历10月13日定为颁金节,改后金为大清,把女真族改为满珠或满洲族,但满族一词仍未出现。辛亥革命前,孙中山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口号为号召推翻清朝。民国建立后,孙中山改定五族共和制:汉满蒙回藏,始有满族一说,但仍为较含糊的说法,社会大多称为旗族或旗人。人们聊天谈话,问您在旗吗?回答在或不在,并不问是满、是蒙、是汉。至1949年新中国诞生,才开始正式称为满族。

清末民国初年时有过一次统计,北京作为满族的第二故乡有人口60余万人。张勋复辟时,一些上层亲贵到摄政王府,动员载沣支持复辟,再度出山。遭到载沣严辞拒绝,说复辟是不得民心的,其结果或是人头落地,或是60多万人被驱逐回东北老家。

1949年,北京满族登记人口为2万人,占北京人口的1%。

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满族为11.6万人,占北京人口的1.3%,占少数民族人口的36%,是北京少数民族中的第二位。回族为18.5万人,位居第一,占北京人口的2%,占少数民族人口的`57.8%。

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时,满族人有982万,仅次于汉族和壮族,居全国第三位。

2000年,北京市满族人口有25万人,仅少于汉族,居全市第二位。那时,北京满族仅占全国满族人口的2%。

北京是满族的第二故乡,北京满族的显著特点是,大都是有家族谱可查的老北京人。他们大部分跟随顺治皇帝和多尔衮进关,在北京住了多少代,历代祖先做过什么,家在哪城、哪个族的,坟地在什么地方,一翻家谱,清清楚楚。北京满族也因此成为北京地域文化的重要代表和历史沧桑变化的见证人。

满族多年来与汉族全面同化,淡化了本民族的语言,许多语言已成为北京话,文字也已成了死文字。中国历史上改朝换代,新朝推翻旧朝,大多禁毁前朝宫殿并迁都,而清朝则是全面接受、继承(多尔衮祭孔大礼,康熙六下江南祭朱元璋陵),我想其中道理在于满族统治者从根本上已经认为自己本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一员,不是外人,是兄弟。历代帝王庙中,康乾多次为历代帝王排序,康熙生前最后一次上谕对明崇祯帝还是宽容政策,让其进入了历代帝王庙。乾隆皇帝也曾强调指出:不绝如“中华统序,不绝如线”。

北京满族从1644年进关,至今已三百多年。那时,驻全国各地的满族八旗将士大多也是从北京派出去的。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9篇《满族的历史由来及其渊源》,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

316 68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