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几种模式论文(优秀3篇)

发布时间:

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论文吧,论文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那么一般论文是怎么写的呢?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3篇《我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几种模式论文》,可以帮助到您,就是差异网小编最大的乐趣哦。

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篇一

摘要:“新工科”是基于国家战略发展新需求、国际竞争新形势、立德树人新要求而提出的工程教育改革方向,为工程教育创新变革带来了重大机遇。本文在“新工科”教育背景下,讨论了新能源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所面临的挑战以及教学实践过程中应当注意的地方。

关键词:“新工科”;新能源工程;创新人才;实验教育

社会变革和产业革命对工科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工科”是基于国家战略发展新需求、国际竞争新形势、立德树人新要求而提出的工程教育改革方向,通过培养多元化、创新型的卓越工程人才,让工程科技进步和创新成为中国乃至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这为工程教育创新变革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1]。从教育部公布的新工科专业来看,与电力电子工程密切相关的是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该专业期望培养具备能源工程、电气工程、热能工程、变流技术等基础知识,熟练掌握新能源转换与利用原理、新能源装置及系统运行技术、新能源科学领域专业知识,能在新能源科学与工程领域开展教学、科研、技术开发、工程应用、经营管理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相对于传统的电气工程、电力电子工科人才,智能电网及新能源这些新产业、新经济需要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新工科人才。在“新工科”教育背景下,本文探讨了新能源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所面临的挑战及教学实践过程中应当注意的地方。力图在智能电网、新能源等“新工科”人才培养需求下改进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内容、模式及理念,以培养能够适应智能电网以及新能源这些新产业、新经济发展需要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一、“新工科”对新能源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提出的技术挑战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求学生能够立足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绿色电源、电动车控制、波浪发电、智能电网、电力储能以及生物质能等领域,在新能源电力装备技术、新能源发电接入技术、电网智能调度与控制技术等方面学有所长,可以在新能源电气系统领域从事生产制造、工程设计、系统运行、技术开发、教育科研等方面的工作,上述培养目标对新能源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提出了诸多重大挑战[2]。

(一)教学内容更加广泛,对师生的专业知识要求更高

从专业角度来看,教学内容应当包括能源工程、电气工程、电机工程、电力电子技术、传热学、控制工程、流体力学、动力机械等专业领域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专业技术的广泛性要求教学内容要紧跟着进行必要的增加,以储备该领域的必备知识[3],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相应地,为了搞好本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也要求教师的专业背景要相应地拓宽,从而能够胜任新能源这一学科交叉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

(二)教学设备需要升级改造,培养成本明显增加

在工程应用人才培养方面,实验教育与实践教育至关重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内容。然而,由于新能源专业的学科交叉特性,以及新能源本身的多样性,因此实验项目以及教学设备也必然很多。传统的实验实践教学主要围绕经典的电气工程、能源动力工程等传统工科专业进行设置,很多教学单位目前并不具备直接开展新能源实验实践教学的基础设备要求。若直接将传统学科的实验内容进行简单组合,就会导致传统实验教学任务加重,学生的实验培训压力增大,对新能源专业本身的训练也极其有限。如何解决传统实验教学的固有问题,是目前新能源这一新工科建设、课程改革的热点。

(三)行业发展迅速,技术不断更新,对师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要求更高

新能源行业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时代,知识更新很快,很多新能源开发利用技术都尚未形成标准化的技术路线。以太阳能的开发利用为例,目前主要有光伏发电、光热发电这两种方式。在产业形成初期,光伏发电的路线占据了太阳能开发利用的主要形式,但大规模的光伏发电并网导致了电力系统惯量水平降低、系统稳定性减弱的问题。因此,发展一直很缓慢的光热技术重新被行业所认识,未来可能形成光伏发电以及光热发电同步发展、互为补充的新局面。此外,若以光伏发电技术本身为例,其运行控制技术也在不断更新,从最大功率跟踪并网,到现在的惯量支撑、一次调频等辅助服务。新能源产业的迅速发展,使得很多潜在问题不断地曝光,围绕这些问题的解决也催生出了一系列新原理、新技术、新装备。为了胜任新能源知识与技术快速变革的需求,新能源专业的师生必须具备优秀的学习能力以及创新实践能力。

二、“新工科”背景下的新能源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一)立足传统工科,兼容新兴学科,以适当的角度切入新能源工程创新人才培养

以笔者的观点来看,教育部批准的大部分新工科专业其实是面向新兴行业而批准设置的。也就是说,新工科专业是从行业的角度进行设置,而不是从学科门类的角度设置。因此,新工科面向新兴行业,但是支撑其发展的专业知识和专门技术依然是传统工科基础,同时应用了新兴的技术(信息化、数据化等)来发展新兴的产业。以新能源为例,该专业主要面向非常规能源进行开发利用,但支撑新能源技术实现的基础依然是常规的电气工程、热能动力工程等传统的工科,基础知识体系并没有发生本质上的改变,特别是学科门类依然没有发生变化。众所周知,学科门类的增减通常是因为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学科的重大突破带来的。基于此,新能源专业人才培养依然应该立足传统工科,兼容新兴的学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智能科学等),以适当的学科角度切入新能源工程的创新人才培养。

(二)创新教学手段、教学设备,以经济

高效的方式投入新能源工程创新人才培养应用型学科的人才培养必须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新能源科学与工程这一“新工科”批准之后,很多能源行业的顶级高校都加大了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力度,以培养出一批有着理解和解决复杂能源工程问题能力的卓越工程人才。然而,对于大部分普通高等学校而言,基础教学条件仍然有限,人才培养成本是不得不面临的现实问题,因此,应该以创新的思维来革新教学手段、教学设备,力争以经济高效的方式进行新能源工程创新人才培养。以电力电子学科开展新能源创新人才培养为例,可以把最新的半实物仿真技术应用到新能源工程的教学与科研创新实践中,让学生把电力电子以及电机理论应用于新能源开发应用实践之中。利用电力电子半实物仿真技术及其设备,学生不仅能学习到新能源能量变换的基本理论,还能通过半实物仿真实验平台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更加直观地学习电力电子等新能源相关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运行控制方法,掌握半实物仿真这种先进的科研测试手段,可减少对物理硬件设备的需求。

(三)夯实基础知识与技能,提高创新

意识与能力,以不变应万变的方式应对新能源技术的日新月异新能源产业发展迅速,一系列新原理、新技术、新装备不断涌现,催生了很多新产品、新企业,创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就业岗位。然而,支撑新能源技术实现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依然来源于传统学科,特别是常规的电气工程、热能动力工程等传统工科。因此,面对新能源技术的日新月异态势,新能源专业的师生应当以不变应万变的方式,不断地夯实传统工科的基础知识与实践技能,聚焦新能源开发利用这一战略性的新兴产业,不断提高创新意识与创新实践能力,密切追踪行业发展趋势,用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过硬的技术能力,用创新的思维解决新能源开发利用过程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需求。

三、结语

新能源工程专业的基础知识横跨电气工程、能源动力工程两个一级学科,使得该专业的教学内容更加广泛,现有的教学设备需要升级改造,对师生的专业知识、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要求更高。为此,新能源工程创新人才培养应立足传统工科,兼容新兴学科,以适当的学科角度切入新能源工程的创新人才培养;应创新教学手段、教学设备,以经济高效的方式投入新能源工程创新人才培养;应夯实基础知识与技能,提高创新意识与能力,以不变应万变的方式来积极地应对新能源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态势。

参考文献:

[1]周剑峰,韩民。新工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7(44):109-110.

[2]陈铁华。对接新能源专业岗位构建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

[3]李华,胡娜,游振声。新工科:形态、内涵与方向[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4):16-19.

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篇二

一、新时期企业人才培养面临的新特点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和经济国际化的趋势日益显著,使得我国企业的国际交流日益频繁,许多社会思潮也进入我国,企业人才培养必须要正视这一现实情况,准确把握现实特点,有针对性的做好相关准备,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具体而言,在新的历史时期,企业人才培养面临的如下的特点:

(一)人才流动性强

相对于目前我国就业压力大的现状,国内的员工跳槽情况也十分明显。据有关调查显示,中国企业初级员工的服务年限平均为2.3年,中层员工4.2年,高层员工5.8年,均比欧美企业同级员工的服务年数少3至4年。这一调查显示,一方面,企业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往往最终难以达到应有的效果甚至是为他人做嫁衣,而另一方面则会使企业则对人才培养工作难以给与足够的重视,导致企业没有系统的培养体系,进而加剧了人才的流动。

(二)标准要求高

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企业迫切要求能够在尽量降低人力成本的同时,提高员工自身的能力,使其能够胜任更多的工作,提供更多的价值。而这就要求企业必须要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容,通过人才培养的方式,提高人员的全面素质,以满足企业多方面的要求。特别是在竞争激烈的今天,许多新技术新产品投入市场,消费者、企业管理层对企业员工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也就要求企业人才培养工作必须适应时代和企业发展的需要,全面提高员工的素质。

(三)培养长期性

任何员工的成长都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其能力的养成不可能一蹴而就。特别是对于一些中小企业而言,不能仅仅满足于员工刚刚进入企业之初阶段的培养,而是为其成长提供一个长期的规划,使其真正成为一个人才,而不是简单地一名企业员工。而现实的情况却是不少的企业仅关注员工初期的培养,而忽视人才培养的长期性问题,使得企业难以真正培养出适合自身实际需要的人才。

二、企业人才培养模式应把握的重点环节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企业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要准确把握时代特点和员工的心理,将企业的发展与员工的进步统一起来,才能建立一套科学、高效的培养体系。具体而言,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一)树立明确的培训目标

企业人才培养的目的就是要培养能够为企业服务的人员,能够达到服务企业发展的最终目的。因此企业人才培养目标必须要与企业的发展相联系,最大限度的实现企业发展与员工自身进步的统一,达到双赢的目的。

一是用企业文化凝聚人心。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全体员工衷心认同的核心价值观和使命感。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环境能够最大限度地凝聚员工,提高培养的效果。企业就是要通过不间断地宣扬企业文化,提高员工的认同感,从而自愿接受企业的价值。

二是用企业发展留住人心。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员工的努力,企业人才培养就是要针对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难题,结合员工自身的实际特点,通过员工素质的提高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难题。因此在培养目标的确定上,企业要始终从发展的角度看问题,准确预测和找准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难题,从而为人才培养树立正确的目标。

(二)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

企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实现企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只有通过完善的培训体系,才能真正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保持员工持续的工作能力、塑造一流的员工队伍。一是要建立全过程的培养体系。

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的过程,不少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因此建立全过程的体系对于加快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其要改变以往只重视新员工培养的观念,树立全过程培养的思想,及时发现和了解企业员工的实际情况和企业发展的实际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培训工作,从而提高培养的实效性。二是要建立全要素的培养体系。

改变以往重技能培养,轻素质养成的观念,将情商管理、挫折管理、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加入到培养体系当中,真正实现全要素培养体系的建立。尤其是在当前,企业之间竞争、企业内部人员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导致企业和员工自身都面临着比以往更多的压力。因此将情商管理等相关内容引导到培养体系之中有助于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

(三)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

规范的管理制度有助于培训目标的达成。一是要建立科学的评估方法。在人才培养体系中如何科学的评估是关键的环节。企业要树立大评估的观念,将评估的方法拓展到实际的工作之中,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培养任务完成之后,通过全过程的评估能够更为有效的了解培养对象的实际效果如何,从而为下一步工作打好基础。

二是要建立完善的数据库。对企业员工建立完善的人才数据库,优秀人员进入后备人才库,由后备人才管理小组进行动态管理。后备人才管理小组应根据后备人才各自特点,在广泛征取后备人才和其直接上级意见后,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和培养方案,协助新员工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后备人才的直接上级在工作内容分配过程中,应注意安排后备人才参与较重要、较长期的项目,使其有计划、系统地获得多种新技能和重要工作经历。

三是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通过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能够极大促进企业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在企业中形成“岗位靠竞争,收入看贡献”的良好氛围,从而进一步激发员工要求进步的热情,也为企业人才培养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篇三

一、传统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的缺陷

(一)在培养目标与层次定位方面模糊不清具体表现在不同学历层次的培养目标界限不明确,培养目标无差别化,缺乏细分市场的意识。

(二)课程体系设置僵化雷同

主要表现在 :(1)课程设置特色不鲜明。培养目标无差异化,导致课程体系千篇一律,培养出的学生知识结构单一,缺乏创新精神。(2)课程体系偏离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以理论知识为中心的课程模式盲目追求理论的系统完整性,导致课时总量膨胀,师生都被拘泥于繁重的课堂教学中。(3)课程设置与学生的特点、志趣、需求相互脱节,未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难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只有切实推进计算机人才培养改革,才能适应社会对多元化人才的需求。2008 年初,以计算机专业为试点,推行了差异化的人才培养改革方案。实施以来,各方面取得了全面进展。并以此特色化的人才培养为契合点申报特色专业,2012 年获批为山东省特色专业。

二、“差异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一)明确“差异化”培养目标,探索“差异化”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型、差异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实施因材施教,使人才培养更能体现学生个体差异,从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2)确立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积极性。(3)针对学生兴趣爱好的不同,体现人才培养的多样化,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实施不同类型的引导。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或就业去向,将学生群体分为大众型、应用(实践)型和研究型。

(二)实施分层次培养,完善差异化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1、 研究型创新人才的培育模式

该模式针对理论研究有兴趣的学生,重点培育理论推动型的创新才能。这类创新人才须加强两个层面创新能力的培育 :一是完善坚实的学科理论体系,为科学研究夯实理论基础。二是加强对理论研究基本素养的培育。

2、 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育模式

该模式适用于对实践操作有浓厚兴趣的学生。这类创新人才的培育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构建全方位的创新实践平台,鼓励学生参与各类学科竞赛和实践活动。二是加强对创新素质的培养,包括 :团队合作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3、 大众型创新人才的培育模式

该模式主要适用于无明显偏好或无明显职业倾向的学生。这类创新人才的培育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加强专业知识素养的培育。二是搭建各种平台帮助学生了解市场需求,开拓更多的就业机会和 渠道。

三、“差异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践

(一)构建多元课程体系,实施弹性选修制度,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科学的教学体系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基础,也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落脚点。近几年,对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改革和重组,促进了课程结构体系、培养方案以及学生知识能力结构的整体优化,教学内容得到更新,增强了社会适应性。采取“平台 + 模块” 的结构形式,从设置多元化课程体系、创建立体化实践体系等方面建立分类人才培养方案。

课程体系改革反映了专业的教学思想,是教学改革的主线,决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质量。“多元化”课程体系基于基础课程,构建特色鲜明的专业方向模块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具有较大的灵活性,不同类型的学生可根据自身特点和兴趣“弹性化选修”课程,即自主选择和组合课程,从而形成个性化、定制式的学习方案。该课程模式设置贯穿“基础趋同,特色分化”的原则。基础课程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奠定基础,特色分化为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和需求,选择不同的学习内容创造了条件,从而增强就业适应能力。

(二)完善立体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创新型计算机人才

1、 加大实践教学比例,突出创新性和应用型

在专业基础、专业特色和专业方向的各层次教学中,增加实践教学内容,以课程综合型实验为基础,加大综合性、设计性的实验比例。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开设综合性的课程设计,加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如,在 3 门省精品课程中,分别开设不同类型的综合实验 :“操作系统”—Linux 内核分析、“数据库原理”—“基于工程案例的数据库应用系统”、“计算机网络原理—“TCPIP协议分【www.chayi5.com】析”。通过实施大作业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2、 丰富实践教学知识结构,创设开放式教学体系

在借鉴华为、浪潮、IBM 等知名企业人才需求的基础上,建立合理的、先进的、开放式的实践教学体系。本专业先后与浪潮、东软、中软国际等国内外知名 IT 公司合作,实现学生联合培养。校企合作培养计划由学校制订为主,企业参与为辅,制订专门的定向课程模块。通过校企合作,不仅实现学生和企业之间的“零距离”接触,为“实践型”人才搭建了实践平台,而且能根据市场需求,及时对课程设置和知识结构做出合理的调整,解决传统模式上的课程体系僵化、知识内容陈旧、教学模式单一等诸多问题。同时,将知名 IT 公司的先进课程引入课程选修体系,实施开放式教学。

3、 探索差异实践教学模式,构建“全程化”科技创新平台

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以科研训练和学科竞赛为抓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选修基于研究方面的课程,增设创新学分,参与科研实践以及提前进行毕业设计等办法,培养“研究型”人才。利用现有的 18 个学科实验室,开放(自主)实验项目,鼓励有兴趣、有能力的学生进入实验室,为本科生提供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计划实验环境,为“研究型”和“大众型”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引入课外科技竞赛等综合性实践锻炼环节,并完善“大赛成绩充抵学分”的政策。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探索课内外互动的实践机制,培养“大众型”和“实践型”技术人才的实践能力与团队精神。

围绕“全程化”的科技创新平台,实施不同层次学生的科技创新培养。自 2007 年起,学生参与了“基于 FPGA 的视频监控可疑人徘徊自动报警系统”、“基于形状的三维模型检索”、“基于校企资源整合的3D 智客平台开发及应用研究”和“网络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等 12 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近年来,学生在国家、山东省和相关机构组织的多项科技活动中取得了优异成绩。高年级 80% 的学生参加过科技创新竞赛活动,并获得了创新学分。

(三)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多元化平台

1、 以高水平的科研项目为平台,培养学生的工程创新研究能力。以计算机理论研究和技术开发为纽带,积极承担省部级课题,就计算机理论中的关键问题开展研究。同时,积极与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等研究院所和大中型企业合作,解决工业生产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引导“研究型”学生群体在高年级时参与到课题研究中来,加强理论研究创新基本素养的培育。

2、 依托知名 IT 企业,建立了多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为专业学生提供专业认识和实践实训。如,北京中软公司、大连东软公司、浪潮电子信息集团、青岛软件园、苏州银河龙芯有限公司等实习基地,丰富了专业人才的实践教学内容。安排“实践型”学生群体在大四上半学期去实习基地实习,这类学生的毕业设计可以选择校外企业的真实题目,为“实践型”技术人才提供了实战演练的机会。

3、 通过实验室共建、资源共享和科研课题合作,安排专业教师和学生到企业学习与实践,加强与企业的横向和纵向联系。聘请业界人士来校讲学,担任兼职导师,推进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以此来带动“实践型”和“大众型”人才培养。

4、 根据计算机行业资格鉴定要求和社会计算机人才需求,开展了多项认证培训项目,通过 IT 认证培训,近几年本专业学生获得相关认证的学生覆盖率在 40% 以上,为“大众型”人才在企事业单位从事 IT 相关工作提供了丰富的就业资本。

四、差异化人才培养模式效果

(一) 毕业生就业率和考研录取率不断提高

随着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优化与完善,学生的创新能力、综合实力有了明显的提升,就业渠道更加合理化、多元化,就业层次和质量不断提高。就业率逐年增加,最近五年的本科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见图 2,毕业生就业领域涉及 IT 公司、石油、石化、银行、电信、保险等行业。部分优秀毕业生签约国内外著名的 IT 公司,如,IBM、联想、华为、百度、阿里巴巴等,获得了用人单位的好评。由于理论基础扎实,创新实践能力强,学院优秀毕业生先后被保送到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高校攻读研究生,毕业生考研录取率逐年递增,为“研究型”人才的继续深造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

(二) 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显著提高

通过学科竞赛等综合性、全方位的实践锻炼环节,使学生具备了创新意识、科研素养,团队协调能力及合作精神。近年来,本专业学生参加国内外各类学科竞赛的规模和获奖率逐年提高。近五年来,共获得国家级大学生科技竞赛奖励 24 项,省部级奖励 103 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 12 项。此外,通过校企合作,将知名 IT 公司的课程引入课程选修体系,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通过参与学科竞赛以及 IT 认证培训的方式,拓宽了“大众化”人才和“实践型”人才的就业途径。

(三)差异化人才培养模式初具特色

差异化培养的实施是一项新的挑战,是一项长期的工程。面临着课程体系、软硬件平台、管理制度等一系列改革问题。在差异化人才培养方面的探索已经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近五年的毕业生情况统计表明,升学与出国深造的“研究型”人才,签约银行、石油石化行业、电信部门及其他企事业单位的“大众型”人才,签约 IT 公司的“应用型”人才的比率基本达到 1 :1 :2.5,通过近几年的实施,差异化人才培养模式基本稳定,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并以此人才培养改革为特色,申报并获批省级特色专业。

差异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已经应用于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06、07、08、09、10 级学生,共800 人左右。通过近几年的实施可以看出,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方面不断提高,培养的多层次人才更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3篇《我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几种模式论文》,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更多实用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316 72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