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故事【精选10篇】

发布时间: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情况总结 篇一

自开学以来,跟随视导调研组先后对实小、洪小、洪二小、洪三小、六中等8处区直学校,王舍人、郭店、港沟、西营等10处乡镇的10几处学校进行了教学视导,视导中采取了先听课后座谈,查看资料,最后观看教研组特色展示的形式。其中,共有4处学校安排了数学组的教研展示,分别是:王舍人中心小学、唐王中心小学、洪二小、实小;共听课38节,含优质课4节,占总节数的10、53%,分别是王舍人大辛小学的王慧晶、殷陈小学的李明虎,遥墙中心小学的陈青、南郭而小学的张敬华;规范课33节,占总节数的86、84%;基本规范课1节,占总节数的2、63%。另外通过查看材料以及和老师们座谈,其中发现了许多优点,同时也看到了一些不足之处。

一、优点:

1、对于本学科来说,学校基本能够按照有关规定开足课时数。

按照省规定,小学数学的课时数是:一——四年级4课时/周,五、六年级5课时/周。从调研来看,各个学校基本都能够按照这一规定开足课时。任课教师绝大多数都能够有效地利用这仅有的课时数开展教学,尽可能的提高教学效率,向每节课短短的40分钟或者35分钟要质量。作为数学课的特殊性来说,仅靠课上的学习很难巩固新知,形成一定的技巧,但是限于现实条件的限制,教师没有更加充足的时间来对学生进行纠错、调整。因此,教师们逐渐从原来的“泡时间”式教学缓慢进入到教学研究中来。

2、学校教研气氛渐浓。

学校教研组工作开展正常,教研活动形式多样,能针对教师的需要开展有效的教研活动。活动中,教师大多能发表自己的真实看法,能有效及时地指出活动的成功与不足,学校能及时根据教师的提议调整工作策略,使教研活动真正成为教师成长、学校提升的忠实媒介。如洪二小自主课堂的研究,既研究教师的有效教学,同时更研究学生的主动学习,大大提高了师生共同学习的意识。

3、教师的教学热情极大地带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数学课堂自来容易被人冠以枯燥、干涩的帽子,很多数学老师也经常这样工作着,枯燥无味、干巴巴的纯理性的知识传授,以至于让学生对老师敬而远之。但从本次调研来看,这样的现象正在悄然发生着改变。如王舍人的李明虎老师既有着带领低年级学生一起游戏,采取的活动式教学很受学生喜爱;再如济钢鲍山学校的张加坤老师、杨凤霞老师能够结合学校资源,引领学生徜徉在“探究海洋”中,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的简约美、逻辑美,深得学生认可。这只是其中很少一部分实例,但这也恰恰说明一点,师生共同的情感投入,能够使儿童更大胆地、真诚地接近老师,这样一来,我们所倡导的用有效的活动建构去激发儿童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交流合作、独立思考的追求才能得以不断地真实地实践着。

4、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有效实践“问题探究教学模式”。

针对本学科的教学模式,教师基本能够主动有效地加以运用。大多数教师能够对本模式进行主动研究,创造性的利用模式建构课堂。如,实小的赵卫老师,在实践中,通过有趣的情境创设引领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展示汇报学习新知之后,不仅能够注重课堂的情感调控,引入小组之间的合作竞争机制,及时评价,更为可贵的是,赵老师能够把现场生成的评价结果纳入学生的学习素材,赵老师的精心独到之处可窥一斑。

5、教学方式灵活多样,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

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教师们成功地运用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乐学、会学,有效的提高了教学时效与质量。当学生力所能及时,采用独立思考;当学生势单力薄时,采用合作互助;当学生思维受阻时,教师适当指导;当学生操作探索后,让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这一些,既符合新课改的理念,更符合小学生的特点,教师们在实践中切实把握了这一些,并且还在不断地改进与提高。

6、良好的过程性评价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我们不仅要注重终结性评价,更要关注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调研中发现每位教师都有自己不同的评价方式,评价方式有语言评价,文字评价,粘贴、印章等评价工具评价,等级评价等等,评价主体有同学评价,小组评价,老师评价,家长评价等等,……老师们做的都非常好,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切实提高了学习效果,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将使学生终生受益。

7、各单位对视读情况较为重视。

本学期的学科调研选取的角度是“视读”。视读是解决学生在计算中容易抄错或看错数据情况的有效方法之一。方法虽然简单,但是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良好数学品质的培养。在调研中,大多数学校能够重视本项工作,学期初能够做好传达部署,能够把此工作纳入到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来。如实小的赵卫老师、港沟的胡世红老师、仲宫的张怀丽老师等,在教学中能够有效地加以落实,效果较好。

二、不足:

1、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有待提高。年轻教师,尤其是教学低年级的教师,对于整个课堂的调控不到位,学生在课堂中不是积极思考和学习,更多的是在被一些琐碎的事情所缠绕。如,进行学具操作的合作活动时,时常听到的声音是:老师,xx不让我动,xx抢我的东西了等等,不仅该生的学习活动受阻,更为严重的是,由于小学生的从众心理重一些,导致更多学生的精力被牵扯。

2、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还需进一步加大转变力度。经历了多年的新课程改革,大多数教师的教学方式已经发生了转变,但是也是有一少部分教师还没有走出学生被动听讲的圈子,这中现象大多发生在一部分年龄偏大的老教师身上。诚然,让他们改变沿用了多年的***惯是很困难的,需要时时、事事、处处加以提醒与引导。

3、教师处理非预设生成资源的能力有待提高。

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着许多突发事件,这就需要教师有较高的专业知识与能力,目前这一方面教师比较缺乏。如,有位老师在教学五年级下册利用通分的方法进行分数的大小比较时,当学生提出有些题目的分母通分比较繁琐,比如,5/13和12/29,除了常用的通分母之外,能不能通分子时,教师的反应很模糊。这些都有待提高。

4、教学中对教材的挖掘利用不够。

部分教师过于追求创新,而抛弃了教材中的精华内容,这是不可取的。教师可以在教材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再进行创造性的或利用或整合,充分挖掘教材内部的知识结构,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日渐厚重起来。

5、青年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有待加强。

除了我们经常提到的诸如画图、语言表达、文字功力之外,尤以对教材的理解程度亟待加强。他们最常见的问题就是不能够理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只是在拿着某一节的知识来教学,教材中出现什么就教什么,没有对整个知识内容进行系统的认识。他们除了需要经历时间的磨练之外,还需要自身有强大的学习动力去主动学习。

三、思考与改进

1、继续加强教师的培训工作。合理适当的培训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可以利用专项培训和综合活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帮助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的快速成长。

2、让教研活动主题化,以活动促进教师的发展。争取教研活动的主题化和实质化,不流于形式。其中尤为重要的是要特别解决跟踪式教研、跟踪式培养等工作的落实情况,尽量使工作能够系统化起来。

3、注重发挥校(镇)本教研的优势作用。根据区里的统一要求,建议各单位发挥校(镇)本教研的优势作用,加强教学研究,加强教师之间交流与学习,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进行优势互补,提高自身的基本技能。

4、继续加强三级网络电子备课的落实工作。总结电子备课的经验,发扬优点,改正不足,继续做好网络电子备课的完成与应用,充分发挥网络备课的共享优势。

5、继续加强学科的专项调研工作和视导项目的工作落实。根据学科性质以及本学科的研究安排,继续以专题调研和视导项目来引导教师的努力方向。

6、继续加强学科课题的研究工作。鼓励教师能够有自己的研究课题,能够有针对性的解决实际问题,以科研促教研,既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同时又加强自己的实践能力,从而有效地促进教学成绩的提高。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篇二

如何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基本掌握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作业大部分在课内完成,只留少量的家庭作业,真正做到既不加重学生负担,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呢?本人经过大胆尝试,探索到了几点比较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明确一堂课的教学要求。

一堂课的教学要求,订得明确具体,而又恰到好处,就要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

例如,“小数乘法”在学生具备“积随着因数的扩大(或缩小)而扩大(或缩小)”基础上,使学生理解在乘法里,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积也扩大(或缩小)同样的倍数;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二、保证新知教学。

为了保证学生在短的时间内学好新知识,要努力改变教学中不分主次,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进行精心地安排和剪裁,抓住难点突出重点。

1、在各个教学上,保证新知教学。

在安排这些教学环节时,要以新知为中心,如开始的复习内容要和新知密切相关,复习时间3-5分钟,最多不超过10分钟。这样一来既复习旧知识又巩固新知,每堂课一般都要安排10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运用新知独立作业,使学生当堂掌握新知。

2、新授课突出重点和难点。

上课时常常感到要讲的内容很多,时间不够用。其实,一节课要讲的内容并不多的,因为新知大都是建立在旧知的基础上,关键要善于抓住新知的重点和难点部分。例如:“和是11的加法”涉及到的知识有:①10以内的数的组成和分解;②10以内的加法;③3个数连加(如7+3+4);④计算法则:“凑10法”。其中①②③方面的知识是学生已掌握的,只有“凑10法”是新知识,在新知识中,按“凑10法”的需要,把其中一个加数分解成两个数,教学中的重点和关键,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因此应把主要精力用来解决“怎样把这个加数分解成两个数,分解出来的第一个数和另一个加数凑成10”。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故事 篇三

规矩与方圆

我国考古学者曾发掘出公元2世纪汉朝的浮雕像,其中有女娲手执规,伏羲手执矩的图像。在司马迁所写的《史记》中,也提到夏禹治水的时候“左准绳(左手拿着准绳)”,“右规矩(右手拿着规矩)”。在甲骨文里,就发现有规和矩这两个字。其中规字很像一个人手执圆规在画图,矩字像两个直角,可以说极尽象形文字之妙。

“规”,就是圆规,是用来画圆的工具;“矩”很像现在的直角尺,是用来画方形的工具。正如俗话所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据数学史家考证,人类最早是用树杈来画圆的。这种原始圆规由于半径固定不变,只能画一种大小的圆。因为圆有许多重要的性质,人类很早就认识了圆,使用了圆。

把车轮做成圆形的,是因为圆周上的点到圆心的距离相等,车子行驶起来平稳;还因为圆轮在滚动时摩擦力小,车子走起来省力。

把碗和盆做成圆形的,一方面是圆形物体制作起来比较容易,又没棱没角不易损坏;另一方面是用同样大小的材料作碗,数圆形的碗装东西最多。

把桶盖和下水道盖做成圆形的,是因为圆形的盖子,不管你怎样盖法都不会掉进里面去。而方形和椭圆形的盖子。盖得不合适,就会掉进去。

有的拱形门和屋顶做成半圆形的,是因为圆形拱门抗压能力强。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故事 篇四

摘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是指包括全体学生的发展,各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在适应社会发展总需求的前提下的个性发展和不同学生在各自原有不同基础上的有所发展。学生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主体意识的形式和主体参与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对人的发展的特点有了新的认识:发展的主动性、整体性、多样性和创造性,是现代人的发展的基本特点。

关键词:激发、导向、选择、调节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是指包括全体学生的发展,各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在适应社会发展总需求的前提下的个性发展和不同学生在各自原有不同基础上的有所发展。学生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主体意识的形式和主体参与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对人的发展的特点有了新的认识:发展的主动性、整体性、多样性和创造性,是现代人的发展的基本特点。

一、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发展的主动性。

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应以学生为主体,以师生合作为基础。教师的教是以学生的学习为前提,以学生的主体发展为条件和归宿。学生要在数学活动中获取数学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转化成数学能力,发展自己的能力。尽管由于学生的年龄小,他们的有所选择,有所弃舍的能力还处于启蒙与培养阶段,但是,数学概念、公式、法则、定律等在学生认知结构中的形成也不是消极被动的,仍然是一个能动加工过程。学生对于课堂上各种信息的接收,并不是照相一样复印下来,而是一个主动构建认知结构的过程。又由于学生年龄心理特点的局限性,不仅要考虑教具、学具、教学软件所提示的数学道理的科学性,也要考虑其直观形象性、趣味性,以利于学生主动地学习。

学生要主动地学习小学数学,需要形成自己的良好的学习方法。学习方法不仅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手段,也应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内容。如在课后,自己会主动复习本节课的知识,哪些是重点,哪儿易错,哪儿易混,从自己的情况出发,该记的记一记,该弄明白的弄明白,该琢磨其中道理和奥妙的要去琢磨,再来做一些练习题。还可以预习第二天要讲的知识,预习的目的不仅在于自己明白什么,更在于自己不明白、不太理解的是哪些,以便来日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在课堂上,要会听,对老师讲的要听得出过程,听得出重点,听得出结论。实践证明:学生一旦掌握了学习数学的方法,就减少了学习数学的障碍,就会自觉地、主动地在头脑中建立起由数学知识结构转化而来的其它认知结构,把所学知识变为“我的知识”。所以,对于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需要从学生入学时做起,坚持不懈,抓紧抓好。

二、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发展的整体性。

过去人们把数学的基点始终仅放在研究教师如何教,而忽视了学生如何学。如今伴随学生认知活动的发生与发展,学生的需要与兴趣、动机与目的,习惯与意志等各种非智力心理因素,与学习活动中的智力活动相互联系与作用,起着激发、导向、选择与调节的作用,构成了复杂的心智活动。教师要随时注意挖掘教材和教学中的“发现”因素,尽量地发展学生的潜能,能让学生通过努力自己解决的问题,应尽可能多地留给学生自己解决。在探讨问题的过程中,要循序渐进,帮助学生找到正在探讨的问题,鼓励和相信学生能够解决问题,以促成学生的主动发现。同时要注意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重视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例如让学生先作课前准备,上课时可由学生登台阐述自己的观点和解题思路,让所有的学生都经过“一听一讲,互相议论”的过程,最后再由教师结合所学内容,对学生提出的种种观点和方法加以讲评,肯定成绩,纠正错误,联系课程,归纳结论。这样学生既学到了活的数学知识,又具备运用和驾驭知识的能力。使知识与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增强了学生走向社会生活的积极参与意识与适应能力。总之,是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智力与能力、思想品德与良好习惯的协调与充分发展。

三、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发展的多样性。

在今天,单纯的一块黑板一支粉笔已成过去,三机一幕也在还未普及的时候便又被先进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所更新,接下去更吸引人的是网络教学。如此多的教育技术的日益成熟与更新,使教师们在课堂教学中具有广阔的关于教学技术的选择空间。随着人们对教育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同一个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学生,施以不同的教学策略,从而更好地在集体教学中注意到个别发展,真正实现因材施教。由于学生的学习活动成为教学过程的中心,老师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了解学生的状况,使师生之间的交流变得更为必要。因为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同时承认知识的学习与能力的形式有快有慢,水平有高有低,就一个学生来说,学习这部分与那部分知识,这段时间与那段时间,学习的效果也有高低快慢之别。要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提高,需要了解不同层次的学生理解与运用知识的状态,平等地看待每个学生,运用得当的教学方法,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整个学习活动中去。同时,又要注意学生个性发展,这是在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学形式的多样性正是教无定法的体现,也是学生个性与发展的差异性所必需的。所以,要减轻负担,提高质量,关键是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教师只有抓住教学中的本质问题,分析学生学习中的差距,才能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活泼,促使学生得到较好的发展。

四、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发展的创造性。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所以从低年级开始,就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行为,这已成为课堂教学的迫切任务,在学生的创新活动中,也要照顾各个水平的创新,不断鼓励他们进取。创造是学习的魅力所在,也是现代化课堂教学最显著的特点之一,要使教学富于创造性,往往从问题开始,好的问题是创造的源头。如何才能培养学生创造性能力,关键在于教师对学生的潜心启迪和培养,充分挖掘教材中和学生身上点点“发散性思维”的火花,利用各种思维训练的有机结合,将创造性的培养渗透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之中,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总而言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创造性能力,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实践证明,注重知识之间的正迁移,培养学生的正向思维,鼓励学生反向质疑,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注重问题的多向求解,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等,是培养学生创造性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因此,数学教学在重视发展学生创造能力的同时,还应该重视教给学生自行获取数学知识的方法,以及主动参与数学实践的本领。这样,学生更能获得终生受用的数学基础能力和创造才能。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成功地应对社会生活的能力,为了更有效地培养学生发展的主动性、整体性、多样性和创造性,让我们的数学知识在课堂上进行实践与探索,力争在数学教学园地上有所收获和提高。

作者简介:李清萍 女 39岁 中共党员  从事数学教学10余年,教学上取得了一些成绩,深受学生和家长的喜爱,同事的好评。我喜欢跟孩子们一起走进数学课堂,享受着数学的神奇,我深爱这一职业。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工作总结 篇五

本学期我把研究的重点放在了情感态度和数学思考及价值观等方面与课堂有效性的关系上,现在把研究过程中的收获总结如下:在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中,《新课程标准》设置了“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方面的教学目标,这正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在数学课程中的具体体现。新世纪的课程改革,特别强调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统一在数学教学的整体目标中,而不再像过去那样只是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与技能。那么如何才能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应贯穿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培养过程中去呢?

一、建立和谐真诚的师生关系,解除学生心理障碍

心理快乐能使人处于积极向上的状态,对一切充满希望,充满信心,充满创造力。课堂上,学生要尊重老师,老师要爱护学生,积极营造一个轻松、愉快、平等、合作、民主的课堂氛围。

数学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首要面对的问题是帮助有心理困扰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这部分学生大多数表现为后进生。作为教师要正确对待这部分学生,帮助他们走出困境,建立起自信。教师要和他们交朋友,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拉近老师与学生的距离。试问在一个和蔼可亲的老师面前,在宽松、自在的气氛中学习,学生怎会不对他任教的学科感兴趣呢。要学生亲近老师,老师必须首先热爱自己的学生。实践证明教师真诚对待学生,对学生的喜爱之情能引起学生小学各年级课件教案习题汇总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积极的情绪体现,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且能转化为学习动机,使学生解除心理障碍,由怕学到爱学。

二、激发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学习愿望

我们要充分挖掘学生身边熟悉的学习素材,能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积极愉快地参与学习活动!这样,我们就拥有了良好的开始,激起了学生积极学习的情绪。就如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的: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在设计《旋转与平移》一课时,我就力求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在本课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优势,我精心录制了转盘、观光车,缆车,电梯等视频来揭示课题。然后呈现游乐园的照片,让孩子们在其中去寻找旋转和平移现象。接着让孩子观察水龙头,风车,陀螺等实物。并欣赏录像《生活中的旋转》,将孩子们带进“旋转和平移”的世界。最后还让学生玩玩具,去发现并制造出旋转与平移现象,让抽象的数学和孩子们丰富的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习数学,探索真实世界中的数学,这比单纯的数学学习更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创造力。

三、鼓励学生敢于发言、讨论、交流,展现自我

数学学习过程是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判断推理等探索性和挑战性的活动。我在课堂教学中注意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多创造一些让学生展示自我个性,展现自己思维过程的机会,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表达自己的意见。在教学过程中注意面向全体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地提出问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发言和交流的机会。在教学中,应当让学生占有足够的自学时间,享有广阔的联想空间。例如在教学“长方形面积计算”时,在实践运用阶段老师提出有长6米、宽4米的房间需要铺地毯,现在商店有宽1米、2米、4米三种型号让学生自由选择,说说自己的看法。有的说“买1米拿起来方便”有的说“买4米的铺起来美观大方没有接口”还有的说“选择2米,这样又方便又省钱,床底下可以不用铺”。看!学生的回答多精彩啊!不仅自己有了选择购买的方法还大胆提出观点帮助老师省钱。课堂中让学生质疑问难,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又使学生在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养成了质疑敢问的习惯,学生的创新意识的苞芽得到了保护,将逐步形成会问、善问的思维品质。

四、鼓励学生善于与他人合作

现在的小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自尊心、自我意识强,不善于与人合作。在教学中我注意创设情景,让学生在与同学的合作学习中体会到快乐。要变传统的学生“认真听讲”为“小组合作”、“同桌合作”、“师生合作”等多种群体学习方式与独立思考的个体学习方式有机结合,优势互补,促进学生自主求知。

例如,在教学“分类”第二节,按不同标准来分类时,我让学生以4人一组的形式学习,每个人把自己文具盒里的铅笔都拿出来,集中在一起,摆放在桌子上,组内先观察,再讨论,最后动手把自己认为一样的分在一起。分完后,我又请每一组派一个代表给大家汇报:你们组是怎样分的?按什么标准分的?想了几种分法?经过讨论交流,学生们想出了十几种不同的方法。例如:

1、按铅笔的'颜色分。

2、按铅笔的长短分。

3、按铅笔中有没有橡皮头分。

4、按铅笔有没有削过分。

5、按笔杆上有棱和没棱分。

6、按笔杆上的花纹来分。

7、按有铅笔尖和没有铅笔尖分学生分铅笔的方法之多,真是出乎我的意料。当我把学生的方法介绍给其他教师时,他们无不为学生的创造才能而惊叹、称赞。

五、有效的评价方式,点燃学生学习的激情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促进学生学好数学的必要保证。只有让小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学习才不会成为他们的负担,才能使小学生能够愉快地、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有效的评价方式,是提高小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法宝。教师要把握孩子的心理,了解学生的需要,才能使我们的教学更有效。小小的一句评价,也许就可以点燃学生学习的激情!这让我想起了一个寓言:一根大铁棒去撬一把锁,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无功而返。而一把小钥匙,轻轻钻进锁孔,身子一扭,锁就开了。大铁棒很不服气,而小钥匙说,关键是我了解锁的心。学生积极学习数学的情感态度是在数学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培养的。让学生在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过程中体会学习数学的快乐情感,形成稳定的、积极的情感态度,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心理情感基础。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故事 篇六

我是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在多年的执教生涯中,我总是在思索如何让学生更加快乐地去学习,如何才能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并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到逐渐摸索出一套更适合孩子们快乐学习的教学方法,我从活跃课堂气氛开始,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好奇与渴望,并最终解决课堂问题。在这其中我得益于博易新思维数学传递给我的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法。 事实证明,不爱学习的学生大有人在,而不爱听故事的学生却很少遇到。根据博易数学带给我的先进教法,我将数学知识融入到故事中,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入手,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既引起他们的兴趣,又激发他们探索学习的欲望。

比如,在教百分数这个知识点时,我就建立这样一个情境,让学生代入:今年春节我打算买一台电脑,我来到电脑城,决定先货比三家,看哪家的价格便宜就在哪家买,让学生们帮我参考并判断哪家更优惠。我首先到了一家电脑城,营业员告诉我,我相中的这款电脑一律打八折;我又来到另一家,同样的一款电脑,营业员说他们一律优惠20%;

当我到达第三家的时候,营业员和我说他们保持原价不变,但是每满1000元,就可以减去200元。讲到这里,我就问学生:三家店里面这款电脑的原始价格都是4000元,那么我选择哪一家更划算呢?就这样,我一开始就调起了学生们的好奇心与强烈的探索求真欲望,他们开始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这堂课非常成功,学生们不但掌握了本次课要学习的知识点,而且兴致高昂,对接下来要学习的内容都迫不及待地先行探索。

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讲故事、建立情境来化简一些学生认为难理解的数学题。曾经很多人的传统观点就是:学习数学就是不断地做题。其实在国外,很多国家的小学生学习数学,就是去参加一项活动,或者经历一个过程,获得一种体验,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去学习数学,理解数学,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不可否认,做题确实是数学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项,但是,如果教师只是一味机械地让学生做题,那么数学就失去了其本意,从而变得枯燥、乏味,让人食之如同嚼蜡。如果将练习题融入数学故事中,结合生活实际,不仅可以调动学生情绪,激发学生兴趣,更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例如我在教学纳税这个内容时,利用学生身边的背景作为故事:小张同学的母亲开了一家玩具店,每月的营业额是0元,如果按照5%的税率缴纳营业税,那么每月应该缴纳多少税款?练习完后,我趁热打铁让学生互动,结合自己家庭的情况出题让同学互相作答,就这样,课堂上同学们个个情绪高涨,各种各样的问题迎刃而解。

实践证明,在数学教学中充分利用讲故事,创设情境,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还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这也正是博易新思维数学独特的“三步教学法”带给我最大的启发与收获。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技巧 篇七

1.教师需要认真把握教材

教师需要认真备课,对于课本的知识点熟悉了解,进行掌握,进而明确教学目标,从而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计划的安排,从实际出发,给学生设置一些合乎情理的问题,有效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方向,教学问题,重在问题的质量。教学活动可以围绕学习活动提出,并对提出问题进行解决分析,引导学生突破重难点,使学生学会自主解决问题,实现教学目标,这样才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得学生的学习取得较大的进步。

2.关注学生的行为,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学生们的学习内容是连贯性的,教师应该根据学生之前所学习的知识内容进行改进,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将现有的需要学习的内容加上去,进行学习,能够使学生了解学习的来龙去脉,有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进而促进以后的学习,同时还可以巩固先前学习的知识。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预设课堂学习情境,对学生的学习给予正确指导,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以及整个知识体系的巩固,让对学生的学习和提问创造出最大的效率。

3.教学方式灵活多样,举一反三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当中,由于孩子们都比较小,对于一些抽象的问题和语言可能理解的不够全面,因此,在教学当中常常会伴随着理解不透的现象发生,学生碰到疑难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问题一个个拆开来看,找出具体需要解决问题的条理,一层层的解决,这样能够使学生深层剖析问题,也不至于让他们面临难题的时候困惑和害怕,要求把一些问题化难为简,课堂提问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需要及时的给予他们鼓励和支持,教师也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帮助学生调整出合理的学习计划,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篇八

一、转变教学观念,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挖掘

数学教学中,概念、法则、公式等知识都会在教材中有明显的体现,而思想方法一般都隐含在数学知识体系里,老师很多时候在教学中只是注重于知识点的讲解,而忽略了能力的加强。所以,老师要更新教学理念,一定要把思想方法的训练融入整个教学之中。比如,在进行“圆的概念”教学的时候,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培养学生抽象的思维能力,教学中把抽象的圆的概念变为图形展示出来。在学生的头脑里建立圆的表象。在表象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对圆的半径、直径进行讲解,让学生对圆有一个更加深层次的认识。我们可以利用圆的各种表象特点,对其本质进行分析,抽象概括用文字语言表达圆的概念,把与圆相关的概念进行符号化,这样的数学教学过程就会符合学生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到概念认知的这一规律,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老师的整体思路,加以学习,通过材料之间的对比,我们可以对空间形式进行抽象的概括,这样可以对数学概念进行形式化的展示。

二、进行几种数学方法的引入

在小学教学阶段,数学思想渗透的方法常用的有直观法、形象法。直观法就是把一些抽象的数学思维转变为学生容易感知的具体例题,让学生能够看得见,我们可以利用生动有趣的图画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可以给学生留下鲜明的印象。问题法就是在老师的启发下,老师在进行问题探究的过程中,通过回顾以及逐步对数学问题进行领悟,加深解题的方法和技巧。老师可以通过几个途径进行渗透,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进行方法的渗透,比如在进行概念的理解和理论的推导过程中,可以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进行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进行这种思维活动的渗透,比如,我们可以开展逆向思维,通过答案和结论来进行概念的推导,都可以向学生进行逆向思维活动的渗透,通过逆向思维、图表等一系列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倒过来想”这种思维方式的奥秘所在。在复习小结的时候进行这种思维方法的运用,可以进行横向和纵向思维的延伸,也可以通过已经知道的知识来进行相关知识的推导和延伸,比如,在进行圆的面积的学习中,我们在结束课程以后,可以进行多边形面积的推导。在潜意识里培养学生的转化意识,让学生的思路更加开阔。

三、开展数学讲座的课外活动

数学讲座是一种数学课外活动的开展,在进行讲座的过程中学生脱离了传统课堂拘束的环境,可以用一种轻松的心态来进行学习。老师在进行讲座的时候,可以在轻松的氛围当中来给学生渗透思维方法,对教学思路进行一个系统的概述,也可以进行同学间的经验交流,因为老师的知识积累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向前推进,符合现代学生的成长要求,这就要求老师多跟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想法,这样在进行思维渗透的时候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在讲座的过程中通过方法的交流和老师系统方法的讲解给整个数学学习带来无限的生机,一改往日沉闷的数学学习方式。

总之,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所以小学数学老师要注重对方法的研究及渗透,来探讨教学规律,适应学生的需求。方法的渗透和学习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同时有几种方法交织在一起,老师的教学方法往往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工作总结 篇九

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多媒体或自制的教具等多种教学手段,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等多种方式掌握数学知识,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不断提高课堂效率和课堂效益。

一、在新课程理念下改变教学观念,正确认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教学目标准确、教学中是否达成目标是衡量有效课堂教学第一标准。有效课堂是实现教学目标达成的课堂,强烈的目标意识是有效教学的基础,教师对新课程教学目标及课堂教学目标把握得越好,教学就越有效。所以,我认为准确确定一节数学课的教学目标并加以完成是一节课有效的第一标准。

2、教学内容的选择和优化是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因素。

教学中包括三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现行的教材与以前的教材相比,许多教学内容都进行了调整,这更加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适合学生的发展,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也更加有层次性,学生学起来也更加轻松、更加有兴趣。

二、在新课程理念下实施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课前激趣的有效性。在许多公开课时,时常会看见课前教师要求学生静息,教师等待上课铃声上课,我在上课时,充分利用了这几分钟的时间,在开课前就揭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提前进入学习状态。如在上《圆的认识》时,我在网上找了许多漂亮的自行车让学生观察,学生的兴趣得到了提前揭发。

2、课堂情境创设的有效性。情境创设容易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点烯学生的智慧的火花。情境创设要体现以下三个特征:一、趣味性。情境创设有没有趣味是这节课开课的关键,如在上《分数的再认识》时,我用多媒体设计了猪八戒分西瓜的故事,在上《统计》时,我安排了教师投球游戏等。这样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趣味中思考、发现数学知识。二、针对性。创设出好的情境,可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三、可操作性。创设的情境要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利用生活知识感悟数学内涵。如在上《人民币的认识》,我设计了同学们在商场内购物的情境,让学生学习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3、课堂质疑的有效性。课堂质疑是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启发式教学的一种主要形式,是“有效教学的核心”。在数学课堂中,为了激发学生提问的积极性,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不断变换表达的,如:猜一猜,老师要提出什么问题;你是智慧老人,你会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你是老师,你会提出什么有价值的数学问题;你知道些什么,你还需要解决什么问题,请你对大家谈一谈;你发现了什么?你对这人问题有什么疑问吗等多种激发学生兴趣的数学问题,让学生主动思考,让学生主动质疑,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

4、课堂全面关注学生的有效性。教学有效性追求的应该是所有学生共同、全面的发展,让学生利用生活中的数学来探究、解决实际问题。

①课堂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在现行的教材中,有许多知识都与学生生活非常贴近,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日常生活知识,让学生学习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要让学生主动收集数学资料,如我在上《百分数》时,让学生自己收集百分数的知识,采用汇报的形式,用身边的数学进行教学。

②课堂要善于捕捉闪光点。课堂教学的过程充满了变数,预设和结果往往不完全吻合,课堂中学生会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质疑,甚至会提出许多怪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教学应变能力,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并给予解决,在课堂教学中不扼杀学生的智慧,让学生有充分的表现欲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③课堂要让每个学生得到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和多媒体教学调节课堂氛围,让学生主动去探究知识。小组合作学习和多媒体教学调节课堂氛围,让学生主动去探究知识,小组合作学习时,每个小组要做到既分工又合作,要让每位同学发挥出作用。

5、课堂时间安排的有效性。课堂教学中的时间能否得到充分利用是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前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分配教学时间,一般的教学课堂应分为情境创新、揭示课题,整个课堂质疑,师生探究知识过程 www.chayi5.com ,层次练习,学生小结,学生对这节课学完后质疑,当然教师也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作调整,一节课合理地安排时间,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实施。

6、课堂教学要素融合的有效性。课堂教学的要素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只有使各个要素从不同的角度综合发挥作用,有机融合,相辅相成,形成有效的教学综合力,才能形成有效的课堂教学。

7、课堂评价的有效性。对学生进行评价是使学生不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不断实现预定发展目标。在课堂评价中我主要采用了真诚的言语鼓励评价:如很好,很棒,不错,会动脑筋,真精彩,棒、棒、棒、你真棒等;多彩的视觉刺激评价:如在黑板上评红旗,画笑脸娃娃,在黑板上画上花篮等;温馨的体态暗示评价:如对表现好的孩子竖起大拇指无声的示意;孩子回答完问题后,与之握握手、摸摸他的头、对他进行肯定或安慰。通过评价,让学生感到成功的喜悦,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8、课堂练习的有效性。课堂练习是巩固新知的重要手段,是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体现,是教师反馈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练习时要体现层次性,以适应不同知识水平的学生,使不同的学生得到发展。

9、课后反思的有效性。有效在于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每节课后,教师一定要注重反思,并作好教学随笔,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总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基本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追求更大的教学效率与教学效益。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意识、自我教育能力和教学素养,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实现学生道德品质、审美情趣、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科学地把握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工作总结 篇十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竞赛课堂是教师交流观摩学习的好平台。在丹桂飘香,秋意浓浓的十月,琼海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比活动拉开了序幕,为老师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交流的机会。活动分为三个赛场进行,中低年级其中的五节课成为了嘉积镇第一小学的主角,这五节精心设计的课堂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谓各具特色,亮点凸显。

第一节课是一年级的《解决问题》,亮点之一:用生动的课件创设学习情境,直观易懂。课开始老师利用小鹿动态的只数变化,让图文结合更加直观易懂,在此巧妙的设计下,学生很容易的发现了数学信息,许多学生踊跃发言。亮点之二:老师肢体语言丰富,注重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课堂中,老师提问“为什么用减法计算”,学生的回答只是只言片语,老师引导说出完整的话,并提供充分的时间鼓励学生多说。不足的是老师设计了几个类似的问题,不分轻重,一个步调扶着学生走,应该先扶后放,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

《垂直与平行》和《四边形的认识》是同一类型的课,其中共同的亮点是在分一分中渗透数学思想。在教学《垂直与平行》时,老师先让学生分一分,知道了平行与相交这两种位置关系,再引导学生在相交中进一步地分一分,学生发现“当两条直线相交成4个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垂直”,层层分类学生更好地理解了概念的本质。在教学《四边形的认识》时,老师通过找一找,圈一圈四边形,让学生对比中概括出了四边形的特征,还通过反例的对比,使学生充分理解了四边形特征的本质。两位老师在分类活动中都潜移默化地渗透着数学思想,这对学生持续的学习意义不一般。还有值得一提的是两节课的动手操作让学生体验了知识的建模过程, 《垂直与平行》一课中,老师让学生量直角感受互相垂直, 《四边形的认识》一课中,老师引导学生用折一折,量一量的方法探索正方形与长方形的特征,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恰到好处,课堂更有效。唯有不足的是两位老师都没能把每个教学环节做实,有点走过场。

《5的乘法口诀》同课异构,别样精彩。何小燕老师的课堂立足学生的生长点,创新使用教材,利用中国数学文化--5的乘法口诀单刀直入,课中着重引导学生理解每一句口诀的意义。整堂课听下来,我感觉最大的精彩莫过于老师的教学富有激情,语言评价多样,学生参与度高,最后的“抢果子”环节把课推向高潮,从学生的争抢中充分让学生体会到学习5的乘法口诀多么有价值。而卢夏兰老师的课堂虽循规蹈矩但引入环节恰到好处,课堂中先学习几个5相加得多少,谁能很快说出来,随着数量增多,学生要很快说对比较困难,此处设问很好引起认知冲突,这样顺理成章地进入5的乘法口诀教学。本课的难点是5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课堂中卢夏兰老师由扶到放大胆让学生体验编制口诀的过程,但遗憾的是最后学生不会用乘法口诀来计算乘法算式,教学目标不能较好的实现。而何小燕老师在课堂中却把编制口诀这一难点,轻描淡写,给我们带来了疑惑与不解。

综观这五节课,无不传达着新理念,执教老师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了生动探索的空间,采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在学习过程中,还关注了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注重学生经理知识形成的过程。在师生互动下,课堂上学生表现积极主动,充满活力,为学生智慧的生发得到锻炼。

“课已停,意犹存”,五节课带来的精彩远不止于此,我们只是窥到了冰山一角。课堂是教师梦飞翔的地方,只要我们珍惜每次学习的收获,不断努力探索,怀揣梦想上路,不忘初心,就能方得始终。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10篇《小学数学教学故事》,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

316 77030