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大班个案分析摘选最新10篇

发布时间:

个案分析可以作为教师与家长沟通的依据,利用个案分析的结果与家长沟通,教师的叙述不再空洞;家长也因了解孩子的发展状况,而知道怎样去帮助孩子,并与教师合作共同建构课程。下面是差异网的小编为您带来的10篇《优秀大班个案分析摘选》,希望能为您的思路提供一些参考。

幼儿园大班个案分析范文:多些赞美 篇一

在教育孩子、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上,我们一直倡导的是赏识教育,孩子的年龄小、自我约束的能力差,所以需要我们不断地赏识,肯定和指出正确的目标。

今天下午,我和贺老师尝试用一唱一和的方式不断赏识幼儿,效果很是不错。上课前,我微笑地对贺老师说:“贺老师,我要和你说一个小秘密。”

“什么秘密?”

“你知道吗?我们班的小朋友都长大一岁了,你看,他们现在都能自己管自己啦,上课时,不用老师看就会大眼睛看老师;就会大声唱歌,还会举手不插话呢!”

“真的?”

“不信你看吧!”

“好!”上课时,我时不时地说一句:“看某某会自己管自己了,大眼睛一直看着老师,某某声音真好听,贺老师,你看他们长大了吧?”

“真的呢!”——这样一节课下来,老师轻松地教,孩子轻松地学,而且是主动的。

大班的孩子荣誉感、自豪感,适当地给他们带上个“高帽子”,就会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即使是没有做到的幼儿,听到你的“高帽”,也会马上照办,长此以往地坚持下去,对孩子的行为习惯有很大帮助,赏识孩子远比批评孩子的效力大。

幼儿园大班个案分析范文:糖果店的新品 篇二

一、实录

角色游戏的时间到了,孩子们自由选择了自己扮演的角色。睿睿今天是糖果店的营业员,糖果店今天的生意特别的好,一会儿棒棒糖就买光了,睿睿用橡皮泥开始制作棒棒糖。当客人来买的时候,她会主动问客人,你要什么味道的棒棒糖?客人要草莓味的棒棒糖她就会递上红色的,客人要香蕉味道的,她就会给顾客黄色的棒棒糖。过了一会她用紫色和绿色的橡皮泥团在一起,接着把做好的这个棒棒糖插在罐子上。孩子有了新创造,作为老师当然不能错过。于是扮演顾客上前与睿睿交流。

师:“你好,我要买棒棒糖”

幼:“顾客,你要什么味道的?”

师:“这是什么味道的,怎么有紫色和绿色两种颜色呀”

幼:“这是葡萄味的”

师:“葡萄不是紫色的吗?”

睿睿被我一问摸了摸脑袋,冲着我笑着说:是绿葡萄……

小班的孩子能够知道葡萄有绿色的,我觉得很值得在讲评中交流与分享于是在讲评时,我特意请睿睿来介绍它新发明的紫葡萄绿葡萄棒棒糖,可是到讲评时,睿睿却把紫葡萄绿葡萄变成了紫葡萄和苹果味,弄得我有点措手不及。

二、分析与策略

当睿睿有新创造时,我及时发现与捕捉,并有意识的把这个“新作品”在讲评中让睿睿介绍给其它孩子。但是由于小班孩子记忆时间比较短暂,因此在讲评时经常会遗忘游戏中的一些情境,或自己的一些游戏行为。这时我们可以在讲评时通过游戏情境模拟,照片、录像等形式。而今天在讲评中当幼儿讲述与教师预设的讲评内容不一致时,这就需要发挥教师的智慧,与孩子进行艺术性的抛接球。

当睿睿把绿葡萄说成了绿苹果,达不到我向幼儿提升葡萄有绿色的这一生活经验,但是我觉得可以从另一个混合味的角度来调整自己的讲评点,于是我问道:“那么除了苹果还有什么水果呢?“梨”、“甜瓜”、“西瓜”、“那么葡萄有没有绿色的呢?”孩子们相互议论了起来,我继续问道:“有什么办法能知道答案呢?”李心雨说:“回家问问妈妈就知道了。”“好,问好明天来告诉我哦!”讲评在积极愉快带着问题的情景中结束了。

三、结论

角色游戏是幼儿的创造性活动,在游戏中,幼儿会有许多创造性的表现。教师在讲评幼儿游戏时,必须以观察为前提,心中有目标,善于捕捉幼儿游戏中出现的各种情况,进行切合实际的点拨。通过教师的讲评,让每个幼儿都能参与其中。当然,讲评的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应随游戏的情况和内容进行调整,而且讲评的形式和时机也要灵活多变。

优秀大班个案分析摘选 篇三

案例背景:

我欣喜的发现李xx的爸爸来参加活动了。因为,以前这样的活动都是由他爷爷奶奶参加的。这次他爸爸能来参加就表明我们一直以来的工作是有成效的。我观察发现,他的爸爸和宝贝玩的非常开心。

案例分析:

今天是我园举办“六一”糖果节游园活动,邀请全体家长和孩子一起来园参加活动。幼儿园里张灯结彩,布置得热闹非凡,到处都洋溢着节日的喜庆气氛。全园设有六个游戏区域,每个区域的活动都是亲子共同参与的,大家都很投入。班级的“糖果”都是家长和孩子共同制作的,环境创设处处都体现着家长和幼儿的辛勤付出。因此,我看到李xx的爸爸的脸上也是写满了自豪。他跟孩子一起欣赏这班级的环境,每当找到自己制作的糖果就开心许久。这其实也表明了他是很愿意参与孩子的教育活动的,以前忽略也是因为工作太忙顾不上。

教育策略:

孩子的教育一定要有父母的积极参与,即便是留守儿童情况特殊,作为孩子的父母也要尽可能地亲自参与孩子的教育。他的到来说明了这次的糖果节活动得到了他父母的认可,认识到六一活动对于孩子的重要性,父母亲自参加活动的意义。

活动之时我有意的拍摄了他们家庭的许多活动照片和视频,并发给他留作纪念。使他的爸爸妈妈非常感动。我还借此机会单独与他沟通,聊了一些父母必须亲自教育孩子的益处,相信通过这次游园活动他的感受一定颇深,今后在育儿方面会努力地亲力亲为。

优秀大班个案分析摘选 篇四

案例背景:

三个班小朋友在大型玩具上滑滑梯,一个要从上面滑下来,其中一个非要从下面往上爬,另一个在滑梯下面拽往上爬的小朋友……远远看着这一情况的我来不及制止,就见上面的小朋友在滑梯的惯性中滑了下来,脚踹在了往上爬的小伙伴的脸上,细嫩的小脸上沁出血丝来……

大班的老师恰巧过来了,看到这一情景,便大声责骂“肇事者”:“涛涛,我就知道你最调皮,看你做的好事。”孩子吓得不敢说话。老师生气地拉着受伤的晓雨去了保健室,几分钟后,老师把三人叫到一边继续未完成的“教育”,“你们说说,刚才是怎么回事?”三个人都低着头,涛涛嗫嚅着把事情说了个大概,老师叹了口气,对涛涛说:“你看看,你都把人家踢成这样了。他爸爸妈妈看见了多心疼啊!你想想,要是你被别的小朋友弄成这样,你爸爸妈妈是不是很心疼啊?”涛涛低着头说:“是。”老师说:“这就对了。快对晓雨说‘对不起’。”涛涛绞着手,不说话。老师又要求说:“快向晓雨道歉,说‘对不起’!”涛涛停顿了几分钟后,不情愿地抬起头对晓雨说:“对不起。”晓雨回答说:“没关系。”老师看到自己的要求被执行了,就温和地对涛涛说:“以后不许再发生这样的事情了,听见了吗?”涛涛点点头。“好了,去玩吧!”

问题分析:

这位教师对问题的解决是围绕被攻击幼儿的受伤程度进行的,使攻击的幼儿认识到打人是错误的,然后让他通过道歉来弥补过错,取得对方的谅解。事情到此为止,没有再深入下去。

我认为教师调解应该一步一步地引导双方幼儿说出自己的感受,在这一过程中,当事的幼儿有没有真正明白自己的行为对错呢?涛涛的道歉是心不甘、情不愿的,因为他觉得自己是无意的,而且认为是晓雨错在先。事实上从滑梯下面往上爬本身就是危险的,老师也应该禁止过,错误的造成是可预见的,既然出现这样的状况,老师应该就事论事,了解问题的实质,一分为二来处理,换言之,难道谁受伤谁就没错吗?同时,老师还可以就此事件对全班幼儿进行随机教育,让幼儿以此为鉴,以绝后患。

优秀大班个案分析摘选 篇五

案例背景:

李xx今天同往常一样吃完了中餐自己收拾餐具和桌面。他先把碗里的饭菜吃得干干净净,然后给值日生检查,再送到盥洗室,漱口、擦嘴,然后把自己的桌子残渣收拾好,擦干净。我看到这一系列的动作是那么的熟练,他的脸上充满了自信的笑容。我的心里很是为他骄傲,及时用快门留下了这动人的一幕。

案例分析:

几周的培养以后,李xx的进步较大,事事都与小伙伴为榜样,努力自己的事情自己去做,通过自己的努力他的表现与其他孩子没有差别。事实说明,每个孩子都的潜力都很大,只要用心培养,给他们锻炼的机会,就一定能收到好的效果。

教育策略:

我在班级有针对性的对李xx进行多方面培养。譬如,日常生活活动鼓励他自己动手,特别是穿衣服,利用午休起床的时间不厌其烦反复地教;进餐时耐心地提醒他细嚼慢咽,保持桌面的整洁,手把手地指导他学习擦桌子。并将这些珍贵的画面用手机及时地拍下照片和视频。一方面用于存档进行课题研究,另一方面将这些照片和视频给他的家长观看,使他们能够了解我们的教育方式及其成果,以便得到他们的理解、支持与配合。他的家长看到以后,非常感动,认同了老师的教育方法,也愿意积极予以配合。

优秀大班个案分析摘选 篇六

案例背景:

区域活动开始了,浩浩来到了建构区,他对搭建窑洞非常感兴趣,一边对照老师提供的图片,一边搭建自己的窑洞,就在马上要成功时,却被来来回回取积木的彤彤给撞倒了,马上要做好的窑洞就这样顷刻间变成了“一片废墟”。看到我过来,他说:“我刚搭好的窑洞被碰倒了。”“不要沮丧浩浩,刚才的窑洞搭的非常好,老师相信如果你重新搭一遍的话,一定会搭的更好。”然而,当浩浩就要再次完成时,却发现没有半圆形的积木和纸板了,窑洞的搭建停滞了,他尝试了好几种办法来替换半圆形积木和纸板,都没有成功,沮丧的告诉我“看来今天的窑洞是没办法搭好了。”“浩浩,不要放弃,我们一起来想办法解决,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放弃,一定能想出好办法将窑洞搭好的。”最后,在尝试了好多种办法后,浩浩终于将窑洞再次搭好了。

教师指导情况:

1.给幼儿适当的鼓励与引导,提高幼儿的积极性。

2.在幼儿遇到困难时,以游戏参与者的身份参与指导。

效果:

在教师的提示鼓励下,幼儿坚持完成搭建作品。

分析:

搭建过程中,浩浩很投入,能按照图片的提示进行搭建,遇到困难时能在老师的鼓励引导下克服困难,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中途绝不放弃,非常有耐心的完善自己的作品,坚持搭建完成,最终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与满足。

反思:

1.幼儿的合作意识还有待加强。

2.教师深入参与角色,观察幼儿的需求,并将材料准备更加丰富一些。

优秀大班个案分析摘选 篇七

案例描述:

这天,区域活动开始了,孩子们都在自己喜欢的区域玩着,这时我走过去一看,发现正在科探区玩《力的传递》的琪棋和两个小朋友把材料摆放在桌面上,却不知道从哪下手,我就走过去:“我想把传递片都立起来,变成一条小河,谁能来帮帮我。”说完一会儿,琪棋就和小伙伴拿着材料开始动起手来,我也参与了进去,很快整个形状就被孩子们摆出来了,几个小朋友露出了笑容,接着把传递片推倒后,琪棋小朋友似乎就没了耐心,把材料撒了一地。

问题与反思:

首先,琪棋小朋友是一个忍耐力稍差一些的一个小朋友,容易被其他物品分心,稍微有一点不好,心情就容易躁动。所以才会急于一时,把在玩着的材料撒了一地,常常会没了长久性和耐性。同时在其他活动时也会出现一些小插曲。

改进策略:

教师应在幼儿活动前多引导,多鼓励幼儿,让幼儿有兴趣进区,并且在活动开展时,教师多观察,与幼儿交流参与进去,发现问题及时正确的引导幼儿。也可以作好记录,在活动结束后,请幼儿观看照片并说一说自己刚才在玩区域时的问题及过程,及时反馈。

评析:

琪棋小朋友在平时活动中没有找到合适自己的方法,而且性子比较急,这让他更没耐心的做好一件事,教师应该跟家长好好沟通,了解幼儿在家的一些情况,家园合作解决问题。

优秀大班个案分析摘选 篇八

案例背景:

游戏时间到了,小朋友将自己的插牌插到自己喜欢的区域中,怡怡慢吞吞地来到插牌区取出自己的牌子,慢吞吞地走向自己位置所在的区域,很短的距离,怡怡却走了较长的时间,走一步停一停。终于到达目的地,可她却手拿插牌站着不动,只是看着其他小朋友在玩益智区的玩具。于是,我示意她快点将牌子插好,她这才慢吞吞地将牌子插好,之后又是站着不动,同伴叫她到柜子里拿自己喜欢的材料来玩,她就去选了个拼图拼了起来,期间她没有和同伴说过一句话。

案例分析和采取的措施:结合具体情境,指导幼儿学习交往的基本规则和技能。幼儿由于性格原因在园表现也各不相同,对于性格内向的怡怡来说,交往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我们要引导她学会简单的交往技能,慢慢地学会和同伴交往,让她体验到交往的快乐。

优秀大班个案分析摘选 篇九

案例背景:

片断1:开饭了,小朋友依次排队盛饭、菜,只见轩轩也排在队伍中间,他左右张望,不一会儿却不见人影了,原来他跑到了对面的队伍中去排队了,当其他小朋友都开始吃饭了,他才慢吞吞地从桶里取出筷子,走到自己的组上。他拿着筷子并没有吃的意思,而是将一只筷子的一头与另一只筷子的一头连接起来,玩起了筷子来。于是,我暗示他快点吃饭(www.chayi5.com),他这才开始进餐,可没过多久,他又开始玩筷子了。

片断2:上课了,小朋友有顺序地将小椅子搬到各自的小黄线上坐端正,只见轩轩不紧不慢地搬着小椅子走过来坐好,当小朋友都在认真听故事时,他却将脚上的一只鞋子脱下来,拿在手里玩了起来,他一会儿看看鞋底,一会儿又摸摸鞋面,似乎有什么新奇的东西让他着迷,我走了过去,他见到我并没有马上把鞋子穿上坐好,而是两眼朝我看了看,于是,我让他把鞋穿好认真听课,他这才把鞋子穿上,可没过多久,轩轩又开始玩自己的鞋子了,这次甚至离开了自己的坐位。

片断3:游戏开始了,轩轩来到美工区,他拿了一张白纸和同伴一起画画,很快他便从笔筒里拿了一支勾线笔,我以为他在画什么,谁知他把勾线笔横放在桌子上用手将笔转动起来,看到笔在桌上转动,他十分高兴,并招呼同伴来看自己的“新发现”。我走了过去,见状,轩轩马上打开笔帽,开始在笔上画画,随意在纸上画了一个圈,又在圈的外面画上了一条条直线,说这是太阳。我刚一走,他又开始玩勾线笔了。

案例分析评价:

《指南》中指出:要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帮助幼儿了解基本行为规则或其它游戏规则,体会规则的重要性,学习自觉遵守规则。从轩轩在活动中的表现可以看出:他是个好动、不能认真倾听、缺乏规则意识的孩子。无论是教学活动,还是进餐、游戏等,他总是在玩着自己的游戏。要让轩轩意识到规则的重要性,让他控制好自己的行为,如:在教学活动中,可采用提问的方式,引起轩轩的注意,让他知道上课时要遵守课堂规则,只有这样才能学到更多的本领。

优秀大班个案分析摘选 篇十

案例背景:

今天的美工活动《小火车》,李xx小朋友画得非常投入,也画得很好。学期初期他的表现能力在班级一般。今天这幅画他画的很好,看得出他本人也很满意,下笔大胆,涂色也很到位,完全投入到画中。

案例分析:

孩子自我服务能力的提高很好的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使李xx小朋友在其他方面的进步也是很大的。在学习方面也进步喜人。以前,他遇到困难总会表现出不自信的心理,怕学不会,做不好,顾虑重重而不敢去做。一上画画课就不敢动笔,生怕画得不好小朋友笑话他。

现在,每当他遇到了困难,总是说我先来试一试。在一次次的努力而获得成功之后,他的自信心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教育策略:

每当李xx遇到困难的时候,我总是积极地鼓励他大胆尝试,克服心理的障碍。找出他的闪光点无限放大,并在班集体的面前加以表扬。即使失败了也没关系,可以重来的。慢慢地他也越来越自信了。我还用他的一些成功的事例来激励他。譬如,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你已经学会了拉衣服上的拉链;还学会了穿套头的毛衣,自己收拾餐桌等等。告诉他只要敢于尝试,一切皆有可能!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10篇《优秀大班个案分析摘选》,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316 72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